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402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图像读取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读取原稿的图像的扫描仪等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图像读取装置,已知有馈纸方式和平板方式,在馈纸方式中,具有能够沿着输送路径一张张地输送原稿的输送部,配置在输送路径的中途的规定的位置的读取部读取输送中的原稿,在平板方式中,在滑架相对于载置于原稿台的原稿相对移动的同时,设置于滑架的读取部读取原稿。

另外,在馈纸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存在想读取护照或存折等由多页构成的小册子原稿、简历等折叠原稿的图像的需求。在输送部上设置有将堆叠于原稿支承部的多张原稿一张张地分离的分离机构。

在为了使护照等小册子原稿或简历等折叠原稿在输送时从分离机构一张张地分离而施加的力的作用下,这些原稿有时倾斜地偏移等而无法读取适当的图像。因此,有时在将两张片材的一端部接合而得的无色透明的承载片材中夹着小册子原稿或折叠原稿等原稿,输送该承载片材,由此,读取小册子原稿或折叠原稿的图像。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检测重叠输送多张原稿的重叠输送的超声波传感器(重叠输送检测部)的原稿读取装置。超声波传感器具有隔着介质的输送路径而相对配置的超声波发送器以及超声波接收器。此外,该原稿读取装置具有:类别检测单元,其对在输送路径上输送的第1介质与比第1介质厚的第2介质进行区分;以及重叠输送检测单元,其根据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和类别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检测所输送的介质是否有重叠输送。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强度根据类别检测单元所检测的输送中的原稿的纸厚而被调整。例如,当输送原稿是卡原稿时,相比于纸原稿的情况,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强度被调整得更强。因此,防止了将卡原稿误检测为纸原稿的重叠输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63843号公报

但是,承载片材以将夹着原稿的两张片材部的端部接合而得的接合部侧为开始端而被输送。当输送承载片材时,来自重叠输送检测部的发送器的超声波在两张片材部处,相比于接合部,以更大的衰减程度衰减。因此,承载片材被误检测为纸原稿的重叠输送而使原稿的图像读取动作中断。为了避免这种意料之外的读取动作的中断,需要设置能够区分检测承载片材与原稿的重叠输送的承载片材专用的传感器等对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虽然能够根据原稿的纸厚调整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强度,但需要检测原稿的纸厚的类别检测单元,此外,由于在承载片材的片材部和纸原稿的重叠输送部分,超声波的衰减程度比较接近,因此,即使调整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强度,有时也难以判别两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比较简单的结构区分检测原稿的重叠输送与承载片材的图像读取装置。

以下,对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

解决上述课题的图像读取装置具有:输送部,其能够沿着输送路径输送原稿与夹着原稿的状态的承载片材中的被放置的一方,所述承载片材是将用于夹着原稿的两张透明片材在周缘部的一部分进行接合而成的;读取部,其在由所述输送部进行输送的路径的中途的读取位置读取原稿或者夹在所述承载片材中的原稿;至少1个检测部,其包含检测原稿的重叠输送的重叠输送检测部;以及判别部,其根据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承载片材的接合部时的第1检测结果、和所述重叠输送检测部检测到重叠输送时的第2检测结果,判别是原稿的重叠输送还是所述承载片材。

根据该结构,能够根据包含检测到原稿的重叠输送的重叠输送检测部在内的至少1个检测部检测到承载片材的接合部时的第1检测结果、和重叠输送检测部检测到重叠输送时的第2检测结果,判别原稿的重叠输送与承载片材。例如即使不设置能够检测承载片材的专用的检测部,也能够区别地检测原稿的重叠输送与承载片材。

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中,优选所述判别部在得到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承载片材的接合部时的第1检测结果之后得到所述第2检测结果时,判别为承载片材,在未得到所述第1检测结果而得到所述第2检测结果时,判别为原稿的重叠输送。

根据该结构,当判别部在得到检测部检测到承载片材的接合部时的第1检测结果之后得到第2检测结果时,判别为承载片材。另一方面,当判别部未得到第1检测结果而得到第2检测结果时,判别为原稿的重叠输送。因而,能够区别原稿的重叠输送与承载片材。

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中,优选所述检测部是超声波方式的所述重叠输送检测部,作为所述判别部在基于所述重叠输送检测部的检测值的判别中使用的阈值,设定有用于检测所述承载片材的接合部的第1阈值、和用于检测原稿的重叠输送部分的第2阈值,所述判别部在得到所述检测值为所述第1阈值与所述第2阈值之间的值的所述第1检测结果之后,得到检测值超过所述第2阈值的第2检测结果时,判别为承载片材,在未得到所述第1检测结果而得到所述第2检测结果时,判别为原稿的重叠输送。

根据该结构,在重叠输送检测部检测承载片材的接合部的过程中,由于与夹着原稿的片材部相比,超声波的衰减程度较小,因此,得到检测值超过第1阈值但未超过第2阈值的第1检测结果。此后,重叠输送检测部的检测对象从接合部转变为片材部。在片材部中,由于与接合部相比,超声波的衰减程度较大,因此,得到检测值超过第2阈值的第2检测结果。这样,当在得到第1检测结果之后得到第2检测结果时,判别为承载片材。另一方面,当未得到第1检测结果而得到第2检测结果时,判别为原稿的重叠输送。因而,能够区分原稿的重叠输送与承载片材。

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中,优选所述判别部在所述重叠输送检测部的检测值超过所述第1阈值的次数的累计超过第1设定次数时,设为得到所述第1检测结果,在所述检测值超过所述第2阈值的次数的累计超过第2设定次数时,设为得到所述第2检测结果。

根据该结构,当重叠输送检测部的检测值成为第1阈值与第2阈值之间的值的次数的累计超过第1设定次数时,得到第1检测结果。此外,当重叠输送检测部的检测值超过第2阈值的次数的累计超过第2设定次数时,得到第2检测结果。因而,例如即使重叠输送检测部的检测值波动,时而超过第1阈值时而超过第2阈值,也不会成为第1检测结果或第2检测结果。因而,即使检测值波动,也能够比较准确地判别原稿的重叠输送与承载片材。

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中,优选设置有多个所述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包含所述重叠输送检测部、以及在比所述重叠输送检测部靠原稿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检测原稿的有无的原稿有无检测部,所述判别部如果在得到所述重叠输送检测部检测到所述重叠输送时的第2检测结果时,得到所述原稿有无检测部检测到原稿时的第1检测结果,则判别为承载片材,如果在得到所述第2检测结果时,未得到所述第1检测结果,则判别为重叠输送。

根据该结构,判别部如果在得到重叠输送检测部检测到重叠输送时的第2检测结果时,得到原稿有无检测部检测到原稿时的第1检测结果,则判别为此时的输送对象是承载片材。另一方面,如果在得到第2检测结果时未得到第1检测结果,则判别为原稿的重叠输送。因而,能够根据重叠输送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和原稿有无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别原稿的重叠输送与承载片材。例如不设置检测承载片材的专用的传感器也可以。

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中,优选所述判别部取得从承载片材的前端至所述重叠输送检测部开始检测到重叠输送的重叠输送检测开始位置为止的距离,如果所述距离处于与承载片材的接合部的输送方向的宽度对应的容许范围内,则判别为承载片材。

根据该结构,距离取得部取得从承载片材的前端至重叠输送检测部开始检测到重叠输送的重叠输送检测开始位置为止的距离。如果距离在与承载片材的接合部的输送方向的宽度对应的容许范围内,则判别部判别为承载片材。因而,能够以更高的概率判别承载片材。

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中,优选如果所述判别部判别为承载片材,则继续基于所述输送部和所述读取部的图像读取动作,如果判别为原稿的重叠输送,则停止基于所述输送部和所述读取部的图像读取动作。

