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传输的测试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34990发布日期:2018-06-08 19:3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传输的测试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传输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窄带物联网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是物联网领域的一个新兴技术。目前,针对窄带物联网的测试方案通常是将应用于传统接入网业务面的测试方案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中。

但是,传统接入网业务面的测试方案,通常需要基于AMR(Adaptive Multi-Rate,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解码、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传输协议等处理功能进行测试,因此,传统接入网业务面的测试系统结构复杂、并且代价高昂。然而,窄带物联网系统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通常只是进行传感器数据的传输,也就是说,在对窄带物联网系统的传输质量进行测试时,只需要针对简单协议,例如: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协议的数据包进行测试即可。

此外,现有的传统接入网业务面的测试模型一旦启动后,则不能修改,导致用户无法在利用传统接入网业务面的测试模型对窄带物联网系统进行测试时,无法精确控制单个用户的业务面测试数据。

因此,现有技术中利用传统接入网业务面的测试方案对窄带物联网系统的业务面进行测试,存在测试结构复杂、灵活性差、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传输的测试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窄带物联网系统的业务面进行测试时,存在测试结构复杂、灵活性差、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传输的测试方法,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中的模拟终端侧模块,方法包括:

基于输入的第一标识信息生成上行数据;

将上行数据发送给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

接收来自模拟应用服务器模块的下行数据,其中,下行数据中携带有第二标识信息;

根据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第二标识信息,对窄带物联网的传输质量进行评估。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标识信息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数据类型以及数据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基于输入的第一标识信息生成上行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随机输入数据类型以及数据长度;

根据模拟应用服务器模块的地址,输入目的地址;以及,

输入公网为模拟终端侧模块分配的源地址。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基于输入的第一标识信息生成上行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数据长度,生成测试数据;

基于第一标识信息以及测试数据,生成上行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第二标识信息,对窄带物联网的传输质量进行评估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进行对比;

基于对比结果,对窄带物联网的传输质量进行评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传输的测试方法,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中的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模拟终端侧模块的上行数据,上行数据中携带有第一标识信息,其中,第一标识信息中包括模拟终端侧模块的地址、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的地址、以及数据类型和数据长度;

基于第一标识信息生成第二标识信息,并根据第二标识信息生成下行数据;

将下行数据发送给模拟终端侧模块,以使模拟终端侧模块根据第一标识信息以及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信息对窄带物联网的传输质量进行评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传输的测试装置,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中的模拟终端侧模块,该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输入的第一标识信息生成上行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将上行数据发送给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模拟应用服务器模块的下行数据,其中,下行数据中携带有第二标识信息;

评估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第二标识信息,对窄带物联网的传输质量进行评估。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标识信息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数据类型以及数据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装置进一步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随机输入数据类型以及数据长度;以及,

根据模拟应用服务器模块的地址,输入目的地址;以及,

输入公网为模拟终端侧模块分配的源地址。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生成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数据长度,生成测试数据;以及,

基于第一标识信息以及测试数据,生成上行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评估模块进一步用于将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进行对比;以及,

基于对比结果,对窄带物联网的传输质量进行评估。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传输的测试装置,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中的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模拟终端侧模块的上行数据,上行数据中携带有第一标识信息,其中,第一标识信息中包括模拟终端侧模块的地址、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的地址、以及数据类型和数据长度;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标识信息生成第二标识信息,并根据第二标识信息生成下行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模拟终端侧模块,以使模拟终端侧模块根据第一标识信息以及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信息对窄带物联网的传输质量进行评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通过基于输入的第一标识信息生成上行数据;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接收来自所述模拟应用服务器模块的下行数据,其中,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有第二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对所述窄带物联网的传输质量进行评估。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窄带物联网系统的业务面进行测试时的灵活性以及测试效率,并且提升了测试的便捷性以及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传输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传输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传输的测试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传输的测试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传输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中的模拟终端侧模块,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基于输入的第一标识信息生成上行数据。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模拟终端侧模块用于模拟窄带物联网NB-IOT系统中的终端侧,模拟的终端侧包括: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和ENB(Evolved Node B,演进型基站)。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模拟终端侧模块以及模拟应用程服务器端模拟均可设置于服务器或终端中,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模拟终端侧模块中可通过外部终端程序模拟一个或一个以上UE。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以模拟一个UE的测试过程进行举例,一个以上UE的模拟及测试过程与一个UE的测试过程类似,本发明不再赘述。

