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中继装置以及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2815发布日期:2019-01-05 09:26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通信中继装置以及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对包括室外机以及室内机在内的多个通信设备的通信进行中继的通信中继装置、以及用网络连接各通信设备而构成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在空调系统的通信中存在控制系统的通信和操作系统的通信。

控制系统的通信用于制冷剂的控制等。例如,空调系统根据在各通信设备之间通信的制冷剂的温度信息等,调整膨胀阀的开度或者压缩机的转速,由此控制制冷剂的温度。即,制冷剂的温度信息的通信等被分类为控制系统的通信。

控制系统的通信若有通信延迟,则控制性能降低。例如,若在制冷剂的温度信息的通信中发生通信延迟,则制冷剂的温度控制的波动幅度与延迟时间成比例地增大,因此控制性能降低。即,控制系统的通信具有不允许通信延迟的特征。

另一方面,操作系统的通信用于用户对系统控制器的操作,或者系统控制器的显示等。例如系统控制器为了向用户显示室内温度,而对室内机进行询问室内温度的通信。即,在系统控制器与室内机之间进行的与室内温度相关的通信等被分类为操作系统的通信。

通信延迟大多不对操作系统的通信造成问题。例如,若与室内温度相关的通信存在通信延迟,则室内温度以延迟时间延迟并显示于系统控制器。但是由于在延迟时间的期间室内温度几乎不变化,因此在与室内温度相关的通信中,通信延迟大多不成为问题。即,操作系统的通信具有与控制系统的通信相比较,允许通信延迟的特征。

与空调系统连接的通信设备在通信端口未占有的情况下能够进行通信,但通信端口在通信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占有率升高,因此到变成未占有为止需要较多的时间。即,在通信流量较大的情况下,与空调系统连接的通信设备的通信延迟变大。而且在控制系统的通信中由于不允许通信延迟,因此期望降低空调系统的通信流量。

以往,作为空调系统中的通信的中继方法,已知有使用中继器的方法。中继器也对在各网段内封闭的不需要中继的通信进行中继,因此通信流量增大。另外,中继器具有将衰减的传输波形放大的功能,因此若使用中继器,则能够延长传输距离。但是在空调系统的通信中,若传输距离变长,则由于传播延迟而产生传输波形的相位偏移,因此各通信设备不能够识别传输波形,从而不能进行通信。因此空调系统的传输距离受限制,中继器的多段连接台数也受限制。此外在传输波形中包含噪声的情况下,中继器放大噪声进行中继,因此噪声所引起的横跨网段的通信异常发生的频率提高。

作为防止在各网段内封闭的通信流出的中继方法,已知有使用网桥的方法。网桥构成为通过管理各网段所连接的通信设备的目的地信息,并根据通信设备的目的地信息来判断是否需要中继,从而对横跨网段间的通信进行中继,并遮断在各网段内封闭的通信。因此在使用了网桥的情况下,与使用中继器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削减通信流量。

另外,网桥对网段间在物理上进行遮断,因此在每个网段封闭传播延迟。因此虽然按照各网段限制空调系统的传输距离,但网桥通过进行多段连接,能够无限制地延长空调系统的传输距离。此外,网桥识别传输波形而进行中继,因此即使在传输波形中包含噪声的情况下,也能够遮断噪声,因此能够防止噪声所引起的横跨网段的通信异常的发生。

但是,一般的网桥根据通信设备的目的地信息来判断是否对通信进行中继。因此在空调系统导入了一般的网桥的情况下,利用除了以自身为目的地的通信以外的通信的通信设备有可能无法利用除了以自身为目的地的通信以外的通信。即,进行与除了以自身为目的地的通信以外的通信联动的控制的通信设备,有可能无法利用成为进行该控制的触发的通信即该控制所需要的通信。

具体而言,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通用设备控制器中,事先通过操作者登记任意的通信和在进行该通信时执行的控制的内容。然后,通用设备控制器通过监视事先登记的通信,由此在进行事先登记的通信时联动地执行与该通信对应的控制。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空调系统中导入了一般的网桥的情况下,由于能够遮断事先登记的通信,因此通用设备控制器有可能无法执行事先登记的控制。

另外,通信中继装置有通过进行与通信流量的大小对应的中继处理,来抑制通信流量的增大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2的通信中继装置在通信流量比限制值小的情况下使全部的数据通过,在通信流量超过限制值的情况下,执行基于发送目的地地址的信息的数据通信。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14/115317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260063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2的通信中继装置在通信流量大的情况下,执行基于发送目的地地址的信息的数据通信。因此在将专利文献2的通信中继装置导入到专利文献1的空调系统的情况下,也能够导致遮断事先登记的通信,而通用设备控制器无法执行与通信联动的控制的情况。即,即使在使用了专利文献2的通信中继装置作为空调系统的通信中继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陷入利用除了以自身为目的地的通信以外的通信的通信设备无法利用除了以自身为目的地的通信以外的通信的状况。另一方面,在使用中继器作为空调系统的通信中继装置的情况下,由于对全部的通信进行中继,因此不能削减通信流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向进行与除了以自身为目的地的通信以外的通信联动的控制的通信设备中继成为进行该控制的触发的通信,并且实现通信流量的削减的通信中继装置以及空调系统。

本发明的通信中继装置,对利用被分割为多个网段的网络连接的包括室内机以及室外机在内的多个通信设备在各网段间的通信进行中继,其中具有:多个通信端口,它们与多个网段分别对应;多个接收部,它们从多个网段分别接收帧;地址表,其与多个通信端口分别建立关联地登记多个网段的每一个的通信设备的地址的信息;缓存器,其暂时存储帧;中继设定部,其设定第一模式值和第二模式值来作为与帧的中继处理的动作模式对应的中继模式值,所述第一模式值对应于使全部的帧穿过的中继处理,所述第二模式值对应于基于帧的目的地地址的中继处理;中继判定部,其根据与在中继设定部中设定的中继模式值对应的动作模式,进行帧的中继处理;以及多个发送部,它们向与发送源不同的网段发送暂时存储于缓存器的帧,中继判定部在设定第一模式值作为中继模式值的情况下,或者在设定第二模式值作为中继模式值、并且在接收部中接收到的帧的目的地地址存在于地址表的情况下,使帧暂时存储于缓存器。

