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环境设定系统、工作环境设定装置及工作环境设定用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0754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作环境设定系统、工作环境设定装置及工作环境设定用程序,尤其适合应用于能够使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终端作为无绳电话分机加以利用的无绳电话系统的工作环境设定用的系统中。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利用智能手机作为固定电话的分机用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有关SIP(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会话发起协议)客户端应用程序的技术。SIP客户端应用程序是在智能手机上工作的应用程序,在家庭网关(HGW)等数据线路端接装置所内装的SIP控制部中,内线收容有智能手机来作为SIP终端,利用该智能手机能够进行拨打、来电接收、通话等。该SIP客户端应用程序所工作的智能手机作为内线电话的分机注册在SIP控制部。在来电时,SIP控制部向智能手机上的SIP客户端应用程序传递来电信号。接收了来电信号的SIP客户端应用程序向用户提示来电,从而用户开始进行通话。为了如上那样将智能手机作为分机使用,需要在智能手机上安装SIP客户端应用程序并对SIP控制部进行各种必要的设定。专利文献1:日本公报、特开2014-3363号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必须由用户手动地对SIP控制部进行各种设定。因此,存在必须由用户执行用于设定的操作从而比较麻烦这一问题。另外,还存在对于不具备足够的SIP设定相关知识的用户而言难以进行设定这一问题。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能够自动地进行为了将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终端用作无绳电话的分机而所需的设定。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中,在便携式终端中读取记录有第一工作环境设定信息的代码并进行解析,然后将第一工作环境设定信息设定于便携式终端和中继装置中,其中,第一工作环境设定信息是为了将便携式终端与中继装置之间以第一无线标准进行无线连接而所需要的信息。另外,在便携式终端中生成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并将生成的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设定在便携式终端中,并且,将该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发送至通话控制服务器并进行注册,其中,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是为了使便携式终端及中继装置与通话控制服务器以第二无线标准进行连接而所需要的信息。进而,利用如上那样设定的无线连接,将上述生成的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从便携式终端发送给中继装置,并在该中继装置中设定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并且,将该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发送至通话控制服务器并进行注册。根据如上构成的本发明,当利用具有代码读取装置的便携式终端读取代码时,通过该代码的读取,在便携式终端与中继装置之间自动地进行以第一无线标准进行无线连接这一设定。进而,利用设定好的无线连接,接着继续自动地进行为了使便携式终端和中继装置与通话控制服务器以第二无线标准进行连接而所需要的设定。由此,能够自动地进行下述设定:即,为了经由中继装置及通话控制服务器将便携式终端作为无绳电话的分机加以利用而必需的设定。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包括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工作环境设定系统的无绳电话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构成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工作环境设定系统的便携式终端和中继装置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式终端的工作例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继装置的工作例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构成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工作环境设定系统的便携式终端和中继装置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式终端的工作例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继装置的工作例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包括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工作环境设定系统的无绳电话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图9是表示构成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工作环境设定系统的便携式终端和中继装置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符号说明)10、10’、10-1、10-2...便携式终端1...代码读取部(读取部)2...第一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3...固有信息接收部4...设定信息生成部5...第二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6...设定信息发送部11...设定信息存储部12...第二设定信息发送部13...代码生成部14...认证部15...第二代码读取部16...第三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0、20’...中继装置21...第一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2...固有信息发送部23...设定信息接收部24...第二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5...第二设定信息接收部26...