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处理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13250发布日期:2018-06-05 21:2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评价处理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评价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满足广大用户对随时随地上网的需求,大多服务提供方都提供了免费上网功能,方便用户在服务提供方处使用其所提供服务的同时,能够联网自主进行网络应用。

另外,更好地为广大用户提供服务,服务提供方需要采集用户使用服务后的评价信息。实际应用中,历史用户对某服务提供方的评价往往影响了后续其他用户的选择,因此,某些场景下,服务提供方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可能会出现刷分评价的现象。所谓刷分评价可以简单理解为:非真实使用服务的用户所给出的不真实评价。因此,为保证评价信息的真实可靠,需要防止刷分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评价处理方法和装置,通过对评论者进行是否为真实使用服务用户的身份识别,以防止非真实使用服务用户的虚假评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评价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用户标识以及连网时间信息,所述连网时间信息是指所述用户接入服务提供方网络的起始和持续时间;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所述连网时间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识别;

根据身份识别结果进行针对所述服务提供方的评价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评价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用户标识以及连网时间信息,所述连网时间信息是指所述用户接入服务提供方网络的起始和持续时间;

身份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标识、所述连网时间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识别;

评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身份识别结果进行针对所述服务提供方的评价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评价处理方法和装置,对于连接服务提供方网络的用户,通过获取该用户的用户标识以及连网时间信息,以基于该用户标识、连网时间信息对用户进行是否为真实使用服务用户的身份识别,根据身份识别结果进行针对该服务提供方的评价处理。本方案中,对服务提供方的评价是基于对用户是否为真实使用服务用户的识别结果而进行的,基于该身份识别结果,能够保证服务提供方评价结果的真实可信,避免了刷分虚假评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评价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评价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评价处理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评价处理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评价处理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评价处理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XXX,但这些XXX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XXX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XXX也可以被称为第二XXX,类似地,第二XXX也可以被称为第一XXX。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图1为本发明评价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该实施例提供的评价处理方法可以由评价处理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设置在服务器中,该评价处理装置可以是软件程序,也可以是硬件与软件程序的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以服务提供方为餐厅,相应的,以对用户进行是否为真实使用服务的用户的身份识别为识别用户是否为真实就餐用户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餐厅场景仅为举例,并非对服务提供方类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用户的用户标识以及连网时间信息,该连网时间信息是指用户接入服务提供方网络的起始和持续时间。

实际应用中,很多餐厅都提供WIFI网络,用户进入餐厅就餐时,往往会连入该餐厅的网络,因此,本实施例中,当用户接入餐厅的网络时,餐厅内的网络设备获取该用户的连网时间以及该用户的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比如包括终端设备标识以及诸如手机号码、微信号码等通信号码信息。对于终端设备标识、通信号码的获取可以是通过对通信信令解析获得的。其中,终端设备标识可以是移动设备国际身份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简称IMEI)或者媒体访问控制(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地址。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检测到用户接入餐厅网络时,即将获得的上述通信号码、终端设备标识、接入餐厅网络的起始时间发送至服务器,并在检测到用户离开餐厅即断开与餐厅网络的连接时将统计到的其接入餐厅网络的持续时间发送至服务器;当然,也可以在检测到用户离开餐厅即断开与餐厅网络的连接时,将获得的上述通信号码、终端设备标识、接入餐厅网络的起始时间、接入餐厅网络的持续时间发送至服务器。该服务器可以设置在餐厅内,也可以设置在服务平台侧,该服务平台比如为外卖服务平台。

鉴于网络连接可能出现的偶尔失去连接断开,本实施例中,餐厅内网络设备若检测到某已经接入用户断开网络连接,会保留其连接记录预设时间比如3分钟,如果检测到该用户在该时间内再次重新连接入网络,则继续计时,不认为该用户离开餐厅。在用户彻底与餐厅网络断开连接后即在用户断开与餐厅网络连接的时间超过一定预设时间后,从起始接入网络的时间开始,计时获得该用户接入餐厅网络的持续时间。

