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5312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正在研究使用了特定小功率无线站(“電波法施行規則”第6条第4项第2号)的、大规模网络中的数据收集。作为大规模网络中的数据收集,例示出对远处的测定量进行传送而在其他场所进行显示或记录的遥测(telemetering)或大规模工厂内的监控。

作为上述网络,使用了由ieee802.15.4规定的物理层(phy)及媒体访问控制层(mediumaccesscontrol,mac)。而且,上述网络能够构成为无线多跳网络(wirelessmulti-hopnetwork),从范围广及数量多的终端收集数据。

在无线多跳网络包含adhoc网络(adhocnetwork)或网状网络(meshnetwork)。

就无线多跳网络而言,在无线主站和无线从属站之间的通信中,能够对应于传送环境而自主地选择使用在无线主站和无线从属站之间直接进行通信的传送路径、和经由其他无线从属站而进行通信的传送路径。

在无线主站和无线从属站1对1地进行通信的星型网络中,无线主站和无线从属站的传送路径是固定的。因此,在传送环境劣化的情况下,通信品质立刻降低或不能进行通信。

另一方面,在无线多跳网络中,能够进行经由其他无线从属站的绕过传送路径上的通信。因此,即使在传送环境劣化的情况下,也能继续进行通信。

另外,在无线多跳网络中,在无线从属站数多的情况下,得到多个传送路径的选项。因此,能够实现传送路径的冗余化,使通信品质稳定。

在无线多跳网络中,通过上述特征,实际的传送路径依赖于无线从属站的台数、设置环境及传送环境。因此,难以确定通信周期。

作为相关联的技术,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传送环境评价装置,该传送环境评价装置由操作终端、无线主站及多个无线终端构成,在该传送环境评价装置中,在从操作终端指定的定时(timing),同时将通信路线的结构切换至所设定的结构后,设定对传送路径环境进行测量的路线、重复测量执行周期等参数而实施测量(从段落0039至段落0052)。

另外,在下述的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信息配送服务器对应于有效传送速度及所连接的终端总数,对数据大小及数据发送间隔进行控制的多跳无线网络(从段落0056至段落005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281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7426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没有考虑通信路径随着终端台数、设置环境及传送环境变化。因此,存在如下的问题。

在通信周期设定得短的情况下,无线网络整体的通信量变得紧张,存在下述问题,即,有时发生无线区间中的数据冲突,传送品质劣化。

另一方面,尽管无线网络整体的通信量存在富裕,但在通信周期设定得长的情况下,存在下述问题,即,数据收集耗费时间。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能够对无线区间的数据冲突进行抑制,并且对数据收集时间的延迟进行抑制。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通信装置,其与多个无线从属站进行无线通信,该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无线网络控制部,其取得网络结构信息,该网络结构信息包含通信装置和多个无线从属站之间的中继级数及多个无线从属站的总数即无线从属站数;参数管理部,其对通信的延迟时间进行存储;以及通信周期计算部,其基于网络结构信息及延迟时间,对通信周期进行计算。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通信装置实现下述效果,即,能够对无线区间的数据冲突进行抑制,并且对数据收集时间的延迟进行抑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系统的无线主站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无线主站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中的第1通信周期的计算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中的第2通信周期的计算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无线主站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无线主站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无线主站的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无线主站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无线主站的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无线主站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无线主站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通信系统1包含无线主站2、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无线主站2与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进行无线多跳通信。即,通信系统1是无线多跳网络。

此外,通信系统1并不限定于无线多跳网络。通信系统1只要是仅根据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的台数不能唯一地确定通信周期的无线网络即可。

无线主站2对应于本发明的通信装置。

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与无线主站2之间收发数据。作为数据,例示出传感器信息。

无线从属站3a经由传送路径c1,与无线主站2直接进行通信。无线从属站3b经由传送路径c2,与无线主站2直接进行通信。

无线从属站3c经由传送路径c2、无线从属站3b及传送路径c3,与无线主站2进行通信。无线从属站3d经由传送路径c2、无线从属站3b、传送路径c3、无线从属站3c及传送路径c4,与无线主站2进行通信。