根据该结构,如果判别部判别为承载片材,则继续基于输送部和读取部的图像读取动作,如果判别为原稿的重叠输送,则停止基于输送部和读取部的图像读取动作。因此,除了能够读取夹在承载片材中的原稿以外,在原稿重叠输送时,也能够将图像读取动作作为错误而停止。

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中,优选如果所述判别部判别为承载片材,则使所述重叠输送检测部成为不能进行检测的关闭状态。

根据该结构,如果判别部判别为承载片材,则使检测重叠输送检测部成为不能进行检测的关闭状态。因此,能够避免承载片材的片材部被重叠输送检测部误检测为重叠输送而使图像读取动作停止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的示意侧剖视图。

图3是示出主体部的输送面部的示意俯视图。

图4是示出承载片材的示意俯视图。

图5是示出夹着原稿的承载片材的局部剖切的示意侧视图。

图6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的电结构以及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图7是示出重叠输送传感器检测到1张原稿时的情形的示意侧视图。

图8是示出检测到1张原稿时的重叠输送传感器的检测值的曲线图。

图9是示出重叠输送传感器检测到重叠输送的原稿时的情形的示意侧视图。

图10是示出检测到重叠输送的原稿时的重叠输送传感器的检测值的曲线图。

图11是示出检测到信用卡时的重叠输送传感器的检测值的曲线图。

图12是示出重叠输送传感器检测到承载片材的接合部时的情形的示意侧视图。

图13是示出重叠输送传感器检测到承载片材的片材部时的情形的示意侧视图。

图14是示出检测到承载片材时的重叠输送传感器的检测值的曲线图。

图15是示出承载片材判别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在第2实施方式中重叠输送传感器检测到重叠输送的原稿的前端部的情形的示意侧视图。

图17是示出重叠输送传感器检测到承载片材的接合部的情形的示意侧视图。

图18是示出原稿有无传感器检测到承载片材的接合部的情形的示意侧视图。

图19是示出承载片材判别处理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在第3实施方式中重叠输送传感器开始检测到承载片材的比接合部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区域的状态的示意侧视图。

图21是示出承载片材判别处理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1:图像读取装置;12:主体;12a:进给口;12d:排出口;13:原稿支承部;20:操作部;27:通知部;31:输送部;32:输送路径;33、34:进给辊对;35、36:输送辊对;37:输送电机;40:构成识别信息读取部的一例并且作为受光部的一例的读取部;41(41a、41b):光源;42(42a、42b):图像传感器;43:颜色基准板;44:编码器;45:原稿传感器;46:重叠输送传感器;47:作为原稿有无检测部的一例的原稿有无传感器;50:控制器;51:接合部;52:片材部;60:计算机;61:存储部;70:主控制部;71:输送控制部;72:判别部;73:读取控制部;74:图像处理部;81:输送计数器;82a:第1计数器;82b:第2计数器;100:主机装置;101:输入部;102:显示部;103:计算机;104:存储部;105:作为主机驱动器的一例的读取驱动程序;106:设定部;x:宽度方向(主扫描方向);y:输送方向;d:原稿;cs:承载片材;pr:程序;vf:检测值(重叠输送检测值);sh1:第1阈值;sh2:第2阈值;l1:宽度;l3:作为距离的一例的判定用距离;r1:第1判定范围;r2:第2判定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图像读取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11包含:侧视时具有大致梯形形状的装置主体12(以下,简称为“主体12”。);以及原稿支承部13,其具有载置(放置)有作为图像读取对象的原稿d和夹着原稿d的后述的承载片材cs的载置面13a。载置于原稿支承部13的原稿d一张张地向在主体12的上部开口的进给口12a进给。所进给的原稿d在主体12内沿着规定的输送路径32(参照图2)输送,在其输送中途的读取位置被读取图像之后,从在主体12的在前侧下部开口的排出口12b排出,例如堆叠于排出托盘18a(参照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护照或存折等小册子原稿以及将a3规格尺寸对折而得的简历等折叠原稿等原稿d在夹在后述的无色透明的承载片材cs中的状态下,按照每个承载片材cs而被放置于原稿支承部13。

原稿支承部13具有:第1支承部14,其以基端部(下端部)能够转动的方式联结于主体12;以及第2支承部15,其以基端部能够转动的方式联结于第1支承部14的前端部。在第2支承部15的前端部以能够推出和收回的方式设置有滑动式的辅助支承部16。原稿支承部13朝向主体12的后侧上方倾斜地延伸,能够配置于如下位置:作为能够载置原稿的支承部而发挥功能的图1所示的打开位置(使用位置);以及由用户从打开位置向图1的纸面近前方向转动,从而覆盖主体12的上表面部和前表面部12c的关闭位置(收纳位置)。

在原稿支承部13的载置面13a上设置有能够在与输送原稿d的输送方向y交叉(尤其是垂直)的宽度方向x上滑动的一对边缘引导件17。在载置面13a上堆叠的原稿d或者承载片材cs被夹在一对边缘引导件17之间,由此,在宽度方向x上被相对于进给口12a定位。另外,宽度方向x是图像读取装置11读取原稿图像时的主扫描方向,输送方向y是副扫描方向。

如图1以及图2所示,主体12具有主体部18以及能够以主体部18的前端部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而被联结的罩部19。在罩部19配置于图1以及图2所示的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在主体部18与罩部19之间形成有从进给口12a至排出口12b的输送路径32。当用户操作图1所示的操作部19a而解除罩部19的卡定,将罩部19从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向图1的纸面近前方向转动至打开位置时,形成输送路径32的一个面部的输送面部39(参照图3)露出。通过打开该罩部19而使输送面部39成为露出状态,进行原稿d的卡纸(堵塞)的去除和进给/输送用的辊33a~36a等(参照图2)的维护等。

如图1所示,在主体12(罩部19)的前表面部12c设置有操作部20。操作部20具有当对图像读取装置11给出指示时由用户操作的多个操作用的开关21~26。详细而言,操作部20由电源开关21、启动开关22、停止开关23、模式选择开关24、重叠输送检查无效开关25(重叠输送检查跳过开关)以及无线通信用开关26等各种开关组成。重叠输送检查无效开关25在使重叠输送检查无效时被操作,在被设为无效时,不进行重叠输送检查,重叠输送检查用于检查有无重叠进给多张原稿d的重叠输送。在与操作部20相邻的位置设置有由显示灯构成的通知部27,该显示灯例如能够通过led等实现点亮和闪烁的至少一方以及熄灭、或者能够变更点亮时的点亮颜色。通知部27通过显示灯的点亮/熄灭或者点亮颜色的变更,向用户通知例如电源的开/关、当前正选择的模式、重叠输送检查的有效/无效等。

如图2所示,在图像读取装置11的主体12内设置有进行图像读取处理(扫描处理)的图像读取处理机构30。图像读取处理机构30具有输送原稿d的输送部31。输送部31将堆叠于原稿支承部13的多张原稿d一张张地从进给口12a沿着板状的进给引导件32a向主体12内引导并进给,将进给的原稿d沿着输送路径32以恒定的输送速度输送。

输送部31具有:配置于主体12内的输送路径32的上游端位置的一对进给辊对33;配置于比进给辊对33靠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一对进给辊对34;以及在输送方向y上隔着原稿d的读取位置而配置于上游侧的一对输送辊对35和配置于下游侧的一对输送辊对36。

进给辊对33、34由驱动辊33a、34a以及从动辊33b、34b构成。此外,输送辊对35、36由驱动辊35a、36a以及从动辊35b、36b构成。各从动辊33b~36b分别借助于成对的驱动辊33a~36a的旋转而一起旋转。

