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部署蜂窝基站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29874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部署蜂窝基站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部署蜂窝基站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对蜂窝网络站址进行规划时,通常有微蜂窝规划与宏蜂窝规划,具体如下:微蜂窝规划:通过扫楼测试,测试目标楼宇的覆盖情况,发现满足微蜂窝建设条件的楼宇;或者通过用户投诉发现满足微蜂窝建设条件的楼宇。宏蜂窝规划:通过覆盖仿真,可以清晰的反映某个区域的无线覆盖情况,包括主覆盖小区,覆盖场强,其他覆盖小区信息等。为后续的基站规划提供依据。覆盖仿真结果可以直观的发现弱覆盖区域。但规划人员需要手工添加宏蜂窝规划站点,然后通过仿真观察是否能够满足覆盖要求。耗时耗力,依赖于规划人员的水平,且无法确认室内覆盖是否满足要求。同时,为了保证路测,宏蜂窝规划有时候也依赖于dt(drivertest,道路测试)数据,根据dt测试结果发现弱覆盖路段,然后在周边规划宏蜂窝基站以满足覆盖要求。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不足之一:微蜂窝规划需要依赖于扫楼测试、投诉测试等手段,效率低下,费用巨大,且无法实现全网范围内的全面规划;宏蜂窝规划只能依靠路测和仿真结果进行,也主要针对室外覆盖进行,缺少对于室内覆盖的规划;规划严重依赖于个人的规划水平,且无法获得最佳规划结果;所有规划结果缺少严密的验证方式,一般都只能等基站建成后才知道实际规划效果。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部署蜂窝基站的方法及装置,用以提供一种主动的、高效的部署基站的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部署蜂窝基站的方法,包括:确定需部署蜂窝基站的区域;确定该区域内已有的蜂窝基站覆盖结果;确定需部署蜂窝基站的区域所需达到的弱覆盖门限率;根据所需部署的蜂窝基站数量及已有的蜂窝基站覆盖结果,按照所需的弱覆盖门限率,分别对微蜂窝基站及宏蜂窝基站进行规划;根据规划部署蜂窝基站。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部署蜂窝基站的装置,包括:区域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需部署蜂窝基站的区域;覆盖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该区域内已有的蜂窝基站覆盖结果;弱覆盖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需部署蜂窝基站的区域所需达到的弱覆盖门限率;规划模块,用于根据所需部署的蜂窝基站数量及已有的蜂窝基站覆盖结果,按照所需的弱覆盖门限率,分别对微蜂窝基站及宏蜂窝基站进行规划;部署模块,用于根据规划部署蜂窝基站。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需部署蜂窝基站的区域中,以所需达到的弱覆盖门限率为依据,根据所需部署的蜂窝基站数量及已有的蜂窝基站覆盖结果,首先规划微蜂窝基站,然后对宏蜂窝基站进行规划,在方案中,可以结合mr定位等技术进行覆盖精准评估后进行规划,因此能够主动实现宏 蜂窝站址的自动规划,由算法实现最佳覆盖效果;并且首先规划微蜂窝基站,然后对宏蜂窝基站进行规划,可以兼顾室内外的弱覆盖问题,实现基站规划结果的精准评估。