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网络的可移动多媒体融合通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2514发布日期:2019-12-03 18:3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网络的可移动多媒体融合通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网络的可移动多媒体融合通讯设备。



背景技术:

应急指挥系统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应急指挥系统可以全面的提供如:现场图像、声音、位置等具体信息。

现在的应急指挥系统,不是单一的指挥功能,而包括移动办公等功能。移动办公系统,是一套建立以手机等便携终端为载体实现的移动信息化系统,系统将智能手机、无线网络、oa系统三者有机结合,开发出移动办公系统,实现任何办公地点和办公时间的无缝接入,提高了办公效率。它可以连接各种it系统,包括oa、邮件、erp、以及其他各类个性业务系统,使手机也可以用以操作、浏览、管理全部工作事务,也提供了一些无线环境下的新特性功能。其设计目标是帮助用户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随意地处理工作,提高效率、增强协作。

然而,现有的应急作战指挥平台系统,由多个单元系统组成,占地面积大,系统安装调试复杂、网络冗余差、交付周期长,且无法移动使用。该系统平台存在严重的工作环境依赖性,无法移动使用,不能满足应急事件指挥或战争时期的通讯指挥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网络的可移动多媒体融合通讯设备。所述设备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的应急作战指挥平台设备,体积大、系统设备分散复杂,不能移动使用、故障点多,现有设备工作环境要求大场地、温度、湿度、供电、防雷等诸多必备因素,建设周期长,融合通讯能力不足,不具备野外环境下工作的技术难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网络的可移动多媒体融合通讯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高强度便携式可移动箱体、以及位于所述高强度便携式可移动箱体内的地面信号接入装置、地下信号接入装置、地下信号监控装置和地下信号控制装置,

所述地面信号接入装置,用于利用分布式音频输入终端和分布式视频输入终端将输入的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交换机将所述数字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及将所述光信号传输至地下信号接入装置,从而实现地面信号接入箱体的移动式模块化功能;

所述地下信号接入装置,与所述地面信号接入装置连接,用于利用分布式音频处理器集中控制音频信号,通过音频功放将音频信号放大输出,其中的交换机给后端设备提供poe工作环境,将所有数据转换成光信号进行传输,形成独立移动式模块化功能;

所述地下信号监控装置,与所述地面信号接入装置和所述地下信号接入装置连接,用于将分布式视频输出终端还原的数字视频信号传输至分布式监视仪,视频监视仪显示高清画面,并分布式综合控制主机处理所有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根据控制软件使用情况分配信号,音频功放还原分布式音频输出的声音;

所述地下信号控制装置,与所述地面信号接入装置、所述地下信号接入装置以及所述地下信号监控装置连接,用于实现视频会议自动接入功能,全面处理音频信号,中央控制器通过软件对所有移动式模块化设备进行全面控制。

可选地,所述地面信号接入装置还用于利用分布式音频输出终端和分布式视频输出终端将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通过组合式配线架输出给其他信号还原设备。

可选地,所述地面信号接入装置包括:

分布式音频输入终端、分布式视频输入终端、分布式音频输出终端、分布式视频输出终端、poe万兆交换机、组合式配线架、pdu以及机架式通风盲板。

可选地,所述pdu用于给所述地面信号接入装置包含的各装置提供电源,所述机架式通风盲板用于保障所述地面信号接入装置通风散热。

可选地,所述组合式配线架包括音频输入接口、视频输入接口、音频输出接口以及视频输出接口。

可选地,所述地下信号接入装置包括:

分布式音频处理器、会议系统主机、音频功放、poe万兆交换机、pdu、组合式配线架以及通风盲板。

可选地,所述会议系统主机提供麦克音频输入接口控制管理会议麦克,所述pdu用于给所述地下信号接入装置包含的各装置提供电源,所述机架式通风盲板用于保障所述地下信号接入装置通风散热。

可选地,所述地下信号监控装置包括:

分布式视频输出终端、分布式监视仪、分布式综合控制主机、分布式音频输出终端、音频监听功放、配线架、pdu以及通风盲板。

可选地,所述地下信号控制装置包括:

分布式音频输入终端、分布式音频输出终端、分布式视频输入终端、分布式视频输出终端、数字音频处理器、视频会议终端、poe万兆交换机、中央控制器、pdu以及通风盲板。

可选地,所述高强度便携式可移动箱体所采用的材质是高分子聚乙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高强度便携式可移动箱体,体积小,利用网络分布式音频处理系统和视频处理系统,结合数字音频处理器及高清数字监视仪,通过poe网络交换机组成独立模块化融合通讯系统,可移动箱体内的设备高度集成,形成模块化,ip网络冗余性强,可以多级别扩展,集中控制实现了占地面积小、随时移动,快速组装,快速投入使用等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网络的可移动多媒体融合通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网络的可移动媒体融合通讯设备的地面信号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网络的可移动媒体融合通讯设备的地下信号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网络的可移动媒体融合通讯设备的地下信号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网络的可移动媒体融合通讯设备的地下信号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网络的可移动多媒体融合通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网络的可移动多媒体融合通讯设备包括:高强度便携式可移动箱体101、以及位于所述高强度便携式可移动箱体内的地面信号接入装置102、地下信号接入装置103、地下信号监控装置104和地下信号控制装置105,所述地面信号接入装置102,用于利用分布式音频输入终端和分布式视频输入终端将输入的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交换机将所述数字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及将所述光信号传输至地下信号接入装置,从而实现地面信号接入箱体的移动式模块化功能;所述地下信号接入装置103,与所述地面信号接入装置102连接,用于利用分布式音频处理器集中控制音频信号,通过音频功放将音频信号放大输出,其中的交换机给后端设备提供poe(pointofentry,输入点)工作环境,将所有数据转换成光信号进行传输,形成独立移动式模块化功能;所述地下信号监控装置104,与所述地面信号接入装置102和所述地下信号接入装置103连接,用于将分布式视频输出终端还原的数字视频信号传输至分布式监视仪,视频监视仪显示高清画面,并分布式综合控制主机处理所有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根据控制软件使用情况分配信号,音频功放还原分布式音频输出的声音;所述地下信号控制装置105,与所述地面信号接入装置102、所述地下信号接入装置103以及所述地下信号监控装置104连接,用于实现视频会议自动接入功能,全面处理音频信号,中央控制器通过软件对所有移动式模块化设备进行全面控制。

在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地面信号接入装置102还用于利用分布式音频输出终端和分布式视频输出终端将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通过组合式配线架输出给其他信号还原设备。

其中,所述地面信号接入装置102包括:分布式音频输入终端、分布式视频输入终端、分布式音频输出终端、分布式视频输出终端、poe万兆交换机、组合式配线架、pdu(powerdistributionunit,电力分配单元)以及机架式通风盲板。其中,所述组合式配线架包括音频输入接口、视频输入接口、音频输出接口以及视频输出接口。

具体地,所述pdu用于给所述地面信号接入装置包含的各装置提供电源,所述机架式通风盲板用于保障所述地面信号接入装置通风散热。

其中,所述地下信号接入装置103包括:分布式音频处理器、会议系统主机、音频功放、poe万兆交换机、pdu、组合式配线架以及通风盲板。

具体地,所述会议系统主机提供麦克音频输入接口控制管理会议麦克,所述pdu用于给所述地下信号接入装置包含的各装置提供电源,所述机架式通风盲板用于保障所述地下信号接入装置通风散热。

其中,所述地下信号监控装置104包括:分布式视频输出终端、分布式监视仪、分布式综合控制主机、分布式音频输出终端、音频监听功放、配线架、pdu以及通风盲板。

其中,所述地下信号控制装置105包括:分布式音频输入终端、分布式音频输出终端、分布式视频输入终端、分布式视频输出终端、数字音频处理器、视频会议终端、poe万兆交换机、中央控制器、pdu以及通风盲板。

优选地,所述高强度便携式可移动箱体101所采用的材质是高分子聚乙烯。高分子聚乙烯(pe),是一种具有耐高温,高压,防摔优良品质的材质,高分子量聚乙烯板不仅保留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抗冲击强度高,摩擦系数低,自润滑性能优良等品质,同时能够满足客户的不同性能需求。如阻燃型高分子聚乙烯板,该衬板点燃难度高、脱离火源后可在3-10秒内自动熄灭,并且不滴落、烟量小、挥发气体对人体无害、经国家阻燃材料研究室检测后,认定该产品为绿色环保型材料。可选地,所述高强度便携式可移动箱体101为4u机箱或6u机箱或8u机箱,长度可为62.23cm,宽度为62.23cm,重量轻12.47kg。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高强度便携式可移动箱体,体积小,利用网络分布式音频处理系统和视频处理系统,结合数字音频处理器及高清数字监视仪,通过poe网络交换机组成独立模块化融合通讯系统,可移动箱体内的设备高度集成,形成模块化,ip网络冗余性强,可以多级别扩展,集中控制实现了占地面积小、随时移动,快速组装,快速投入使用等功能。

