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8885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构件,尤其涉及一种可改变声音送出位置的电子装置及其调整声音送出声位置的组件。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装置(例如:手持可携式无线电话机、平板计算机、手提电脑等)通常包括一扬声器。电子装置的扬声器用于接受一电子装置的控制单元所发出的电子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听到的声波。扬声器的设置位置通常位于行动装置的相对下方,以接近用户使用位置,如此用户才能够接收此被转换成人类的听觉频率的声波。

然而,目前的扬声器只有一个声波传出孔,因此声波是以单一音源的方式传递出行动装置之外。当使用者使用扬声器听取声音时,这会造成使用者感觉声音偏向一侧,而对于声波的感受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具有至少两个声音传出孔,声音可被调整自两个声音传声孔之一传递出电子装置之外,以提升用户视听感受。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扬声器、一第二基板、及一声音调控单元。扬声器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一滑槽形成于该第二基板,且一第一声音释出孔与一第二声音释出孔分别连通该滑槽。声音调控单元以可滑动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的方式设置于该滑槽内。当该声音调控单元位于该第一位置时,来自该扬声器的声波通过该第二声音释出孔传递出该电子装置外部。当该声音调控单元位于该第二位置时,来自该扬声器的声波通过该第一声音释出孔传递出该电子装置外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第一声音释出孔的面积相同于该第二声音释出孔的面积,并且该滑槽相对该第一声音释出孔的深度,相同于该滑槽相对该第二 声音释出孔的深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声音调控单元包括一管状结构,一入音口形成于邻近该管状结构的一第一端部的一上侧壁,且一出音口形成于该管状结构的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相反于该第二端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入音口的面积相同于该出音口的面积。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声音调控单元包括一平板结构,沿该滑槽延伸方向,该平板结构的长度大于该第一声音释出孔与该第二声音释出孔的间距。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该声音调控单元位于该第二位置时,来自该扬声器的声波直接通过该第一声音释出孔传递出该电子装置的外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该声音调控单元位于该第一位置时,来自该扬声器的声波通过该声音调控单元内的声音传递信道后,通过该第二声音释出孔传递出该电子装置的外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第一声音释出孔直接面向该扬声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第一基板为一电路板,且该第二基板为该电子装置的一壳体。或者,该第一基板为该电子装置的一壳体,且该第二基板为一可自该壳体分离的保护壳体。

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通过声音调控单元位置的设定,用户可在不改变扬声器音质的情况下,选择电子装置的声波传递出口,以获得更佳的影音享受。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声音调控单元位于第一位置。

图2A显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的滑槽的示意图。

图2B显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的扬声器的示意图。

图3显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声音调控单元位于第二位置。

图4显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声音调控单元 位于第一位置。

图5显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声音调控单元位于第二位置。

图6显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声音调控单元位于第一位置。

图7显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声音调控单元位于第二位置。

图8显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声音调控单元位于第一位置。

图9显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声音调控单元位于第二位置。

图10显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声音调控单元位于第一位置。

【符号说明】

1、1a、1b、1c~电子装置

10~第一基板

20~扬声器

30~第二基板

31~滑槽

311~第一侧壁

312~第二侧壁

313~底侧壁

32~声音导出孔(第一声音导出孔)

33~声音导出孔(第二声音导出孔)

40、40c~声音调控单元

401~第一端部

402~第二端部

403、403c~下侧壁

404~上侧壁

41~声音传递通道

42~入音口

43~出音口

S~方向

L1~长度

L1~间距

L3~长度

H1~间距

S1~长度

S2~宽度

W1~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特举多个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图上显示多个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许多不同形式实施,不局限于以下所述的实施例,在此提供的实施例可使得本发明得以更透彻及完整,以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予本领域技术人员。

必需了解的是,为特别描述或图标的组件可以此技术人士所熟知的各种形式存在。此外,当某层在其它层或基板”上”时,有可能是指”直接”在其它层或基板上,或指某层在其它层或基板上,或指其它层或基板之间夹设其它层。

此外,实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较低”或”底部”及”较高”或”顶部”,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较低”侧的组件将会成为在”较高”侧的组件。

在此,”约”、”大约”的用语通常表示在一给定值或范围的20%之内,较佳是10%之内,且更佳是5%之内。在此给定的数量为大约的数量,意即在没有特定说明的情况下,仍可隐含”约”、”大约”的含义。