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部署蜂窝基站的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栅格级别的mr定位后室内外覆盖结果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规划宏蜂窝基站的实施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均匀添加k个基站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弱覆盖栅格分类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挪移后的基站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次迭代后的基站规划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去除低价值站址后的基站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规划完成后的基站部署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部署蜂窝基站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部署蜂窝基站的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步骤101、确定需部署蜂窝基站的区域;步骤102、确定该区域内已有的蜂窝基站覆盖结果;步骤103、确定需部署蜂窝基站的区域所需达到的弱覆盖门限率;步骤104、根据所需部署的蜂窝基站数量及已有的蜂窝基站覆盖结果,按 照所需的弱覆盖门限率,分别对微蜂窝基站及宏蜂窝基站进行规划;步骤105、根据规划部署蜂窝基站。上述步骤中,也可大致分为:确定待规划区域、规划原则制定、数据采集与准备、确认规划目标、确定可规划基站数和迭代次数、微蜂窝自动规划、宏蜂窝自动规划、输出规划结果和规划结论,下面对各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实施步骤101的确定需部署蜂窝基站的区域,也即确认待规划区域时,在高精度地图上选择一片连通区域即可作为待规划区域。待规划区域既可以按照行政区划选择,例如选择海淀区、朝阳区等,也可以任意选择,例如在高精度地图中选择圆形、方形、长方形等区域。具体实施中,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根据应用区域和归属公司的规划要求,确定自动规划的约束条件:(1)宏蜂窝基站的初始设置:确定自动规划所使用宏蜂窝的基本工参配置,例如初设基站高度为35m,天线方位角分别为60,180和300度,下倾角为6度;(2)确认不可建站区域:根据高精度地图,确认不可以规划宏微蜂窝的楼宇及区域。例如自然水域,文物,国家保密机关,中南海,故宫等。同时,按照北京公司要求,现网宏蜂窝基站100米范围内不允许新建宏蜂窝基站;(3)微蜂窝规划原则:按照不同公司要求,指定微蜂窝规划原则。以北京公司为例,所有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000平米,弱覆盖率超过30%的建筑物都可以规划微蜂窝。微蜂窝规划后,建筑物内所有的弱覆盖栅格默认问题已经解决,按照覆盖良好栅格对待。在实施步骤102的确定该区域内已有的蜂窝基站覆盖结果时,需要进行数据采集与准备,然后即可根据这些数据来确定覆盖结果。确定该区域内已有的蜂窝基站覆盖结果,可以是根据栅格级mr定位后的室内外覆盖结果来确定的。具体可以如下:(1)高精度电子地图(例如5m精度);(2)栅格级mr(measurementreport,测量报告)定位后的室内外覆盖结果(例如5米精度);(3)现网宏微蜂窝工参数据。图2为栅格级别的mr定位后室内外覆盖结果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高精度地图的精度,设置最小的三维栅格粒度。本申请中实例所用,为5m*5m*5m的栅格,但显然栅格粒度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下面对步骤103的确定需部署蜂窝基站的区域所需达到的弱覆盖门限率的实施进行说明。