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通信终端、通信方法和程序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1685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改变发送器的标识符的技术。

背景技术:
如果从设备(诸如,接入点、信标等)发送的标识符被恶意第三方所知晓,则该标识符可能被用于不正当地接入系统、服务等。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例如被已知为用于防止这样的不正当使用的技术。专利文献1公开了将不同于实际MAC地址的虚设地址存储在存储有接入点特有的ID信息的区域中,并且发送该虚设地址。背景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2013-242282A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问题在用于控制标识符的处理由发送该标识符的设备执行的情况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发明的情况),需要将发送器配置成执行该处理。在该情况下,存在发送器的结构将变得复杂并且发送器将消耗增加的电力量的问题。本发明的目标是在使发送器的结构变得复杂的情况下抑制由发送器发送的标识符的不正当使用。解决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接收从发送器发送的第一标识符;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是否满足改变所述第一标识符的条件;以及第一发送单元,在判断满足所述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发送单元与所述发送器建立通信,并且向所述发送器发送第一改变指令,所述第一改变指令指示将所述第一标识符改变为第二标识符。所述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通信终端,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包括所述接收单元,并且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标识符而接入服务器装置;以及服务器装置,所述服务器装置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的接入,向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提供服务,所述服务器装置可以包括所述判断单元,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可以包括所述第一发送单元。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或者所述服务器装置还可以包括生成所述第二标识符的生成单元。当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中包括的第一通信终端接入所述服务器装置时,所述判断单元可以判断是否满足所述条件中包括的第一条件;并且所述第一条件可以是:所述第一通信终端的接入是在参考时间、星期或者日期之后对所述服务器装置的第一次接入,从所述发送器的所述标识符被改变为所述第一标识符的时间点起已过去预定时间量,或者包括所述第一通信终端的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在所述时间点之后的时间段内接入所述服务器装置的总次数已达到预定数量。当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中包括的第一通信终端接入所述服务器装置时,所述判断单元可以判断是否满足所述条件中包括的第二条件,并且所述第二条件可以是所述第一通信终端的信任度低于基准。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可以包括第二通信终端,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在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已接入所述服务器装置之后,响应于所述第一标识符被接收,接入所述服务器装置;所述服务器装置可以包括第二发送单元,在判断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发送指示将所述第一标识符改变为所述第二标识符的第二改变指令,并且在判断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改变指令;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和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可以均具有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并且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改变指令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可以向所述发送器发送所述第一改变指令。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终端,所述通信终端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接收从发送器发送的第一标识符;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已满足改变所述第一标识符的条件;以及第一发送单元,在判断满足所述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发送单元与所述发送器建立通信,并且向所述发送器发送指示将所述第一标识符改变为第二标识符的第一改变指令。所述通信终端还可以包括生成单元,所述生成单元生成所述第二标识符。