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视差调整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791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图像视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处理图像的参考视差信息、初始视差以及背景图像的视差信息;所述背景图像的视差信息包括:背景零视差深度;

获取所述待处理图像在位于拍摄零视差深度时的基准视差,其中所述拍摄零视差深度等于所述背景零视差深度;

根据所述参考视差信息、所述背景图像的视差信息、所述基准视差、所述初始视差获取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视差偏移量;

根据所述视差偏移量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视差信息包括最大参考视差和最小参考视差;所述背景图像的视差信息还包括:背景图像最大视差和背景图像最小视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处理图像的参考视差信息包括:

获取立体相机的拍摄参数,其中所述拍摄参数包括:所述立体相机的视野角,水平间距和水平分辨率;

获取所述待处理图像所对应的拍摄场景和所述立体相机之间的距离最大值和距离最小值;

根据所述视野角、所述水平间距、所述水平分辨率、所述距离最大值和所述距离最小值按照下述公式获得所述最大参考视差和最小参考视差:

<mrow> <msub> <mi>Dis</mi> <mrow> <mi>c</mi> <mi>a</mi> <mi>m</mi> <mo>_</mo> <mi>m</mi> <mi>a</mi> <mi>x</mi> </mrow> </msub> <mo>=</mo> <mfrac> <mrow> <mn>2</mn> <mo>&CenterDot;</mo> <mi>D</mi> </mrow> <mrow> <mn>2</mn> <mo>&CenterDot;</mo> <msub> <mi>d</mi> <mn>1</mn> </msub> <mo>&CenterDot;</mo> <mi>t</mi> <mi>g</mi> <mfrac> <mi>f</mi> <mn>2</mn> </mfrac> <mo>+</mo> <mi>D</mi> </mrow> </mfrac> <mo>&CenterDot;</mo> <mi>Re</mi> <mi>s</mi> <mo>,</mo> <msub> <mi>Dis</mi> <mrow> <mi>c</mi> <mi>a</mi> <mi>m</mi> <mo>_</mo> <mi>m</mi> <mi>i</mi> <mi>n</mi> </mrow> </msub> <mo>=</mo> <mfrac> <mrow> <mn>2</mn> <mo>&CenterDot;</mo> <mi>D</mi> </mrow> <mrow> <mn>2</mn> <mo>&CenterDot;</mo> <msub> <mi>d</mi> <mn>2</mn> </msub> <mo>&CenterDot;</mo> <mi>t</mi> <mi>g</mi> <mfrac> <mi>f</mi> <mn>2</mn> </mfrac> <mo>+</mo> <mi>D</mi> </mrow> </mfrac> <mo>&CenterDot;</mo> <mi>Re</mi> <mi>s</mi> </mrow>

其中,Discam_max表示最大参考视差,Discam_min表示最小参考视差,D表示水平间距,f表示立体相机的视野角,Res表示水平分辨率,d1和d2分别表示距离最大值和距离最小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待处理图像在位于拍摄零视差深度时的基准视差包括:

获取立体相机的拍摄参数,其中所述拍摄参数包括:所述立体相机的视野 角,水平间距和水平分辨率;

根据所述拍摄零视差深度、所述视野角、所述水平间距、所述水平分辨率按照下述公式获得所述基准视差:

<mrow> <msub> <mi>Dis</mi> <mrow> <mi>c</mi> <mi>a</mi> <mi>m</mi> <mo>_</mo> <mn>0</mn> </mrow> </msub> <mo>=</mo> <mfrac> <mrow> <mn>2</mn> <mo>&CenterDot;</mo> <mi>D</mi> </mrow> <mrow> <mn>2</mn> <mo>&CenterDot;</mo> <msub> <mi>d</mi> <mn>0</mn> </msub> <mo>&CenterDot;</mo> <mi>t</mi> <mi>g</mi> <mfrac> <mi>f</mi> <mn>2</mn> </mfrac> <mo>+</mo> <mi>D</mi> </mrow> </mfrac> <mo>&CenterDot;</mo> <mi>Re</mi> <mi>s</mi> </mrow>

其中,Discam_0表示基准视差,D表示水平间距,f表示立体相机的视野角,Res表示水平分辨率,d0表示拍摄零视差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考视差信息、所述背景图像的视差信息、所述基准视差、所述初始视差获取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视差偏移量包括:

