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麦克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5790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麦克风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麦克风系统。

[

背景技术:
]

常见的娱乐用无线麦克风系统,其控制系统多数都是手动调节的,如手动调节发射和接收的频率、功率、灵敏度等。这使得其操作相当繁琐,且不灵活。而且,无线麦克风系统是娱乐演唱系统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部分,以一个普通KTV房间为例,其演唱系统包括无线麦克风、前级处理器、功放、音响、点歌机等等。这几个关键部分基本都是独立或相对独立运作的。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利用语音实现控制。操作方便的无线麦克风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麦克风系统,包括无线麦克风和无线接收机,无线麦克风包括音频采集模块、语音识别模块、CPU、音频压缩及调制模块、频率控制模块、功率控制模块和天线模块,音频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接语音识别模块的输入端和音频压缩及调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音频压缩及调制模块的输出端接频率控制模块的输入端,频率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接功率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功率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接天线;语音识别模块的输出端接CPU的输入端,音频压缩及调制模块的控制端、频率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和功率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分别接CPU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端。

以上所述的无线麦克风系统,无线麦克风包括导频模块,导频模块的控制端接CPU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导频模块的输出端接音频压缩及调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以上所述的无线麦克风系统,无线接收机包括MCU、天线模块、灵敏度控制模块、混频模块、频率控制模块、解调模块和音频解压及输出模块;无线接收机天线模块的输出端接灵敏度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灵敏度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接混频模块的第一输入端,频率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接混频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混频模块的输出端接解调模块的输入端,解调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接音频解压及输出模块;灵敏度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和频率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分别接MCU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端。

以上所述的无线麦克风系统,无线接收机包括导频识别模块,导频识别模块的输入端接解调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导频识别模块的输出端接MCU。

以上所述的无线麦克风系统,无线接收机包括语音识别模块,无线接收机语音识别模块的输入端接解调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无线接收机语音识别模块的输出端接MCU。

以上所述的无线麦克风系统,无线接收机包括对外控制接口,对外控制接口的输入端接MCU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麦克风系统能够利用语音实现控制。操作方便,可以改善用户的演唱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线麦克风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线接收机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麦克风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无线麦克风和无线接收机。

如图1所示,无线麦克风包括音频采集模块、语音识别模块、CPU、导频模块、音频压缩及调制模块、频率控制模块、功率控制模块和天线模块,音频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接语音识别模块的输入端和音频压缩及调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音频压缩及调制模块的输出端接频率控制模块的输入端,频率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接功率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功率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接天线。语音识别模块的输出端接CPU的输入端,音频压缩及调制模块的控制端、频率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和功率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分别接CPU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导频模块的控制端接CPU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导频模块的输出端接音频压缩及调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声音通过音频采集模块后分别将音频信号提供给语音识别模块和音频压缩及调制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将识别后的信息传递给CPU模块。CPU根据语音识别模块传递过来的数据,控制导频模块产生相应的导频数据,控制频率控制模块产生相应的频率,同时控制功率控制模块产生相应的发射功率。音频信号经过音频采集模块后传送给音频压缩及调制模块。音频压缩及调制模块将音频采集模块传递过来的音频信号压缩并调制到由频率控制模块产生的频率上。然后将调制后的信号产地给功率控制模块,经由功率控制模块控制的功率放大后的信号,传递给天线模块,然后由天线模块将信号发送出去。由此完成整个发射过程。其中,导频控制模块经由CPU控制产生的导频信号,可以是单纯的无线麦克风识别信号,也可以是附加了语音识别控制信息的导频信号。若是附加了语音识别控制信号,则接收部分在考虑成本的前提下,可以省去接收部分的语音识别模块。即只需发射部分识别语音信号后,经导频信号去控制接收的各项本体数据及对外控制数据。

