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组件及具有该扬声器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8884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组件及具有该扬声器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扬声器组件及具有该扬声器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等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的输入/输出(i/o)接口通常为独立设计。例如,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上设置有耳机插孔、usb孔、麦克风进音孔、扬声器出音孔等各种接口。然而多孔设计将严重影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整体美感。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扬声器组件及具有该扬声器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一种扬声器组件,包括:耳机插座,所述耳机插座上设置有贯通所述耳机插座的耳机孔;以及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与所述耳机孔连通,以使得所述扬声器输出的声音能够通过所述耳机孔输出。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及上述所述的扬声器组件,所述扬声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耳机插孔暴露于所述壳体外。上述扬声器组件中的扬声器以及麦克风均可共用所述耳机插座上的耳机孔,进而无需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上开设相应的出音孔及收音孔,即将所述出音孔及收音孔设置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内部,大大提升了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整体美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扬声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扬声器组件应用至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扬声器组件的组装示意图。图4为沿图3所示iv-iv线的剖视图。图5为沿图3所示v-v线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壳体201扬声器组件100基体11收容槽111底壁112周壁113出音孔114缺口115容置部116前音腔117收音孔118盖体12耳机插座15本体151耳机孔153连接孔155麦克风16密封件17卡固件18卡持部181固定部183卡持孔185凸起187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扬声器组件100,其可应用于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等便携式电子装置200。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包括壳体201。所述扬声器组件100装设于所述壳体201内,该扬声器组件100包括基体11、盖体12、扬声器13以及耳机插座15。所述基体11上开设有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收容槽111,用以收容所述扬声器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槽111包括底壁112及周壁113。所述周壁113由所述底壁112的周缘垂直延伸形成,进而与所述底壁112共同围成所述收容槽111。所述周壁113上开设有一出音孔114。所述出音孔114贯通所述周壁113,以与所述收容槽111相连通。所述基体11邻近所述出音孔114的一侧开设有缺口115。所述基体11上与所述收容槽111及缺口115相邻的一端还设置有一封闭的容置部116。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盖体12的形状及结构与所述收容槽111相对应,用于盖设于所述收容槽111上,以封闭所述收容槽111的开口端,进而与所述收容槽111共同形成一封闭的前音腔117(请参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13与该基体11分开设置,并收容于所述收容槽111内,且其输出的声音可输出至所述前音腔117,并从所述出音孔114输出。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13还可在收容槽111内部与所述基体11一体成型。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耳机插座15设置于所述缺口115内。所述耳机插座15包括本体151。所述本体151开设有耳机孔153,所述耳机孔153贯通所述本体151。所述耳机孔153可暴露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壳体201外部(请参图2),进而方便用户通过所述耳机孔153插入相应的耳机插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耳机孔153还对准所述出音孔114,且通过所述出音孔114与所述前音腔117连通。如此,当耳机孔153没有插入耳机插头时,所述扬声器13发出的声音可通过所述前音腔117及所述出音孔114传输至所述耳机孔153,并通过所述耳机孔153传输至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外部。即所述扬声器13与所述耳机插座15可共用所述耳机孔153,而无需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壳体201上再另外为所述扬声器13开设相应的出音孔,有效提升该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美感。可以理解,请一并参阅图5,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组件100还包括麦克风16,所述麦克风16设置于所述容置部116内。所述容置部116的一侧开设有收音孔118。所述收音孔118可与所述耳机孔153相连通。如此,使得所述麦克风16可与所述耳机插座15共用所述耳机孔153,而无需于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壳体201上再另外为所述麦克风16开设相应的收音孔,便可使得所述麦克风16通过所述耳机孔153及所述收音孔118执行收音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音孔118是直接与所述耳机孔153连通。例如,所述耳机插座15的本体151靠近所述容置部116的一侧还开设有连接孔155。所述连接孔155与所述收音孔118相对应,且连通至所述收音孔118。如此,当耳机孔153没有插入耳机插头时,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外部的声音可依次通过所述耳机孔153、连接孔155以及所述收音孔118进入容置部116内部,进而便于所述麦克风16执行收音功能。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音孔118设置于所述容置部116邻近所述收容槽111的一侧(图未示),以使得所述容置部116与所述前音腔117通过所述收音孔118连通。如此,当耳机孔153没有插入耳机插头时,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外部的声音可依次通过所述耳机孔153、出音孔114、前音腔117以及收音孔118进入所述容置部116内部,进而便于所述麦克风16执行收音功能,而所述耳机插座15上的连接孔155可以省略。可以理解,请再次参阅图1,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扬声器13组装于所述收容槽111内时,还可于所述收容槽111与所述盖体12之间填充密封件17,例如泡棉或橡胶,以填充所述收容槽111与所述盖体12之间的空隙,进而防止所述扬声器13输出的声音从收容槽111与所述盖体12之间的空隙泄露,即提高该前音腔117的气密性。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耳机插座15的本体151上具有开口或间隙时,所述本体151上亦可设置所述密封件17,进而防止所述扬声器13输出的声音从出音孔114传输至所述耳机孔153时,该声音从所述本体151上的开口或间隙泄露,而使得输出至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外部的声音较小,即影响所述扬声器13输出至外部的声音的音量。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13还可直接设置于所述耳机孔153内,进而使得所述扬声器13输出的声音可直接通过所述耳机孔153传输至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外部。如此,可省略所述收容槽111及收音孔114,以进一步简化所述扬声器组件100的结构。可以理解,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3,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组件100还包括卡固件18。所述卡固件18用以将所述耳机插座15固定至所述基体11上。所述卡固件18包括至少一卡持部181及至少一固定部18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固件18包括两卡持部181及两固定部183。所述卡持部181设置于所述耳机插座15的本体151上,所述固定部183设置于所述基体11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中,所述卡持部181与所述固定部183的位置不局限于上述所述,其还可互换。在本实施例中,该两个卡持部181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151的两侧。每一卡持部181上均开设有相应的卡持孔185。所述两个固定部183设置于所述缺口115内,且夹持所述耳机插座15,进而防止所述耳机插座15晃动。每一固定部183大致呈板状,其一端部设置有相应的凸起187。通过使得所述凸起187依次穿过相应的卡持孔185,进而将所述耳机插座15较牢固地组装于所述基体11上。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卡固件18不局限于上述所述的结构,其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卡钩结构,仅需确保该卡固件18可将所述耳机插座15较牢固地组装于所述基体11上即可。显然,上述扬声器组件100中的扬声器13以及麦克风16均可共用所述耳机插座15上的耳机孔153,进而无需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壳体201上开设相应的出音孔114及收音孔118,即将所述出音孔114及收音孔118设置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内部,大大提升了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整体美感。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等用在本发明的设计,只要其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