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通信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2888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通信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装置以及与通信装置相关联的技术。



背景技术:

存在在通信装置的相互间进行配对处理(预先将通信装置彼此建立关联并进行登记的建立关联处理)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

例如,在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标准的无线连接中,(在通常的通信之前)进行预先将通信对象彼此建立关联并进行登记的建立关联处理(配对处理)。此外,若在最初的通信等中进行一次配对处理,则基本上在以后的通信(第二次及以后的通信等)中,无需配对处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06371号公报

另外,在某些os(例如ios(苹果公司的操作系统))中,与蓝牙(注册商标)方式的无线连接相关的配对功能作为os(操作系统)的功能的一部分来提供。该配对处理本身并不是通过应用程序(以下,也简称为应用)进行,而是通过该os(更详细而言,根据来自应用的通信请求而调出的os)进行。

然而,对os委托了通信请求的应用并不能直接从os获取与是否在本次通信(根据该通信请求而进行的通信)中执行了配对处理相关的信息。即、应用很难把握配对处理的执行的有无。

更具体而言,在能够进行基于蓝牙方式的无线连接的通常通信的情况下,应用不能区分是由于在刚刚之前进行了配对处理而能够开始该通常通信、或是由于在很久以前已经进行了配对处理而能够开始通常通信等。简单而言,应用不能区分是在“最初的配对处理”之后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连接、或是在“很久之前已经完成的配对处理”之后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连接等。

由于这样的情况,应用很难使配对处理的执行的有无反映至以后的各种处理。

此外,这样的问题不仅产生在基于蓝牙的通信连接中,也可能产生在其它的方式的通信连接中。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通信装置中的应用程序很容易知晓预先将无线通信中的通信对象装置彼此建立关联并进行登记的处理(配对处理等)的执行的有无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1方面的发明是能够进行特定方式的无线通信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计时单元,其测定从第一时刻起到第二时刻为止的所需时间,上述第一时刻是从上述通信装置的应用程序向上述通信装置的操作系统通知应执行基于上述特定方式的与特定装置的通信的主旨的通信请求的时刻,上述第二时刻是从上述操作系统向上述应用程序通知与上述通信请求相应的回信信息的时刻;以及判定单元,其判定是否在从上述第一时刻到上述第二时刻为止的特定期间内由上述操作系统执行了与上述特定方式的无线通信相关的建立关联处理、即预先将上述通信装置和上述特定装置建立关联并进行登记的建立关联处理,在上述所需时间比规定的阈值大的情况下,上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在上述特定期间内执行了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主旨,在上述所需时间比上述规定的阈值小的情况下,上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未在上述特定期间内执行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主旨。

第2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面的发明的通信装置中,还具备登记单元,上述登记单元执行通过上述应用程序对能够通过上述应用程序而被利用的装置即可利用装置进行登记的装置登记处理,在由上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未在上述特定期间内执行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主旨的情况下,上述登记单元显示列举至少一个可登记装置的列表,基于来自使用了上述列表的用户的指定操作确定登记对象装置,将该登记对象装置登记为上述可利用装置,在由上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在上述特定期间内执行了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主旨的情况下,上述登记单元不显示上述列表,将上述特定装置登记为上述可利用装置。

第3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2方面的发明的通信装置中,上述登记单元在上述列表中,相互区别地显示需要上述建立关联处理并且上述建立关联处理已经完成的装置和不需要上述建立关联处理并且未执行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装置。

第4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面的发明的通信装置中,还具备登记单元,上述登记单元执行通过上述应用程序对能够通过上述应用程序而被利用的装置即可利用装置进行登记的装置登记处理,在由上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在上述特定期间内执行了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主旨的情况下,上述登记单元将上述特定装置自动地登记为上述可利用装置。

第5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面的发明的通信装置中,还具备登记单元,上述登记单元执行通过上述应用程序对上述应用程序中的特定用途用的默认装置进行登记的默认装置登记处理,在由上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在上述特定期间内执行了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主旨的情况下,上述登记单元将上述特定装置自动地登记为上述默认装置。

第6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5方面的发明的通信装置中,在与多个装置的每一个相关的上述通信请求在一定期间内被连续地或者并行地发送并且由上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在上述特定期间内执行了分别与上述多个装置相关的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主旨的情况下,上述登记单元将上述多个装置中的其无线通信用电波强度最强的装置自动地登记为上述默认装置。

第7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面至第6方面中的任一发明的通信装置中,上述特定方式的通信是基于蓝牙标准的无线通信。

第8方面的发明是能够进行特定方式的无线通信的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步骤a),在该步骤中,测定从第一时刻起到第二时刻为止的所需时间,上述第一时刻是从上述通信装置的应用程序向上述通信装置的操作系统通知应执行基于上述特定方式的与特定装置的通信的主旨的通信请求的时刻,上述第二时刻是从上述操作系统向上述应用程序通知与上述通信请求相应的回信信息的时刻;以及步骤b),在该步骤中,判定是否在从上述第一时刻到上述第二时刻为止的特定期间内由上述操作系统执行了与上述特定方式的无线通信相关的建立关联处理、即预先将上述通信装置和上述特定装置建立关联并进行登记的建立关联处理,在上述步骤b)中,在上述所需时间比规定的阈值大的情况下,判定为在上述特定期间内执行了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主旨,在上述所需时间比上述规定的阈值小的情况下,判定为未在上述特定期间内执行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主旨。