图1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的剖面示意图。电子装置1例如手持可携式无线电话机、平板计算机、手提电脑等,包括一第一基板10、一扬声器20、一第二基板30、及一声音调控单元40。电子装置1的组件根 据不同实施例可进行增加或减少,并不仅以此实施例为限。

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为一电路板,且第二基板30为电子装置1的壳体的一部分。第二基板30可为金属或塑料等材质所制成。第一基板10与电子装置1的其余组件例如:控制芯片(图未示)设置于上述壳体所定义的空间内。然而,本发明并不仅此为限。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为电子装置1的壳体的一部分,电子装置1的多个组件例如:电路板(图未示)、控制芯片(图未示)设置于该壳体所定义的空间内。第二基板30为一可自第一基板10分离的保护壳体。第一基板10与第二基板30可为金属或塑料等材质所制成。

扬声器20配置用于接受一电信号,并转化成声波。在部分实施例中,扬声器20设置于第一基板10上。由扬声器20所产生的声波通过第二基板30上的声音释出孔32、33传递至电子装置1的外部。关于声音导出孔32、33的配置方式将于下方说明中详述。

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二基板30邻接第一基板10配置。一滑槽31形成于第二基板30相邻第一基板10的一侧。在部分实施例中,滑槽31自一第一侧壁311延伸至一第二侧壁312,滑槽31具有一致的宽度与深度(滑槽31截面面积维持相等)。一底侧壁313连结于该第一侧壁311与该第二侧壁312之间。

在邻近第一侧壁311的位置,一声音导出孔32形成于底侧壁313上,且声音导出孔32连通于滑槽31。另外,在邻近第二侧壁312的位置,一声音导出孔33形成于底侧壁313上,且声音导出孔33连通于滑槽31。声音导出孔32与声音导出孔33相隔一间距,彼此并不相连。声音导出孔32与声音导出孔33的间距可介于约1mm至约300mm。为清楚说明,以下内容中将以第一声音导出孔称作声音导出孔32,且以第二声音导出孔称作声音导出孔33。

参照图2A,第一声音导出孔32的长度为L1宽度为W1,第一声音导出孔32的面积等于长度L1与宽度W1的相乘积。另外,第二声音导出孔33的长度为L3宽度为W1,第二声音导出孔33的面积等于长度L3与宽度W1的相乘积。在部分实施例中,上述长度L1相等于长度L3,因此第一声音导出孔32的面积相等于第二声音导出孔33的面积。在部分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声 音导出孔32的面积与第二声音导出孔33的面积也相同于扬声器20的面积(扬声器20的长度S1与宽度S2的相乘积,如图2B所示)。关于上述特称所产生的功效将于后方说明中详述。

继续参照图1,声音调控单元40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滑槽31内以调整来自扬声器20的声波的输出位置。在部分实施例中,声音调控单元40为一管状结构。声音调控单元40自一第一端部401延伸至一第二端部402。声音调控单元40自第一端部401延伸至第二端部402的长度大于第一声音释出孔32与第二声音释出孔33的间距L2(图2A)。

一声音传递信道41定义于声音调控单元40当中。在部分实施例中,声音调控单元40的截面为中空的矩形。声音调控单元40的截面面积相等于扬声器20的面积(扬声器20的长度S1与宽度S2的相乘积,如图2B所示)。在部分实施例中,声音调控单元40包括一下侧壁403与一上侧壁404。在声音调控单元40设置于沟槽31后,下侧壁403接触滑槽31的底侧壁313,并且上侧壁404与沟槽31开口齐平。

一入音口42形成于邻近声音调控单元40的一第一端部401的一上侧壁404,且一出音口43形成于声音调控单元40的第二端部402,其余声音调控单元40的侧壁皆为封闭。在部分实施例中,声音调控单元40设置于滑槽31内部之后,声音调控单元40的一第一端部401面向滑槽31的第一侧壁311,且声音调控单元40的一第二端部402面向滑槽31的第二侧壁312。

在部分实施例中,声音调控单元40的下侧壁403与上侧壁404的间距H1相同于扬声器20的长度S1;声音调控单元40的入音口42的面积与扬声器20的面积相等;且,声音调控单元40的出音口43的面积与扬声器20的面积相等。意即,声音传递通道41的截面积相等于扬声器20的面积。在部分实施例中,声音传递通道41的内壁面为光滑表面,声音通过声音传递通道41时,不会或几乎不会因摩擦力产生声波能量损耗。通过上述特征,由入音口42进入声音调控单元40的声波能量将大致相等于由出音口43送出声音调控单元40的声波能量。