本发明根据在中继设定部中设定的中继模式值来切换中继处理的动作模式,因此对需要中继的帧能够全部进行中继,而对不一定需要中继的帧,能够基于通信设备的目的地信息进行中继或者遮断。因此,能够向进行与除了以自身为目的地的通信以外的通信联动的控制的通信设备中继成为进行该控制的触发的通信,并且实现通信流量的削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例示图1的空调系统具有的通信中继装置的物理的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2的通信中继装置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

图4是表示图3的通信中继装置进行中继处理的各帧的构成例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图3的通信中继装置具有的地址表的构成例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图3的通信中继装置具有的各缓存器的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7是例示表示帧的冲突时的优先级的代码的设定方法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图3的通信中继装置的整体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图3的中继设定部的中继模式值的设定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通信中继装置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

图11是表示在图10的通信中继装置的接收部中接收到的帧所包含的on/off设定的data的内容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图10的中继设定部的中继模式值的设定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通信中继装置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

图14是表示图13的中继设定部的中继模式值的设定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通信中继装置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

图16是表示在图15的通信中继装置的接收部中接收到的帧所包含的地址设定的data的内容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图15的中继设定部的中继模式值的设定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通信中继装置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

图19是表示图18的中继设定部的中继模式值的设定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通信中继装置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

图21是表示图20的中继设定部的中继模式值的设定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通信中继装置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

图23是表示在图22的通信中继装置的接收部中接收到的帧所包含的data设定的data的内容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图22的中继设定部的中继模式值的设定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通信中继装置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

图26是表示图25的中继设定部的中继模式值的设定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通信中继装置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

图28是表示在图27的通信中继装置的接收部中接收到的帧所包含的限界设定的data的内容的说明图。

图29是表示图27的中继设定部的中继模式值的设定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系统(空调冷热系统)的构成的框图。如图1所示,空调系统10具有集中控制器91以及92、室外机93、室内机94~96以及通信中继装置100,作为多个通信设备。集中控制器91以及92利用网段90a的总线97连接,室外机93以及室内机94~96利用网段90b的总线98连接。

集中控制器91以及92接受对空调系统10的操作并向室外机93以及室内机94~96发送动作控制信号。集中控制器91以及92例如具有由液晶显示面板构成的显示器(未图示)。

另外,集中控制器91以及92具有监视室外机93与室内机94~96的通信的功能。而且,集中控制器91以及92构成为在室外机93与室内机94~96之间进行了特定的通信时,与该通信联动地进行各种控制。

即,在本实施方式1中,集中控制器91以及92是进行与除了以自身为目的地的通信以外的通信联动的控制亦即联动控制的通信设备。另外,室外机93以及室内机94~96是进行成为集中控制器91以及92进行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通信设备。以下也将进行联动控制的通信设备称为“联动通信设备”。

集中控制器91以及92在室外机93与室内机94~96之间进行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时,例如执行与该通信联动地切换显示器的显示的控制,或者使该通信的内容以及动作的履历存储于内部存储器等(未图示)的处理作为联动控制。

通信中继装置100具备连接总线97的通信端口a、和连接总线98的通信端口b。通信端口a与网段90a连接。通信端口b与网段90b连接。通信中继装置100经由通信端口a以及b,对网段90a与网段90b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处理。以下,在不对通信端口a与通信端口b进行区分而进行统称的情况下,仅称为通信端口。

另外,如图1所示,在各通信设备设定有通信用的固有的地址。在图1的例子中,集中控制器91的地址设定为000,集中控制器92的地址设定为201。室外机93的地址设定为051,室内机94~96的地址分别设定为001~003。通信中继装置100的地址设定为052。

图2是例示通信中继装置100的物理的构成的框图。通信中继装置100具有第一发送接收电路121、第二发送接收电路122、微型计算机123、ram124、第一设定单元1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126。第一发送接收电路121、第二发送接收电路122、微型计算机123、ram124、第一设定单元1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126利用内部总线127连接。另外,第一发送接收电路121与通信端口a连接,第二发送接收电路122与通信端口b连接。以下,在不对第一设定单元125与第二设定单元126进行区分而进行总称的情况下,也仅称为设定单元。在后述的实施方式2~9中也相同。

第一发送接收电路121从网段90a经由通信端口a接收帧。第二发送接收电路122从网段90b经由通信端口b接收帧。另外,第一发送接收电路121在发送开始时监视通信端口a的占有状况,并在通信端口a未占有的时刻开始发送。即,若通信端口a被占有,则第一发送接收电路121从通信端口a成为未占有的状态之后开始帧的发送。同样地,第二发送接收电路122在发送开始时监视通信端口b的占有状况,并在通信端口b未占有的时刻开始发送。即,若通信端口b被占有,则第二发送接收电路122从通信端口b成为未占有的状态之后开始帧的发送。

微型计算机123判定是否需要第一发送接收电路121或者第二发送接收电路122接收的帧的中继,并将判定为需要中继的帧保存于ram124。即,第一发送接收电路121经由通信端口a发送由微型计算机123保存于ram124的帧。第二发送接收电路122经由通信端口b发送由微型计算机123保存于ram124的帧。此外,通过微型计算机123实现的上述各功能也可以通过由多个处理电路进行合作来实现。