第9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8方面的发明的控制方法中,还具备步骤c),在该步骤中,执行通过上述应用程序对能够通过上述应用程序而被利用的装置即可利用装置进行登记的装置登记处理,上述步骤c)具有:步骤c-1),在该步骤中,在通过上述步骤b)判定为未在上述特定期间内执行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主旨的情况下,显示列举至少一个可登记装置的列表,基于来自使用了上述列表的用户的指定操作确定登记对象装置,将该登记对象装置登记为上述可利用装置;以及步骤c-2),在该步骤中,在通过上述步骤b)判定为在上述特定期间内执行了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主旨的情况下,不显示上述列表,将上述特定装置登记为上述可利用装置。

第10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9方面的发明的控制方法中,在上述列表中,相互区别地显示需要上述建立关联处理并且上述建立关联处理已经完成的装置和不需要上述建立关联处理并且未执行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装置。

第11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8方面的发明的控制方法中,还具备步骤c),在该步骤中,执行通过上述应用程序对能够通过上述应用程序而被利用的装置即可利用装置进行登记的装置登记处理,在上述步骤c)中,在判定为在上述特定期间内执行了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主旨的情况下,将上述特定装置自动地登记为上述可利用装置。

第12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8方面的发明的控制方法中,还具备步骤d),在该步骤中,执行通过上述应用程序对上述应用程序中的特定用途用的默认装置进行登记的默认装置登记处理,在上述步骤d)中,在判定为在上述特定期间内执行了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主旨的情况下,将上述特定装置自动地登记为上述默认装置。

第13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2方面的发明的控制方法中,在上述步骤d)中,在与多个装置的每一个相关的上述通信请求在一定期间内被连续地或者并行地发送并且判定为在上述特定期间内执行了分别与上述多个装置相关的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主旨的情况下,将上述多个装置中的其无线通信用电波强度最强的装置自动地登记为上述默认装置。

第14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8方面至第13方面中的任一发明的控制方法中,上述特定方式的通信是基于蓝牙标准的无线通信。

第15方面的发明是具备第一通信装置、以及作为上述第一通信装置的通信目的地的至少一个通信目的地装置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是能够进行特定方式的无线通信的通信装置,上述第一通信装置具有:计时单元,其测定从第一时刻起到第二时刻为止的所需时间,上述第一时刻是从上述通信装置的应用程序向上述通信装置的操作系统通知应执行基于上述特定方式的与特定装置的通信的主旨的通信请求的时刻,上述第二时刻是从上述操作系统向上述应用程序通知与上述通信请求相应的回信信息的时刻;以及判定单元,其判定是否在从上述第一时刻到上述第二时刻为止的特定期间内由上述操作系统执行了与上述特定方式的无线通信相关的建立关联处理、即预先将上述通信装置和上述特定装置建立关联并进行登记的建立关联处理,在上述所需时间比规定的阈值大的情况下,上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在上述特定期间内执行了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主旨,在上述所需时间比上述规定的阈值小的情况下,上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未在上述特定期间内执行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主旨。

第16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5方面的发明的通信系统中,上述第一通信装置还具备登记单元,上述登记单元执行通过上述应用程序对能够通过上述应用程序而被利用的装置即可利用装置进行登记的装置登记处理,在由上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未在上述特定期间内执行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主旨的情况下,上述登记单元显示列举至少一个可登记装置的列表,基于来自使用了上述列表的用户的指定操作确定登记对象装置,将该登记对象装置登记为上述可利用装置,在由上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在上述特定期间内执行了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主旨的情况下,上述登记单元不显示上述列表,将上述特定装置登记为上述可利用装置。

第17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6方面的发明的通信系统中,上述登记单元在上述列表中,相互区别地显示需要上述建立关联处理并且上述建立关联处理已经完成的装置和不需要上述建立关联处理并且未执行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装置。

第18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5方面的发明的通信系统中,上述第一通信装置还具备登记单元,上述登记单元执行通过上述应用程序对能够通过上述应用程序而被利用的装置即可利用装置进行登记的装置登记处理,在由上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在上述特定期间内执行了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主旨的情况下,上述登记单元将上述特定装置自动地登记为上述可利用装置。

第19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5方面的发明的通信系统中,上述第一通信装置还具备登记单元,上述登记单元执行通过上述应用程序对上述应用程序中的特定用途用的默认装置进行登记的默认装置登记处理,在由上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在上述特定期间内执行了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主旨的情况下,上述登记单元将上述特定装置自动地登记为上述默认装置。

第20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9方面的发明的通信系统中,在与多个装置的每一个相关的上述通信请求在一定期间内被连续地或者并行地发送并且由上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在上述特定期间内执行了分别与上述多个装置相关的上述建立关联处理的主旨的情况下,上述登记单元将上述多个装置中的其无线通信用电波强度最强的装置自动地登记为上述默认装置。

第21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5方面至第20方面中的任一发明的通信系统中,上述特定方式的通信是基于蓝牙标准的无线通信。

根据第1方面至第21的方面的发明,能够使通信装置中的应用程序很容易知晓预先将无线通信中的通信对象装置彼此建立关联并进行登记的处理(配对处理等)的执行的有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通信系统的图。