构成多个辊对33~36的各驱动辊33a~36a通过作为它们的动力源的输送电机37的动力而旋转驱动。构成进给辊对34的从动辊34b是延迟辊,其外周面相对于原稿d的摩擦系数比驱动辊34a的外周面相对于原稿d的摩擦系数大。因此,进给辊对34作为将原稿d一张张地分离并向输送方向y的下游侧送出的分离机构38而发挥功能。因而,通过进给辊对33的旋转,堆叠于原稿支承部13的多张原稿d例如从最下位按顺序一张张地从进给口12a向主体12内进给,进而,通过进给辊对34的旋转而一张张地分离并向输送方向y的下游侧进给。当直接进给小册子原稿或折叠原稿时,可能因分离机构38的分离作用而偏移地进给。因此,当用户扫描小册子原稿或折叠原稿等原稿d时,将原稿d夹在承载片材cs(参照图4)中而放置于原稿支承部13,按照每个承载片材cs输送原稿d。

如图2所示,在主体12内,在由进给辊对33、34以及输送辊对35、36形成的输送路径32的中途的读取位置,在隔着输送路径32的两侧设置有一对读取部40。一对读取部40由第1读取部40a和第2读取部40b组成,以不互相对置的程度配置于在输送方向y上稍微错开的位置。一对读取部40由能够对输送中的原稿d照射光的光源41以及沿主扫描方向(宽度方向x)延伸的图像传感器42构成。当是读取原稿d的单面(正面)的通常读取模式时,第1读取部40a进行读取动作,当是读取原稿d的双面(正反面)的双面读取模式时,第1读取部40a与第2读取部40b一起进行读取动作。

光源41例如由led或荧光灯等构成。图像传感器42接收从光源41射出的光被原稿d等反射而得的反射光,将接收到的光转换为电信号,输出与受光量对应的值的像素信号。图像传感器42例如是线性图像传感器。图像读取装置11能够进行彩色扫描和单色扫描(灰度扫描)。彩色扫描方式包含:图像传感器为单色,使rgb各色的光源按照时间序列依次发光而从图像传感器依次取得rgb各色的像素信号的方式;以及图像传感器具有被彩色滤光器覆盖的rgb各色的光电转换元件,使白色光源发光并从各光电转换元件取得rgb的各像素信号的方式。彩色扫描方式可以是任意一种方式。另外,以下,光源41和图像传感器42指的是在第1读取部40a侧的装置,记作第1光源41a和第1图像传感器42a,有时指的是在第2读取部40b侧的装置,记作第2光源41b和第2图像传感器42b。

而且,在隔着输送路径32而与图像传感器42相对的位置配置有颜色基准板43。颜色基准板43用于获得明暗校正用的白基准值,使用呈白色的白基准板或者呈灰色的灰色基准板。灰色基准板用于根据将颜色基准板43作为原稿的背景(灰色背景)而读取的读取数据,基于原稿与背景的颜色或者亮度值的差异,检测原稿d的位置以及区域。另外,在采用通过原稿检测专用的传感器进行原稿的检测的结构的情况下,优选使颜色基准板43为白基准板。

图像传感器42是将多个光电转换元件沿着主扫描方向x配置成一列的例如接触式图像传感器。而且,图像传感器42具体而言是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42对各光电转换元件接收到的光进行光电转换而输出与受光量对应的值的像素信号。

此外,如图2所示,在主体12内设置有能够检测多个辊对33~36中的1个驱动辊的旋转的编码器44(例如旋转编码器)。编码器44输出包含脉冲的检测信号,该脉冲的数量与驱动辊的旋转量成比例。编码器44的检测信号向配置于主体12内的控制器50输入,控制器50从检测到原稿d或承载片材cs等输送对象的前端的位置开始对检测信号的脉冲的数量进行计数,由此,用于掌握输送对象的输送中的位置(输送位置)。

输送电机37、构成读取部40(40a、40b)的光源41以及图像传感器42被控制器50控制。此外,控制器50根据来自用户操作的操作部20的操作信号所给出的指示来控制图像读取装置11。

接下来,参照图3对形成原稿输送路径中的下侧面部的输送面部39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由主体部18的上表面形成的输送面部39具有:覆盖主体部18的上表面的输送板18b;以及从该上表面突出并且沿着输送方向y互相平行地延伸的多根肋18c。在输送面部39的宽度方向x的大致中央部,构成进给辊对33、34的各驱动辊33a、34a和构成输送辊对35、36的各驱动辊35a、36a从输送方向y的上游侧起依次分别在宽度方向x上隔开少许间隔而一对对地配置。在构成进给辊对33的一对驱动辊33a之间配置有原稿传感器45。原稿传感器45例如是具有杆的接触式传感器,通过杆被按压来检测是否存在放置于原稿支承部13的原稿d或者承载片材cs。

在控制器50中,在输送对象被放置于进给位置从而在原稿传感器45打开时复位的输送计数器81通过在输送电机37的驱动中对从编码器44输入的检测信号的脉冲的数量进行计数,来由该计数值掌握输送对象在输送方向y上的位置(输送位置)。

而且,在输送方向y上的驱动辊34a与驱动辊35a之间的位置配置有重叠输送传感器46。重叠输送传感器46例如是超声波式传感器,具有:发送器46a,其能够发送超声波;以及接收器46b(参照图7),其配置于隔着输送路径32而与发送器46a相对的位置,能够接收来自发送器46a的超声波。重叠输送传感器46利用来自发送器46a的超声波在重叠输送的两张原稿d的间隙衰减的原理,检测原稿d的重叠输送。由于通过两张以上的原稿d时的超声波的衰减程度比通过1张原稿时的超声波的衰减程度大,因此,当由于该大的衰减程度而使检测值低于规定的阈值(图8中的第2阈值sh2)时,检测为重叠输送。另一方面,由于通过1张原稿d时的超声波的衰减程度小,因此,检测值不会低于规定的阈值,不会检测为重叠输送。此外,承载片材cs的接合部51以外的片材部52由两张构成,由于在两张片材部52的间隙,超声波衰减的衰减程度较大,因此,重叠输送传感器46有时将承载片材cs误检测为原稿的重叠输送。因此,当用户读取夹在承载片材cs中的原稿d时,能够操作重叠输送检查无效开关25而使重叠输送检查无效。

此外,在构成输送辊对35的一对驱动辊35a之间配置有作为能够检测原稿d的有无的原稿有无检测部的一例的原稿有无传感器47。原稿有无传感器47例如是具有杆(触点)的接触式传感器,根据原稿d或者承载片材cs的前端按压杆而从非检测状态切换为检测状态来检测前端,根据其后端通过杆且不再按压杆而从检测状态切换为非检测状态来检测后端。原稿有无传感器47的检测结果用于控制配置于其输送方向y下游侧的读取部40(40a、40b)的读取动作的开始和结束的时刻。

接下来,参照图4和图5对承载片材cs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承载片材cs具有:接合部51,其将由无色透明的合成树脂构成的两张四边形的片材在周缘部的一部分进行了接合,以恒定宽度(例如5~20mm的范围内)沿宽度方向x呈带状延伸;以及两张片材部52,它们从接合部51延伸出。如图5所示,承载片材cs在两张片材部52之间夹着原稿d而使用。因此,两张片材部52具有比夹在其间而使用的规定的尺寸(a4尺寸或者b5尺寸等)的原稿d的尺寸大一圈的尺寸。

承载片材cs按照接合部51侧处于输送方向y的开始端的方向被放置于原稿支承部13上而使用。即,夹着原稿d的承载片材cs以使接合部51插入于进给口12a的状态被放置。而且,将所放置的承载片材cs从接合部51侧向主体12内进给。将所进给的承载片材cs沿着主体12内的输送路径32以接合部51为开始端向输送方向y输送。

如图5所示,承载片材cs的接合部51由于两张透明片材的端部经由例如不透明的接合材料53而接合,因此是不透明的,输送方向y上的宽度为l1。接合部51由于在两张透明片材之间夹有接合材料53,因此,没有间隙,重叠输送传感器以接合部51为检测对象时的超声波的衰减程度比较小。另一方面,两张片材部52是无色透明的,无论有无原稿d,由于在其间存在间隙(空气层),因此,重叠输送传感器46以片材部52为检测对象时的超声波的衰减程度比以接合部51为检测对象时的超声波的衰减程度大。其结果,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对象为片材部52时的检测值低于第2阈值sh2,误检测为原稿d的重叠输送。

