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液晶电视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39109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液晶电视与制造工艺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液晶电视。



背景技术:

从传统的黑白到彩色,从标清到高清,从现在的超高清4K2K到未来的8K4K,随着显示分辨率的提升,液晶电视内部所需传输的数据量也随之增加,尤其是显示面板与驱动控制电路(例如主驱动控制芯片、列驱动控制芯片)之间传输的数据量随着显示分辨率的提升成倍地增长。

举例来说,显示面板常用的接口通常是mini-LVDS,传输速率通常为300MHz。在保持相同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时,当显示面板为高清面板,需要16根数据连接线;当显示面板为4K2K面板,需要56根数据连接线;当显示面板为8K4K面板,则需要224根数据连接线。也就是说,8K4K面板所需的连接线材为高清面板所需的连接线材的14倍。

如果一味地增加连接线材,将导致液晶电视可靠性变差,EMC(电磁兼容性)等电性能指标变差。为此,在不增加连接线材的前提下,通过采用高速通信协议的点对点通信方式来提升数据传输速率,以满足液晶电视内部庞大的数据量传输。

根据高速通信协议,现有的点对点通信方式中的频率同步过程是前级通信设备在其自身的工作频率不稳定时,通过响应后级通信设备因识别到前级通信设备的工作频率不稳定而发起的时钟训练请求,对后级通信设备进行时钟训练(training),以使后级通信设备的工作频率能够锁定在前级通信设备的工作频率,进而实现前后级通信设备之间的频率同步。待后级通信设备的时钟训练成功之后,方可进入工作状态进行有效数据的传输。

然而,若前级通信设备存在多个后级通信设备,例如,液晶电视构成的点对点通信系统,其前级通信设备包括主驱动控制芯片,其后级通信设备包括多个列驱动控制芯片,在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不稳定时,列驱动控制芯片将识别到有效数据异常。只要有一个列驱动控制芯片识别到上述异常就会发起时钟训练请求,这就可能使得多个列驱动控制芯片在不同时刻发起时钟训练请求,造成液晶电视间歇性地进行多次时钟训练,进而使得液晶电视发生工作异常的现象,即在开机瞬间出现显示面板中的显示画面不断地闪烁。

此外,为了规避液晶电视在开机瞬间出现的显示画面不断地闪烁的问题,现有的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方法通常有两种:第一种,延迟液晶电视开机时显示面板的上电时间,该种方法由于增加了液晶电视的开机时间,会导致用户的等待时间过长而体验较差;第二种,增加容错机制,即列驱动控制芯片仅有在连续N次识别到有效数据异常,才会向主驱动控制芯片发起时钟训练请求,该种方法中如何权衡N值的大小成为一瓶颈,若N值过大则可能识别不到异常而导致液晶电视始终显示异常,若N值过小则可能存在误识别而导致液晶电视进行时钟训练。

因此,现有的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方法仍然无法妥善地解决液晶电视的工作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晶电视的工作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此外,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晶电视的工作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液晶电视,所述液晶电视内集成有前端主板芯片、主驱动控制芯片和多个列驱动控制芯片,所述方法包括:所述主驱动控制芯片在识别到自身的工作频率不稳定时,生成时钟关断信号;根据所述时钟关断信号向各所述列驱动控制芯片发送固定数据,并接收各所述列驱动控制芯片根据所述固定数据发起的时钟训练请求;待识别到所述工作频率与前端主板芯片发送的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同步时,响应所述时钟训练请求向各所述列驱动控制芯片发送时钟训练数据。一种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点对点通信系统,所述点对点通信系统包括前级通信设备和多个后级通信设备,包括:所述前级通信设备在识别到自身的工作频率不稳定时,生成时钟关断信号;根据所述时钟关断信号向各所述后级通信设备发送固定数据,并接收各所述后级通信设备根据所述固定数据发起的时钟训练请求;待识别到所述工作频率与接收到的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同步时,响应所述时钟训练请求向各所述后级通信设备发送时钟训练数据。

一种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装置,应用于液晶电视,所述液晶电视内集成有前端主板芯片、主驱动控制芯片和多个列驱动控制芯片,所述装置包括:关断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所述主驱动控制芯片在识别到自身的工作频率不稳定时,生成时钟关断信号;固定数据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钟关断信号向各所述列驱动控制芯片发送固定数据,并接收各所述列驱动控制芯片根据所述固定数据发起的时钟训练请求;训练请求响应单元,用于待识别到所述工作频率与前端主板芯片发送的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同步时,响应所述时钟训练请求向各所述列驱动控制芯片发送时钟训练数据。

