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068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图像读取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剪切功能的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有在读取名片、明信片、照片等小尺寸的原稿的情况下,在多张原稿在原稿台上并列放置的状态下对这些原稿进行扫描来一并读取,切取与各原稿对应的图像的多剪切功能。另外,公知有具备该多剪切功能的图像读取装置。

例如,为了用户能够掌握图像读取的状态,公知有通过预扫描检测原稿张数以及原稿位置,针对每一张原稿进行扫描,显示当前第几张原稿处于扫描中的设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提出有即使将不同尺寸、种类的原稿混装,也会根据切取得到的图像的原稿尺寸和原稿位置以及原稿的打印所使用的打印用纸尺寸和打印纸种类,来控制图像的切取顺序的设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并且,提出有为了正确地检测并读取用户所希望的剪切图像张数而将输入的原稿张数与检测出的原稿张数进行比较并显示的设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190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01337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020122号公报

通过多剪切功能由一并扫描读取出的多张原稿图像在建立关联管理上方便。因为这些原稿多具有相关性。例如,在整理出席某个集会得到的多个名片的情况下,通过多剪切功能一并读取,对该集会的名字、时间建立关联保存较方便。预料有通过多剪切功能集中读取与明信片原稿、某年的贺年卡、某活动的出席和缺席等相关内容那样的使用方法。预料有以照片原稿、某旅行、事件为单位通过多剪切功能集中读取的使用方法。

在要读取的原稿较多的情况下,可认为通过一次的一并扫描读取不完。该情况下,若能够将通过多次的一并扫描读取的原稿建立关联保存则比较方便。并且,用户不执行复杂的操作、处理,也能记录读取的原稿的相关性则比较方便。

另外,在执行多次的一并扫描的情况下,装置不容易准确地判断通过某个一并扫描读取的图像数据与通过其前后的一并扫描读取的图像数据是否具有相关性。例如,可以考虑用户为了整理在某个集会上得到的多个名片而通过多次的一并扫描来读取这些名片的情况。此处,用户考虑欲将得到的全部的名片作为一组管理。该情况下,使通过各一并扫描读取的图像数据与通过前后的一并扫描读取的图像数据建立关联保存成为用户的意图。

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欲将得到的名片例如按职业种类、重要程度等分类管理的情况。该情况下用户自己将名片分类,按类别进行一并扫描,但针对其分类具有能够预处理定义的图像的特征暂且不说,通常装置难以判别用户打算的种类的划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考虑以上那样的情况而完成的,提供在通过多剪切功能读取多张原稿的情况下,即使在读取一并扫描涉及到多次的程度的多张原稿的情况下也能够以不需要繁琐的操作、处理而容易理解读取的原稿图像的相关性的方式将原稿图像输出的图像读取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具备:原稿读取部,其一并扫描放置于原稿台的多张原稿并读取各原稿的图像;切取部,其从扫描得到的图像切取各原稿的图像;图像输出部,其对切取的各原稿的图像数据赋予文件名,向新的文件夹内或者现有的文件夹内输出各图像数据;以及控制部,其控制上述原稿读取部、上述切取部以及上述图像输出部,上述控制部能够将通过多次的一并扫描切取的多张原稿的图像作为一系列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并将上述图像输出部控制成:针对上述一系列的图像数据至少根据预先决定的规则赋予一系列的文件名或向相同文件夹内输出或将各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地储存。

在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中,控制部能够将通过多次的一并扫描切取的多张原稿的图像作为一系列的图像数据处理,且针对上述一系列的图像数据以至少根据预先决定的规则赋予一系列的文件名或向相同文件夹内输出或将各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地储存的方式对上述图像输出部进行控制,因此在读取一并扫描涉及到多次程度的多张原稿的情况下能够以不需要繁琐的操作、处理而容易地理解读取的原稿图像的相关性的方式将原稿图像输出。

另外,上述控制部能够切换执行将通过一次的一并扫描读取的各原稿的图像作为一系列的图像数据处理并能够与其他的一并扫描的图像数据区别地输出的单拍多剪切处理、与将通过多次的一并扫描读取的各原稿的图像作为一系列的图像数据而处理的连拍多剪切处理,因此即使在读取一并扫描涉及到多次程度的多张原稿的情况下也能够以不需要繁琐的操作、处理而容易理解读取的原稿图像的相关性的方式将原稿图像输出。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一个例子而示出的数码复合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中的原稿台及其附近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原稿台的规定位置放置原稿的样子的说明图。

图5a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原稿台纵向放置a5、b5以及a4尺寸的原稿的情况的位置的说明图。

图5b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原稿台横向放置a5~a3的各尺寸的原稿的情况的位置的说明图。

图5c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原稿台放置ab系各尺寸的原稿的情况下原稿尺寸检测部对尺寸进行检测的样子的说明图。

图6a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原稿台纵向放置5.5”×8.5”、b5以及8.5”×11尺寸的原稿的情况的位置的说明图。

图6b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原稿台横向放置英寸系的各尺寸以及b5尺寸的原稿的情况的位置的说明图。

图6c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原稿台放置英寸系各尺寸以及b5尺寸的原稿的情况下原稿尺寸检测部检测尺寸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原稿尺寸检测部的各检测光束的有无的说明图。(与图5c对应)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原稿尺寸检测部的各检测光束的有无的说明图。(与图6c对应)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原稿尺寸检测部在多张原稿放置于原稿台的情况下的各检测光束的有无的说明图。(与后述的图19b对应)

图10是表示与图5b以及图6b分别示出的最大尺寸的原稿对应的读取区域的说明图。

图11a是表示读取标准尺寸的原稿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一说明图。

图11b是表示读取标准尺寸的原稿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二说明图。

图11c是表示读取标准尺寸的原稿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三说明图。

图11d是表示读取标准尺寸的原稿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四说明图。

图11e是表示读取标准尺寸的原稿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五说明图。

图11f是表示读取标准尺寸的原稿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六说明图。

图11g是表示读取标准尺寸的原稿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七说明图。

图11h是表示读取标准尺寸的原稿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八说明图。

图11i是表示读取标准尺寸的原稿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九说明图。

图12是表示读取的标准尺寸原稿的图像数据存储于与图1的数码复合机连接的usb存储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数码复合机读取标准尺寸原稿时,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4a是表示进行单拍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一说明图。

图14b是表示进行单拍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二说明图。

图14c是表示进行单拍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三说明图。

图14d是表示进行单拍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四说明图。

图14e是表示进行单拍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五说明图。

图14f是表示进行单拍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六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原稿台放置多剪切扫描用的多张原稿的样子的说明图。

图16a是表示进行单拍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七说明图。

图16b是表示进行单拍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八说明图。

图16c是表示进行单拍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九说明图。

图17a是表示通过单拍多剪切扫描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存储于与图1的数码复合机连接的usb存储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7b是表示通过单拍多剪切扫描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存储于与图1的数码复合机连接的usb存储器的其它的方式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单拍多剪切扫描时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9a是表示本发明的原稿尺寸检测部对放置于原稿台的多张原稿进行检测的一方式的说明图。

图19b是表示本发明的原稿尺寸检测部对放置于原稿台的多张原稿进行检测的其它的方式的说明图。(与图9对应)

图20a是表示进行连拍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一说明图。

图20b是表示进行连拍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二说明图。

图21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原稿台放置第一次的一并扫描用的多张原稿的样子的说明图。

图22a是表示进行连拍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三说明图。

图22b是表示进行连拍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四说明图。

图22c是表示进行连拍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五说明图。

图23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原稿台放置第二次的一并扫描用的多张原稿的样子的说明图。

图24a是表示进行连拍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六说明图。

图24b是表示进行连拍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七说明图。

图24c是表示进行连拍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八说明图。

图24d是表示进行连拍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九说明图。

图24e是表示进行连拍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十说明图。

图25a是表示通过多次的一并扫描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存储于与图1的数码复合机连接的usb存储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5b是表示通过多次的一并扫描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存储于与图1的数码复合机连接的usb存储器的其它的方式的说明图。

图26是表示连拍多剪切时控制部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7a是表示在原稿罩打开的状态下读取了边缘部的浓度浅的多张原稿的图像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27b是表示在原稿罩关闭的状态下读取了边缘部的浓度浓的多张原稿的图像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28a是表示进行照片多剪切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一说明图。

图28b是表示进行照片多剪切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二说明图。

图28c是表示进行照片多剪切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三说明图。

图28d是表示进行照片多剪切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四说明图。

图29a是表示进行照片多剪切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不同的方式的第一说明图。

图29b是表示进行照片多剪切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不同的方式的第二说明图。

图29c是表示进行照片多剪切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不同的方式的第三说明图。

图29d是表示进行照片多剪切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不同的方式的第四说明图。

图29e是表示进行照片多剪切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不同的方式的第五说明图。

图29f是表示进行照片多剪切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不同的方式的第六说明图。

图29g是表示进行照片多剪切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不同的方式的第七说明图。

图29h是表示进行照片多剪切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不同的方式的第八说明图。

图29i是表示进行照片多剪切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操作步骤的不同的方式的第九说明图。

图30a是表示进行名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多功能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一说明图。

图30b是表示进行名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多功能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二说明图。

图30c是表示进行名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多功能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三说明图。

图30d是表示进行名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多功能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四说明图。

图30e是表示进行名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多功能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五说明图。

