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7816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对图像数据的滤波处理的控制。



背景技术:

在用户使用图像形成装置中包括的各种功能的情况下,用户界面(UI)存在多种形式。例如,在经由能够通过简单设置而使用的UI来提供某一功能的情况下,对用户而言,无需进行复杂的操作就能够使用该功能。另一方面,在经由在进行详细设置之后而使用的UI来提供某一功能的情况下,对用户而言,能够给出详细的指令,使得例如该功能仅被应用于指定的部分。

例如,作为使得能够通过简单设置来使用功能的UI的示例,存在用于对图像数据整体进行滤波处理(例如,锐化(sharpening)和平滑化)的UI。在这种情况下,对用户而言,能够通过在UI上指定锐化,来增强图像内的对象的边缘,并能够通过指定平滑化,来使图像内的对象的轮廓变平滑。此时,将指定的滤波处理的内容应用于整个图像,并且获得单一的效果,因而,UI对用户而言是易懂的。另一方面,存在如下的UI,利用该UI,能够针对图像内的诸如字符(文本)、照片(图像)及图形等的每个对象,来指定锐化和平滑化的应用部分,该UI同样也是用于滤波处理的UI中的一种。例如,利用诸如此类的需要详细设置的UI,能够仅针对照片来指定平滑化处理,以使照片平滑。因此,在期望针对同一图像内存在的各个对象、来改变图像处理的效果的情况下,诸如此类的UI是有用的。另外,除了如上所述的滤波处理的效果以外,传统上还已知有如下的技术,即针对图像内的对象的各个属性,来进行不同的设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3-190870号公报)。

这里,在能够通过简单设置来使用的UI的情况下,例如,在针对包括照片和字符的图像、指定平滑化作为滤波处理的效果的条件下,使得 照片部分变平滑,但字符部分变模糊,因而,字符的可读性降低。另一方面,在能够通过详细设置来使用的UI的情况下,有必要针对诸如文本、图像及图形等的各个属性,来指定滤波处理的效果,因而,这需要用户花费时间和精力。此外,在这种情况下,还存在如下的问题,即需要用来确定图像内的对象属性的专门知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图像处理单元,其被构造为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定的图像处理;用户界面,其供用户设置所述图像处理的内容;以及设置管理单元,其被构造为依照经由所述用户界面而设置的内容,来限定所述图像数据的、应用所设置的所述图像处理的内容的部分。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进一步的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打印系统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01的软件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3是示出浓度校正LUT的示例的图;

图4A是说明如何增大线宽的图,图4B是说明如何减小线宽的图;

图5A是示出要进行滤波处理的区域(关注区域)中的相应像素的图,图5B是示出用于锐化处理的滤波器的示例的图,图5C是示出用于平滑化处理的滤波器的示例的图;

图6A和图6B是各自示出供用户指定滤波处理的效果的UI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7是示出要进行滤波处理的输入图像的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波处理的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9A和图9B是各自示出供用户指定浓度校正处理的效果的UI画 面的示例的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浓度校正处理的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要进行线宽调整处理的输入图像的示例的图;

图12A和图12B是各自示出供用户指定线宽调整处理的效果的UI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线宽调整处理的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变型例的线宽调整处理的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供用户指定要在半色调处理中使用的网屏线数的UI画面的示例的图;以及

图16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半色调处理的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系统的总体结构>>

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总体结构图。图1中所示的打印系统包括通过LAN 103而相互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101和PC 102。在PC 102中生成的图像数据(PDL数据)通过LAN 103被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1,并被打印输出。此外,图1还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101的内部结构(硬件结构)。以下,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01的内部结构。

包括CPU 111的控制单元110控制整个图像形成装置101的操作。CPU 111读取存储在ROM 112中的控制程序,并进行诸如读取控制和发送控制等的各种控制。RAM 113被用作CPU 111的主存储器,以及用作CPU 111的诸如工作区等的临时存储区域。