第一设定单元1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126能够根据来自外部的设定操作,切换on的状态和off的状态,并保持与on的状态对应的值或者与off的状态对应的值。以下,将与on的状态对应的值称为“on值”,将与off的状态对应的值称为“off值”。能够通过微型计算机123读取on值以及off值。另外,也将在第一设定单元125中设定的on值或者off值称为“第一设定单元125的值”,也将在第二设定单元126中设定的on值或者off值称为“第二设定单元126的值”。

例如,第一设定单元125或者第二设定单元126也可以能够以机械的方式取为on的状态或者off的状态。

另外,第一设定单元125也可以具有存储信息的存储单元,并在存储单元存储表示第一设定单元125的状态的信息亦即第一设定单元125的值。在该情况下,第一设定单元125也可以基于经由通信端口a取得的帧的内容,决定取为on的状态,还是取为off的状态。而且,第一设定单元125也可以将与决定的状态对应的值作为第一设定单元125的值存储于存储单元。

同样地,也可以第二设定单元126具有存储信息的存储单元,并在存储单元存储表示第二设定单元126的状态的信息亦即第二设定单元126的值。该情况下,第二设定单元126也可以基于经由通信端口b取得的帧的内容,决定取为on的状态,还是取为off的状态。而且,第二设定单元126也可以将与决定的状态对应的值作为第二设定单元126的值存储于存储单元。

图3是表示通信中继装置100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如图3所示,第一发送接收电路121具有接收部101a和发送部102a,第二发送接收电路122具有接收部101b和发送部102b。接收部101a从网段90a接收帧。接收部101b从网段90b接收帧。微型计算机123具有中继判定部103a、中继判定部103b、中继设定部104a以及中继设定部104b。

以后,在不对中继判定部103a和中继判定部103b进行区分而进行总称的情况下,也仅称为中继判定部103。同样地,在不对中继设定部104a和中继设定部104b进行区分而进行总称的情况下,也仅称为中继设定部104。另外,在不对接收部101a和接收部101b进行区分而进行总称的情况下,也仅称为接收部101。同样地,在不对发送部102a和发送部102b进行区分而进行总称的情况下,也仅称为发送部102。对于上述各总称,在后述的实施方式2~9中也相同。

ram124存储登记有多个网段90a以及90b的每一个的通信设备的地址的地址表105、作为与通信中继装置100的中继处理相关的信息的变量亦即中继模式值106a以及中继模式值106b。中继模式值106a是表示与输入到通信端口a的帧的中继处理相关的动作模式的信息。中继模式值106b是表示与输入到通信端口b的帧的中继处理相关的动作模式的信息。

在此,动作模式具有与使全部的帧穿过的中继处理对应的中继器模式、和与基于帧的目的地地址的中继处理对应的网桥模式。而且,中继模式值106a以及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表示中继器模式的信息亦即“第一模式值”、或者表示网桥模式的信息亦即“第二模式值”。

另外,ram124作为缓存器107a以及107b发挥作用。发送部102a以及102b将暂时存储于缓存器107a以及107b的帧向与发送源不同的网段发送。以后,在不对缓存器107a和缓存器107b进行区分而进行总称的情况下,也仅称为缓存器。在后述的实施方式2~9中也相同。

第一设定单元125具有开关108a和存储装置109a。开关108a以机械的方式保持第一设定单元125的值。存储装置109a存储第一设定单元125的值。第二设定单元126具有开关108b和存储装置109b。开关108b以机械的方式保持第二设定单元126的值。存储装置109b存储第二设定单元126的值。

第一设定单元125的值和第二设定单元126的值例如构成为能够由空调系统10的设计者等在通信中继装置100的安装时等分别设定为任意的值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例示出第一设定单元125具有开关108a和存储装置109a双方,第二设定单元126具有开关108b和存储装置109b双方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即,第一设定单元125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开关108a以及存储装置109a中的至少一方。同样地,第二设定单元126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开关108b以及存储装置109b中的至少一方。

第一设定单元125在采用开关108a的构成的情况下,通过开关108a以机械的方式切换on的状态和off的状态,来设定作为表示第一设定单元125的状态的信息的on值或者off值即可。同样地,第二设定单元126在采用开关108b的构成的情况下,通过开关108b以机械的方式切换on的状态和off的状态,来设定作为表示第二设定单元126的状态的信息的on值或者off值即可。

另外,第一设定单元125也可以在采用存储装置109a的构成的情况下,在通信中继装置100的制造时等,在存储装置109a的存储区域设定on值或者off值。同样地,第二设定单元126也可以在采用存储装置109b的构成的情况下,在通信中继装置100的制造时等,在存储装置109b的存储区域设定on值或者off值。

中继设定部104a基于第一设定单元125的值设定中继模式值106a。中继设定部104b基于第二设定单元126的值设定中继模式值106b。以后,在不对中继模式值106a和中继模式值106b进行区分而进行总称的情况下,也仅称为中继模式值106。在后述的实施方式2~9中也相同。

图4是表示通信中继装置100进行中继处理的各帧的构成例的说明图。通信中继装置100进行中继处理的各帧包含:表示帧冲突时的优先级的代码pr、表示通信的发送源的地址(自己地址)的代码sa、以及表示通信中的接收目的地的地址亦即目的地地址(对方地址)的代码da。另外,各帧包含用于通信的控制的控制代码cc、表示电文的长度的电文长代码bc、表示进行通信的信息的代码data、表示用于确认帧的正常或者异常的帧检查代码的代码fcc以及表示肯定响应的代码ack。

接收部101a以及101b在帧接收时,确认帧检查代码fcc,判定接收到的帧是否正常。接收部101a在判定为正常的情况下,将经由通信端口a接收到的帧交给中继判定部103a。接收部101b在判定为正常的情况下,将经由通信端口b接收到的帧交给中继判定部103b。另外,接收部101a以及101b在判定为异常的情况下,将接收到的帧废弃。