图30f是表示进行名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多功能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六说明图。

图30g是表示进行名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多功能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七说明图。

图30h是表示进行名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多功能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八说明图。

图30i是表示进行名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多功能机的操作步骤的第九说明图。

图30j是表示进行名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多功能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十说明图。

图30k是表示进行名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多功能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十一说明图。

图30l是表示进行名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多功能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十二说明图。

图30m是表示进行名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多功能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十三说明图。

图30n是表示进行名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多功能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十四说明图。

图30o是表示进行名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多功能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十五说明图。

图30p是表示进行名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多功能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十六说明图。

图30q是表示进行名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多功能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十七说明图。

图30r是表示进行名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多功能机的操作步骤的第十八说明图。

图30s是表示进行名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多功能机的预览操作的第一说明图。

图30t是表示进行名片扫描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数码多功能机的预览操作的第二说明图。

图31是表示通过名片扫描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储存于与图1的数码多功能机连接的usb存储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32是表示通过名片扫描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储存于与图1的数码多功能机连接的usb存储器的其它方式的说明图。

图33是表示名片扫描时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一次的扫描)

图34是表示名片扫描时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多次的扫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详述。此外,以下的说明通过全部的点例示,且不应该理解为限定本发明。

《图像读取装置的概要》

对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具体例进行叙述。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一个例子而示出的数码复合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1以及图2所示的数码复合机10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11以及进行打印的图像形成装置12。另外,经由通信部45能够与未图示的网络连接。而且,能够朝经由网络的外部的设备发送由图像读取装置11读取出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另外,经由上述网络从外部的设备接收打印数据,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2能够打印接收的打印数据。数码复合机10具有复印、打印、扫描、图像归档以及传真的功能。

图1所示的原稿罩33兼作原稿自动输送装置。通过用户的手能够将原稿罩33向上方打开。作为自动原稿输送装置来使用的情况下在关闭的状态下使用,在朝上方打开的状态下出现于其下方的部分存在有原稿台(图1未图示)。用户也能够在该原稿台放置原稿来使其该原稿被读取。罩开闭传感器35(参照图2)对原稿罩的开闭进行检测。

原稿台由透明的玻璃构成,在原稿台的下方配置有作为一边移动一边扫描原稿的机构的扫描部21、和作为对由扫描部21扫描的原稿的图像进行读取的电子电路的原稿读取部23。本实施方式下,原稿读取部是包含线状的图像传感器的原稿读取电路。

另外,图像读取装置11具备图像处理电路。上述图像处理电路包括:从通过扫描部21被扫描并被原稿读取部23读取的读取区域切取出原稿的图像的切取部25。

另外,图像读取装置11具备图像输出部27。图像输出部27对读取出的图像数据赋予文件名,存储于作为存储器的存储部43、或存储于与后述的usb连接器71(后述的图3所示)连接的usb存储器。或者,朝图像形成装置12输送,或经通信部45朝经由网络的外部的设备输送。此外,通信部45是除了lan、wan之外还能够进行经由公用电话线路的通信的通信电路。经由公用电话线路的图像数据的收发信号相当于传真功能。

此外,图像读取装置11具备文字识别部29。文字识别部29在后述的名片扫描时,对切取的各名片原稿的图像进行文字识别而将文字数据输出。图像输出部27取代各名片原稿的图像数据或者与各名片原稿的图像数据共同地对从文字识别部29输出的各名片的文字数据赋予文件名而储存于经由存储部43、usb连接器71的usb存储器。

原稿尺寸检测部31对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以及设置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的原稿的尺寸进行检测。但是,能够检测的原稿尺寸不局限于预先决定的种类的尺寸(上述的标准尺寸)。

如图1所示,在原稿台的跟前侧配置有具有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触摸面板的操作显示部51。图2中,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与显示部51a相当。另外,覆盖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触摸面板与操作键51b相当。

控制部41以原稿尺寸检测部31进行的原稿尺寸的检测、扫描部21进行的原稿的扫描、原稿读取部23进行的图像的读取、显示部51a的显示、基于操作键51b的操作的受理为代表进行各部的控制。控制部41是包含对上述的各部进行控制的cpu的控制电路。

图像形成装置12具备受理图像读取装置11读取出的图像或从图像读取装置11以外输送来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受理部61。另外,具备基于获得的图像数据来生成可视图像的图像形成部63。图像形成部63通过例如电子照片方式、喷墨方式等公知的手法形成图像。片材供给部65对图像形成部63供给打印片材,片材输送部67将从片材供给部65供给的打印片材朝图像形成部63输送。图像形成部63转印形成于被输送的打印片材的图像来在打印片材上使图像定影,并向片材输出部69输出。

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也可以通过图2未图示的专用的控制部来控制,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1一并进行它们的控制。

《原稿台以及原稿尺寸的检测》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原稿台以及放置于原稿台的原稿尺寸的检测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数码复合机中的原稿台及其附近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中,原稿罩33向上方打开,在其下方配置有原稿台20。在原稿台20的进一步里侧配置有原稿尺寸检测部31。原稿尺寸检测部31在原稿罩33打开的状态即罩开闭传感器35检测出打开的状态的情况下处于原稿台20的上方,但若原稿罩33关闭,则被原稿罩33压制而朝下方移动。但是,图3所示的是原稿尺寸检测部31的一部分。在原稿台20的下方未图示的位置存在原稿尺寸检测部31的其它部分。包括未图示的部分,原稿尺寸检测部31的功能将后述。

在原稿台20的跟前侧配置有操作显示部51和usb连接器71。usb连接器71是用于在数码复合机10连接usb存储器等usb设备的连接器。数码复合机10具有在usb连接器71连接有usb存储器的状态下,对放置于原稿台20的原稿进行读取,并将读取出的原稿的图像数据保存于usb存储器的功能。

图4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原稿台20的规定位置放置原稿20b的样子的说明图。用户在使欲被读取的部分向下的状态下在原稿台20放置原稿。原稿台20的左侧里处的角落是放置原稿20b的情况下的基准位置且设置有用于使用户识别基准位置的角落标记20a。

原稿读取部23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包含线型图像传感器的电路,且沿着其线的读取的方向是图4箭头m所示的方向(以下,称为主扫描方向)。扫描部21沿与主扫描方向直行的方向移动。图4箭头s所示的方向(以下,称为副扫描方向)。

图5a是表示在原稿台20纵向放置a5、b5以及a4尺寸的原稿的情况下的位置的说明图。这里纵向是指矩形状的原稿的短边沿着副扫描方向的方向。对于任一的尺寸,用户均以使原稿的顶部与角落标记20a一致的方式放置。另外,图5b是表示在原稿台20横向放置a5~a3的各尺寸的原稿的情况下的位置的说明图。这里横向是指长边沿着副扫描方向的方向。对于任一的尺寸,用户均以使原稿的顶部与角落标记20a一致的方式放置。

图5c是表示在原稿台20放置了ab系的各尺寸的原稿的情况下原稿尺寸检测部31对其尺寸进行检测的情况的说明图。

原稿尺寸检测部31具备沿副扫描方向并列的七对发光元件d01~d07。各发光元件从原稿台20的里侧上方朝向跟前侧的斜下方照射光。照射的光从由透明的玻璃构成的原稿台20的上侧朝下侧透过。而且,在通过了设置于原稿台20的跟前侧下方的狭缝后,到达至对应的受光元件。

与发光元件d01~d07对应地七条狭缝与七个受光元件沿副扫描方向并列配置。图5c的右侧示出从上方观察一组发光元件、狭缝以及受光元件的情况的配置关系。是由矩形包围的部分。

从由红外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发光元件31a具有一定程度的范围,红外光朝跟前侧的方向放射。其中的朝原稿台上表面31b的方向放射的红外光的光束在原稿台20从上表面朝下表面折射并且透过原稿台20,经由配置于原稿台20的跟前侧下方的狭缝31c朝受光元件31d入射。狭缝31c用于遮挡从相邻的发光元件照射的红外光。

图5c用双点划线示出从七个发光元件朝向与其对应的七个受光元件的七条红外光束。若在原稿台20放置原稿,则在放置有原稿的部分,红外光束被该原稿遮挡因而红外光束未到达受光元件。在图像读取装置11在待机中并且罩开闭传感器35检测出原稿罩33的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41依次读取红外光束是否到达原稿尺寸检测部31的七个受光元件。各红外光束对不同的多个位置的原稿的有无进行检测。通过各红外光束是否到达的类型,能够判别放置于原稿台20的原稿的尺寸。以下,也将各红外光束称为检测光束。若罩开闭传感器35检测出关闭状态,则控制部41停止各红外光束的读取,维持基于最后读取的检测光束的原稿尺寸。若罩开闭传感器35检测出打开状态,则再次依次读取各红外光束。

图5a~图5c示出ab系的各尺寸的判别,图6a~图6c示出与其对应的英寸系的各尺寸以及b5尺寸的判别。此外,进行ab系与英寸系的哪一个检测根据使用数码复合机10的客户的状况而择一地设定。

图7是表示有无与ab系的原稿的各尺寸(参照图5c)对应的检测光束的类型的说明图。图7中沿左右的方向并列的条目d01~d07示出有无与图5c的发光元件对应的受光元件的红外光束检出。图7中沿上下的方向并列的条目表示各尺寸。图7的○记号表示检测光束到达受光元件的状态即有检测光束的状态。图7的×记号表示检测光束未到达受光元件的状态即无检测光束的状态。