模拟终端侧模块模拟的UE(以下简称UE)输入第一标识信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UE输入第一标识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UE在预定数据类型和预定数据长度范围中随机选择需要输入的数据类型和数据长度。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预定数据类型包括但不限于:UDP、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以及,UE根据模拟应用服务器模块的地址,输入目的地址,即,将模拟应用服务器模块的地址设置为上行数据的目的地址,以将上行数据发送给模拟服务器模块。以及,UE输入在建立信令面过程中公网为其分配的地址,并将该地址作为上行数据的源地址。可见,输入的第一标识信息包括有:数据类型、数据长度、源地址以及目的地址。

随后,UE基于输入的第一标识信息生成上行数据。具体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UE调用模拟终端侧模块中的上行数据编译函数,该函数用于根据指定参数(本实施例中指定参数为第一标识信息中所含参数)生成上行数据。具体调用过程为:UE调用编译函数,该函数根据UE输入的数据长度,生成测试数据。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编译函数中记录有长度与测试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不同长度的函数分别对应不同的测试数据。举例说明:若UE输入的数据长度为10字节,则UE调用函数后,将对应生成数据长度为10字节的测试数据。测试数据的内容可以为任意二进制数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接着,UE通过函数,基于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生成的测试数据,生成上行数据。其中,上行数据中包括但不限于:源地址(UE的地址)、目的地址(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的地址)、数据类型、数据长度、测试数据、以及监听端口等其它协议内容。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监听端口用于监听对应的协议所传输的数据包,举例说明:若上行数据中的数据类型为UDP,监听端口设置为400,则模拟终端侧模块和模拟应用侧模块在监听到端口400接收到数据包时,可确定当前数据包类型为UDP数据包,并进行相应处理。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UE只需要输入第一标识信息中所含的参数,上行数据中其它信息均可通过调用编译函数生成,从而降低了UE侧的操作难度,进一步简化了整体测试步骤,同时降低了系统负担。并且,UE根据输入的第一标识信息不同,可通过调用编译函数从而生成不同的上行数据,从而实现呼叫过程中动态改变业务面测试模型,并可按照单个UE的粒度灵活配置各种业务面测试模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UE选择的数据类型为UDP,则UE生成的上行数据为UDP数据包。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UE选择的数据类型为ICMP,则UE生成的上行数据为PING Request(PING请求)消息。

步骤102,将上行数据发送给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模拟终端侧模块所在的服务器或终端与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分组核心)之间通过S1链路进行通信连接,即,模拟终端侧模块与EPC之间的数据通过S1链路协议栈中的ENAS(Evolved Non Access Stratum)协议封装发送。模拟终端侧模块将生成的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并发送给EPC。EPC将接收到的封装后的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以获取解封后的上行数据,并将上行数据(解封后的上行数据)通过SGI(Short Guard Interval,无线数据块短间隔)接口发送至接入网(公网),以通过接入网将上行数据转发给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用于模拟窄带物联网NB-IOT系统中的应用服务器侧。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传输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中的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具体包括:

步骤201,接收来自模拟终端侧模块的上行数据,上行数据中携带有第一标识信息,其中,第一标识信息中包括模拟终端侧模块的地址、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的地址、以及数据类型和数据长度。

具体的,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接收模拟终端侧模块经由EPC以及接入网发送来的上行数据。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上行数据中的数据类型为UDP,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通过监听UDP协议对应的端口,从而确定接收到的上行数据类型为UDP,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获取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一标识信息以及其它数据部分。其中,第一标识信息中包括但不限于模拟终端侧模块的地址(源地址)、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的地址(目的地址)、以及数据类型和数据长度。

步骤202,基于第一标识信息生成第二标识信息,并根据第二标识信息生成下行数据。

具体的,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根据第一标识信息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生成第二标识信息。即,将第二标识信息中的源地址设置为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的地址,目的地址设置为模拟终端侧模块的地址,其它数据均无变化。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根据第二标识信息生成下行数据,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下行数据除源地址与目的地址与上行数据不一致,其它数据均一致,从而实现业务面数据的环回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上行数据中的数据类型为ICMP,即模拟应用服务器模块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为Ping Request消息,则模拟应用服务器模块的上层操作系统将自动回应该Ping Request消息,即生成Ping Response消息(即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下行数据)。