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方法,所述通信方法包括:接收从发送器发送的第一标识符;判断是否满足改变所述第一标识符的条件;以及在判断满足所述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与所述发送器的通信,并且向所述发送器发送指示将所述第一标识符改变为第二标识符的第一改变指令。本发明提供一种使计算机执行处理的程序,所述处理包括:接收从发送器发送的第一标识符;判断是否满足改变所述第一标识符的条件;以及在判断满足所述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与所述发送器的通信,并且向所述发送器发送指示将所述第一标识符改变为第二标识符的第一改变指令。本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在不使得发送器的配置变得复杂的情况下,可以抑制对发送器所发送的标识符的不正当使用。附图说明图1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总体结构。图2示出通信终端的硬件结构。图3示出服务器装置的硬件结构。图4示出管理表的示例。图5示出历史信息的示例。图6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功能结构。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改变信标标识符的处理的时序图。图8示出存储新信标标识符的管理表。图9示出改变确定(finalizing)处理后的管理表。图10是示出用于对不当终端进行处理的处理的时序图。图11是示出重试处理的时序图。图12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功能结构。图13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改变信标标识符的处理的时序图。图14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功能结构。图15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改变信标标识符的处理的时序图。具体实施方式1、第一实施方式此后,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1)结构图1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的总体结构。通信系统10是这样的系统,其向移动到特定地方的用户提供内容传递服务作为该用户拜访该特定地方的好处。通信系统10包括服务器装置100、通信终端200-1、200-2和200-3以及信标300(发送器的示例)。在以下描述中,在需要特别区分通信终端200-1、200-2和200-3的情况下,将那些终端集总地称为“通信终端200”。服务器装置100和通信终端200通过包括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20连接。信标300例如被安装在商店。信标300使用短距离无线标准(诸如,蓝牙(注册商标)LowEnergy等)与在通信距离30内存在的通信终端200无线通信。信标300具有用于发射预先存储的信标标识符的功能。信标300由该信标标识符唯一地标识。虽然在图1中示出仅一个信标300,但是可以存在两个或更多个信标300。而且,通信终端200的数量不限于三个。通信终端200例如是智能电话。通信终端200具有用于当移动到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中时向服务器装置100登记并且接收与该信标300相对应的服务的功能。在此,“登记”是指接入服务器装置100并且将当前位置通知给服务器装置100。图2示出通信终端200的硬件结构。每个通信终端200都包括处理器210、主存储器220、通信单元230、输入单元250、显示单元260以及存储单元270。处理器210例如由CPU(中央处理单元)构成。处理器210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270中的程序来控制通信终端200的各种元件。主存储器220例如由RAM(随机存取存储器)构成。主存储器220临时存储程序、数据等。主存储220被用作处理器210的工作区。通信单元230是与网络20连接的通信接口。通信单元230经由网络20与服务器装置100通信。当在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内时,通信单元230还与信标300无线地通信。输入单元250例如由触控面板和按键构成。输入单元250将基于用户操作的信号输入到处理器210中。显示单元260例如由液晶显示器构成。显示单元260显示各种类型的信息。存储单元270例如由闪存构成。各种类型的程序、数据等被存储在存储单元270中。提供向服务器装置100登记的功能的应用也存储在存储单元270中。服务器装置100具有用于提供向已登记的通信终端200分发内容的服务的功能。服务器装置100还具有用于协同通信终端200改变信标标识符的功能,以防止不适当地使用由信标300发送的信标标识符。图3示出服务器装置100的硬件结构。服务器装置100包括处理器110、主存储器120、通信单元130、输入单元140、显示单元150和存储单元160。处理器110例如由CPU构成。处理器110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160中的程序来控制服务器装置100的各种元件。主存储器120例如由RAM构成。主存储器120临时存储程序、数据等。主存储器120被用作处理器110的工作区。通信单元130是与网络20连接的通信接口。通信单元130经由网络20与通信终端200通信。输入单元140例如由鼠标和键盘构成。输入单元140将基于用户操作的信号输入到处理器110中。显示单元150例如由液晶显示器构成。显示单元150显示各种类型的信息。存储单元160例如由硬盘驱动器构成。各种类型的程序、数据等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60中。要传递到通信终端200的内容也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60中。该内容是用于访问商店的点、商店的折扣券等,在商店例如安装有信标300。