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7677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mcwill的系统组网中,基站间没有负载均衡功能,造成有些基站负载很重,有些基站负载很轻,系统业务量不均衡,当有用户需求大带宽时负载太重的基站无法分配足够的带宽或功率资源,影响整个系统的吞吐量。为了实现系统容量最大化,同时使系统处于稳定状态,负载均衡是一个很重要的算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如何使系统达到负载均衡及容量最大化的情况下,激活终端从超载基站切换到相邻异频非超载基站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周期性统计加权用户数,并判断是否超过预设的超载门限,所述加权用户数用于表示超载门限;

若所述基站超过所述超载门限,则所述基站向接入所述基站的终端发送重配命令,所述重配命令中携带超载标识,以使得所述终端根据邻基站的扫描信号强度以及负载情况进行负载平衡判决,若满足预设的负载平衡判决条件,则所述终端发起切换。

优选地,所述基站周期性统计加权用户数,包括:

所述基站获取当前所有激活用户的每个时隙平均所占的带宽量;

所述基站获取当前占用和预留的集群组的个数;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当前所有激活用户的每个时隙平均所占的带宽量和所述当前占用和预留的集群组的个数,获取所述加权用户数。

第二方面,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判断是否达到启动异频扫描的条件;

若所述终端判断已达到启动异频扫描的条件,则所述终端获取稳定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的至少一个异频基站;

所述终端从所述至少一个异频基站中获取符合负载平衡判决条件的切换基站,向所述切换基站发送切换命令。

优选地,所述终端判断是否达到启动异频扫描的条件,包括:

所述终端判断接入基站的功率是否小于预设功率;或者,

所述终端判断所述接入基站是否超载。

优选地,所述终端获取稳定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的至少一个异频基站,包括:

所述终端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邻基站是否异频;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所述邻基站异频,所述终端判断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功率阈值;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邻基站小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则判断所述邻基站与所述接入基站的信号功率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功率阈值;

若所述邻基站与所述接入基站的信号功率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则判断所有基站中功率最高的基站的功率与所述邻基站功率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三功率阈值;

若所有基站中功率最高的基站的功率与所述邻基站功率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三功率阈值,则将评价所述邻基站稳定性的计数器增加1;

若所述计数器的数值超过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邻基站为稳定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的异频基站。

优选地,所述终端获取稳定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的至少一个异频基站,包括:

所述终端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邻基站是否异频;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所述邻基站异频,所述终端判断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功率阈值;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邻基站小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则判断所述邻基站与所述接入基站的信号功率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功率阈值;

若判断所述邻基站与所述接入基站的信号功率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则判断所述接入基站的功率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四功率阈值;

若所述接入基站的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四功率阈值,则判断所有基站中功率最高的基站的功率与所述邻基站功率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三功率阈值;

若所有基站中功率最高的基站的功率与所述邻基站功率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三功率阈值,则将评价所述邻基站稳定性的计数器增加1;

若所述计数器的数值超过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邻基站为稳定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的异频基站。

优选地,所述终端获取稳定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的至少一个异频基站,包括:

所述终端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邻基站是否异频;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所述邻基站异频,所述终端判断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功率阈值;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则判断所述邻基站同频的功率最高的基站的信号功率与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的功率差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五功率阈值;

若所述邻基站同频的功率最高的基站的信号功率与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的功率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五功率阈值,则将评价所述邻基站稳定性的计数器增加1;

若所述计数器的数值超过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邻基站为稳定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的异频基站。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接入基站和所述邻基站不是异频,则初始化所述计数器;

若所有基站中功率最高的基站的功率与所述邻基站功率的差值大于第三功率阈值,则初始化所述计数器;

若所述接入基站的功率小于所述第四功率阈值,则初始化所述计数器;

若所述邻基站同频的功率最高的基站的信号功率与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的功率差值大于所述第五功率阈值,则初始化所述计数器。

优选地,所述终端从所述至少一个异频基站中获取符合负载平衡判决条件的切换基站,包括:

所述终端将所述至少一个异频基站的功率按照功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所述终端判断所述异频基站加上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是否小于所述终端的接入基站减去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异频基站加上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小于所述终端的接入基站减去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则所述异频基站为所述切换基站。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异频基站加上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大于等于所述终端的接入基站减去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则所述终端判断下一个异频基站是否符合负载平衡判决条件的异频基站。

第三方面,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统计模块,用于周期性统计加权用户数,所述加权用户数用于表示超载门限;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超过预设的超载门限;

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基站的加权用户数超过所述超载门限,则向接入所述基站的终端发送重配命令,所述重配命令中携带超载标识,以使得所述终端根据邻基站的扫描信号强度以及负载情况进行负载平衡判决,若满足预设的负载平衡判决条件,则所述终端发起切换。

优选地,所述统计模块,用于:

获取当前所有激活用户的每个时隙平均所占的带宽量;

获取当前占用和预留的集群组的个数;

根据所述当前所有激活用户的每个时隙平均所占的带宽量和所述当前占用和预留的集群组的个数,获取所述加权用户数。

第四方面,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达到启动异频扫描的条件;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判断已达到启动异频扫描的条件,则获取稳定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的至少一个异频基站;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异频基站中获取符合负载平衡判决条件的切换基站;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切换基站发送切换命令。

优选地,所述判断模块,用于:

判断接入基站的功率是否小于预设功率;或者,

判断所述接入基站是否超载。

优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

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邻基站是否异频;

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所述邻基站异频,所述终端判断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功率阈值;

若判断所述邻基站小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则判断所述邻基站与所述接入基站的信号功率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功率阈值;

若所述邻基站与所述接入基站的信号功率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则判断所有基站中功率最高的基站的功率与所述邻基站功率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三功率阈值;

若所有基站中功率最高的基站的功率与所述邻基站功率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三功率阈值,则将评价所述邻基站稳定性的计数器增加1;

若所述计数器的数值超过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邻基站为稳定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的异频基站。

优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

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邻基站是否异频;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所述邻基站异频,判断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功率阈值;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邻基站小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则判断所述邻基站与所述接入基站的信号功率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功率阈值;

若判断所述邻基站与所述接入基站的信号功率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则判断所述接入基站的功率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四功率阈值;

若所述接入基站的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四功率阈值,则判断所有基站中功率最高的基站的功率与所述邻基站功率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三功率阈值;

若所有基站中功率最高的基站的功率与所述邻基站功率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三功率阈值,则将评价所述邻基站稳定性的计数器增加1;

若所述计数器的数值超过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邻基站为稳定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的异频基站。

优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

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邻基站是否异频;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所述邻基站异频,判断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功率阈值;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则判断所述邻基站同频的功率最高的基站的信号功率与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的功率差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五功率阈值;

若所述邻基站同频的功率最高的基站的信号功率与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的功率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五功率阈值,则将评价所述邻基站稳定性的计数器增加1;

若所述计数器的数值超过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邻基站为稳定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的异频基站。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初始化模块,用于若所述接入基站和所述邻基站不是异频,则初始化所述计数器;若所有基站中功率最高的基站的功率与所述邻基站功率的差值大于第三功率阈值,则初始化所述计数器;若所述接入基站的功率小于所述第四功率阈值,则初始化所述计数器;若所述邻基站同频的功率最高的基站的信号功率与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的功率差值大于所述第五功率阈值,则初始化所述计数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

将所述至少一个异频基站的功率按照功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判断所述异频基站加上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是否小于所述终端的接入基站减去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

