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60799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事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话机虽然早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通讯工具,但有一些法制观念淡薄或有企图的人,经常采用非法手段盗用他人的电话,从而给他人造成一定的损失。尤其对于特定部门和特定场所,如国家安全部门和军队,其语音通话安全将直接涉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这些场所更是不能出现电话被盗打的事件,从而使得这些场合的语音通话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传统的电话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技术是采用对线路监测来实现,它包括对线路和电路的监测,如对控制电路、输出电路和极性调整电路进行监测,监测设备主要由二、三极管、发光管、电阻、电容等组成,这些元器件安装在电话机内部,根据线路或电路的电压来确定外线线路是否被盗打。传统技术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技术存在稳定性差、成本较高、操作复杂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包括独立于电话机之外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输入模块,存储模块,处理模块,其中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电话机第一次使用时注册输入的一一对应的电话机的设备编码和电话号码,并发送给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输入模块发送的电话机的设备编码和电话号码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实时监听电话机发出的信号,该信号中包含电话机的设备编号和电话线对应的电话号码,获取信号中的设备编号和电话号码,并根据电话机第一次使用注册而存储的二者对应关系判断当前信号中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若正确,则确定电话机未被盗打,若不正确,则确定更换电话机进行盗打。

优选地,所述电话机内设置有电压检测模块和电流检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话机内部通话电路中预设电压节点的电压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话机内部通话电路中的电流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判定若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发送的电压信号和/或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发送的电流信号发生变化,则确定所述电话机被盗打。

优选地,所述电话机位于电话机房内,所述电话机房的房门上设置有NFC控制模块;所述NFC控制模块,用于在终端的NFC模块靠近其进行身份验证时,若身份验证通过,则控制所述电话机房的房门打开;若身份验证不通过,则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信号;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FC控制模块发送的信号确定有人要盗打电话。

优选地,所述电话机位于电话机房内,所述电话机房的房门上设置有虹膜识别器,所述虹膜识别器,用于识别当前操作人员的虹膜信息,并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虹膜信息进行身份验证,若身份验证通过,则控制所述电话机房的房门打开,若身份验证不通过,则确定有人要盗打电话。

优选地,所述电话机位于电话机房内,且所述电话机房内布置有红外检测器和/或人体热释电传感器;所述红外检测器和所述人体热释电传感器,均用于检测所述电话机房内是否有人闯入,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有人要盗打电话。

优选地,所述电话机内设置有电流阻断器;所述电流阻断器,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更换电话机进行盗打时或者所述电话机被盗打时或者有人要盗打电话时切断电话线路。

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确定更换电话机进行盗打时或者电话机被盗打时或者有人要盗打电话时向所述报警模块发送报警信号;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报警信号发出报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输入模块接收电话机第一次使用时注册输入的一一对应的电话机的设备编码和电话号码,并发送给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存储接收到的电话机第一次使用时注册的设备编码和电话号码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处理模块实时监听电话机发出的信号,该信号中包含电话机的设备编号和电话线对应的电话号码,获取信号中的设备编号和电话号码,并根据电话机第一次使用注册而存储的二者对应关系判断当前信号中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若正确,则确定电话机未被盗打,若不正确,则确定更换电话机进行盗打。

优选地,所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采用上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所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方法,还包括:所述电压检测模块检测电话机内部通话电路中预设电压节点的电压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和/或,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检测电话机内部通话电路中的电流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判定若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发送的电压信号和/或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发送的电流信号发生变化,则确定所述电话机被盗打。

优选地,所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采用上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所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方法,还包括:NFC控制模块在终端的NFC模块靠近其进行身份验证时,若身份验证通过,则控制所述电话机房的房门打开,若身份验证不通过,则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信号;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NFC控制模块发送的信号确定有人要盗打电话。

优选地,所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采用上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所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方法,还包括:所述虹膜识别器识别当前操作人员的虹膜信息,并发送至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虹膜信息进行身份验证,若身份验证通过,则控制所述电话机房的房门打开,若身份验证不通过,则确定有人要盗打电话。