根据所述参考视差信息、所述背景图像的视差信息、所述基准视差获取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视差调整系数;

根据所述初始视差、所述视差调整系数、所述基准视差和所述参考视差信息确定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视差偏移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考视差信息、所述背景图像的视差信息、所述基准视差获取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视差调整系数包括:

将所述初始视差和所述基准视差进行比较;

当所述初始视差大于等于所述基准视差时,将利用所述背景图像的最大视差除以所述最大参考视差和所述基准视差之差的结果作为所述视差调整系数;

当所述初始视差小于所述基准视差时,将利用所述背景图像的最小视差除以所述基准视差和最小参考视差之差的结果作为所述视差调整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考视差信息、所述背景图像的视差信息、所述基准视差获取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视差调整系数包括:

将所述背景图像的最大视差与所述背景图像的最小视差之差作为第一参数;

将所述最大参考视差和所述最小参考视差之差作为第二参数;

将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的商作为所述视差调整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始视差、所述视差调整系数、所述基准视差和所述参考视差信息确定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视差偏移量包括:

将所述基准视差和所述初始视差之差与所述视差调整系数的乘积作为所述待处理图像的目标视差;

将所述初始视差和所述目标视差之差作为所述视差偏移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视差偏移量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调整,包括:

当所述待处理图像为利用立体相机的右相机拍摄时,如果视差偏移量大于0,根据所述视差偏移量将所述待处理图像向右平移;如果视差偏移量小于0,根据所述视差偏移量将所述待处理图像向左平移;

当所述待处理图像为利用立体相机的左相机拍摄时,如果视差偏移量大于0,根据所述视差偏移量将所述待处理图像向左平移;如果视差偏移量小于0,根据所述视差偏移量将所述待处理图像向右平移。

10.一种图像视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处理图像的参考视差信息、初始视差以及背景图像的视差信息;所述背景图像的视差信息包括:背景零视差深度;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处理图像在位于拍摄零视差深度时的基准视差,其中所述拍摄零视差深度等于所述背景零视差深度;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考视差信息、所述背景图像的视差信息、所述基准视差、所述初始视差获取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视差偏移量;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视差偏移量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调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立体相机的拍摄参数以及背景图像的视差信息,其中所述拍摄参数包括:所述立体相机的视野角,水平间距和水平分辨率;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处理图像所对应的拍摄场景和所述立体相机之间的距离最大值和距离最小值;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视野角、所述水平间距、所述水平分辨率、所述距离最大值和所述距离最小值按照下述公式获得所述最大参考视差和最 小参考视差:

<mrow> <msub> <mi>Dis</mi> <mrow> <mi>c</mi> <mi>a</mi> <mi>m</mi> <mo>_</mo> <mi>m</mi> <mi>a</mi> <mi>x</mi> </mrow> </msub> <mo>=</mo> <mfrac> <mrow> <mn>2</mn> <mo>&CenterDot;</mo> <mi>D</mi> </mrow> <mrow> <mn>2</mn> <mo>&CenterDot;</mo> <msub> <mi>d</mi> <mn>1</mn> </msub> <mo>&CenterDot;</mo> <mi>t</mi> <mi>g</mi> <mfrac> <mi>f</mi> <mn>2</mn> </mfrac> <mo>+</mo> <mi>D</mi> </mrow> </mfrac> <mo>&CenterDot;</mo> <mi>Re</mi> <mi>s</mi> <mo>,</mo> <msub> <mi>Dis</mi> <mrow> <mi>c</mi> <mi>a</mi> <mi>m</mi> <mo>_</mo> <mi>m</mi> <mi>i</mi> <mi>n</mi> </mrow> </msub> <mo>=</mo> <mfrac> <mrow> <mn>2</mn> <mo>&CenterDot;</mo> <mi>D</mi> </mrow> <mrow> <mn>2</mn> <mo>&CenterDot;</mo> <msub> <mi>d</mi> <mn>2</mn> </msub> <mo>&CenterDot;</mo> <mi>t</mi> <mi>g</mi> <mfrac> <mi>f</mi> <mn>2</mn> </mfrac> <mo>+</mo> <mi>D</mi> </mrow> </mfrac> <mo>&CenterDot;</mo> <mi>Re</mi> <mi>s</mi> </mrow>