具体实施中,相应的,以栅格粒度为例进行说明,弱覆盖门限可以是根据主控小区的场强确定的,弱覆盖门限率是以栅格粒度进行评价的。因为宏微蜂窝的站址规划一般以减少室内外弱覆盖为目标。因此一般将规划目标设定为覆盖率。弱覆盖率的评估以栅格粒度进行,根据主控小区的场强确定弱覆盖门限。例如室内栅格以-113dbm为门限,室外栅格以-110dbm为门限。规划的目标是使得目标区域的覆盖率达到一定的门限,例如覆盖率达到95%。覆盖率=1-弱覆盖率=1-弱覆盖栅格数/整体栅格数。室内-113dbm,室外-110dbm的门限设置,假设该区域室内外共有5m*5m*5m栅格200000个,其中室内弱覆盖栅格30000个,室外弱覆盖栅格10000个,则该区域的覆盖率为:覆盖率=1-弱覆盖率=1-弱覆盖栅格数/整体栅格数=1-(30000+10000)/200000=80%。如果要达到95%的覆盖目标,需要减少室内外弱覆盖栅格数为:200000*(95%-80%)=30000个。实施中,在根据所需部署的蜂窝基站数量规划微蜂窝基站、宏蜂窝基站时,若微蜂窝基站、宏蜂窝基站数量已规划结束时停止规划;或,按照所需的弱覆盖门限率,已达到所需的弱覆盖门限率时停止规划。具体的,在确认可规划基站数和迭代次数的实际规划过程中,对于可规划的宏微蜂窝数目有两种情况:一是提供的可供使用的宏微蜂窝数目无法满足该区域的覆盖要求,即基站数目受限。这种情况下,当自动规划流程没有可供使用的站址时,自动规划停止;二是可供规划使用的宏微蜂窝数目不受限,这时,则以达到其他约束条件时,自动规划停止。还需要说明的,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有时候自动规划迭代过程中,当迭代次数不停增加,而可减少的弱覆盖栅格数不再增加时,或者覆盖率达到规划目标时,自动规划过程也将停止。针对“迭代”的实施,将在步骤104的实施中进行具体说明。下面对步骤104的根据所需部署的蜂窝基站数量及已有的蜂窝基站覆盖结果,按照所需的弱覆盖门限率,分别对微蜂窝基站及宏蜂窝基站进行规划的实施进行说明。容易理解,在步骤104的规划结果出来后,在步骤105中根据此规划进行具体部署即可,因此,将重点说明步骤104的实施。步骤104中,是在规划微蜂窝基站后对宏蜂窝基站进行规划,并且都是根据所需部署的蜂窝基站数量及已有的蜂窝基站覆盖结果,按照所需的弱覆盖门限率进行规划的,因此下面将先对微蜂窝基站的规划实施进行说明,然后对宏蜂窝基站的规划实施进行说明。1、规划微蜂窝基站:实施中,规划微蜂窝基站的区域是根据建筑面积以及该建筑面积内的弱覆盖门限率来确定的。对微蜂窝基站进行规划,包括:根据建筑面积以及该建筑面积内的弱覆盖门限率确定需进行微蜂窝基站规划的以楼宇为单位的区域数量;确定可用的微蜂窝基站数目;按照预设优先级规划规则,结合区域数量与微蜂窝基站数目,将可用的微蜂窝基站规划进需进行微蜂窝基站规划的区域。具体实施中,微蜂窝自动规划主要根据规划原则,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完成:按照规划原则,根据mr定位结果,对有建筑面积大于指定门限,覆盖率超过指定门限的楼宇按照建筑面积倒序输出清单,假设有m个楼宇;根据可规划基站数目确认可以使用的微蜂窝数目,假设为n个;如果m>n,则按照倒序清单,前n个楼宇进行微蜂窝规划,剩余的m-n个楼宇通过宏蜂窝规划覆盖,这n个楼宇内的弱覆盖栅格全部转为好覆盖栅格;其中,倒序清单为预设优先级规划规则中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实践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规则设定。如果m<=n,则所有m个楼宇都通过微蜂窝进行覆盖,这m个楼宇内的弱覆盖栅格全部转为好覆盖栅格;实施中,在规划微蜂窝基站的区域进行规划后,该区域按照弱覆盖门限率达到要求来进行处理。也即,所有通过微蜂窝规划的楼宇将不再通过宏蜂窝自动规划进行弱覆盖栅格的覆盖。2、规划宏蜂窝基站:下面将结合实例进行说明。在规划中,可以包括:将所需部署的宏蜂窝基站均匀的规划至需部署宏蜂窝基站的区域,其中,需部署宏蜂窝基站的区域不含规划微蜂窝基站的区域;在需部署宏蜂窝基站的区域中确定各个小于弱覆盖门限的分区域;按就近原则将各分区域分配至各宏蜂窝基站;根据归属于同一宏蜂窝基站的各分区域的业务需求确定该宏蜂窝基站的站址。