一种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装置,应用于点对点通信系统,所述点对点通信系统包括前级通信设备和多个后级通信设备,包括:关断信号生成单元,所述前级通信设备在识别到自身的工作频率不稳定时,生成时钟关断信号;固定数据发送单元,根据所述时钟关断信号向各所述后级通信设备发送固定数据,并接收各所述后级通信设备根据所述固定数据发起的时钟训练请求;训练请求响应单元,待识别到所述工作频率与接收到的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同步时,响应所述时钟训练请求向各所述后级通信设备发送时钟训练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液晶电视的主驱动控制芯片在识别到自身的工作频率不稳定时生成时钟关断信号,根据时钟关断信号向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发送固定数据以获取时钟训练请求,并在该工作频率与前端主板芯片发送的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同步时对时钟训练请求进行响应,使得各列驱动控制芯片仅在接收到固定数据时发起时钟训练请求,而液晶电视仅会在该工作频率与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同步时对各列驱动控制芯片进行时钟训练,避免了液晶电视间歇性地进行多次时钟训练,解决了液晶电视在开机瞬间出现的显示画面不断地闪烁的问题,以此提升了液晶电视的工作稳定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点对点通信方式中频率同步的握手流程图;

图2a是图2中开机瞬间频率锁定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图3对应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时钟关断信号向后级各通信设备发送固定数据的步骤在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一应用场景中一种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10是图8对应实施例中固定数据发送单元在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执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为一种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方法所涉及的实施环境。该实施环境设置于液晶电视100内部,液晶电视100包括至少一个主驱动控制芯片110、多个列驱动控制芯片130和前端主板芯片150。主驱动控制芯片110与多个列驱动控制芯片130之间采用点对点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主驱动控制芯片110用以接收前端主板芯片150发送的前端数据,并将自身的工作频率锁定在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以按照锁定的工作频率向各列驱动控制芯片130发送前端数据。其中,前端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包的形式发送至主驱动控制芯片110。

列驱动控制芯片130(D-IC,source drive IC)用以将自身的工作频率锁定在主驱动控制芯片110的工作频率,以按照锁定的工作频率接收主驱动控制芯片110发送的前端数据,并通过前端数据驱动液晶电视的显示面板正常显示。

应当理解,由于液晶电视的显示面板包含多列子像素,以4K2K面板为例,其包含12K列子像素,而每个列驱动控制芯片130包含的列输出控制通道数有限,由于每一列输出控制通道数是与每一列子像素对应连接的,使得每个列驱动控制芯片130所能控制的子像素的列数有限,因此,液晶电视所构成的点对点通信系统中将包含一个主驱动控制芯片110和多个列驱动控制芯片130,主驱动控制芯片110同时和多个列驱动控制芯片130之间进行前端数据的传输。

图2是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点对点通信方式中频率同步的握手流程图,现结合图1和图2,以液晶电视100为例,对现有的点对点通信方式中的频率同步过程加以说明如下。

如图2所示,液晶电视100在开机瞬间,主驱动控制芯片110的工作频率为自身的固有频率F2,并按照该工作频率F2对各列驱动控制芯片130进行初始的时钟训练,即按照工作频率F2向各列驱动控制芯片130发送对应的时钟训练数据(例如,列驱动控制芯片D-IC1对应的时钟训练数据为D-IC1Training DATA)。

在初始的时钟训练过程中,各列驱动控制芯片130的工作频率会逐渐调整,由F1调整至主驱动控制芯片110的工作频率F2。

在T1时刻,所有列驱动控制芯片130均时钟训练成功,即所有列驱动控制芯片130的工作频率均锁定在主驱动控制芯片110的工作频率F2,并且各列驱动控制芯片130对应的频率锁定管脚均输出高电平信号(例如,列驱动控制芯片D-IC1对应的频率锁定管脚为LOCK1,其对应的输出为高电平信号)。

同时,主驱动控制芯片110开始按照工作频率F2向各列驱动控制芯片130发送对应的前端数据(例如,列驱动控制芯片D-IC1对应的前端数据为D-IC1DATA),以使各列驱动控制芯片130根据对应的前端数据驱动液晶电视100的显示面板正常显示。