图8是表示有无与英寸系的各尺寸以及b5尺寸(与图6c对应)对应的检测光束的类型的说明图。

图9表示与图7以及图8的所有类型均不同的有无检测光束的类型。如后述那样,在得到了不相当于标准尺寸原稿的任一个的图9那样的检测类型的情况下,也可以视为多张原稿被放置于原稿台20而控制为进行多剪切扫描。

《原稿的读取区域》

对原稿读取部23读取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区域进行说明。

控制部41基于原稿尺寸检测部31检测出的原稿尺寸,来决定原稿读取部23应该读取原稿的区域(读取区域)。读取区域如图5a、图5b、图6a以及图6b所示,与原稿被放置于原稿台20的区域对应。

图10是表示图5b以及图6b分别表示的最大原稿尺寸即a3尺寸以及11”×17”尺寸所对应的读取区域的说明图。如图10所示,a3尺寸是主扫描方向上297mm,副扫描方向上420mm的长度的区域。11”×17”尺寸是主扫描方向上279.4mm,副扫描方向上431.8mm的长度的区域。这样,与a3尺寸相比,11”×17”尺寸在主扫描方向上稍小,在副扫描方向上稍大。

此外,严格来说,将读取区域决定为比原稿尺寸稍小的区域以便相对于各原稿尺寸而在周围留出1~10mm左右的大小的留白。为了不使原稿的边缘在读取的图像成为影而出现。

《标准尺寸原稿读取的操作步骤》

接着,在通常的标准尺寸原稿放置于原稿台20的情况下,对读取原稿图像的操作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本发明是多剪切扫描的设备,但首先对通常的原稿的读取操作例进行说明,从而应该更容易理解多剪切扫描的本发明的特征。

图11a~图11i是表示数码复合机10读取标准尺寸的原稿的情况下的操作显示部51的显示与用户应该进行的操作的顺序的说明图。

图11a表示图像读取装置11在待机中的期间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的操作画面的一个例子。操作画面中,以图像读取装置11为代表显示出与数码复合机10所具有的各种功能相关的操作键(操作按钮)。用户触摸这些操作键,由此能够执行各种功能。此处,以这些功能中读取原稿而保存于与usb连接器71连接的usb存储器的情况为例子,对原稿读取的操作步骤进行说明。

为了读取原稿而将该图像数据保存于usb存储器,用户在图11a所示的操作画面上触摸“外部存储器保存”的操作键(参照图11b)。图11b中,手指的图解示出用户用手指f触摸“外部存储器保存”的操作键的操作。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相同的手指图解示出基于用户的操作键的触摸操作。

控制部41响应于图11b所示的操作而使图11c所示的操作画面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图11c的操作画面中配置有“文件名”、“彩色模式”、“分辨率”、“格式”、“原稿”、“浓度”与等读取的设定相关的操作键。另外,配置有复位设定的“复位”键以及开始读取的“开始”键。

“文件名”是用户指定保存于usb存储器的图像数据的文件名时所使用的操作键。“彩色模式”是选择以彩色、灰阶、黑白的哪一个种类读取的操作键。“分辨率”是选择读取的分辨率的操作键。“格式”是选择pdf、tiff、jpeg等输出的图像数据的格式的操作键。“原稿”是用于用户指定原稿尺寸、或指定两面原稿的操作键。“浓度”是选择原稿的读取浓度的操作键。用户根据需要使用这些操作键进行设定。

若用户在原稿台20的规定的位置放置标准尺寸的原稿,则原稿尺寸检测部31通过七条检测光束将与其原稿的尺寸对应的检测类型输出。控制部41基于该检测类型来决定放置于原稿台20的原稿的尺寸。

在图11c所示的操作画面,若用户触摸“开始”键(参照图11d),则控制部41响应于该操作而开始原稿的读取。控制部41对扫描部21以及原稿读取部23进行控制来决定与原稿尺寸对应的读取区域,来读取原稿。另外,如图11e所示,在读取中,操作显示部51显示为“正在读入原稿。(p.1)”的消息与“读入中止”的操作键。消息中的“(p.1)”表示正在执行第一页的读取。

若一张原稿的读取结束,则接下来控制部41使操作显示部51如图11f所示,显示征求是结束读取还是为了进行下一次读取而进行设定变更或开始下一次读取的选择的画面。

此处,若用户打开原稿罩33并在原稿台20设置下一个原稿,则原稿尺寸检测部31输出与更换了的原稿的尺寸对应的检测光束的类型。在该状态下若用户按下“开始”键,则(参照图11g)控制部41响应该操作来开始下一次的原稿的读取。控制部41在与原稿尺寸对应的读取区域读取原稿。在读取中控制部41与图11e相同,使“正在读入原稿。”的消息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但是,在第二次的读取时会取代图11e的“p.1”而显示为“p.2”,将处于第二页的读取这一情况通知给用户。

若第二张原稿的读取结束,则接下来控制部41使操作显示部51显示与图11f相同的画面,征求结束读取还是为了进行下一次读取而进行设定变更或开始下一次的读取的选择。

若用户触摸“读入结束”的操作键(参照图11h),则控制部41将读取到的两页原稿的图像数据保存于与usb连接器71连接的usb存储器。若朝usb存储器的写入结束,则控制部41使“数据写入结束(p.2)”的消息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参照图11i)。

图12所示图像输出部27将读取到的原稿的两页的量整理为一个文件的pdf文件存储于usb存储器。文件名包括扫描读取原稿的日期和时间的信息。即,图12所示的文件名“image20150123_0918.pdf”中的“20150123”的部分表示2015年1月23日的日期。接续于此的“0918”的部分表示9时18分的时间。

《读取标准尺寸原稿的处理步骤》

将控制部41执行以上所述的原稿读取时的处理整理并叙述。

图13是表示数码复合机10读取标准尺寸原稿时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有时在数码复合机10中并行地执行其它处理(例如图像形成的处理),但省略其说明。如图13所示,控制部41使供用户选择原稿读取的条件的画面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步骤s11,与图11a~图11c对应),等待原稿尺寸检测部31对放置于原稿台20的原稿进行检测(步骤s13)。

若原稿尺寸检测部31检测出在原稿台20放置了原稿以及它的原稿尺寸(步骤s13的是),则控制部41使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的“开始”键的操作受理有效(步骤s15)。然后,等待“开始”键被按下(步骤s17)。

若按下了“开始”键(步骤s17的是,与图11d对应),则控制部41决定原稿的读取区域并开始原稿的扫描及读取(步骤s19,与图11e对应)。每扫描一张原稿则征求是进行下一次的读取还是结束读取的选择(步骤s21,与图11f对应)。在按下了“开始”键的情况下进行下一次的读取(步骤s21的否的循环,与图11g对应)。

另一方面,在“读入结束”键被按下的情况下结束读取(步骤s21的是,与图11h对应)。

另外,开始将读取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朝存储器的转送(步骤s23)。本实施方式中经由图像输出部27朝与usb连接器71连接的usb存储器转送。其中这是一个例子,例如在复印的情况下经由图像输出部27朝图像形成装置12转送。此外,也可以作为缓存而在存储部43暂时储存图像数据。扫描的情况下,也存在经由通信部45而朝与网络连接的外部设备发送的方式。图像归档的情况下朝存储部43转送并储存。传真的情况下,经由通信部45以及公用线路发送图像数据。

若图像数据的转送结束(步骤s25的是),则将转送结束通知给用户(步骤s27,与图11i对应),结束处理。

《多剪切扫描的操作步骤》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多剪切扫描的操作步骤进行说明。

图14a~14f、图15以及图16a~图16c是表示进行数码复合机10的单拍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的操作步骤的说明图。

在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从待机中的状态经由图11a以及图11b的操作画面达到作为与图11c相同的画面的图14a。若在图14a的画面下用户触摸“其它功能”键(参照图14b),则控制部41与该操作响应而使图14c的画面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在图14c的画面,作为其它功能的一个显示有“多剪切”键。此外,“照片多剪切”键以及“名片扫描”键也与本实施方式相关,但它们功能将后述,首先对“多剪切”进行说明。此外,该说明书中将“照片多剪切”称为“反转多剪切”。与此相对,将通常的多剪切称为“非反转多剪切”。

若用户按下“多剪切”键(参照图14d),则控制部41响应于该操作而将表示选择了“多剪切”的勾选标记显示于“多剪切”键。而且使“请打开原稿按压件来使用。”的消息与“ok”键共同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参照图14e)。标准尺寸原稿的情况下,原则上关闭原稿罩33即上述消息所说的原稿按压件来使用。但是在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打开原稿罩进行扫描成原稿外区域相对于白色或者浅浓度的原稿的底色被较黑地读取。切取部25基于原稿的浅底色与原稿外区域的黑色的对比度来识别各原稿的边界来进行切取。

若用户看到“请打开原稿按压件来使用。”的消息并按下“ok”键(参照图14f),则控制部41响应于该操作而消除消息。

用户将成为多剪切扫描的对象的多张原稿沿原稿台20并列。

图15是表示在原稿台20放置有多剪切扫描用的4张原稿20b的样子的说明图。赋予各原稿的1~4的数字表示切取的顺序的一个例子,该数字与后述的文件名的连号对应。

在原稿罩33打开的状态下若用户按下“开始”键(参照图16a),控制部41响应该操作,使读取区域成为多剪切扫描用的最大区域,控制扫描部21以及原稿读取部23来一并扫描读取4张原稿20b。另外,读取中,在操作显示部51如图16b所示显示“正在读入原稿。(p.1)”的消息与“读入中止”的操作键。消息中的“(p.1)”表示正在执行第一次的一并扫描。