因此,在用户使用承载片材cs时,需要通过重叠输送检查无效开关25的操作或者主机装置100的输入部101的操作使重叠输送检查无效。为了消除这种问题,也能够采用如下结构:设置能够检测承载片材cs的专用的传感器(承载片材传感器),在该专用的传感器检测到承载片材cs时,使重叠输送检查无效。但是,由于传感器的个数增加,因此,会导致图像读取装置11的制造成本的上升和构造的复杂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在其他的用途中使用的现有的传感器来判别原稿d的重叠输送与承载片材cs。因而,图像读取装置11不具有专用的承载片材传感器。

接下来,参照图6对图像读取装置11的电结构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控制器50具有:计算机60,其由微处理器等构成;存储部61;输入部62,其由从主机装置100输入各种数据和信号的输入接口构成;以及输出部63,其由将图像读取装置11所读取的读取数据向主机装置100输出的输出接口构成。而且,控制器50具有对图像传感器42a、42b输出脉冲信号的定时发生器64(以下也记作“tg64”。),该脉冲信号规定包含像素信号的读出动作在内的各种动作时刻。此外,控制器50具有对从图像传感器42a、42b输入的像素信号进行模拟/数字转换(a/d转换)的模拟前端65(以下也记作“afe65”。)。另外,存储部61例如由非易失性存储器和ram构成。

图像读取装置11通过通信线缆与主机装置100连接。主机装置100例如由个人计算机(以下也称作“pc”。)构成,具有输入部101和显示部102。另外,主机装置100不限于pc,也可以是便携信息终端(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s:个人数字助理))、平板pc或者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等。

如图6所示,主机装置100内置有计算机103和存储部104。计算机103具有读取驱动程序105。读取驱动程序105由安装在主机装置100上的软件构成。

读取驱动程序105具有设定重叠输送检查的有效/无效的设定部106。设定部106受理用户对输入部101的操作所指示的重叠输送检查的有效/无效的设定信息,将该受理的设定信息向图像读取装置11发送,设定于主控制部70内的设定部80。也能够通过由用户操作图像读取装置11的重叠输送检查无效开关25来进行该设定信息的设定。即,图像读取装置11的主控制部70具有设定部80,该设定部80设定用户对重叠输送检查无效开关25的操作所指示的重叠输送检查的有效/无效的设定信息。此外,用户操作输入部101,设定与图像读取处理相关的设定条件(任务条件)。设定条件包括:包含读取分辨率、读取颜色等在内的读取条件;包含规定边(折痕)的折缝方向(折痕的方向)、明暗校正和伽马校正等在内的图像处理条件;以及包含图像数据的保存形式、传送方法和保存位置在内的保存条件,所述边对读取折叠原稿时的2个图像进行结合。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11中,读取分辨率例如有300dpi/600dpi,读取颜色有单色(灰度)/彩色。此外,折缝方向是指对边是左右哪一边进行规定的条件,在所述边,将读取夹在承载片材cs中的折叠原稿的双面而得的2个图像进行结合。保存形式有pdf形式、jpeg形式、gif形式等。此外,保存方法有向主机装置100的传送以及邮件传送,在保存位置中指定有主机装置100内的存储部104中的文件夹的地址或者邮件传送目的地的邮件地址。另外,用户能够通过操作图像读取装置11的操作部20来对设定条件进行设定。

在图6所示的存储部61中存储有包含图15中流程图所示的承载片材判别处理用程序在内的程序pr等。图6所示的计算机60通过执行程序pr而作为该图所示的各种功能部而发挥功能。即,如图6所示,计算机60具有如下部分作为功能部:主控制部70;输送控制部71,其控制输送电机37;判别部72,其判别输送对象是承载片材cs还是非承载片材;读取控制部73,其控制读取部40;以及图像处理部74,其对读取数据实施各种图像处理等。另外,对于非承载片材,可列举出原稿d、信用卡等。

输送控制部71根据主控制部70的指示驱动输送电机37,使多个辊对33~36旋转,由此,使放置于原稿支承部13上的输送对象(以下也称为“输送片材”。)一张张地向主体12内进给。进而,输送控制部71使进给的输送对象沿着输送路径32以与读取条件对应的恒定的输送速度输送。另外,输送对象除了原稿d或承载片材cs之外,还包含信用卡等。输送对象有承载片材cs以及承载片材以外的非承载片材。非承载片材中包含原稿d和信用卡等。

判别部72根据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信号判别输送对象的种类。特别地,本实施方式的判别部72根据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信号判别输送对象是承载片材cs还是承载片材cs以外的非承载片材。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判别部72进行判定时使用的图8所示的多个阈值sh1、sh2。通过2个阈值sh1、sh2来设定3个判定范围r0、r1、r2。即,设定有比第1阈值sh1(承载片材判定用阈值)大的原稿判定范围r0、在第2阈值sh2(重叠输送判定用阈值)以上并且小于第1阈值sh1的第1判定范围r1、小于第2阈值sh2的重叠输送判定范围r2(参照图8、图10、图11、图14)。

图6所示的判别部72判断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属于3种判定范围中的哪个判定范围,其所属的判定范围在多少移动距离之间。而且,判别部72根据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所属的判定范围以及属于该判定范围时的输送对象的移动距离,判别输送对象的种类以及状态。判别部72至少判别输送对象是承载片材cs还是非承载片材。

判别部72具有多个计数器82。计数器82用于对与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属于判定范围r0、r1、r2中的1个时的输送对象的移动距离对应的计数值进行计数。在本例中,多个计数器82设置有第1计数器82a和第2计数器82b这2个。计算机60按照规定的采样周期,每隔规定的时间间隔取得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计算机60例如以与输送对象的输送速度成反比的采样周期取得检测值。即,计算机60至少在重叠输送传感器46对输送对象的检测中,取得与该输送对象的移动距离成比例的个数的检测值。

第1计数器82a对以规定的采样周期取得的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属于第1判定范围r1的次数进行计数。即,第1计数器82a对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为第1判定范围r1内的值并且输送对象移动的移动距离的合计进行计数。此外,第2计数器82b对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属于第2判定范围r2的次数进行计数。即,第2计数器82b对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为第2判定范围r2内的值并且输送对象移动的移动距离的合计进行计数。

本例的重叠输送传感器46例如如图7所示那样,具有发送超声波的发送器46a以及接收从发送器46a发送的超声波的接收器46b(都参照图7)。从发送器46a发送的超声波在原稿d等输送对象通过时衰减,该衰减后的超声波被接收器接收。而且,重叠输送传感器46输出具有与接收器46b所接收的超声波的例如振幅成比例的大小的检测值的检测信号。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重叠输送传感器46构成为接收器46b接收时的超声波的衰减越大则获得检测值越小的值,但是也可以与此相反,而构成为超声波的衰减越大则获得检测值越大的值。在后者的情况下,第1判定范围r1成为第1阈值sh1以上并且小于第2阈值sh2的范围,第2判定范围r2成为第2阈值sh2以上的范围。

接下来,参照图7~图14对根据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判别输送对象的种类的判别方法进行说明。在图8、图10、图11、图14的曲线图中,横轴表示输送对象的移动距离,纵轴表示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以下,也称作“重叠输送检测值vf”。)。图7示出重叠输送传感器46检测到1张原稿d作为输送对象时的情形。此时,如图8所示,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超过第1阈值sh1,属于原稿判定范围r0。因而,当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越过规定的距离(例如20~50mm的范围内的规定值)而成为第1阈值sh1以上的值时,判别部72判别为输送对象是正常输送的1张原稿d。另外,在图7、图9、图12以及图13中,输送对象被示意性地描绘为比实际的尺寸大。