步骤102、根据用户标识、连网时间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识别。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加准确地识别接入餐厅网络的用户是否为真实就餐用户,结合其用户标识、连网时间信息对其进行多种维度的身份识别。

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根据其用户标识确定该用户是否具有评价资格;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其连网时间信息确定用户就餐时间的合理性。只有该用户具有评价资格且就餐时间合理时,才认为该用户为真实就餐用户的概率很高。

可选地,根据用户的连网时间信息确定用户就餐时间的合理性,比如是判断用户的就餐时段是否合理,其中,就餐时段可以通过用户接入餐厅网络的起始时间表征,比如当前凌晨三点钟,不在餐厅的运营时间内,即判断该时段为非合理就餐时段,认为此用户可能为异常用户;再比如是判断用户的就餐时长是否达到一定的用餐时长标准,其中,该就餐时长可以通过用户接入餐厅网络的持续时间表征,比如持续时间为10分钟,就餐时间过短,不太合理,认为此用户可能为异常用户;再比如是判断用户的就餐频率是否合理,此时根据已经记录的该用户每次接入该餐厅网络的连网信息判定,比如该用户在某一天中午或晚上,根据其连网时间判定在某固定时段如中午连网次数超过一次,或晚上连网次数超过一次,则认为此用户可能为异常用户,因为同一就餐时段,同一个人不会连续到同一餐厅就餐多次。

以用户标识为通信号码和终端设备标识为例,在具体介绍如何根据用户的通信号码和终端设备标识确定其是否具有评价资格前,以通信号码为手机号码、终端设备标识为IMEI号为例,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原则:采取用户的手机号码、终端设备标识的组合来唯一确定一个用户,用户可前向变更手机号和终端,但不可后向更改,即用户可以在手机上置入新的SIM卡,则身份标识自动更新成新手机号+IMEI号,但用户如果重新放入原SIM卡,依旧认定为同一用户,且该原SIM卡放入任意其他手机终端,依旧认为其和前两种情况为同一用户。

上述原则的设置是考虑到,生活中,会有部分就餐者不时更换手机号和设备号,本发明实施例采取的规则是:以手机号为准,新手机号+旧终端设备,认定为新用户,但是,一旦新手机号与旧终端设备标识存储在数据库中对应于一个用户,该用户对应的历史手机号如果再放入该旧终端设备中,认定该用户持此手机号此终端设备,不具有评价资格,直至该用户换回新手机号。同样,如果用户只是终端设备更新了,手机号未变,那么数据库中将更新手机号和终端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若再将该手机号对应的SIM卡放入原终端设备中,也认定该用户不具有评价资格。

上述规则即允许前向变化,但不可后向变化,主要是为了降低商家自身通过更换手机卡和终端设备的方式刷评论,尽可能提高其刷评论的成本,就会降低其刷评论的可能性。

基于此,可选地,根据用户的通信号码和终端设备标识确定其是否具有评价资格,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在获得当前接入餐厅网络的某个用户的通信号码和终端设备标识之后,查询数据库,其中,数据库中按照使用时序存储有每个历史用户的历史通信号码和历史终端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即曾经就餐用户曾经用过的通信号码和终端设备标识间的对应关系:

若数据库中不存在该通信号码和终端设备标识,确定该用户具有评价资格,此时说明该用户很可能是首次进入到该餐厅消费;

或者,

若该通信号码与该用户最新使用时序对应的历史通信号码相同,且数据库中不存在该用户当前使用的终端设备标识或者该当前使用的终端设备标识与该用户最新使用时序对应的历史终端设备标识相同,确定该用户具有评价资格。此时说明该用户当前使用的通信号码和终端设备标识与其上次使用的相同,或者该用户更换了新的终端设备,但是没有更换通信号码,与上次使用的相同;

