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流量监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2090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流量监测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享受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用户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来听音乐、玩游戏等等,以减轻现代快节奏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通常情况下,移动终端都具备网络访问功能,而移动终端在访问网络时需要消耗移动终端的用户的数据流量,根据消耗的数据流量向提供网络服务的运营商缴费。由于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运营商对用户使用的数据流量进行计费,故而导致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的用户访问网络需要耗费移动终端大量的数据流量;而由于移动终端的网络流量较为昂贵,因而,迫使移动终端的用户不得不为此支付大量的费用,这样一来,显著降低了用户访问网络的积极性,不利于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流量监测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终端流量监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移动终端发送流量信息代码,操作者在移动终端上,编辑“流量信息代码”发送至分服务器上,分服务器自动识别是否为约定的“流量信息代码”,确认“是”后,自动开启后续功能,并调用相关功能模块;

步骤二、分服务器处理,分服务器接收到移动终端上约定的“流量信息代码”,启动处理程序,包括接收过程、加密过程和发送过程:

(1)接收过程:分服务器接收到移动终端上约定的“流量信息代码”,将“流量信息代码”与自身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移动终端上的操作者的流量监测需要;

(2)加密过程:分服务器对移动终端的系列串号进行识别,并将系列串号和“流量信息代码”进行加密处理,由于移动终端的系列串号本身不同,因此其加密方式都不相同,提高加密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3)发送过程:分服务器将生成的加密信息发送至主服务器上;

步骤四、主服务器处理,主服务器处理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1)存储主服务器,将移动终端发送“流量信息代码”自动存储在主服务器的特定区域上,由主服务器自动扫描和识别空余存储空间,并将存储地址和寻址过程反馈给分服务器和后续网络运营商服务器,由分服务器将存储地址和寻址过程用于加密,完成二次加密,这样不仅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主服务器可更加快速识别存储位置;

(2)发送征询信息:主服务器将二次加密的信息发送至网络运营商服务器上,由网络运营商服务器自动识别和信息处理;

步骤五、网络运营商服务器处理,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解密:网络运营商服务器针对分服务器加密和主服务器的二次加密,进行解密,由于主服务器自动扫描和识别空余存储空间,并将存储地址和寻址过程反馈给分服务器和后续网络运营商服务器,因此网络运营商服务器快速识别并进行解密处理;

(2)查询:网络运营商服务器根据主服务器指令要求,统计一定时间内移动终端的流量信息;

(3)编码:网络运营商服务器根据查询结构,编辑相关信息,准备发送至分服务器;

(4)发送:网络运营商服务器将查询到的移动终端相关流量信息发送至分服务器;

步骤六、流量反馈:分服务器将网络运营商服务器提供的流量信息反馈给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进行接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移动终端上不间断循环进行瞬态流量监测,掌握移动终端上流量信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移动终端上设置流量总量限制,对超额流量实现断网。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流量监测方法,移动终端通过分服务器和主服务器进行流量监测和信息反馈,网络运营商服务器的流量反馈直接发送至分服务器,移动终端与网络运营商服务器没有直接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因此,无需消耗移动终端自身的流量,实现“零流量”进行流量监测。此外,流量监测信息由分服务器进行首次加密并将主服务器提供的存储地址和寻址过程用于二次加密,这样不仅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主服务器可更加快速识别存储位置,满足操作者使用要求。该产品通过相关产品和试验模拟验证,实施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移动终端流量监测方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移动终端流量监测方法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所述移动终端流量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移动终端发送流量信息代码,操作者在移动终端10上,编辑“流量信息代码”发送至分服务器20上,分服务器20自动识别是否为约定的“流量信息代码”,确认“是”后,自动开启后续功能,并调用相关功能模块;

步骤二、分服务器处理,分服务器20接收到移动终端10上约定的“流量信息代码”,启动处理程序,包括接收过程、加密过程和发送过程:

(1)接收过程:分服务器20接收到移动终端10上约定的“流量信息代码”,将“流量信息代码”与自身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移动终端10上的操作者的流量监测需要;

(2)加密过程:分服务器20对移动终端10的系列串号进行识别,并将系列串号和“流量信息代码”进行加密处理,由于移动终端10的系列串号本身不同,因此其加密方式都不相同,提高加密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3)发送过程:分服务器20将生成的加密信息发送至主服务器30上;

步骤三、主服务器处理,主服务器处理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1)存储主服务器30,将移动终端10发送“流量信息代码”自动存储在主服务器30的特定区域上,由主服务器30自动扫描和识别空余存储空间,并将存储地址和寻址过程反馈给分服务器20和后续网络运营商服务器40,由分服务器20将存储地址和寻址过程用于加密,完成二次加密,这样不仅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主服务器30可更加快速识别存储位置;

(2)发送征询信息:主服务器30将二次加密的信息发送至网络运营商服务器40上,由网络运营商服务器40自动识别和信息处理;

步骤四、网络运营商服务器处理,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解密:网络运营商服务器40针对分服务器20加密和主服务器30的二次加密,进行解密,由于主服务器30自动扫描和识别空余存储空间,并将存储地址和寻址过程反馈给分服务器20和后续网络运营商服务器40,因此网络运营商服务器40快速识别并进行解密处理;

(2)查询:网络运营商服务器40根据主服务器30指令要求,统计一定时间内移动终端10的流量信息;

(3)编码:网络运营商服务器40根据查询结构,编辑相关信息,准备发送至分服务器20;

(4)发送:网络运营商服务器40将查询到的移动终端10相关流量信息发送至分服务器20;

步骤五、流量反馈:分服务器20将网络运营商服务器40提供的流量信息反馈给移动终端10,由移动终端10进行接收。

本发明所述的移动终端流量监测方法,还可以在移动终端10上设置不间断循环进行流量瞬态监测,随时掌握移动终端10上流量信息,并对流量总量进行控制,这样,避免流量超额;对于超额流量进行断网处理。

本发明所述的移动终端流量监测方法,移动终端10通过分服务器20和主服务器30进行流量监测和信息反馈,网络运营商服务器40的流量反馈直接发送至分服务器20,移动终端10与网络运营商服务器40没有直接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因此,无需消耗移动终端10自身的流量,实现“零流量”进行流量监测。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