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时刻同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8890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时刻同步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时刻同步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有能够从便携电话获得时刻信息而对时刻进行校正的钟表。另外,作为便携电话与钟表的通信方式,已知有采用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的例子。另外,已知有以下这样的通信系统:便携电话发送表示发送连接请求指令的定时的发送定时信息,钟表根据接收到的发送定时信息而确定定时,该定时用于进行等待从发送源通信装置发送的连接请求指令的动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再公表wo2013/047580号公报

然而,在便携终端与钟表的时刻同步系统中,为了方便用户而想要使时刻同步定时适应于钟表的使用情况时,会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由于为此设置的处理而导致增加处理负荷,可能对便携终端和钟表这样的便携式系统的控制性和长期驱动带来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时刻同步系统,能够使基于时刻同步的处理负荷降低。

本发明是一种便携式时刻同步系统,其对便携终端与钟表的时刻进行同步,其特征在于,所述钟表具有:第1时刻计数器,其对时刻进行计时;第1定时器,其对从与所述便携终端的通信建立处理时起的规定经过时间进行计时;以及第1通信部,其能够在进行与所述便携终端的时刻同步的情况下建立通信,所述便携终端具有:第2时刻计数器,其对时刻进行计时;第2定时器,其对从与所述钟表的通信建立处理时起的所述规定经过时间进行计时;以及第2通信部,其能够在进行与所述钟表的时刻同步的情况下建立通信,在所述第2定时器经过了所述规定经过时间的情况下,该第2通信部将时刻数据发送给所述第1通信部,所述时刻数据使所述第1时刻计数器的时刻同步于所述第2时刻计数器。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的便携式时刻同步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经过时间为1天。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的便携式时刻同步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定时器经过了所述规定经过时间的情况下,所述第1通信部发送所述钟表的识别信息,在所述第2定时器经过了所述规定经过时间的情况下,所述第2通信部以比所述规定经过时间短的第2规定经过时间进行所述识别信息的扫描,由此成为能够进行时刻同步的状态。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的便携式时刻同步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钟表将太阳能电池作为电源。

根据本发明,在对便携终端与钟表的时刻进行同步的便携式时刻同步系统中,钟表具有:第1时刻计数器,其对时刻进行计时;第1定时器,其对从与便携终端的通信建立处理时起的规定经过时间进行计时;以及第1通信部,其能够在进行与便携终端的时刻同步的情况下建立通信。另外,便携终端具有:第2时刻计数器,其对时刻进行计时;第2定时器,其对从与钟表的通信建立处理时起的规定经过时间进行计时;以及第2通信部,其能够在进行与钟表的时刻同步的情况下建立通信,在第2定时器经过了规定经过时间的情况下,该第2通信部将时刻数据发送给第1通信部,该时刻数据使第1时刻计数器的时刻同步于第2时刻计数器。由此,能够使基于时刻同步的处理负荷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便携式时刻同步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时刻同步系统执行的同步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便携式时刻同步系统;100:电子钟表;101:控制部;102:振荡电路;103:分频电路;104:输入部;105:显示部;106:存储部;107:气压测量部;108:高度测量部;109:太阳能电池;110:充放电控制电路;111:二次电池;112:开关;113:天线;114:近距离无线通信部(第1通信部);200:便携电子设备;201:控制部;202:输入部;203:显示部;204:存储部;205:天线;206:近距离无线通信部(第2通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时刻同步系统1的结构的示意图。在图示的例子中,便携式时刻同步系统1包括电子钟表100和便携电子设备200。电子钟表100例如是手表。

在图示的例子中,电子钟表100具有控制部101、振荡电路102、分频电路103、输入部104、显示部105、存储部106、太阳能电池109、充放电控制电路110、二次电池111、开关112、天线113、以及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14。

控制部101是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对电子钟表100具有的各部进行控制。另外,控制部101根据从分频电路103输入的测量信号对当前时刻进行计时(第1时刻计数器)。另外,控制部101根据从分频电路103输入的测量信号进行规定经过时间的测量(第1定时器)。另外,控制部101对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14的电源的接通或断开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控制部101只在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14与便携电子设备200通信时使开关112接通,从二次电池111向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14供给电力。另外,控制部101在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14与便携电子设备200不通信时使开关112断开,不从二次电池111向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14供给电力。

另外,控制部101利用从便携电子设备200发送的时刻数据而使正在计时的当前时刻与便携电子设备200的时刻同步。由此,能够使电子钟表100与便携电子设备200的时刻同步。另外,在后面叙述时刻数据的收发方法。