图2是表示mfp(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块的图。

图3是表示便携式终端的简要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4是表示通信装置相互间的距离与无线通信用的电波强度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便携式终端的os与应用配合地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情况的图。

图6是表示便携式终端的应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执行配对处理的情况下的动作的图。

图8是表示未执行配对处理的情况下的动作的图。

图9是表示确认是否允许配对处理的执行的对话画面的图。

图10是表示装置列表显示画面(对话画面)的图。

图11是确认是否允许装置登记的对话画面。

图12是表示装置列表显示画面的图。

图13是表示变形例的装置列表显示画面的图。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通信系统;10、10a~10d…mfp(图像形成装置);50…便携式终端;110…os(操作系统);120…应用程序;201…(用于确认是否执行配对处理的)对话画面;202…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3…确认画面;tm…期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第一实施方式>

<1-1.结构概要>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通信系统1的图。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1具备mfp(图像形成装置)10和便携式终端50。此外,通信系统1也被称为图像形成系统。

mfp10和便携式终端50使用各种无线通信技术相互无线连接。例如,mfp10与便携式终端之间的通信能够利用基于无线lan(ieee802.11等)的通信、以及近距离无线通信。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近距离无线通信,使用基于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方式的通信(蓝牙通信)。此外,并不局限于此,作为近距离无线通信,也可以使用近场型无线通信(nfc:nearfieldradiocommunication)等。

<1-2.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的功能块的图。在这里,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0,例示mfp(多功能外围设备(multi-functionalperipheral))。在图2中,示出了mfp10的功能块。

mfp10是具备扫描功能、复印功能、传真功能以及箱储存功能等的装置(也称为复合机)。具体而言,如图2的功能框图所示,mfp10具备图像读取部2、打印输出部3、通信部4、储存部5、操作部6以及控制器9等,通过使上述各部复合地动作,来实现各种功能。

图像读取部2是光学地读取(即扫描)被载置于mfp10的规定的位置的原稿并生成该原稿的图像数据(也称为原稿图像或扫描图像)的处理部。该图像读取部2也被称为扫描部。

打印输出部3是基于与打印对象相关的数据在纸等各种介质上打印输出图像的输出部。

通信部4是能够进行经由公用线路等的传真通信的处理部。并且,通信部4也能够进行各种无线通信(包括基于蓝牙方式的无线通信等)。具体而言,通信部4具备进行基于无线lan(ieee802.11等)的无线通信的无线lan通信部4a、以及进行基于蓝牙方式的无线通信的近距离无线通信部4b。在mfp10中内置有作为近距离无线通信部4b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发挥作用的通信芯片42(也被称作近距离无线通信用芯片)(也参照图1)。通信芯片42能够广播发送广告数据(advertisingdata)。广告数据中包含有识别mfp10的标识符(例如,mfp10的mac地址(mediaaccesscontroladdress:媒体访问控制地址等)。

储存部5由硬盘驱动器(hdd)等存储装置构成。

操作部6具备接受针对mfp10的操作输入的操作输入部6a、以及进行各种信息的显示输出的显示部6b。

在该mfp10中,设置有大致板状的操作面板部6c(参照图1)。另外,操作面板部6c在其正面侧具有触摸面板25(参照图1)。触摸面板25既作为操作输入部6a的一部分发挥作用,并且也作为显示部6b的一部分发挥作用。触摸面板25通过在液晶显示面板嵌入各种传感器等而构成,能够显示各种信息并且能够接受来自操作者的各种操作输入。

控制器9是内置于mfp10并对mfp10进行统一控制的控制装置。控制器9被构成为具备cpu以及各种半导体存储器(ram以及rom)等的计算机系统。控制器9通过在cpu中执行储存在rom(例如,eeprom(注册商标))内的规定的软件程序(以下,也简称为程序),来实现各种处理部。此外,该程序(详细而言,程序模块组)也可以被记录于usb存储器等便携式的记录介质,从该记录介质读出并安装于mfp10。或者,该程序也可以经由网络等下载并安装于mfp10。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控制器9通过上述程序的执行,来实现包括通信控制部11、输入控制部12、显示控制部13以及动作控制部14的各种处理部。

通信控制部11是与通信部4等配合来控制与其它装置(便携式终端50等)之间的通信动作的处理部。通信控制部11具有对各种数据的发送动作进行控制的发送控制部和对各种数据的接收动作进行控制的接收控制部。

输入控制部12是对针对操作输入部6a(触摸面板25等)的操作输入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例如,输入控制部12对接受针对显示于触摸面板25的操作画面的操作输入(来自用户的指定输入等)的动作进行控制。

显示控制部13是对显示部6b(触摸面板25等)中的显示动作进行控制的处理部。显示控制部13使用于对mfp10进行操作的操作画面(远程操作画面)200等显示于触摸面板25。

动作控制部14是对各种动作(打印输出动作、扫描动作等)进行控制的处理部。

<1-3.便携式终端的结构>

接下来,对便携式终端50的结构进行说明。

便携式终端50是能够进行与mfp10(图像形成装置)的协作动作的装置。

具体而言,便携式终端50是能够进行与mfp10之间的通信(近距离无线通信以及无线lan通信等)的信息输入输出终端装置(信息终端)。在这里,作为便携式终端50,例示平板型终端。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便携式终端50也可以是智能手机等。

