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智能电视卡片切换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88432发布日期:2018-06-15 10:08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智能电视卡片切换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还可应用于智能眼镜、智能头盔、汽车中控台等智能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卡片式交互在智能电视上越来越流行。卡片式交互将图片、文本、视频、音频、按钮、链接等一系列数据整合到卡片之中,这些卡片可以分层、移动、翻面、旋转、堆叠、折叠、展开、缩放。智能电视采用卡片式交互之后,操作变得更加简单,体验更加统一。

卡片翻转后形成第二面,增加了一维空间,以实现能够为用户加载并显示更多的内容,同时丰富了页面结构,提高了视觉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但是,所增加的空间有限,无法将与卡片第一面内容相关的多种数据展示出来。

卡片堆叠生成卡片堆栈后,增加了多维空间,以实现能够为用户加载并显示更丰富的内容。虽然用户能够很容易地进行卡片堆栈的抽取、移动、删除等操作,但是,堆叠后的卡片无法全部展开,用户要阅览各张卡片内容操作起来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要解决智能电视卡片交互操作中所面临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智能电视卡片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旨在利用用户手指在智能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上比划的方位手势来操作智能电视卡片切换,以便用户在智能移动终端的小微触摸屏上、甚至在智能戒指指甲盖大小的触摸屏上,实现对智能电视卡片切换的操作。

本发明提出的方位手势操控只与用户手指在触摸屏上的滑动方位有关,而与用户手指触及触摸屏的具体位置无关,用户凭感觉就能确定手指的滑移方位,正确地比划方位手势,从而准确无误地完成对智能电视卡片切换的各种触控操作。因此,用户在利用智能移动终端操作智能电视卡片切换时,无需将视线转移至触摸屏上,而是始终注视着智能电视大屏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方位手势操作装置

一种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智能电视卡片切换的装置;所述装置的具体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一智能移动终端、一智能电视;其中,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用于操作所述智能电视卡片切换。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与所述智能电视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实时数据交换;所述无线通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蓝牙连接方式、红外连接方式、射频连接方式、WIFI连接方式中的一种。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带触摸屏的遥控器、触控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戒指、智能指环、智能手套、智能项链、智能领带、人工指甲、指甲贴花,只要能够与所述智能电视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安装应用程序,即可按照本方法实现操控功能。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设置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用于检测方位手势;所述触摸屏可采用电容式或电阻式或电压式触摸屏,只要能够准确地感应出用户单个手指的触摸情况即可;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安装有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手势解析模块、指令获取模块和指令发送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实时检测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上的触摸操作所产生的触摸数据;

所述手势解析模块,用于将所述触摸数据解析为对应的方位手势;

所述指令获取模块,用于依据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方位手势对应的智能电视卡片切换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方位手势转换为所述操作指令;

所述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指令获取模块确定的所述操作指令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时地发送给所述指令接收模块。

所述智能电视安装有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包括指令接收模块和指令执行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所述指令发送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时发送过来的所述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传输给所述指令执行模块;

所述指令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指令接收模块传输过来的所述操作指令。

2方位手势操作方法

一种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智能电视卡片切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方位手势操作流程、方位手势定义、卡片定义、卡片切换规则。

2.1方位手势操作流程

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包括如图2所示的步骤:

①方位手势操作状态开启;

②建立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与所述智能电视之间的无线通信联系;

③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实时检测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上的触摸操作所产生的触摸数据;

④所述手势解析模块,将所述触摸数据解析为对应的方位手势;

⑤所述指令获取模块,依据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方位手势对应的智能电视卡片切换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方位手势转换为所述操作指令;

⑥所述指令发送模块,将所述指令获取模块确认的所述操作指令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时地发送给所述指令接收模块;

⑦所述指令接收模块,接收由所述指令发送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时发送过来的所述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传输给所述指令执行模块;

⑧所述指令执行模块,执行所述指令接收模块传输过来的所述操作指令。

2.2方位手势定义

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流程中的所述方位手势,包括点击手势A1、滑移手势A2。

2.2.1点击手势A1

所述点击手势A1包括单击手势A11、双击手势A12、长按手势A13;所述点击手势A1与所点击的触摸屏位置无关,即无论在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触摸屏的哪个位置上点击,其点击效果都是一样的;

进一步地,所述单击手势A11,定义为用户手指一次性点击所述触摸屏的动作;