图5是表示通信中继装置100具有的地址表105的构成例的说明图。通信中继装置100在电源接通后的初始处理中,对通信设备能够采用的全部地址尝试通信,并按照每个通信端口将能够通信的通信设备的地址存储到地址表105的地址存储区域at10。即,地址表105与多个通信端口的分别建立关联地登记多个网段的每一个的通信设备的地址的信息。

在此,对通信中继装置100在初始处理中,在地址表105存储地址的顺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通信中继装置100从通信端口a以及b对地址000的通信设备亦即集中控制器91发送要求响应的帧,作为初始处理。此时,在经由通信端口a接收到来自集中控制器91的响应的帧的情况下,通信中继装置100向地址表105的与通信端口a对应的地址存储区域at10存储作为响应发送源的集中控制器91的地址000。通信中继装置100对通信设备能够采用的全部地址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处理,并按照通信端口将有响应的通信设备的地址存储到地址表105的地址存储区域at10。这样,通信中继装置100存储与各通信端口连接的全部通信设备的地址。

在此,参照图3~图5,对微型计算机123的功能的构成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中继设定部104a读取第一设定单元125的值,识别动作模式设定为中继器模式和网桥模式的哪一个,并根据识别出的动作模式设定中继模式值106a。中继模式值106a取为表示中继器模式的第一模式值、和表示网桥模式的第二模式值两种值。例如,中继设定部104a在第一设定单元125处于on的状态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第一模式值,在第一设定单元125处于off的状态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第二模式值。

中继判定部103a在中继模式值106a为表示中继器模式的第一模式值的情况下,将从接收部101a交付的帧保存到缓存器107a。另外,中继判定部103a在中继模式值106a为表示网桥模式的第二模式值的情况下,判定在接收部101a中接收到的帧的目的地地址是否登记于地址表105。然后,中继判定部103a在接收部101a中接收的帧的目的地地址登记于地址表105的情况下,将从接收部101a交付的帧保存于缓存器107a。

更具体而言,若中继模式值106a为第一模式值,则中继判定部103a判定为需要中继。另外,若中继模式值106a为第二模式值,则中继判定部103a判定为在接收目的地的通信设备处在与发送源的通信设备不同的网段内的情况下,需要中继。即,中继判定部103a在中继模式值106a为第二模式值时,在从接收部101a交付的帧的目的地地址da不存储于地址表105的与通信端口a对应的地址存储区域at10,而存储于与通信端口b对应的地址存储区域at10的情况下,判定为需要中继。

中继判定部103a在判定为需要中继的情况下,将从接收部101a交付的帧保存到缓存器107a。另一方面,在中继模式值106a为第二模式值,并且从接收部101a交付的帧的目的地地址da未存储于与通信端口b对应的地址存储区域at10的情况下,不存在接收目的地的通信设备。由此在该情况下,中继判定部103a判定为不需要中继,不将从接收部101a交付的帧保存于缓存器107a而是废弃。

中继设定部104b读取第二设定单元126的值,识别动作模式设定为中继器模式和网桥模式的哪一个,并根据识别出的动作模式设定中继模式值106b。中继模式值106b取为表示中继器模式的第一模式值、和表示网桥模式的第二模式值这两个值。例如,中继设定部104b在第二设定单元126为on的状态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第一模式值,在第二设定单元126为off的状态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第二模式值。

中继判定部103b在中继模式值106b是表示中继器模式的第一模式值的情况下,将从接收部101b交付的帧保存到缓存器107b。另外,中继判定部103b在中继模式值106b是表示网桥模式的第二模式值的情况下,判定在接收部101b中接收的帧的目的地地址是否登记于地址表105。然后,中继判定部103b在接收部101b中接收道的帧的目的地地址登记于地址表105的情况下,将从接收部101b交付的帧保存到缓存器107b。

更具体而言,若中继模式值106b为第一模式值,则中继判定部103b判定为需要中继。另外,若中继模式值106b为第二模式值,则中继判定部103b在接收目的地的通信设备处在与发送源的通信设备不同的网段内的情况下,判定为需要中继。即,中继判定部103b在中继模式值106b为第二模式值时,在从接收部101b交付的帧的目的地地址da不存储于地址表105的与通信端口b对应的地址存储区域at10,而存储于与作为其它通信端口的通信端口a对应的地址存储区域at10的情况下,判定为需要中继。

中继判定部103b在判定为需要中继的情况下,将从接收部101b交付的帧保存到缓存器107b。另一方面,在中继模式值106b为第二模式值,并且从接收部101b交付的帧的目的地地址da未存储于与通信端口a对应的地址存储区域at10的情况下,不存在接收目的地的通信设备。因此在该情况下,中继判定部103b判定为不需要中继,不将从接收部101b交付的帧保存于缓存器107b而是废弃。

即,中继设定部104设定:与使全部的帧穿过的中继处理对应的第一模式值、和与基于帧的目的地地址的中继处理对应的第二模式值。中继判定部103在中继模式值106为第一模式值的情况下,将中继用的帧保存到缓存器。另外,中继判定部103在中继模式值106为第二模式值的情况下,若中继用的帧的目的地地址da存储于与自身对应的通信端口以外的通信端口的地址存储区域at10,则将该帧保存到缓存器。

图6是表示通信中继装置100具有的缓存器107a以及107b的构成例的示意图。中继判定部103a将经由通信端口a接收的帧保存到中继用的缓存器107a。在缓存器107a按照接收的顺序保存帧。发送部102b按照从旧到新的顺序发送保存于缓存器107a的帧。若帧的发送成功,则发送部102b从缓存器107a删除发送成功的帧。

另外,中继判定部103b将经由通信端口b接收的帧保存到中继用的缓存器107b。在缓存器107b也按照接收的顺序保存帧。发送部102a按照从旧到新的顺序发送保存于缓存器107b的帧。若帧的发送成功,则发送部102a从缓存器107b删除发送成功的帧。

