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MEPOOL的确定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72300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mmepool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2013年12月4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公司颁发td-lte牌照,至此中国无线通讯正式进入4g商用时代。2014年6月27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颁发了fdd-lte牌照,并批准南京在内的16个中国电信fdd-lte试商用城市,至此中国电信开始正式对外发售4g手机终端和套餐,中国电信开始了4g商用大规模推广的新纪元。2016年4月,经过近三年的业务发展,目前江苏电信的并发用户规模已到600万,基站规模已达5.5万左右;按照集团业务规划,预计2017年底,江苏电信的并发用户将达到1600万左右,基站数量将达到10万左右。按照这一业务规划,现网的mmepool的性能容量已经达到瓶颈,急需新建mmepool。目前,mmepool的划分没有很好的原则和指导方法,mmepool如果划分的不好,则会出现较多的跨mme的tau流程,tau流程会在核心网产生大量的diameter信令消息,对核心网的冲击很大,这种情况在部分重点省份的扩容中已经出现。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mmepool的确定方法和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管理实体mmepool的确定方法,包括:统计终端在相邻的行政区域间的切换次数;根据所述切换次数,并基于预设的划分规则确定归属于mmepool的行政区域;将所述归属于mmepool的行政区域内的mme组成mmepool。可选地,所述统计终端在相邻行政区域间的切换次数包括:在预设的检测时间周期内统计终端在相邻行政区域间的切换次数;其中,所述切换包括:s1切换、x2切换。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切换次数、并基于预设的划分规则确定归属于mmepool的行政区域包括:根据所述切换次数排序,基于所述排序选择所述切换次数小于预设的切换次数阈值的相邻的行政区域;将此相邻的区域间的边界作为预选边界;根据所述预选边界确定mmepool的区域边界;基于预设的区域调整规则对mmepool的区域边界进行调整。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预选边界确定mmepool的区域边界包括:根据设定的mmepool的数量,选取一条或多条所述预选边界将整个行政区域划分为多个mmepool区域;其中,每个mmepool区域对应一个mmepool,所述mmepool区域包含一个或多个相邻的行政区域。可选地,所述基于预设的区域调整规则对mmepool的区域边界进行调整包括:在将整个行政区域划分为多个mmepool区域后,根据所述mmepool区域内的基站和/或用户数量调整所述mmepool区域所包含的行政区域。可选地,根据属于所述mmepool区域内的基站和/或用户数量调整所述mmepool区域所包含的行政区域包括:根据设定的mmepool的数量确定所述mmepool区域内的基站平均数;判断所述mmepool区域内的基站数量与所述基站平均数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的基站差值阈值的范围内,如果否,则调整所述mmepool区域所包含的行政区域;和/或,根据设定的mmepool的数量确定所述mmepool区域内的用户平均数;判断所述mmepool区域内的用户数量与所述用户平均数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的用户差值阈值的范围内,如果否,则调整所述mmepool区域所包含的行政区域。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管理实体mmepool的确定装置,包括:切换统计模块,用于统计终端在相邻的行政区域间的切换次数;区域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次数,并基于预设的划分规则确定归属于mmepool的行政区域;mme池建立模块,用于将所述归属于mmepool的行政区域内的mme组成mmepool。可选地,所属切换统计模块,具体用于在预设的检测时间周期内统计终端在相邻行政区域间的切换次数;其中,所述切换包括:s1切换、x2切换。可选地,所述区域划分模块包括:预选边界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次数排序,基于所述排序选择所述切换次数小于预设的切换次数阈值的相邻的行政区域,将此相邻的区域间的边界作为预选边界;区域边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选边界确定mmepool的区域边界;区域边界调整单元,用于基于预设的区域调整规则对mmepool的区域边界进行调整。可选地,所述区域边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设定的mmepool的数量,选取一条或多条所述预选边界将整个行政区域划分为多个mmepool区域;其中,每个mmepool区域对应一个mmepool,所述mmepool区域包含一个或多个相邻的行政区域。可选地,所述区域边界调整单元,还用于在将整个行政区域划分为多个mmepool区域后,根据所述mmepool区域内的基站和/或用户数量调整所述mmepool区域所包含的行政区域。可选地,所述区域边界调整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设定的mmepool的数量确定所述mmepool区域内的基站平均数;判断所述mmepool区域内的基站数量与所述基站平均数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的基站差值阈值的范围内,如果否,则调整所述mmepool区域所包含的行政区域;和/或,根据设定的mmepool的数量确定所述mmepool区域内的用户平均数;判断所述mmepool区域内的用户数量与所述用户平均数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的用户差值阈值的范围内,如果否,则调整所述mmepool区域所包含的行政区域。