或者,

若该终端设备标识与该用户最新使用时序对应的历史终端设备标识相同,且数据库中不存在当前其使用的通信号码或者当前使用的通信号码与用户最新使用时序对应的历史通信号码相同,确定用户具有评价资格。此时说明该用户当前使用的通信号码和终端设备标识与其上次使用的相同,或者该用户更换了新的通信号码,但是没有更换终端设备,与上次使用的相同。

除了上述举例的三种情况外,可以认为上述用户不具有评价资格。

步骤103、根据身份识别结果进行针对服务提供方的评价处理。

在服务提供方为餐厅的示例中,在对当前的用户进行了身份识别之后,该身份识别结果对餐厅的评价处理过程的具体影响,可选地,既可以体现为对评价信息发送对象的筛选上,也可以体现为对评价结果可信度的差异化定义上。

具体来说,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根据身份识别结果进行针对所述餐厅的评价处理,具体包括:

若确定上述用户为真实就餐用户,则根据其通信号码向该用户发送评价信息,并接收该用户根据该评价信息反馈的评价结果。

在另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根据身份识别结果进行针对所述餐厅的评价处理,具体包括:

根据该用户的通信号码向该用户发送评价信息,接收该用户根据评价信息反馈的评价结果,并根据对该用户的身份识别结果,确定其反馈的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具体地,如果身份识别结果表明该用户被认为是真实就餐用户,则反馈的各项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系数为1,即认为可信;如果身份识别结果表明该用户被认为是非真实就餐用户,则反馈的各项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系数远小于1,即认为可信度很低,极端情况下,此时可设可信度系数为0,即不可信。

另外,实际应用中,向用户发送的评价信息是指需要用户评价的相关信息内容,可以是一种或多种信息内容,比如针对菜品的评价内容、针对餐厅卫生的评价内容等,相应的,用户反馈的评价结果也是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中,对于进入餐厅并且连接该餐厅网络的用户,通过获取该用户的通信号码、终端设备标识以及连网时间信息,以基于该通信号码、终端设备标识、连网时间信息对用户进行真实就餐用户身份识别,根据身份识别结果进行针对该餐厅的评价处理。本方案中,对餐厅的评价是基于对用户的真实就餐性的识别结果而进行的,基于该身份识别结果,能够保证餐厅评价结果的真实可信,避免了刷分虚假评价。

下面结合图2所示实施例对上述步骤103中根据身份识别结果进行针对服务提供方的评价处理的详细过程进行示意性说明,此示意性说明以上述举例出的第二种可选实现方式为基础。

图2为本发明评价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至少一个订单信息,该至少一个订单信息包括处于未评价、已支付状态的订单信息。

步骤202、生成与至少一个订单信息分别对应的评价页面,并为生成的各评价页面关联对应的订单标识,创建包含生成的各评价页面的评价链接。

步骤203、根据用户的通信号码向用户发送评价链接,以使用户通过自身对应的订单标识从评价链接中提取出对应的评价页面。

步骤204、接收用户根据提取出的评价页面反馈的评价结果。

步骤205、根据身份识别结果确定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本实施例中,仍以服务提供方为餐厅为例。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来说,虽然餐厅的网络设备能够获得接入用户的通信号码、终端设备标识,但是该网络设备大多是与餐厅的运营管理系统相互独立的,即网络设备一般不会将该通信号码、终端设备标识发送至运营管理系统,该运营管理系统比如具有收银、订单管理等功能。而且,真实就餐用户需要进行点餐下单,运营管理系统维护用户的订单信息。这样,在餐厅内,用户的通信号码与其订单信息之间的对应性无法直接地关联上,然而对于评价来说,用户只有对其自身的订单信息比如下单菜品进行评价的权利,这就要求在使用某用户的通信号码向其发送评价信息时,需要使得该用户所评价的是针对自身的订单信息的评价内容。