振荡电路102生成规定频率(例如32768hz)的振荡信号并输出到分频电路103。分频电路103对从振荡电路102输入的振荡信号的频率进行分频,生成作为测量基准的测量信号,将生成的测量信号输出到控制部101。

输入部104受理操作输入。另外,输入部104可以由多个开关构成,也可以由1个开关构成。显示部105是液晶显示器或分段显示器等,显示信息。

存储部106由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和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等构成,存储各种信息。另外,存储部106预先存储控制部101执行的动作用程序。该动作用程序在控制部101的启动时被读出。

太阳能电池109是接收光(太阳、照明等)而转化为电能的发电部。太阳能电池109对二次电池111进行充电。充放电控制电路110控制二次电池111的充放电。例如,充放电控制电路110向二次电池111充入由太阳能电池109发出的电能。另外,在二次电池111被充满负载电路(例如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14)的动作所需的电力之前,充放电控制电路110不进行对负载电路的电源供给。二次电池111向电子钟表100具有的各部供给用于进行动作的电力。

开关112是用于使从二次电池111向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14的电力供给进行接通或断开的开关。天线113是供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14进行通信的天线。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14通过基于蓝牙等标准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另外,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14使用在振荡电路102中生成的32khz的振荡信号进行通信。这样,在近距离通信功能和钟表功能中共用石英,能够使电子钟表100小型化。

另外,便携电子设备200例如是智能手机、便携电话机或平板电脑终端等的可携带的电子设备。便携电子设备200具有控制部201、输入部202、显示部203、存储部204、天线205以及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06。

控制部201由cpu构成,对便携电子设备200具有的各部进行控制。另外,控制部201对当前时刻进行计时(第2时刻计数器)。另外,控制部201进行规定经过时间的测量(第2定时器)。输入部202是设置在各种开关或显示部203的显示画面上的触摸面板等,受理输入。显示部203是液晶显示器等,显示信息。存储部204由ram或rom等构成,存储各种信息。

天线205是供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06进行通信的天线。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06通过基于蓝牙等标准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时刻同步系统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时刻同步系统1执行的同步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者在电子钟表100与便携电子设备200之间进行时刻同步的情况下,手动地使便携电子设备200与电子钟表100进行1次配对。

图2的(a)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子设备200执行的同步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步骤s101)控制部201经由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06和天线205,与电子钟表100进行配对(通信连接)。之后,进入步骤s102的处理。

(步骤s102)控制部201将第2定时器的测量时间设为0。之后,进入步骤s103的处理。另外,第2定时器是对开始与电子钟表100的通信连接处理后的经过时间进行测量的定时器。

(步骤s103)控制部201对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06进行控制,切断与电子钟表100的通信。之后,进入步骤s104的处理。

(步骤s104)控制部201判定第2定时器的测量时间是否在24小时以上。即,判定从开始上次通信连接处理起是否经过了24小时。控制部201在判定为第2定时器的测量时间小于24小时的情况下,再次执行步骤s104的处理。另一方面,控制部201在判定为第2定时器的测量时间在24小时以上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5的处理。

(步骤s105)控制部201将第2定时器的测量时间设为0。之后,进入步骤s106的处理。

(步骤s106)控制部201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06开始通知(advertize)的扫描(scan)。之后,进入步骤s107的处理。

(步骤s107)控制部201判定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06是否接收到通知。该通知是在后述的步骤s207中由电子钟表100发送的,包含电子钟表100的识别信息的发送。在控制部201判定为接收到通知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8的处理。另外,在控制部201判定为未接收到通知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11的处理。

(步骤s108)控制部201从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06向通知的发送源的电子钟表100发送连接请求(connectionrequest)。之后,进入步骤s109的处理。

(步骤s109)控制部201将时刻数据从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06发送到电子钟表100。之后,进入步骤s110的处理。另外,在步骤s109中发送给电子设备的时刻数据是用于与便携电子设备200的当前时刻(第2时刻计数器)进行时刻同步的时刻数据。

(步骤s110)控制部201将连接结束指令从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06发送到电子钟表100。之后,返回步骤s104的处理。

(步骤s111)控制部201判定通知的接收时间(第2规定经过时间)是否超时(timeout)。另外,超时之前的通知的接收时间被设定为小于上述的24小时,例如设定为30秒。在控制部201判定为超时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12的处理。另外,在控制部201判定为没有超时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07的处理。

(步骤s112)控制部201结束通知的扫描。之后,返回步骤s104的处理。

图2的(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钟表100执行的同步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步骤s201)控制部101经由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14和天线113,与便携电子设备200进行配对(通信连接)。之后,进入步骤s202的处理。

(步骤s202)控制部101将第1定时器的测量时间设为0。之后,进入步骤s203的处理。另外,第1定时器是对开始与便携电子设备200的通信连接处理后的经过时间进行测量的定时器。