图9示出重叠输送传感器46检测到重叠输送的原稿d的重叠输送部分作为输送对象时的情形。这里,由于原稿d的重叠输送部分在其间存在间隙(空气层),因此,由于该间隙而导致超声波较大程度衰减。因此,如图10所示,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重叠输送检测值)小于第2阈值sh2,属于第2判定范围r2。因而,通过第2计数器82b对按照每个采样周期从重叠输送传感器46取得的检测值vf属于第2判定范围r2的次数进行计数,当该次数的合计(计数值)达到与输送对象的规定的距离(例如20~50mm的范围内的规定值)的移动相当的值时,判别部72判别为输送对象是重叠输送的原稿d。

另外,图11示出重叠输送传感器46检测到信用卡作为输送对象时的曲线图。由于信用卡比原稿d厚度大,因此,超声波的衰减程度比较大。因此,如图11所示,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重叠输送检测值)成为小于第1阈值sh1的值,例如属于第1判定范围r1或者第2判定范围r2。因而,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属于第1判定范围r1和第2判定范围r2中的至少一方,但当属于该判定范围时的输送对象的移动距离处于根据信用卡的长度确定的规定范围时,判别部72判别为输送对象是信用卡。

图12示出重叠输送传感器46检测到承载片材cs作为输送对象时的情形,特别是将接合部51作为检测对象。如图5所示,接合部51由于将两张透明片材经由接合材料53而接合,因此,虽然不存在片材部52那样的间隙(空气层),但具有比由普通纸等构成的通常的原稿d大的厚度。因此,接合部51中的超声波的衰减程度比1张原稿d大,并且比片材部52小。因此,如图14所示,在检测对象为接合部51时,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重叠输送检测值)低于第1阈值sh1但不低于第2阈值sh2,属于第1判定范围r1(sh2≦r1<sh1)。此后,如图13所示,当检测对象从接合部51转变为片材部52时,由于片材部52中的间隙(空气层)的存在,与接合部51相比,超声波较大程度衰减。因此,如图14所示,当在承载片材cs的前端成为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对象之后,承载片材cs移动与接合部51的宽度l1对应的距离时,检测对象从接合部51转变为片材部52。根据对重叠输送检测值vf属于第1判定范围r1的次数进行计数的第1计数器82a的计数值超过与接合部51的宽度l1对应的第1设定次数,而成为第1检测结果。

而且,当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对象从接合部51转变为片材部52时,检测值vf所属的判定范围从第1判定范围r1向第2判定范围r2移动。而且,根据对重叠输送检测值vf属于第2判定范围r2的次数进行计数的第2计数器82b的计数值超过与规定的距离(例如20~50mm的范围内的规定值)对应的第2设定次数,而成为第2检测结果。判别部72在得到第1检测结果之后得到第2检测结果的情况下,判别为输送对象是承载片材cs。另外,规定的距离理想的是在读取部40开始原稿d的读取动作之前,判别部72能够判别输送对象的种类以及状态的距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对象为接合部51时的检测值vf、即属于sh2≦vf<sh1所表示的第1判定范围r1的检测值vf相当于第1检测结果的一例。换言之,属于第1阈值sh1与第2阈值sh2之间的范围时的重叠输送检测值vf相当于第1检测结果的一例。此外,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对象为片材部52时的检测值vf、即属于vf<sh2所表示的第2判定范围r2的检测值相当于第2检测结果的一例。换言之,属于超过第2阈值sh2的范围时的重叠输送检测值vf相当于第2检测结果的一例。

这里,在信用卡或一部分厚纸原稿中,存在重叠输送检测值vf与承载片材cs的接合部51同样地属于第1判定范围r1的情况。但是,在承载片材cs的情况下,此后,当检测对象切换为片材部52时,重叠输送检测值vf所属的判定范围从第1判定范围r1切换为第2判定范围r2。与此相对,在信用卡等的情况下,重叠输送检测值vf所属的判定范围去除了一部分的波动而基本不会切换。因此,能够实现信用卡等比较厚的输送对象与承载片材cs的判别。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判别部72能够根据重叠输送检测值vf判别输送对象的种类(原稿、承载片材、信用卡等)以及状态(重叠输送)。换言之,至少能够实现承载片材cs与非承载片材(原稿、信用卡、重叠输送状态的原稿)的判别。

判别部72为了检测上述输送对象的种类和状态,每当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取得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时,进行是否低于第2阈值sh2的判定以及是否低于承载片材判定阈值的判定。当检测值vf不低于第2阈值sh2并且低于第1阈值sh1时,每次对第1计数器82a(承载片材判定用计数器)加“1”。此外,当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低于第2阈值sh2时,每次对第2计数器82b(重叠输送判定用计数器)加“1”。而且,第1计数器82a的计数值相当于按照每个规定的采样周期而取得的重叠输送检测值vf属于第1判定范围r1时的次数、即以规定的输送速度移动中的输送对象的移动距离。此外,第2计数器82b的计数值相当于按照每个规定的采样周期而取得的重叠输送检测值vf属于第2判定范围r2时的次数、即以规定的输送速度移动中的输送对象的移动距离。

此外,判别部72根据第1计数器82a的计数值超过第1设定次数而得到第1检测结果,设定为处于承载片材判定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部61的规定存储区域中具有在承载片材判定中时启用的标记。而且,判别部72通过启用标记来设定为处于承载片材判定中。此外,判别部72根据第2计数器82b的计数值超过第2设定次数而得到第2检测结果。而且,当判别部72在得到第1检测结果之后,在承载片材判定中的标记启用的状态下,得到第2检测结果时,将此时的输送对象判别为承载片材cs。

此外,在判别部72判别为原稿d的重叠输送的情况下,主控制部70通过通知部27的点亮或者闪烁以及在主机装置100的显示部102上显示消息来向用户通知该内容。另外,关于判别部72的判别方法的细节,在下文叙述。

读取控制部73控制光源41的发光,向原稿d照射光。在该输送中,读取控制部73控制读取部40,读取原稿d的图像。详细而言,读取控制部73经由tg64对图像传感器42输出控制像素信号的读出动作的动作时刻等的脉冲信号来控制读取动作。从图像传感器42输入的模拟的像素信号通过afe65而转换为数字的像素信号并作为读取数据而输入给图像处理部74。

图像处理部74对由输入的数字的像素信号构成的读取数据实施明暗校正以及伽马校正等公知的图像校正处理,生成原稿d的图像数据。在图像读取装置11的电源接通时,通过读取部40读取颜色基准板43,根据由光源41以及图像传感器42的特性的温度依赖性和随时间变化而导致的劣化的进度进行校准。详细而言,在图像读取装置11的电源接通时,读取部40使用读取颜色基准板43(例如灰色基准板)而得的颜色数据(例如灰色数据),进行与光源41以及图像传感器42的当前的温度以及随年份而劣化的程度对应的校准。

此外,图像处理部74在输送对象是原稿d的情况下以及是夹着原稿d的承载片材cs的情况下,进行不同的图像校正处理。另一方面,在承载片材cs的情况下,进行从读取数据切出原稿d的区域(原稿区域)的处理以及从切出的原稿区域的数据去除承载片材cs的影响的图像校正处理,生成原稿d的图像数据。在承载片材用的图像校正处理中包含:使划痕、污垢或灰尘等缺点不明显的缺点去除处理;使用了承载片材用的伽马值的伽马校正处理;以及减少因承载片材cs的发黄等变色而添加的颜色的颜色校正处理等。

接下来,对图像读取装置11的作用进行说明。

当用户使图像读取装置11读取原稿d时,将原稿d放置于原稿支承部13。此外,在读取护照或存折等小册子原稿或者折叠原稿等原稿d的图像时,将原稿d夹在承载片材cs中并放置于原稿支承部13。用户通过主机装置100的输入部101的操作来对主机装置100设定任务条件,该任务条件包含分辨率、读取颜色(彩色/单色)等读取条件以及读取数据的保存形式和保存位置等保存条件。而且,用户操作输入部101,使图像读取装置11开始扫描。