所述双击手势A12,定义为用户手指连续两次快速地点击所述触摸屏的动作;

所述长按手势A13,定义为用户手指与所述触摸屏保持一定时间的接触而不移动的动作。

所述长按手势A13的判断方法是:计算触摸点在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某个位置上停留的时间,若达到设定阈值,则认定为长按手势;所述触摸点定义为用户手指与所述触摸屏的接触点。

2.2.2滑移手势A2

所述滑移手势A2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上沿着八个方位的直线滑移动作;所述八个方位包括所述触摸屏的左上方、上方、右上方、左方、右方、左下方、下方、右下方;所述八个方位还可由安装在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进行设定。

所述滑移手势A2只与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摸屏上的滑移方位有关,而与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摸屏上的具体位置无关,即无论用户手指是在所述触摸屏的哪个位置开始滑移,滑移距离是长是短,只要滑移方位是相同的,则属于同一种滑移手势。

所述滑移手势A2的判断方法是:依据触摸点的滑移轨迹,计算出触摸点的滑移距离,若达到设定阈值,则认定为滑移手势A2。

如图3所示,所述滑移手势A2包括左上方滑移手势A21、上方滑移手势A22、右上方滑移手势A23、左方滑移手势A24、右方滑移手势A25、左下方滑移手势A26、下方滑移手势A27、右下方滑移手势A28;

进一步地,所述左上方滑移手势A21,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摸屏上向左上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所述上方滑移手势A22,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摸屏上向上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所述右上方滑移手势A23,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摸屏上向右上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所述左方滑移手势A24,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上向左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所述右方滑移手势A25,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摸屏上向右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所述左下方滑移手势A26,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摸屏上向左下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所述下方滑移手势A27,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摸屏上向下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所述右下方滑移手势A28,定义为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摸屏上向右下方作直线滑移的动作。

2.3卡片定义

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流程中所述的卡片,定义为在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呈现的、能够承载信息的矩形方框;所述卡片承载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按钮;用户可在所述卡片上进行浏览、编辑、点击、移动、展开、缩放、旋转等操作。

所述卡片包括主卡片、次卡片;所述主卡片,简称为主卡B1,用于承载某主要信息或者某主题信息的主要方面;所述次卡片,简称为次卡B2,用于承载某次要信息或者某主题信息的次要方面。

如图4所示,1张主卡与8张次卡构成了卡片包;所述卡片包简称为卡包B3;所述8张次卡包括次卡B21、次卡B22、次卡B23、次卡B24、次卡B25、次卡B26、次卡B27、次卡B28。

所述1张主卡位于卡包的中央位置;所述8张次卡分别位于主卡的八个方位上,其中:次卡B21位于主卡B1的左上方;次卡B22位于主卡B1的上方;次卡B23位于主卡B1的右上方;次卡B24位于主卡B1的左方;次卡B25位于主卡B1的右方;次卡B26位于主卡B1的左下方;次卡B27位于主卡B1的下方;次卡B28位于主卡B1的右下方。

在所述卡包中,1张主卡统辖8张次卡;所述8张次卡又成为另外8个卡包的主卡,总共统辖64张次卡;所述64张次卡再成为另外64个卡包的主卡,总共统辖512张次卡;如此传递下去,每层卡片数量均呈现几何级数增长。

利用方位手势操作,用户只需比划一个方位手势,所述主卡就能立即切换为任意一个次卡,或者任意一个次卡就能立即切换为主卡。

若不熟悉卡包中的次卡内容,用户也只需比划一个方位手势,所述卡包内的一组9张卡片立即展现在用户面前,让用户能够快速浏览所述卡包内各张卡片所承载的信息。

本发明由此创建了一种主次分明、层次清晰、联系密切、扁平管理、立体展示的卡片包多媒体信息交互方式。

2.4卡片切换规则

所述卡片切换包括主卡B1与次卡B2之间的相互切换、主卡B1与卡包B3之间的相互切换、卡包B3与次卡B2之间的相互切换。

2.4.1主卡B1与次卡B2之间的相互切换

所述主卡B1与次卡B2之间的相互切换,包括主卡B1切换为次卡B2、次卡B2切换为主卡B1。

2.4.1.1主卡B1切换为次卡B2

利用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将主卡B1切换为次卡B2,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滑移手势A2,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主卡B1切换为次卡B2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滑移手势A2与所述主卡B1切换为次卡B2操作指令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滑移手势A2与所述主卡B1切换为次卡B2操作指令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左上方滑移手势A21与所述主卡B1切换为次卡B21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上方滑移手势A22与所述主卡B1切换为次卡B22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右上方滑移手势A23与所述主卡B1切换为次卡B23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左方滑移手势A24与所述主卡B1切换为次卡B24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右方滑移手势A25与所述主卡B1切换为次卡B25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左下方滑移手势A26与所述主卡B1切换为次卡B26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下方滑移手势A27与所述主卡B1切换为次卡B27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右下方滑移手势A28与所述主卡B1切换为次卡B28操作指令对应。