步骤203,将下行数据发送给模拟终端侧模块,以使模拟终端侧模块根据第一标识信息以及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信息对窄带物联网的传输质量进行评估。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将生成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模拟终端侧模块。下行数据返回过程仍为经接入网至EPC,再由EPC转发给模拟终端侧模块,具体细节与上述实施例类似,此处不赘述。

继续参照图1,步骤103,接收来自模拟应用服务器模块的下行数据,其中,下行数据中携带有第二标识信息。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模拟终端侧模块中的UE接收模拟应用服务器模块经由接入网、EPC发送来的下行数据。由于EPC在转发过程根据ENAS协议将下行数据包进行封装,因此,模拟终端侧模块需要对接收到的封装后的下行数据进行解封装,以获得下行数据。随后,UE调用模拟终端侧模块中的解码函数,以通过该解码函数提取下行数据中的第二标识信息。

步骤104,根据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第二标识信息,对窄带物联网的传输质量进行评估。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模拟终端侧模块可根据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第二标识信息,对窄带物联网的传输质量进行评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模拟终端侧模块可将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进行对比,并基于对比结果,对窄带物联网的传输质量进行评估。例如:如果第二标识信息中的数据类型与第一标识信息中的数据类型不一致,则该第二标识信息所对应的下行数据与UE发送的上行数据不对应。即,该下行数据可能对应于其它UE发送的上行数据,因此,模拟终端侧模块可确定窄带物联网在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或者,如果UE向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发送了10条上行数据,即该UE调用了10次编译函数,但是,UE只接收到模拟应用服务器侧返回的8条下行数据,即该UE只调用了8次解码函数,则模拟终端侧模块可确定窄带物联网在传输过程中存在丢包的问题。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模拟终端侧模块还可以通过对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的分析,从而进一步对窄带物联网的传输延时等质量项目进行评估。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模拟终端模块中的UE还可以将输入的第一标识信息以及获取到的第二标识信息存入数据库,并通过调用数据库中的信息并对调用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从而对窄带物联网的传输质量进行评估。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通过基于输入的第一标识信息生成上行数据;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接收来自所述模拟应用服务器模块的下行数据,其中,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有第二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对所述窄带物联网的传输质量进行评估。从而使测试系统可以部署在普通服务器及终端下,而不依赖于任何特殊硬件平台,并且可以满足窄带物联网系统下的多用户的业务面测试需求。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模拟终端侧模块通过自构建上行数据,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系统开销,提高了测试的灵活性用以及用户体验。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传输的测试装置的结构框图,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中的模拟终端侧模块,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生成模块301,用于基于输入的第一标识信息生成上行数据。

发送模块302,用于将上行数据发送给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

接收模块303,用于接收来自模拟应用服务器模块的下行数据,其中,下行数据中携带有第二标识信息。

评估模块304,用于根据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第二标识信息,对窄带物联网的传输质量进行评估。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标识信息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数据类型以及数据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

输入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随机输入数据类型以及数据长度;以及,根据模拟应用服务器模块的地址,输入目的地址;以及,输入公网为模拟终端侧模块分配的源地址。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生成模块301可以进一步用于根据数据长度,生成测试数据;以及,基于第一标识信息以及测试数据,生成上行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评估模块304可以进一步用于将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进行对比;以及,基于对比结果,对窄带物联网的传输质量进行评估。

参照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传输的测试装置的结构框图,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中的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该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模块: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来自模拟终端侧模块的上行数据,上行数据中携带有第一标识信息,其中,第一标识信息中包括模拟终端侧模块的地址、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的地址、以及数据类型和数据长度。

生成模块402,用于基于第一标识信息生成第二标识信息,并根据第二标识信息生成下行数据。

发送模块403,用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模拟终端侧模块,以使模拟终端侧模块根据第一标识信息以及下行数据中携带的第二标识信息对窄带物联网的传输质量进行评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通过基于输入的第一标识信息生成上行数据;将所述上行数据发送给模拟应用服务器侧模块;接收来自所述模拟应用服务器模块的下行数据,其中,所述下行数据中携带有第二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对所述窄带物联网的传输质量进行评估。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窄带物联网系统的业务面进行测试时的灵活性以及测试效率,并且提升了测试的便捷性以及用户体验。

对于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发明,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窄带物联网传输的测试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