若判断所述异频基站加上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小于所述终端的接入基站减去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则所述异频基站为所述切换基站。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若判断所述异频基站加上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大于等于所述终端的接入基站减去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则判断下一个异频基站是否符合负载平衡判决条件的异频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及装置,基站周期性统计加权用户数,并判断是否超过预设的超载门限,所述加权用户数用于表示超载门限;若所述基站的加权用户数超过所述超载门限,则所述基站向接入所述基站的终端发送重配命令,以使得所述终端根据邻基站的扫描信号强度以及负载情况进行负载平衡判决,若满足预设的负载平衡判决条件,则所述终端发起切换,实现基站间负载均衡;基站按周期统计加权用户数,并与网管配置的超载门限进行对比,将本基站是否超载的标识通过终端重配命令发给终端,终端发现本基站超载后,会根据邻基站扫描信号强度、负载情况,进行切换判决,如果满足设定的切换条件,终端则发起切换,从而达到小区间负载平衡,实现激活终端从超载基站切换到相邻异频非超载基站,使系统达到负载均衡及容量最大化,提高系统吞吐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邻基站的信号强度统计处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所述终端切换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基站周期性统计加权用户数,并判断是否超过预设的超载门限,所述加权用户数用于表示超载门限;

优选地,所述基站周期性统计加权用户数,包括:

所述基站获取当前所有激活用户的每个时隙平均所占的带宽量;

所述基站获取当前占用和预留的集群组的个数;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当前所有激活用户的每个时隙平均所占的带宽量和所述当前占用和预留的集群组的个数,获取所述加权用户数。

具体的,使用加权用户数表示基站负载信息,基站每二十帧统计一次本基站的加权用户数,如果本次统计值与上次统计值的差值不低于5,则向所有异频邻基站发送最新的负载值。

步骤102,若所述基站的加权用户数超过所述超载门限,则所述基站向接入所述基站的终端发送重配命令,所述重配命令中携带超载标识,以使得所述终端根据邻基站的扫描信号强度以及负载情况进行负载平衡判决,若满足预设的负载平衡判决条件,则所述终端发起切换。

具体的,如果基站负载高于lt(缺省值50),则将基站overloaded标记置1,并由重配命令下发该标记,通知终端进行负载平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基站周期性统计加权用户数,并判断是否超过预设的超载门限,所述加权用户数用于表示超载门限;若所述基站的加权用户数超过所述超载门限,则所述基站向接入所述基站的终端发送重配命令,以使得所述终端根据邻基站的扫描信号强度以及负载情况进行负载平衡判决,若满足预设的负载平衡判决条件,则所述终端发起切换,实现基站间负载均衡;基站按周期统计加权用户数,并与网管配置的超载门限进行对比,将本基站是否超载的标识通过终端重配命令发给终端,终端发现本基站超载后,会根据邻基站扫描信号强度、负载情况,进行切换判决,如果满足设定的切换条件,终端则发起切换,从而达到小区间负载平衡,实现激活终端从超载基站切换到相邻异频非超载基站,使系统达到负载均衡及容量最大化,提高系统吞吐量的目的。

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所述终端切换的方法包括:

步骤201,终端判断是否达到启动异频扫描的条件;

优选地,所述终端判断是否达到启动异频扫描的条件,包括:

所述终端判断接入基站的功率是否小于预设功率;或者,

所述终端判断所述接入基站是否超载。

步骤202,若所述终端判断已达到启动异频扫描的条件,则所述终端获取稳定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的至少一个异频基站;

具体的,终端扫异频条件,满足以下任意一项即启动异频扫描:

本基站preamble功率小于stdbm

终端接收到当前基站的overloaded标识。

优选地,所述终端获取稳定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的至少一个异频基站,包括:

所述终端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邻基站是否异频;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所述邻基站异频,所述终端判断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功率阈值;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邻基站小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则判断所述邻基站与所述接入基站的信号功率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功率阈值;

若所述邻基站与所述接入基站的信号功率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则判断所有基站中功率最高的基站的功率与所述邻基站功率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三功率阈值;

若所有基站中功率最高的基站的功率与所述邻基站功率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三功率阈值,则将评价所述邻基站稳定性的计数器增加1;

若所述计数器的数值超过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邻基站为稳定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的异频基站。

具体的,参考图3,其中,s(m)表示接收到基站m的信号功率,s(n)表示接收到基站n的信号功率、lbcounter表示负载平衡触发计数器、st表示基站扫异频门限-80dbm,sd1表示信号差值门限8db,sd2表示信号差值门限6db,p表示与n同频的基站中功率最高的基站,q表示所有基站中功率最高的基站。在以下出现的第一功率阈值为:s(n)≥st+δ;