根据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电子装置1的操作方式说明如下:

参照图1,当使用者希望以第二声音释出孔33传递扬声器20发出的声波时,声音调控单元40被调整于第一位置。此时,第一声音释出孔32受声 音调控单元40所遮蔽,来自扬声器20的声波通过入音口42、声音传递通道41、出音口43后被传送至沟槽31中相对第二声音释出孔33的区域。于是,扬声器20发出的声波可通过第二声音释出孔33传递出电子装置1外部。

当使用者希望以第一声音释出孔32传递扬声器20发出的声波时,声音调控单元40将沿如图1箭头S所示的方向移动,使声音调控单元40被调整至如图3所示的第二位置。此时,第二声音释出孔33受声音调控单元40所遮蔽,来自扬声器20的声波被传送至沟槽31中相对第一声音释出孔32的区域。于是,扬声器20发出的声波可通过第一声音释出孔32传递出电子装置1外部。

在部分实施例中,上述声音调控单元40位置的调控通过人工方式进行调整。或者,上述声音调控单元40位置的调控先通过电子装置1内部的感测组件(图未示)检测电子装置1的摆放方式,之后再通过内建的驱动装置(图未示)自动进行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声音调控单元40位于第一位置(图1)时,第二声音释出孔33上方滑槽31的体积实质相等于声音调控单元40位于第一位置(图3)时第一声音释出孔31上方滑槽31的体积。另一方面,声波能量不会因通过声音调控单元40而产生明显损失。于是,依照平面音源(plane source)声音传递原理,用户通过第一声音释出孔32或第二声音释出孔33所感受到的声压或声强都是一样的。然而,由于第一声音释出孔32与第二声音释出孔33的设置位置并不相同,因此在不改变声音质量情况下,用户可依照需求调整声音输出位置,而得到更好的影音享受。

本发明的滑槽31的设置方式可依照设计需求加以改变。举例而言,如第4、5图所示,滑槽31沿电子装置1长轴方向延伸。并且,声音调控单元40沿滑槽31延伸方向以可移动于第一位置(图4)与第二位置(图5)的方式设置于滑槽31内。声音调控单元40于第一位置时,声波通过位于电子装置1中心的第二声音释出孔33传递至电子装置1外部。声音调控单元40于第二位置时,声波通过相邻电子装置1长轴方向上的一侧边的第一声音释出孔32传递至电子装置1外部。

或者,如第6、7图所示,滑槽31以相对于电子装置1a的长轴方向倾斜的方式延伸。并且,声音调控单元40沿滑槽31的延伸方向以可移动于第 一位置(图6)与第二位置(图7)的方式设置于滑槽31内。声音调控单元40于第一位置时,声波通过位于电子装置1a中心的第二声音释出孔33传递至电子装置1a外部。声音调控单元40于第二位置时,声波通过相邻电子装置1a的一角隅的第一声音释出孔32传递至电子装置1a外部。

或者,如第8、9图所示,滑槽31沿电子装置1b短轴方向延伸。并且,声音调控单元40沿滑槽31延伸方向以可移动于第一位置(图8)与第二位置(图9)的方式设置于滑槽31内。声音调控单元40于第一位置时,声波通过位于电子装置1b中心的第二声音释出孔33传递至电子装置1b外部。声音调控单元40于第二位置时,声波通过相邻电子装置1b短轴方向上的一侧边的第一声音释出孔32传递至电子装置1b外部。

图10显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c的剖面示意图。在图10所显示的实施例中,与图1的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组件将施予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且其特征将不再说明。电子装置1c与电子装置1的差异包括,电子装置1的声音调控单元40由声音调控单元40c所取代。

在部分实施例中,声音调控单元40c包括一平板结构。声音调控单元40c设置于沟槽31内,其中声音调控单元40c的下侧壁接触沟槽31的底侧壁。声音调控单元40c与滑槽31具有相同的宽度。并且,沿滑槽31延伸方向,声音调控单元40c的长度大于第一声音释出孔32与第二声音释出孔33的间距。

如图10所示,声音调控单元40c于第一位置时,声波通过位于电子装置1c的第二声音释出孔33传递至电子装置1c外部。声音调控单元40c于第二位置时(未图标),声波通过相邻电子装置1c的第一声音释出孔32传递至电子装置1c外部。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括一可调整位置的声音调控单元,通过声音调控单元位置的设定,用户可在不改变扬声器音质的情况下,选择电子装置的声波传递出口,以获得更佳的影音享受。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于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