当然,如果打破餐厅运营管理系统间的现有状态,使得用户在下单时,同时提供自身的通信号码,则运营管理系统在获得用户的订单信息时,同时与该订单信息关联获取了用户的通信号码,但是这种情形在实际应用中不常见。

在不考虑上述不常见情形时,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使用户能够获得针对自身的评价信息的方式。

具体来说,服务器可以从餐厅运营管理系统中请求获得处于未评价、已支付状态的至少一个订单信息,这至少一个订单信息中包含了上述用户的订单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服务器与餐厅运营管理系统的交互,餐厅运营管理系统可以记录每个订单信息的评价状态,并且基于用户的支付情况,能够记录每个订单信息的支付状态。

对于选择处于未评价状态的订单信息,不必过多解释,本实施例中,考虑选择处于已支付状态的订单信息,其中一个主要的考虑是:进一步防止刷分评价,以及用户用餐完毕后进行评价更加客观。

在获得上述至少一个订单信息后,生成与至少一个订单信息分别对应的评价页面,并为生成的各评价页面关联对应的订单标识,创建包含生成的各评价页面的评价链接。

评价页面和评价链接的技术底层的详细生成方法不是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重点,在此不详细展开描述。

本实施例中需要强调的是,每个评价页面关联有一个订单标识,对应于某个用户的订单信息,而且该订单标识除了用作评价页面的标识外,还作为用户从多个评价页面中提取自身所对应的评价页面的依据。因此,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该订单标识即可为对应订单信息的单号。但是,一般实际应用中,下单编号往往是很长的一串字符,不便于用户输入,因此,该订单标识还可以是根据订单标号编码生成的较短字符串或自定义的字符串。

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餐厅内服务人员根据每个用户的订单信息向用户提供其对应的订单标识。从而,当服务器根据用户的通信号码向用户发送评价链接后,用户通过自身对应的订单标识从评价链接中提取出对应的评价页面进行相应内容的评价。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用户的评价结果,还可以进行增值功能的扩展,比如向用户推荐好的服务提供方、服务内容,比如好的餐厅、菜品。下面结合图3所示实施例说明对用户评价结果的使用。

图3为本发明评价处理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基础上,以图1所示实施例为例,步骤103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根据用户反馈的评价结果以及评价结果分别对应的权重值确定服务提供方的评分情况,服务提供方的评分情况中包括针对服务内容的评分。

本实施例中,仍以服务提供方为餐厅,服务内容为菜品为例。假设上述用户为对某餐厅进行过评价的任一用户,包括上述实施例中当前接入餐厅网络的用户。每个用户的评价结果都会对餐厅的评价情况产生影响,比如影响餐厅的整体得分,影响餐厅内各个菜品的得分,等等。本实施例中,对于餐厅的评分情况的统计,可以是基于多个用户的评价结果实现的,比如一定时间内多个用户的评价结果影响该餐厅在该时间内的评分。

实际应用中,对餐厅的评价可以是多种维度的评价,从而,所述评价结果中包括但不限于菜品评价结果、餐厅卫生评价结果、服务评价结果、餐厅环境评价结果中的至少一种。

对于餐厅卫生、服务、餐厅环境的评价,可以设置为几种可选选项供用户选择,每个选项被赋予一定的分值,从而确定每个用户对相应评价内容的评分情况。可选地,通过对多个用户评分情况的平均,即可得到餐厅的卫生、服务、环境的综合得分。

对于用户下单的菜品的评分处理过程,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如下的可选方式:

每道菜品的评分计算公式如下:

假设每道菜满分为FullScore,简称FS,大于或等于0.5*FS,则认为为正面评价,否则认为是负面评价,根据此设定一个平衡系数β:

设β=1+该菜品正面评价数/所有菜品点单数-该菜品负面评价数/所有菜品点单数,

则某个菜品的综合评分=∑(菜品单当前评分*β)/现有评分数目;