此外,控制部41通过罩开闭传感器35能够获得原稿罩33的开闭状态,因此在原稿罩33关闭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开始”键无效而无法开始一并扫描(实施方式1)。

或者在原稿罩33关闭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促使用户打开原稿罩33的操作的消息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实施方式2)。

另外,在维持原稿罩33关闭的状态下按下“开始”键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一并扫描的开始,使促使打开原稿罩33并再次按下“开始”键的用户的操作的消息在该时刻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实施方式3)。

《多剪切扫描用的读取区域》

标准尺寸原稿的读取区域是由控制部41基于检测出的原稿尺寸检测部31的原稿尺寸来决定。但是,在如图15那样在多张原稿20b隔开间隔放置于原稿台20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原稿尺寸检测部31无法准确地检测各原稿的尺寸。

因此,控制部41控制成在“多剪切”键被触摸而选择了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忽略通过原稿尺寸检测部31检测出的原稿尺寸,读取扫描部21以及图像读取部23能够读取的最大区域。即,无论原稿尺寸检测部31的检测如何,都将能够读取的最大区域决定为读取区域。

例如,本实施方式中ab系的最大原稿尺寸是a3尺寸,如图10所示在主扫描方向上297mm,副扫描方向上420mm。这称为能够读取的最大区域。详细而言,在原稿的周围例如设置10mm的留白的情况下,主扫描方向两端加起来小20mm即为277mm,副扫描方向两端加起来小20mm即为400mm是读取区域。留白部分的图像未被读取。

但是,上述留白导致不读取标准原稿的边缘,因此如图15那样,不意味着在以多张原稿并列的状态进行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设置留白。因此,在选择了多剪切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是a3尺寸用的读取区域,而是将a3尺寸的没有留白的区域即主扫描方向上297mm、副扫描方向上420mm的区域作为读取区域。这样,控制部41使比读取原稿尺寸检测部能够检测的最大原稿尺寸亦即a3尺寸的标准原稿的情况下的读取区域大的区域作为多剪切扫描的读取区域(实施方式4)。

或者,数码复合机10在择一地设定ab系与英寸系的标准原稿尺寸时,在选择了多剪切的情况下,关于主扫描方向,将比英寸系的最大原稿尺寸亦即11”即279.4mm大的a3尺寸对应的297mm作为读取区域即可。另一方面,关于副扫描方向,将比ab系的最大原稿尺寸亦即a3尺寸的420mm大的英寸系的最大原稿尺寸亦即17”=431.8mm作为读取区域即可。以这样的方式,控制部41也可以将大于最大原稿尺寸亦即a3尺寸的读取区域的区域作为多剪切扫描的读取区域(实施方式5)。

或者,若能够读取比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的任一方或者双方上述的区域更大的区域,则在选择了多剪切的情况下采用其最大的读取区域即可。以这样的方式,控制部41也可以将大于最大原稿尺寸亦即a3尺寸的读取区域的区域作为多剪切扫描的读取区域(实施方式6)。

《原稿的切取处理》

在选择了多剪切的情况下,切取部25从一并扫描的多张原稿的图像切取各原稿的图像。该情况下,以原稿是矩形状为前提决定其边缘即原稿与原稿外区域的边界即可。切取部25基于原稿的浅底色与原稿外区域的黑色的对比度,识别各原稿的边界来切取原稿的图像。因此,在原稿的边缘部是没有文字、图像的浅底色成为前提。但是,即使局部该前提不成立,基于原稿为矩形状的前提也能够准确地切取各原稿的区域。

根据其它的观点,若原稿的边缘部全部为浅底色这样的前提在所有的位置成立,则即使不以原稿为矩形状作为前提也能够准确地切取各原稿的区域。

《图像数据的输出》

若一并扫描结束,则控制部41将在通过一并扫描读取后由切取部25切取得到的4张原稿的图像数据保存于与usb连接器71连接的usb存储器。若向usb存储器的写入结束,则控制部41使“数据写入结束(p.1)”的消息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参照图16c)。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多剪切”的功能是进行只限于一次的一并扫描的功能(该说明书中称为单拍多剪切),但进行多次的一并扫描的功能(该说明书中称为连拍多剪切)能够通过其它的操作选择。

如图17a所示,在usb存储器中,将与被切取得到的4张原稿对应的图像数据作为储存于一个文件夹的4个文件保存。该文件夹在将上述文件储存于usb存储器时新作成。赋予四个文件的文件名包括一并扫描原稿的日期与时间的信息。并且,包括表示四个文件的相关性的信息。若叙述图17a所示的4个文件中的第一文件名“image20150123_0921_0001.pdf”,其中“20150123”的部分表示2015年1月23日的日期,与其接续的“0921”的部分表示9时21分的时间。四个文件通过一并扫描读取因而具有相同的日期以及时间的信息。而且,在各文件的文件名的末尾赋予表示它们的相关性的0001~0004的连号。文件名被赋予了连号,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图像数据是一系列的图像数据这一情况。

另外,储存有这些文件的文件夹名也被赋予一并扫描原稿的日期与时间的信息(实施方式7)。

图17b是表示与图17a不同的方式的说明图。相对于图17a中通过一并扫描切取得到的各原稿的图像数据储存于新作成的文件夹内,图17b中不作成文件夹地储存各文件。但是,四个图像数据的文件名与图17a相同,包括一并扫描了原稿的日期与时间的信息。并且,包括作为表示4个文件的相关性的信息的连号。即使仅通过文件名,由于被赋予相同的日期、相同的时间因此可判断四个文件的相关性(实施方式8)。

此外,图17a以及图17b中赋予各文件的末尾的连号只不过是表示相关性的信息的一方式。表示相关性的信息也可以是连号以外的信息、例如罗马字。赋予该信息的位置也可以不是文件名的末尾。例如,也可以是在日期信息的前或后之类那样在文件名的中间。

另外,作为不同的方式,为了明确一系列的图像数据的相关性也可以通过公知的链表的形式将各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储存(实施方式9)。不局限于链表,只要是将多个文件建立关联储存的形式便能够应用。

另外,图17a的情况下文件夹名与文件名具有相同的日期以及时间的信息可以说冗长。例如文件名也可以省略与文件夹名重复的日期信息或者时间信息或其双方。

本实施方式中,将在usb存储器储存图像数据的方式作为例子列举说明。但是,其它方式也可以。例如,也可以在向经由网络连接的外部的设备发送图像数据来向外部的设备储存的情况下也赋予相同的文件名,如图17a那样控制为新作成文件夹并在其下储存图像数据。或者,也可以如图17b那样不作成文件夹而储存。

《通过多剪切扫描读取原稿的处理步骤》

将控制部41整理叙述执行以上所述的多剪切扫描时的处理。

图18是表示选择了多剪切的情况下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如图18所示,控制部41使操作显示部51显示供用户选择扫描的条件以及多剪切的画面(步骤s31,与图14a~图14d对应)。其后,通知用户打开原稿尺寸罩来使用(与图14e~图14f对应)。然后,在原稿台20并列放置多张原稿(步骤s33,与图15对应)并等待“开始”被按下(步骤s35)。

此外,原稿尺寸检测部31即使无法准确地检测在原稿台20并列的原稿的尺寸也能够检测原稿台20上的原稿的有无。

若“开始”键被按下(步骤s35的是,与图16a对应),则控制部41将能够读取的最大区域作为读取区域(步骤s37)开始原稿的扫描以及读取(步骤s39,与图16b对应)。若读取结束(步骤s41的是),则控制部41进行控制成切取部25切取各原稿的图像数据(步骤s43)。

然后,开始将读取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朝存储器转送(步骤s45)。本实施方式中朝与usb连接器71连接的usb存储器转送。但是这只是一个例子。多剪切扫描也与标准尺寸原稿同样地,在复印的情况下经由图像输出部27朝图像形成装置12转送。扫描的情况下,也存在经由通信部45朝与网络连接的外部设备发送的方式。图像归档的情况下朝存储部43转送储存。传真的情况下,经由通信部45以及公用线路发送图像数据。

若图像数据的转送结束(步骤s45的是),则将转送结束通知给用户(步骤s47,与图16c对应),结束处理。

《多剪切扫描的原稿尺寸检测部的功能》

原稿尺寸检测部31假定检测标准尺寸原稿,因此若在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将多张原稿并列放置,则无法准确地检测各原稿的原稿尺寸。

图19a是原稿尺寸检测部31对放置于原稿台20的多张原稿进行检测的一方式的说明图。

图19b是表示与图19a不相同的方式的说明图。

图19a的情况下,基于原稿尺寸检测部31的检测光束成为与图7的b4尺寸相同的类型。但是,放置于原稿台20的各原稿的尺寸与b4尺寸不同。并且,与图19b对应的检测光束的类型(图9表示与图19b对应的检测类型)也与图7所述的任何类型均不一致。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于控制部41而言,由于选择了多剪切因而无论通过原稿尺寸检测部31得到的检测光束的类型如何均将能够读取的最大区域作为读取区域。