另一方面,若帧的发送失败,则发送部102a以及102b进行帧的再发送直至发送成功。因此保存于缓存器107a以及107b的下一个预定发送的帧分别成为积蓄于缓存器107a以及107b的状态。

图7是例示帧的冲突时的优先级的代码pr的设定方法的说明图。第一发送接收电路121以及第二发送接收电路122监视通信路的占有状态,在通信路未被占有的情况下,发送部102a以及102b开始帧的发送。发送部102a以及102b在发送开始时进行冲突检测,在通信冲突时根据图4所示的优先级pr决定帧的胜出。

在图7的例子中,对优先级最高的帧设定优先级1。即,设定为随着图7的优先级的栏所示的数目增大为1、2、3、4,而优先级降低。例如,在产生了优先级1的帧与优先级2的帧的冲突的情况下,优先级1的帧胜出,而发送优先级1的帧。发送了优先级2的帧的通信设备由于冲突检测停止发送,并在下一个能够发送的时刻进行再发送。

例如,在图1的空调系统中,在通信端口b连接集中控制器91以及92,在通信端口a连接室外机93和室内机94~96。因此通过将第一设定单元125的值设定为on值,而中继模式值106a被设定为表示中继器模式的第一模式值,通信端口a的通信全部中继到通信端口b。由此集中控制器91以及92能够监视在室外机93与室内机94~96之间进行的通信。因此,集中控制器91以及92能够与在室外机93与室内机94~96之间进行的通信联动地,执行切换显示器的显示的控制等。另一方面,通过将第二设定单元126的值设定为off值,中继模式值106b被设定为表示网桥模式的第二模式值,通信端口b的通信进行基于网桥模式的向通信端口a的中继或者遮断。这样,在将第二设定单元126的值设定为与网桥模式对应的off值的情况下,与设定为与对全部的通信进行中继的中继器模式对应的on值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通信端口a的通信流量。

另外,本实施方式1中的通信中继装置100也可以具有兼具中继判定部103a的功能和中继判定部103b的功能的一个中继判定部103。另外,本实施方式1中的通信中继装置100也可以具有兼具中继设定部104a的功能和中继设定部104b的功能的一个中继设定部104。

即,中继设定部104设定与使全部的帧穿过的中继处理对应的第一模式值、和与基于帧的目的地地址的中继处理对应的第二模式值,来作为与帧的中继处理的动作模式对应的中继模式值106。而且,中继判定部103在中继设定部104中设定有第一模式值的情况下,或者在中继设定部104中设定第二模式值并且在接收部101a或者101b中接收到的帧的目的地地址存在于地址表105的情况下,使帧暂时存储于缓存器107a或者107b。

图8是表示通信中继装置100的整体的动作的流程图。参照图8,对通信中继装置100的整体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通信中继装置100通过对全部地址尝试通信来生成地址表105,作为初始处理(图8:步骤s101)。

接下来,发送部102b确认缓存器107a内有无帧(图8:步骤s102)。发送部102b在缓存器107a有帧的情况下(图8:步骤s102/是),对缓存器107a内的帧实施发送处理(图8:步骤s103)。另一方面,在缓存器107a内没有帧的情况下(图8:步骤s102/否),移至步骤s104。

另外,发送部102a确认缓存器107b内有无帧(图8:步骤s104)。发送部102a在缓存器107b有帧的情况下(图8:步骤s104/是),对缓存器107b内的帧实施发送处理(图8:步骤s105)。另一方面,在缓存器107b内没有帧的情况下(图8:步骤s104/否),移至步骤s106。

接下来,接收部101a确认有无经由通信端口a接收的帧(图8:步骤s106)。接收部101a在有接收帧的情况下(图8:步骤s106/是),将接收帧交给中继判定部103a(图8:步骤s107)。然后,中继设定部104a进行中继模式值106a的设定(图8:步骤s108)。

接下来,中继判定部103a读取中继模式值106a,判定是否是表示中继器模式的第一模式值。即,中继判定部103a基于中继模式值106a,识别是中继器模式还是网桥模式(图8:步骤s109)。然后,中继判定部103a在中继模式值106a为第一模式值的情况下(图8:步骤s109/是),将接收帧保存到缓存器107a(图8:步骤s111)。

中继判定部103a在中继模式值106a不是第一模式值的情况下(图8:步骤s109/否),确认接收帧的目的地地址da是否存在于地址表105的通信端口b的地址存储区域at10(图8:步骤s110)。中继判定部103a在接收帧的目的地地址da存在于地址表105的情况下(图8:步骤s110/是),将接收帧保存到缓存器107a(图8:步骤s111)。另一方面,中继判定部103a在接收帧的目的地地址da不存在于地址表105的情况下(图8:步骤s110/否),不保存接收帧(图8:步骤s112)。

另外,接收部101b确认有无经由通信端口b接收的帧(图8:步骤s113)。接收部101b在有接收帧的情况下(图8:步骤s113/是),将接收帧交给中继判定部103b(图8:步骤s114)。然后,中继设定部104b进行中继模式值106b的设定(图8:步骤s115)。

另外,中继判定部103b读取中继模式值106b,判定是否是表示中继器模式的第一模式值(图8:步骤s116)。中继判定部103b在中继模式值106b为第一模式值的情况下(图8:步骤s116/是),将接收帧保存到缓存器107b(图8:步骤s118)。

中继判定部103b在中继模式值106b不为第一模式值的情况下(图8:步骤s116/否),确认接收帧的目的地地址da是否存在于地址表105的通信端口a的地址存储区域at10(图8:步骤s117)。中继判定部103a在接收帧的目的地地址da存在于地址表105的情况下(图8:步骤s117/是),将接收帧保存到缓存器107b(图8:步骤s118)。另一方面,中继判定部103a在接收帧的目的地地址da不存在于地址表105的情况下(图8:步骤s117/否),不保存接收帧(图8:步骤s119)。