优选地,所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采用上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所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方法,还包括:所述红外检测器和/或所述人体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话机房内是否有人闯入,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根据该检测结果确定是否有人要盗打电话。

优选地,所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采用上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所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方法,还包括:所述电流阻断器在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更换电话机进行盗打时或者所述电话机被盗打时或者有人要盗打电话时切断电话线路。

优选地,所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采用上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所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方法,还包括:所述处理模块在确定更换电话机进行盗打时或者电话机被盗打时或者有人要盗打电话时向报警模块发送报警信号;所述报警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报警信号发出报警。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及方法,通过实时监听电话机发出的信号中携带的设备编码和电话号码确定电话机是否被更换进行盗打,从而可以实时监控电话线路是否被盗用,也就极大地减小了电话线路被盗用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7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及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包括独立于电话机之外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输入模块11,存储模块12和处理模块13。其中:

所述输入模块11用于接收电话机第一次使用时注册输入的一一对应的电话机的设备编码和电话号码,并发送给存储模块12。

所述存储模块12用于存储输入模块11发送的电话机的设备编码和电话号码的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处理模块13用于实时监听电话机发出的信号,该信号中包含电话机的设备编号和电话线对应的电话号码,获取信号中的设备编号和电话号码,并根据电话机第一次使用注册而存储的二者对应关系判断当前信号中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若正确,则确定电话机未被盗打,若不正确,则确定更换电话机进行盗打。

其中,设备编码为电话机区别于其它电话机的标识,电话号码用于反应电话机所连的电话线路编号或者向用户分配的电话线连接口对应的编号。具体地,电话机在第一次使用时先进行注册,注册内容包括电话机的设备编号和电话机所连电话线对应的电话号码。进一步地,在电话机的使用过程中,电话机会不断发出信号,这些信号中携带电话机的设备编号和其所连电话线对应的电话号码。因此,若处理模块13确定当前电话机发出的信号中携带的对应关系与第一次使用而注册的对应关系不一致,则可以确定电话线路被连接了其它电话,因而可确定该电话线路被盗用;若当前电话机发出的信号中携带的对应关系与第一次使用而注册的对应关系一致,则处理模块13可以确定电话机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即电话机未被盗打或者说电话线路未被盗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其可以应用于安全级别比较高的特定场所,如军队或者国家安全部门等。其中,电话机和控制系统中均可以包括Zigbee通信模块,以使二者可以基于Zigbee协议进行通信。

实施例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与上述实施例1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相类似,控制系统同样包括模块11至13,由于模块11至13在实施例1中已有了详细地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仅描述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点。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电话机内设置有电压检测模块14和电流检测模块15中的至少一个,即电话机内设置有电压检测模块14,或者电话机内设置有电流检测模块15,或者电话机内设置有电压检测模块14和电流检测模块15。

所述电压检测模块14用于检测电话机内部通话电路中预设电压节点的电压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其中,预设电压节点为预设的电话机进行打电话或未打电话时电压值不一致的节点。

所述电流检测模块15用于检测电话机内部通话电路中的电流信号并发送至处理模块13。

所述处理模块13还用于判定若所述电压检测模块14发送的电压信号和/或电流检测模块15发送的电流信号发生变化,则确定电话机被盗打。具体地,若电话机内设置有电压检测模块14,则若判定电压信号发生变化,则确定电话机被盗打;若电话机内设置有电流检测模块15,则若判定电流信号发生变化,则确定电话机被盗打;若电话机内设置有电压检测模块14和电流检测模块15,则若判定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均发生变化,则确定电话机被盗打。

具体地,任何一部电话机在正常工作时,都是由电话交换机提供电源,通常在电话线间会存在一个直流电压,若接在电话线上的电话机没有摘机时,此电压约为48V,当有人摘机时,此电压约为10-16V。另外电话机摘机后的电流也有变化,一般在20-30mA,挂机时电流应该在5微安左右。因此,采取电压检测模块和/或电流检测模块对电压和/或电流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来识别判断是否有人盗打电话。其中,电压检测模块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电压传感器;电流检测模块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电流传感器。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备编号和电话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电压和/或电流的变化来确定电话机是否被盗打,从而双重保证电话机的语音通话安全。