而且,管理表161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60中,管理表161管理信标标识符和表示登记历史的历史信息162。图4示出管理表161的示例。管理表161将内容ID、信标标识符、状态以及改变日期/时间相互关联地存储。内容ID是标识存储在存储单元160中的内容的信息。信标标识符是标识信标300的信息。状态是表示信标标识符的状态的信息。改变日期/时间是信标标识符被改变时的日期/时间。图5示出历史信息162的示例。历史信息162包括登记日期/时间、终端ID以及信标标识符。登记日期/时间是通信终端200向服务器装置100登记时的日期/时间。终端ID是标识通信终端200的信息。信标标识符是标识信标300的信息。在图5中所示的示例中,登记日期/时间“2014年3月1日10:00”、终端ID“T1”和信标标识符“B1”在历史信息162中相互关联。这表示在2014年3月1日10:00,由终端ID“T1”标识的通信终端200在处于由信标标识符“B1”标识的信标300的通信范围内的同时被登记。每次通信终端200向服务器装置100登记时,更新历史信息162。图6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的功能结构。作为处理器210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270中的应用的结果,通信终端200用作接收单元211、登记单元212、第一发送单元213以及通知单元214。这些功能元件可以通过与其它硬件元件协同工作的处理器210实现。接收单元211接收从信标300发送的第一信标标识符。响应于接收到该第一信标标识符,登记单元212向服务器装置100登记。在服务器装置100判断满足改变第一信标标识符的条件的情况下,第一发送单元213与信标300建立通信,并且向信标300发送将第一信标标识符改变为第二信标标识符的第一改变指令。当根据该改变指令改变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时,通知单元214通知服务器装置100已成功地改变了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作为处理器110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16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程序的结果,服务器装置100用作判断单元111、生成单元112、第二发送单元113以及确定处理单元114。这些功能元件可以通过与其它硬件元件协同工作的处理器110实现。当通信终端200已登记到服务器装置100时,判断单元111判断是否满足改变第一信标标识符的条件。生成单元112生成第二信标标识符。第二发送单元113向通信终端200发送与信标300相对应的内容以及指示将信标300的第一信标标识符改变为第二信标标识符的第二改变指令。在被通知单元214通知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已成功地改变时,确定处理单元114执行确定信标标识符改变的处理。(2)操作(2-1)信标标识符改变处理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改变信标标识符的处理的时序图。当通信终端200已经移动到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内时,开始该改变处理。在此,假定通信终端200-1(第一通信终端的示例)已移动到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内。信标300发送包括预先存储的信标标识符的公告(advertisement)信息。在此假定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是“B1”(第一标识符的示例)。还假定通信终端200-1的终端ID是“T1”。在步骤S101中,通信终端200-1的接收单元211从信标300接收公告信息。该公告信息包括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B1”。在步骤S102中,通信终端200-1的登记单元212通过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从信标300接收到的公告信息中包括的信标标识符“B1”及其本身的终端ID“T1”而登记到服务器装置100。在步骤S103中,一旦从通信终端200-1接收到信标标识符和终端ID,服务器装置100的判断单元111就判断是否满足改变信标标识符的改变条件(条件的示例)。改变条件包括周期性地改变信标标识符的第一条件以及响应于具有低信赖度的通信终端200的登记来改变信标标识符的第二条件。第一条件例如是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或更多个的组合:(a)是在参考时间、星期或日期之后的第一次登记;(b)在信标标识符先前被改变的时间点之后经过了预定的时间量;以及(c)在信标标识符最后被改变的时间点之后的时间段内在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内的登记总数(接入数量的示例)已达到预定数量。假设例如第一条件是所述(a),并且参考时间是10:00。在该情况下,基于历史信息162判断在该天10:00之后,在处于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内时,通信终端200-1的登记是否是向服务器装置100的第一次登记。在通信终端200-1的登记是第一次登记的情况下,判断满足第一条件。假设例如第一条件是所述(b),并且预定时间量是一天。在该情况下,判断通信终端200-1向服务器装置100登记的日期/时间是否在与管理表161中的信标标识符“B1”相关的改变日期/时间之后超过一天。在日期/时间超过一天的情况下,判断满足第一条件。假设例如第一条件是所述(c),并且预定次数是100。在该情况下,基于历史信息162,在与管理表161中的信标标识符“B1”相关的改变日期/时间之后的时间段内,计算包括通信终端200-1在内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200在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内向服务器装置100登记的总次数。