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时通讯会话消息的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79371发布日期:2018-07-07 09:2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即时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即时通讯会话消息的管理方法及对应的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即时通讯可分为个人即时通讯、商务即时通讯、企业即时通讯、网页即时通讯等等,即,有的即时通讯程序主要是用于个人社交,如:微信、qq、陌陌等;而有的即时通讯程序主要是用于商户沟通,如:阿里旺旺等。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用户既要社交好友聊天又要做微商、搭网店,一方面,用户既要管理和回复朋友圈等的留言消息,又要管理和回复网店的咨询消息等,导致用户手忙脚乱;另一方面,目前的即时通讯软件要么将个人信息与商业信息混为一体,要么就是纯社交、纯商户沟通,大大影响的用户的体验,并造成很多不便;例如:在微信中开了微店,从微店通道发来的信息往往在陌生人组别上或在信息流组上显示,对信息没有进行大类分类,微店的客户信息与好友信息或者陌生人信息没有进行明显的划分,给人让人一目了然;如果用户要查阅微店信息,就要从很多信息里查找对应、有用的信息,现在的系统显然带来很多不便;同理,如果用户注重的是社交好友,微商的信息等也会引起他的分心,同样会带来不方便;又如:阿里旺旺,是一个以商家为中心的沟通系统,里面的好友都是商家客户,如果商家客户与普通好友搅在一起,导致商家无法划分客户信息与好友的信息,影响工作效率。为此推出一款能够对社交消息和商户沟通消息进行综合管理的综合型社交产品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即时通讯会话消息的管理方法及系统,能够对不同渠道的会话消息和联系人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沟通效率和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即时通讯会话消息的管理方法,包括第一会话端和第二会话端,第二会话端用于接收第一会话端的会话消息;其中,

所述第一会话端包括一个以上,每个第一会话端预设有对应的会话源标记,且每个第一会话端还进一步包括一个以上的子会话端,每个子会话端预设有对应的子会话源标记;

所述第二会话端设有与所述第一会话端相对应的分类项目表,且每个分类项目表中还进一步设有与每个第一会话端的子会话端相对应的子分类项目表;

所述第二会话端接收会话消息时,进一步判断所述会话消息的来源,并根据所述会话消息所属的第一会话端的对应的会话源标记和子会话源标记,将所述会话消息展示在对应的分类项目表和子分类项目表中;

所述第二会话端接收会话消息时,还进一步将所述第一会话端的会话消息的发起人信息自动保存至所述第二会话端的联系人列表中,或者,根据所述会话消息所属的第一会话端的对应的会话源标记和子会话源标记,将所述会话消息的发起人信息自动保存至对应的分类项目表的和子分类项目表的联系人列表中。

优选的,用户通过所述第二会话端向分类项目表或者子分类项目表中的联系人发送信息时,则发送的信息自动传送至对应的第一会话端或子会话端的对应联系人的对话框中;或者,发送的信息自动传送至对应联系人的第二会话端的对话框中。

优选的,每个分类项目表或子分类项目表可独立设置打开或关闭对所述第一会话端或子会话端的会话消息的接收权限。

优选的,所述第一会话端包括:商城、微商城、朋友圈、微博、软文杂志,进一步的,所述商城、微商城、朋友圈、微博、软文杂志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子会话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会话端接收会话消息时,若未检测到与所述会话消息所属的第一会话端的会话源标记和子会话源标记相对应的分类项目表和子分类项目表时,则自动在所述第二会话端创建新的分类项目表或子分类项目表。

对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即时通讯会话消息的管理系统,其包括:

第一会话端,所述第一会话端包括一个以上,每个第一会话端预设有对应的会话源标记,且每个第一会话端还进一步包括一个以上的子会话端,每个子会话端预设有对应的子会话源标记;

第二会话端,所述第二会话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端的会话消息,所述第二会话端设有与所述第一会话端相对应的分类项目表,且每个分类项目表中还进一步设有与每个第一会话端的子会话端相对应的子分类项目表;

会话消息管理模块,所述第二会话端接收会话消息时,进一步判断所述会话消息的来源,并根据所述会话消息所属的第一会话端的对应的会话源标记和子会话源标记,将所述会话消息展示在对应的分类项目表和子分类项目表中;