作为变形例,例如图19a那样在得到与b4尺寸相当的检测光束的类型的情况下,控制部41也可以将比其大一圈的a3尺寸作为多剪切扫描的读取区域。即,控制部41将与比由原稿尺寸检测部31检测出的原稿尺寸至少大一圈的原稿尺寸对应的读取区域决定为一并扫描的读取区域。这样,使原稿并列的区域成为读取区域,另一方面可避免对未放置原稿的区域进行不必要的扫描(实施方式10)。

另外,作为其它的方式,例如图19b那样,在得到标准尺寸的原稿不可能实现的检测光束的类型时,可以进行多剪切扫描。特别是,图19b中得到检测出d04的光束而未检测出大于其的尺寸(d05~d07)的光束的类型的情况。该情况下,控制部41也可以判断为在原稿台20并列有多张原稿而进行多剪切扫描。即,控制成在原稿尺寸检测部31的检测类型与预先决定的标准原稿尺寸的任一个均不对应的情况下进行多剪切处理。或者,控制部41也可以将向用户确认是否执行多剪切扫描的消息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实施方式11)。

此外,在多剪切的情况下,原稿尺寸检测部31无法准确地检测原稿尺寸但能够检测原稿台20上的原稿的有无。由此,检测光束的类型只要是原稿全未放置于原稿台20的状态下,也可以控制成使“开始”键无效即使按下“开始”键也不开始多剪切扫描。

《进行多次的一并扫描的方式》

图20a~图20b、图21、图22a~图22c、图23以及图24a~图24e是表示选择数码复合机10的连拍多剪切而通过多次的一并扫描读取原稿的情况下的操作步骤的说明图。

本实施方式中执行连拍多剪切的情况下,从待机中的状态经由图11a、图11b、图14a~图14f的画面选择了“多剪切”。但是,在那个阶段选择了单拍多剪切。其后,若在图20a的画面中用户触摸“原稿张数计数”键,则控制部41响应于该操作而选择连拍多剪切。而且,在“原稿张数计数”键显示勾选标记并将选择了包括原稿张数计数的多剪切即连拍多剪切这一情况通知给用户(参照图20b)。

换言之,“多剪切”键受理单拍多剪切处理的选择,“原稿张数计数”键受理连拍多剪切处理的选择。本实施方式中“多剪切”键与“原稿张数计数”键相辅相成来选择连拍多剪切,但作为其它的方式,也可以将“单拍多剪切”、“连拍多剪切”作为完全独立的其它的操作键来准备以便任选择任一个。

用户将作为多剪切扫描的对象的多张原稿并列于原稿台20。

图21是表示在原稿台20放置了多剪切扫描用1~4的4张原稿20b的样子的说明图,与图15相同。

若用户按下“开始”键(参照图22a),则控制部41响应于该操作,控制扫描部21以及原稿读取部23来决定多剪切扫描用的读取区域,一并扫描读取1~4的4张原稿20b。另外,读取中如图22b所示显示“正在读入原稿。(p.1)”的消息与“读入中止”的操作键。消息中的“(p.1)”表示第一次的一并扫描。

若第一次的一并扫描结束,则切取部25对与1~4的原稿对应的图像进行切取。控制部41基于切取部25进行的原稿的切取使“读入结束”“操作变更”以及“开始”的各操作键与“读入了4张原稿。(合计:4张)”的消息共同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促使用户的操作(参照图22c)。

若用户将成为下一次的多剪切扫描的对象的5~8的4张原稿并列于原稿台20(参照图23),按下“开始”键(参照图24a),则控制部41响应于该操作,开始下一次的一并扫描。即,控制扫描部21以及原稿读取部23来决定多剪切扫描用的读取区域,一并扫描读取4张原稿20b。另外,读取中如图24b所示显示“正在读入原稿。(p.2)”的消息和“读入中止”的操作键。消息中的“(p.2)”表示第二次的一并扫描。

控制部41将由第一次的一并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与由第二次的一并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作为一系列的图像数据来对待。

若第二次的一并扫描结束,则切取部25对与5~8的4张原稿对应的图像进行切取。控制部41基于切取部25进行的原稿的切取,使“读入结束”“操作变更”以及“开始”的各操作键与“读入了4张原稿。(合计:8张)”的消息共同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参照图24c)。

此处,“读入了4张原稿。”表示由第二次的一并扫描读入的原稿是4张,“(合计:8张)”是表示从第一次的一并扫描进行一系列的一并扫描,总计读入了共8张的原稿。

这样,控制部41是由每次一并扫描切取的原稿的张数与从第一次开始总计而切取的原稿的张数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按执行各次的一并扫描为单位进行显示。

此处若用户触摸“读入结束”的操作键(参照图24d),则控制部41将由到此为止进行的两次的一并扫描读取并切取的合计8张的原稿的图像数据保存于与usb连接器71连接的usb存储器。若向usb存储器的写入结束,则控制部41使“数据写入结束的(p.2)”的消息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参照图24e)。

如图25a所示,控制部41将与被切取的合计8张原稿对应的图像数据作为储存于一个文件夹的8个文件保存于usb存储器。赋予8个文件的文件名包括执行了第一次的一并扫描的日期和时间的信息。并且,包括表示8个文件的相关性的信息。若图25a所示的8个文件中的第一文件名叙述为“image20150123_0925_0001.pdf”,其中“20150123”的部分表示2015年1月23日的日期,与其接续的“0925”的部分表示9时25分的时间。8个文件通过连拍多剪切被读取且具有相同的日期以及时间的信息。而且,在各文件的文件名的末尾赋予表示它们的相关性的0001~0008的连号。

另外,储存这些文件的文件夹名也被赋予进行了第一次的一并扫描的日期与时间的信息(实施方式12)。

图25b是表示与读取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储存于usb存储器的图25a不同的方式的说明图。相对于图25a中由一并扫描切取的各原稿的图像数据储存于新作成的一个文件夹内,图25b中未作成新的文件夹而储存各文件。但是,8个文件名与图25a相同,包括执行了第一次的一并扫描的日期和时间的信息。并且,包括表示8个文件的相关性的信息。即使仅通过文件名,由于赋予了相同的日期、相同的时间因此可判断8个文件的相关性。进行了第一次的一并扫描的时间的信息是开始多剪切扫描的时刻的信息,因此可以认为比第二次以后的一并扫描更容易留在用户的印象中。即,可以认为根据赋予文件名的时间信息容易想出其文件的内容。

此外,图25a以及图25b中赋予各文件的末尾的连号只不过是表示相关性的信息的一方式。与图17a以及图17b叙述的相同。

如以上那样,在连拍多剪切中,将通过多次的一并扫描读取到的各原稿的图像作为一系列的图像数据,能够与其它图像数据区别对待。

与此相对,在单拍多剪切的情况下,各次的一并扫描读取出的各原稿的图像被作为一系列的图像数据来对待,与通过以先后为例的其它一并扫描读而被取出的图像数据区别对待。

《连拍多剪切的处理步骤》

将控制部41整理叙述执行以上叙述的多剪切扫描时的处理。

图26是表示在选择了连拍多剪切的情况下控制部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如图26所示,控制部41使操作显示部51显示供用户选择扫描的条件以及多剪切的画面(步骤s51,与图14a~图14d对应)。而且,通知用户打开原稿尺寸罩来使用(与图14e~图14f对应)。并且,触摸“原稿张数计数”键而选择连拍多剪切(与图20a以及图20b对应),在原稿台20并列放置多张原稿(步骤s53,与图21对应),等待“开始”键被按下(步骤s55)。

若按下“开始”键(步骤s55的是,与图22a对应),则控制部41将能够读取的最大区域作为读取区域(步骤s57)开始原稿的扫描以及读取(步骤s59)。并且,等待一并扫描的读取结束(步骤s61,与图22b对应)。

若读取结束,则控制成切取部25切取各原稿的图像数据(步骤s63),使切取得到的结果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步骤s65,与图22c对应)。然后,等待按下“读入结束”键(步骤s67)或者按下“开始”键(经由步骤s67的否返回步骤s55)。

若将接下来要读取的原稿并列放置于原稿台(与图23对应),按下“开始”键(步骤s55的是,与图24a对应),则控制部41将能够读取的最大区域作为读取区域(步骤s57)。然后,进行第二次的一并扫描(步骤s59~步骤s65,与图24b对应)。

然后,再次等待按下“读入结束”键(步骤s67)或者按下“开始”键(经由步骤s67的否返回步骤s55,与图24c对应)。

若按下“读入结束”键,则结束读取(步骤s67的是,与图24d对应)。

另外,控制切取部25切取最后读取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步骤s69),开始读取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向存储器的转送(步骤s71)。本实施方式中向与usb连接器71连接的usb存储器转送。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个例子。连拍多剪切也与单拍多剪切同样地,在复印的情况下经由图像输出部27向图像形成装置12转送。在扫描的情况下,也存在经由通信部45向与网络连接的外部设备发送的方式。在图像归档的情况下向存储部43转送并储存。在传真的情况下,经由通信部45以及公用线路发送图像数据。

若图像数据的转送结束(步骤s71的是),则将转送结束通知给用户(步骤s73,与图24e对应),结束处理。

《照片多剪切(反转多剪切)》

已经叙述了在通常的多剪切扫描即非反转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打开原稿罩进行扫描以便原稿外区域相对于白色或者浅浓度的原稿的底色被较黑地读取。切取部25基于原稿的浅底色与原稿外区域的黑色的对比度对各原稿的边界进行识别并对与该原稿对应的图像进行切取。