在该次数达到100的情况下,判断满足第一条件。假设例如第一条件是所述(b)和(c)的组合(逻辑和)。在该情况下,在所述(b)或(c)中的至少一个适用的情况下,判断满足第一条件。注意,两个或更多个条件(诸如(b)和(c))的逻辑乘积例如可以用作第一条件。第二条件例如是不适当终端(该终端是很可能不适当地使用信标标识符的终端)已登记。不适当终端是指信赖度低于基准的通信终端200。例如,基于预先创建的不适当终端的列表来判断通信终端200-1是否是不适当终端。另选地,这可以基于适当(不是不适当)终端的列表来判断。在通信终端200-1在不适当通信终端列表上的情况下,判断通信终端200-1是不适当终端。在该情况下,不适当终端已登记,并且从而判断第二条件已被满足。注意,基于通信终端200-1的登记日期/时间、通信终端200-1的登记历史、由通信终端200-1接收的来自安装在信标300附近的其它信标的信标标识符的接收历史、或者通信终端200-1的位置,可以判断通信终端200-1是否是不适当终端。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服务器装置100前进至步骤S104。在步骤S104中,服务器装置100的生成单元112执行针对信标标识符的暂定改变处理。特别是,生成单元112生成与从通信终端200-1接收到的信标标识符“B1”不同的新信标标识符。在此假设生成信标标识符“B2”(第二标识符的示例)。生成单元112将所生成的信标标识符“B2”和状态“暂定”存储在管理表161中。该状态“暂定”表示已被暂定地改变的状态。图8示出存储新信标标识符的管理表161。在图8中所示的示例中,信标300的当前信标标识符“B1”与内容ID“1”在管理表161中相关联。在该情况下,新信标标识符“B2”和状态“暂定”与内容ID“1”相关联地存储。在步骤S105中,服务器装置100的第二发送单元113向通信终端200-1发送与信标300相对应的内容以及指示将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B1”改变为信标标识符“B2”的改变指令(第二改变指令的示例)。在图8中所示的示例中,信标300的当前信标标识符“B1”与内容ID“1”在管理表161中被关联。在该情况下,从存储单元160中读出由内容ID“1”标识的内容,并发送到通信终端200-1。另外,包括步骤S014中生成的信标标识符“B2”的改变指令连同该内容发送到通信终端200-1。在步骤S106中,当从服务器装置100接收到该内容以及改变指令时,通信终端200-1的第一发送单元213根据短距离无线标准连接至信标300。这在通信终端200-1与信标300之间建立起通信。在步骤S107中,通信终端200-1的第一发送单元213向信标300发送指示将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B1”改变为信标标识符“B2”的改变指令(第一改变指令的示例)。该改变指令包括从服务器装置100接收到的信标标识符“B2”。在步骤S108中,当从通信终端200-1接收到改变指令时,信标300用信标标识符“B2”覆写存储的信标标识符“B1”。结果,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从“B1”改变为“B2”。从此时起,信标300发送包括信标标识符“B2”的公告信息。在步骤S109中,信标300向通信终端200-1发送表示已成功改变信标标识符的成功通知。在步骤S110中,当从信标300接收到成功通知时,通信终端200-1的通知单元214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已成功改变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的成功通知。在步骤S111中,当从通信终端200-1接收到成功通知时,服务器装置100的确定处理单元114执行改变确定处理。图9示出改变确定处理之后的管理表161。特别是,服务器装置100将管理表161中的与信标标识符“B2”关联的状态从“暂定”改变为“确定”。该状态“确定”表示改变已被确定的状态。此后,信标标识符“B2”被用作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同时,服务器装置100将管理表161中的与信标标识符“B1”关联的状态从“确定”改变为“改变前(pre-change)”。该状态“改变前”表示信标标识符在改变之前已被使用但是由于改变而不再使用的状态。此后,信标标识符“B1”不被用作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因此,即使通信终端200已使用信标标识符“B1”进行了登记,服务器装置100也不向通信终端200分发内容。注意,如果在步骤S103中判断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均不满足,则向通信终端200-1发送与信标300相对应的内容。当从服务器装置100接收到内容时,通信终端200-1例如在显示单元260中显示所接收的内容。如果在上述步骤S105中已从服务器装置100接收到该内容,则通信终端200-1还在显示单元260中显示所接收的内容。经过这样,用户可以识别出内容已被分发。另一方面,如果在上述步骤S103中满足第二条件,则服务器装置100执行处理不适当终端的处理。(2-2)处理不适当终端的处理图10是示出处理不适当终端的处理的时序图。在通信终端200-1被判断为不适当终端之后,当任何通信终端200移动到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内时,该处理开始。在此,假设在通信终端200-1之后,通信终端200-2(第二通信终端的示例)移动到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内。在步骤S121和S122中,通信终端200-2按照与上述步骤S101和S102中相同的方式向服务器装置100登记。在步骤S123中,服务器装置100的判断单元111判断是否满足开始改变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的处理的开始条件。该开始条件被设置为以下条件:例如在被判断为不适当终端的通信终端200-1使用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B1”执行其下一次登记时开始所述处理。