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6081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终端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也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享受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

目前,以智能手机为例,越来越多的手机支持无线充电功能。当手机进行无线充电时,需要放置在无线充电适配器上,此时,若手机的来电提醒方式为震动来电提醒方式时,就有可能导致手机的无线充电接收端和无线充电适配器上的无线充电发射端的位置错位,使得两者不能完全耦合,造成手机充电效率降低或者停止充电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以避免移动终端与无线充电适配器发生错位,提高无线充电的效率,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包括:当接收到通话呼入信号时,检测无线充电接收器是否处于充电状态;如果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处于充电状态,检测当前工作模式下的呼入提醒方式是否为第一提醒方式,所述第一提醒方式中至少包括震动提醒方式;如果所述呼入提醒方式为所述第一提醒方式,按照第二提醒方式,生成呼入提醒指令,所述第二提醒方式中不包括震动提醒方式;执行所述呼入提醒指令,以提醒用户有通话呼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通话呼入信号;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通话呼入信号时,检测无线充电接收器是否处于充电状态;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如果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处于充电状态,检测当前工作模式下的呼入提醒方式是否为第一提醒方式,所述第一提醒方式中至少包括震动提醒方式;指令生成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呼入提醒方式为所述第一提醒方式,按照第二提醒方式,生成呼入提醒指令,所述第二提醒方式中不包括震动提醒方式;执行单元,用于执行所述呼入提醒指令,以提醒用户有通话呼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首先,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通话呼入信号时,检测自身的无线充电接收器是否处于充电状态,如果无线充电接收器处于充电状态,就表明此时移动终端正在进行无线充电,此时,检测当前工作模式下的呼入提醒方式是否为至少包括震动提醒方式的第一提醒方式,若是,则按照不包括震动提醒方式的第二提醒方式,生成呼入提醒指令,然后,移动终端执行按照第二提醒方式生成的呼入提醒指令,以第二提醒方式来提醒用户有通话呼入。可见,当有通话呼入时,如果确定移动终端正在无线充电,且原来的呼入提醒方式是包含震动提醒方式的,则将其呼入提醒方式调整为不包含震动提醒方式的提醒方式,这样,当移动终端进行无线充电时,就能够避免由于呼入提醒中所包含的震动提醒方式所导致的移动终端中的无线充电接收器与无线充电适配器发生错位,进而保证了无线充电接收器与无线充电适配器始终以最大功率进行充电,提高了无线充电的充电效率,进一步地提升了移动终端的智能程度,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超级本、智能手表等。在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上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器,当该无线充电接收器与连接在电源上的无线充电适配器电磁耦合时,无线充电接收器进入充电状态。

参见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当接收到通话呼入信号时,检测无线充电接收器是否处于充电状态;

这里,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可以接到其它用户通过自己的移动终端向该移动终端拨打电话或者发起语音通话、视频通话,此时,其它用户的移动终端为主叫终端,用户的移动终端为被叫终端。那么,当被叫终端接收到主叫终端发送的通话呼入信号时,被叫终端首先检测自身的无线充电接收器是否处于充电状态,比如,检测无线充电接收器是否与无线充电适配器耦合,当无线充电接收器与无线充电适配器耦合时,表明无线充电接收器处于充电状态;当无线充电接收器与无线充电适配器没有耦合时,表明无线充电接收器处于非充电状态。

S102:如果无线充电接收器处于充电状态,检测当前工作模式下的呼入提醒方式是否为第一提醒方式;

其中,第一提醒方式中至少包括震动提醒方式;

这里,当通过S102检测到无线充电接收器正处于充电状态时,移动终端检测当前工作模式下的呼入提醒方式是否为至少包含震动提醒方式的第一提醒方式,也就是说,检测当前工作模式下的呼入提醒方式是否包含震动提醒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移动终端来说,可以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如响铃模式、静音模式、会议模式、户外模式、免打扰模式等,在不同的模式下,呼入输入提醒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例如,在响铃模式下,呼入提醒方式可以包括仅提示音提醒方式、提示音提醒方式结合亮屏提醒方式、震动提醒方式;在会议模式下,呼入提醒方式可以包括仅震动提醒方式、震动提醒方式结合亮屏提醒方式;在免打扰模式下,在通话呼入时,移动终端是不进行任何提示的,只有在用户主动点亮屏幕时,移动终端才显示未接来电提示信息。

那么,举例来说,移动终端在确定无线充电接收器正处于充电状态时,检测当前工作模式,如响铃模式下的呼入提醒方式是否为提示音提醒方式结合震动提醒方式或者提示音提醒方式结合亮屏提醒方式以及震动提醒方式,即第一提醒方式。

S103:如果呼入提醒方式为第一提醒方式,按照第二提醒方式,生成呼入提醒指令;

其中,第二提醒方式中不包括震动提醒方式;

这里,移动终端在确定呼入提醒方式为上述第一提醒方式后,按照不包括震动提醒方式的第二提醒方式,如仅提示音提醒方式、仅亮屏提醒方式或两者的结合,生成对应的呼入提醒指令,呼入提醒指令用来驱动扬声器、耳机、显示屏等输出提示信息。