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各列驱动控制芯片130才能够在液晶电视100的开机瞬间进行工作频率的锁定,并进入工作状态以完成后续驱动显示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在初始的时钟训练过程中,各列驱动控制芯片130的时钟训练是在同一时刻进行的,如图2所示,故而并不存在液晶电视100工作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进一步地,在各列驱动控制芯片130进入工作状态之后,若主驱动控制芯片110的工作频率仍然存在不稳定的现象,将导致各列驱动控制芯片130锁定的工作频率与主驱动控制芯片110的工作频率不同步,进而使得各列驱动控制芯片130接收到的前端数据异常,即出现概率性错误。

若各列驱动控制芯片130中连续检测到前端数据的某些bit位不变,例如,前端数据所对应的一定数量的数据包的低3bit位为全0或者全1,即识别到前端数据异常,进而判定识别到主驱动控制芯片110的工作频率不稳定,则向主驱动控制芯片110发起时钟训练请求以再次进行时钟训练,从而可能导致液晶电视100中间歇性地进行多次时钟训练,而出现工作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具体地,开机瞬间,在各列驱动控制芯片130进入工作状态之后,主驱动控制芯片110的工作频率仍不稳定,例如,若主驱动控制芯片110接收到的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为F3,则主驱动控制芯片110将对工作频率进行相应地调整,由F2调整至F3,相应地,各列驱动控制芯片130将会识别到上述异常。

假设在T2时刻,列驱动控制芯片D-IC1识别到异常,并向主驱动控制芯片110发起时钟训练请求,由于其他列驱动控制芯片130均未识别到异常,因此,在T2-T3时刻仅有列驱动控制芯片D-IC1进行时钟训练,而其他列驱动控制芯片130处于等待过程。同时,列驱动控制芯片D-IC1对应的频率锁定管脚LOCK1将输出低电平信号,而其他列驱动控制芯片130对应的频率锁定管脚则保持输出不变。

在T3时刻,列驱动控制芯片D-IC1时钟训练成功,即列驱动控制芯片D-IC1的工作频率锁定在主驱动控制芯片110的工作频率F3,主驱动控制芯片110继续按照工作频率F3向列驱动控制芯片D-IC1发送对应的前端数据D-IC1DATA。

在T4时刻,列驱动控制芯片D-IC2识别到异常,并向主驱动控制芯片110发起时钟训练请求,由于其他列驱动控制芯片130均未识别到异常,因此,在T4-T5时刻仅有列驱动控制芯片D-IC2进行时钟训练,而其他列驱动控制芯片130处于等待过程。同时,列驱动控制芯片D-IC2对应的频率锁定管脚LOCK2将输出低电平信号,而其他列驱动控制芯片130对应的频率锁定管脚则保持输出不变。

在T5时刻,列驱动控制芯片D-IC2时钟训练成功,即列驱动控制芯片D-IC2的工作频率锁定在主驱动控制芯片110的工作频率F3,主驱动控制芯片110继续按照工作频率F3向列驱动控制芯片D-IC2发送对应的前端数据D-IC2DATA。

以此类推,在Tn时刻,列驱动控制芯片D-ICn识别到异常,则在Tn-Tn+1时刻仅有列驱动控制芯片D-ICn进行时钟训练,相应地,仅有该列驱动控制芯片D-ICn对应的频率锁定管脚LOCKn输出低电平信号。

由于主驱动控制芯片110的频率锁定信号LOCK是各列驱动控制芯片130对应的频率锁定管脚输出的电平信号相与的结果,因此,在开机瞬间,主驱动控制芯片110的频率锁定信号LOCK将不断地出现高低变化,如图2a所示。在频率锁定信号LOCK为高(OK)时,主驱动控制芯片110发送前端数据,而在频率锁定信号LOCK为低(NG)时,主驱动控制芯片110停止发送前端数据而发送时钟训练数据,进而使得各列驱动控制芯片130接收到的前端数据时断时续,对应于显示面板中的显示画面则为不断地闪烁。

此外,在显示面板正常显示的过程中,若主驱动控制芯片110的工作频率因受到外界干扰而发生不稳定,则各列驱动控制芯片130也可能因识别到上述异常而导致显示面板中的显示画面不断地闪烁,使得液晶电视100出现工作异常的现象。具体过程与开机瞬间所描述的过程一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因此,为了提高液晶电视的工作稳定性,特提出了一种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方法,该种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图1所示实施环境的液晶电视100。