开始条件是在被判断为不适当终端的通信终端200-1进行登记时的时间点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量,或者是在被判断为不适当终端的通信终端200-1进行登记时的时间点之后的时间段内在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内的登记总数达到预定数量。假设例如开始条件是在被判断为不适当终端的通信终端200-1进行登记时的时间点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量,并且预定时间量是一天。在该情况下,判断通信终端200-2登记的日期/时间是否超过了在历史信息162中指示的通信终端200-1的登记日期/时间之后的一天。在日期/时间超过一天的情况下,判断满足开始条件。在例如服务器装置100将使用同一个信标标识符的同一个通信终端200的登记限制到一天一次的情况下,这样的开始条件有用。例如,假设开始条件是在被判断为不适当终端的通信终端200-1进行登记时的时间点之后的时间段内在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内的登记总数达到预定数量并且预定数量是1。在该情况下,基于历史信息162,判断通信终端200-2是否在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内在通信终端200-1之后下一个进行登记。在通信终端200-2在通信终端200-1之后下一个进行了登记的情况下,登记的总数达到1,并且从而判断满足开始条件。在满足开始条件的情况下,服务器装置100前进至步骤S124。在步骤S124中,服务器装置100的生成单元112按照与上述步骤S104相同的方式执行暂定改变处理。类似于步骤S105,在步骤S125中,服务器装置100的第二发送单元113向通信终端200-2发送与信标300相对应的内容以及指示将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B1”改变为“B2”的改变指令。在步骤S126至S130中,通信终端200-2和信标300执行与上述步骤S106至S110相同的那些处理。在步骤S131中,服务器装置100按照与步骤S111中相同的方式执行改变确定处理。注意,如果在步骤S123中判断了不满足开始条件,则将与信标300相对应的内容发送到通信终端200-2。然后,当通信终端200中的任一个移动到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中时,再次执行处理不适当终端的处理。(2-3)重试处理在从上述步骤S106至S110的处理期间在通信终端200-1或信标300中发生错误的情况下,从通信终端200-1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指示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的改变失败的错误通知,或者在预定时间量内不从通信终端200-1发送成功通知并且处理超时。例如,在从步骤S106至S110的处理期间通信终端200-1的电池没电的情况下发生这种情况。在该情况下,执行重试处理。虽然在此将描述在改变信标标识符的处理中执行重试处理,但是应注意,也可在处理不适当终端的处理中执行类似重试处理。图11是示出重试处理的时序图。当在服务器装置100从通信终端200-1接收到错误通知之后或者在预定时间量内未从通信终端200-1发送成功通知并且处理超时之后通信终端200中的任一个移动到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中时,开始重试处理。在此,假设通信终端200-3在通信终端200-1之后移动到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内。在步骤S141和S142中,通信终端200-3按照与步骤S101和S102相同的方式向服务器装置100登记。在步骤S143中,服务器装置100的判断单元111判断从通信终端200-3接收到的信标标识符是改变前“B1”还是改变后“B2”。从通信终端200-3接收到的信标标识符是改变后“B2”的情况指示在存储在信标300中的信标标识符从“B1”覆写为“B2”之后在信标300或通信终端200-1中发生错误。在该情况下,服务器装置100前进至上述步骤S111,并且执行改变确定处理。结果,管理表161中的与信标标识符“B2”相关的状态从“暂定”改变为“确定”,并且与信标标识符“B1”相关的状态从“确定”改变为“改变前”,如图9中所示。另一方面,从通信终端200-3接收到的信标标识符是改变前“B1”的情况指示在存储在信标300中的信标标识符从“B1”覆写为“B2”之前,在信标300或者通信终端200-1中已发生错误。在该情况下,服务器装置100前进至步骤S144。类似于所述步骤S105,在步骤S144中,服务器装置100的第二发送单元113向通信终端200-3发送与信标300相对应的内容以及指示将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B1”改变为“B2”的改变指令。该改变指令包括在上述步骤S104中生成的信标标识符“B2”。在步骤S145至S149中,通信终端200-3和信标300执行与在步骤S106至S110中相同的处理。在步骤S150中,服务器装置按照与步骤S111相同的方式执行改变确定处理。在通信系统10中,任一方都可以通过使通信终端200进入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来获得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如果例如信标标识符不改变,则信标标识符可能被恶意用户复制,该用户然后可使用复制的信标标识符向服务器装置100反复地登记并且不适当地获得内容。然而,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信标标识符周期性地改变,因此即使信标标识符被恶意用户复制,该信标标识符也仅可以用于在有限时间段内登记。从而,可以抑制从信标300发送的信标标识符的不适当使用。而且,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不适当的终端已登记的情况下,处理转变为用于处理不适当终端的处理,并且然后经由在不适当终端之后在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内登记的通信终端200执行改变信标标识符的处理。