接着,返回到发送部102b确认缓存器107a内有无帧的处理(图8:步骤s102),通信中继装置100反复执行上述一系列的处理(图8:步骤s102~s119)。

另外,虽然在此按照在图8附加的编号的顺序对通信中继装置100的整体的动作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并行地进行发送部102a的处理和发送部102b的处理。另外,也可以并行地进行中继设定部104a以及中继判定部103a的处理、和中继设定部104b以及中继判定部103b的处理。

图9是表示通过图3的中继设定部104的中继模式值106的设定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基于图9,对图8的步骤s108以及s115所示的中继模式值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图8的步骤s108]

首先,对通过中继设定部104a的中继模式值106a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中继设定部104a读取第一设定单元125的值,判定第一设定单元125是否处于on的状态(图9:步骤s121)。

然后,中继设定部104a在第一设定单元125的值为on值,而判定为第一设定单元125处于on的状态的情况下(图9:步骤s121/是),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表示中继器模式的第一模式值(图9:步骤s122)。另一方面,中继设定部104a在第一设定单元125的值为off的值,而判定为第一设定单元125处于off的状态的情况下(图9:步骤s121/否),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表示网桥模式的第二模式值(图9:步骤s123)。

[图8的步骤s115]

接下来,对通过中继设定部104b的中继模式值106b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中继设定部104b读取第二设定单元126的值,判定第二设定单元126是否为on的状态(图9:步骤s121)。

然后,中继设定部104b在第二设定单元126的值为on值,而判定为第二设定单元126是on的状态的情况下(图9:步骤s121/是),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表示中继器模式的第一模式值(图9:步骤s122)。另一方面,中继设定部104b在第二设定单元126的值为off值,而判定为第二设定单元126是off的状态的情况下(图9:步骤s121/否),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表示网桥模式的第二模式值(图9:步骤s123)。

另外,本实施方式1中的中继模式值106的设定处理并不限定于图9的流程图。例如,也可以预先使中继器模式与第一设定单元125的off的状态建立关联,且在第一设定单元125为off的状态的情况下,中继判定部103a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中继器模式。同样地,也可以预先使中继器模式与第二设定单元126的off的状态建立关联,且在第二设定单元126为off的状态的情况下,中继判定部103b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中继器模式。另外,也可以在图8的步骤s101所示的初始处理后仅进行一次图9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静态地固定中继模式值106a以及中继模式值106b中的至少一方。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1中的通信中继装置100根据在中继设定部104中设定的中继模式值106切换中继处理的动作模式,因此对于需要中继的帧能够全部进行中继,对于不一定需要中继的帧,能够基于通信设备的目的地信息进行中继或者遮断。即,在通信中继装置100中,空调系统10的设计者等能够根据空调系统10的构成内容,设定第一设定单元1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126的状态。因此通信中继装置100能够根据与各通信端口连接的通信设备的特性,切换与输入到各通信端口的帧的中继处理相关的动作模式。因此根据通信中继装置100,能够对进行与除了以自身为目的地的通信以外的通信联动的控制的通信设备中继成为进行该控制的触发的通信,并实现通信流量的削减。

在此,在图1的构成例中,例示通过任意地设定中继模式值106得到的效果。在图1的空调系统10中,与通信端口a连接的室外机93与室内机94~96进行控制系统的通信,与通信端口b连接的集中控制器91以及92进行操作系统的通信。而且,集中控制器91以及92将在室外机93与室内机94~96之间进行的控制系统的通信利用于联动控制。

另外,在图1的空调系统10中,在代替通信中继装置100而导入专利文献2的通信中继装置的构成中,在通信流量较大的情况下,不将在室外机93与室内机94~96之间进行的通信中继到集中控制器91以及92。因此,集中控制器91以及92不能与在室外机93与室内机94~96之间进行的通信联动例如进行切换显示器的显示这样的联动控制。

对于这点,在具备了通信中继装置100的空调系统10中,通过将连接有进行控制系统的通信的通信设备的通信端口a的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第一模式值,在室外机93与室内机94~96之间进行的通信全部中继到集中控制器91以及92。因此,集中控制器91以及92能够利用在室外机93与室内机94~96之间进行的通信进行联动控制。即,通信中继装置100能够通过调整第一设定单元125的值以及第二设定单元126的值,将向允许通信延迟的通信端口的中继处理所涉及的动作模式设定为中继器模式。因此根据通信中继装置100,能够将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中继到联动通信设备。

另外,通过将连接有进行操作系统的通信的通信设备的通信端口b的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第二模式值,能够降低连接了进行控制系统的通信的通信设备的通信端口a的通信流量。即,通信中继装置100能够通过调整第一设定单元125的值以及第二设定单元126的值,将向不允许通信延迟的通信端口的中继处理所涉及的动作模式设定为网桥模式。因此根据通信中继装置100,能够降低连接有进行控制系统的通信的通信设备的通信端口的通信流量,因此能够缩短通信延迟,提高制冷剂的控制性能。

即,在通信中继装置100中,能够任意地设定与帧的中继处理相关的动作模式,并且能够任意地切换动作模式的设定。而且通信中继装置100对需要中继的帧全部进行中继,对不一定需要中继的帧,基于通信设备的目的地信息执行中继或者遮断。因此根据通信中继装置100,能够不妨碍联动通信设备的联动控制,而使连接了控制系统的通信设备的通信端口的通信流量降低。

实施方式2.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2的空调系统具有的通信中继装置200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另外,通信中继装置200的物理的构成与图2所示的构成相同。即,通信中继装置200代替第一设定单元1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126,而具有第一设定单元2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226。另外,微型计算机123代替中继设定部104a以及104b,而具备具有与它们相同的功能的中继设定部204a以及204b。