HDD 114存储图像数据、各种程序,或者各种信息表。操作单元I/F 115是连接操作单元120和控制单元110的接口。操作单元120包括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和键盘,并且承担用户界面功能。此外,操作 单元120包括用户认证单元,该用户认证单元被构造为在通过使用ID卡等进行用户认证的情况下,接收认证操作。

打印机I/F 116是连接打印机单元130和控制单元110的接口。要在打印机单元130中打印的图像数据经由打印机I/F 116而从控制单元110被传送,并在打印机单元130中被打印在诸如纸张等的打印介质上。

扫描器I/F 117是连接扫描器单元140和控制单元110的接口。扫描器单元140通过读取在未图示的原稿台或ADF上放置的原稿上的图像,来生成图像数据,并经由扫描器I/F 117将该图像数据输入到控制单元110。

网络I/F 118是将控制单元110(图像形成装置101)连接到LAN 103的接口。网络I/F 118将图像数据和信息发送到LAN 103上的未图示的外部设备(例如,云服务服务器),并且从LAN 103上的外部设备接收各种信息。

<<图像形成装置的软件结构>>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01的软件结构的示例的图。图像形成装置101包括显示单元210、图像接收单元220、图像处理单元230、设置管理单元240及图像输出单元250各功能单元。通过由图像形成装置101的CPU 111执行控制程序,来实现这些功能单元中的各个。以下,说明各功能单元。

显示单元210将各种设置值显示在操作单元120的液晶显示器上,也从用户接收各种输入操作。

图像接收单元220依照图像形成装置101的各功能,来接收图像数据。例如,在进行复印功能的情况下,图像接收单元220从扫描器单元140接收扫描的图像数据,而在进行打印功能的情况下,图像接收单元220从PC 102接收PDL数据。

图像处理单元230对由图像接收单元220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各种图像处理。图像处理单元230包括扫描器图像处理单元231、打印机图像处理单元232、颜色转换处理单元233、图像校正处理单元234、调 色剂量控制处理单元235、伽马处理单元236,以及半色调处理单元237。在进行复印功能的情况下,扫描器图像处理单元231进行MTF(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校正、颜色转换处理、图像区域确定处理等。这里,MTF校正是如下的处理,即校正依据读取速度而改变的读取的MTF。颜色转换处理是如下的处理,即将设备相关的颜色空间(例如,RGB)转换为设备无关的颜色空间(例如,Lab)。图像区域确定处理是如下的处理,即确定图像内的诸如文本、图像、图形及线等的属性。通过该图像区域确定处理,来生成表示各对象的属性的属性信息。在进行打印功能的情况下,打印机图像处理单元232进行RIP处理,即解释PDL语言,并将该PDL语言转换为位图数据。在该RIP处理时,还进行生成表示对象的属性的属性信息的处理。颜色转换处理单元233进行如下的处理,即将输入图像数据的颜色空间,转换为与打印机单元130相对应的颜色空间(例如,CMYK)。图像校正处理单元234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校正处理(例如,浓度校正处理、线宽调整处理和滤波处理)。稍后将描述各校正处理的详情。调色剂量控制处理单元235进行如下的处理,即控制用于图像形成的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伽马处理单元236进行如下的处理,即校正输入图像数据的色调级,以便匹配打印机单元130的浓度特性。半色调处理单元237进行如下的处理,即将输入图像数据的色调级值(例如,256色调级),转换为能够由打印机单元130输出的N值(例如,二值)图像数据(半色调图像数据)。

设置管理单元240管理与图像处理相关的各种设置内容。这里管理的设置内容包括例如与诸如锐化和平滑化等的滤波处理相关的设置、与线宽调整相关的设置、与浓度校正相关的设置等。此外,设置管理单元240还进行如下的控制,即依照需要,来限定经由用户界面而设置的内容的应用部分。

图像输出单元250通过使用打印机单元130,来输出在图像处理单元230中进行了各种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