在该情况下,不适当终端不能知晓改变后信标标识符,这使得能够防止改变后信标标识符被不适当终端复制。而且,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信标300响应于来自服务器装置100和通信终端300的改变指令来改变信标标识符。在该情况下,信标300不必执行复杂处理,这避免使信标300的结构复杂化,并且还抑制电力消耗的增加。而且,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从信标300接收到公告信息的通信终端200仅一些通信终端连接至信标300并且执行用于改变信标标识符的处理。从而,与从信标300接收到公告信息的通信终端200全部连接至信标300并且执行用于改变信标标识符的处理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信标300消耗的电力。2、第二实施方式此后,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信终端200代替服务器装置100执行生成新信标标识符的处理。以下描述将聚焦于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之处。通信系统10的结构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基本相同。然而,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的功能结构不同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的功能结构。图12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的功能结构。除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接收单元211、登记单元212、第一发送单元213以及通知单元214之外,通信终端200用作生成单元215。类似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服务器装置100的生成单元112,生成单元215生成第二信标标识符。服务器装置100用作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判断单元111、第二发送单元113以及确定处理单元114。然而,第二发送单元113向通信终端200发送指示改变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的改变指令连同与信标300相对应的内容。注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不需要服务器装置100包括生成单元112。图13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改变信标标识符的处理的时序图。步骤S201至S203的处理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步骤S101至S103的处理相同。如果在步骤S203中满足第一条件,服务器装置100前进至步骤S204。在步骤S204中,服务器装置100的第二发送单元113向通信终端200-1发送指示改变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的改变指令。在步骤S205中,当从服务器装置100接收到改变指令时,通信终端200-1的生成单元215生成与从信标300接收到的信标标识符“B1”不同的新信标标识符。假设生成信标标识符“B2”。步骤S206至S209的处理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步骤S106至S109的处理相同。在步骤S210中,通信终端200-1的通知单元214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刚刚在步骤S205中新生成的信标标识符“B2”以及成功通知。在步骤S211中,当从通信终端200-1接收到新信标标识符和成功通知时,服务器装置100的确定处理单元114执行改变确定处理。特别是,服务器装置100将管理表161中的信标标识符“B2”和状态“确定”与内容ID“1”相关联地存储,如图9中所示。同时,服务器装置100将与管理表161中的信标标识符“B1”相关的状态从“确定”改变为“改变前”。类似地,代替服务器装置100,通信终端200也可以在处理不适当终端的处理中生成新信标标识符。特别是,在判断满足开始条件的情况下,服务器装置100向通信终端200发送指示改变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的改变指令。当接收到改变指令时,通信终端200生成与从信标300接收到的信标标识符“B1”不同的新信标标识符。同时,当从信标300接收到成功通知时,通信终端200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新生成的信标标识符和成功通知。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生成新信标标识符的处理由通信终端200执行,因此减轻了服务器装置100上的处理负担。3、第三实施方式此后,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改变信标标识符的处理基本在通信终端200与信标300之间执行。以下描述将聚焦于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通信系统10的结构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基本相同。然而,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0的功能结构不同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的功能结构。图14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的功能结构。