图3是表示便携式终端50的简要结构的功能框图。

如图3的功能框图所示,便携式终端50具备通信部54、储存部55、操作部56以及控制器59等,通过使上述各部复合地动作,来实现各种功能。

通信部54能够进行各种无线通信(包括基于蓝牙标准的无线通信等)。具体而言,通信部54具备进行基于无线lan(ieee802.11等)的无线通信的无线lan通信部54a、以及进行基于蓝牙的无线通信的近距离无线通信部54b。

近距离无线通信部54b接收从内置于mfp10的通信芯片42广播发送来的广告数据(advertisingdata),并且对该数据发送用电波的强度进行测定。

此外,在便携式终端50与mfp10较近的情况下(即,便携式终端50与mfp10之间的距离较小的情况下),由便携式终端50检测出的电波强度(从mfp10内的通信芯片42送出的蓝牙通信用的电波的强度)较大(参照图4)。相反,在便携式终端50与mfp10分离较远的情况下(即,便携式终端50与mfp10之间的距离较大的情况下),由便携式终端50检测出的电波强度(来自mfp10的蓝牙通信用的电波强度)较小。便携式终端50通过测定电波强度,能够把握与mfp10之间的距离。

另外,近距离无线通信部54b执行基于广告数据等的配对处理,并在配对处理后,在与配对对象装置之间执行通常的近距离无线通信。

无线lan通信部54a能够使用由近距离无线通信部54b获取到的信息(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获取到的配对对象装置的ip地址等),在与配对对象装置之间进行基于无线lan的无线通信。

储存部55由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装置构成。

操作部56具备接受针对便携式终端50的操作输入的操作输入部56a、以及进行各种信息的显示输出的显示部56b。在该便携式终端50设置有通过在液晶显示面板嵌入各种传感器等而构成的触摸面板75(参照图1)。该触摸面板75也作为操作输入部56a的一部分发挥作用,并且也作为显示部56b的一部分发挥作用。触摸面板75显示各种操作画面(显示画面)等,接受针对该操作画面的操作输入等。

图3的控制器59是内置于便携式终端50并对便携式终端50统一地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控制器59被构成为具备cpu以及各种半导体存储器(ram以及rom)等的计算机系统。控制器59通过在cpu中执行储存在储存部55(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等)内的规定的软件程序(以下,也简称为程序),来实现各种处理部。此外,该程序(详细而言程序模块组)也可以记录于usb存储器等便携式的记录介质,从该记录介质读出并安装于便携式终端50。或者,该程序也可以经由网络等下载并安装于便携式终端50。

在便携式终端50中安装有规定的操作系统(os)110(也参照图5),并且还安装有在该os110上动作的应用程序120(也简称为应用)。例如,安装有用于使mfp10打印各种电子文件的应用(也称为“打印用应用”)等。

具体而言,控制器59通过在上述os110上执行应用120,来实现包括通信控制部61、输入控制部62、显示控制部63、登记处理部64、计时部65以及判定部66的各种处理部。

通信控制部61是与通信部54等配合来对与mfp10等的通信动作进行控制的处理部。

输入控制部62是对针对操作输入部56a(触摸面板75等)的操作输入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显示控制部63是对显示部56b(触摸面板75等)中的显示动作进行控制的处理部。显示控制部63例如对各种显示画面(201、202、203等)(后述)的显示动作等进行控制。

登记处理部64是执行“配对处理”和“装置登记处理”的处理部。“配对处理”是与特定方式的无线通信相关的建立关联处理,即是(在基于特定方式的通常的通信之前)预先将通信对象彼此相互建立关联并进行登记的建立关联处理。该“配对处理”也被表现为在基于特定方式的通常的通信之前使便携式终端50和通信目的地的装置10相互作为通信对象而预先进行登记的预备登记处理。在这里,作为“配对处理”,也进行用于加密通信的加密信息(加密密钥信息)的交换处理等。另外,“装置登记处理”是通过应用120对装置进行登记的处理(通过应用120对利用对象装置进行登记的处理等)。此外,“配对处理”实质上由os110来执行。

计时部65是测定时间的处理部。如后所述,计时部65对从时刻t1到时刻t2的期间tm的长度(所需时间l)等进行测定。

判定部66是判定是否在最近的期间tm内执行了由os110进行的配对处理的处理部。在所需时间l比规定的阈值th1大的情况下,判定部66判定为在期间tm内执行了由os110进行的配对处理的主旨。

<1-4.动作>

图6是表示便携式终端50的应用120的动作的流程图。另外,图7以及图8是表示本系统1中的各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更详细而言,图7是表示执行由os110进行的配对处理的情况下的动作的图,图8是表示未执行由os110进行的配对处理的情况下(在至前一次为止的通信中已经完成配对而在本次的通信中不进行配对处理的情况下)的动作的图。

应用120在被便携式终端50启动后,执行图6的动作。

首先,在图6的步骤s11中,便携式终端50的应用120对便携式终端50的os110通知应对正发送广告数据(下述)的装置进行检测的指令(也参照图7等)。然后,应用120从该os110接受其检测结果(步骤s12)。

在这里,mfp10一直以微小时间间隔发送基于蓝牙方式的通信用的电波。详细而言,内置于mfp10的通信芯片42(参照图1)以微小时间间隔广播发送广告数据(advertisingdata)。广告数据是使用近距离无线通信用电波(蓝牙通信用的电波)发送的广播数据。蓝牙通信用的电波仅到达mfp10的周边区域(例如,数十厘米~数米左右)。