具体将主要在实例步骤304-307来体现。具体实施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重复规划宏蜂窝基站的过程,直至根据归属于同一宏蜂窝基站的各分区域的业务需求确定该宏蜂窝基站的站址变化小于设定阈值,和/或重复次数达到设定阈值。具体将主要在实例步骤307来体现。具体实施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根据调整后的各区域弱覆盖门限率删除规划的宏蜂窝基站。具体将主要在实例步骤311来体现。实例中还将提供具体的根据归属于同一宏蜂窝基站的各分区域的业务需求确定该宏蜂窝基站的站址的实施,具体将主要在实例步骤306来体现。实例中还将提供具体的弱覆盖率的计算方式,以及弱覆盖解决率的评价方式,具体将主要在实例步骤308-310来体现。实例中还将提供规划结束的的可能的条件。下面以实例来对宏蜂窝基站的规划实施进行说明。图3为规划宏蜂窝基站的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步骤301、宏蜂窝基站自动规划开始。步骤302、判断规划目标是否达成,是则转入步骤313,否则转入步骤303。步骤303、判断是否超过可规划的基站数,是则转入步骤313,否则转入步骤304。实施中,超过可规划的基站数是指已无可以规划的基站。步骤304、均匀添加k个基站。具体实施中,将所需部署的宏蜂窝基站均匀的规划至需部署宏蜂窝基站的区域,其中,需部署宏蜂窝基站的区域不含规划微蜂窝基站的区域,例如,图4为均匀添加k个基站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均匀添加k个基站时:将k个宏蜂窝站址(当站址数固定时,这个数和目前已加的数之和不能超过固定数 目)将其按图4方式均匀地置于整个区域中(图4中,黑点所在的栅格为弱覆盖区域,三角所在的位置为基站站址,实圆圈内部为在该站址安装天线后能覆盖的区域)。步骤305、弱覆盖栅格分类。实施中,在需部署宏蜂窝基站的区域中确定各个小于弱覆盖门限的分区域,然后按就近原则将各分区域分配至各宏蜂窝基站。实例中,该分区域也即栅格。具体实施中,对所有弱覆盖点全局分类,其中将每个弱覆盖点分到距其最近的站址的这一类中,图5为弱覆盖栅格分类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图4均匀添加k个基站的示意图的基础上进行弱覆盖栅格分类,如图5所示,同一符号的区域属于同一站址,不同的符号代表属于不同的站址。步骤306、计算加权质心挪移基站。实施中,根据归属于同一宏蜂窝基站的各分区域的业务需求确定该宏蜂窝基站的站址。具体实例中,为更好理解,将其称为加权质心挪移基站,下面进行说明。也即:计算加权质心挪移基站,是指计算归属到某个基站范围内所有栅格的加权质心(这里的权重可以是指每个弱覆盖点的话务量、用户数、终端数、综合打分结果等等),将每个宏蜂窝站址移到所求的质心处,如果质心处不能安装基站,则移到距质心最近的能安置基站的位置。其中加权质心可以按如下方式得到:设在弱覆盖点考虑的因素有话务量和用户数,且设某一类的弱覆盖点话务量依次为tr1,tr2,...,trn,用户数依次为u1,u2,...,un,横坐标依次为x1,x2,...,xn,纵坐标为y1,y2,...,yn,对每个弱覆盖区域i令则可得到加权质心,即站址的坐标(x,y)为:例如某一类中有六个弱覆盖区域被归到同一类(站址),它们的话务量依次为40,100,80,50,150,30,其用户数依次为20,80,50,30,120,10,其横坐标依次为150,200,230,150,170,230,其纵坐标依次为30,60,10,20,50,30站址的坐标(x,y)为:p1=0.0742,p2=0.4996,p3=0.3545,p4=0.2175,p5=0.7494,p6=0.1047图6为挪移后的基站示意图,如图所示,虚圆圆心为原站址,实圆圆心(即三角符号)为调整后的站址,经过调整,在每一类点中,站址由该站址覆盖区域中的虚线圆圆心处移到实圆圆心处。