随后,详细说明由图像校正处理单元234进行的浓度校正处理、线 宽调整处理和滤波处理。

首先,浓度校正处理是校正CMYK中的各颜色的浓度的处理,这里,假定通过使用一维的查找表(以下称为LUT),来校正CMYK中的各个的浓度。图3是示出浓度校正LUT的示例的图,在该浓度校正LUT中,横轴表示输入浓度值,并且纵轴表示输出浓度值。在图3中,直线301表示在既不增大浓度也不减小浓度的情况下使用的LUT,曲线302表示在增大浓度的情况下使用的LUT,而曲线303表示在减小浓度的情况下使用的LUT。

其次,线宽调整处理是增大或减小图像内的字符或线的宽度的处理。图4A是说明如何增大线宽的图,图4B是说明如何减小线宽的图。首先,说明通过扩大以灰色表示的文本区域300来增大线宽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图4A中用粗框表示的像素310被当作关注像素,并且在关注像素的属性是背景、关注像素的相邻像素320的属性是文本、并且浓度高于或等于阈值的条件下,通过将关注像素310替换为相邻像素320,来扩大文本区域300。接下来,说明通过缩小文本区域300来减小线宽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图4B中用粗框表示的像素330被当作关注像素,并且在关注像素的属性是文本、并且浓度高于或等于阈值的条件下,假如关注像素的相邻像素340的属性是背景,则通过将关注像素330替换为相邻像素340,来缩小文本区域300。

最后,说明滤波处理。滤波处理是如下的处理,即增强图像内的对象的边缘(锐化),或者使对象的轮廓变平滑(平滑化)。图5A至图5C是滤波处理的说明图。图5A是示出要进行滤波处理的区域(关注区域)的相应像素的图,图5B示出了用于锐化处理的滤波器的示例,图5C示出了用于平滑化处理的滤波器的示例。然后,针对具有以关注像素(由坐标(i,j)表示的像素)为中心的N像素×N像素(N是诸如3、5及7等的整数)的窗口尺寸的图像(关注区域),利用具有相同尺寸和预先确定的系数的滤波器,来进行加权。例如,在锐化处理的情况下,使用图5B中所示的滤波器,并且将像素值乘以对应位置上的系数,诸如将像素(i-1, j-1)的像素值乘以对应位置501上的系数“0”,并将像素(i,j-1)的像素值乘以对应位置502上的系数“-1”,并且,将获得的全部乘积相加。然后,将由此获得的相加之和除以1,作为由坐标(i,j)表示的关注像素的校正值,即作为边缘增强值输出。然后,在使关注区域一次移动一个像素的同时,对处理目标的整个图像区域进行诸如此类的运算,由此实现锐化处理。然后,通过使用图5C中所示的滤波器来进行类似的处理,由此实现平滑化处理。在图5C的情况下,将获得的相加之和除以滤波系数的总和“13”。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滤波处理、浓度校正处理、线宽调整处理和半色调处理,并且,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进行的各种图像处理。

[第一实施例]

首先,作为第一实施例,说明如下的方面,即进行控制,以在选择锐化作为滤波处理的效果的情况与选择平滑化的情况之间,切换应用滤波处理的部分(对象属性)。

具体而言,在选择锐化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将滤波处理应用于整个图像(全部属性的对象)。另一方面,在选择平滑化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字符的可读性和图形的视觉可识别性,进行控制,使得仅将滤波处理应用于除文本和图形以外的属性的对象。这里,以存在三种对象属性(即图像、图形及文本)的情况为例,来给出说明。

图6A和图6B是各自示出供用户指定执行锐化或平滑化作为滤波处理的效果的用户界面画面的示例的图。通过在例如图6A中所示的UI画面600内的单选按钮601被选择的状态下,由用户按下确定(OK)按钮603,能够将锐化设置为滤波处理的效果。这里,UI画面600处于单选按钮601被选择的状态。然后,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了锐化的情况下,对整个图像进行使用具有与前述图5B同样的系数的滤波器的处理。图7是示出要进行滤波处理的输入图像的示例的图。在输入图像700中,存在三种属性的对象,即图像对象701、图形对象702及字符对象703。在选择锐化的情况下,对所有这些属性的对象进行具有锐化的效果的滤波 处理。另一方面,在单选按钮602被选择的状态下、用户按下确定按钮603的情况下,将平滑化设置为滤波处理的效果,并且仅对图像属性的对象进行使用具有与前述图5C同样的系数的滤波器的处理。