无线从属站3e经由传送路径c2、无线从属站3b、传送路径c3、无线从属站3c、传送路径c4、无线从属站3d及传送路径c5,与无线主站2进行通信。

无线从属站3f经由传送路径c7,与无线主站2直接进行通信。无线从属站3g经由传送路径c7、无线从属站3f及传送路径c8,与无线主站2进行通信。

无线从属站3h经由传送路径c2、无线从属站3b、传送路径c3、无线从属站3c及传送路径c6,与无线主站2进行通信。

另外,通信系统1包含可编程控制器(jisb3502:2011,programmablecontrollers(plc))4和计算机5。

plc4经由有线网络n1,与无线主站2进行通信。作为有线网络n1,例示出ethernet(注册商标)。plc4以固定周期接收由无线主站2接收到的数据。

计算机5经由有线网络n2,与plc4进行通信。作为有线网络n2,例示出ethernet(注册商标)。在计算机5安装有对数据进行监视及控制的应用程序。

另外,在计算机5安装有设计工具程序。设计工具程序进行plc4、无线主站2、以及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的参数设定。另外,设计工具程序进行plc4、无线主站2、以及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的错误信息的显示。另外,设计工具程序为了对工业机械进行控制,创建由plc4执行的控制程序,发送至plc4。

在通信系统1中,无线主站2、以及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基于传送环境,自主地构建传送路径。作为传送环境,例示出传送品质或无线主站2与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之间的中继站数。

通信系统1具有网状网络的功能。无线主站2、以及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在传送环境劣化的情况下,在陷入不能通信的状态前或陷入不能通信的状态后,探索替代的传送路径,构建将传送环境劣化的场所绕过的传送路径。

因此,无线主站2与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进行通信的传送路径并不固定于图1所示的传送路径c1、c2、c3、c4、c5、c6、c7及c8。即,无线主站2与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进行通信的传送路径对应于传送环境而时时刻刻变化。

由于无线主站2与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之间的传送路径的变化,从而无线主站2与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之间的中继站数变化,无线主站2与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之间的响应时间也变化。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系统的无线主站的结构的图。无线主站2包含:无线通信部10,其进行无线通信;以及有线通信部20,其进行有线通信。

无线通信部10包含:无线发送部101,其将无线发送帧调制为rf(radiofrequency)信号;无线接收部102,其将接收到的rf信号解调为无线接收帧;无线访问控制部103,其进行无线发送帧的生成、无线接收帧的解析、以及收发的定时控制。

另外,无线通信部10包含:无线网络控制部104,其取得网络结构信息,该网络结构信息包含无线主站2与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之间的中继级数的最大值即最大中继级数、以及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的总数即无线从属站数;以及天线105,其收发电波。

网络结构信息还包含:表示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的连接对象的信息;以及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与连接对象之间的传送品质信息。作为传送品质信息,例示出接收电场强度。

无线发送部101将从无线访问控制部103输入的无线发送帧调制为rf信号,经由天线105,发送至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

无线接收部102经由天线105,将从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接收到的rf信号解调为无线接收帧,将解调后的无线接收帧输出至无线访问控制部103。

无线访问控制部103进行无线发送帧的生成、无线接收帧的解析、以及收发的定时控制。

无线网络控制部104为了进行至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为止的传送路径的维持及构建,进行传送路径的监视。因此,无线网络控制部104执行用于进行传送路径监视的无线网络帧的生成及针对与无线网络帧相对的响应的解析。

有线通信部20包含:数据发送部201,其将应用发送数据发送至无线通信部10;以及数据接收部202,其从无线通信部10接收应用接收数据。

另外,有线通信部20包含参数管理部203,该参数管理部203存储包含通信的延迟时间在内的参数。

参数包含:中继延迟时间,其是由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进行中继时的延迟时间;以及响应延迟时间,其是无线主站2与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之间的通信时的响应的延迟时间。

另外,有线通信部20包含通信周期计算部204,该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基于网络结构信息及通信的延迟时间,对通信周期进行计算。

另外,有线通信部20包含:应用数据控制部205,其基于有线帧而生成应用发送数据,基于应用接收数据而生成有线帧;有线接收部206,其接收有线帧;以及有线发送部207,其发送有线帧。

有线接收部206经由有线网络n1,从plc4接收有线帧,输出至应用数据管理部205。

应用数据控制部205基于有线帧而生成应用发送数据,输出至数据发送部201。

数据发送部201将从应用数据控制部205输入的应用发送数据输出至无线通信部10的无线网络控制部104。

数据接收部202将从无线网络控制部104输入的应用接收数据输出至应用数据控制部205。

应用数据控制部205基于应用接收数据而生成有线帧,输出至有线发送部207。

有线发送部207经由有线网络n1,将有线帧输出至plc4。

应用数据控制部205进行为了对无线网络的传送品质、传送状态或传送异常进行监视而所需的控制消息的生成及针对与控制消息相对的响应的解析,将作为生成结果及解析结果的有线帧输出至有线发送部207。