第二功率阈值为:s(n)-s(m)>δ;

第三功率阈值为:s(n)≥s(q)-sd2+δ;

第四功率阈值为:s(m)≥st;

第五功率阈值为:s(n)≥s(p)-sd1+δ

具体的,判断m与n是否异频且基站是否过载,若是,则判断s(n)≥st+δ,

若否,则判断s(n)-s(m)>δ,若是,则判断s(n)≥s(q)-sd2+δ,若是,则lbcounter(n)+1。

优选地,所述终端获取稳定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的至少一个异频基站,包括:

所述终端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邻基站是否异频;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所述邻基站异频,所述终端判断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功率阈值;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邻基站小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则判断所述邻基站与所述接入基站的信号功率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功率阈值;

若判断所述邻基站与所述接入基站的信号功率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则判断所述接入基站的功率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四功率阈值;

若所述接入基站的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四功率阈值,则判断所有基站中功率最高的基站的功率与所述邻基站功率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三功率阈值;

若所有基站中功率最高的基站的功率与所述邻基站功率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三功率阈值,则将评价所述邻基站稳定性的计数器增加1;

若所述计数器的数值超过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邻基站为稳定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的异频基站。

具体的,判断m与n是否异频且基站是否过载,若是,则判断s(n)≥st+δ,若否,则判断s(n)-s(m)>δ,若否,则判断s(m)≥st,若是,则判断s(n)≥s(q)-sd2+δ,若是,则lbcounter(n)+1。

具体的,如果邻基站与接入站异频并且接入站过载,并且邻基站功率小于扫异频门限,并且邻基站功率小于接入站功率,并且接入站功率高于扫异频门限,并且邻基站功率高于所有邻基站的功率最大值,则计数器+1。

还有一种:如果邻基站与接入站异频并且接入站过载,并且邻基站功率小于扫异频门限,并且邻基站功率大于接入站功率,并且邻基站功率高于所有邻基站的功率最大值,则计数器+1。

优选地,所述终端获取稳定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的至少一个异频基站,包括:

所述终端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邻基站是否异频;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所述邻基站异频,所述终端判断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功率阈值;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则判断所述邻基站同频的功率最高的基站的信号功率与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的功率差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五功率阈值;

若所述邻基站同频的功率最高的基站的信号功率与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的功率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五功率阈值,则将评价所述邻基站稳定性的计数器增加1;

若所述计数器的数值超过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邻基站为稳定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的异频基站。

具体的,判断m与n是否异频且基站是否过载,若是,则判断s(n)≥st+δ,若是,则判断s(n)≥s(p)-sd1+δ,若是,则lbcounter(n)+1。

具体的,如果邻基站与接入站异频并且接入站过载,并且邻基站的功率高于扫异频门限,并且邻基站的功率高于所有和邻基站同频的基站的功率的最大值,则计数器+1。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接入基站和所述邻基站不是异频,则清0(因为切换条件要求连续满足次数。如果有一次不满足则清0);

若所有基站中功率最高的基站的功率与所述邻基站功率的差值大于第三功率阈值,则初始化所述计数器;

若所述接入基站的功率小于所述第四功率阈值,则初始化所述计数器;

若所述邻基站同频的功率最高的基站的信号功率与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的功率差值大于所述第五功率阈值,则初始化所述计数器。

步骤203,所述终端从所述至少一个异频基站中获取符合负载平衡判决条件的切换基站,向所述切换基站发送切换命令。

优选地,所述终端从所述至少一个异频基站中获取符合负载平衡判决条件的切换基站,包括:

所述终端将所述至少一个异频基站的功率按照功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所述终端判断所述异频基站加上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是否小于所述终端的接入基站减去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异频基站加上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小于所述终端的接入基站减去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则所述异频基站为所述切换基站。