作为供用户指定滤波处理的效果的UI画面,可以使用诸如图6B中所示的UI画面。在图6B中所示的UI画面610的情况下,用户通过使用鼠标等将指针移动到调整条611上的期望位置,由此指定锐化或平滑。在UI画面610的示例中,在-3至-1的范围内,获得平滑化的效果,并且仅对图像属性的对象应用滤波处理。另一方面,在+1至+3的范围内,获得锐化的效果,并且对全部属性的对象应用滤波处理。在调整条611上,黑色正方形612表示用户选择的位置,并且在该状态下按下确定按钮613的情况下,以与+1相对应的强度,来进行具有锐化的效果的滤波处理。

UI画面的形式并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例如,可以使用具有诸如下拉列表的形式等的任意形式的UI画面。

随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滤波处理的控制。

图8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滤波处理的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在将存储在HDD 114中的控制程序展开到RAM 113上之后,由CPU 111执行该控制程序,来实现一系列处理。

在步骤S801,设置管理单元240接收指定滤波处理的效果的用户选择,并依照该用户选择,来设置锐化和平滑化中的一者,所述用户选择是经由上述UI画面而输入的。

在步骤S802,设置管理单元240确定设置的滤波处理的内容是锐化还是平滑化。在设置了锐化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803。另一方面,在设置了平滑化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804。

在步骤S803,设置管理单元240将应用锐化作为滤波处理的效果的对象属性,确定为全部属性。由于这一原因,例如,在如同图7中一样、在图像中存在三种对象(即图像、图形及文本)的情况下,对所有这些对象应用具有锐化的效果的滤波处理。

在步骤S804,设置管理单元240将应用平滑化作为滤波处理的效果 的对象属性,确定为除文本和图形以外的其余属性。结果,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滤波处理的目标仅限于图像属性的对象。由于这一原因,对图形和文本部分,不应用滤波处理,因而,保证了这些部分的可读性和视觉可识别性。

在步骤S805,图像校正处理单元234基于关于输入图像数据的属性信息,利用在S801设置的滤波处理的内容,来对在S803或S804被确定为目标的属性的对象进行滤波处理。换言之,在设置了锐化的情况下,对全部属性的对象进行滤波处理,而在设置了平滑化的情况下,仅对图像属性的对象进行滤波处理。

以上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滤波处理的控制的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依照滤波处理的效果的设置,来切换应用部分(对象属性)。由于这一原因,在用户期望例如使照片(图像)部分变平滑、并指定平滑化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出现同一页面内的字符(文本)和图形部分变模糊的情形,而无需用户在用于滤波处理的UI画面上进行复杂的输入操作。以这种方式,能够消除由于滤波处理导致的不良影响,同时简化用于设置滤波处理的用户界面。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了图像校正处理的内容是滤波处理的情况。接下来,作为第二实施例,说明图像校正处理的内容是浓度校正处理的情况。

将省略或简化与第一实施例共有的部分的说明,并且,以下主要说明不同点。

在本实施例中,进行控制,使得在用户指定浓度增大的情况下,浓度校正被应用于整个图像,但是在用户指定浓度减小的情况下,不对文本属性的对象进行浓度校正,以防止字符的可读性降低。以下,给出详细的说明。

图9A和图9B是各自示出供用户指定浓度增大或浓度减小作为浓度校正处理的效果的用户界面画面的示例的图。通过在例如图9A中所示的 UI画面900内的单选按钮901被选择的状态下,由用户按下确定按钮903,能够将“增大浓度”设置为浓度校正处理的效果。这里,UI画面900处于单选按钮901被选择的状态,因而,进行校正使得浓度增大。然后,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了“增大浓度”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浓度校正处理被应用于整个图像,而在设置了“减小浓度”的情况下,控制要进行浓度校正处理的对象的属性,使得浓度校正处理不被应用于文本属性的对象。