(步骤s203)控制部101对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14进行控制,切断与便携电子设备200的通信。此时,控制部101使开关112断开,并且还断开对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14的电力供给。之后,进入步骤s204的处理。

(步骤s204)控制部101判定第1定时器的测量时间是否在24小时以上。即,判定从开始上次通信连接处理起是否经过了24小时。控制部101在判定为第1定时器的测量时间小于24小时的情况下,再次执行步骤s204的处理。另一方面,控制部101在判定为第1定时器的测量时间在24小时以上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5的处理。

(步骤s205)控制部101将第1定时器的测量时间设为0。之后,进入步骤s206的处理。

(步骤s206)控制部101使开关112接通,使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14的电源接通。之后,进入步骤s207的处理。

(步骤s207)控制部101从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14发送通知。之后,进入步骤s208的处理。

(步骤s208)控制部101判定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14是否从便携电子设备200接收到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是在上述的步骤s108中由便携电子设备200发送的。在控制部101判定为接收到连接请求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9的处理。另外,在控制部101判定为未接收到连接请求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12的处理。

(步骤s209)控制部101在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14中从便携电子设备200接收时刻数据。该时刻数据是在上述的步骤s109中由便携电子设备200发送的。另外,控制部101利用接收到的时刻数据,使电子钟表100的当前时刻(第1时刻计数器)与便携电子设备200的当前时刻(第2时刻计数器)同步。之后,进入步骤s210的处理。

(步骤s210)控制部101使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14从便携电子设备200接收连接结束指令。该连接结束指令是在上述的步骤s110中由便携电子设备200发送的。之后,进入步骤s211的处理。

(步骤s211)控制部101使开关112断开,使近距离无线通信电路的电源断开。之后,返回步骤s204的处理。

(步骤s212)控制部101判定连接请求的接收时间是否超时。另外,超时之前的通知的接收时间设定为30秒。在控制部101判定为超时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11的处理。另外,在控制部101判定为没有超时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208的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钟表100具有二次电池111、对二次电池111进行充电的太阳能电池109、与处于近距离的其它便携电子设备200进行无线通信的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14以及开关112。

由此,电子钟表100在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14不进行通信时,不对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14供给电力。因此,能够降低与通信相关的功耗。另外,二次电池111的从电池余量大致为0起的基于发电的恢复是稳定的。另外,由于搭载了太阳能电池109,因此,能够对二次电池111进行充电。即,不需要追加的充电器。由此,电子钟表100能够实现省电化。因此,能够稳定地确保电子钟表100的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定时器经过了规定经过时间的情况下(在上述的例子中是经过了24小时的情况下),电子钟表100开始时刻数据的接收处理。另外,在第2定时器经过了规定经过时间的情况下(在上述的例子中是经过了24小时的情况下),便携电子设备200开始时刻数据的发送处理。由此,电子钟表100和便携电子设备200无需进行通知开始通信的定时的数据的收发,就能在每当经过规定经过时间时进行时刻数据的收发。因此,便携式时刻同步系统1能够使基于时刻同步的处理负荷降低。另外,在通过将太阳能电池109作为电源而要求较低功耗的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时刻同步系统1中,该处理负荷的降低有利于使该系统长时间地持续。

另外,一般而言,1天中的电子钟表100的使用周期是每天相同的时刻。例如,在睡觉时不使用电子钟表100。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每24小时进行时刻同步,能够以每天相同的定时进行时刻同步。根据通信建立处理的时间设定该时刻同步的周期的开始时期,由此,与进行时刻同步的时刻是固定的情况例如在电子钟表和便携电子设备中预先设定为在每天0时0分0秒进行时刻同步的情况相比,能够根据用户的活动规律、动作节奏进行时刻同步。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电子钟表100或便携电子设备200具有的各部的功能整体或其一部分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将用于实现这些功能的程序记录到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将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读入计算机系统并执行。另外,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系统”包含os和外围设备等硬件。

另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软盘、光磁盘、rom、cd-rom等的便携式介质、以及内置于计算机系统的硬盘等存储部。并且,“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可以包含如经由互联网等网络或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来发送程序时的通信线那样在短时间内动态地保持程序的介质、或如在该情况下的作为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程序的介质。另外,上述程序可以是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并且也可以是利用与已经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上述的功能的程序。

在上文中,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按照每24小时进行时刻同步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按照每12小时或每48小时等任意周期进行时刻同步。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超时之前的通知的接收时间设定为30秒,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适当地设定为10秒、1分钟等。另外,也可以将步骤s111和步骤s212中的该接收时间设为不同的时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