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时隙分配方法、所适用的媒介访问控制系统及节点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0197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媒介访问控制系统的动态时隙分配方法,适用于包含上层装置、媒介访问控制系统和下层装置的节点,所述节点位于无线自组网络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所述媒介访问控制系统向所述下层装置发送第一数据的能力和容纳来自所述上层装置的第二数据的能力;

评价所监测的发送第一数据的能力和容纳第二数据的能力;

基于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占用空闲的动态时隙或释放已占用的动态时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媒介访问控制系统的动态时隙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向下层装置发送第一数据的能力,包括:

计算单位时长内所述媒介访问控制系统向下层装置发出第一数据的数量N1;

所述监测容纳来自上层装置的第二数据的能力,包括:

计算单位时长内所述媒介访问控制系统接收来自上层装置的第二数据的数量N2;和/或,采样所述媒介访问控制系统缓存来自所述上层装置的第二数据的数量N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媒介访问控制系统的动态时隙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所监测的发送第一数据的能力和容纳第二数据的能力,包括:

计算在预设时长内所采集的缓存第二数据数量N3的平均值,以及,比较所述数量N1和数量N2的大小;

将所述数量N3的平均值和所述数量N1和数量N2的比较结果均与预设释放时隙条件及占用时隙条件相匹配,并得到与至多一种条件相匹配的评价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媒介访问控制系统的动态时隙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占用时隙条件包括:所述数据N3的平均值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M1,且N1>N2;

所述释放时隙条件包括:所述数据N3的平均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M2,且N2>N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媒介访问控制系统的动态时隙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占用空闲的动态时隙或释放已占用的动态时隙,包括:

当所得到的评价结果符合预设的占用时隙条件时,选择未占用的动态时隙,并利用广播与其他节点预约所选择的动态时隙;

当所得到的评价结果符合预设的释放时隙条件时,选择待释放的动态时隙,并广播通知其他节点。

6.一种媒介访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下层装置相连的第一媒介控制装置和与上层装置相连的第二媒介控制装置;

所述第一媒介控制装置用于监测向下层装置发送第一数据的能力,并将所监测的发送第一数据的能力上报给所述第二媒介控制装置;

所述第二媒介控制装置用于监测容纳来自上层装置的第二数据的能力;以及用于评价所监测的发送第一数据的能力和容纳第二数据的能力,并基于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占用空闲的动态时隙或释放已占用的动态时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或所述的媒介访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媒介控制装置用于计算单位时长内向下层装置发出第一数据的数量N1;

所述第二媒介控制装置用于计算单位时长内接收来自上层装置的第二数据的数量N2;和/或,用于采样缓存来自所述上层装置的第二数据的数量N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媒介访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媒介控制装置评价所监测的发送第一数据的能力和容纳第二数据的能力,包括:

计算在预设时长内所采集的缓存第二数据数量N3的平均值;以及,比较所述数量N1和数量N2的大小;

将所述数量N3的平均值和所述数量N1和数量N2的比较结果均与预设释放时隙条件及占用时隙条件相匹配,并得到与至多一种条件相匹配的评价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媒介访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占用时隙条件包括:所述数据N3的平均值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M1,且N1>N2;

所述释放时隙条件包括:所述数据N3的平均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M2,且N2>N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媒介访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所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同在所述无线自组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协调占用或释放动态时隙,包括:

当所得到的评价结果符合预设的占用时隙条件时,选择未占用的动态时隙,并利用广播与其他节点预约所选择的动态时隙;

当所得到的评价结果符合预设的释放时隙条件时,选择待释放的动态时隙,并广播通知其他节点。

11.一种节点,用于组成无线自组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包括:如权利要求6-10中任一所述的媒介访问控制系统,与所述媒介访问控制系统相连的上层装置,以及与所述媒介访问控制系统相连的下层装置;

所述上层装置用于收集运行在所述节点中的应用程序所提供的第一数据;

所述下层装置用于将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封装而得的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无线自组网络中的其他节点。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