2.4.1.2次卡B2切换为主卡B1

利用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将次卡B2切换为主卡B1,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长按手势A13,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次卡B2切换为主卡B1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长按手势A13与所述次卡B2切换为主卡B1操作指令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次卡B2切换为主卡B1操作指令包括:所述次卡B21切换为所述主卡B1操作指令;所述次卡B22切换为所述主卡B1操作指令;所述次卡B23切换为所述主卡B1操作指令;所述次卡B24切换为所述主卡B1操作指令;所述次卡B25切换为所述主卡B1操作指令;所述次卡B26切换为所述主卡B1操作指令;所述次卡B27切换为所述主卡B1操作指令;所述次卡B28切换为所述主卡B1操作指令。

2.4.2主卡B1与卡包B3之间的相互切换

所述主卡B1与卡包B3之间的相互切换,包括主卡B1切换为卡包B3、卡包B3切换为主卡B1。

2.4.2.1主卡B1切换为卡包B3

利用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将主卡B1切换为卡包B3,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单击手势A11,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主卡B1切换为卡包B3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单击手势A11与所述主卡B1切换为卡包B3操作指令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图7所示。

2.4.2.2卡包B3切换为主卡B1

利用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将卡包B3切换为主卡B1,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双击手势A12,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卡包B3切换为主卡B1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双击手势A12与所述卡包B3切换为主卡B1操作指令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图7所示。

2.4.3卡包B3与次卡B2之间的相互切换

所述卡包B3与次卡B2之间的相互切换,包括卡包B3切换为次卡B2、次卡B2切换为卡包B3。

2.4.3.1卡包B3切换为次卡B2

利用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将卡包B3切换为次卡B2,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滑移手势A2,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卡包B3切换为次卡B2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滑移手势A2与所述卡包B3切换为次卡B2操作指令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滑移手势A2与所述卡包B3切换为次卡B2操作指令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左上方滑移手势A21与所述卡包B3切换为次卡B21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上方滑移手势A22与所述卡包B3切换为次卡B22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右上方滑移手势A23与所述卡包B3切换为次卡B23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左方滑移手势A24与所述卡包B3切换为次卡B24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右方滑移手势A25与所述卡包B3切换为次卡B25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左下方滑移手势A26与所述卡包B3切换为次卡B26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下方滑移手势A27与所述卡包B3切换为次卡B27操作指令对应;

所述右下方滑移手势A28与所述卡包B3切换为次卡B28操作指令对应。

2.4.3.2次卡B2切换为卡包B3

利用所述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将次卡B2切换为卡包B3,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双击手势A12,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次卡B2切换为卡包B3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双击手势A12与所述次卡B2切换为卡包B3操作指令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次卡B2切换为卡包B3操作指令包括:所述次卡B21切换为所述卡包B3操作指令;所述次卡B22切换为所述卡包B3操作指令;所述次卡B23切换为所述卡包B3操作指令;所述次卡B24切换为所述卡包B3操作指令;所述次卡B25切换为所述卡包B3操作指令;所述次卡B26切换为所述卡包B3操作指令;所述次卡B27切换为所述卡包B3操作指令;所述次卡B28切换为所述卡包B3操作指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方位手势操作装置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8种滑移手势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卡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卡片切换与方位手势对应图(一);

图6为本发明公开的卡片切换与方位手势对应图(二);

图7为本发明公开的卡片切换与方位手势对应图(三);

图8为本发明公开的卡片切换与方位手势对应图(四);

图9为本发明公开的卡片切换与方位手势对应图(五);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红高粱》卡包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卡片切换与方位手势对应图(一);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卡片切换与方位手势对应图(二);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卡片切换与方位手势对应图(三);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卡片切换与方位手势对应图(四);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卡片切换与方位手势对应图(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势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所述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在智能戒指上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某智能电视卡片切换的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移动终端10设定为智能戒指;所述装置的具体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一智能戒指10、一智能电视20;其中,所述智能戒指10用于操作所述智能电视20的卡片切换;所述智能戒指10与所述智能电视20之间通过WIFI通信方式进行实时数据交换。