联系人管理模块,所述第二会话端接收会话消息时,还进一步将所述第一会话端的会话消息的发起人信息自动保存至所述第二会话端的联系人列表中,或者,根据所述会话消息所属的第一会话端的对应的会话源标记和子会话源标记,将所述会话消息的发起人信息自动保存至对应的分类项目表的和子分类项目表的联系人列表中。

优选的,所述的会话消息管理模块中,用户通过所述第二会话端向分类项目表或者子分类项目表中的联系人发送信息时,则发送的信息自动传送至对应的第一会话端或子会话端的对应联系人的对话框中;或者,发送的信息自动传送至对应联系人的第二会话端的对话框中。

优选的,所述的会话消息管理模块中,每个分类项目表或子分类项目表可独立设置打开或关闭对所述第一会话端或子会话端的会话消息的接收权限。

优选的,所述第一会话端包括:商城、微商城、朋友圈、微博、软文杂志,进一步的,所述商城、微商城、朋友圈、微博、软文杂志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子会话端。

优选的,所述的会话消息管理模块中,所述第二会话端接收会话消息时,若未检测到与所述会话消息所属的第一会话端的会话源标记和子会话源标记相对应的分类项目表和子分类项目表时,则自动在所述第二会话端创建新的分类项目表或子分类项目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即时通讯会话消息的管理方法及系统,其包括第一会话端和第二会话端,第二会话端用于接收第一会话端的会话消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端包括一个以上,且每个第一会话端还进一步包括一个以上的子会话端;所述第二会话端设有与所述第一会话端相对应的分类项目表和子分类项目表;所述第二会话端接收会话消息时,根据所述会话消息所属的第一会话端的对应的会话源标记和子会话源标记,将所述会话消息展示在对应的分类项目表和子分类项目表中;还进一步将所述第一会话端的会话消息的发起人信息自动保存至所述第二会话端的联系人列表中或者自动保存至对应的分类项目表的和子分类项目表的联系人列表中;采用本发明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系统,能够对不同渠道的会话消息和联系人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沟通效率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即时通讯会话消息的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管理系统采用嵌入式模块的方式与社交软件相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即时通讯会话消息的管理方法,包括第一会话端和第二会话端,第二会话端用于接收第一会话端的会话消息;其中,

所述第一会话端包括一个以上,每个第一会话端预设有对应的会话源标记,且每个第一会话端还进一步包括一个以上的子会话端,每个子会话端预设有对应的子会话源标记;

所述第二会话端设有与所述第一会话端相对应的分类项目表,且每个分类项目表中还进一步设有与每个第一会话端的子会话端相对应的子分类项目表;

所述第二会话端接收会话消息时,进一步判断所述会话消息的来源,并根据所述会话消息所属的第一会话端的对应的会话源标记和子会话源标记,将所述会话消息展示在对应的分类项目表和子分类项目表中;

所述第二会话端接收会话消息时,还进一步将所述第一会话端的会话消息的发起人信息自动保存至所述第二会话端的联系人列表中,或者,根据所述会话消息所属的第一会话端的对应的会话源标记和子会话源标记,将所述会话消息的发起人信息自动保存至对应的分类项目表的和子分类项目表的联系人列表中。

用户通过所述第二会话端向分类项目表或者子分类项目表中的联系人发送信息时,则发送的信息自动传送至对应的第一会话端或子会话端的对应联系人的对话框中;或者,发送的信息自动传送至对应联系人的第二会话端的对话框中。

每个分类项目表或子分类项目表可独立设置打开或关闭对所述第一会话端或子会话端的会话消息的接收权限,同时,还可独立设置打开或关闭各个分类项目表的和子分类项目表的会话消息的提醒信息,以及可独立设置各个分类项目表的和子分类项目表的用户状态,例如:忙碌中、工作中、稍等、离开、离线等等。所述第一会话端包括:商城、微商城、朋友圈、微博、软文杂志,进一步的,所述商城、微商城、朋友圈、微博、软文杂志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子会话端。例如,将商城的会话消息的接收权限开放给用户a,将朋友圈的会话消息的接收权限开放给用户b,等等。

所述第二会话端接收会话消息时,若未检测到与所述会话消息所属的第一会话端的会话源标记和子会话源标记相对应的分类项目表和子分类项目表时,则自动在所述第二会话端创建新的分类项目表或子分类项目表。