除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接收单元211、登记单元212、第一发送单元213以及通知单元214之外,通信终端200用作判断单元216和生成单元215。类似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服务器装置100的判断单元111,判断单元216判断是否满足改变第一信标标识符的条件。类似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服务器装置100的生成单元112,生成单元215生成第二信标标识符。服务器装置100用作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第二发送单元113和确定处理单元114。然而,第二发送单元113仅向通信终端200发送与信标300相对应的内容。注意,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服务器装置100不必包括判断单元111和生成单元112。同时,判断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所必须的信息在预定定时从服务器装置100向通信终端200发送。例如,每一次服务器装置100更新管理表161和历史信息162时,更新后的管理表161和历史信息162都被发送到通信终端200。作为另一个示例,通信终端200可向服务器装置100询问并获取判断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所必须的信息。图15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改变信标标识符的处理的时序图。步骤S301和S302的处理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步骤S101和S102的处理相同。在步骤S303中,服务器装置100的第二发送单元113向通信终端200-1发送与信标300相对应的内容。当从服务器装置100接收到内容时,通信终端200-1例如在显示单元260中显示所接收的内容。在步骤S304中,通信终端200-1的判断单元216按照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步骤S103中相同的方式,判断是否满足改变信标标识符的改变条件。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服务器装置100前进至步骤S305。在步骤S305中,通信终端200-1的生成单元215生成不同于从信标300接收到的信标标识符“B1”的新信标标识符。假设生成信标标识符“B2”。步骤S306至S309的处理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步骤S106至S109的处理相同。在步骤S310中,通信终端200-1的通知单元214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在步骤S305中新生成的信标标识符“B2”和成功通知。在步骤S311中,当从通信终端200-1接收到新信标标识符和成功通知时,服务器装置100的确定处理单元114执行改变确定处理。特别是,服务器装置100将管理表161中的信标标识符“B2”和状态“确定”与内容ID“1”相关联地存储,如图9中所示。同时,服务器装置100将管理表161中的与信标标识符“B1”相关联的状态从“确定”改变为“改变前”。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04中满足第二条件,通信终端200-1结束该处理。在该情况下,不执行步骤S305至S311的处理。根据第三实施方式,服务器装置100执行分发内容的处理,但是基本不对变化信标标识符的处理起作用,因此可以不经过服务器装置100地改变信标标识符。4、变型例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例如,可以如此后描述的那样改变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还可以组合以下变型例。(1)变型例1在前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改变条件可以包括用于响应于每单位时间的登记次数超过阈值来改变信标标识符的第三条件。第三条件例如是在同一信标300的通信范围内30内的每单位时间的登记次数超过阈值。例如,基于历史信息162,计算在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内的每单位时间的登记总数。在该次数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满足第三条件。在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执行与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执行的处理相同的处理。(2)变型例2在前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改变条件可以包括用于响应于与信标300相对应的内容的改变来改变信标标识符的第四条件。第四条件是例如登记是在与信标300相对应的内容被改变之后在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0内的第一次登记。例如,基于历史信息162,判断通信终端200的登记是否是在与信标300相对应的内容改变之后在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内向服务器装置100进行的第一次登记。在通信终端200的登记是第一次登记的情况下,判断满足第四条件。然后,在满足第四条件的情况下,执行与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执行的处理相同的处理。(3)变型例3在前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判断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服务器装置100可以允许或拒绝不适当终端的登记。例如,在允许不适当终端的登记的情况下,服务器装置100向被判断为不适当终端的通信终端200发送内容。