步骤307、判断是否停止目前站址的调整,是则转入步骤308,否则转入步骤305;实施中,根据该弱覆盖门限率调整所需部署的宏蜂窝基站的部署位置后,可以进一步包括:重复规划宏蜂窝基站的过程,直至根据归属于同一宏蜂窝基站的各分区域的业务需求确定该宏蜂窝基站的站址变化小于设定阈值,和/或重复次数达到设定阈值。也即,具体实施中,是否停止目前站址的调整、或者说是否停止迭代重复规划可以用以下两个条件判断:两次迭代间目前站址没发生变化:若达到这个条件,说明目前站址的调整达到了最优结果;迭代次数达到了规定的界限:为了节省规划时间,可以规定能忍受的迭代门 限。只要以上两个条件其中之一满足,就可以停止迭代。否则继续步骤305和步骤306的操作,直到达到以上两条件之一。图7为多次迭代后的基站规划示意图,在初始添加站址后,经过步骤305和步骤306的多次迭代,最终得到如7图所示的站址结果,其中虚圆圆心为初始添加的站址,实圆圆心(即三角符号所在)为调整后的最终站址。步骤308、基于mr的覆盖仿真分析基站覆盖。具体实施中,根据覆盖仿真方法和mr定位结果计算出每个宏蜂窝站址的实际覆盖范围,其中假设室内以-113db,室外以-110db为门限。计算每个宏蜂窝小区实际覆盖的栅格数目。例如a、b、c三个宏蜂窝站址,实际覆盖的栅格数目为30000、25000、40000。步骤309、弱覆盖解决率计算。具体实施中,如果某个栅格原来是弱覆盖栅格,目前通过新规划的某个宏蜂窝站址覆盖后,主控场强高于弱覆盖门限,则认为该栅格为弱覆盖解决栅格。计算每个新规划宏蜂窝站址覆盖范围内,有多少个弱覆盖栅格得到了解决。弱覆盖解决率为:弱覆盖解决率=由坏转好的栅格个数/能覆盖的栅格个数以上述a、b、c三个宏蜂窝为例,假设其覆盖范围内分别有6000个、5000个、10000个原来弱覆盖的室内外栅格目前覆盖良好,则其弱覆盖解决率分别为:a=6000/30000=20%;b=5000/25000=20%;c=10000/40000=25%。步骤310、共覆盖处理。具体实施中,当两个站址有相同的覆盖区域时,将其相同区域归到覆盖弱覆盖点数较大的那一个站址。以上述abc三个基站为例,假设b和c有共同的覆盖区域,共同覆盖区域内原来共有2000个弱覆盖栅格,由于c基站解决的弱覆盖栅格数大于b基站,则将这2000个栅格计算为c基站的弱覆盖解决 栅格,从b基站的弱覆盖解决栅格中提出。则b基站的弱覆盖解决率=(5000-2000)/25000=12%。c基站的弱覆盖解决率不变,仍然为25%。步骤311、去除低价值站址。实施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根据调整后的各区域弱覆盖门限率删除规划的宏蜂窝基站。具体实施中,在去除低价值站址时,可以去掉弱覆盖解决率小于某个门限(例如弱覆盖解决率小于0.2)的宏蜂窝站址。图8为去除低价值站址后的基站示意图,如图所示,虚线圆圆心为被去掉的站址。例如上述abc三个宏蜂窝站址,由于b的最终弱覆盖解决率只有12%,因此b站址删除。又如,在步骤304中,初始添加了k个基站,假设这一步中去除了j个低价值站点,则目前保留的站点为(k-j)个。步骤312、计算整体覆盖率。具体实施中,在计算基站整体覆盖率时,可以根据现网工参以及保留下来的(k-j)个基站,计算目标区域的整体覆盖率。至此,一次完整的宏蜂窝规划尝试迭代过程结束,其中,进行判断以确认是否继续进行下一次自动规划迭代计算,还是保留目前规划结果,退出自动规划迭代运算,判断条件是:1、规划目标是否达成:每次自动规划迭代完毕后,根据当前的整体覆盖率确认是否达到规划目标,如果达到,则退出自动规划,如果未达到,则进行下一步判断;2、是否超过可规划基站数:根据给定的可规划宏蜂窝数目,确认是否继续进行迭代计算。例如,允许规划100个宏蜂窝,经过多次迭代,已经全部使用完毕,则自动规划迭代结束;如果不限制可规划宏蜂窝数目,则继续进行下一步判断。步骤313、输出规划结果。具体实施中,当满足以下任意条件时,自动规划可以停止,输出规划结果 和规划结论,这几个自动规划停止的条件可以是:覆盖率达到目标;无可用待规划基站;基站数目无法增加且位置不再变化。图9为规划完成后的基站部署示意图,如图所示,三角符号即为规划停止后的最终站址,其中所有圆内部的区域是规划后被覆盖的弱覆盖区域。自动规划迭代停止后,输出规划结论和规划结果,规划结论即:规划了多少个微蜂窝,多少个宏蜂窝,目前覆盖率为多少,是否达标。