具体的,负载平衡判决算法对信号强度连续六次满足负载平衡算法启动条件的终端,进行负载平衡判决。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异频基站加上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大于等于所述终端的接入基站减去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则所述终端判断下一个异频基站是否符合负载平衡判决条件的异频基站。

具体的,终端开始对接收到的各相邻基站的同步头功率进行统计,如果当前终端保存的基站过载标记为1,则在满足mod(frame-t,lbperiod)=0的帧检查是否有相邻异频基站的信号强度连续六次或六次以上都在有效范围内(不会产生乒乓切换),如果有,则向基站申请当前基站和满足条件的异频邻基站的负载信息。lbperiod是终端负载平衡周期(缺省值2000帧),t是每个终端产生的随机数(0~(lbperiod-1))收到负载信息后,启动负载平衡算法进行判决。

激活终端的基站过载标记通过重配消息中的相应字段进行更新,终端一旦释放业务,则三层启动一个计数器,在100帧之后将基站过载标记清零。

两台基站a和b,均打开5个scg,设成异频组网,互相添加进邻接表。网管上关于ems的算法参数采用默认配置。调整两个基站的射频信号衰减,以满足终端切换门限。

30部终端,上下行最小带宽设为256kbps,设置两基站皆为其可注册基站。

测试步骤:

在ems关闭两个基站的负载平衡算法开关;

关闭基站a的rf,开启基站b,开启所有终端,对终端起iperf或chariot,模拟tcp业务,记录基站b的负载信息;

打开基站a的rf,观察是否有终端切换至基站a,并确定发生切换的终端是否满足了异频切换的流程。待稳定后,记录两基站当前的负载信息;

开启两基站的负载平衡算法开关,看是否有终端发起切换或发生乒乓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基站周期性统计加权用户数,并判断是否超过预设的超载门限,所述加权用户数用于表示超载门限;若所述基站的加权用户数超过所述超载门限,则所述基站向接入所述基站的终端发送重配命令,以使得所述终端根据邻基站的扫描信号强度以及负载情况进行负载平衡判决,若满足预设的负载平衡判决条件,则所述终端发起切换,实现基站间负载均衡;基站按周期统计加权用户数,并与网管配置的超载门限进行对比,将本基站是否超载的标识通过终端重配命令发给终端,终端发现本基站超载后,会根据邻基站扫描信号强度、负载情况,进行切换判决,如果满足设定的切换条件,终端则发起切换,从而达到小区间负载平衡,实现激活终端从超载基站切换到相邻异频非超载基站,使系统达到负载均衡及容量最大化,提高系统吞吐量的目的。

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统计模块401,用于周期性统计加权用户数,所述加权用户数用于表示超载门限;

判断模块402,用于判断是否超过预设的超载门限;

发送模块403,用于若所述基站的加权用户数超过所述超载门限,则向接入所述基站的终端发送重配命令,以使得所述终端根据邻基站的扫描信号强度以及负载情况进行负载平衡判决,若满足预设的负载平衡判决条件,则所述终端发起切换。

优选地,所述统计模块401,用于:

获取当前所有激活用户的每个时隙平均所占的带宽量;

获取当前占用和预留的集群组的个数;

根据所述当前所有激活用户的每个时隙平均所占的带宽量和所述当前占用和预留的集群组的个数,获取所述加权用户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基站周期性统计加权用户数,并判断是否超过预设的超载门限,所述加权用户数用于表示超载门限;若所述基站的加权用户数超过所述超载门限,则所述基站向接入所述基站的终端发送重配命令,以使得所述终端根据邻基站的扫描信号强度以及负载情况进行负载平衡判决,若满足预设的负载平衡判决条件,则所述终端发起切换,实现基站间负载均衡;基站按周期统计加权用户数,并与网管配置的超载门限进行对比,将本基站是否超载的标识通过终端重配命令发给终端,终端发现本基站超载后,会根据邻基站扫描信号强度、负载情况,进行切换判决,如果满足设定的切换条件,终端则发起切换,从而达到小区间负载平衡,实现激活终端从超载基站切换到相邻异频非超载基站,使系统达到负载均衡及容量最大化,提高系统吞吐量的目的。

