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处理方法和数据中心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82230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业务处理方法和数据中心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数据中心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层面,为业务开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迅捷,我们对于计算机系统的依赖远超过以往任何一种技术。但是,对于计算机系统的过度依赖也将带来一定的隐患,计算机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故障或者系统检修和升级,此时计算机系统将停机无法运行,影响了业务的正常开展,如果存在业务数据丢失的情况则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

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并且控制可能的损失,通常采用同城双活数据中心以及异地灾备数据中心的系统架构,具体的,本地设置有两个数据中心,异地设置有一个数据中心,当本地的一个数据中心的应用出现问题时,则自动切换到本地的另外一个数据中心,以保证数据安全并为业务系统提供业务连续性保障。当本地的两个数据中心均遇到不可抵抗的灾难(如地震、海啸等)导致本地无法提供业务时,则需要手动切换到异地灾备数据中心。

但是,在上述系统架构中,异地灾备数据中心日常并不承担业务处理,仅作为冷备份,只有当本地发生灾难时才会手动将业务切换到异地灾备中心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异地灾备数据中心短时间内无法承载业务,将造成业务中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数据中心系统,可以实现业务的无缝切换,提高了业务的连续性。

本发明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数据中心系统,所述数据中心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数据中心;其中,至少一个数据中心设置在本地,至少一个数据中心设置在异地;所述方法包括:

数据中心接收业务请求;所述数据中心为所述数据中心系统中的任一个数据中心;

所述数据中心获取所述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

若所述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存在异常,则所述数据中心将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除所述数据中心之外的任一个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中心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数据中心;其中,至少一个数据中心设置在本地,至少一个数据中心设置在异地;

所述数据中心系统中的每个数据中心用于:

接收业务请求;

获取所述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

若所述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存在异常,则将所述业务请求发送至除所述数据中心之外的任一个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本发明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数据中心系统,其中,业务处理方法包括:数据中心接收业务请求,数据中心为数据中心系统中的任一个数据中心,数据中心获取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若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存在异常,则数据中心将业务请求发送至除该数据中心之外的任一个数据中心进行处理。本发明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数据中心系统中,数据中心系统中的任意一个数据中心都可以承载生产业务,当一个数据中心出现故障无法处理业务时,该数据中心会将业务请求发送到其他的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实现了业务的无缝切换,业务不会中断,提高了业务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中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中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数据中心系统中的任意一个数据中心。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数据中心系统,数据中心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数据中心。其中,至少一个数据中心设置在本地,至少一个数据中心设置在异地。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接收业务请求。

具体的,数据中心系统中的任意一个数据中心,都可以接收业务请求。对于一个特定的业务请求,只有一个数据中心可以接收到该业务请求。

其中,本实施例对于业务请求的具体内容不做特别限制。

步骤102、获取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

具体的,当数据中心接收到业务请求后,需要获取该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以判断该数据中心是否可以处理该业务请求。

其中,服务器集群用于处理该业务请求,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包括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于服务器集群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特别限制,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服务器集群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不同的型号,服务器集群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等等。

步骤103、若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存在异常,则将业务请求发送至除该数据中心之外的任一个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数据中心系统中,数据中心系统中包括至少两个数据中心,其中,本地设置有至少一个数据中心,异地设置有至少一个数据中心。对于数据中心系统中的每个数据中心,都可以接收业务请求,即,位于本地的数据中心和位于异地的数据中心可以同时承载生产业务,当一个数据中心接收到业务请求后,若通过该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确定出该数据中心出现故障无法处理业务时,该数据中心会将业务请求发送到系统中其他数据中心进行处理,由于每个数据中心都在处理业务,因此当其他数据中心接收到该数据中心发送的业务请求时,可以立即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了业务的自动无缝切换,业务不会中断,提高了业务的连续性。

可选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步骤102以及步骤103,获取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若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存在异常,则将业务请求发送至除该数据中心之外的任一个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可以包括:

获取数据中心的前置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

若前置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存在异常,则将业务请求发送至除该数据中心之外的任一个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或者,

若前置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正常,则继续获取数据中心的应用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

若应用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存在异常,则将业务请求发送至除该数据中心之外的任一个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具体的,服务器集群包括前置服务器集群和应用服务器集群,前置服务器集群用于处理静态请求及提供web信息浏览服务,应用服务器集群用于处理动态请求、业务逻辑等,可以对业务请求进行处理获得处理结果。

当数据中心接收到业务请求后,首先获取该数据中心的前置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如果前置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异常,说明该数据中心出现故障无法处理业务请求,因此需要将业务请求发送到除该数据中心之外的任一个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实现业务无缝切换。如果前置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正常,则要继续获取该数据中心的应用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如果应用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异常,说明该数据中心出现故障无法处理业务请求,因此需要将业务请求发送到除该数据中心之外的任一个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实现业务无缝切换,如果应用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正常,说明该数据中心可以处理该业务请求。