请参阅图3,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该种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方法可以由液晶电视100中的主驱动控制芯片110执行,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0,在识别到自身的工作频率不稳定时,生成时钟关断信号。

主驱动控制芯片自身的工作频率发生不稳定,可以是在上电瞬间发生的,还可以是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发生的。

一方面,主驱动控制芯片通常是以自身的固有频率作为工作频率进行上电的,当其接收到的前端数据所对应的频率与固有频率不同步,则需要对工作频率进行调整,以使工作频率与前端数据所对应的频率同步,因此,未接收到前端数据时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可视为不稳定,即上电瞬间时,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的不稳定可以通过对接收到的前端数据进行识别来判定。

另一方面,应当理解,若没有受到外界干扰,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通常可以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稳定,因此,在非上电瞬间,通过判断工作频率是否发生了抖动也可以对工作频率的不稳定进行识别。例如,通过工作频率所对应的时钟脉冲个数是否发生了变化来判定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是否稳定。

本实施例中,时钟关断信号是用以表示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不稳定的,由此,待主驱动控制芯片识别到工作频率不稳定,即可生成时钟关断信号,以进一步地对各列驱动控制芯片进行后续的时钟训练。

进一步地,时钟关断信号可以通过高脉冲有效来标识,当识别到时钟关断信号为高脉冲,即表示主驱动控制芯片准备对各列驱动控制芯片进行时钟训练。

步骤230,根据时钟关断信号向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发送固定数据,并接收各通信设备根据固定数据发起的时钟训练请求。

固定数据是用以使各列驱动控制芯片能够识别到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不稳定。

在识别到时钟关断信号生成之后,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即可同时接收到主驱动控制芯片发送的固定数据,例如,固定数据为全0或者全1。进一步地,固定数据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是对前端数据进行提取处理得到的。

由于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均连续接收到同为0或者同为1的数据,即识别到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不稳定,因此,在同一时刻,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向主驱动控制芯片发起时钟训练请求,以通过时钟训练重新对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进行锁定。

进一步地,可以设置一阈值,若连续接收到同为0或者同为1的数据的次数超过阈值,则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向主驱动控制芯片发起时钟训练请求,反之,各列驱动控制芯片仍保持频率同步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各列驱动控制芯片接收到的固定数据始终保持为全0或者全1,并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出现概率性错误的前端数据(即可能连续若干次异常后又连续若干次正常),因此,上述阈值的设置并不会成为瓶颈,即无论阈值的大小都能够使得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准确地识别到异常,由此提高了液晶电视的容错率。

步骤250,待识别到工作频率与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同步时,响应时钟训练请求向各通信设备发送时钟训练数据。

应当理解,若主驱动控制芯片尚未接收到前端数据,则可以暂时不对各列驱动控制芯片进行时钟训练,以避免在等待接收前端数据的过程中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不稳定而导致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再进行一次时钟训练。因此,时钟训练可以在主驱动控制芯片接收到前端数据之后进行,以此保证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待时钟训练成功即可进入工作状态进行前端数据的传输。

进一步地,若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与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不同步,则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还需要进行调整,以锁定在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这就可能导致各列驱动控制芯片识别到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不稳定,而又一次进行时钟训练,因此,本实施例中,对时钟训练请求进行响应在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与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同步之后进行。

更进一步地,对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与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是否同步的识别可以通过前端频率锁定信号实现。该前端频率锁定信号用以表示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是否锁定在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例如,前端频率锁定信号高脉冲有效,表示二者同步,反之,前端频率锁定信号低脉冲无效,表示二者尚未完成同步。

需要说明的是,该前端频率锁定信号与图2a中示出的频率锁定信号LOCK有所区别,频率锁定信号LOCK用以表示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是否被各列驱动控制芯片锁定。

在识别到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与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对应之后,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均可接收到主驱动控制芯片发送的时钟训练数据,进而根据时钟训练数据完成时钟训练,使其自身的工作频率锁定在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由此实现其与主驱动控制芯片之间的频率同步。

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实现了一种特殊的时钟训练—频率锁定机制,即控制液晶电视的频率同步过程仅在生成时钟关断信号后进行,保证了各列驱动控制芯片能够在同一时刻发起时钟训练请求,进而使得主驱动控制芯片在同一时刻开始对各列驱动控制芯片进行时钟训练,以此避免了液晶电视因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不稳定而间歇性地进行时钟训练,导致工作稳定性差的问题。