但是,由于原稿的种类的不同,也存在边缘部为浓色的情况。若将原稿的形状为矩形作为前提,则局部边缘部为浓色的原稿也能够准确地切取,但存在浓色的部分多而无法顺利地切取的情况。

边缘部为浓色的原稿的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夜景拍摄的无边界照片的原稿。即便为相同的夜景拍摄的照片,在有边界的情况下原稿的边缘部为白色,因此在打开原稿罩33的状态下切取部25能够从读取到的图像切取各原稿。但是,无边界照片的情况下夜景与原稿外区域的对比度不充分。

如夜景拍摄的无边界照片那样边缘部为浓色的原稿,为了使原稿外区域成为白色而优选在关闭原稿罩33的状态下读入。原稿罩33的下表面成为白色的面。这是为了在读取标准尺寸原稿的情况下,假设作为原稿外区域的原稿罩33(原稿按压件)被读入,也不会与白色或浅底色的原稿不协调。

因此,与通常的多剪切不同,设置边缘浓的原稿用的多剪切功能,用户能够根据原稿选择即可。

本实施方式中将边缘浓的原稿用的多剪切功能称为“照片多剪切”或者“反转多剪切”。通常的多剪切(非反转多剪切)是通知用户打开原稿罩33来使用(例如,参照图14e以及图14f),而在照片多剪切的情况下是通知用户关闭原稿罩33来使用。而且,切取部25基于原稿的浓底色与原稿外区域的淡色的对比度对各原稿的边界进行识别并对与该原稿对应的图像进行切取。该情况下,也可以使一并扫描得到的图像的浓淡反转后,切取部25进行切取。切取得到的各原稿的图像再次使浓淡反转并保存于存储器。这样,在反转多剪切与非反转多剪切的任一情况下,原稿外区域成为黑色或者较浓的浓度颜色因此能够通过相同的处理来切取图像。

图27a表示通过通常的多剪切由一并扫描读取的图像的例子。在原稿罩打开的状态下读取边缘部的浓度浅的多个有边界照片原稿的例子。

图27b表示通过照片多剪切由一并扫描读取的图像的例子。在原稿罩关闭的状态下读取边缘部的浓度浓的多个无边界照片原稿的图像的例子。

图28a~图28d是表示通过数码复合机10进行照片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的操作步骤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在选择照片多剪切的情况下,从待机中的状态经由图11a以及图11b、图14a、图14b成为显示了图14c的画面的状态。在图14c的画面“多剪切”键的右侧旁边配置有“照片多剪切”键。

若用户触摸“照片多剪切”键(参照图28a),则控制部41响应于该操作使表示选择了“照片多剪切”的勾选标记显示于“照片多剪切”键。然后使“请关闭原稿按压件来使用。”的消息与“ok”键共同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参照图28b)。

若用户读到“请关闭原稿按压件来使用。”的消息而按下“ok”键(参照图28c),则控制部41响应于该操作而消除消息(参照图28d)。

用户将成为多剪切扫描的对象的多张原稿在原稿台20并列并关闭原稿罩33。若用户按下“开始”键,则控制部41开始照片多剪切的一并扫描。

切取部25如图27b所示,基于原稿的浓色的边缘部与原稿外区域的白色的对比度对各原稿的边界进行识别并切取。

此外,控制部41通过罩开闭传感器35能够获得原稿罩33的开闭状态,因此也可以在原稿罩33打开的状态期间,使“开始”键无效而使一并扫描无法开始(实施方式13)。

或者,也可以在原稿罩33打开状态下“开始”键被按下的情况下,抑制一并扫描的开始,使催促关闭原稿罩33并再次按下“开始”键的用户的操作的消息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实施方式14)。

其它操作步骤与通常的多剪切扫描相同。

《照片多剪切选择的不同的方式》

上述的例子中,与“多剪切”键不同另外准备“照片多剪切”键,用户触摸“照片多剪切”键来选择照片多剪切的功能。此处,对通过与上述的例子不同的操作步骤选择照片多剪切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29a~图29i是表示通过数码复合机10进行照片多剪切扫描的操作步骤的不同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与上述的例子相同,在选择照片多剪切的情况下,从待机中的状态经由图11a以及图11b、图14a、图14b成为显示图29a的画面的状态。图29a的画面中,“多剪切”键存在但未配置有“照片多剪切”键,照片多剪切包含于“多剪切”。

若用户触摸“多剪切”键(参照图29b),则控制部41响应于该操作使表示选择了“多剪切”的勾选标记显示于“多剪切”键。然后使“浅原稿”以及“浓原稿”的操作键与“请选择原稿的种类”这样的消息共同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来促使用户操作选择哪一个的原稿的种类。

此处,若用户触摸“浅原稿”键(参照图29d),则控制部41判断为基于该操作选择了通常的多剪切模式。并且,使“ok”键与“请打开原稿按压件来使用。”的消息共同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参照图29e)。

如用户读到“请打开原稿按压件来使用。”的消息而按下“ok”键(参照图29f),则控制部41响应于该操作而消除消息。

其后,与图15以及图16a~图16c所述的操作步骤相同。

另一方面,若在上述的图29c的画面中用户触摸“浓原稿”键(参照图29g),则控制部41判断为基于该操作选择了照片多剪切模式。并且,使“ok”键与“请关闭原稿按压件来使用。”的消息共同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参照图29h)。

若用户读到“请关闭原稿按压件来使用。”的消息而按下“ok”键(参照图29i),则控制部41响应于该操作而消除消息。

其后与已经叙述的照片多剪切的操作步骤相同。

《名片扫描》

本实施方式的数码多功能机10具有名片扫描的功能。名片扫描也称为多剪切扫描的一种。但是,与通常的多剪切扫描不同,对切取出的各名片原稿的图像进行文字识别而将文字数据输出。可以认为在名片原稿的情况下欲使用其图像并且记载于名片的文字信息的情况较多。上述文字识别通过文字识别部29来处理。应用公知的文字识别技术来处理。

图30a~图30t是表示通过数码多功能机10进行名片扫描的操作步骤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在执行名片扫描的情况下,从待机中的状态经由图11a、图11b、图14a、图14b达到显示了图14c的画面的状态。在图14c的画面,在“多剪切”键的左边旁边配置有“名片扫描”键。

若用户触摸“名片扫描”键(参照图30a),控制部41对该操作响应显示图30b所示的“名片扫描”的窗口。“名片扫描”窗口的显示中,“开始”键变灰而成为无法选择的状态。

在“名片扫描”窗口左侧显示有使“名片扫描”功能“on”“off”的键。初始是“off”的状态,因此若用户执行“名片扫描”则选择“on”。若选择“off”,则将“名片扫描”功能解除。使用该键可进行“名片扫描”功能的“on”“off”。

而且在“名片扫描”窗口的右侧,从上依次设置有“语言设定”键、“格式”的下拉键、“图像也传送”复选框以及、“使读取的名字成为文件名”复选框。

“语言设定”键受理选择记载于名片的文字的语言的操作。图30c是触摸了“语言设定”键的情况下显示的“语言设定”窗口。在“语言设定”窗口上部显示有现在选择的语言。其下方能够选择的文字识别语言的按钮被一览显示。若从一览显示的语言的按钮中触摸一个语言则控制部41切换选择为触摸的语言。若进行触摸右侧的纵滚动条向下方滚动的操作,则控制部41显示出隐藏于下方而未显示于图30c的语言的按钮。在“语言设定”窗口的右上的角落部设置有“ok”键。若触摸该“ok”键,则控制部41确定语言的选择,返回图30b的“名片扫描”窗口的显示。但是该情况下,使示出选择了“名片扫描”的勾选标记显示于“名片扫描”键(其一部分隐藏于“名片扫描”窗口。)。

“格式”键受理选择文字识别结果的文字数据的输出数据形式的操作。受理将进行了文字识别的名片的信息(公司名、职务、个人名、岗位名、住所、邮件地址、电话号码等)作为一个数据文件而输出时的数据形式的选择。图30d示出触摸了“格式”键的状态。如图30d所示,作为输出格式能够选择vcard形式或者csv形式。

“图像也输送”复选框受理是否将名片原稿的图像数据与进行了文字识别的文字数据的文件共同作为一个数据文件输送的设定。

“使读取的名字成为文件名”复选框受理是否将进行了文字识别的名字用于输出的文件名的设定。

在“名片扫描”窗口的右上的角落部设置有“ok”键。如图30e所示,若触摸该“ok”键,则控制部41以在“名片扫描”窗口设定的条件等待“名片扫描”功能的执行开始(开始)的指示。但是,在受理执行开始的指示前使“请关闭原稿按压来使用。”的消息与“ok”键共同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参照图30f)。

此时刻,使示出选择了“名片扫描”的勾选标记显示于“名片扫描”键。

若用户读到“请关闭原稿按压使用。”的消息而关闭原稿罩33,按压“ok”键(参照图30g),则控制部41对该操作响应而消除消息。而且,使变灰的“开始”键成为能够选择的状态(参照图30h)。此外,在罩开闭传感器35检测出原稿罩33打开的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41使“开始”键变灰而不受理名片扫描开始的操作。