另一方面,便携式终端50(os110以及应用120等)接收来自mfp10的蓝牙通信用的电波,并且也对来自mfp10的电波的强度进行测定。具体而言,os110若接受来自应用120的检测指令(步骤s11),则使用近距离无线通信部54b等接收从通信芯片42广播发送来的广告数据(advertisingdata)。另外,os110获取广告数据所包含的装置识别信息(mfp10的mac地址以及机型名称等)。然后,os110将该装置识别信息等作为检测结果通知给应用120(步骤s12(也参照图7等))。另外,应用120与os110配合,获取(测定)来自mfp10的数据发送用电波的强度。

此外,在多个mfp10(例如,4台10a、10b、10c、10d)存在于便携式终端50的附近的情况下,便携式终端50(应用120)接收来自该多个mfp10的广告数据(参照图5)。并且,该便携式终端50也分别获取来自各mfp10的电波强度。

根据这样的动作,应用120经由os110获取“检测结果”(包含存在于便携式终端50的附近的可通信装置(可连接装置)的信息等)。

然后,在步骤s21中,应用120将应执行与该检测结果所包含的“检测装置”(检测出处于广告数据发信中的装置)的通信的主旨的“通信请求”通知给os110(时刻t1)。在这里,将指示应通过与该检测装置的通信获取检测装置的“装置信息”的主旨的请求(换言之,特定装置(通信目的地装置)的装置信息的发送请求)作为“通信请求”从应用120通知给os110。

此外,在步骤s11、s12中检测出单个检测装置的情况下,在步骤s21中,os110对该单个检测装置通知该通信请求。另外,在步骤s11、s12中检测出多个检测装置的情况下,在步骤s21中,os110对该多个检测装置的每一个通知该通信请求。与这多个装置的每一个相关的“通信请求”可以在某个一定期间内并行地发送,或者也可以连续地(依次地)发送。

之后,os110判定“通信请求”的发送目的地的装置(通信目的地装置)是否是配对完毕的装置(步骤s22),并且根据该判定结果,来执行相互不同的动作。对此在后面进行说明。

另外,如上述那样,配对处理是由os110进行的处理,通常应用120不能够从os110直接知晓并把握通信目的地的装置是否是配对完毕的装置。换言之,对os110委托了“通信请求”的应用120不能够直接从os获取与在本次通信(根据该通信请求进行的通信)中是否执行了配对处理相关的信息。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应用120不是从os110直接知晓配对处理的执行的有无(换言之,配对处理的经过),而是通过其它的方法知晓。以下,参照图7以及图8等对这样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图7中,示出了在本次的通信(基于来自应用120的通信请求的当前执行中的通信)中执行由os110进行的配对处理的情况下(在本次的通信中首次执行该mfp10与便携式终端50之间的配对处理的情况下等)的动作。另一方面,在图8中,示出了不在本次的通信中执行由os110进行的配对处理的情况下(在至前一次为止的通信中该mfp10与便携式终端50之间的配对处理已经完成而在本次的通信中不执行配对处理的情况下等)的动作。此外,在通过手动删除操作等从便携式终端50删除了登记完毕的配对信息的情况下,需要再次进行配对处理,在“本次的通信”中执行如图7所示那样的配对处理。

首先,参照图7,对执行由os110进行的配对处理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

os110若判定为“通信请求”的mfp10(通信目的地装置)不是配对完毕的装置(尚未进行针对通信目的地装置的配对处理),则将确认是否允许执行配对处理的显示画面201(图9)显示于触摸面板75。

如图9所示,显示画面201是确认是否应执行与蓝牙通信相关的配对请求(更详细而言,该便携式终端50与mfp10(机型b1的装置)的配对的请求)的画面(对话画面)。此外,在对话画面201的背景侧显示有基于应用120的显示画面,对话画面201在相对于该背景侧的该显示画面的前面侧(近前侧)由os110弹出显示。

在便携式终端50的用户想要执行便携式终端50与mfp10(机型b1的装置)的配对的情况下,按下“配对”按钮,在这以外的情况下,按下“返回”按钮。此外,在按下了“返回”按钮的情况下,os110将非正常结束的主旨通知给应用120,应用120检测通信异常(通信错误)的产生,并且直接结束图6以及图7的处理。

若“配对”按钮被该用户按下,则os110执行配对处理。

具体而言,os110对通信目的地mfp10发送配对开始指令,mfp10对该配对开始指令进行响应并回信通信用的信息。便携式终端50的os110和mfp10交换各种信息(例如,各装置的装置识别信息(mac地址等)、机型名称以及加密密钥信息等),并执行配对处理。通过这样的配对处理,os110获取通信目的地装置(mfp10)的装置识别信息及机型名称、以及在蓝牙通信中所利用的加密密钥的信息等。另外,os110将获取到的信息储存至os110的管理下的储存区域(便携式终端50内的储存区域)。并且,os110通过配对建立之后的蓝牙通信,也获取通信目的地装置(mfp10)的装置名称以及ip地址等。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数据等相对大量的数据不是通过蓝牙通信,而是通过无线lan通信从便携式终端50发送至mfp10。通过蓝牙通信获取的ip地址是该无线lan所使用的地址(无线lan通信用的ip地址)。