此外,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在规避液晶电视开机瞬间出现的显示画面不断地闪烁的问题的前提下,无需延迟液晶电视开机时显示面板的上电时间,避免了用户的等待时间过长,从而有效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210之前,如上所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频率锁定信号有效且未接收到前端数据时进入预设自测模式。

预设自测模式用以指示主驱动控制芯片上电瞬间时的工作频率不稳定。换而言之,在主驱动控制芯片上电瞬间时,主驱动控制芯片将进入预设自测模式,以利于对各列驱动控制芯片进行后续的时钟训练。

进一步地,主驱动控制芯片上电瞬间的工作频率不稳定将通过频率锁定信号有效且未接收到前端数据来识别。其中,频率锁定信号有效用以表示工作频率被各列驱动控制芯片锁定。

具体地,由于上电瞬间,各列驱动控制芯片进行的初始时钟训练不会导致液晶电视的工作稳定性变差,而主驱动控制芯片在接收到前端数据后即会将其自身的工作频率锁定在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由此,上电瞬间,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不稳定将发生在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初始时钟训练成功之后,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与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同步之前。

进一步地,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初始时钟训练成功之后,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将对应地输出用以表示工作频率成功锁定的有效电平信号,例如,高电平信号,由于主驱动控制芯片的频率锁定信号是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对应输出的电平信号相与的结果,进而使得主驱动控制芯片的频率锁定信号相应地标识为有效。

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频率锁定信号有效且未接收到前端数据,即可反映出上电瞬间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不稳定,进而使得主驱动控制芯片进入预设自测模式准备对各列驱动控制芯片进行时钟训练。

相应地,步骤21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预设自测模式中对接收的前端数据进行识别,通过识别到的前端数据生成时钟关断信号。

如前所述,时钟训练可以在主驱动控制芯片接收到前端数据之后进行,以此保证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待时钟训练成功即可进入工作状态进行前端数据的传输,进而提高时钟训练的效率。

基于此,时钟关断信号的生成将通过对接收的前端数据进行识别来实现。例如,前端数据通常设置有起始标识位,通过起始标识位表示前端数据已开始发送,因此,所述识别可以是针对前端数据的起始标识位进行的。例如,起始标识位为高脉冲有效信号,当识别到起始标识位高脉冲有效,即表示识别到前端数据已开始接收。

在识别到前端数据已开始接收之后,主驱动控制芯片即判定可以开始准备对各列驱动控制芯片进行时钟训练,相应地,生成时钟关断信号,例如,将时钟关断信号拉高一个脉冲,以高脉冲有效进行标识。

请参阅图4,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频率锁定信号有效且未接收到前端数据时,进入预设自测模式的步骤之前,如上所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0,上电时,向各通信设备发送时钟训练数据。

步骤330,待各通信设备根据时钟训练数据完成时钟训练,将频率锁定信号标识为有效。

如前所述,上电时,为了实现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被各列驱动控制芯片锁定,主驱动控制芯片将向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发送时钟训练数据。

在各列驱动控制芯片接收到时钟训练数据之后,即根据该时钟训练数据进行时钟训练,以将其自身的工作频率锁定在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由此完成时钟训练。

进一步地,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完成时钟训练之后,将对应地输出用以表示工作频率成功锁定的有效电平信号,例如,以高电平信号作为有效电平信号,并发送至主驱动控制芯片。

主驱动控制芯片按照接收到的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对应输出的电平信号的相与结果,对其自身的频率锁定信号进行标识,以通过频率锁定信号表示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是否被各列驱动控制芯片锁定。例如,相与结果为1,则将频率锁定信号标识为有效,表示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被各列驱动控制芯片锁定,即前各列驱动控制芯片之间实现频率同步。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210之前,如上所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各通信设备中生成的时钟脉冲信号包含的时钟脉冲个数不在预设范围内时,将频率锁定信号标识为无效。

如前所述,在非上电瞬间,可以通过判断工作频率是否发生了抖动对工作频率的不稳定进行识别。

当主驱动控制芯片受外界干扰,其自身的工作频率可能不稳定,则可能导致列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无法锁定,进而导致列驱动控制芯片中生成的时钟脉冲信号所包含的时钟脉冲个数发生变化。

