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监测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59690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数据链路监测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链路监测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大多数的负载均衡设备均具有数据链路监测功能,通过数据链路监测可以将网络流量调度到传输质量优良的链路上,提升用户的上网体验。现有技术中,通常由用户手动设置监测目标,例如,将负载均衡设备的下一跳设备设置为监测目标,又例如,将某一固定的网络节点设置为监测目标,从而负载均衡设备可以向监测目标发送监测报文,以获取监测结果。

然而,通过上述所描述的方法进行数据链路监测,很有可能导致监测结果不准确、不可靠。一方面,由于监测目标为用户手动设置,则很可能出现设置错误的情况,从而导致链路监测结果不准确;另一方面,由于监测目标为用户手动设置,从而当监测目标的网络地址发生变化时,负载均衡设备将无法及时地获取到该变化,从而导致链路监测结果并不准确;又一方面,当监测目标为下一跳设备时,仅可以监测出自身与下一跳设备之间的链路是否健康,在该种情况下,假设链路监测结果为可达,从而用户根据该监测结果认为网络正常,并通过该链路访问某一网站的服务器,若该网站的内部链路出现故障,将导致用户无法正常访问该网站。从而可以得出,通过上述所描述的方法进行数据链路监测,很有可能导致监测结果不准确、不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链路监测的方法及装置,以实现有效地进行数据链路监测,使得监测结果较为准确、可靠。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链路监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确定所述监测目标的可达性,所述监测目标的IP地址根据预先设置的监测域名进行维护;

根据所述监测目标的可达性,确定所述监测目标对应的监测域名的可达性。

可选的,根据预先设置的监测域名维护所述监测目标的IP地址的过程,包括:

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预先设置的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目标IP地址;

在获取到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目标IP地址后,根据所述目标IP地址维护监测目标集合,所述监测目标集合中包括所述监测域名与监测目标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获取预先设置的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目标IP地址,包括:

向域名系统DNS服务器发送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携带预先设置的监测域名,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目标IP地址;

接收所述DNS服务器根据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发送的目标IP地址。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IP地址维护监测目标集合,包括:

将获取到的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目标IP地址,与所述监测目标集合中现有的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进行匹配;

若匹配得出所述目标IP地址与所述监测目标集合中现有的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不一致,则根据所述目标IP地址更新所述监测目标集合中现有的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监测目标的可达性,确定所述监测目标对应的监测域名的可达性,包括:

当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所有监测目标中,可达的监测目标的个数不低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监测域名可达;其中,所述预设阈值为大于0的自然数,且不超过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监测目标的总个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链路监测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获取到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确定所述监测目标的可达性,所述监测目标的IP地址根据预先设置的监测域名进行维护;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监测目标的可达性,确定所述监测目标对应的监测域名的可达性。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预先设置的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目标IP地址;

维护单元,用于在获取到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目标IP地址后,根据所述目标IP地址维护监测目标集合,所述监测目标集合中包括所述监测域名与监测目标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发送子单元,用于向DNS服务器发送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携带预先设置的监测域名,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目标IP地址;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DNS服务器根据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发送的目标IP地址。

可选的,所述维护单元,包括:

匹配子单元,用于将获取到的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目标IP地址,与所述监测目标集合中现有的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进行匹配;

更新子单元,用于若匹配得出所述目标IP地址与所述监测目标集合中现有的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不一致,则根据所述目标IP地址更新所述监测目标集合中现有的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所有监测目标中,可达的监测目标的个数不低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监测域名可达;其中,所述预设阈值为大于0的自然数,且不超过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监测目标的总个数。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通过预先设置监测域名,根据监测域名维护监测目标的IP地址,可以有效地避免监测目标的IP地址设置错误,并且,在监测目标的IP地址发生改变时,由于其对应的监测域名不会改变,从而通过监测域名维护监测目标的IP地址,可以实现及时地更新监测目标的IP地址。通过该种处理,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从而在根据监测目标的IP地址对监测目标进行监测时,可以使得监测结果较为准确、可靠。在确定监测目标的可达性后,可以继续确定该监测目标对应的监测域名的可达性。由于监测域名的可达性可以表示出全局链路的可达性,从而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提高了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数据链路监测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数据链路监测的方法中维护监测目标的IP地址的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数据链路监测的装置所在网络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数据链路监测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框图;