其中,所述参考视差信息包括最大参考视差和最小参考视差,Discam_max表示最大参考视差,Discam_min表示最小参考视差,D表示水平间距,f表示立体相机的视野角,Res表示水平分辨率,d1和d2分别表示距离最大值和距离最小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立体相机的拍摄参数,其中所述拍摄参数包括:所述立体相机的视野角,水平间距和水平分辨率;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拍摄零视差深度、所述视野角、所述水平间距、所述水平分辨率按照下述公式获得所述基准视差:

<mrow> <msub> <mi>Dis</mi> <mrow> <mi>c</mi> <mi>a</mi> <mi>m</mi> <mo>_</mo> <mn>0</mn> </mrow> </msub> <mo>=</mo> <mfrac> <mrow> <mn>2</mn> <mo>&CenterDot;</mo> <mi>D</mi> </mrow> <mrow> <mn>2</mn> <mo>&CenterDot;</mo> <msub> <mi>d</mi> <mn>0</mn> </msub> <mo>&CenterDot;</mo> <mi>t</mi> <mi>g</mi> <mfrac> <mi>f</mi> <mn>2</mn> </mfrac> <mo>+</mo> <mi>D</mi> </mrow> </mfrac> <mo>&CenterDot;</mo> <mi>Re</mi> <mi>s</mi> </mrow>

其中,Discam_0表示基准视差,D表示水平间距,f表示立体相机的视野角,Res表示水平分辨率,d0表示拍摄零视差深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获取单元包括:

第五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视差信息、所述背景图像的视差信息、所述基准视差获取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视差调整系数;

第六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视差、所述视差调整系数、所述基准视差和所述参考视差信息确定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视差偏移量;

其中,所述参考视差信息包括最大参考视差和最小参考视差;所述背景图像的视差信息还包括:背景图像最大视差和背景图像最小视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初始视差和所述基准视差进行比较;

当所述初始视差大于等于所述基准视差时,将利用所述背景图像的最大视差除以所述最大参考视差和所述基准视差之差的结果作为所述视差调整系数;

当所述初始视差小于所述基准视差时,将利用所述背景图像的最小视差除 以所述基准视差和最小参考视差之差的结果作为所述视差调整系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背景图像的最大视差与所述背景图像的最小视差之差作为第一参数;将所述最大参考视差和所述最小参考视差之差作为第二参数;将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的商作为所述视差调整系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基准视差和所述初始视差之差与所述视差调整系数的乘积作为所述待处理图像的目标视差;

将所述初始视差和所述目标视差之差作为所述视差偏移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待处理图像为利用立体相机的右相机拍摄时,如果视差偏移量大于0,根据所述视差偏移量将所述待处理图像向右平移;如果视差偏移量小于0,根据所述视差偏移量将所述待处理图像向左平移;

当所述待处理图像为利用立体相机的左相机拍摄时,如果视差偏移量大于0,根据所述视差偏移量将所述待处理图像向左平移;如果视差偏移量小于0,根据所述视差偏移量将所述待处理图像向右平移。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其中,电路板安置在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和存储器设置在电路板上;电源电路,用于为上述电子设备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待处理图像的参考视差信息、初始视差以及背景图像的视差信息;所述背景图像的视差信息包括:背景零视差深度;

获取所述待处理图像在位于拍摄零视差深度时的基准视差,其中所述拍摄零视差深度等于所述拍摄零视差深度;

根据所述参考视差信息、所述背景图像的视差信息、所述基准视差、所述初始视差获取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视差偏移量;

根据所述视差偏移量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调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景图像的视差信息还包括:背景图像最大视差和背景图像最小视差;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将所述初始视差和所述基准视差进行比较;

当所述初始视差大于等于所述基准视差时,将利用所述背景图像的最大视差除以所述最大参考视差和所述基准视差之差的结果作为所述视差调整系数;当所述初始视差小于所述基准视差时,将利用所述背景图像的最小视差除以所述基准视差和最小参考视差之差的结果作为所述视差调整系数;

根据所述初始视差、所述视差调整系数、所述基准视差和所述参考视差信息确定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视差偏移量。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