本发明的mmepool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基于统计的跨区域的切换次数确定用户移送性,以用户移动性较小的区域边界作为mmepool划分的边界,并基于业务量调整mmepool的划分结果,以使mmepool中用户和基站数量的均衡,可以有效降低跨mmepool切换带来的tau流程,降低tau流程信令消息对核心网的冲击,同时实现业务的均衡分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mmepool的确定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mmepool的确定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预选边界的确定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mmepool的确定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的mmepool的区域边界的确定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mmepool的确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mmepool的确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区域划分模块的模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各个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方面的描述。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mmepool的确定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步骤101,统计终端在相邻的行政区域间的切换次数。行政区域可以为市、县等。步骤102,根据切换次数,并基于预设的划分规则确定归属于mmepool的行政区域。步骤103,将归属于mmepool的行政区域内的mme组成mmepool。上述实施例中的mmepool的确定方法,能够根据终端跨区域的移动性划分mmepool,可以降低终端跨mmepool时对核心网的信令冲击,使业务均衡分布。mmepool是指由一个或者多个mme组成的区域(mmepoolarea),是完整的ta(tracearea,跟踪区域)的集合。enodeb(演进型节点b,也可称为基站)与其所属mmepool中的各个mme相连。当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在mmepool内的ta区移动时,不需要更换其服务的mme(servingmme)。确定归属于mmepool的行政区域的划分规则可以有多种,例如,mmepool间的切换次数要尽量少、mmepool间用户数量要尽量均衡、mmepool间基站链路数要尽量均衡、mmepool的方案要具备扩展性,尽量避免无线侧基站链路的大规模调整、mme组pool以地市为单位,一个地市的基站要位于同一个mmepool内等。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划分规则中,尽量减少mmepool间的流动性是一个重要原则,需要尽量减少终端跨mmepool的tau和切换的次数。在4g网络中,用户的移动性流程主要有切换和tau(跟踪区更新),移动场景下的tau主要是因为tal的变更,而切换流程的触发主要是基站的变更,因此,在4g网络中切换的次数发生的较多。mmepool的主要原则是减少tau发生的次数,按照目前无线网络规划的原则,一般地市的边界上都是跨tal的。例如,利用跨地市的基站切换次数来衡量跨地市的移动性情况,可以很好的评估跨地市用户的流动性。选择移动性较小的边界作为mmepool的边界,核心网的tau流程就较少,mmepool对核心网的信令冲击最小。下面以在江苏省划分的4个mmepool为例进行说明。可以构建用户移动性分析模型,统计跨地市的用户流动性指标,利用4g核心网信令大数据分析系统,统计省内跨地市的切换情况,选择移动性小的边界作为mmepool的划分边界,即将切换次数较少的地市的边界作为mmepool划分的边界,根据边界划分的结果,基于用户数和基站数量做微调。可以有效降低跨mmepool切换带来的tau流程,有效降低tau流程信令消息对核心网的冲击,同时依据mmepool的划分结果,基于业务量,微调划分结果,尽可能实现业务的均衡分布。基于切换参考点的不同,有两种切换类型,包括基于x2接口的切换(x2切换)和基于s1接口的切换(s1切换)。x2切换以源基站(enb)和目标enb之间的x2接口为参考点,在切换过程中,用户设备ue附着的mme不会发生改变,即x2切换以源enb和ue附着的mme之间存在s1接口以及ue附着的mme和目标enb之间存在s1接口为前提。s1切换以s1接口为参考点,此时ue附着的mme可能会发生变化,由源mme决策是否需要改变ue附着的mme并选取新mme。在预设的检测时间周期内统计终端在相邻行政区域间的切换次数,切换包括:s1切换、x2切换等,检测时间周期可以设置为1小时、一天等。例如,检测时间周期是白天忙时一小时,统计终端在相邻行政区域间的切换次数,切换次数为s1切换和x2切换的和,如下表1所示:表1-跨地市用户的切换次数统计根据切换次数排序,基于排序选择切换次数小于预设的切换次数阈值的相邻的行政区域,将此相邻的区域间的边界作为预选边界,根据预选边界确定mmepool的区域边界,基于预设的区域调整规则对mmepool的区域边界进行调整。根据切换次数排序的结果以及预选边界的划分如下表2所示:地市切换次数占跨地市切换总次数百分比是否作为mmepool划分的参考边界苏州-泰州6900.15%是南通-苏州8990.19%是常州-泰州11870.25%是泰州-镇江12840.28%是南京-扬州16780.36%是扬州-镇江36710.79%是连云港-宿迁40540.87%是淮安-连云港46280.99%是泰州-无锡46911.01%是淮安-宿迁73241.57%是连云港-盐城75601.62%是淮安-盐城86401.85%是连云港-徐州86811.86%是淮安-扬州107192.30%是盐城-扬州122302.62%否泰州-盐城139773.00%否南通-泰州143903.09%否宿迁-徐州144133.09%否南通-盐城159483.42%否泰州-扬州191124.10%否常州-镇江198904.27%是南京-镇江430509.24%否常州-南京4911810.54%是常州-无锡6096113.08%是苏州-无锡13711529.43%否表2-跨地市切换次数排名和边界划分根据跨地市切换次数排名,按照切换次数从小到大的数据在江苏省的电子地图上生成预选边界,如图2所示。