通过设置前置服务器集群和应用服务器集群,可以细化服务器集群的处理功能,进而准确判断该数据中心是否可以处理业务请求,当该数据中心无法处理业务请求时实现业务无缝切换,提高了业务的连续性。

可选的,在步骤101之后以及步骤102之前,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预设策略将接收到的多个业务请求分为第一业务请求集合和至少一个第二业务请求集合。第一业务请求集合由该数据中心进行处理。第二业务请求集合由除该数据中心之外的其他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将至少一个第二业务请求集合分别发送至相应的数据中心。

具体的,通过对业务请求进行分类,可以避免一个数据中心的业务数量过多造成拥塞,并且可以更好的利用本地资源和异地资源,快速灵活的进行流量调配,提高了业务请求的处理速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一个第二业务请求集合,可以发送给同一个数据中心,也可以分别发送给一个数据中心。

其中,预设策略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制。

可选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预设策略可以为数据中心预先设置的处理比率。

例如:假设处理比率为80:5:15,则对于100个业务请求,第一业务集合中包括80个业务请求,一个第二业务集合中包括5个业务请求,另一个第二业务集合中包括15个业务请求,数据中心将两个第二业务请求集合分别发送至另外两个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对于处理比率不做特别限制,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可选的,作为另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预设策略可以为数据中心预先设置的拥塞门限。

例如:假设拥塞门限为95,说明当数据中心接收到95个业务请求时都可以进行处理,若数据中心继续接收业务请求,则可能引起拥塞,因此,数据中心将接收到的多个业务请求中的95个业务分为第一业务请求集合,其他的业务请求分为至少一个第二业务集合,数据中心将至少一个第二业务请求集合发送至相应的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于拥塞门限不做特别限定,限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可选的,在步骤101之后以及步骤102之前,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业务请求的源地址,确定业务请求由该数据中心进行处理,还是由除该数据中心之外的其他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若数据中心确定业务请求由除该数据中心之外的其他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则将业务请求发送至相应的数据中心。

例如:业务请求的源地址可以为本地地址或者异地地址,或者为不同局域网的地址,等等。若业务请求的源地址为本地地址,则该业务请求可以由位于本地的数据中心进行处理,若业务请求的源地址为异地地址,则该业务请求可以由位于异地的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可选的,在步骤101之后以及步骤102之前,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发起业务请求的用户身份,确定业务请求由该数据中心进行处理,还是由除该数据中心之外的其他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若数据中心确定业务请求由除该数据中心之外的其他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则将业务请求发送至相应的数据中心。

具体的,发起业务请求的用户身份可以为本地用户、异地用户或者为贵宾(Very Important Person,简称VIP)用户,等等。若发起业务请求的用户身份为本地用户或者为VIP用户,则业务请求可以由位于本地的数据中心进行处理,若发起业务请求的用户身份为异地用户,则业务请求可以由位于异地的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包括:接收业务请求,获取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若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存在异常,则将业务请求发送至除所述数据中心之外的任一个数据中心进行处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数据中心系统中,数据中心系统中的每个数据中心都可以承载生产业务,当一个数据中心出现故障无法处理业务时,该数据中心会将业务请求发送到其他的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实现了业务的无缝切换,业务不会中断,提高了业务的连续性。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中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心系统,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心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数据中心。其中,至少一个数据中心11设置在本地,至少一个数据中心12设置在异地。

数据中心系统中的每个数据中心用于:

接收业务请求。

获取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

若服务器集群的应用活动状态存在异常,则将业务请求发送至除该数据中心之外的任一个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具体的,数据中心系统中的每个数据中心都可以接收业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对于一个特定的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可以为位于本地的任意一个数据中心11,也可以为位于异地的任意一个数据中心12,当该数据中心出现异常无法处理业务请求时,该数据在中心将该业务请求发送给除该数据中心之外的其他任意一个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其他数据中心可以是位于本地的数据中心11,也可以是位于异地的数据中心12。

可选的,数据中心还用于:

根据预设策略将接收到的多个业务请求分为第一业务请求集合和至少一个第二业务请求集合。第一业务请求集合由该数据中心进行处理。第二业务请求集合由除该数据中心之外的其他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将至少一个第二业务请求集合分别发送至相应的数据中心。

可选的,数据中心还用于:

根据业务请求的源地址,确定业务请求由该数据中心进行处理,还是由除该数据中心之外的其他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若确定业务请求由其他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则将业务请求发送至相应的数据中心。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心系统,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其技术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中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了数据中心系统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心系统,包括两个数据中心:位于本地的数据中心11和位于异地的数据中心12,位于本地的数据中心11和位于异地的数据中心12结构相同,位于本地的数据中心11可以包括:外网处理装置111和内网处理装置112。