参考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501,用于判断是否达到启动异频扫描的条件;

第一获取模块502,用于若所述终端判断已达到启动异频扫描的条件,则获取稳定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的至少一个异频基站;

第二获取模块503,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异频基站中获取符合负载平衡判决条件的切换基站;

发送模块504,用于向所述切换基站发送切换命令。

优选地,所述判断模块501,用于:

判断接入基站的功率是否小于预设功率;或者,

判断所述接入基站是否超载。

优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502,用于:

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邻基站是否异频;

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所述邻基站异频,所述终端判断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功率阈值;

若判断所述邻基站小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则判断所述邻基站与所述接入基站的信号功率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功率阈值;

若所述邻基站与所述接入基站的信号功率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则判断所有基站中功率最高的基站的功率与所述邻基站功率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三功率阈值;

若所有基站中功率最高的基站的功率与所述邻基站功率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三功率阈值,则将评价所述邻基站稳定性的计数器增加1;

若所述计数器的数值超过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邻基站为稳定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的异频基站。

优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502,用于:

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邻基站是否异频;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所述邻基站异频,判断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功率阈值;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邻基站小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则判断所述邻基站与所述接入基站的信号功率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功率阈值;

若判断所述邻基站与所述接入基站的信号功率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则判断所述接入基站的功率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四功率阈值;

若所述接入基站的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四功率阈值,则判断所有基站中功率最高的基站的功率与所述邻基站功率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三功率阈值;

若所有基站中功率最高的基站的功率与所述邻基站功率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三功率阈值,则将评价所述邻基站稳定性的计数器增加1;

若所述计数器的数值超过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邻基站为稳定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的异频基站。

优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502,用于:

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邻基站是否异频;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接入基站和所述邻基站异频,判断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功率阈值;

若所述终端判断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则判断所述邻基站同频的功率最高的基站的信号功率与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的功率差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五功率阈值;

若所述邻基站同频的功率最高的基站的信号功率与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的功率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五功率阈值,则将评价所述邻基站稳定性的计数器增加1;

若所述计数器的数值超过预设数值,则确定所述邻基站为稳定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号范围内的异频基站。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初始化模块,用于若所述接入基站和所述邻基站不是异频,则初始化所述计数器;若所有基站中功率最高的基站的功率与所述邻基站功率的差值大于第三功率阈值,则初始化所述计数器;若所述接入基站的功率小于所述第四功率阈值,则初始化所述计数器;若所述邻基站同频的功率最高的基站的信号功率与所述邻基站的信号功率的功率差值大于所述第五功率阈值,则初始化所述计数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获取模块503,用于:

将所述至少一个异频基站的功率按照功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判断所述异频基站加上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是否小于所述终端的接入基站减去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

若判断所述异频基站加上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小于所述终端的接入基站减去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则所述异频基站为所述切换基站。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若判断所述异频基站加上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大于等于所述终端的接入基站减去所述终端后的负载之和,则判断下一个异频基站是否符合负载平衡判决条件的异频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切换的装置,基站周期性统计加权用户数,并判断是否超过预设的超载门限,所述加权用户数用于表示超载门限;若所述基站的加权用户数超过所述超载门限,则所述基站向接入所述基站的终端发送重配命令,以使得所述终端根据邻基站的扫描信号强度以及负载情况进行负载平衡判决,若满足预设的负载平衡判决条件,则所述终端发起切换,实现基站间负载均衡;基站按周期统计加权用户数,并与网管配置的超载门限进行对比,将本基站是否超载的标识通过终端重配命令发给终端,终端发现本基站超载后,会根据邻基站扫描信号强度、负载情况,进行切换判决,如果满足设定的切换条件,终端则发起切换,从而达到小区间负载平衡,实现激活终端从超载基站切换到相邻异频非超载基站,使系统达到负载均衡及容量最大化,提高系统吞吐量的目的。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