基于长江的边界线的切换次数都较少,苏北跨地市的切换次数排在前列。当将淮安-扬州分界线作为预选边界时,可将苏北和苏南较完整的分割开,mmepool的切换将占到总的跨地市的切换的14.1%,产生的切换次数较少。根据设定的mmepool的数量,选取一条或多条预选边界将整个行政区域划分为多个mmepool区域,每个mmepool区域对应一个mmepool,mmepool区域包含一个或多个相邻的行政区域。例如,南京和镇江,苏州和无锡均需要各在放在一个mmepool中,如果将常州放在南京和镇江所在的mmepool,新增的跨地市切换将增加13.08%;如果将常州放在苏州和无锡的pool中,新增的跨地市切换将增加14.81%。按照上面的原则可以得到两个mmepool的区域边界的方案,如下表3所示:表3-基于移动性的边界mmepool的区域边界划分方案在将整个行政区域划分为多个mmepool区域后,根据mmepool区域内的基站和/或用户数量调整mmepool区域所包含的行政区域。可以有多种调整方法,例如,根据设定的mmepool的数量确定mmepool区域内的基站平均数,判断mmepool区域内的基站数量与基站平均数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的基站差值阈值的范围内,如果否,则调整mmepool区域所包含的行政区域。根据设定的mmepool的数量确定mmepool区域内的用户平均数,判断mmepool区域内的用户数量与用户平均数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的用户差值阈值的范围内,如果否,则调整mmepool区域所包含的行政区域。例如,设定的mmepool的数量为4,则确定mmepool区域内的基站平均数为10000。一个mmepool区域内的基站数量为8000,则与基站平均数10000的差值为2000,不在预设的基站差值阈值1000的范围内,则需要调整mmepool区域所包含的行政区域。下表4为在方案一下的mmepool区域内的用户数量统计表。表4-方案一下的mmepool区域内的用户数量统计表下表5为在方案二下的mmepool区域内的用户数量统计表:表5-方案二下的mmepool区域内的用户数量统计表下表6为在方案一下的mmepool区域内的基站数量统计表。表6-方案一下的mmepool区域内的基站数量统计表。下表7为在方案二下的mmepool区域内的基站数量统计表:表7-方案二下的mmepool区域内的基站数量统计表对比表4至7的用户规模和基站统计数据,确定按照方案一的组pool方式,用户规模和基站规模较为均衡。则最后确定的mmepool的划分方案如下表8所示,mmepool的划分结果如图3所示。表8-最终确定的mmepool的划分方案由表8的数据统计可知,跨mmepool切换次数占跨地市切换总次数约为21.89%,用户数和基站数量均较为均衡,跨mmepool的移动性较少,可以很好的降低用户移动场景下对核心网的信令冲击。上述实施例中的mmepool的确定方法,基于统计的跨区域的切换次数确定用户移送性,以用户移动性较小的区域边界作为mmepool划分的边界,并基于业务量调整mmepool的划分结果,以使mmepool中用户和基站数量的均衡,可以有效降低跨mmepool切换带来的tau流程,降低tau流程信令消息对核心网的冲击。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管理实体mmepool的确定装置40,包括:切换统计模块41、区域划分模块42和mme池建立模块43。切换统计模块41统计终端在相邻的行政区域间的切换次数。区域划分模块42根据切换次数,并基于预设的划分规则确定归属于mmepool的行政区域。mme池建立模块43将归属于mmepool的行政区域内的mme组成mmepool。其中,所属切换统计模块41能够在预设的检测时间周期内统计终端在相邻行政区域间的切换次数,切换包括:s1切换、x2切换。如图5所示,区域划分模块42包括:预选边界选择单元421、区域边界确定单元422和区域边界调整单元423。预选边界选择单元421根据切换次数排序,基于排序选择切换次数小于预设的切换次数阈值的相邻的行政区域,将此相邻的区域间的边界作为预选边界。区域边界确定单元422根据预选边界确定mmepool的区域边界。区域边界调整单元423基于预设的区域调整规则对mmepool的区域边界进行调整。区域边界确定单元422根据设定的mmepool的数量,选取一条或多条预选边界将整个行政区域划分为多个mmepool区域,其中,每个mmepool区域对应一个mmepool,mmepool区域包含一个或多个相邻的行政区域。区域边界调整单元423在将整个行政区域划分为多个mmepool区域后,根据mmepool区域内的基站和/或用户数量调整mmepool区域所包含的行政区域。区域边界调整单元423根据设定的mmepool的数量确定mmepool区域内的基站平均数,判断mmepool区域内的基站数量与基站平均数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的基站差值阈值的范围内,如果否,则调整mmepool区域所包含的行政区域。区域边界调整单元423根据设定的mmepool的数量确定mmepool区域内的用户平均数,判断mmepool区域内的用户数量与用户平均数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的用户差值阈值的范围内,如果否,则调整mmepool区域所包含的行政区域。上述实施例中的mmepool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基于统计的跨区域的切换次数确定用户移送性,以用户移动性较小的区域边界作为mmepool划分的边界,并基于业务量调整mmepool的划分结果,以使mmepool中用户和基站数量的均衡,可以有效降低跨mmepool切换带来的tau流程,降低tau流程信令消息对核心网的冲击,同时实现业务的均衡分布。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用于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发明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发明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本发明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