同时输出宏微蜂窝规划清单,例如可以如下表的实例所示为:基站序号站址经度站址纬度站址所在建筑或道路名称1116.43884539.942819中国移动北京公司2116.25855539.914819中国科学院大学综合楼3116.43880939.940204中汇广场a座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部署蜂窝基站的装置,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一种部署蜂窝基站的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图10为部署蜂窝基站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装置中可以包括:区域确定模块1001,用于确定需部署蜂窝基站的区域;覆盖确定模块1002,用于确定该区域内已有的蜂窝基站覆盖结果;弱覆盖确定模块1003,用于确定需部署蜂窝基站的区域所需达到的弱覆盖门限率;规划模块1004,用于根据所需部署的蜂窝基站数量及已有的蜂窝基站覆盖结果,按照所需的弱覆盖门限率,分别对微蜂窝基站及宏蜂窝基站进行规划;部署模块1005,用于根据规划部署蜂窝基站。实施中,区域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栅格级mr定位后的室内外覆盖结 果来确定该区域内已有的蜂窝基站覆盖结果。实施中,弱覆盖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主控小区的场强确定所述弱覆盖门限,以栅格粒度评价所述弱覆盖门限率。实施中,规划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建筑面积以及该建筑面积内的弱覆盖门限率来确定规划微蜂窝基站的区域。实施中,规划模块进一步用于在规划微蜂窝基站的区域进行规划后,该区域按照弱覆盖门限率达到要求来进行处理。实施中,规划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对微蜂窝基站进行规划时,包括:根据建筑面积以及该建筑面积内的弱覆盖门限率确定需进行微蜂窝基站规划的以楼宇为单位的区域数量;确定可用的微蜂窝基站数目;按照预设优先级规划规则,结合区域数量与微蜂窝基站数目,将可用的微蜂窝基站规划进需进行微蜂窝基站规划的区域。实施中,规划模块进一步用于在规划宏蜂窝基站时,包括:将所需部署的宏蜂窝基站均匀的规划至需部署宏蜂窝基站的区域,其中,需部署宏蜂窝基站的区域不含规划微蜂窝基站的区域;在需部署宏蜂窝基站的区域中确定各个小于弱覆盖门限的分区域;按就近原则将各分区域分配至各宏蜂窝基站;根据归属于同一宏蜂窝基站的各分区域的业务需求确定该宏蜂窝基站的站址。实施中,规划模块进一步用于重复规划宏蜂窝基站的过程,直至根据归属于同一宏蜂窝基站的各分区域的业务需求确定该宏蜂窝基站的站址变化小于设定阈值,和/或重复次数达到设定阈值。实施中,规划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调整后的各区域弱覆盖门限率删除规划的宏蜂窝基站。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所述装置的各部分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综上所述,与现有的规划方法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蜂窝网络站址自动规划技术方案,基于mr定位后的全网的室内外覆盖精准评估结果进行规划,可以依据mr室内覆盖分析结果可以实现全网范围内的微蜂窝自动规划;可以实现宏蜂窝站址的自动规划,不依赖于个人规划水平,由算法实现最佳覆盖效果;可以兼顾室内外的弱覆盖问题,实现基站规划结果的精准评估;规划方式智能、科学、快捷。完全屏蔽了规划人员经验的影响,给基站勘察带来了便捷。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 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