以下,参照图15所示的流程图对计算机所执行的承载片材判别处理进行说明。受理了该扫描开始的指示的计算机60以与指定的分辨率相符的输送速度驱动输送电机37。当输送电机37被驱动时,多个辊对33~36旋转驱动,放置于原稿支承部13的片材(输送对象)被分离机构38的延迟辊一张张地分离并向主体12内进给,进给的片材被多个辊对33~36沿着输送路径32输送。片材的输送位置根据对编码器44的检测信号(检测脉冲信号)的脉冲的数量进行计数的计数器的计数值来掌握,当通过该计数值所表示的输送位置而确定的片材的前端位置到达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稍前的重叠输送检测开始位置时,开始根据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进行承载片材判定处理。

首先,在步骤s11中,判断重叠输送传感器的检测值是否低于第2阈值sh2(重叠输送判定用阈值)。如果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不低于第2阈值sh2,则进入步骤s12,如果检测值vf低于第2阈值sh2,则进入步骤s16。另外,在因输送对象的前端部夹持于输送辊对35之前的晃动等而引起检测值vf波动的情况下,在步骤s11中,优选对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属于第2判定范围r2的次数进行计数,根据其计数值超过第2设定次数,判定为检测值vf低于第2阈值sh2。

在步骤s12中,判断重叠输送传感器的检测值是否低于第1阈值sh1(承载片材判定用阈值)。如果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低于第1阈值sh1,则进入步骤s13,如果检测值vf不低于第1阈值sh1,则进入步骤s14。即,通过步骤s11以及s12,判断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是否处于第2阈值sh2以上并且小于第1阈值sh1的第1判定范围r1内。如果检测值vf处于第1判定范围r1,则进入步骤s13,如果不处于第1判定范围r1,则进入步骤s14。另外,在因输送对象的前端部夹持于输送辊对35之前的晃动等而引起检测值vf波动的情况下,优选在步骤s12中,对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属于第1判定范围r1的次数进行计数,根据其计数值超过第1设定次数,判定为检测值vf低于第1阈值sh1。

在步骤s13中,设定为处于承载片材判定中。例如计算机启用在存储部61内的规定存储区域中准备的未图示的承载片材判定中标记(以下,也简称为“判定中标记”。)(例如设为“1”)。

在步骤s14中,判断原稿的输送是否结束。如果原稿的输送未结束,则返回步骤s11,如果原稿的输送结束,则进入步骤s15。

这里,原稿的输送结束可以指到原稿d的读取结束为止的输送的结束,但也可以指到进行承载片材判定处理的原稿输送区间的最终位置为止的原稿的输送的结束。该最终位置被设定为例如直至读取部40开始原稿d的读取的读取开始位置为止的位置。原稿支承部13中的距原稿d的放置位置的输送量由对编码器44的检测信号的脉冲数量进行计数的输送计数器81计数。此时,可以在原稿有无传感器47检测到原稿d的前端,从而原稿有无传感器47从关闭切换为打开的时刻对输送计数器81进行暂时复位,以其前端检测位置为基准再次开始输送计数器81的计数,由此,掌握输送中的原稿d的位置(输送位置)。例如如图7所示,当正确地输送1张原稿d时,输送中的1张原稿d的超声波的衰减程度比较小。因此,如图8所示,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在以原稿d为检测对象的期间内成为比第1阈值sh1大的大致恒定的值。此时,判别部72判别输送对象是1张原稿d。然后,继续读取原稿d的图像的图像读取动作。

在步骤s15中,对取得的原稿d的图像数据实施原稿用的图像校正处理。通过该图像校正处理生成原稿d的图像数据。

在步骤s16中,判断是否是承载片材判定中。如果是承载片材判定中,则进入步骤s17,如果不是承载片材判定中,则进入步骤s19。例如如图12所示,当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对象是接合部51时,设定为承载片材判定中,此后,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对象如图13所示那样转变为片材部52,从而如图14所示,重叠输送检测值vf低于第2阈值sh2时,判断为承载片材判定中(s16中的肯定判定)。

在步骤s17中,判别为承载片材,使重叠输送传感器46无效,继续图像读取动作。即,在重叠输送检测值vf不低于第2阈值sh2(重叠输送判定用阈值)而低于第1阈值sh1(承载片材判定用阈值)时设定的承载片材判定中,当重叠输送检测值vf低于第2阈值sh2时,将此时的输送对象判别为承载片材cs。而且,通过使重叠输送传感器46成为无法检测的关闭状态而使其无效,继续承载片材cs的图像读取动作。其结果,在输送原稿d的同时,读取部40在该输送中途的读取位置读取原稿d的图像。读取部40的图像传感器42a、42b读取承载片材cs而得的图像数据经由afe65而在图像处理部74中被取得。

在步骤s18中,进行承载片材用的图像校正处理。对读取部40读取承载片材而得的图像数据执行承载片材用的图像校正处理。即,对图像数据切取基于承载片材区域的图像,通过图像校正处理,根据承载片材的划痕或变色等预先取得的信息,降低这种划痕或变色的影响。

在步骤s19中,判别为原稿的重叠输送,进行包含图像读取动作的停止在内的重叠输送错误处理。即,继续输送电机37的驱动,将输送对象从排出口排出,并且读取部40不对输送对象进行读取动作。此时,计算机60的主控制部70通过通知部27将原稿的重叠输送向用户通知。例如通过操作部20附近的通知部27点亮或者闪烁,来向用户通知原稿的重叠输送。另外,图像处理部74进行图像校正处理而得的图像数据以指定的文件形式(pdf/jpeg/gif等)经由输出部63向主机装置100发送。然后,主机装置100将接收到的指定保存形式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部104的指定的保存位置的文件夹中,向指定的邮件地址进行邮件传送。

这样,由于能够判别原稿d的重叠输送与承载片材cs,因此,除了不需要使重叠输送检查无效的多余的操作以外,即使忘记使重叠输送检查无效的操作,也能够避免因将承载片材cs误检测为原稿d的重叠输送而引起的图像读取动作的误停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利用为了其他功能而设置于图像读取装置11的已有的传感器46、47的检测结果来判别原稿d的重叠输送与承载片材cs的结构,因此,不需要承载片材专用的传感器(承载片材传感器),容易避免因部件数量增加而引起的图像读取装置11的构造的复杂化以及制造成本的上升。

根据以上详细叙述的第1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具有:作为检测原稿d的重叠输送的重叠输送检测部和检测部的一例的1个重叠输送传感器46;以及判别部72,其根据重叠输送传感器46检测到承载片材cs的接合部51时的第1检测结果、和重叠输送传感器46检测到重叠输送时的第2检测结果,判别重叠输送的原稿d和承载片材cs。因而,能够根据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属于第1判定范围r1(sh2≦vf<sh1)的第1检测结果以及检测值vf属于第2判定范围r2(vf<sh2)的第2检测结果,判别承载片材与重叠输送的原稿。例如即使不设置能够检测承载片材的专用的检测部(承载片材传感器),也能够使用已有的传感器46、47判别承载片材cs与重叠输送的原稿d。

(2)判别部72在得到重叠输送传感器46检测到承载片材cs的接合部51时的第1检测结果之后,得到重叠输送检测时的第2检测结果时,判别为承载片材cs。另一方面,判别部72在未得到第1检测结果而得到第2检测结果时,判别为原稿d的重叠输送。因而,能够判别承载片材cs与原稿d的重叠输送。