S104:执行呼入提醒指令,以提醒用户有通话呼入。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通话呼入时,如果确定移动终端正在无线充电,且原来的呼入提醒方式是包含震动提醒方式的,则将其呼入提醒方式调整为不包含震动提醒方式的提醒方式,这样,当移动终端进行无线充电时,就能够避免由于呼入提醒中所包含的震动提醒方式所导致的移动终端中的无线充电接收器与无线充电适配器发生错位,进而保证了无线充电接收器与无线充电适配器始终以最大功率进行充电,提高了无线充电的充电效率,进一步地提升了移动终端的智能程度,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基于前述实施例一,为了尽可能的保持用户原有的设置,延续用户的使用习惯,参见图2所示,在S103中按照第二提醒方式生成呼入提醒指令的步骤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S201:判断第一提醒方式中是否包括提示音提醒方式;

这里,移动终端在执行S102之后,如果呼入提醒方式为第一提醒方式,此时,判断第一提醒方式中是否包括提示音提醒方式;例如,第一提醒方式为提示音提醒方式结合亮屏提醒方式以及震动提醒方式,可见,第一提醒方式中是包括提示音提醒方式的。

S202a:若是,将包含提示音提醒方式的呼入提醒方式作为第二提醒方式;

这里,如果第一提醒方式中是包括提示音提醒方式,为了延续用户的使用习惯,将包含提示音提醒方式,且不包含震动提醒方式的呼入提醒方式作为第二提醒方式。例如,仍参考上例,第一提醒方式为提示音提醒方式结合亮屏提醒方式以及震动提醒方式,此时,可以将仅提示音提醒方式或者提示音提醒方式结合亮屏提醒方式作为第二提醒方式。

S202b:若否,将不包含提示音提醒方式的呼入提醒方式作为第二提醒方式。

这里,如果第一提醒方式中不包括提示音提醒方式,也就是说,假如,第一提醒方式为仅震动提醒方式,或者亮屏提醒方式结合震动提醒方式,此时,移动终端可以将仅亮屏提醒方式,即不包含提示音提醒方式,且不包含震动提醒方式的提醒方式作为第二提醒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根据切换呼入提醒方式之前用户的设置,延续用户的使用习惯,那么,假设用户正在开会,在会议模式下,如果调整前的呼入提醒方式不包含提示音提醒方式,那么,在调整呼入提醒方式时,会延续这种设置,以不包含提示音提醒方式的提醒方式进行提醒,进一步地提升了移动终端的智能程度,方便用户使用,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基于前述实施例一,在实际应用中,移动终端的使用环境是在变化的,那么,为了适配当前的使用环境,有效地对用户进行通话呼入提醒,参见图3所示,在S103中按照第二提醒方式生成呼入提醒指令的步骤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S301:检测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音参数;

这里,移动终端在执行S102之后,如果呼入提醒方式为第一提醒方式,此时,检测自身所处环境的环境音参数,如环境音的分贝数、噪声的分贝数等。

S302a:如果环境音参数达到预设门限,将包含提示音提醒方式的呼入提醒方式作为第二提醒方式;

S302b:如果环境音参数未达到预设门限,将不包含提示音提醒方式的呼入提醒方式作为第二提醒方式。

这里,S302a和S302b具体来说,移动终端将检测到环境音参数与预设的门限进行比较,如果环境音参数达到预设门限,说明当前环境的环境声音比较大,需要以提示音提醒的方式有效地提示用户,所以,将包含提示音提醒方式的呼入提醒方式作为第二提醒方式,反之,如果环境音参数未达到预设门限,将不包含提示音提醒方式的呼入提醒方式作为第二提醒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设门限可经验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应用自行设定,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环境音参数达到预设门限后,移动终端还可以根据环境音参数的具体取值,确定提示音的输出音量,以适应当前环境,进而有效地提醒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能够根据当前环境的环境音参数,选择第二提醒方式,以实现更为有效地提醒用户有通话呼入,进一步地提升了移动终端的智能程度,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

实施例四: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至三,在实际应用中,移动终端会实时监听当前呼入的通话,等到用户的应答,如果用户没有应答该通话,主叫终端结束通话,或者,用户应答该通话后,结束通话,此时,参见图4所示,在S103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S401:当监听到结束通话时,检测无线充电接收器是否处于充电状态;

这里,当移动终端监听到结束通话时,检测无线充电接收器是否处于充电状态,与S101一样,可以检测无线充电接收器是否与无线充电适配器耦合,当无线充电接收器与无线充电适配器耦合时,表明无线充电接收器处于充电状态;当无线充电接收器与无线充电适配器没有耦合时,表明无线充电接收器处于非充电状态。

S402a:若是,将呼入提醒方式保持为第二提醒方式;