此外,图30h的状态下,选择名片扫描的单拍多剪切。其后,若用户在图30i所示的画面触摸“原稿张数计算”键(参照图30i),则控制部41对该操作响应而选择连拍多剪切。这样,“名片扫描”也能够进行单拍多剪切与连拍多剪切的选择。

以下,对选择了连拍多剪切的情况进行说明。

用户将成为多剪切扫描的对象的多个名片原稿排列于原稿台20(参照图30j)而关闭原稿罩33。若用户按压“开始”键(参照图30k),则控制部41开始照片多剪切的一并扫描。

或者,若在图30k的画面下用户触摸设置于“其他功能”的一览显示区域的右上角落部的“ok”键,则控制部41对该操作响应而在图30l所示的画面返回显示。

控制部41在选择了“名片扫描”的功能的情况下,将通常的读取条件设定为适于名片原稿的读取的读取条件。图30l的画面显示出与图14a所示的画面相同的项目,但示出变更设定为适于“名片扫描”的条件的状态。具体而言,“浓度”的设定通常为“自动”,而对于“名片扫描”的功能设定为适合的“文字”。另外,“分辨率”的设定通常为“200×200”,而对于“名片扫描”的功能设定为适合的“400×400”。另外,如图30e所示,关于名片扫描的功能,语言设定为“日语”,格式选择为vcard形式,设定为与文字数据共同输送pdf图像,设定为不使用读取的数据名字为文件名。

若在图30k或者图30l的画面下用户按压“开始”键,则控制部41对该操作响应,控制扫描部21以及原稿读取部23,一并扫描并读取所有图30j所示的1~16的16张的名片原稿。另外,读取中如图30m所示显示“正在读入原稿。(p.1)”的消息和“读入中止”的操作键。

若第一次的一并扫描结束,则切取部25切取与1~16的原稿对应的图像。控制部41基于切取部25的原稿的切取,使“读入结束”“操作变更”以及“开始”的各操作键与“读入了16张原稿。(合计:16张)”的消息共同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催促用户的操作(参照图30n)。另外,控制部41针对切取的各名片原稿的图像,使文字识别部29执行文字识别,得到文字数据。

若用户将所有成为下一次的多剪切扫描的对象的17~32的16张的名片原稿排列于原稿台20(参照图30o),按压“开始”键,则控制部41对该操作响应,开始下一次的一并扫描。即,控制扫描部21以及原稿读取部23,一并扫描读取图30o所示的16张的名片原稿。

控制部41将由第一次的一并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与由第二次的一并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作为一系列的图像数据处理。

若第二次的一并扫描结束,则切取部25对与所有17~32的16张的原稿对应的图像进行切取。控制部41基于切取部25的原稿的切取,使“读入结束”、“操作变更”以及“开始”的各操作键与“读入了16张的原稿。(合计:32张)”的消息共同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参照图30p)。另外,控制部41针对切取的各名片原稿的图像,使文字识别部29执行文字识别,得到文字数据。

若用户触摸“读入结束”的操作键(参照图30q),则控制部41将由至此进行的两次的一并扫描读取并切取的合计32张名片原稿的文字数据与图像数据共同保存于与usb连接器71连接的usb存储器。若朝usb存储器的写入结束,则控制部41使“数据写入结束(p.2)”的消息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参照图30r)。

如图31所示,控制部41将与切取的合计32个的原稿对应的文字数据与图像数据的对作为储存于一个文件夹的64个文件保存于usb存储器。赋予64个文件的文件名包含执行了第一次的一并扫描的日期和时间的信息。相同的时间表示64个的文件的相关性。成对的文字数据与图像数据是相同文件名,但表示文件的种类的后缀不同。

若将图31所示的多对的文件中第1对文件名叙述为“image20150123_0925_0001”,则其中“20150123”的部分表示2015年1月23日的日期,与其接续的“0925”的部分表示9时25分的时间。16个文件是通过连拍多剪切被读取的文件且具有相同的日期以及时间的信息。而且,在各文件的文件名的末尾标注有表示它们的相关性的0001~0032的连号。文件后缀的“vcf”表示vcard形式的文字数据的文件,文件后缀的“pdf”表示pdf形式的图像数据。

此外,图31所示的方式是不选择“使读取的名字成为文件名”,而不将文字识别的名字用于输出的文件名的情况。

与此相对,图32是表示选择“使读取的名字成为文件名”,将文字识别的名字用于输出的文件名的情况的方式。

图32中,第1对是文字识别为“伊藤一郎”的名字。第2对是文字识别为“佐藤太郎”。同样,第3对是文字识别为“田中花子”,第4对是文字识别为“上田和男”的名字,这些名字被用于文件名。

《读取名片原稿的处理步骤》

图33是读取名片原稿的处理步骤,且是表示单拍多剪切的情况下的步骤的流程图。图33与图18的单拍多剪切的各步骤大致对应,因此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步骤s73中,载置于原稿台的是名片原稿。但是,控制部41不通过原稿尺寸检测部31的检测识别名片原稿,而是通过按压“名片扫描”键而假定名片原稿,因此步骤s73与图18的步骤s33的不同不是控制部41的处理的不同。

步骤s83中,文字识别部29基于图像数据生成文字数据。图18的步骤s43中仅生成图像数据的点上步骤s83与s43处理不同。此外,步骤s85中转送的数据是文字数据(根据选择图像数据也一同转送)的点也与图18的步骤s45处理不同。

图34是读取名片原稿的处理步骤,且是表示连拍多剪切的情况下的步骤的流程图。图34与图26的连拍多剪切的各步骤大致对应,因此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步骤s93中,载置于原稿台的是名片原稿。但是,控制部41不是通过原稿尺寸检测部31的检测识别名片原稿,而是通过按压了“名片扫描”键来假定名片原稿,因此步骤s93与图26的步骤s53的不同不是控制部41的处理的不同。

步骤s103中,文字识别部29基于图像数据生成文字数据。图26的步骤s63中仅生成图像数据的点上处理不同。此外,步骤s107中转送的数据是文字数据(根据选择图像数据也一同转送)的点也与图26的步骤s67处理不同。

另外,步骤s109中,作为一系列的图像数据而准备的文件是文字数据(根据选择也与图像数据成对)的点也与图26的步骤s69处理不同。

《名片原稿的预览与再读入》

预览的功能在定型尺寸原稿、通常的多剪切扫描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但在名片扫描的情况下特别是进行文字识别前能够确认通过预览读取的状态,并再一次读取,因此作为与文字识别相关的特征进行说明。

图30s以及图30t是表示通过图1所示的数码多功能机进行名片扫描的情况下的预览操作的说明图。

例如,在图30k、图30l的画面中,在“开始”键的上方显示“预览”键。若如上述那样触摸“开始”键则控制部41将名片扫描一并扫描并切取,并朝指定的输出目的地(例如,与usb连接器71连接的usb存储器)转送。此处,在取代“开始”键而触摸“预览”键的情况下(参照图30s),控制部41不是指定的输出目的地,而是在操作显示部51的画面显示各名片原稿的图像。这是预览功能。

图30t是表示通过一并扫描读取的图30j所示的16张的名片中第一行名片预览显示于操作显示部51的情况。

此外,原稿读取部23在名片扫描的情况下对名片的边缘即矩形的轮廓进行检测而决定纵横方向的基准并修正原稿图像的倾斜。在原稿罩33打开的状态下一并扫描名片原稿,因此能够通过名片原稿的区域与名片以外的区域的明暗差来检测轮廓。

即使放置于原稿台20的名片原稿相对于扫描方向倾斜,由于基于各名片原稿的轮廓决定纵横方向的基准而进行文字识别,因此与使扫描方向为纵横的基准的情况相比,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文字识别。图30j示出预览显示了倾斜修正后的名片图像的情况。并且,也可以原稿读取部23或者文字识别部29对包含于名片图像的文字、布局的特征进行判断,以使名片图像成为正立的状态的方式使名片图像旋转。通过在正立的状态下显示预览图像,从而使用户容易确认。另外,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文字识别。

此外,原稿图像的倾斜的修正的功能也可以通过设定而能够无效。通过使倾斜修正无效能够缩短倾斜修正所需要的处理时间。

若触摸在预览显示的名片图像的下侧排列的三个键“-”、“+”以及放大镜的图标的键,则控制部41使预览图像以规定的比例缩小、放大,或者控制为受理显示倍率的指定而以指定的倍率显示。处于这三个键的右侧旁边的左旋转键以及右旋转键使读取的各名片原稿的图像向各个方向旋转90度。而且处于其右侧旁边的水平滚动条受理选择进行了一并扫描的16张名片图像的操作。

在“开始”键的上方显示有“再读入”键。若触摸“再读入”键,则控制部41执行一并扫描的重新执行。也可以在重新执行扫描前,显示受理读取条件的设定变更的画面而受理(未图示)选定的变更。

若在图30t的画面下,触摸了“开始”键的情况下,控制部41使文字识别部29执行基于各名片原稿的图像的文字识别,并朝指定的输出目的地(例如,与usb连接器71连接的usb存储器)转送。根据选择,与图像数据成对转送。