作为供用户指定浓度校正处理的效果的UI画面,例如,可以使用诸如图9B中所示的UI画面。在图9B中所示的UI画面910的情况下,用户通过使用鼠标等将指针移动到调整条911上的期望位置,来指定暗或亮连同相应的程度。在UI画面910的示例中,在-3至-1的范围内,获得了减小浓度的效果,并且仅对字符以外的对象应用浓度校正处理。另一方面,在+1至+3的范围内,获得了增大浓度的效果,并且对全部属性的对象应用浓度校正处理。在调整条911上,黑色正方形912表示用户选择的位置,并且在该状态下按下确定按钮913的情况下,以与+1相对应的强度,来进行增大浓度的校正处理。

如同在第一实施例中一样,UI画面的形式并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例如,可以使用具有诸如下拉列表的形式等的任意形式的UI画面。

然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浓度校正处理的控制。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浓度校正处理的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在将存储于HDD 114中的控制程序展开到RAM 113上之后,由CPU 111执行该控制程序,来实现一系列处理。

在步骤S1001,设置管理单元240接收指定浓度校正处理的效果的用户选择,并依照该用户选择,来设置“增大浓度”和“减小浓度”中的一者,所述用户选择是经由上述UI画面而输入的。

在步骤S1002,设置管理单元240确定设置的浓度校正处理的内容是“增大浓度”还是“减小浓度”。在设置了“增大浓度”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1003。另一方面,在设置了“减小浓度”的情况下,处理进 行到步骤S1004。

在步骤S1003,设置管理单元240将应用浓度校正处理的对象属性,确定为全部属性。由于这一原因,例如,在如同图7中一样、在图像中存在三种对象(图像、图形及文本)的情况下,对所有这些对象应用增大浓度的校正处理。

在步骤S1004,设置管理单元240将应用浓度校正处理的对象属性,确定为文本以外的其余属性。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浓度校正处理的目标仅限于图像属性和图形属性的对象。由于这一原因,对图像内的字符部分,不应用减小浓度的校正处理,因而,保证了字符的可读性。

在步骤S1005,图像校正处理单元234基于关于输入图像数据的属性信息,利用在S1001设置的浓度校正处理的内容,来对在S1003或S1004被确定为目标的属性的对象进行浓度校正处理。换言之,在设置了“增大浓度”的情况下,对全部属性的对象进行浓度校正处理,而在设置了“减小浓度”的情况下,仅对文本以外的属性的对象进行浓度校正处理。

以上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浓度校正处理的控制的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依照浓度校正处理的效果的设置内容,来切换应用部分(对象属性)。由于这一原因,在用户期望例如减小照片(图像)或图形的浓度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由于同一页面内的字符的浓度减小而导致可读性降低,而无需用户在UI画面上进行复杂的输入操作。以这种方式,能够消除由浓度校正处理导致的不良影响,同时简化用于设置浓度校正处理的用户界面。

[第三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了图像校正处理的内容是滤波处理的情况,并且在第二实施例中,说明了图像校正处理的内容是浓度校正处理的情况。接下来,作为第三实施例,说明图像校正处理的内容是线宽调整处理的情况。

省略或简化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共有的部分的说明,并且,以下主要说明不同点。

图11是示出要进行线宽调整处理的输入图像的示例的图,在该图中,字母“ABC”的字符串和垂直细线被绘制在两行(即上行和下行)中。在图11中所示的图像1100中,在页面的上半部分,在黑色背景中,存在白色的反转字符(所谓的实心白(solid-white)字符)1103和白色的反转细线(所谓的实心白细线)1104。由于图像形成处理的特性,即使在定义的线宽相同的情况下,与无背景(=背景是白色的)的正常字符1101/细线1102相比,反转字符1103和反转细线1104更有可能被背景隐藏并变得更细。由于这一原因,在对混合地存在正常字符/细线(=非反转字符/非反转细线)和反转字符/反转细线的整个图像,统一地应用以正常字符为基准来减小线宽的处理的情况下,反转字符1103和反转细线1104被背景隐藏,因而可读性降低。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增大线宽的情况与减小线宽的情况之间,来切换应用线宽调整处理的部分。具体而言,进行控制,使得在指定线宽增大的情况下,对页面内的全部字符/细线应用线宽调整处理,而在指定线宽减小的情况下,仅对无背景的正常字符/细线应用线宽调整处理。以下,给出详细的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假定存在四种对象属性(即图像、图形、文本及线(细线)),并且前述的扫描器图像处理单元231和打印机图像处理单元232,生成能够用以识别这四种属性的属性信息。