进一步地,由于列驱动控制芯片锁定的工作频率与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不同步,使得列驱动控制芯片接收到的前端数据出现概率性错误,需要重新进行时钟训练。

基于此,通过判断时钟脉冲信号包含的时钟脉冲个数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即可识别到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是否稳定。

具体地,在列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锁定在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之后,列驱动控制芯片中将会生成时钟脉冲信号,以通过时钟脉冲信号中包含的时钟脉冲个数来标识其自身的工作频率。例如,工作频率为100MHz时,时钟脉冲信号中包含的时钟脉冲个数为10个,工作频率为200MHz时,时钟脉冲信号中包含的时钟脉冲个数为20个。

假设预设范围为9~11,若时钟脉冲的个数为12,则表示列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对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100MHz锁定失败,亦即识别到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不稳定。

进一步地,待识别到时钟脉冲的个数不在预设范围内时,列驱动控制芯片将输出用以表示工作频率锁定失败的无效电平信号,例如,低电平信号,由于主驱动控制芯片的频率锁定信号是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对应输出的电平信号相与的结果,进而使得主驱动控制芯片的频率锁定信号相应地标识为无效,以利于对列驱动控制芯片重新进行时钟训练。

相应地,步骤21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无效的频率锁定信号生成时钟关断信号。

在主驱动控制芯片将频率锁定信号标识为无效之后,主驱动控制芯片即判定其自身的工作频率发生了不稳定,需要重新对各列驱动控制芯片进行时钟训练,相应地,生成时钟关断信号,例如,将时钟关断信号拉高一个脉冲,以高脉冲有效进行标识。

请参阅图5,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230中的根据时钟关断信号向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发送固定数据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31,根据时钟关断信号对前端数据进行预设位提取处理。

在识别到时钟关断信号生成之后,主驱动控制芯片即进行固定数据的发送。本实施例中,固定数据是通过对前端数据进行提取处理得到的。

可以理解,前端数据通常以bit进行表征,例如,前端数据包含32bits。进一步地,固定数据的提取处理可以是对前端数据的预设位进行的。举例来说,预设位为前端数据的最高bit位(第31位)或者最低bit位(第0位),或者,前端数据中间的任意bit位(譬如第15位)等等,相应地,固定数据也包含32bits,每一bit位所对应的数值均为前端数据的预设位所对应的数值,即保持全0或者全1。

步骤233,以提取得到的预设位作为固定数据发送至各通信设备。

在提取得到预设位之后,即将预设位作为固定数据连续地发送至各列驱动控制芯片,以使各列驱动控制芯片能够识别到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不稳定。

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实现连续数据(固定数据恒为全0或者全1)的连续发送,有效地提高了液晶电视的容错率,不会因各列驱动控制芯片识别到的连续次数过少而导致时钟训练请求不被发送,或者,因各列驱动控制芯片识别到连续次数过于频繁而导致时钟训练请求的误发送。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250之前,如上所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对工作频率进行调整,以使工作频率锁定在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

如前所述,对时钟训练请求进行响应在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与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同步之后进行。

为此,为了实现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与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同步,将对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进行调整,以使该工作频率锁定在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

进一步地,按照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对工作频率进行调整可以通过锁相环实现。

请参阅图6,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点对点通信系统,该点对点通信系统包括前级通信设备和多个后级通信设备。所述方法可以由前级通信设备执行,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0,前级通信设备在识别到自身的工作频率不稳定时,生成时钟关断信号。

步骤430,根据时钟关断信号向各后级通信设备发送固定数据,并接收各后级通信设备根据固定数据发起的时钟训练请求。

步骤450,待识别到工作频率与接收到的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同步时,响应时钟训练请求向各后级通信设备发送时钟训练数据。

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保证了各后级通信设备能够在同一时刻向前级通信设备发起时钟训练请求,而前级通信设备则能够在同一时刻对时钟训练请求进行响应,避免了点对点通信系统进行间歇性地时钟训练,由此提高了点对点通信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图7是一应用场景中一种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图。以点对点通信系统为液晶电视,其包括一个主驱动控制芯片和多个列驱动控制芯片为例,对该具体实现流程图加以说明。

液晶电视上电后,将Power on信号拉高,当识别到Power on信号的上升沿,则在T1时刻,主驱动控制芯片以自身的工作频率(即固有频率)向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发送Training Data(时钟训练数据),以通过对各列驱动控制芯片进行初始的时钟训练,使各列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锁定在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固有频率。