第三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30...代码(媒介)31...第二代码41...SIP服务器42...PUSH服务器100、100”...工作环境设定系统200...无线路由器300...固定电话线路400...通话控制服务器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包括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工作环境设定系统的无绳电话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工作环境设定系统100包括便携式终端10和中继装置20,并且能够通过代码30的读取而自动地设定无绳电话系统的工作环境。第一实施方式中设定的工作环境是有关于便携式终端10与中继装置20之间的蓝牙连接以及应注册在SIP服务器41中的SIP注册信息。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设定工作环境的对象的无绳电话系统如下:即,通过使安装有通话应用程序(callapplication)的便携式终端10经由中继装置20及通话控制服务器400与固定电话线路300进行连接,从而能够将便携式终端10作为无绳电话的分机进行使用的系统。便携式终端10是例如智能手机(smartphone)或小平板(tablet),并且具有利用蓝牙进行的无线通信功能和利用Wi-Fi等无线局域网(无线LAN)进行的无线通信功能。另外,便携式终端10具备照相机,能够进行代码30的读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便携式终端10中已设定有为了经由无线路由器200利用无线局域网进行无线通信而所需的信息。即,执行无线局域网的连接所需的连接设定信息(SSID(服务集标识)、加密模式、密码等)已作为无线路由器200的用户配置文件(profile)注册在便携式终端10中。该无线局域网的连接设定能够由用户手动地执行。中继装置20具有利用蓝牙进行的无线通信功能和利用Wi-Fi等无线局域网进行的无线通信功能。但是,中继装置20不具备照相机或读码器。另外,在该中继装置20中也设定有为了经由无线路由器200利用无线局域网进行无线通信而所需的信息。中继装置20与固定电话线路300连接。在中继装置20上粘贴或印刷有代码30。关于该代码30,作为其一例为条形码或二维码,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即,只要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将信息进行了转换且作为照相机或读码器等读取装置容易读取的数字信息而能够输入或输出的代码,便也可以是条形码或二维码以外形式的代码。在本实施方式中,代码30中记录有为了实施将便携式终端10与中继装置20之间以蓝牙(第一无线标准)进行无线连接这一设定而所需要的信息(第一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在此,第一工作环境设定信息是包含有中继装置20的名称或序列号等的信息。便携式终端10通过获取这些信息并进行设定,而与中继装置20之间进行蓝牙连接设定(pairing、配对)。通话控制服务器400是对利用了SIP的IP电话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服务器,其构成包括SIP服务器41和PUSH(推送)服务器42。SIP服务器41在固定电话线路300与便携式终端10之间进行呼叫信息的协调。PUSH服务器42响应来自SIP服务器41的信息发送请求,对便携式终端10发送回拨请求信息。具体而言,在发信人通过固定电话线路300拨打电话时,从固定电话线路300经由中继装置20和无线路由器200向SIP服务器41发送来电通知信号。接收到该来电通知信号的SIP服务器41使来电线路暂且为保留状态,并将信息发送请求提供至PUSH服务器42。当PUSH服务器42从SIP服务器41接收到信息发送请求时,对便携式终端10进行访问并发送回拨请求信号。SIP服务器41接收便携式终端10响应该回拨请求信号而执行的回拨,并与处于保留状态的来电线路连接。由此,设定成将便携式终端10与固定电话线路300连接而能够进行通话的状态。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自动地设定下述信息:即,为了实施使便携式终端10及中继装置20与SIP服务器41以无线局域网(第二无线标准)进行无线连接并通话这一设定而所需要的信息(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此处设定的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是在将便携式终端10及中继装置20与SIP服务器41进行连接时所使用的密码。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如上述那样对便携式终端10和中继装置20之间进行了使用第一工作环境设定信息的蓝牙连接设定(配对)之后,通过利用该蓝牙进行数据交互,从而将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自动地注册在便携式终端10、中继装置20及SIP服务器41中。图2是表示构成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工作环境设定系统100的便携式终端10和中继装置20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另外,在图2中,仅对设定无绳电话系统的工作环境相关的主要功能结构进行了图示。如图2所示,便携式终端10的功能结构包括:代码读取部1、第一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固有信息接收部3、设定信息生成部4、第二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5、以及设定信息发送部6。另外,中继装置20的功能结构包括:第一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1、固有信息发送部22、设定信息接收部23、以及第二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4。便携式终端10的各功能块1~6例如由安装在该便携式终端10中的通话应用程序构成。该情况下,上述各功能块1~6实际构成为包括计算机的CPU、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等,并且,通过使存储在RAM或ROM、硬件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媒介中的通话应用程序的程序(program)运行而实现。另外,功能块1~6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由硬件或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构成。另外,中继装置20的各功能块21~24也能够由硬件、DSP、软件中的任意一种构成。