图12A和图12B是各自示出供用户指定线宽增大或线宽减小作为线宽调整处理的效果的用户界面画面的示例的图。通过在例如图12A中所示的UI画面1200内的单选按钮1201被选择的状态下,由用户按下确定按钮1203,能够将“增大线宽”设置为线宽调整处理的效果。这里,UI画面1200处于单选按钮1201被选择的状态,因而进行校正使得线宽增大。然后,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线宽调整处理的目标,使得在设置了“增大线宽”的情况下,对包括反转字符和反转细线的全部字符/细线应用线宽调整处理,而在设置了“减小线宽”的情况下,对无背景的正常字符/细线应用线宽调整处理。

作为供用户指定线宽调整处理的效果的UI画面,可以使用诸如图 12B中所示的UI画面。在图12B中所示的UI画面1210的情况下,用户通过使用鼠标等将指针移动到调整条1211上的期望位置,来指定粗或细连同相应的程度。在UI画面1210的示例中,在-3至-1的范围内,获得了减小线宽的效果,并且仅对无背景的正常字符和细线应用校正线宽的处理。另一方面,在+1至+3的范围内,获得了增大线宽的效果,并且对全部的字符和细线应用校正线宽的处理。在调整条1211中,黑色正方形1212表示用户选择的位置,并且在该状态下按下确定按钮1213的情况下,以与+1相对应的量,来进行增大线宽的校正处理。

如同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一样,UI画面的形式并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可以使用具有诸如下拉列表的形式等的任意形式的UI画面。

随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宽调整处理的控制。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宽调整处理的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在将存储于HDD 114中的控制程序展开到RAM 113上之后,由CPU 111执行该控制程序,来实现一系列处理。

在步骤S1301,设置管理单元240接收指定线宽调整处理的效果的用户选择,并依照该用户选择,来设置“增大线宽”和“减小线宽”中的一者,所述用户选择是经由上述UI画面而输入的。

在步骤S1302,设置管理单元240确定设置的线宽调整处理的内容是“增大线宽”还是“减小线宽”。在设置了“增大线宽”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1303。另一方面,在设置了“减小线宽”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1304。

在步骤S1303,设置管理单元240将应用线宽调整处理的目标,确定为全部的字符/细线。换言之,不论是反转还是非反转,均将文本属性和线属性的全部对象确定为线宽调整处理的目标。由于这一原因,在图11中所示的图像的情况下,对正常字符1101、正常细线1102、反转字符1103及反转细线1104中的全部,均应用增大线宽的校正处理。

在步骤S1304,设置管理单元240将应用线宽调整处理的目标,确定 为无背景的正常字符/细线。换言之,在字符属性和线属性的对象当中,线宽调整处理的目标仅限于非反转字符和非反转细线的对象。由于这一原因,例如,在图11中所示的图像的情况下,减小线宽的校正处理仅被应用于位于页面下半部分的正常字符1101和细线1102,而不被应用于位于页面上半部分的反转字符1103和反转细线1104。

在步骤S1305,图像校正处理单元234基于关于输入图像数据的属性信息,利用在S1301设置的线宽调整处理的内容,来对作为在S1303或S1304确定的目标的字符/细线进行线宽调整处理。换言之,在设置了“增大线宽”的情况下,对页面内的全部字符/细线,使用前述的图4A中所示的方法来进行线宽调整处理。然后,在设置了“减小线宽”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前述的图4B中所示的方法,仅对无背景的正常字符/细线来进行线宽调整处理。此时,通过在属性信息以外又考虑关于像素值的信息,来确定字符/细线是反转字符/反转细线还是无背景的正常字符/细线。