基于网络的可移动多媒体融合通讯模块为4个,分别为地面信号接入模块、地下信号接入模块、地下信号监控模块、地下信号控制模块。该设计解决了现有应急作战指挥平台占地面积大、组装时间长、不能改变工作环境的技术壁垒。移动式模块化指挥平台占地面积极小,可以在一平方米的面积内工作、组装,能全天时移动使用,模块具备堆叠功能、模块内设备高度集成,极大缩减了设备的占地空间,高度网络集成的模块化设备简化了操作步骤实现快速组装功能(5分钟内即可完成组装),完全满足应急指挥、作战指挥随时移动设备的使用需求。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地面信号接入装置功能是利用分布式音频、视频输入终端,将输入的音频、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交换机转换成光信号传输至地下信号接入箱体,利用分布式音频、视频输出终端将音频、视频信号通过组合式配线架输出给其他信号还原设备,pdu给箱体内设备提供电源接口,形成独立单元,实现地面信号接入箱体的移动式模块化功能。

采用高强度移动式模块化绝缘箱体内安装分布式音频输入终端1台、分布式视频输入终端1台、分布式音频输出终端1台、分布式视频输出终端1台、poe万兆交换机1台、组合式配线架一个(包含音频输入接口、视频输入接口、音频输出接口、视频输出接口)、安装一台设备供电pdu一台,设备间隔安装机架式通风盲板保障设备通风散热。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地下信号接入装置的功能是利用分布式音频处理器集中控制音频信号,通过2台功放将音频信号放大输出,会议系统主机提供麦克音频输入接口控制管理会议麦克,交换机给后端设备提供poe工作环境,将所有数据转换成光信号进行传输,pdu给箱体内设备提供独立电源接口统一供电,形成独立移动式模块化功能。

采用高强度移动式模块化绝缘箱体安装分布式音频处理器1台、会议系统主机1台、音频功放2台、poe万兆交换机1台、设备供电pdu一台、组合式配线架一个(包含4个音频输出接口、会议麦克输入接口)设备间隔安装通风盲板保障设备通风散热。

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地下信号监控装置的功能是将分布式视频输出终端还原的数字视频信号传输至分布式监视仪,视频监视仪显示高清画面,分布式综合控制主机处理所有音视频信号根据控制软件使用情况分配信号,音频功放还原分布式音频输出的声音,配线架提供数据级联接口,pdu提供设备供电插口。

采用高强度移动式模块化绝缘箱体安装分布式视频输出终端2台、分布式监视仪1台、分布式综合控制主机1台、分布式音频输出终端1台、音频监听功放1台、配线架1台、设备供电pdu一台、设备间隔安装通风盲板保障设备通风散热。

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地下信号控制装置的功能是实现视频会议自动接入功能,全面处理音频信号,中央控制器通过pad平板电脑内安装的软件对所有移动式模块化设备进行全面控制功能。

采用高强度移动式模块化绝缘箱体安装分布式音频输入终端1台、分布式音频输出终端1台、分布式视频输入终端1台、分布式视频输出终端1台、数字音频处理器一台、视频会议终端一台、poe万兆交换机一台、中央控制器一台、设备供电pdu一台、设备间隔安装通风盲板保障设备通风散热。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网络的可移动多媒体融合通讯模块设备包括高强度绝缘箱体、分布式音频传输设备、分布式视频传输设备、poe供电交换机设备、分布式监视仪、数字音频处理器、中央控制器、控制软件,设备体积小,设备整体高度网络集成,实现了快速组装,设备模块箱体可移动,所有模块可通过中央控制器软件控制操作,通过交换机转换成光信号可以远程传输。其中,模块化设备体积小,占地面积小,组装速度快,移动式模块化设备高度集成,移动式模块化设备采用高强度绝缘箱体,传输设备采用分布式音视频终端通过分布式主机处理,分布式设备由poe交换机集中供电,信号由交换机转换成光信号进行传输,基于网络的可移动多媒体融合通讯模块附属设备采用高强度绝缘箱体按照设备外型设计安装。其中,分布式音视频传输,poe交换机集中供电,高强度绝缘箱体,中央控制软件,pad平板电脑软件操作。

应当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系统的各个部件中,根据其要实现的功能而对其中的部件进行了逻辑划分,但是,本发明不受限于此,可以根据需要对各个部件进行重新划分或者组合,例如,可以将一些部件组合为单个部件,或者可以将一些部件进一步分解为更多的子部件。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实施方式仅适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