实施例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与上述实施例1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相类似,二者的相同点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仅描述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点。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电话机位于电话机房内,所述电话机房的房门上设置有NFC控制模块16;所述NFC控制模块16用于在终端的NFC模块靠近其进行身份验证时,若身份验证通过,则控制所述电话机房的房门打开;若身份验证不通过,则向处理模块13发送信号;所述处理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NFC控制模块16发送的信号确定有人要盗打电话。

具体地,欲进入电话机房的用户在进入电话机房之前,需要先进行身份验证。在进行身份验证时,欲进入电话机房的用户可以使用其持有的终端上的NFC模块靠近电话机房的房门上设置的NFC控制模块。具体NFC控制模块确定身份验证是否通过的方式,可以参见已有的通过NFC控制模块进行身份验证的方式,此处不作详细讨论。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电话机房的房门上设置NFC控制模块,可以在用户进入电话机房时即先对其身份进行初步验证,因此,相对于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的任一实施例,可以更好地保护电话机的语音通话安全。

另外,NFC控制模块和控制系统的处理模块之间可以基于Zigbee协议进行通信。

实施例4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与上述实施例3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相类似,二者的相同点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仅描述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3的不同点。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电话机房的房门上设置有虹膜识别器17。

所述虹膜识别器17用于识别当前操作人员的虹膜信息,并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13;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虹膜信息进行身份验证,若身份验证通过,则控制所述电话机房的房门打开,若身份验证不通过,则确定有人要盗打电话。

具体地,欲进入电话机房的用户在进入电话机房之前,需要先对其进行身份验证。在进行身份验证时,除对欲进入电话机房的用户通过NFC控制模块进行身份验证的方式外,还可以通过虹膜识别器对其虹膜进行身份验证,以实现根据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关于通过虹膜信息进行身份验证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已有的虹膜识别方式。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电话机房的房门上设置NFC控制模块和虹膜识别器,可以在用户进入电话机房时即先通过NFC方式和虹膜识别方式对其身份进行初步验证,可以确保进入电话机房的用户为合法用户,因此,相对于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任一实施例,可以更好地保证电话机的语音通话安全。

当然,电话机房的房门上也可以仅设置虹膜识别器而不设置NFC控制模块,即仅通过虹膜识别的方式来对进入电话机房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另外,虹膜识别器17和控制系统的处理模块之间可以基于Zigbee协议进行通信。

实施例5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与上述实施例1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相类似,二者的相同点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仅描述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点。具体地,请参阅图5,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电话机位于电话机房内,且所述电话机房内布置有红外检测器18和/或人体热释电传感器19;其中,所述红外检测器18和所述人体热释电传感器19,均用于检测所述电话机房内是否有人闯入,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13;所述处理模块13用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有人要盗打电话。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电话机房的房门上设置NFC控制模块和虹膜识别器,可以在用户进入电话机房时即先通过NFC方式和虹膜识别方式对其身份进行初步验证,可以确保要进入电话机房的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接着再借助红外检测器18和/或人体热释电传感器19来判断不合法用户是否真正进入电话机房内,因此,相对于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任一实施例,可以更好地保证电话机的语音通话安全。

实施例6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在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基础上,请参阅图6,所述电话机内设置有电流阻断器20;所述电流阻断器20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13确定更换电话机进行盗打时或者电话机被盗打时或者有人要盗打电话时切断电话线路。

通过在确定更换电话机进行盗打时或者所述电话机被盗打时或者有人要盗打电话时(或者说,电话线路被盗用时),通过电流阻断器及时切断电话线路,因此,相对于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任一实施例,该实施例可以及时阻止电话机的非正常语音通话,因而可以及时保护电话机的语音通话安全。