所述智能戒指10设置有触摸屏30,所述触摸屏30用于检测方位手势;所述触摸屏30采用电容式触摸屏;所述智能戒指10安装有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包括数据获取模块100、手势解析模块200、指令获取模块300和指令发送模块400;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获取模块100,用于实时检测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10的触摸屏30上的触摸操作所产生的触摸数据;

所述手势解析模块200,用于将所述触摸数据解析为对应的方位手势;

所述指令获取模块300,用于依据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方位手势对应的所述智能电视20卡片切换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方位手势转换为所述操作指令;

所述指令发送模块400,用于将所述指令获取模块300确认的所述操作指令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时地发送给所述指令接收模块500。

所述智能电视20安装有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包括指令接收模块500和指令执行模块600;

进一步地,所述指令接收模块500,用于接收由所述指令发送模块400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时发送过来的所述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传输给所述指令执行模块600;

所述指令执行模块600,用于执行所述指令接收模块500传输过来的所述操作指令。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实施例一中在智能戒指上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某智能电视卡片切换的流程;如图2所示,所述流程包括步骤:

S01:方位手势操控状态开启;

S02:建立所述智能戒指10与所述智能电视20之间的WIFI通信连接;

S03:所述数据获取模块100,实时检测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10的触摸屏30上的触摸操作所产生的触摸数据;

所述触摸数据既包括用户手指单击、双击或者长按所述触摸屏30时所生成的数据,也包括用户手指在所述触摸屏30上滑移时所生成的数据;

S04:所述手势解析模块200,将所述触摸数据解析为对应的方位手势;

S05:所述指令获取模块300,依据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方位手势对应的所述智能电视20卡片切换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方位手势转换为所述操作指令;

S06:所述指令发送模块400,将所述指令获取模块300确定的所述操作指令通过WIFI通信方式实时地发送给所述指令接收模块500;

S07:所述指令接收模块500,接收由所述指令发送模块400通过WIFI通信方式实时发送过来的所述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传输给所述指令执行模块600;

S08:所述指令执行模块600,执行所述指令接收模块500传输过来的所述操作指令。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提供了实施例二中在智能戒指上利用方位手势操作某智能电视卡片切换的一个实例。

所述智能电视正在播放电视剧《红高粱》,所要展示的相关信息包括电视剧《红高粱》的全部剧集、分集剧情、主演阵容、精彩片段、花絮周边、媒体评论、主题音乐、观众论坛。

在本实施例中,《红高粱》卡片包括视频播放卡片B1、主题音乐卡片B21、全部剧集卡片B22、花絮周边卡片B23、主演阵容卡片B24、分集剧情卡片B25、媒体评论卡片B26、精彩片段卡片B27、观众论坛卡片B28。

《红高粱》主卡B1设定为视频播放卡片。

《红高粱》次卡B2包括主题音乐卡片B21、全部剧集卡片B22、花絮周边卡片B23、主演阵容卡片B24、分集剧情卡片B25、媒体评论卡片B26、精彩片段卡片B27、观众论坛卡片B28。

《红高粱》卡包B3包括1张《红高粱》主卡B1、8张《红高粱》次卡B2。

如图10所示,在《红高粱》卡包B3中,优选地,所述视频播放卡片B1位于所述《红高粱》卡包B3的中央位置;

所述主题音乐卡片B21位于所述视频播放卡片B1的左上方位置;

所述全部剧集卡片B22位于所述视频播放卡片B1的上方位置;

所述花絮周边卡片B23位于所述视频播放卡片B1的右上方位置;

所述主演阵容卡片B24位于所述视频播放卡片B1的左方位置;

所述分集剧情卡片B25位于所述视频播放卡片B1的右方位置;

所述媒体评论卡片B26位于所述视频播放卡片B1的左下方位置;

所述精彩片段卡片B27位于所述视频播放卡片B1的下方位置;

所述观众论坛卡片B28位于所述视频播放卡片B1的右下方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片切换包括《红高粱》主卡B1与《红高粱》次卡B2之间的相互切换、《红高粱》主卡B1与《红高粱》卡包B3之间的相互切换、《红高粱》卡包B3与《红高粱》次卡B2之间的相互切换。