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的通信中继装置100构成为由空调系统的设计者等设定第一设定单元125的值以及第二设定单元126的值。但是若能够基于通过通信得到的信息,设定第一设定单元125的值以及第二设定单元126的值,则能够进行更灵活的中继处理。

因此,本实施方式2中的通信中继装置200构成为能够使用通信的帧即对自身发送的帧或者中继的帧来设定第一设定单元225的值以及第二设定单元226的值。以下参照图10,对通信中继装置200的功能构成进行具体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第一设定单元225具有存储装置209a。存储装置209a存储第一设定单元225的值。第二设定单元226具有存储装置209b。存储装置209b存储第二设定单元226的值。第一设定单元225的值以及第二设定单元226的值有与on的状态对应的on值、和与off的状态对应的off值。通过中继设定部204a设定第一设定单元225的值,并通过中继设定部204b设定第二设定单元226的值。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接收部101a具有将经由通信端口a接收到的帧发送给中继设定部204a的功能,接收部101b具有将经由通信端口b接收到的帧发送给中继设定部204b的功能。

图11是表示在图10的通信中继装置200的接收部101中接收到的帧所包含的on/off设定的data的内容的说明图。on/off设定的data是表示动作模式的信息,是与第一设定单元225的值以及第二设定单元226的值对应的数据。如图11所示,on/off设定的data具有指令的信息和操作数1的信息。

在on/off设定的data,作为指令的种类,存在设定单元on和设定单元off。即,on/off设定的data具有表示设定单元on或者设定单元off的信息来作为指令的信息。

在on/off设定的data,作为操作数1的信息,存在表示设定的通信端口的种类的信息。即,on/off设定的data具有意思是通信端口a的信息,意思是通信端口b的信息,或者意思是通信端口a与通信端口b双方即意思是两个端口的信息,作为操作数1的信息。

中继设定部204在指令为设定单元on的情况下,将与操作数1所设定的通信端口对应的设定单元的值设定为on值。更具体而言,中继设定部204在操作数1为通信端口a的情况下,将第一设定单元225的存储装置209a的值设定为on值,在操作数1为通信端口b的情况下,将第二设定单元226的存储装置209b的值设定为on值。另外,中继设定部204在操作数1为两个端口的情况下,将第一设定单元225的存储装置209a的值以及第二设定单元226的存储装置209b的值设定为on值。

中继设定部204在指令为设定单元off的情况下,将与操作数1所设定的通信端口对应的设定单元的值设定为off值。更具体而言,中继设定部204在操作数1为通信端口a的情况下,将存储装置209a内的第一设定单元225的值设定为off值,在操作数1为通信端口b的情况下,将存储装置209b内的第二设定单元226的值设定为off值。另外,中继设定部204在操作数1为两个端口的情况下,将第一设定单元225的值以及第二设定单元226的值设定为off值。

中继设定部204a从接收部101a取得接收帧,并识别接收帧的data的内容是否是图11所示的on/off设定的data。然后,中继设定部204a在接收帧的data的内容是on/off设定的data的情况下,根据on/off设定的内容,设定第一设定单元225的值或者第二设定单元226的值。

另外,中继设定部204a与实施方式1的中继设定部104a相同,在第一设定单元225的值为on值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表示中继器模式的第一模式值。另一方面,中继设定部204a在第一设定单元225的值为off值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表示网桥模式的第二模式值。

中继设定部204b从接收部101b取得接收帧,并识别接收帧的data的内容是否是图11所示的on/off设定的data。然后,中继设定部204b在接收帧的data的内容是on/off设定的data的情况下,根据on/off设定的内容,设定第一设定单元225的值或者第二设定单元226的值。

另外,中继设定部204b与实施方式1的中继设定部104b相同,在第二设定单元226的值为on值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表示中继器模式的第一模式值。另一方面,中继设定部204b在第二设定单元226的值为off值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表示网桥模式的第二模式值。

图12是表示通过图10的中继设定部204进行的中继模式值106的设定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通信中继装置200的整体的动作与图8所示的通信中继装置100的整体的动作相同。因此,在此基于图12对图8的步骤s108以及s115所示的中继模式值106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图9相同的步骤,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8的步骤s108]

首先,对通过中继设定部204a的中继模式值106a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中继设定部204a从接收部101a取得接收帧,并读取接收帧的data(图12:步骤s221)。然后,中继设定部204a确认接收帧的data是否是on/off设定的data(图12:步骤s222)。此时,若接收帧的data是on/off设定的data(图12:步骤s222/是),则中继设定部204a根据on/off设定的内容,对第一设定单元225或者第二设定单元226设定on值或者off值(图12:步骤s223)。另一方面,若接收帧的data不为on/off设定的data(图12:步骤s222/否),则中继设定部204a不进行任何动作,并移至步骤s121。

然后,中继设定部204a与图9中的中继设定部104a同样地实施图12的步骤s121~s123所示的一系列的动作。

[图8的步骤s115]

接下来,对通过中继设定部204b的中继模式值106b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中继设定部204b从接收部101b取得接收帧,并读取接收帧的data(图12:步骤s221)。然后,中继设定部204b确认接收帧的data是否是on/off设定的data(图12:步骤s222)。此时,若接收帧的data是on/off设定的data(图12:步骤s222/是),则中继设定部204b根据on/off设定的内容,对第一设定单元225或者第二设定单元226设定on值或者off值(图12:步骤s223)。另一方面,若接收帧的data不是on/off设定的data(图12:步骤s222/否),则中继设定部204b不进行任何动作,并移至步骤s121。

然后,中继设定部204b与图9中的中继设定部104b相同地,实施图12的步骤s121~s123所示的一系列的动作。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2中,例示出中继设定部204对设定单元设定on值或者off值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中继设定部204也可以对微型计算机123的内部存储器等(未图示)设定on值或者off值。