以上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宽调整处理的控制的内容。

<变型例>

接下来,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型例,说明如下的方面,即确定在同一页面内,是否混合地存在无背景的正常字符/细线(=非反转字符/非反转细线)和反转字符/反转细线,并且依照确定结果,来切换应用线宽调整处理的部分。具体而言,进行如下的控制。

首先,在同一页面内、未混合地存在反转字符/反转细线和非反转字符/非反转细线的情况下,将全部的字符和细线确定为线宽调整处理的目标。另一方面,在同一页面内、混合地存在反转字符/反转细线和非反转字符/非反转细线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在设置了“增大线宽”的条件下,仅对反转字符/反转细线应用线宽调整处理,并且在设置了“减小线宽”的条件下,仅对无背景的正常字符/细线(=非反转字符/非反转细线)应用线宽调整处理。以下,给出详细的说明。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变型例的线宽调整处理的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

步骤S1401与上述的步骤S1301相同,并且,依照用户选择来设置 “增大线宽”和“减小线宽”中的一者。

在步骤S1402,确定在同一页面内(在要进行处理的图像数据内),是否混合地存在反转字符/反转细线和非反转字符/非反转细线。基于例如属性信息和各像素的浓度值,来进行该确定。在确定混合地存在二者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1403。另一方面,在确定未混合地存在二者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1406。

步骤S1403与图13中的流程中的S1302相同,并且确定通过用户选择而设置的线宽调整处理的内容是“增大线宽”还是“减小线宽”。在设置了“增大线宽”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1404。另一方面,在设置了“减小线宽”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1405。

在步骤S1404,将应用线宽调整处理的目标限定为反转字符和反转细线。由于这一原因,例如,在图11中所示的图像的情况下,仅对位于页面上半部分的反转字符1103和反转细线1104,应用增大线宽的校正处理,因而,能够防止正常字符1101和细线1102变得过粗。

在步骤S1405,将应用线宽调整处理的目标限定为无背景的正常字符和细线(非反转字符和非反转细线)。由于这一原因,例如,在图11中所示的图像的情况下,仅对位于页面下半部分的正常字符1101和细线1102,应用减小线宽的校正处理,因而,能够防止反转字符1103和反转细线1104被背景隐藏。

在步骤S1406,将应用线宽调整处理的目标确定为全部的字符/细线。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在未混合地存在反转字符/反转细线和非反转字符/非反转细线的情况下,不必考虑通过基于反转字符/反转细线和非反转字符/非反转细线中的一者增大或减小线宽,而引起出现前述的问题。由于这一原因,例如,在图11中所示的图像的情况下,对正常字符1101、正常细线1102、反转字符1103及反转细线1104中的全部,均应用增大线宽的校正处理。

在步骤S1407,利用在S1401设置的线宽调整处理的内容,来对在S1404至S1406确定的目标进行线宽调整处理。

以上是根据本变型例的线宽调整处理的控制的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依照设置的线宽调整处理的效果的内容,来切换作为目标的字符和细线。由于这一原因,在用户指定例如线宽减小的情况下,因为反转字符和反转细线不会被背景隐藏,所以能够维持可读性和视觉可识别性,而无需用户在UI画面上进行复杂的输入操作。以这种方式,能够消除由于线宽调整处理导致的不良影响,同时简化用于设置线宽调整处理的用户界面。

[第四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是如下的方面,即实施由图像校正处理单元234进行的各种校正处理。接下来,作为第四实施例,说明如下的方面,即实施由半色调处理单元237进行的半色调处理。省略或简化与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共有的部分的说明,并且,以下主要说明不同点。

由于半色调处理的特性,要使用的网屏的线数越小,则半色调点变得越大。其结果是,浓度变得稳定,但是在字符部分,结果出现称为锯齿的粗糙形状。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进行控制,使得具有小线数的抖动不被应用于文本属性的对象,以便防止在字符部分出现锯齿。以下,给出详细的说明。