对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即时通讯会话消息的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

第一会话端,所述第一会话端包括一个以上,每个第一会话端预设有对应的会话源标记,且每个第一会话端还进一步包括一个以上的子会话端,每个子会话端预设有对应的子会话源标记;

第二会话端,所述第二会话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端的会话消息,所述第二会话端设有与所述第一会话端相对应的分类项目表,且每个分类项目表中还进一步设有与每个第一会话端的子会话端相对应的子分类项目表;

会话消息管理模块,所述第二会话端接收会话消息时,进一步判断所述会话消息的来源,并根据所述会话消息所属的第一会话端的对应的会话源标记和子会话源标记,将所述会话消息展示在对应的分类项目表和子分类项目表中;

联系人管理模块,所述第二会话端接收会话消息时,还进一步将所述第一会话端的会话消息的发起人信息自动保存至所述第二会话端的联系人列表中,或者,根据所述会话消息所属的第一会话端的对应的会话源标记和子会话源标记,将所述会话消息的发起人信息自动保存至对应的分类项目表的和子分类项目表的联系人列表中。

所述的会话消息管理模块中,用户通过所述第二会话端向分类项目表或者子分类项目表中的联系人发送信息时,则发送的信息自动传送至对应的第一会话端或子会话端的对应联系人的对话框中;或者,发送的信息自动传送至对应联系人的第二会话端的对话框中。

所述的会话消息管理模块中,每个分类项目表或子分类项目表可独立设置打开或关闭对所述第一会话端或子会话端的会话消息的接收权限。所述第一会话端包括:商城、微商城、朋友圈、微博、软文杂志,不限于此。进一步的,所述商城、微商城、朋友圈、微博、软文杂志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子会话端。

所述的会话消息管理模块中,所述第二会话端接收会话消息时,若未检测到与所述会话消息所属的第一会话端的会话源标记和子会话源标记相对应的分类项目表和子分类项目表时,则自动在所述第二会话端创建新的分类项目表或子分类项目表。此时,分类项目表或子分类项目表的名称可根据预设规则或者根据所述会话源标记和子会话源标记进行自动创建,并在后期可根据需要进行自定义修改。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会话消息较少的第一会话端,则无需在第二会话端设置对应的子分类项目表,而是将所有的会话消息直接展示在第二会话端的会话列表中,此处可设置一个上限值来进行自动判断是否创建子分类项目表。

进一步的,所述的联系人管理模块中,当所述第二会话端接收的会话消息为临时会话消息时,除了将所述会话消息的发起人信息自动保存至所述第二会话端的联系人列表中或者自动保存至对应的分类项目表的和子分类项目表的联系人列表中,还可进一步向所述会话消息的发起人发出添加好友的邀请。其中,联系人列表可根据需要进行分组,例如:微商、网店、粉丝、客户。

本发明的管理系统可以单独使用或以模块方式融入其他产品使或直接成为其他产品模块中的一部份,实现方式多种多样,只要不影响本发明的应有功能均可。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管理系统可采用嵌入式模块的方式与微信等社交软件相结合,社交好友的管理与本发明的第二会话端的联系人信息的管理可相互独立,社交好友的会话消息与本发明的会话消息也分别独立管理和提醒。特别是,当对方既是社交好友又是本发明的管理系统中的联系人时,其在社交软件中发起的会话消息则在社交好友的会话列表中进行提醒和展示,而在本发明的管理系统的第一会话端或者第二会话端发起的会话消息则在对应的第二会话端的分类项目表的和子分类项目表中进行提醒和展示。用户还可将本发明的管理系统中的联系人添加为社交软件中的社交好友,实现信息共享。一般的,可将本发明的管理系统用于商业沟通,管理系统主要涉及商业好友和商业信息,而社交软件主要用于生活上的沟通,主要涉及生活上的好友和个人信息,从而实现工作与生活的独立管理,避免二者之间相互干涉相互影响,用户体验更好。对于微商用户而言,提供了专门的信息沟通通道,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以微商为主或以社交为主,若以微商为主,则重点关注来自本发明的管理系统的“来信”的朋友信息,即粉丝或客户信息;若以社交为主,主要关注社交好友的信息,当然,也可以综合选择,达到商务、社交两不误,增强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并且,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