无线网络的传送品质、传送状态或传送异常的解析结果即有线帧经由有线网络n1、plc4及有线网络n2,发送至计算机5。由在计算机5执行的设计工具程序对无线网络的传送品质、传送状态或传送异常的解析结果进行显示。

通信周期计算部204经由数据接收部202,从无线网络控制部104取得网络结构信息。

通信周期计算部204从无线网络控制部104取得网络结构信息,从参数管理部203取得包含中继延迟时间及响应延迟时间的参数。

而且,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对通信周期进行计算,将计算出的通信周期向数据发送部201输出。数据发送部201基于从通信周期计算部204输入的通信周期,生成应用发送数据,向无线网络控制部104输出。

另外,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将通信周期向应用数据控制部205输出。通信周期经由应用数据控制部205、有线发送部207、有线网络n1、plc4及有线网络n2,发送至计算机5。由在计算机5执行的设计工具程序对通信周期进行显示。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无线主站的处理的流程图。

无线主站2的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在步骤s100中,从参数管理部203取得参数。

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在步骤s102中,经由数据接收部202,从无线网络控制部104取得网络结构信息。

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在步骤s104中,基于在步骤s102取得的网络结构信息所包含的最大中继级数、和在步骤s100取得的参数所包含的中继延迟时间,对第1通信周期a进行计算。具体地说,通信周期计算部204通过将最大中继级数和中继延迟时间相乘,从而对第1通信周期a进行计算。

图4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中的第1通信周期的计算进行说明的图。第1通信周期a是如图4所示,假定出从无线主站2至所有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为止的中继级数为包含于网络结构信息的最大中继级数而进行计算的。在图4中,最大中继级数是“4”,但最大中继级数并不限定于“4”。

再次参照图3,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在步骤s106中,基于在步骤s102取得的网络结构信息所包含的无线从属站数、和在步骤s100取得的参数所包含的响应延迟时间,对第2通信周期b进行计算。具体地说,通信周期计算部204通过将无线从属站数和响应延迟时间相乘,从而对第2通信周期b进行计算。

图5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系统中的第2通信周期的计算进行说明的图。第2通信周期b是如图5所示,假定出从无线主站2至所有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之间的中继站数为0、即无线网络为没有中继的星型网络而进行计算的。

再次参照图3,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在步骤s108中,将第1通信周期a和第2通信周期b中的较长的一方确定为通信周期。

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将计算出的通信周期向数据发送部201输出。数据发送部201基于从通信周期计算部204输入的通信周期而生成应用发送数据,向无线网络控制部104输出。另外,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将通信周期向应用数据控制部205输出。

通信周期经由应用数据控制部205、有线发送部207、有线网络n1、plc4及有线网络n2,发送至计算机5。由在计算机5执行的设计工具程序对通信周期进行显示。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无线主站2在第1通信周期a的计算中使用了最大中继级数,但也可以使用平均中继级数。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无线主站2在第1通信周期a的计算中使用了中继延迟时间,在第2通信周期b的计算中使用了响应延迟时间。但是,无线主站2也可以取代中继延迟时间或响应延迟时间,而使用在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与无线主站2之间收发的数据大小及无线区间的重发次数的一方或双方。存在如果数据大小变大则延迟时间变大的关系。存在如果重发次数变大则延迟时间变大的关系。因此,无线主站2也可以取代中继延迟时间或响应延迟时间,而使用数据大小或重发次数。

并且,无线主站2也可以向计算出的通信周期加上余量。

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主站2实现下述的效果。在通信周期设定得短的情况下,无线网络整体的通信量变得紧张,存在下述第1问题,即,有时发生无线区间中的数据冲突,传送品质劣化。另一方面,尽管无线网络整体的通信量存在富裕,但在通信周期设定得长的情况下,存在下述第2问题,即,数据收集耗费时间。

无线主站2通过将第1通信周期a和第2通信周期b中的较长的一方确定为通信周期,从而能够确定出可对无线区间的数据冲突进行抑制,并且对数据收集时间的延迟进行抑制的合适的通信周期。由此,无线主站2能够对上述第1及第2问题进行抑制。

另外,无线主站2基于预先存储的参数及预先取得的网络结构信息,对通信周期进行计算。因此,实现下述效果,即,无线主站2在通信周期的计算时,不需要调查或复杂的测量及控制。