之后,os110将从mfp10获取到的装置信息(mfp10的装置识别信息、装置名称以及ip地址等)通知给应用120(时刻t2)。该时刻t2也被表现为与时刻t1的通信请求相应的回信信息(通过基于该通信请求的通信而获取到的装置信息(正常的回信信息))的受领时刻。

接着,参照图8,对不执行由os110进行的配对处理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图8的动作在至前一次为止的通信中该mfp10与便携式终端50之间的配对处理已经完成而在本次的通信中不执行配对处理的情况下等执行。

os110若判定为“通信请求”的mfp10(通信目的地装置)是配对完毕的装置,则不将显示画面201(图9)显示于触摸面板75并且不执行配对处理,而直接开始蓝牙通信。即,os110不再次执行配对处理,而直接执行与便携式终端50的通信(蓝牙通信)。

通过该蓝牙通信,os110从mfp10获取通信目的地装置(mfp10)的装置名称以及ip地址等。

而且,os110将通过该通信而获取到的信息以及/或者预先从mfp10(通信目的地装置)获取并储存于便携式终端50的信息(例如,通信用信息(mfp10的装置识别信息以及ip地址等))通知给应用120(时刻t2)。

参照图7和图8可知,应用120在时刻t1将通信请求通知给os110后,在时刻t2从os110受领针对该通信请求的回信结果。

其中,配对处理本身是由os110执行的,应用120不能够从os110直接知晓在从该时刻t1到时刻t2的期间tm内是否执行了配对处理。即、应用120不能够从os110直接知晓由os进行的配对处理的经过(是否在刚刚之前的期间tm内刚刚进行了配对处理等)。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应用120对从时刻t1到时刻t2为止的所需时间l进行测定。然后,应用120基于该所需时间l是否比规定的阈值th1大,来判定在从时刻t1到时刻t2为止的期间tm内是否执行了由os110进行的配对处理(步骤s22)。由此,应用120能够很容易知晓配对处理的执行的有无(换言之,配对处理的经过)。

在这里,在如图7所示那样执行配对处理的情况下,由于插入使用了显示画面201(图9)的用户操作,所以期间tm较长(例如,数秒左右)。换言之,由于配对处理是伴随着使用了用户界面的由用户进行的选择处理的处理,所以包含该配对处理的期间tm较长。另一方面,在如图8所示那样不执行配对处理的情况下,由于未插入使用了显示画面201的用户操作,所以期间tm较短(例如,不足1秒(数百毫秒左右))。

利用这样的特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期间tm比阈值th1(例如,1秒~2秒左右)大的情况下(期间tm较长的情况下),应用120判定为在期间tm内执行了配对处理的主旨。详细而言,判定为在至前一次为止的通信中该mfp10与便携式终端50之间的配对处理尚未完成而在本次的通信中执行了配对处理的主旨。换言之,判定为在能够进行基于蓝牙方式的通常通信的情况下,由于在刚刚之前进行了配对处理而能够进行该通常通信的主旨。简单而言,判定为处于在“配对处理”之后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连接(在这里是蓝牙通信连接)的状况。

另一方面,在期间tm比阈值th1(例如,1秒~2秒左右)小的情况下(期间tm较短的情况下),应用120判定为未在期间tm内执行配对处理的主旨。详细而言,判定为在至前一次为止的通信中已经完成该mfp10与便携式终端50之间的配对处理而在本次的通信中未执行配对处理的主旨。换言之,判定为在能够进行基于蓝牙方式的无线连接的通常通信的情况下,由于在前一次的通信以前已经进行了配对处理,而能够(不伴有配对处理地)进行通信的主旨。简单而言,判定为处于在“很久以前已经完成的配对处理”之后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连接的状况。

根据这样的判定动作,应用120能够很容易知晓(获取)与配对处理的执行的有无(是否在最近的期间tm内执行了配对处理)相关的信息。即、应用120即使在不能够从os110直接受领与配对处理的执行的有无相关的信息(与配对处理的经过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基于上述所需时间l的推断处理来间接地知晓该信息。

另外,应用120能够使与配对处理的执行的有无(配对处理的经过)相关的信息(判定内容)反映至各种处理。

以下,进一步对应用120使与配对处理的经过等相关的该判定内容反映至以后的处理(具体而言,装置登记处理(下述))的方式进行说明。在这里,作为“装置登记处理”,例示通过应用120对能够通过应用120而被利用的打印输出装置(“可利用装置”)进行登记的处理(可利用装置登记处理)。此外,被登记为“可利用装置”的至少一个装置在后面在“打印机指定画面”(未图示)中作为打印输出目的地的候补而被列出。

例如,在步骤s11、s12中检测到单个装置10a且在步骤s21中对该单个装置10a发出了通信请求的情况下,执行如下的处理(装置登记处理等)。

详细而言,关于某个单个装置10a,在上述所需时间l比阈值th1小的情况下(参照图8),应用120在步骤s22中判定为未在最近的期间tm内执行与便携式终端50的配对处理的主旨,并且执行通常的装置登记处理(下述)。即、应用120显示装置列表的显示画面202(参照图10)(步骤s23),并且基于来自使用了该装置列表的显示画面202的用户的指定操作来确定登记对象装置(步骤s24),并将该登记对象装置登记为“可利用装置”(步骤s25)。