例如,在由软件构成时,上述各功能块21~24实际构成为包括计算机的CPU、RAM、ROM等,并且,通过使存储在RAM或ROM、硬件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媒介中的程序运行而实现。便携式终端10的代码读取部1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读取部,并且,通过便携式终端10所具备的照相机(未图示)读取粘贴或印刷在中继装置20上的代码30(媒介的一例)。便携式终端10的第一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对代码读取部1所读取的代码30进行解析,获取为了实施利用蓝牙进行无线连接(配对)这一设定所需要的第一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包含有中继装置20的名称或序列号等的信息),并将该第一工作环境设定信息设定于便携式终端10中。另外,第一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向中继装置20发送为了使中继装置20实施下述设定所需的信息(包含有便携式终端10的名称或序列号等的信息),该设定是指:将中继装置20与便携式终端10之间利用蓝牙进行无线连接(配对)的这一设定。如此,通过设定便携式终端10与中继装置20双方所需的信息,从而进行蓝牙的配对。便携式终端10与中继装置20一旦进行了配对,从下次开始便自动地连接。在通过便携式终端10的第一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执行利用蓝牙进行无线连接这一设定时,中继装置20的第一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1从便携式终端10获取为了实施无线连接的设定所需的信息(包含有便携式终端10的名称或序列号等的信息),并将该信息设定于中继装置20中。由此,对便携式终端10与中继装置20之间进行了利用蓝牙的配对。中继装置20的固有信息发送部22利用由第一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和第一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1设定的蓝牙无线连接,将中继装置20固有的识别信息(例如,中继装置20的序列号或MAC地址(介质访问控制地址)等)发送给便携式终端10。便携式终端10的固有信息接收部3利用由第一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和第一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1设定的蓝牙无线连接,接收从中继装置20发送来的中继装置20的识别信息。便携式终端10的设定信息生成部4将由固有信息接收部3接收的中继装置20的识别信息加密,并生成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其中,该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是为了使便携式终端10及中继装置20经由无线路由器200相对于SIP服务器41以Wi-Fi(第二无线标准)进行无线连接并通话而所需要的信息。在此生成的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是访问SIP服务器41时所使用的密码。设定信息生成部4将生成的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密码)提供给第二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5和设定信息发送部6。便携式终端10的第二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5将由设定信息生成部4生成的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密码)设定在便携式终端10中,并且,将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发送至通话控制服务器400并进行注册。此时,第二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5生成便携式终端10的注册ID,并且获取便携式终端10的IP地址。然后,第二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5对便携式终端10设定便携式终端10的注册ID和密码,并且,将便携式终端10的注册ID、IP地址以及密码注册在通话控制服务器400中。关于便携式终端10中设定的注册ID和密码,在便携式终端10响应由PUSH服务器42发送来的回拨请求信号而对SIP服务器41进行回拨时加以使用。关于注册在通话控制服务器400中的便携式终端10的IP地址,在PUSH服务器42向便携式终端10发送回拨请求信号时加以使用。另外,注册在通话控制服务器400中的便携式终端10的注册ID和密码被使用于认证处理中,其中,该认证处理是在从便携式终端10向SIP服务器41进行回拨时执行。便携式终端10的设定信息发送部6利用由第一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设定的蓝牙无线连接,将由设定信息生成部4生成的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密码)发送给中继装置20。中继装置20的设定信息接收部23接收由设定信息发送部6发送的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中继装置20的第二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4将由设定信息接收部23接收的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设定于中继装置20中,并且,将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发送至通话控制服务器400并进行注册。此时,第二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4生成中继装置20的注册ID,并且获取中继装置20的IP地址。然后,第二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4对中继装置20设定中继装置20的注册ID和密码,并且,将中继装置20的注册ID、IP地址以及密码注册在通话控制服务器400中。关于中继装置20中设定的注册ID和密码,在中继装置20访问SIP服务器41时加以使用。关于注册在通话控制服务器400中的中继装置20的IP地址,在SIP服务器41访问中继装置20时加以使用。另外,注册在通话控制服务器400中的中继装置20的注册ID和密码被使用于认证处理中,其中,该认证处理是在从中继装置20向SIP服务器41进行访问时执行。通话控制服务器400根据分别由便携式终端10和中继装置20注册的注册ID或IP地址,注册总分关系(patent-childrelationship)。即,将中继装置20作为无绳电话的总机、将便携式终端10作为无绳电话的分机进行注册。图3是表示如上构成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式终端10的工作例的流程图。