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灵活双工的FDD系统的CQI上报方法、装置及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24727发布日期:2020-02-14 16:4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基于灵活双工的FDD系统的CQI上报方法、装置及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灵活双工的fdd系统的cqi上报方法、一种基于灵活双工的fdd系统的cqi上报装置和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当前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正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研究之中。其中超密集网络(ultra-densenetwork,udn)是5g的一项重要技术。udn是指在网络部署时,针对某些数据需求量大、数据连接数多的场景(例如体育赛场、火车站候车厅、办公场所等),进行超密集的组网,接入站点之间的间隔可能只有数十米。一个可能在udn场景下使用的技术是灵活双工(flexibleduplex),即根据业务的需求,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ing,频分双工)系统中的上行频谱的某些子帧上承载下行业务。如图1所示,在上行频谱中ul子帧上承载下行业务,此种做法的理由是,在udn场景中,经常会出现下行业务量较多(例如有较多的视频、图片下载),下行资源繁忙而上行资源大部分空闲的情况,采用灵活双工技术可以更有效的利用fdd系统的频谱资源,提升用户体验。灵活双工技术即将上行频谱的某些子帧当作下行子帧使用,即在这些上行子帧的时频资源上发送下行数据。这些被挪用做下行数据传输的上行子帧被称为灵活子帧,保持作为上行数据传输的上行子帧,称为非灵活子帧。