1.《红高粱》主卡B1与《红高粱》次卡B2之间的相互切换

所述《红高粱》主卡B1与《红高粱》次卡B2之间的相互切换包括:《红高粱》主卡B1切换为《红高粱》次卡B2;《红高粱》次卡B2切换为《红高粱》主卡B1。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实施例二所述的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实现《红高粱》主卡B1切换为《红高粱》次卡B2,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滑移手势A2,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红高粱》主卡B1切换为《红高粱》次卡B2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滑移手势A2与所述《红高粱》主卡B1切换为《红高粱》次卡B2操作指令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利用实施例二所述的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实现《红高粱》次卡B2切换为《红高粱》主卡B1,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长按手势A13,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红高粱》次卡B2切换为《红高粱》主卡B1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长按手势A13与所述《红高粱》次卡B2切换为《红高粱》主卡B1操作指令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如图11、图12所示,根据所述卡片切换规则,所述《红高粱》主卡B1与《红高粱》次卡B2之间相互切换的具体操作规程包括:

S111: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视频播放卡片B1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左上方滑移手势A21,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视频播放卡片B1立即消失,随即显示主题音乐卡片B21;

S112: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主题音乐卡片B21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长按手势A13,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主题音乐卡片B21立即消失,随即显示视频播放卡片B1;

S121: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视频播放卡片B1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上方滑移手势A22,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视频播放卡片B1立即消失,随即显示全部剧集卡片B22;

S122: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全部剧集卡片B22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长按手势A13,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全部剧集卡片B22立即消失,随即显示视频播放卡片B1;

S131: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视频播放卡片B1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右上方滑移手势A23,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视频播放卡片B1立即消失,随即显示花絮周边卡片B23;

S132: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花絮周边卡片B23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长按手势A13,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花絮周边卡片B23立即消失,随即显示视频播放卡片B1;

S141: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视频播放卡片B1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左方滑移手势A24,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视频播放卡片B1立即消失,随即显示主演阵容卡片B24;

S142: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主演阵容卡片B24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长按手势A13,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主演阵容卡片B24立即消失,随即显示视频播放卡片B1;

S151: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视频播放卡片B1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右方滑移手势A25,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视频播放卡片B1立即消失,随即显示分集剧情卡片B25;

S152: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分集剧情卡片B25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长按手势A13,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分集剧情卡片B25立即消失,随即显示视频播放卡片B1;

S161: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视频播放卡片B1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左下方滑移手势A26,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视频播放卡片B1立即消失,随即显示媒体评论卡片B26;

S162: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媒体评论卡片B26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长按手势A13,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媒体评论卡片B26立即消失,随即显示视频播放卡片B1;

S171: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视频播放卡片B1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下方滑移手势A27,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视频播放卡片B1立即消失,随即显示精彩片段卡片B27;

S172: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精彩片段卡片B27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长按手势A13,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精彩片段卡片B27立即消失,随即显示视频播放卡片B1;

S181: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视频播放卡片B1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右下方滑移手势A28,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视频播放卡片B1立即消失,随即显示观众论坛卡片B28;

S182: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观众论坛卡片B28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长按手势A13,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观众论坛卡片B28立即消失,随即显示视频播放卡片B1。

2.《红高粱》主卡B1与《红高粱》卡包B3之间的相互切换

所述《红高粱》主卡B1与《红高粱》卡包B3之间的相互切换包括:《红高粱》主卡B1切换为《红高粱》卡包B3;《红高粱》卡包B3切换为《红高粱》主卡B1。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实施例二所述的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实现《红高粱》主卡B1切换为《红高粱》卡包B3,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单击手势A11,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红高粱》主卡B1切换为《红高粱》卡包B3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单击手势A11与所述《红高粱》主卡B1切换为《红高粱》卡包B3操作指令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利用实施例二所述的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实现《红高粱》卡包B3切换为《红高粱》主卡B1,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双击手势A12,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红高粱》卡包B3切换为《红高粱》主卡B1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双击手势A12与所述《红高粱》卡包B3切换为《红高粱》主卡B1操作指令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如图13所示,根据所述卡片切换规则,所述《红高粱》主卡B1与《红高粱》卡包B3之间相互切换的具体操作规程包括:

S21:所述智能电视屏幕显示的是视频播放卡片B1时,用户手指单击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所述视频播放卡片B1立即缩小至所述智能电视屏幕的中央,同时在所述视频播放卡片B1的左上方、上方、右上方、左方、右方、左下方、下方、右下方分别显示主题音乐卡片B21、全部剧集卡片B22、花絮周边卡片B23、主演阵容卡片B24、分集剧情卡片B25、媒体评论卡片B26、精彩片段卡片B27、观众论坛卡片B28;

S22:所述智能电视屏幕显示的是《红高粱》卡包B3时,用户手指双击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在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视频播放卡片B1立即放大,与此同时,主题音乐卡片B21、全部剧集卡片B22、花絮周边卡片B23、主演阵容卡片B24、分集剧情卡片B25、媒体评论卡片B26、精彩片段卡片B27、观众论坛卡片B28随即消失。

3.《红高粱》卡包B3与《红高粱》次卡B2之间的相互切换

所述《红高粱》卡包B3与《红高粱》次卡B2之间的相互切换包括:《红高粱》卡包B3切换为《红高粱》次卡B2;《红高粱》次卡B2切换为《红高粱》卡包B3。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实施例二所述的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实现《红高粱》卡包B3切换为《红高粱》次卡B2,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滑移手势A2,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红高粱》卡包B3切换为《红高粱》次卡B2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滑移手势A2与所述《红高粱》卡包B3切换为《红高粱》次卡B2操作指令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利用实施例二所述的方位手势操作流程实现《红高粱》次卡B2切换为《红高粱》卡包B3,所述方位手势设定为双击手势A12,所述操作指令设定为《红高粱》次卡B2切换为《红高粱》卡包B3操作指令,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设定为所述双击手势A12与所述《红高粱》次卡B2切换为《红高粱》卡包B3操作指令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如图14、图15所示,根据所述卡片切换规则,所述《红高粱》卡包B3与《红高粱》次卡B2之间相互切换的具体操作规程包括:

S311: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红高粱》卡包B3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左上方滑移手势A21,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红高粱》卡包B3立即消失,随即显示主题音乐卡片B21;

S312: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主题音乐卡片B21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双击手势A12,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主题音乐卡片B21立即消失,随即显示《红高粱》卡包B3;

S321: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红高粱》卡包B3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上方滑移手势A22,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红高粱》卡包B3立即消失,随即显示全部剧集卡片B22;

S322: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全部剧集卡片B22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双击手势A12,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全部剧集卡片B22立即消失,随即显示《红高粱》卡包B3;

S331: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红高粱》卡包B3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右上方滑移手势A23,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红高粱》卡包B3立即消失,随即显示花絮周边卡片B23;

S332: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花絮周边卡片B23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双击手势A12,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花絮周边卡片B23立即消失,随即显示《红高粱》卡包B3;

S341: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红高粱》卡包B3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左方滑移手势A24,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红高粱》卡包B3立即消失,随即显示主演阵容卡片B24;

S342: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主演阵容卡片B24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双击手势A12,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主演阵容卡片B24立即消失,随即显示《红高粱》卡包B3;

S351: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红高粱》卡包B3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右方滑移手势A25,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红高粱》卡包B3立即消失,随即显示分集剧情卡片B25;

S352: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分集剧情卡片B25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双击手势A12,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分集剧情卡片B25立即消失,随即显示《红高粱》卡包B3;

S361: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红高粱》卡包B3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左下方滑移手势A26,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红高粱》卡包B3立即消失,随即显示媒体评论卡片B26;

S362: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媒体评论卡片B26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双击手势A12,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媒体评论卡片B26立即消失,随即显示《红高粱》卡包B3;

S371: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红高粱》卡包B3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下方滑移手势A27,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红高粱》卡包B3立即消失,随即显示精彩片段卡片B27;

S372: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精彩片段卡片B27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双击手势A12,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精彩片段卡片B27立即消失,随即显示《红高粱》卡包B3;

S381: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红高粱》卡包B3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右下方滑移手势A28,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红高粱》卡包B3立即消失,随即显示观众论坛卡片B28;

S382: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观众论坛卡片B28时,用户手指在所述智能戒指的触摸屏上比划双击手势A12,则所述智能电视屏幕上的观众论坛卡片B28立即消失,随即显示《红高粱》卡包B3。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改进、等同替换、重新组合,如将8个方位的滑移手势进行组合,或者与长按手势进行组合,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