另外,图4是表示如上构成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继装置20的工作例的流程图。图3和图4所示的流程图例如在将便携式终端10和中继装置20的电源打开(ON)并使便携式终端10的蓝牙功能起动时开始。在图3中,在便携式终端10中,首先由代码读取部1读取粘贴或印刷在中继装置20上的代码30(步骤S1)。接着,第一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对代码读取部1所读取的代码30进行解析(步骤S2),获取为了使便携式终端10实施将其与中继装置20之间利用蓝牙进行无线连接这一设定而所需要的第一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包含有中继装置20的名称或序列号等的信息),并将该第一工作环境设定信息设定于便携式终端10中(步骤S3)。另外,第一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将为了使中继装置20实施将其与便携式终端10之间利用蓝牙进行无线连接这一设定而所需要的信息(包含有便携式终端10的名称或序列号等的信息)发送给中继装置20(步骤S4)。在中继装置20中,如使用图4之后进行叙述,将从便携式终端10获取的第一工作环境设定信息设定在中继装置20中。由此,在便携式终端10与中继装置20之间进行配对。然后,固有信息接收部3利用如上设定的蓝牙无线连接,判断是否接收了由中继装置20的固有信息发送部22发送的中继装置20的识别信息(步骤S5)。在未接收到该识别信息时,重复步骤S5的判断。另一方面,在固有信息接收部3接收到由中继装置20发送的中继装置20的识别信息时,设定信息生成部4将所接收的中继装置20的识别信息加密而生成密码(步骤S6)。接着,第二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5生成便携式终端10的注册ID,并将该生成的注册ID和密码设定在便携式终端10中(步骤S7)。进而,第二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5获取便携式终端10的IP地址,并且,将便携式终端10的注册ID、IP地址以及密码发送至通话控制服务器400并进行注册(步骤S8)。然后,设定信息发送部6利用在步骤S4中设定的蓝牙无线连接,将由设定信息生成部4生成的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密码)发送给中继装置20(步骤S9)。由此,结束图3所示的流程的处理。在图4中,在中继装置20中,首先第一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1判断是否从便携式终端10接收了为了实施蓝牙无线连接这一设定所需要的信息(步骤S4中发送的包括便携式终端10的名称或序列号等的信息)(步骤S11)。在未接收到该信息时,重复步骤S11的判断。另一方面,在第一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1从便携式终端10接收了为了实施蓝牙无线连接这一设定所需要的信息时,第一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1通过将接收到的信息设定在中继装置20中,从而在便携式终端10与中继装置20之间进行利用蓝牙的配对(步骤S12)。接着,固有信息发送部22利用所设定的蓝牙无线连接,将中继装置20固有的识别信息发送给便携式终端10(步骤S13)。然后,设定信息接收部23判断是否接收了由便携式终端10的设定信息发送部6发送的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密码)(步骤S14)。在此,在未接收到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时,重复步骤S14的判断。另一方面,在设定信息接收部23接收了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时,第二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4生成中继装置20的注册ID,并将该生成的注册ID和密码设定在中继装置20中(步骤S14)。进而,第二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4获取中继装置20的IP地址,并且,将中继装置20的注册ID、IP地址以及密码发送至通话控制服务器400并进行注册(步骤S15)。由此,结束图4所示的流程的处理。如以上所详细说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利用具有照相机的便携式终端10读取代码30时,通过该代码30的读取,在便携式终端10与中继装置20之间自动地进行以蓝牙进行无线连接这一设定。进而,利用如此自动设定的蓝牙无线连接,接着继续自动地进行SIP注册信息的设定,其中,该SIP注册信息是为了使便携式终端10及中继装置20与通话控制服务器400利用无线局域网进行连接并通话而所需要的信息。由此,能够自动地进行下述设定:即,为了经由中继装置20和通话控制服务器400将便携式终端10作为无绳电话的分机加以利用而必需的设定。(第二实施方式)接着,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除了能够自动地进行便携式终端10与中继装置20之间的蓝牙无线连接的设定、以及相对于通话控制服务器400的SIP注册信息的设定之外,还能够自动地设定第二电子设备20与无线路由器200之间的无线局域网连接相关的工作环境。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工作环境设定系统所具备的便携式终端10’和中继装置20’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另外,在该图5中,由于标注与图2所示符号相同符号的部分是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因而在此省略重复的说明。如图5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式终端10’的功能结构中进一步具有设定信息存储部11和第二设定信息发送部12。另外,中继装置20’的功能结构中进一步具有第二设定信息接收部25和第三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6。便携式终端10’的设定信息存储部11存储为了利用无线局域网(例如,Wi-Fi)进行无线连接所需要的第三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谓的“第三工作环境设定信息”,是指为了使中继装置20’经由无线路由器200进行利用Wi-Fi的无线通信而所需的信息。这是包括从无线路由器200发送的SSID以及在无线路由器200内定义的加密模式和密码在内的连接设定信息,并且,是便携式终端10’作为无线路由器200的用户配置文件已注册完毕的信息。便携式终端10’的第二设定信息发送部12利用由第一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和第一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1设定的蓝牙无线连接,将存储在设定信息存储部11中的第三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发送给中继装置20’。