实施方式2.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无线主站的结构的图。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无线主站2a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主站2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有线通信部20内,还包含非周期数据量计算部208。

非周期数据量计算部208对非周期数据的数据量进行计算。非周期数据与以固定周期收发的周期数据不同,是非周期性地收发的数据。作为非周期数据,例示出消息通信的数据。

非周期数据量计算部208从应用数据控制部205取得实际收发的非周期数据的每单位时间的收发次数或每单位时间的总收发数据量。而且,非周期数据量计算部208基于实际收发的非周期数据的每单位时间的收发次数或每单位时间的总收发数据量,对非周期数据量相对于周期数据的数据量的比即非周期数据量比进行计算。

非周期数据量计算部208将计算出的非周期数据量比输出至通信周期计算部204。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基于非周期数据量比、和根据网络结构信息、中继延迟时间及响应延迟时间计算出的通信周期,对通信周期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通信周期输出至数据发送部201。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无线主站的处理的流程图。在图7的流程图中,步骤s100、s102、s104、s106及s108与图3所示的流程图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图7的流程图中,在步骤s108之后,追加有步骤s110及s112。

非周期数据量计算部208在步骤s110中,基于实际收发的非周期数据的每单位时间的收发次数或每单位时间的总收发数据量,对非周期数据量相对于周期数据的数据量的比即非周期数据量比进行计算。非周期数据量计算部208将计算出的非周期数据量比输出至通信周期计算部204。

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在步骤s112中,基于在步骤s110计算出的非周期数据量比,对在步骤s108确定出的通信周期进行校正。

通信周期计算部204优选与对非周期数据量进行收发对应地,将在步骤s108确定出的通信周期校正得更长。

具体地说,通信周期计算部204能够将通信周期以下述式(1)进行校正。

(新的通信周期)=(在步骤s108确定出的通信周期)

×(1+非周期数据量比)…(1)

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将校正后的通信周期输出至数据发送部201。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2中,非周期数据量计算部208基于实际收发的非周期数据的每单位时间的收发次数或每单位时间的总收发数据量,计算出非周期数据量比。但是,也可以是参数管理部203将每单位时间的非周期数据收发次数及每单位时间的总收发数据量中的一方或双方作为参数而预先存储,非周期数据量计算部208基于在参数管理部203作为参数而预先存储的、非周期数据的每单位时间的收发次数或每单位时间的总收发数据量,对非周期数据量比进行计算。另外,也可以是参数管理部203将非周期数据量比作为参数而预先存储。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无线主站2a,能够基于非周期数据量比,对通信周期进行校正。因此,实现下述效果,即,无线主站2a能够对由非周期数据的收发引起的、无线网络的通信量的紧张进行抑制,对周期数据的收发的传送品质劣化进行抑制。

实施方式3.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无线主站的结构的图。实施方式3涉及的无线主站2b在实施方式2涉及的无线主站2a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有线通信部20内还包含测试数据响应时间计算部209。

测试数据响应时间计算部209通过与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之间对测试数据进行收发,对从测试数据的发送至测试数据的接收为止的时间即测试数据响应时间进行计算。

应用数据控制部205将测试数据的发送时刻及测试数据的接收时刻输出至测试数据响应时间计算部209。测试数据响应时间计算部209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发送时刻和测试数据的接收时刻的差值进行计算,能够对测试数据响应时间进行计算。

测试数据响应时间计算部209将计算出的测试数据响应时间输出至通信周期计算部204。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对测试数据响应时间和在参数管理部203作为参数预先存储的第1响应时间阈值thrt1进行比较。

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在测试数据响应时间小于响应时间阈值thrt1的情况下,通过将通信周期与在参数管理部203预先存储的校正值α1相乘,对通信周期进行校正。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将校正后的通信周期输出至数据发送部201。

测试数据响应时间小于响应时间阈值thrt1被认为是无线网络整体的通信量存在富裕。因此,通信周期计算部204优选通过将比1小的校正值α1与通信周期相乘,将通信周期校正得更短。

另外,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对测试数据响应时间和在参数管理部203作为参数预先存储的第2响应时间阈值thrt2进行比较。此外,thrt2>thrt1。

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在测试数据响应时间大于或等于响应时间阈值thrt2的情况下,通过将通信周期与在参数管理部203预先存储的校正值α2相乘,对通信周期进行校正。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将校正后的通信周期输出至数据发送部201。