在该通常的装置登记处理中,显示图10所示那样的对话画面(装置列表的显示画面)202(步骤s23)。该装置列表的显示画面(也称为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2通过应用120而被显示。在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2中,列出了被检测为存在于便携式终端50的附近的打印输出装置(在这里是“机型b1”的mfp10a)。另外,也示出了该打印输出装置(“机型b1”的mfp10a)是“配对完毕”的装置。若用户进行选择“机型b1”的mfp10a的选择操作(按下操作),则应用120将该mfp10a登记为“可利用装置”(步骤s24、s2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5中,为了慎重起见,应用120在显示确认画面203(图11)并得到用户的承认(确认)后,将该装置10a登记为可利用装置。例如,若在图11中用户按下确认画面203内的追加按钮213,则应用120判定为得到了用户的承认,并将mfp10a登记为“可利用装置”。

另一方面,在上述所需时间l比阈值th1大的情况下(参照图7),在步骤s22(图6)中判定为在最近的期间tm内执行了某个装置10a与便携式终端50的配对处理的主旨,进行例外的装置登记处理。即、从步骤s22直接进入至步骤s25,不进行步骤s23、s24的处理。具体而言,应用120不显示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2(参照图10),将该装置10a登记为可利用装置(步骤s25)。在步骤s25中,如上述那样,进行使用了确认画面203(图11)的确认操作。

此外,在确认画面203中“关闭”按钮214被按下的情况下,中断将该登记对象装置登记为可利用装置的处理。像这样,虽然配对处理完成(结束)但作为可利用装置的登记处理被中断了的装置,如图10所示,在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2中,作为“配对完毕”并且(作为可利用装置)“未登记”(装置登记未完成)的装置(在图10中机型b1的装置)而被列出。

接着,对在步骤s11、s12中检测出多个装置10(例如4个mfp10a~10d)并在步骤s21中对该多个装置10发出了通信请求的情况进行说明。此时,执行如下的处理。

关于1个或者多个装置10(例如4个mfp10a~10d)中的任一个装置,在判定为未在最近的期间tm内执行与便携式终端50的配对处理(步骤s22)时,应用120执行通常的装置登记处理。具体而言,应用120显示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2(参照图12)(步骤s23),并且基于使用了该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2的用户指定操作来确定登记对象装置(步骤s24),并将该登记对象装置登记为“可利用装置”(步骤s25)。此时,显示图12所示那样的显示画面(装置列表)202。图12的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2是用于在检测出存在于便携式终端50的附近的多个打印输出装置的状况下,从该多个打印输出装置(mfp10a~10d)中登记“可利用装置”的列表。在图12的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2中,示出了3个装置(mfp10b、10c、10d)是“配对完成完毕并且(作为“可利用装置”的)装置登记完毕”的装置。另一方面,示出了剩余的一个装置(mfp10a)是“配对完成完毕并且装置登记未完成”的装置。在该画面202中,例如,若用户进行选择mfp10a(“机型b1”的装置)的选择操作,则应用120将该mfp10a追加登记为“可利用装置”。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在最近的期间tm内执行了1个或者多个装置10(例如4个mfp10a~10d)中的至少一个装置(例如,mfp10a)与便携式终端50的配对处理时,执行如下的非通常处理。具体而言,应用120不显示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2(参照图12等),将该至少一个装置(mfp10a等)登记为可利用装置(步骤s25)。在这里,为了慎重起见,在显示确认画面203(图11)并经过了用户的确认(承认)后,将该至少一个装置(mfp10a等)登记为可利用装置。

此外,在判定为在最近的期间tm内执行了与多个装置10(例如4个mfp10a~10d)中的2个以上的装置(例如,mfp10a、10b)相关的配对处理时,在该2个以上的装置的各配对处理之后,不显示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2(参照图12等),而分别显示与该2个以上的装置相关的各确认画面203即可。

根据以上那样的动作,应用120对从时刻t1到时刻t2为止的所需时间l进行测定,在该所需时间l比规定的阈值th1大的情况下(期间tm较长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期间tm内执行了配对处理的主旨。由此,应用120即使在不能够从os110直接接受与配对处理的执行的有无(是否在最近的期间tm内执行了配对处理)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知晓与配对处理的执行的有无相关的信息。进而,应用120能够使配对处理的执行的有无(配对处理的经过)反映至各种处理。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应用120将与配对处理的经过相关的判定内容反映至“装置登记处理”。更详细而言,在未判定为在期间tm内执行了配对处理的主旨的情况下,进行通常的动作。具体而言,应用120显示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2,基于来自使用了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2的用户的指定操作来确定登记对象装置,并将该登记对象装置登记为“可利用装置”。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在期间tm内执行了配对处理的主旨的情况下,应用120不显示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2,将该配对处理的对象装置登记为“可利用装置”。简单而言,省略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2的显示。由此,在最近的期间tm内进行了配对处理的情况下,用户不进行使用了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2(参照图10以及图12等)的指定操作(选择操作)就完毕,所以能够比较简易地将该配对处理的对象装置登记为“可利用装置”。即、能够提高用户的操作性。