在T2时刻,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均时钟训练成功,使主驱动控制芯片的频率锁定信号LOCK拉高,由于此时尚未接收到前端主板芯片发送的SOC Data(前端数据),主驱动控制芯片仍将按照其自身的工作频率向各列驱动控制芯片传输数据,并进入Bist mode(预设自测模式)。

Bist mode中,在T3时刻,主驱动控制芯片接收到SOC Data,则控制生成Clk off信号(时钟关断信号),根据Clk off信号按照当前的工作频率向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发送固定数据,以获取到各列驱动控制芯片根据固定数据发起的时钟训练请求,并将频率锁定信号LOCK拉低。

待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锁定在SOC Data对应的频率,表示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已稳定,即T4时刻,此时,主驱动控制芯片响应时钟训练请求,向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发送Training Data,通过各列驱动控制芯片根据Training Data进行时钟训练,在T5时刻将其自身的工作频率锁定在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即SOC Data对应的频率,并将频率锁定信号LOCK再次拉高。

至此,液晶电视完成各级通信设备的频率同步,各列驱动控制芯片进入工作状态,以其自身的工作频率进行SOC Data的接收,并根据该SOC Data驱动液晶电视的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

另外,液晶电视的显示面板在正常显示的过程中,若主驱动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受外界干扰而发生不稳定的现象,则主驱动控制芯片将再次生成时钟关断信号,以完成后续对各列驱动控制芯片的时钟训练,具体过程与前述开机瞬间所描述的过程一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保证了各列驱动控制芯片能够在同一时刻向主驱动控制芯片发起时钟训练请求,而主驱动控制芯片则能够在同一时刻对时钟训练请求进行响应,避免了液晶电视的显示面板中显示画面间歇性地显示异常,由此提高了液晶电视的显示稳定性。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所涉及的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方法。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所涉及的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方法实施例。

请参阅图8,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装置700,应用于液晶电视,所述液晶电视内集成有前端主板芯片、主驱动控制芯片和多个列驱动控制芯片,该装置700包括但不限于:关断信号生成单元710、固定数据发送单元730和训练请求响应单元750。

其中,关断信号生成单元710用于主驱动控制芯片在识别到自身的工作频率不稳定时,生成时钟关断信号。

固定数据发送单元730用于根据时钟关断信号向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发送固定数据,并接收各列驱动控制芯片根据固定数据发起的时钟训练请求。

训练请求响应单元750用于待识别到工作频率与前端主板芯片发送的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同步时,响应时钟训练请求向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发送时钟训练数据。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的装置700还包括但不限于:自测模式进入单元。

其中,自测模式进入单元用于在频率锁定信号有效且未接收到前端数据时进入预设自测模式。

其中,频率锁定信号有效表示工作频率被各列驱动控制芯片锁定,时钟脉冲的个数用以标识工作频率。

相应地,关断信号生成单元710包括但不限于:前端数据识别模块。

其中,前端数据识别模块用于在预设自测模式中对接收的前端数据进行识别,通过识别到的前端数据生成时钟关断信号。

请参阅图9,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的装置700还包括但不限于:训练数据发送单元810和锁定信号有效标识单元830。

其中,训练数据发送单元810用于上电时,向各列驱动控制芯片发送时钟训练数据。

锁定信号有效标识单元830用于待各列驱动控制芯片根据时钟训练数据完成时钟训练,将频率锁定信号标识为有效。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的装置700还包括但不限于:锁定信号无效标识单元。

其中,锁定信号无效标识单元用于在各列驱动控制芯片中生成的时钟脉冲信号包含的时钟脉冲个数不在预设范围内时,将频率锁定信号标识为无效。

相应地,关断信号生成单元710包括但不限于:生成模块。

其中,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无效的频率锁定信号生成时钟关断信号。

请参阅图10,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固定数据发送单元730包括但不限于:提取模块731和发送模块733。

其中,提取模块731用于根据时钟关断信号对前端数据进行预设位提取处理。

发送模块733用于以提取得到的预设位作为固定数据发送至各列驱动控制芯片。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的装置700还包括但不限于:频率调整单元。

其中,频率调整单元用于按照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对工作频率进行调整,以使工作频率锁定在前端数据对应的频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装置在进行频率同步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将划分为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另外,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装置与实现频率同步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方法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内容,仅为本公开的较佳示例性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公开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