(3)作为重叠输送检测部的一例的重叠输送传感器46是超声波方式。在重叠输送传感器46检测承载片材cs的接合部51的过程中,由于与夹着原稿d的片材部相比,超声波的衰减程度较小,因此,得到检测值vf超过第1阈值但不超过第2阈值的第1检测结果。此后,当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对象从接合部51转变为片材部52时,由于在片材部52中,与接合部51相比,超声波的衰减程度较大,因此,得到检测值vf超过第2阈值的第2检测结果。判别部72在从重叠输送传感器46得到第1检测结果之后,得到第2检测结果时,判别为输送对象是承载片材,当不得到第1检测结果而得到第2检测结果时,判别为输送对象是原稿的重叠输送。因而,能够判别承载片材与原稿的重叠输送。

(4)判别部72在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超过第1阈值sh1的次数的累计超过第1设定次数时,设为得到第1检测结果。此外,当检测值vf超过第2阈值sh2的次数的累计超过第2设定次数时,设为得到第2检测结果。因而,例如当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波动,时而超过第1阈值时而超过第2阈值时,也不会成为第1检测结果或第2检测结果。因而,例如即使因输送对象的前端部夹持于输送辊对35之前的晃动等而引起检测值vf波动,也能够比较准确地判别承载片材cs与原稿d的重叠输送。

(5)如果判别部72判别为承载片材cs,则继续基于输送部31和读取部40的图像读取动作,如果判别为原稿d的重叠输送,则停止基于输送部31和读取部40的图像读取动作。因此,除了能够读取夹在承载片材cs中的原稿d以外,在原稿d重叠输送时,还能够将图像读取动作作为错误而停止。

(6)如果判别部72判别为承载片材cs,则使重叠输送传感器46成为不能进行检测的关闭状态。因此,能够避免承载片材cs的片材部52被重叠输送传感器46误检测为重叠输送而使图像读取动作停止的情况。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6~图19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在如下点不同:在承载片材cs的判别中使用2个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以及判别部72根据由2个检测部得到的2种检测结果来判别原稿d的重叠输送与承载片材cs。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11内的存储部61中存储有包含在图19中流程图所示的承载片材判别处理用程序在内的程序pr。本实施方式的判别部72使用重叠输送传感器46和原稿有无传感器47作为2个检测部的一例。

如图16所示,在重叠输送传感器46检测到原稿d的重叠输送时,原稿有无传感器47尚未检测到原稿d的前端部而成为关闭状态。

此外,如图17所示,在重叠输送传感器46以承载片材cs的接合部51为检测对象的移动范围内,重叠输送检测值vf成为低于第1阈值sh1但在第2阈值sh2以上的值。即,重叠输送检测值vf属于第1判定范围r1。

如图18所示,当在原稿有无传感器47中检测到承载片材cs的前端时,以使得从承载片材cs的前端向输送方向y的上游侧距离l2的位置为检测对象位置的方式配置重叠输送传感器46。当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对象从接合部51切换为片材部52,从而其重叠输送检测值vf低于第2阈值sh2而成为重叠输送检测状态时,原稿有无传感器47检测到承载片材cs的前端侧的部分而已经从关闭切换为了打开。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原稿有无传感器47检测到承载片材cs的前端(接合部51)时的检测结果相当于第1检测结果的一例。此外,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对象为承载片材cs的片材部52时的检测结果相当于第2检测结果的一例。

以下,参照图19所示的流程图对第2实施方式中的承载片材判别处理进行说明。

在步骤s21中,重叠输送传感器判断是否检测到重叠输送。如果重叠输送传感器46未检测到重叠输送,则进入步骤s22,如果检测到重叠输送,则进入步骤s25。

在步骤s22中,判断是否检测到输送对象的前端。如果未检测到输送对象的前端,则返回步骤s21,如果检测到前端,则进入步骤s23。即,如果输送对象未被检测到重叠输送而直接被输送到前端在原稿有无传感器47中被检测到的位置,则设为只有1张原稿d被正常输送。

在步骤s23中,继续对正常输送的1张原稿进行图像读取动作。在输送原稿的同时,读取部40在该输送中途的读取位置读取原稿的图像。处理部经由afe取得读取部40的图像传感器42a、42b读取原稿d而得的图像数据。

在步骤s24中,进行原稿用的图像校正处理。处理部内的图像校正处理部进行对未夹在承载片材cs中的原稿进行的通常的原稿用的图像校正处理。

在步骤s25中,判断是否检测到输送对象(输送片材)的前端。如果检测到输送对象的前端,则进入步骤s26,另一方面,如果未检测到前端,则进入步骤s28。

在步骤s26中,判别为承载片材,继续图像读取动作。即,如果在首次检测到重叠输送时,该输送对象的前端被原稿有无传感器47检测到,则判别为该输送对象是承载片材cs。而且,继续承载片材cs的图像读取动作。在输送原稿d的同时,读取部40在其输送中途的读取位置读取原稿的图像。读取部40的图像传感器42a、42b读取承载片材cs而得的图像数据经由afe65而在图像处理部74中被取得。

在步骤s27中,进行承载片材用的图像校正处理。对读取部40读取承载片材cs而得的图像数据执行承载片材用的图像校正处理。即,对图像数据切取基于承载片材区域的图像,根据承载片材cs的划痕或变色等预先取得的信息,通过图像校正处理降低该种划痕或变色的影响。

在步骤s28中,判别为原稿的重叠输送,进行包含图像读取动作的停止在内的重叠输送错误处理。即,继续输送电机37的驱动,将输送对象从排出口12b排出,并且读取部40不对输送对象进行读取动作。此时,计算机60通过通知部27向用户通知将原稿的重叠输送。例如通过点亮操作部20附近的重叠输送用的警告灯来向用户通知原稿的重叠输送。

根据以上详细叙述的第2实施方式,除了同样地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所叙述的(1)~(4)同样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7)作为至少1个检测部的一例,具有重叠输送传感器46以及原稿有无传感器47这2个。具有判别部72,该判别部72根据原稿有无传感器47检测到承载片材cs的接合部51时的第1检测结果、和重叠输送传感器46检测到原稿的重叠输送或者与相当于原稿的重叠输送的片材部52时的第2检测结果,判别原稿的重叠输送和所述承载片材。例如即使不设置能够检测承载片材cs的专用的检测部,也能够判别承载片材cs与原稿d的重叠输送。

(8)作为多个检测部的一例,具有:重叠输送传感器46;原稿有无传感器47,其在比重叠输送传感器46靠原稿的输送方向y的下游侧的位置检测原稿的有无。判别部72如果在得到重叠输送传感器46检测到重叠输送时的第2检测结果时,得到原稿有无传感器47检测到原稿d时的第1检测结果,则判别为承载片材。另一方面,如果在得到第2检测结果时未得到第1检测结果,则判别为重叠输送。因而,能够根据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结果和原稿有无传感器47的检测结果判别承载片材cs与原稿d的重叠输送。例如不设置检测承载片材cs的专用的传感器也可以。

(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20以及图21对第3实施方式中的承载片材判别处理进行说明。在所述第2实施方式中,以成为如下状态的位置关系设定了接合部51的长度:当重叠输送传感器46在比承载片材cs的接合部51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片材区域中开始检测到重叠输送时,前端刚好被原稿有无传感器47检测到,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合部51比上述情况长。此外,在所述第2实施方式中,如果在重叠输送传感器46检测到时原稿有无传感器47已经检测到输送对象,则判别为承载片材。此时,例如在两张原稿在输送方向上错开规定的长度的重叠输送的情况下,当原稿是例如厚纸时,最初的1张通过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域时,检测值vf低于第1阈值sh1(承载片材判定阈值)。从此时刻输送规定的长度之后,当原稿的重叠输送区域通过检测域时,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低于第2阈值sh2。因此,导致判别为承载片材。为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判别为承载片材cs,通过对编码器44的检测信号的脉冲的数量进行计数,测量从输送对象的前端至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位置的距离。如果该测量的距离l3(参照图20)在与接合部51的宽度l1对应的容许范围内,则判别为承载片材cs。作为容许范围的一例,设定了在宽度l1以上并且在对宽度l1加上规定的余量α而得的距离l1+α以下的条件l1≦l3≦l1+α。如果满足该条件,则判定为承载片材cs。另一方面,如果测量的接合部51的宽度l3不满足上述条件,则判别为重叠输送的原稿d。