图15是示出供用户指定在半色调处理中使用小线数的网屏,或者使用大线数的网屏的用户界面画面的示例的图。通过在例如图15中所示的UI画面1500内的单选按钮1501被选择的状态下,由用户按下确定按钮1503,能够将“小线数”设置为要用于半色调处理的网屏线数。这里,UI画面1500处于单选按钮1501被选择的状态,因而,进行使用小线数的网屏的半色调处理(抖动处理)。在本实施例中,进行控制,使得即使在如上所述鉴于上述的锯齿问题而设置了“小线数”的情况下,也不在对文本属性的对象的半色调处理中使用小线数的网屏。换言之,仅对诸如图像和图形等的、文本以外的属性的对象,使用小线数的网屏。另一方面,在设置了“大线数”的情况下,在对全部属性的对象的半色调处理中使用大线数的网屏。

如同在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一样,UI画面的形式并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例如,可以使用具有诸如下拉列表的形式等的任意形式的UI画面。

随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半色调处理的控制。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半色调处理的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在将存储于HDD 114中的控制程序展开到RAM 113上之后,由CPU 111执行该控制程序,来实现一系列处理。

在步骤S1601,设置管理单元240接收指定要用于半色调处理的网屏线数的用户选择,并依照该用户选择,来设置“小线数”和“大线数”中的一者,所述用户选择是经由上述UI画面而输入的。

在步骤S1602,设置管理单元240确定设置的网屏线数是“小线数”还是“大线数”。在设置了“大线数”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1603。另一方面,在设置了“小线数”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1604。

在步骤S1603,设置管理单元240将使用大线数的网屏的半色调处理的目标,确定为全部属性。由于这一原因,例如,在如同图7中一样、在图像中存在三种对象(即图像、图形及文本)的情况下,对所有这些对象进行使用大线数的网屏的半色调处理。

在步骤S1604,设置管理单元240将使用小线数的网屏的半色调处理的目标,确定为文本以外的其余属性。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使用小线数的网屏的半色调处理的目标仅限于图像属性和图形属性的对象。此时,针对文本属性的对象,确定应用不是小线数(具有不会引起锯齿的线数)的网屏。由于这一原因,针对字符部分,进行使用相对大线数的网屏的半色调处理,因而,能够抑制锯齿的出现。

在步骤S1605,半色调处理单元237基于关于输入图像数据的属性信息,利用具有在S1601设置的线数的网屏,依照在S1603或S1604确定的内容来进行半色调处理。换言之,在设置了“大线数”的情况下,半色调处理单元237对全部属性的对象,进行使用大线数的网屏的半色调处理。在设置了“小线数”的情况下,半色调处理单元237对文本以外 的属性的对象,进行使用小线数的网屏的半色调处理,并且对文本属性的对象,进行使用具有如下相对大线数的网屏的半色调处理,在所述相对大线数下,凭经验已知不会出现锯齿。以上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半色调处理的控制的内容。

能够通过例如使用多种线数的网屏来进行半色调处理,并且对生成的半色调点图像数据进行测试打印,由此具体地确定哪些线数为“小线数”。然后,可以通过在HDD 114中保持结果等等,来适当地确定被应用于文本属性的对象的网屏线数。

在本实施例中,依照要用于半色调处理的网屏线数的设置内容,来确定使用所设置的网屏线数的部分(对象属性)。由于这一原因,例如,即使在指定了小线数、以使诸如照片和图形等的对象的浓度稳定的情况下,也不对字符应用小线数,因而,能够防止在字符部分出现锯齿。以这种方式,对于用于设置要用于半色调处理的网屏线数的用户界面,能够消除由于该用户界面的简化导致的不良影响。

(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也可更完整地称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更多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的功能、并且/或者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的功能的一个或更多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可以利用通过由所述系统或装置的所述计算机例如读出并执行来自所述存储介质的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的功能、并且/或者控制所述一个或更多电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的功能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分开的计算机或分开的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存储介质被提供给计算机。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光盘(BD)TM)、闪存设备以及存储卡等中的一者或更多。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考虑到各个对象的属性的理想图像,而无需详细地指定要应用于图像数据的各种图像处理。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当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