通常在不使用灵活双工的fdd系统中,终端会在上行子帧进行对应的下行子帧的cqi(channelqualityindicator,信道质量信息)上报,然而将上行子帧用为下行子帧后,会有出现如下问题:原本在某些上行子帧上需要进行对应下行子帧的cqi上报,但是这些上行子帧变为灵活子帧后,对应的下行子帧就失去了cqi上报的上行资源;上行子帧变为灵活子帧之后被用于下行数据传输,这些灵活子帧同样需要获取该子帧的下行链路的cqi以进行数据调度。针对上述问题,但是目前标准中还没有规定相应的cqi上报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灵活双工的fdd系统的cqi上报方案,能够确保灵活双工的fdd系统中的子帧可以通过合适的cqi上报资源进行cqi上报。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灵活双工的fdd系统的cqi上报方法,包括:测量针对下行频谱中的下行子帧n的cqi,并在上行频谱中的上行子帧n+k上向基站上报所述cqi,其中,n为子帧编号,所述上行子帧n+k为上行子帧n+4或为上行子帧n+4之后的第一个非灵活子帧;及测量针对上行频谱中的灵活子帧m的cqi,并在所述上行频谱中的上行子帧m+k上向基站上报所述cqi,其中,m为子帧编号,所述上行子帧m+k为上行子帧m+4或为上行子帧m+4之后的第一个非灵活子帧,k≥4。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测量针对下行频谱中的下行子帧n的cqi,并在上行频谱中的上行子帧n+k上向基站上报cqi,及测量针对上行频谱中的灵活子帧m的cqi,并在上行频谱中的上行子帧m+k上向基站上报cqi,使得即便上行频谱中的上行子帧变为灵活子帧后,对应的下行子帧以及变为灵活子帧的上行子帧均能够通过合适的cqi上行资源上报cqi。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测量针对下行频谱中的下行子帧n的cqi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指示信令,其中,所述指示信令用于指示所述上行频谱中的灵活子帧和/或非灵活子帧;根据所述指示信令确定所述上行频谱中的灵活子帧和非灵活子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指示信令,并根据指示信令确定上行频谱中的灵活子帧和/或非灵活子帧,确保了基站和终端对灵活和非灵活子帧的配置有同样的理解,实现了在基站和终端之间统一配置灵活和非灵活子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指示信令包括以下任一:物理层信令、mac信令、rrc信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采用rrc(radio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或者mac(media/medium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信令时,由于rrc信令和mac信令的更新时间相对较长,一般持续几十到几百毫秒,因此灵活双工系统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同的灵活子帧/非灵活子帧配置,比较适合业务量较大的小区;当采用物理层信令时,由于物理层信令的更新很快,因此灵活双工系统能够以一个帧(包含10个子帧)为单位,快速的变更灵活子帧/非灵活子帧配置,适合于小区用户数少,突发业务特征明显的小区。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灵活子帧用于传输下行数据,所述非灵活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灵活双工的fdd系统的cqi上报装置,包括:第一测量单元,用于测量针对下行频谱中的下行子帧n的cqi;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上行频谱中的上行子帧n+k上向基站上报所述cqi,其中,n为子帧编号,所述上行子帧n+k为上行子帧n+4或为上行子帧n+4之后的第一个非灵活子帧;及第二测量单元,用于测量针对上行频谱中的灵活子帧m的cqi;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上行频谱中的上行子帧m+k上向基站上报所述cqi,其中,m为子帧编号,所述上行子帧m+k为上行子帧m+4或为上行子帧m+4之后的第一个非灵活子帧,k≥4。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测量针对下行频谱中的下行子帧n的cqi,并在上行频谱中的上行子帧n+k上向基站上报cqi,及测量针对上行频谱中的灵活子帧m的cqi,并在上行频谱中的上行子帧m+k上向基站上报cqi,使得即便上行频谱中的上行子帧变为灵活子帧后,对应的下行子帧以及变为灵活子帧的上行子帧均能够通过合适的cqi上行资源上报cqi。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接收单元,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指示信令,其中,所述指示信令用于指示所述上行频谱中的灵活子帧和/或非灵活子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令确定所述上行频谱中的灵活子帧和非灵活子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指示信令,并根据指示信令确定上行频谱中的灵活子帧和/或非灵活子帧,确保了基站和终端对灵活和非灵活子帧的配置有同样的理解,实现了在基站和终端之间统一配置灵活和非灵活子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指示信令包括以下任一:物理层信令、mac信令、rrc信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采用rrc(radio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或者mac(media/medium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信令时,由于rrc信令和mac信令的更新时间相对较长,一般持续几十到几百毫秒,因此灵活双工系统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同的灵活子帧/非灵活子帧配置,比较适合业务量较大的小区;当采用物理层信令时,由于物理层信令的更新很快,因此灵活双工系统能够以一个帧(包含10个子帧)为单位,快速的变更灵活子帧/非灵活子帧配置,适合于小区用户数少,突发业务特征明显的小区。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灵活子帧用于传输下行数据,所述非灵活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灵活双工的fdd系统的cqi上报装置。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够确保灵活双工的fdd系统中的子帧可以通过合适的cqi上报资源进行cqi上报。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fdd系统中的上下行频谱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灵活双工的fdd系统的cqi上报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灵活双工的fdd系统的cqi上报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灵活双工的fdd系统的cqi上报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灵活双工的fdd系统的cqi上报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灵活双工的fdd系统的cqi上报方法,包括:

步骤202,测量针对下行频谱中的下行子帧n的cqi,并在上行频谱中的上行子帧n+k上向基站上报所述cqi,其中,n、n+k为子帧编号,所述上行子帧n+k为上行子帧n+4或为上行子帧n+4之后的第一个非灵活子帧。

步骤204,及测量针对上行频谱中的灵活子帧m的cqi,并在所述上行频谱中的上行子帧m+k上向基站上报所述cqi,其中,m、m+k为子帧编号,所述上行子帧m+k为上行子帧m+4或为上行子帧m+4之后的第一个非灵活子帧,k≥4。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测量针对下行频谱中的下行子帧n的cqi,并在上行频谱中的上行子帧n+k上向基站上报cqi,及测量针对上行频谱中的灵活子帧m的cqi,并在上行频谱中的上行子帧m+k上向基站上报cqi,使得即便上行频谱中的上行子帧变为灵活子帧后,对应的下行子帧以及变为灵活子帧的上行子帧均能够通过合适的cqi上行资源上报cqi。

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某次灵活子帧配置中,基站配置的灵活子帧:上行频谱的子帧0/1/2/3/5/6/7/8均被配置为灵活子帧,仅有子帧4/9保持为上行子帧,即非灵活子帧。