其中,平衡系数设立的意义在于:对每道菜的评分,本实施例中可以不再采取单纯的平均分计算,而是根据菜品点菜次数进行平衡,点评数越多,即点单数越多,那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用户越喜爱,但由于有负面评价的可能,所以对正面和负面评价进行百分比的加减。

在原有的平均分机制下,同样两道菜,评分一样,但点评的人数不同,排名是相同的,而新机制下,如果某两道菜基础平均分相同的情况下,点单次数高,平衡系数会相应变高,综合评分也会高于点单少的菜,而点单次数多的菜也有可能有大量的负面评价,所以要减去此种情况,真正做到平衡。

举个例子,菜品评分采取10分制,菜品A历史评分为8,9,4,7,8,4分,该餐厅菜品共点单40次,那菜品A的平衡系数β=1+4/40-2/40=1.05,菜品A的综合评分=(8+9+4+7+8+4)/6*1.05=6.825分,菜品A共有6个评价,4个正面评价,2个负面评价。

另外,当对餐厅的评价维度为多个维度时,可以设置每种评价维度的权重,该权重可以默认固定设置,也可以被用户基于自身的关注点而调整。

比如,餐厅的评分维度包括四部分:菜品评分、卫生评分、环境评分和服务评分,其中默认权重值分别为0.3,0.3,0.2,0.2。

则餐厅的综合评分=∑(菜品综合评分/菜品数目)*0.3+∑(卫生评分/评价数目)*0.3+∑(环境评分/评价数目)*0.2+∑(服务评分/评价数目)*0.2。

由上述评分计算过程可知,当前接入餐厅网络,在餐厅中就餐的某个用户,在其进行了餐厅评价之后,其评价结果对于餐厅的评分情况具有影响。

由于餐厅的评分情况中包括了餐厅的整体综合评分以及具体的各评价维度对于的综合评分,基于此,可以为用户进行不同维度的推荐,比如进行步骤302示意的推荐。

步骤302、获取用户在预设时间段的各历史订单记录,各历史订单记录中包含对应的服务提供方标识。

步骤303、根据各服务提供方标识确定用户的经常使用服务位置区域。

步骤304、根据用户的经常使用服务位置区域内各服务提供方的评分情况,向用户发送服务提供方推荐信息。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基于前述介绍过程,可以获得多个餐厅的评分情况。而且,实际应用中,服务器可以维护统一位置区域比如同一商圈中各个餐厅的餐厅标识,从而,可以对属于同一商圈内的多个餐厅基于其评分情况进行排名。

另外,对于一个用户来说,其经常就餐的区域往往呈现比较集中的特征。服务器可以通过与各餐厅的运营管理系统交互,获得各个用户的历史订单记录。从而,对于前述提到的用户来说,服务器可以以其通信号码为索引,查询获得该用户一定时间内的历史订单记录。其中,每个历史订单记录中包含有对应餐厅的标识,比如餐厅名称、地址等。从而,服务器能够基于该用户的历史订单记录中包含的各餐厅标识确定用户的经常就餐位置区域,比如某个商圈,进而根据该商圈内各餐厅的评分排名,向用户发送餐厅推荐信息,以为该用户推荐排名在前N位的餐厅。

上述以餐厅的整体综合得分为依据进行了餐厅推荐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基于餐厅的某个评价维度的综合得分进行餐厅推荐,比如向用户推荐卫生情况最优的前N位的餐厅。

上述以进行餐厅推荐为例进行了用户评价结果的一种使用场景说明,但是实际上,还可以针对同一个餐厅,基于该餐厅内各菜品的综合评分,为在该餐厅内就餐的用户推荐高评分菜品。

此时,服务器在接收到指示任一用户接入餐厅网络的指示信息时,根据该任一用户的通信号码向该任一用户发送菜品推荐信息,该菜品推荐信息中包括根据餐厅内各菜品的评分确定的预设数量的高评分菜品。