另外,在便携式终端10’与无线路由器200之间设定Wi-Fi无线连接时,事先决定在作为设定信息存储部11的闪存的特定存储区域中存储第三工作环境设定信息(连接设定信息)。因此,第二设定信息发送部12通过访问设定信息存储11的特定存储区域,能够获取第三工作环境设定信息。中继装置20’的第二设定信息接收部25利用由第一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和第一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1设定的蓝牙无线连接,接收由第二设定信息发送部12发送的第三工作环境设定信息。中继装置20’的第三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6获取由第二设定信息接收部25接收的第三工作环境设定信息(为了使中继装置20’经由无线路由器200进行利用Wi-Fi的无线通信而所需的SSID、加密模式及密码等信息),并将该第三工作环境设定信息设定于中继装置20’中。由此,成为中继装置20’能够经由无线路由器200在与便携式终端10’相同的Wi-Fi网络中进行无线连接的状态。中继装置20’的第二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4利用根据由第三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6进行的第三工作环境设定信息的设定而设定的以无线局域网进行的无线连接,将由设定信息接收部23接收的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发送至通话控制服务器400并进行注册。图6是表示如上构成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式终端10’的工作例的流程图。另外,图7是表示如上构成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继装置20’的工作例的流程图。图7和图8所示的流程图是例如在将便携式终端10’和中继装置20’的电源打开(ON)并使便携式终端10’的蓝牙功能起动后开始。另外,在图6中,由于赋予与图3所示步骤编号相同的步骤编号的部分是执行相同处理的部分,因而在此省略重复的说明。同样地,在图7中,由于赋予与图4所示步骤编号相同的步骤编号的部分是执行相同处理的部分,因而在此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图6中,在步骤S4中便携式终端10’的第一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将第一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发送至中继装置20’并进行了蓝牙配对之后,第二设定信息发送部12读出设定信息存储部11中所存储的第三工作环境设定信息(无线路由器200的SSID、加密模式及密码等)(步骤S21)。然后,利用步骤S4中设定的蓝牙无线连接,将读出的第三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发送给中继装置20’(步骤S22)。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5。在图7中,在步骤S12中第一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1将从便携式终端10’接收的第一工作环境设定信息设定于中继装置20’中并进行了蓝牙配对之后,第二设定信息接收部25判断是否接收了由便携式终端10’的第二设定信息发送部12发送的第三工作环境设定信息(步骤S31)。在此,在未接收到第三工作环境设定信息时,重复步骤S31的判断。另一方面,在第二设定信息接收部25接收了第三工作环境设定信息时,第三中继侧工作环境设定部26从第二设定信息接收部25中获取该接收的第三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并将其设定在中继装置20’中(步骤S32)。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3。如以上所详细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当利用具有照相机的便携式终端10’读取代码30时,通过该代码30的读取,在便携式终端10’与中继装置20’之间自动地进行以蓝牙进行无线连接这一设定。另外,利用如此自动设定的蓝牙无线连接,将下述信息、即为了实施在中继装置20’中以Wi-Fi进行无线局域网通信这一设定而所需要的信息从便携式终端10’发送至中继装置20’,从而自动地进行该中继装置20’的无线连接设定。进而,利用如此自动设定的无线局域网的无线连线,自动地进行SIP注册信息的设定,其中,该SIP注册信息是为了使便携式终端10’及中继装置20’与通话控制服务器400连接并进行通话而所需要的信息。由此,即使在未对中继装置20’进行无线局域网的连接设定的状态下,也能够自动地进行下述设定:即,为了经由中继装置20’和通话控制服务器400将便携式终端10’作为无绳电话的分机加以利用而必需的设定。(第三实施方式)接着,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构成为能够将第二台便携式终端10进一步注册作为无绳电话的分机。图8是表示包括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工作环境设定系统100”的无绳电话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在该图8中,由于标注与图1所示符号相同符号的部分是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因而在此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此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第三实施方式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如图8所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工作环境设定系统100”包括两台便携式终端10-1、10-2以及中继装置20。便携式终端10-1、10-2例如是智能手机或小平板,具有利用蓝牙进行的无线通信功能和利用Wi-Fi等无线局域网进行的无线通信功能。另外,便携式终端10-1、10-2具有照相机,能够对粘贴或印刷在中继装置20上的代码30、或者显示在便携式终端10-1画面上的第二代码31进行读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便携式终端10-1、10-2中已设定有为了经由无线路由器200利用无线局域网进行无线通信而所需要的信息。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将第一便携式终端10-1作为无绳电话的第一台分机而首先进行注册,然后将第二便携式终端10-2作为无绳电话的第二台分机进行注册。