测试数据响应时间大于或等于响应时间阈值thrt2被认为是无线网络整体的通信量紧张。因此,通信周期计算部204优选通过将比1大的校正值α2与通信周期相乘,将通信周期校正得更长。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无线主站的处理的流程图。在图9的流程图中,步骤s100、s102、s104、s106、s108、s110及s112与图7所示的流程图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图9的流程图中,在步骤s112之后,追加有步骤s114、s116、s118、s120及s122。

测试数据响应时间计算部209在步骤s114中,对测试数据响应时间进行计算。

详细而言,测试数据响应时间计算部209从应用数据控制部205取得测试数据的发送时刻及测试数据的接收时刻,对测试数据的发送时刻与测试数据的接收时刻的差值进行计算,从而对测试数据响应时间进行计算。测试数据响应时间计算部209将计算出的测试数据响应时间输出至通信周期计算部204。

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在步骤s116中,取得预先存储于参数管理部203的第1响应时间阈值thrt1,对测试数据响应时间和响应时间阈值thrt1进行比较。

而且,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如果判定为测试数据响应时间大于或等于响应时间阈值thrt1(yes),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120,如果判定为测试数据响应时间小于响应时间阈值thrt1(no),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118。

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在步骤s118中,通过将通信周期与在参数管理部203预先存储的校正值α1相乘,从而对通信周期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通信周期输出至数据发送部201,结束处理。

测试数据响应时间既可以是将测试数据向所有无线从属站3a、3b、3c、3d、3e、3f、3g及3h发送的情况下的测试数据响应时间的平均值,也可以是最大值。

另外,响应时间阈值thrt1既可以确定为任意值,也可以基于最大中继级数及中继延迟时间确定,还可以基于无线从属站数及响应延迟时间确定。另外,也可以向确定出的响应时间阈值thrt1加上余量。

而且,校正值α1既可以确定为任意值,也可以基于响应时间阈值thrt1相对于测试数据响应时间的比而确定。另外,也可以向确定出的校正值α1加上余量。

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在步骤s120中,取得在参数管理部203预先存储的第2响应时间阈值thrt2,对测试数据响应时间和响应时间阈值thrt2进行比较。

而且,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如果判定为测试数据响应时间大于或等于响应时间阈值thrt2(yes),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122,如果判定为测试数据响应时间小于响应时间阈值thrt2(no),则结束处理。

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在步骤s122中,通过将通信周期与在参数管理部203预先存储的校正值α2相乘,从而对通信周期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通信周期输出至数据发送部201,结束处理。

响应时间阈值thrt2既可以确定为任意值,也可以基于最大中继级数及中继延迟时间而确定,还可以基于无线从属站数及响应延迟时间而确定。另外,也可以向确定出的响应时间阈值thrt2加上余量。

而且,校正值α2既可以确定为任意值,也可以基于响应时间阈值thrt2相对于测试数据响应时间的比而确定。另外,也可以向确定出的校正值α2加上余量。

另外,在实施方式3中,在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步骤s112之后追加了步骤s114、s116、s118、s120及s122,但也可以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步骤s108之后追加步骤s114、s116、s118、s120及s122。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无线主站2b,能够基于测试数据响应时间及响应时间阈值thrt1及thrt2,对通信周期进行校正。由此,实现下述效果,即,无线主站2b能够确定出将测试数据响应时间考虑在内的更合适的通信周期。

实施方式4.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无线主站的结构的图。实施方式4涉及的无线主站2c在实施方式3涉及的无线主站2b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有线通信部20内还包含发送时间计算部210。

发送时间计算部210基于由无线访问控制部103输出的各无线帧的发送字节数及在参数管理部203预先存储的无线通信的传送速度,对各无线帧的发送时间进行计算。发送时间计算部210能够通过将各无线帧的发送字节数除以无线通信的传送速度,对各无线帧的发送时间进行计算。

发送时间计算部210对各无线帧的发送时间进行累计,对每单位时间的发送总和时间进行计算。

发送时间计算部210对发送总和时间和在参数管理部203作为参数预先存储的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进行比较。

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能够采用由无线通信的标准规定的每单位时间的发送总和时间。另外,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能够采用比由无线通信的标准规定的每单位时间的发送总和时间短的时间。

发送时间计算部210在发送总和时间小于或等于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的情况下,不对通信周期进行校正。

另一方面,发送时间计算部210在发送总和时间超过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的情况下,将发送总和时间超过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这一情况经由应用数据控制部205及有线发送部207而通知至计算机5,并且通知至通信周期计算部204。由在计算机5执行的设计工具程序对发送总和时间超过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这一情况进行显示。