其中,该任一用户的通信号码的获取过程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介绍。该餐厅内各菜品的评分,可以是对一定时间内多个用户的评价结果确定的。

本实施例中,对餐厅的评价是基于对用户的真实就餐性的识别结果而进行的,基于该身份识别结果,能够保证餐厅评价结果的真实可信,避免了刷分虚假评价;另外,基于用户的评价结果确定餐厅的评分情况,以基于该评分情况为用户进行针对性的推荐,由于评价结果的可信性,使得推荐信息的可信度大大提高。

图4为本发明评价处理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身份识别模块12、评价处理模块13。

第一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用户的用户标识以及连网时间信息,所述连网时间信息是指所述用户接入服务提供方网络的起始和持续时间。

身份识别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标识、所述连网时间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识别。

评价处理模块13,用于根据身份识别结果进行针对所述服务提供方的评价处理。

具体地,用户标识中可以包括通信号码和终端设备标识,身份识别模块12用于:

根据所述通信号码和所述终端设备标识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有评价资格;根据所述连网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用户使用服务时间的合理性。

具体地,身份识别模块12用于:

查询数据库,若所述数据库中不存在所述通信号码和所述终端设备标识,确定所述用户具有评价资格,所述数据库中按照使用时序存储有每个历史用户的历史通信号码和历史终端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

或者,

若所述通信号码与所述用户最新使用时序对应的历史通信号码相同,且不存在所述终端设备标识或者所述终端设备标识与所述用户最新使用时序对应的历史终端设备标识相同,确定所述用户具有评价资格;

或者,

若所述终端设备标识与所述用户最新使用时序对应的历史终端设备标识相同,且不存在所述通信号码或者所述通信号码与所述用户最新使用时序对应的历史通信号码相同,确定所述用户具有评价资格。

可选地,评价处理模块13用于:

若确定所述用户为真实使用服务的用户,根据所述通信号码向所述用户发送评价信息;

接收所述用户根据所述评价信息反馈的评价结果。

可选地,评价处理模块13用于:

根据所述通信号码向所述用户发送评价信息;

接收所述用户根据所述评价信息反馈的评价结果;

根据身份识别结果,确定所述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图4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图1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参考图1所示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评价处理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获取模块21、生成模块22。

第二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至少一个订单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订单信息包括处于未评价、已支付状态的订单信息。

生成模块22,用于生成与所述至少一个订单信息分别对应的评价页面,并为生成的各评价页面关联对应的订单标识,创建包含生成的各评价页面的评价链接。

可选地,所述评价处理模块13,包括:

发送单元131,用于若所述身份识别模块12确定所述用户为真实就餐用户,则根据所述通信号码向所述用户发送所述评价链接,以使所述用户通过自身对应的订单标识从所述评价链接中提取出对应的评价页面;

接收单元132,用于接收所述用户根据所述评价信息反馈的各项评价结果。

图5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图2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参考图2所示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6为本发明评价处理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可选地,在图4或图5所示实施例基础上,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确定模块31、第一推荐模块32、第二推荐模块33。

确定模块31,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反馈的评价结果以及所述评价结果对应的权重值确定所述服务提供方的评分情况。

其中,所述评价结果中包括针对至少一种评价信息的评分结果。

若所述服务提供方的评分情况中包括针对服务内容的评分,该装置还包括:第一推荐模块32,用于在接收到指示任一用户接入所述服务提供方网络的指示信息时,根据所述任一用户的通信号码向所述任一用户发送服务内容推荐信息,所述服务内容推荐信息中包括根据所述服务内容的评分确定的预设数量的高评分服务内容。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二推荐模块33,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段的各历史订单记录,所述各历史订单记录中包含对应的服务提供方标识;根据各服务提供方标识确定所述用户的经常使用服务位置区域;根据所述经常使用服务位置区域内各服务提供方的评分情况,向所述用户发送服务提供方推荐信息。

图6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图3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不再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