外网处理装置111可以包括:外网智能域名解析单元1111、外网交换单元1112、第一本地流量管理单元1113和前置服务器集群1114。

内网处理装置112可以包括:内网智能域名解析单元1121、内网交换单元1122、第二本地流量管理单元1123、应用服务器集群1124、存储阵列1125和数据库1126。

其中,数据中心系统中只有一个第一数据库为激活状态,数据中心系统中除第一数据库之外的其他第二数据库为非激活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本地的数据库1126为激活状态,位于异地的数据库1226为非激活状态。

外网智能域名解析单元1111,用于接收业务请求,并通过第一本地流量管理单元1113获取前置服务器集群1114的应用活动状态。若前置服务器集群1114的应用活动状态正常,则将业务请求通过前置服务器集群1114发送至内网处理装置112。若前置服务器集群1114的应用活动状态存在异常,则将业务请求发送至除数据中心11之外的任一个数据中心的内网智能域名解析单元,在本实施例中为外网智能域名解析单元1211。

第一本地流量管理单元1113,用于探测前置服务器集群1114的应用活动状态。

外网交换单元1112,用于实现外网智能域名解析单元1111与第一本地流量管理单元1113之间的信息传输。

内网智能域名解析单元1121,用于从外网处理装置111接收业务请求,并通过第二本地流量管理单元1123获取应用服务器集群1124的应用活动状态。若应用服务器集群1124的应用活动状态正常,则将业务请求发送至应用服务器集群1124。若应用服务器集群1124的应用活动状态存在异常,则将业务请求发送至除数据中心11之外的任一个数据中心的内网智能域名解析单元,在本实施例中为内网智能域名解析单元1221。

第二本地流量管理单元1123,用于探测应用服务器集群1124的应用活动状态。

应用服务器集群1124,用于对业务请求进行处理获得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存储至存储阵列1125中。

内网交换单元1122,用于实现外网处理装置111、内网智能域名解析单元1121与第二本地流量管理单元1123之间的信息传输。

第一数据库,用于实现数据中心系统中各个数据中心的应用服务器集群所进行的数据库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库1126,用于实现两个数据中心的应用服务器集群1124、1224所进行的数据库操作。

位于异地的数据中心12可以包括:外网处理装置121和内网处理装置122。

其中,外网处理装置121可以包括:外网智能域名解析单元1211、外网交换单元1212、第一本地流量管理单元1213和前置服务器集群1214。

内网处理装置122可以包括:内网智能域名解析单元1221、内网交换单元1222、第二本地流量管理单元1223、应用服务器集群1224、存储阵列1225和数据库1226。

其中,位于本地的数据中心11和位于异地的数据中心12结构相同,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心系统中,数据中心包括外网处理装置和内网处理装置,两个数据中心的外网智能域名解析单元之间、两个数据中心的内网智能域名解析单元之间均可以进行信息交互,当一个数据中心出现故障时,可以将业务请求发送至另一个数据中心,实现了业务无缝切换,提高了业务的连续性。

可选的,外网智能域名解析单元1111和外网智能域名解析单元1211之间,和/或,内网智能域名解析单元1121和内网智能域名解析单元1221之间,通过同步复制的方式实现配置一致性。

可选的,存储阵列1125和存储阵列1225之间通过异步复制的方式实现数据一致性。

可选的,若第一数据库出现异常,则激活任一个第二数据库。

激活的第二数据库,用于在第一数据库出现异常时,实现数据中心系统中各个数据中心的应用服务器集群所进行的数据库操作。

在本实施中,当数据库1126出现异常,则激活数据库1226,数据库1226,用于在数据库1126出现异常时,实现两个数据中心的应用服务器集群1124、1224所进行的数据库操作。

具体的,数据中心系统日常对业务请求进行处理时,两个数据中心的应用服务器集群均通过数据库1126实现数据库操作,数据库1226处于非激活状态。当数据库1126出现异常时,则激活数据库1226,此时,两个数据中心的应用服务器集群均通过位于数据库1226实现数据库操作,从而实现业务无缝切换,业务不中断。

可选的,内网智能域名解析单元还可以用于:

根据第二预设策略将接收到的多个业务请求分为第三业务请求集合和至少一个第四业务请求集合。第三业务请求集合由该数据中心进行处理。第四业务请求集合由出该数据中心之外的其他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将至少一个第四业务请求集合分别发送至相应的数据中心的内网智能域名解析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内网智能域名解析单元1121根据第二预设策略将接收到的多个业务请求分为第三业务请求集合和一个第四业务请求集合。第三业务请求集合由应用服务器集群1124进行处理。第四业务请求集合由应用服务器集群1224进行处理。

将第四业务请求集合发送至内网智能域名解析单元1221。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心系统,数据中心包括外网处理装置和内网处理装置,通过内网和外网联动进行流量调配,可以进一步提高业务请求的处理速度,提高用户体验。

其中,第二预设策略与实施例一中的预设策略原理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心系统,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其技术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