将第一便携式终端10-1作为第一台分机注册时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在将第二便携式终端10-2作为第二台分机注册时,通过在第二便携式终端10-2中读取第一便携式终端10-1的画面上所显示的第二代码31,从而开始进行用于注册的处理。第二代码31是记录有在将第一便携式终端10-1作为分机注册时由设定信息生成部4生成的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的代码,并且由第一便携式终端10-1发行。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工作环境设定系统100”所具备的便携式终端10”和中继装置20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另外,在该图9中,标注与图2所示符号相同符号的部分是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因而在此省略重复的说明。如图9所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式终端10”的功能结构中进一步具有代码生成部13、认证部14、第二代码读取部15、以及第三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16。代码生成部13和认证部14是由第一便携式终端10-1执行的功能,第二代码读取部15和第三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16是由第二便携式终端10-2执行的功能。另外,中继装置20的结构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代码生成部13生成第二代码31,其中,该第二代码31记录有由设定信息生成部4生成的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第一便携式终端10-1将中继装置20的识别信息加密而生成的密码)。在此,生成的第二代码31是作为能够显示于第一便携式终端10-1的显示屏上的图像数据的代码。第二代码读取部15通过第二便携式终端10-2所具备的照相机(未图示)读取由代码生成部13生成且显示在第一便携式终端10-1的显示屏上的第二代码31。第三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16对第二代码读取部15所读取的第二代码31进行解析,获取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密码)。另外,第三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16对第二便携式终端10-2设定上述密码以及第二便携式终端10-2的注册ID,并且,将第二便携式终端10-2的注册ID、IP地址以及密码发送至通话控制服务器400并执行注册请求。如上所述,当从第二便携式终端10-2向通话控制服务器400发出注册请求时,通话控制服务器400向第一便携式终端10-1发出认证请求。该认证请求例如是将由第二便携式终端10-2发送来的密码发送给第一便携式终端10-1,通过确认密码的正确性而执行。认证部14进行有关上述密码的正确性的认证。然后,将该认证结果通知给通话控制服务器400。在认证成功时,通话控制服务器400将从第二便携式终端10-2发送来的注册ID、IP地址及密码正式进行注册,并将已进行注册这一情况回复给第二便携式终端10-2。另一方面,在认证失败时,通话控制服务器400将未进行注册这一情况回复给第二便携式终端10-2。如上所述,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未设定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的第二便携式终端10-2所具备的第二代码读取部15读取第二代码31,其中,该第二代码31由已设定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的第一便携式终端10-1所具备的代码生成部13生成。由此,利用第二便携式终端10-2所具备的第三终端侧工作环境设定部16对第二代码31进行解析并将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设定在第二便携式终端10-2中,并且,将该第二工作环境设定信息发送至通话控制服务器400并进行注册。此时,将第二便携式终端10-2的注册ID和IP地址也一同进行注册。根据上述动作,仅通过由具有照相机的第二便携式终端10-2读取第二代码31,便能够自动地进行下述设定、即为了将第二便携式终端10-2作为无绳电话的分机加以利用而必需的设定。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作为便携式终端10、10’、10-1、10-2的一例举出了智能手机或小平板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便携式终端10、10’、10-1、10-2只要具有利用蓝牙进行的无线通信功能和利用Wi-Fi进行的无线局域网通信功能以及代码读取功能,便也可以是智能手机或小平板以外的其他电子设备。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中继装置20、20’只要具有利用蓝牙进行的无线通信功能和利用Wi-Fi进行的无线局域网通信功能,便可以是任意的电子设备。例如,中继装置20、20’也可以是眼镜型、手表型、手带型等可穿戴设备。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便携式终端10、10’、10-1、10-2与中继装置20、20’之间利用蓝牙连接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使用蓝牙以外的其他无线通信技术(例如,ZigBee(紫蜂协议)等)。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对利用便携式终端10、10’、10-1、10-2的照相机读取中继装置20的代码30(媒介的一例),由此自动地进行蓝牙的连接设定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等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并利用便携式终端10、10’、10-1、10-2的NFC阅读器(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读取部)读取中继装置20所具有的标签(tag、媒介的另一例),由此自动地进行蓝牙的连接设定。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均只是实施本发明时的具体化的一例,并不能据此限定性地解释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即,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或其主要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各种形式实施本发明。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