如图2所示,无线接收机包括MCU、天线模块、灵敏度控制模块、混频模块、频率控制模块、解调模块、音频解压及输出模块(音频解压及处理和音频输出模块)、对外控制接口、导频识别模块和/或语音识别模块。天线模块的输出端接灵敏度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灵敏度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接混频模块的第一输入端,频率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接混频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混频模块的输出端接解调模块的输入端,解调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接音频解压及输出模块。灵敏度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和频率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分别接MCU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导频识别模块的输入端接解调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导频识别模块的输出端接MCU。无线接收机语音识别模块的输入端接解调模块的第三输出端,无线接收机语音识别模块的输出端接MCU。对外控制接口的输入端接MCU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外部控制接口可以和其它外围设备进行连接,这样MCU就可以通过外部接口模块和其它外围设备进进行通信,从而实现麦克风系统的中间控制功能。

射频信号经天线模块接收后传递给灵敏度控制模块,信号经由灵敏度控制模块控制的不同灵敏度处理之后,传递给混频模块。混频模块将灵敏度控制模块传递过来的射频信号和频率控制模块生成的频率进行混频处理后,将信号传递给解调模块。混频后的信号经由解调模块处理后解调出的信号分别传递给语音识别模块、导频识别模块、音频解压及处理和音频输出模块。最终信号经由音频解压及处理和音频输出模块处理后的音频信号输出给其它设备使用。

解调后的信号传递给语音识别模块和/或导频识别模块后,由语音识别模块识别出控制信息后,将控制指令传送给MCU模块;或由导频识别模块识别出导频指令后,将导频指令传送给MCU模块。

此时,看导频信号是否附加了由无线麦克风发射部分加载的语音控制信号。若没有加载语音控制信号,则由MCU去解析语音识别模块识别出的控制信息,然后再由MCU去控制接收机的灵敏度控制模块、频率控制模块,以及对外控制接口模块。若导频信号附加了无线麦克风发射部分加载的语音控制信号,则MCU根据导频模块解析出的控制指令去控制灵敏度控制模块、频率控制模块以及对外控制接口模块。

对外控制接口模块主要用于整合控制外围设备,如前级处理器,点歌机等等。所以根据所控制设备的要求,通常这个模块包含USB接口,RS232接口,以及红外接口等常用设备连接接口。

无线麦克风的关键因素是声音,为了能将声音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的无线麦克风系统中加入了语音识别部分。现有市面上的语音识别系统已经趋于完善,且针对娱乐演唱这个市场,语音识别中只需要少量的关键词(如调节频率、调节功率、调节灵敏度、下一首、上一首、暂停等)进行识别控制。可以利用无线麦克风的对外控制接口及语音识别模块,实施对前级处理器、点歌机等的控制,实现无线麦克风系统的中间控制作用,这样在兼顾成本和系统简易度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整合整个演唱系统。

同时,增加了语音识别后,通过语音可以控制无线麦克风系统的频率、功率、灵敏度等可调节项目。这样就使得无线麦克风更加容易操作。

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在原有无线麦克风系统中的手持发射部分和接收机部分分别加入了语音识别模块。这样不仅可以对发射和接收两大组成部分执行独立的语音识别控制,同时也使得识别更加精准,且能够更好的和外围设备进行互动控制。比如,可以语音控制前级效果器选择不同的演唱效果,甚至对前级处理器的部分参数做出修改。又比如,可以语音控制点歌机进行选歌、选择背景音乐、选择切歌等等。

导频是一种FSK编码机制,加载在载波频率上发射出去,再由接收机解析出来。导频编码可以根据控制需要,写入相应的控制字,从而实现发射和接收的简单控制通信。

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保留了原有无线麦克风系统中的导频控制模块。这使得系统构成更加灵活,即一套无线麦克风系统中可以只有一个语音识别模块,同时配合导频控制模块即可以实现语音控制。这样在保证了语音识别可行的基础上,也兼顾了系统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采用语音识别的无线麦克风系统,在利用原有射频通信链路的基础上,可以有效的提高对无线麦克风系统的控制。同时,可以有效的整合与无线麦克风系统对接的其它设备。让传统单纯传声的无线麦克风系统转变为一个整合控制系统,在改善用户演唱体验的同时。也让麦克风具备可以二次升级开发的可能性,相当于以无线麦克风系统为基础,搭建起一个以音频为基础的控制平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