或者,也可以不触摸“开始”键,从预览图像的显示开始经过规定的期间后开始文字识别的处理。

如以上那样,

(i)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原稿读取电路,其作为一并扫描放置于原稿台的多张原稿来读取各原稿的图像的原稿读取部;切取部,其从扫描得到的图像切取各原稿的图像;图像输出部,其对切取的各原稿的图像数据赋予文件名,向新的文件夹内或者现有的文件夹内输出各图像数据;以及控制电路,其作为控制上述原稿读取部,并执行上述切取部以及上述图像输出部的处理的控制部,上述控制部能够将通过多次的一并扫描切取的多张原稿的图像作为一系列的图像数据处理,以针对上述一系列的图像数据至少根据预先决定的规则赋予一系列的文件名或向相同文件夹内输出或将各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储存的方式对上述图像输出部进行控制。

本发明中,原稿台是在读取原稿的图像时放置原稿的场所且原稿读取部读取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图像。其具体的方式例如,是透明玻璃、透明树脂制的板沿水平方向放置的区域,且以要读取的面向下的方式在该板上放置原稿。原稿读取部从该板的下方向上扫描原稿而读取图像。但是本发明的本质不局限于此。例如,使要读取的面向上放置在不透明或透明的原稿台的上方、从原稿台的上方扫描原稿也包含于本发明。

原稿一般是平坦的片状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有凹凸也可以是立体物。

另外,多剪切处理是在原稿台同时放置多张原稿的状态下进行一并扫描而切取各原稿的图像的处理,且使用自动原稿输送装置等将原稿台上的原稿一片一片依次置换读取的处理不包含于一并扫描。

切取原稿的图像是从由一并扫描读取的读取区域全体中提取与各原稿对应的图像区域而进行切取,在多剪切处理中从读取区域全体中提取与各原稿对应的多个图像区域。

另外,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

(ii)上述控制部也可以针对上述一系列的图像数据赋予包含共同的时间信息的文件名。

这样,通过赋予文件名的共同的时间信息能够识别一系列的图像数据的相关性。另外,时间信息其本身使用户容易草拟各文件具有怎样的相关性,从而便利。

(iii)上述时间信息也可以是与第一次的一并扫描相关的时间信息。

这样,即使在进行多次的一并扫描的情况下也赋予基于与第一次的一并扫描相关的时间信息的一系列的文件名而能够具有相关性。针对用户,开始读取的第一次的扫描所相关的时间信息容易留在记忆中,使用户容易草拟各图像数据具有怎样的相关性,从而方便。

(iv)上述控制部也可以以作成新的文件夹向该文件夹内输出各图像数据、且上述文件夹使与第一次的一并扫描相关的时间信息包含于文件夹名的方式对上述图像输出部进行控制。

这样,通过在新作成的文件夹内储存各图像数据能够识别一系列的图像数据的相关性。另外,包含与第一次的扫描相关的时间信息的文件夹名使用户容易草拟该文件夹内的各图像数据具有怎样的相关性,从而方便。

(v)上述图像输出部也可以经由通信朝预先指定的外部的发送目的地发送图像数据,上述控制部将一系列的图像数据朝同一发送目的地发送。

这样,一系列的图像数据朝外部的相同的发送目的地发送,因此在发送目的地能够使用户容易地识别各图像数据的相关性。

(vi)也可以进一步具备:操作键,其受理各原稿的种类是名片的指定;以及文字识别部,其对被指定为是名片而被切取的各原稿的图像进行文字识别而输出文字数据,上述图像输出部取代各原稿的图像数据或者与图像数据共同地对上述文字数据赋予文件名而输出,控制部以对各原稿的图像数据以及上述文字识别部对该原稿进行文字识别而输出的文字数据赋予对应的文件名的方式对上述图像输出部进行控制。

根据该方式,在对多个名片进行一并扫描而进行文字识别后作为文字数据输出,对各名片的文字数据与该名片的图像的数据赋予对应的文件名,能够作为一对数据输出。

用户从赋予的文件名,能够理解名片的图像数据和与其对应的文字数据。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受理为名片的指定的操作键是“名片扫描”键。

(vii)也可以上述操作键针对被指定为是名片的各原稿,受理是否与上述文字识别部输出的文字数据共同地输出该原稿的图像数据的选择,上述控制部根据该选择对是仅输出文字数据还是与文字数据共同地输出图像数据进行控制。

根据该方式,用户能够在进行名片扫描前选择仅输出各名片原稿的文字数据还是与文字数据共同地输出图像数据。

(viii)也可以上述控制部针对被指定为是名片的各原稿,以使用上述文字识别部输出的文字数据而赋予文件名的方式对上述图像输出部进行控制。

根据该方式,能够将进行了文字识别的结果包含于文件名,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文字数据、图像数据的内容。

此外,赋予文件名的文字数据可以如上述的实施方式是名字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公司名之类的名片记载的其他项目。用户也能够选择将哪一个项目赋予文件名。

(ix)也可以进一步具备:显示部,其使被操作的各原稿的图像预览显示,上述显示部在读取被指定为是名片的原稿的情况下,使被扫描的各原稿预览显示于上述显示部,上述操作键在各原稿被预览显示的时刻或者其后的时刻,受理是使上述文字识别部对扫描得到的各原稿图像进行文字识别还是重新进行各原稿的扫描的选择,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选择使上述文字识别部执行文字识别或者使上述原稿读取部重新进行各原稿的扫描。

根据该方式,生成文字数据。

(x)也可以上述原稿读取部基于与原稿的种类对应的多个图像读取条件来读取各原稿的图像,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操作键受理了原稿为名片的指定的情况下,将上述图像读取条件切换为与名片的读取对应的设定。

名片原稿主要从记载于名片的文字得到必要的信息,与一般的原稿相比,名片使用较小的文字。

根据该方式,在名片扫描的情况下,控制部设定适于名片原稿的读取条件,因此不用劳烦用户的手而设定适于识别较小的文字的读取条件。与名片的读取对应的设定也可以预先决定。并且,该设定能够针对每个图像读取装置变更。

(xi)也可以进一步具备:原稿罩,其以相对于上述原稿台能够开闭的方式设置而对放置于原稿台的原稿进行按压;以及罩开闭传感器,其对上述原稿罩的开闭状态进行检测,上述控制部在读取指定为是名片的原稿的情况下在上述显示部显示操作引导以便打开原稿罩的状态下进行扫描,在上述罩开闭传感器检测出关闭的状态的情况下不进行原稿的扫描。

根据该方式,在读取名片原稿的情况下以打开原稿罩的状态进行扫描而识别名片的边缘。由此,在名片原稿的区域与名片以外的区域读取图像产生较大的明暗差,从而能够沿边缘高精度地切取各名片原稿。

(xii)也可以上述原稿读取部对被指定为是名片的原稿的边缘进行检测,上述文字识别部具有基于检测出的边缘的方向与文字的特征对各原稿的倾斜进行修正以使应该识别的文字正立的倾斜修正功能,上述倾斜修正功能可通过设定成为有效或者无效。

(xiii)也可以上述控制部能够切换执行单拍多剪切处理与连拍多剪切处理,单拍多剪切处理将通过一次的一并扫描读取的各原稿的图像作为一系列的图像数据处理并能够与通过其他的一并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区别地输出,连拍多剪切处理将通过多次的一并扫描被读取的各原稿的图像作为一系列的图像数据而处理。

这样,即使在一并扫描读取涉及到多次的多张原稿的情况下,也能够以不需要繁琐的操作、处理而容易理解读取的原稿图像的相关性的方式将原稿图像输出。

(xiv)也可以进一步具备:在执行连拍多剪切处理的情况下显示通过各次的一并扫描读取的原稿的张数、以及通过一系列的一并扫描读取的原稿的合计张数的显示部。

这样,在连拍多剪切处理的一并扫描的执行中,用户能够确认作为到此为止的一系列的图像数据而建立相关联系的原稿的张数。基于该显示,用户能够更明确地进行进一步应该继续一并扫描还是应该结束连射多剪切处理的判断。

(xv)也可以在执行连拍多剪切处理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在每次执行各一并扫描时都将受理下次的扫描开始的指示的操作键显示于上述显示部,在操作了上述操作键的情况下,执行下一次的一并扫描而得到各原稿的图像数据,将得到的图像数据与上一次的一并扫描的图像数据作为一系列的图像数据处理。

这样,用户能够确认通过各次的一并扫描读取的原稿张数、以及通过一系列的一并扫描读取的原稿的合计张数的显示,并且以进一步继续一并扫描的方式进行指示。

(xvi)也可以进一步具备:受理基于单拍多剪切处理的用户的选择的操作键、以及受理连拍多剪切处理的选择的操作键。

这样,基于在原稿台放置多张原稿的用户的意志而完成单拍多剪切处理与连射多剪切处理的选择,因此可准确地选择某个一并扫描所涉及的图像数据与其前后的一并扫描所涉及的图像数据是否具有相关性。

(xvii)也可以上述控制部在每次执行下一次的一并扫描时使受理连拍多剪切处理结束的指示的操作键显示于上述显示部,操作了上述操作键的情况下,使上述图像输出部输出到此为止的多次的一并扫描的图像数据作为一系列的图像数据。

这样,用户能够确认通过各次的一并扫描读取的原稿张数、以及通过一系列的一并扫描读取的原稿的合计张数的显示,并且能够进一步选择以继续一并扫描的方式进行指示还是结束多剪切处理而将一系列的图像数据输出而进行指示。

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也包括将上述的多个方式中的的某些组合的方式。

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之外,本发明可能有各种变形例。这些变形例应该理解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应该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等同的意思以及上述范围内的全部的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