图5为本申请数据链路监测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框图;

图6为本申请数据链路监测的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进行数据链路监测,通常由用户手动设置监测目标,具体地,用户可以在负载均衡设备上设置监测目标的IP地址,那么,负载均衡设备可以根据用户手动设置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向监测目标发送监测报文,以获取监测结果。然而,在上述方式中,由于监测目标为用户手动设置,则很有可能出现设置错误的情况,并且,当监测目标的IP地址发生变化时,用户通常无法及时得知变化,无法及时地修改所设置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从而可知,通过上述方式所得到的监测结果很有可能并不准确。

另外,在上述方式中,若用户设置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为负载均衡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IP地址,那么,通过上述方式,仅可以得知负载均衡设备与该下一跳设备之间链路的可达状态,并无法得知全局链路的可达性。例如,假设通过上述方式,得出的监测结果为可达,从而用户认为网络正常,并通过该链路访问某一网站的服务器,若该网站的内部链路出现故障,将导致用户仍无法正常访问该网站。从而可知,通过上述方式所得到的监测结果并不可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链路监测的方法及装置,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有效地进行数据链路监测,使得监测结果尽可能的准确、可靠。具体地,将从如下实施例具体描述本申请所提供的数据链路监测的方法。

请参见图1,为本申请数据链路监测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负载均衡设备上,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根据获取到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确定所述监测目标的可达性,所述监测目标的IP地址根据预先设置的监测域名进行维护。

域名是网络中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由此可见,同一域名可以对应多台计算机,又由于不同计算机在网络中的IP地址是唯一的,从而同一域名可以对应多个IP地址。例如,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用户的上网体验,可以在网络中设置若干台百度的服务器,该若干台百度的服务器拥有各自的IP地址,却对应同一个域名www.baidu.com。通常情况下,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域名并不会发生改变,即使计算机的IP地址发生变化,其对应的域名通常不会改变。

由上所述,在本申请中,用户可以预先设置监测域名。负载均衡设备则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监测域名获取监测目标的IP地址,并对监测目标的IP地址进行维护,具体获取及维护的过程可以参见下述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在此先不作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监测域名维护监测目标的IP地址,可以使得监测目标的IP地址较为准确。例如,即使监测目标的IP地址发生改变,负载均衡设备仍可以通过监测域名获取最新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

后续,负载均衡设备在根据较为准确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对监测目标进行可达性监测时,得到的监测结果也将较为准确。具体是如何对监测目标进行可达性监测的,可以参见现有技术中的描述,本申请对此不作详细赘述。

步骤S102:根据所述监测目标的可达性,确定所述监测目标对应的监测域名的可达性。

由上所述,同一个监测域名可以对应若干个监测目标。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当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监测目标中,存在至少一个监测目标可达时,即可以确定该监测域名可达。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允许用户根据自身需要预先设置阈值,该阈值为大于0的自然数,且不超过该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监测目标的总个数。例如,监测域名对应5个监测目标,则可以将该阈值设置为3。当监测域名所对应的5个监测目标中,可达的监测目标不低于3个时,确定该监测域名可达。通过该种方式,可以实现更有效地确定监测域名的可达性。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通过预先设置监测域名,根据监测域名维护监测目标的IP地址,可以有效地避免监测目标的IP地址设置错误,并且,在监测目标的IP地址发生改变时,由于其对应的监测域名不会改变,从而通过监测域名维护监测目标的IP地址,可以实现及时地更新监测目标的IP地址。通过该种处理,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从而在根据监测目标的IP地址对监测目标进行监测时,可以使得监测结果较为准确、可靠。在确定监测目标的可达性后,可以继续确定该监测目标对应的监测域名的可达性。由于监测域名的可达性可以表示出全局链路的可达性,从而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提高了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首先可以保证监测目标的IP地址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下,列举下述实施例详细说明本申请中是如何维护监测目标的IP地址,以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