这是因为被判断为不适当终端的通信终端200的用户不一定不适当地使用信标标识符。另一方面,在拒绝不适当终端的登记的情况下,服务器装置100不向被判断为不适当终端的通信终端200发送内容。作为另一个示例,服务器装置100可以基于每个通信终端200的信赖度来判断是允许登记还是拒绝登记。(4)变型例4在前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得到授权的一方(诸如,负责商店的一方)能够改变信标标识符。在该情况下,得到授权的一方操作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内的通信终端200,并且输入信标标识符改变指令。响应于该改变指令的输入,通信终端200请求服务器装置100生成新信标标识符并获取所生成的信标标识符,或者自己生成新信标标识符。此后的处理与上述步骤S106至S111或S206至S211的处理相同。(5)变型例5在前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通信终端200可以做出关于是否满足改变条件的一次判断,并且服务器装置100可以做出关于是否满足改变条件的二次判断。例如,假设改变条件是上述第一条件中的(a)。在该情况下,在一次判断中,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在预定时间间隔内。在二次判断中,判断登记是否是在参考时间、星期或日期之后的第一次登记。例如,假设参考时间是10:00。在该情况下,通信终端200-1判断当前时间是否是上午。在当前时间不是上午的情况下,不满足改变条件,因此通信终端200-1结束该处理,而不询问服务器装置100。另一方面,在当前时间是上午的情况下,满足改变条件,因此通信终端200-1向服务器装置100询问是否满足改变条件。特别是,如在上述步骤S102中,通信终端200-1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B1”和终端ID。此后的处理与上述步骤S103至S111的处理相同。根据该变型例,在通信终端200判断不满足改变条件的情况下,服务器装置100不需要判断是否满足改变条件,因此可以减轻服务器装置100上的处理负担。(6)变型例6根据使用BluetoothLowEnergy的iBeacon(注册商标)框架,上述信标标识符可以由UUID、主要值(Majorvalue)以及次要值(Minorvalue)构成。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主要值和次要值二者来生成新信标标识符。作为另一个示例,可以通过改变主要值或次要值来生成新信标标识符。另选地,可以改变用户瞄准改变改变的值。通过以该方式多样化改变信标标识符的方法,改变后信标标识符变得难以识别,这可以提高安全等级。(7)变型例7在前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服务器装置100可以在给定定时向所有通信终端200发送指示将指定的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改变为新信标标识符的改变指令。在该情况下,新信标标识符可以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那样由服务器装置100生成,或者可以如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那样由通信终端200生成。当移动到特定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内时,通信终端200连接至信标300,并且发送指示将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改变为新信标标识符的改变指令。根据该变型例,无论通信终端200是否存在于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内,当通信终端200移动到信标300的通信范围30内时,可快速改变信标300的信标标识符。(8)变型例8在前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内容可以存储在服务器装置100以外的设备中。例如,在内容被存储在各个通信终端200的存储单元270中的情况下,通信终端200通过向服务器装置100进行登记而从服务器装置100获取与信标300相对应的内容ID。当从服务器装置100获取到内容ID时,通信终端200可以从存储单元270读出由所获得的内容ID标识的内容,并且在显示单元260中显示该内容。(9)变型例9所述信标300是发送标识符的发送器的示例。发送器不限于信标300。例如,发送器可以是通过声波发送标识符的声波设备、接入点等。(10)变型例10虽然前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描述了通信终端200是智能电话的示例,通信终端200并不限于智能电话。例如,通信终端200可以是平板计算机、蜂窝电话、膝上型个人计算机、音乐播放器或者移动游戏设备。(11)变型例11前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描述了服务器装置100的功能和通信终端200的功能通过软件实现的示例。然而,服务器装置100的至少一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同样地,通信终端200的至少一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12)变型例12由服务器装置100的处理器110执行的程序可以通过通信信道从互联网等下载。同样,由通信终端200的处理器210执行的程序可以通过通信线路从互联网等下载。这些程序可以以下状态提供:程序被记录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诸如,磁记录介质(磁带、磁盘等)、光学记录介质(光盘等)、磁光记录介质、半导体存储器等))上。参考标号的描述100:通信系统100:服务器装置111:判断单元112:生成单元113:第二发送单元114:确定处理单元200:通信终端211:接收单元212:登记单元213:第一发送单元214:通知单元215:生成单元216:判断单元300:信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