<1-5.其它>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为了与任一个mfp10通信而需要配对处理的方式。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多个mfp10中,“需要配对”的mfp10和“不需要配对”的mfp10混合存在。“需要配对”的mfp10是需要进行配对处理的mfp10(不进行至少1次的配对处理就不能够进行与便携式终端50的通信的mfp10)。另外,“不需要配对”的mfp10是不需要进行配对处理的mfp10(不进行配对处理就能够进行与便携式终端50的通信的mfp10)。对于“不需要配对”的mfp,即使其配对未完成,也能够进行其装置登记。

此时,也可以代替图12所示那样的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2(参照图12),而显示图13所示那样的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2。在图13的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2中,相互区别地显示有配对处理执行完毕的装置(需要配对的装置)(b1、b2)和未执行配对处理的装置(不需要配对的装置)(b3、b4)。更详细而言,在配对处理执行完毕的装置(需要配对的装置)的显示栏(例如,最上层的装置(机型b1)以及其正下方的层的装置(机型b2))显示有“配对完毕”的文字。另一方面,在未执行配对处理的装置(不需要配对的装置)的显示栏(例如,最下层的装置(机型b4)以及其正上方的层的装置(机型b3))显示有“不需要配对”的文字。像这样,在图13的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2中,相互区别地显示有需要配对处理并且配对处理已经完成的装置(b1、b2)和不需要配对处理并且未执行配对处理的装置(b3、b4)。

由此,用户能够在该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2中直接辨别是否需要各装置的配对。更详细而言,例如,在“需要配对”的装置中伴随着加密进行通信,并且在“不需要配对”的装置中不伴随加密进行通信的情况下,能够满足想要确保安全的用户的迫切期望。具体而言,该用户通过选择“需要配对”的装置(在对应显示栏中记载有“配对完毕”的文字的装置)作为“可利用装置”,能够确保较高的安全。换言之,通过不选择“不需要配对”的装置(在对应显示栏中未记载有“配对完毕”的文字的装置)作为“可利用装置”,能够确保较高的安全。

此外,在这里,在“需要配对”的装置的显示栏显示有“配对完毕”的语句并且在“不需要配对”的装置的显示栏显示有“不需要配对”的语句,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需要配对”的装置的显示栏显示“配对完毕”的语句并且在“不需要配对”的装置的显示栏不显示“配对完毕”的语句。即、也可以通过不显示“配对完毕”的语句,来表示“配对未完毕”(进而“不需要配对”)的主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在判定为在期间tm内执行了配对处理的主旨的情况下,应用120在不显示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2而将特定装置登记为“可利用装置”时,执行使用了确认画面203的确认处理,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判定为在期间tm内执行了配对处理的主旨的情况下,应用120也可以不进行装置列表显示画面202的显示处理和基于确认画面203的确认处理中的任意一个,而直接将特定装置自动地登记为“可利用装置”。

<2.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基于所需时间l和阈值th1的大小关系而判定为在最近的期间tm内执行了配对处理的主旨后,将与配对处理的执行的有无相关的判定内容反映至“可利用装置登记处理”(通过应用120对应用120中的至少一个“可利用装置”进行登记的处理)。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例示将与配对处理的执行的有无相关的判定内容反映至“默认装置登记处理”的方式。“默认装置登记处理”是通过应用120对应用中的特定用途用的默认装置(例如,打印用的默认装置(“通常使用的打印机”))进行登记的处理。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判定为在期间tm内执行了配对处理的主旨(步骤s22)的情况下,应用120将配对处理的对象装置自动地登记为“默认装置”。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4的步骤s11、s12、步骤s22的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6)相同。

在步骤s22中未判定为在最近的期间tm内执行了与至少一个装置的配对处理的主旨的情况下,从步骤s22进入至步骤s35。即、不变更当前的默认装置,执行该默认装置与便携式终端50的通信。

另一方面,在步骤s22中判定为在最近的期间tm内执行了与至少一个装置的配对处理的主旨的情况下,进入至步骤s31。

在步骤s31中,判定是在最近的期间tm内执行了与单个装置的配对处理、还是在最近的期间tm内执行了与多个装置的配对处理。

在判定为在最近的期间tm内执行了与单个装置的配对处理的情况下,进入至步骤s34。在步骤s34中,应用120将“默认装置”从变更前的装置自动地变更(更新)为该单个装置(最新的配对装置)。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在最近的期间tm内执行了与多个装置的配对处理的情况下,进入至步骤s32。在步骤s32中,应用120从本次配对的多个装置中,选择其电波强度(无线通信用电波强度)最强的一个装置。然后,在步骤s33中,应用120将“默认装置”从变更前的装置自动地变更(更新)为该一个装置(其电波强度最强的装置(最强电波强度装置))。由此,将其电波强度最强的一个装置(换言之,该多个装置中的距离便携式终端50最近的装置)设定为默认装置,所以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3.变形例等>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说明的内容。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便携式终端50的通信目的地装置例示了mfp10,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扬声器(声音输出装置)等也可以是便携式终端50的通信目的地装置。由此,能够代替使用mfp10进行与由便携式终端50指定的电子文件等相关的打印输出,而使用该扬声器来进行便携式终端50的声音输出(音频输出)。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与基于特定方式的通信相关的建立关联处理(预备的登记处理),例示了基于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的无线通信的配对处理,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将无线lan的ip地址登记的预先登记作为与无线lan通信相关的建立关联处理来执行的情况下等,也可以应用上述思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