实施例7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在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基础上,请参阅图7,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报警模块21;所述处理模块13用于在确定更换电话机进行盗打时或者所述电话机被盗打时或者有人要盗打电话时向所述报警模块21发送报警信号;所述报警模块21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报警信号发出报警。

该实施例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6中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通过由报警模块21发出报警,可以及时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发现电话机的异常。

实施例8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工作流程图。请参阅图8,实施例1所述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在进行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时,可以通过如下步骤S81至步骤S83来实现:

S81,所述输入模块接收电话机第一次使用时注册输入的一一对应的电话机的设备编码和电话号码,并发送给存储模块;

S82,所述存储模块存储接收到的电话机第一次使用时注册的设备编码和电话号码的一一对应关系;

S83,所述处理模块实时监听电话机发出的信号,该信号中包含电话机的设备编号和电话线对应的电话号码,获取信号中的设备编号和电话号码,并根据电话机第一次使用注册而存储的二者对应关系判断当前信号中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若正确,则确定电话机未被盗打,若不正确,则确定更换电话机进行盗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技术,其通过实时监听电话机发出的信号中携带的设备编码和电话号码确定电话机是否被盗打,从而可以实时对电话机的语音通话安全进行保护,从而可避免电话机被盗打,极大地减小了电话机被盗打的可能性。

实施例9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工作流程应用于上述实施例2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该工作流程与上述实施例8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工作流程相类似,同样包括步骤S81至步骤S83,由于步骤S81至步骤S83已在上述实施例8中已有了详细地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仅描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的不同点。具体地,所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方法,还包括:所述电压检测模块检测电话机内部通话电路中预设电压节点的电压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和/或,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检测电话机内部通话电路中的电流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判定若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发送的电压信号和/或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发送的电流信号发生变化,则确定所述电话机被盗打。

关于该部分内容的相关原理已在上述实施例2中进行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1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工作流程应用于上述实施例3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该工作流程与上述实施例8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工作流程相类似,同样包括步骤S81至步骤S83,由于步骤S81至步骤S83已在上述实施例8中已有了详细地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仅描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的不同点。具体地,所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方法,还包括:NFC控制模块在终端的NFC模块靠近其进行身份验证时,若身份验证通过,则控制所述电话机房的房门打开,若身份验证不通过,则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信号;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NFC控制模块发送的信号确定有人要盗打电话。

关于该部分内容的相关原理已在上述实施例3中进行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1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工作流程应用于上述实施例4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该工作流程与上述实施例10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工作流程相类似。下面仅描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0的不同点。具体地,所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方法,还包括:所述虹膜识别器识别当前操作人员的虹膜信息,并发送至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虹膜信息进行身份验证,若身份验证通过,则控制所述电话机房的房门打开,若身份验证不通过,则确定有人要盗打电话。

关于该部分内容的相关原理已在上述实施例4中进行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1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工作流程应用于上述实施例5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该工作流程与上述实施例8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工作流程相类似。下面仅描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的不同点。具体地,所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方法,还包括:所述红外检测器和/或所述人体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话机房内是否有人闯入,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有人要盗打电话。

关于该部分内容的相关原理已在上述实施例5中进行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1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工作流程应用于上述实施例6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该工作流程与上述实施例8至实施例12中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工作流程相类似。下面仅描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至实施例12中任一实施例的不同点。具体地,所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方法,还包括:所述电流阻断器在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更换电话机进行盗打时或者所述电话机被盗打时或者有人要盗打电话时切断电话线路。

关于该部分内容的相关原理已在上述实施例6中进行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1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工作流程应用于上述实施例7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该工作流程与上述实施例8至实施例12中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系统的工作流程相类似。下面仅描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至实施例12中任一实施例的不同点。具体地,所述语音通话安全的保护方法,还包括:所述处理模块在确定更换电话机进行盗打时或者所述电话机被盗打时或者有人要盗打电话时向报警模块发送报警信号;所述报警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报警信号发出报警。

关于该部分内容的相关原理已在上述实施例7中进行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