请参见图2,为本申请数据链路监测的方法中维护监测目标的IP地址的一个实施例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负载均衡设备上,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预先设置的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目标IP地址。

在本申请中,为了获取准确、可靠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可以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多次获取预设的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目标IP地址。其中,预设的时间间隔可以为固定的,也可以为变化的,例如,在执行一次获取监测域名对应的目标IP地址后,可以根据域名解析结果中所记录的目标IP地址的有效生存时间,计算得出距离下一次执行获取目标IP地址的时间间隔。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旨在可以实现多次获取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目标IP地址,实现对监测目标的IP地址进行动态更新。这里所说的“多次”并无次数上限。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向DNS服务器发送域名解析请求,以获取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目标IP地址。具体地,该域名解析请求中可以携带预先设置的监测域名。后续,则可以接收到DNS服务器根据该域名解析请求所发送的目标IP地址。

具体DNS服务器是是如何返回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目标IP地址的,可以参见现有技术中的描述,本申请对此不作详细赘述。

步骤S202:在获取到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目标IP地址后,根据所述目标IP地址维护监测目标集合,所述监测目标集合中包括所述监测域名与监测目标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

如下表1,为本申请中的监测目标集合的一个示例:

表1

在上述表1所示的监测目标集合中,可以包括监测域名与监测目标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可以为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即一个监测域名可以对应多个监测目标的IP地址。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所示例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仅仅作为举例。

在执行完步骤S201,获取到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目标IP地址后,可以根据该目标IP地址维护表1所示例的监测目标集合。具体地,可以将步骤S201中获取到的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目标IP地址与表1中该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进行匹配,若匹配得出目标IP地址与监测目标的IP地址不一致,则可以根据目标IP地址更新监测目标的IP地址,从而可以使得监测目标的IP地址较为准确、可靠。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通过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预先设置的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目标IP地址,并根据该目标IP地址维护监测目标集合中,该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可以使得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更为准确、可靠。那么,后续,在根据监测目标的IP地址对监测目标进行可达性监测时,可以尽可能地获取准确、可靠的监测结果。

与前述数据链路监测的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数据链路监测的装置的实施例。

本申请数据链路监测的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网络设备,例如负载均衡设备上。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网络设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数据链路监测的装置所在网络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3所示的处理器31、内存32、网络接口33、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34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网络设备通常根据该网络设备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4,为本申请数据链路监测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框图,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41、第二确定单元42。

其中,该第一确定单元41,可以用于根据获取到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确定所述监测目标的可达性,所述监测目标的IP地址根据预先设置的监测域名进行维护;

该第二确定单元42,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监测目标的可达性,确定所述监测目标对应的监测域名的可达性。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二确定单元42,具体可以用于:当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所有监测目标中,可达的监测目标的个数不低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监测域名可达;其中,所述预设阈值为大于0的自然数,且不超过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监测目标的总个数。

请参考图5,为本申请数据链路监测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框图,该图6所示的装置,在上述图4所示装置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获取单元43、维护单元44。

其中,该获取单元43,可以用于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预先设置的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目标IP地址;

该维护单元44,可以用于在获取到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目标IP地址后,根据所述目标IP地址维护监测目标集合,所述监测目标集合中包括所述监测域名与监测目标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

请参考图6,为本申请数据链路监测的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框图,该图6所示的装置,在上述图5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其中,所述获取单元43,可以包括:发送子单元431、接收子单元432。

其中,该发送子单元431,可以用于向DNS服务器发送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携带预先设置的监测域名,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目标IP地址;

该接收子单元432,可以用于接收所述DNS服务器根据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发送的目标IP地址。

所述维护单元44,可以包括:匹配子单元441、更新子单元442。

其中,该匹配子单元441,可以用于将获取到的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目标IP地址,与所述监测目标集合中现有的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进行匹配;

该更新子单元442,可以用于若匹配得出所述目标IP地址与所述监测目标集合中现有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检测目标的IP地址不一致,则根据所述目标IP地址更新所述监测目标集合中现有的所述监测域名所对应的监测目标的IP地址。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