S402b:若否,将呼入提醒方式切换为第一提醒方式。

这里,S402a和S402b具体来说,在通话结束时,如果移动终端通过S401检测到无线充电接收器处于充电状态时,则将呼入提醒方式保持为第二提醒方式,这样,当下一次再有通话呼入时,仍会以不包含震动提醒方式的第二提醒方式进行呼入提醒,避免由于呼入提醒中所包含的震动提醒方式所导致的移动终端中的无线充电接收器与无线充电适配器发生错位;而如果在通话结束时,已经结束充电的话,就可以将呼入提醒方式切换回原来的第一提醒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当通话结束时,移动终端可以自动检测自身是否还在进行无线充电,进而选择是否将呼入提醒方式切换回用户原来设置的第一提醒方式。这样,既能够保证在无线充电期间无线充电接收器与无线充电适配器始终以最大功率进行充电,提高了无线充电的充电效率,又能够在结束通话后,切换回用户原有的设置,进一步提升移动终端的智能程度,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实施例五: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与前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终端一致。

参见图5所示,该移动终端5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51,用于接收通话呼入信号;第一检测单元52,用于当接收单元51接收到通话呼入信号时,检测无线充电接收器是否处于充电状态;第二检测单元53,用于如果无线充电接收器处于充电状态,检测当前工作模式下的呼入提醒方式是否为第一提醒方式,第一提醒方式中至少包括震动提醒方式;指令生成单元54,用于如果呼入提醒方式为第一提醒方式,按照第二提醒方式,生成呼入提醒指令,第二提醒方式中不包括震动提醒方式;执行单元55,用于执行呼入提醒指令,以提醒用户有通话呼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50,还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在指令生成单元54生成呼入提醒指令之前,如果呼入提醒方式为第一提醒方式,判断第一提醒方式中是否包括提示音提醒方式;若是,将包含提示音提醒方式的呼入提醒方式作为第二提醒方式;若否,将不包含提示音提醒方式的呼入提醒方式作为第二提醒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50,还包括:第三检测单元,用于在指令生成单元54生成呼入提醒指令之前,如果呼入提醒方式为第一提醒方式,检测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音参数;如果环境音参数达到预设门限,将包含提示音提醒方式的呼入提醒方式作为第二提醒方式;如果环境音参数未达到预设门限,将不包含提示音提醒方式的呼入提醒方式作为第二提醒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50,还包括:控制单元;

第一检测单元52,用于在执行单元55执行呼入提醒指令之后,当监听到结束通话时,检测无线充电接收器是否处于充电状态;

控制单元,用于若是,将呼入提醒方式保持为第二提醒方式;若否,将呼入提醒方式切换为第一提醒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检测单元52,具体用于检测无线充电接收器是否与无线充电适配器耦合;当无线充电接收器与无线充电适配器耦合时,表明无线充电接收器处于充电状态;当无线充电接收器与无线充电适配器没有耦合时,表明无线充电接收器处于非充电状态。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移动终端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移动终端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因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与前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终端一致。

参见图6所示,该移动终端60可以包括:无线充电接收器61,射频天线62、处理器63以及提醒输出部件64;

其中,无线充电接收器61,用于与无线充电适配器耦合,对移动终端的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射频天线62,用于接收通话呼入信号;

处理器63,用于当射频天线接收到通话呼入信号时,检测无线充电接收器61是否处于充电状态;如果无线充电接收器61处于充电状态,检测当前工作模式下的呼入提醒方式是否为第一提醒方式,第一提醒方式中至少包括震动提醒方式;如果呼入提醒方式为第一提醒方式,按照第二提醒方式,生成呼入提醒指令,第二提醒方式中不包括震动提醒方式;执行呼入提醒指令,控制提醒输出部件输出提醒信息;

提醒输出部件64,用于输出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有通话呼入。

可以理解地,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无线充电接收器61可以为无线充电线圈,一端与移动终端的电池连接,将自身接收到的电能输送给电池,以对其进行充电;上述处理器63可以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可编程逻辑装置(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提醒输出部件64可以至少包括显示屏、指示灯、扬声器、耳机、震动马达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当然,还可以包括其它器件,只要能够输出提醒信息提示用户即可,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处理器63,还用于在生成呼入提醒指令之前,如果呼入提醒方式为第一提醒方式,判断第一提醒方式中是否包括提示音提醒方式;若是,将包含提示音提醒方式的呼入提醒方式作为第二提醒方式;若否,将不包含提示音提醒方式的呼入提醒方式作为第二提醒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环境音传感器,用于在处理器63生成呼入提醒指令之前,如果呼入提醒方式为第一提醒方式,检测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音参数;相应地,处理器63,还用于如果环境音参数达到预设门限,将包含提示音提醒方式的呼入提醒方式作为第二提醒方式;如果环境音参数未达到预设门限,将不包含提示音提醒方式的呼入提醒方式作为第二提醒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63,还用于在执行呼入提醒指令之后,当监听到结束通话时,检测无线充电接收器61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若是,将呼入提醒方式保持为第二提醒方式;若否,将呼入提醒方式切换为第一提醒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63,具体用于检测无线充电接收器61是否与无线充电适配器耦合;当无线充电接收器与无线充电适配器耦合时,表明无线充电接收器处于充电状态;当无线充电接收器与无线充电适配器没有耦合时,表明无线充电接收器处于非充电状态。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移动终端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移动终端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因此不再赘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