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如果从发送时间计算部210接收到发送总和时间超过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这一情况的通知,则通过将通信周期与在参数管理部203预先存储的校正值β相乘,对通信周期进行校正。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将校正后的通信周期输出至数据发送部201。

发送总和时间超过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被认为是无线网络整体的通信量紧张。因此,通信周期计算部204优选通过将比1大的校正值β与通信周期相乘,从而将通信周期校正得更长。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无线主站的处理的流程图。无线主站2c在图3、图7或图9所示的处理之后,执行图11所示的处理。

发送时间计算部210在步骤s200中,对每单位时间的发送总和时间进行计算。

详细而言,发送时间计算部210取得从无线访问控制部103输出的各无线帧的发送字节数。而且,发送时间计算部210基于各无线帧的发送字节数及在参数管理部203预先存储的无线通信的传送速度,对各无线帧的发送时间进行计算。进而,发送时间计算部210对各无线帧的发送时间进行累计,对每单位时间的发送总和时间进行计算。

发送时间计算部210逐次执行步骤s200的处理。发送时间计算部210每当在步骤s200计算出每单位时间的发送总和时间,执行步骤s202以及其之后的处理。

发送时间计算部210在步骤s202中,取得在参数管理部203预先存储的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对发送总和时间和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进行比较。

而且,发送时间计算部210如果判定为发送总和时间小于或等于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yes),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204,如果判定为发送总和时间超过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no),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206。

发送时间计算部210在步骤s204中,不对通信周期进行校正,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发送时间计算部210在步骤s206中,将发送总和时间超过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这一情况,通知至应用数据控制部205及通信周期计算部204。

通信周期计算部204在步骤s208中,通过将通信周期与在参数管理部203预先存储的校正值β相乘,从而对通信周期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通信周期输出至数据发送部201。

校正值β既可以确定为任意值,也可以基于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相对于发送总和时间的比而确定。另外,也可以向确定出的校正值β加上余量。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4涉及的无线主站2c,能够基于每单位时间的发送总和时间及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对通信周期进行校正。由此,无线主站2c实现下述效果,即,能够对由于发送总和时间超过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而引起的电波的停止进行抑制。

实施方式5.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涉及的无线主站2c的结构与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4涉及的无线主站2c的结构相同。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无线主站的处理的流程图。在图12所示的流程图中取代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4涉及的流程图的步骤s208,而包含步骤s210。无线主站2c在图3、图7或图9所示的处理之后,执行图12所示的处理。

在实施方式5中,发送时间计算部210在发送总和时间超过阈值thtt的情况下,将发送总和时间超过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这一情况经由应用数据控制部205及有线发送部207通知至计算机5。由在计算机5执行的设计工具程序对发送总和时间超过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这一情况进行显示。

应用数据控制部205如果从发送时间计算部210接收到发送总和时间超过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这一情况的通知,则停止或限制非周期数据的发送。

参照图12,发送时间计算部210在步骤s206中,将发送总和时间超过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这一情况通知至应用数据控制部205。

应用数据控制部205在步骤s210中,如果从发送时间计算部210接收到发送总和时间超过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这一情况的通知,则停止或限制非周期数据的发送。

应用数据控制部205在对非周期数据的发送进行限制的情况下,也可以限制为使得周期数据和非周期数据的比成为任意比。另外,应用数据控制部205在对非周期数据的发送进行限制的情况下,也可以限制为使得周期数据和非周期数据的比成为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相对于发送总和时间的比。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5涉及的无线主站2c,能够基于每单位时间的发送总和时间及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停止或限制非周期的数据的发送。由此,无线主站2c实现下述效果,即,能够对由于发送总和时间超过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而引起的电波的停止进行抑制。另外,无线主站2c实现下述效果,即,能够对由于发送总和时间超过发送总和时间阈值thtt引起的、周期数据的传送品质的劣化进行抑制。

以上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表示的是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个例子,也能够与其他公知技术进行组合,还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将结构的一部分省略、变更。

标号的说明

1通信系统,2无线主站,3a、3b、3c、3d、3e、3f、3g、3h无线从属站,4plc,5计算机,10无线通信部,101无线发送部,102无线接收部,103无线访问控制部,104无线网络控制部,20有线通信部,201数据发送部,202数据接收部,203参数管理部,204通信周期计算部,205应用数据控制部,206有线接收部,207有线发送部,208非周期数据量计算部,209测试数据响应时间计算部,210发送时间计算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