以下,参照图21对计算机60执行的第3实施方式的承载片材判别处理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图21中的步骤s31~s34的各处理、即在正确地输送1张原稿时与第2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21~s24同样。即,在重叠输送传感器46未检测到重叠输送而输送对象的前端部被原稿有无传感器47检测到的情况下,判断为正常地输送了1张原稿d,继续对正常输送的1张原稿d进行图像读取动作(s33)。而且,对读取部40读取原稿d而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应用于未夹在承载片材中的通常的原稿的原稿用的图像校正处理(s34)。

另一方面,在图21的步骤s31中,当重叠输送传感器46检测到重叠输送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35。在该步骤s35中,对从输送对象的前端至重叠输送检测开始为止的判定用距离l3(参照图20)进行运算。输送对象的前端的位置是通过由输送计数器81根据编码器44的检测信号对脉冲的数量进行计数而取得的,编码器44的检测信号包含与将输送对象从进给开始位置输送的输送电机37的驱动量成比例的数量的脉冲。如图20所示,判定用距离l3相当于从基于输送计数器81的计数值的输送对象的前端的位置至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位置的距离。判别部72通过从图20所示的输送计数器81的计数值中减去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已知的检测位置的计数器对应值,运算判定用距离l3。

在接下来的步骤s36中,判断判定用距离l3是否为接合部51的宽度l1以上并且容许距离(l1+α)以下。如果满足条件l1≦l3≦l1+α,则进入步骤s37,如果不满足该条件,则进入步骤s39。

在步骤s37中,判别为承载片材而使重叠输送传感器无效,继续图像读取动作。然后,在接下来的步骤s38中,图像处理部74对读取部40读取承载片材而得的图像数据执行承载片材用的图像校正处理。即,对于图像数据,从承载片材区域切取原稿区域,针对该切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实施根据预先取得的信息减少承载片材的划痕或变色等的图像校正处理,取得原稿的图像数据。

另一方面,在步骤s39中,判别为原稿d的重叠输送,进行包含图像读取动作的停止在内的重叠输送错误处理。即,继续输送电机37的驱动将重叠输送的原稿d排出,并且读取部40不进行读取动作。此时,计算机60的主控制部70通过通知部27向用户通知原稿的重叠输送。例如通过通知部27中的重叠输送通知用的显示灯点亮或者闪烁,向用户通知原稿的重叠输送。

根据该第3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9)当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从重叠输送非检测状态切换为重叠输送检测状态时,判别部72运算从该时刻的输送对象的前端位置到重叠输送检测位置(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位置)的距离,作为判定用距离l3。如果判定用距离l3在与接合部51的宽度l1对应的容许范围(l1≦l3≦l1+α)内,则判别部72判别为承载片材。另一方面,如果判定用距离l3不在容许范围内,则判别部72判别为原稿d的重叠输送。在第2实施方式中,两张原稿d在输送方向y上错开比宽度l1长的距离的重叠输送可能被误判别为承载片材cs。但是,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能够只有当该原稿的错开量满足条件l1≦l3≦l1+α时,判别为承载片材cs,当不满足该条件时,判别为原稿d的重叠输送。因而,能够更可靠地判别重叠输送的原稿d与承载片材cs。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也能够变更为以下的方式。

·在所述第2实施方式中,确认多个传感器46、47的检测状态的顺序也可以相反。例如当在距离l1>l2的关系下,在承载片材cs的前端被原稿有无传感器47检测到的时刻,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对象是处于接合部51的承载片材cs的情况下,能够应用接下来的控制。即,当原稿有无传感器47从非检测状态切换为检测状态时,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对象处于接合部51,检测值vf不低于第2阈值sh2(即处于重叠输送非检测状态)。此后,根据检测值vf低于第2阈值sh2而切换为重叠输送检测状态,判别为承载片材。即,如果在原稿有无传感器47检测到输送对象的前端的时刻,重叠输送传感器46处于重叠输送检测状态,则将输送对象判别为原稿的重叠输送,在该时刻,停止图像读取动作。另一方面,如果在原稿有无传感器47检测到输送对象的前端的时刻,重叠输送传感器处于重叠输送非检测状态(即处于接合部检测中),则判别为承载片材,继续保持图像读取动作。

·当在承载片材cs的前端被原稿有无传感器47检测到的时刻,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对象是处于接合部51的承载片材cs的情况下,如果原稿有无传感器47检测到输送对象的前端,则可以将重叠输送传感器或者基于其检测值vf的重叠输送检查从有效切换为无效。即,由于在原稿有无传感器检测到输送对象为止,使重叠输送传感器有效而进行重叠输送检查,因此,图16所示的重叠输送的原稿d在重叠输送检查中被发现,其图像读取动作停止。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如果原稿有无传感器47检测到输送对象,则将重叠输送传感器46从有效切换为无效,不进行以后的重叠输送检查。利用该结构,也能够在输送对象是重叠输送的原稿d时,停止图像读取动作,在是承载片材cs时,继续图像读取动作。

·在第2以及第3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原稿有无传感器47检测到输送对象的前端(输送方向下游端)起,到结束与接合部51的宽度l1对应的距离的输送为止的区间内,设定使基于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的重叠输送检查无效的不感测区域(不感测区)。不感测区域是为了防止由于原稿d的前端附近的部分的晃动而误检测为重叠输送而设定的,设定于到原稿d的前端部夹持于输送辊对35而抑制晃动为止的区间。在该情况下,当承载片材在其接合部通过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位置的近前处通过不感测区域时,重叠输送传感器46有效。而且,在成为该有效之后,在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从重叠输送非检测状态切换为重叠输送检测状态的时刻,如果原稿有无传感器47已经检测到输送对象,则判别为承载片材cs。另一方面,在重叠输送传感器46成为有效的时刻,如果重叠输送传感器46的检测值vf已经处于重叠输送检测状态,则判别为输送对象是重叠输送的原稿d。

·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重叠输送的两张原稿处于在输送方向上稍微错开的状态的情况下,在最开始(开始端区域)仅输送1张时,未检测为重叠输送,从两张的重叠开始位置到达重叠输送传感器的检测位置时起,检测为重叠输送。在该情况下,当检测为重叠输送时,如果原稿有无传感器47处于检测状态,则无论是否是原稿d的重叠输送,都可能误检测为承载片材。但是,如果一并采用使用了第1实施方式的第1阈值和第2阈值的判定方法,则由于即使这种重叠输送的两张原稿在输送方向上错开,也检测为重叠输送,因此,能够降低无论是否是原稿d的重叠输送都判别为承载片材的误检测的产生频率。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一并采用第1实施方式的判别方法,从而提高输送对象的种类以及状态的判别精度。

·在第3实施方式中,与接合部51的宽度l1对应的容许范围能够适当设定。例如容许范围既可以是l1-α≦l3≦l1+α,也可以是l1-α≦l3≦l1+β(其中,α≠β)。

·图像读取装置不限于馈纸型,作为输送部的一例,也可以应用于具有自动原稿进给功能(autodocumentfeeder:自动进稿器)的平板型的图像读取装置。在该结构的情况下,有时也采用通过自动原稿进给装置输送夹着原稿的承载片材cs的使用方法,因此,通过具有与所述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能够得到与馈纸型同样的效果。既可以采用在自动原稿进给装置的输送路径的中途设置重叠输送传感器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设置能够判别原稿的重叠输送与承载片材的判别部,使得重叠输送传感器不将承载片材误检测为原稿的重叠输送。

在此,以引证的方式并入于2015年10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203998号的全部公开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