在进行cqi上报时,下行频谱的下行子帧0/6/7/8/9在上行频谱的上行子帧4上进行cqi反馈,下行频谱的下行子帧1/2/3/4/5在上行频谱的上行子帧9上进行cqi反馈,上行频谱的灵活子帧0/6/7/8在上行频谱的上行子帧4上进行cqi反馈,上行频谱的灵活子帧1/2/3/5在上行频谱的上行子帧9上进行cqi反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测量针对下行频谱中的下行子帧n的cqi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指示信令,其中,所述指示信令用于指示所述上行频谱中的灵活子帧和/或非灵活子帧;根据所述指示信令确定所述上行频谱中的灵活子帧和非灵活子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指示信令,并根据指示信令确定上行频谱中的灵活子帧和/或非灵活子帧,确保了基站和终端对灵活和非灵活子帧的配置有同样的理解,实现了在基站和终端之间统一配置灵活和非灵活子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指示信令包括以下任一:物理层信令、mac信令、rrc信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采用rrc(radio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或者mac(media/medium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信令时,由于rrc信令和mac信令的更新时间相对较长,一般持续几十到几百毫秒,因此灵活双工系统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同的灵活子帧/非灵活子帧配置,比较适合业务量较大的小区;当采用物理层信令时,由于物理层信令的更新很快,因此灵活双工系统能够以一个帧(包含10个子帧)为单位,快速的变更灵活子帧/非灵活子帧配置,适合于小区用户数少,突发业务特征明显的小区。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灵活子帧用于传输下行数据,所述非灵活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数据。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灵活双工的fdd系统的cqi上报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灵活双工的fdd系统的cqi上报装置300,包括:第一测量单元302、第一发送单元304、第二测量单元306和第二发送单元308。

其中,第一测量单元302用于测量针对下行频谱中的下行子帧n的cqi;第一发送单元304用于在上行频谱中的上行子帧n+k上向基站上报所述cqi,其中,n、n+k为子帧编号,所述上行子帧n+k为上行子帧n+4或为上行子帧n+4之后的第一个非灵活子帧;及第二测量单元306用于测量针对上行频谱中的灵活子帧m的cqi;第二发送单元308用于在所述上行频谱中的上行子帧m+k上向基站上报所述cqi,其中,m、m+k为子帧编号,所述上行子帧m+k为上行子帧m+4或为上行子帧m+4之后的第一个非灵活子帧,k≥4。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测量针对下行频谱中的下行子帧n的cqi,并在上行频谱中的上行子帧n+k上向基站上报cqi,及测量针对上行频谱中的灵活子帧m的cqi,并在上行频谱中的上行子帧m+k上向基站上报cqi,使得即便上行频谱中的上行子帧变为灵活子帧后,对应的下行子帧以及变为灵活子帧的上行子帧均能够通过合适的cqi上行资源上报cqi。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接收单元310,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指示信令,其中,所述指示信令用于指示所述上行频谱中的灵活子帧和/或非灵活子帧;确定单元312,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令确定所述上行频谱中的灵活子帧和非灵活子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指示信令,并根据指示信令确定上行频谱中的灵活子帧和/或非灵活子帧,确保了基站和终端对灵活和非灵活子帧的配置有同样的理解,实现了在基站和终端之间统一配置灵活和非灵活子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指示信令包括以下任一:物理层信令、mac信令、rrc信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采用rrc(radio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或者mac(media/medium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信令时,由于rrc信令和mac信令的更新时间相对较长,一般持续几十到几百毫秒,因此灵活双工系统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同的灵活子帧/非灵活子帧配置,比较适合业务量较大的小区;当采用物理层信令时,由于物理层信令的更新很快,因此灵活双工系统能够以一个帧(包含10个子帧)为单位,快速的变更灵活子帧/非灵活子帧配置,适合于小区用户数少,突发业务特征明显的小区。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灵活子帧用于传输下行数据,所述非灵活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数据。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400,包括:如图3所示的基于灵活双工的fdd系统的cqi上报装置300。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灵活双工的fdd系统的cqi上报方案,能够确保灵活双工的fdd系统中的子帧可以通过合适的cqi上报资源进行cqi上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