如以上那样,通信中继装置200根据在中继设定部204中设定的中继模式值106切换中继处理的动作模式,因此对需要中继的帧能够全部进行中继,对于不一定需要中继的帧,能够基于通信设备的目的地信息进行中继或者遮断。因此能够向进行与除了以自身为目的地的通信以外的通信联动的控制的通信设备中继成为进行该控制的触发的通信,并且实现通信流量的削减。

另外,本实施方式2中的通信中继装置200能够基于对自身发送的帧或者进行中继的帧来设定第一设定单元225的值以及第二设定单元226的值。即,本实施方式2中的中继设定部204构成为基于在接收部101中接收的帧所包含的表示动作模式的信息,设定中继模式值106。因此在空调系统安装了通信中继装置200的情况下,联动通信设备等空调系统所连接的全部的通信设备能够通过发送的帧,来设定第一设定单元225的值以及第二设定单元226的值。即,通信中继装置200能够根据与空调系统连接的通信设备的要求来设定中继模式值106,因此能够进行利用除了以自身为目的地的通信以外的通信的通信设备的联动控制,并且通过网桥模式实现通信流量的削减。

实施方式3.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3的空调系统具有的通信中继装置300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另外,通信中继装置300的物理的构成与图2所示的构成相同。即,通信中继装置300代替第一设定单元1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126,而具有第一设定单元3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326。另外,微型计算机123代替中继设定部104a以及104b,而具备具有与它们相同的功能的中继设定部304a以及304b。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以及2中,存在将设定单元的值设定为on值或者off值的麻烦。另一方面,空调系统设计为进行控制系统的通信的通信设备采用的地址的范围与进行操作系统的通信的通信设备采用的地址的范围不重复。因此能够根据帧所包含的地址的值,识别与空调系统的通信系统相关的构成内容。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3中,采用在通信中继装置300的第一设定单元3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326预先设定进行控制系统的通信的通信设备采用的地址的范围、和进行操作系统的通信的通信设备采用的地址的范围这样的构成。以下参照图13对通信中继装置300的功能构成进行具体的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以及2相同的构成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第一设定单元325具有开关308a和存储装置309a。开关308a以机械的方式保持第一设定单元325的值。存储装置309a存储第一设定单元325的值。第二设定单元326具有开关308b和存储装置309b。开关308b以机械的方式保持第二设定单元326的值。存储装置309b存储第二设定单元326的值。

预先设定的第一设定单元325的值以及第二设定单元326的值在空调系统中,表示进行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通信设备的地址。例如,进行控制系统的通信的通信设备进行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因此也可以预先设定进行控制系统的通信的通信设备能够采用的地址的范围,作为第一设定单元325的值以及第二设定单元326的值。以后也将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称为“触发通信”,也将进行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通信设备称为“触发通信设备”。另外,第一设定单元325的值也称为设定给第一设定单元325的地址,第二设定单元326的值也称为设定给第二设定单元326的地址。

另外,在图13中例示出第一设定单元325具有开关308a和存储装置309a双方,第二设定单元326具有开关308b和存储装置309b双方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即,第一设定单元325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开关308a以及存储装置309a中的至少一方。同样地,第二设定单元326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开关308b以及存储装置309b中的至少一方。

在第一设定单元325采用开关308a的构成的情况下,第一设定单元325构成为具有多个开关308a即可。而且,第一设定单元325通过组合多个开关308a的机械的on或者off的状态,表现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作为第一设定单元325的值即可。同样地,在第二设定单元326采用开关308b的构成的情况下,第二设定单元326构成为具有多个开关308b即可。而且,第二设定单元326通过组合多个开关308b的机械的on或者off的状态,表现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作为第二设定单元326的值即可。

另外,在第一设定单元325采用存储装置309a的构成的情况下,第一设定单元325也可以在通信中继装置300的制造时等,在存储装置309a的存储区域设定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作为第一设定单元325的值。同样地,在第二设定单元326采用存储装置309b的构成的情况下,第二设定单元326也可以在通信中继装置300的制造时等,在存储装置309b的存储区域设定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作为第二设定单元326的值。

在此,第一设定单元325的值与第二设定单元326的值既可以相同,也可以相互不同。即,设定单元的值也可以对每个通信端口独立设定。而且,可以仅设定一个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作为第一设定单元325的值或者第二设定单元326的值,也可以设定多个。此外也可以是在第一设定单元3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326中的至少一个不设定一个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的状态。

中继设定部304a通过对从接收部101a接收的帧的发送源地址、和设定在第一设定单元325的地址进行比较,确定触发通信设备,对向连接了联动通信设备的通信端口的通信进行中继。同样地,中继设定部304b通过对从接收部101b接收的帧的发送源地址、和设定在第二设定单元326的地址进行比较,确定触发通信设备,对向连接了联动通信设备的通信端口的通信进行中继。

即,中继设定部304a在地址表105的通信端口a的地址存储区域at10存在设定给第一设定单元325的地址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表示中继器模式的第一模式值。另一方面,中继设定部304a在地址表105的通信端口a的地址存储区域at10不存在设定给第一设定单元325的地址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表示网桥模式的第二模式值。

另外,中继设定部304b在地址表105的通信端口b的地址存储区域at10存在设定给第二设定单元326的地址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表示中继器模式的第一模式值。另外,中继设定部304b在地址表105的通信端口b的地址存储区域at10不存在设定给第二设定单元326的地址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表示网桥模式的第二模式值。

如以上那样,按照多个通信端口设置本实施方式3中的中继设定部304,各中继设定部304分别预先具有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的信息。另外,中继设定部304在地址表105的与该中继设定部304对应的通信端口的存储区域存在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的信息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设定为第一模式值。

另外,在图13中例示出通信中继装置300具有第一设定单元325和第二设定单元326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通信中继装置300也可以具有与第一设定单元3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326相同地发挥作用,且设定有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的一个设定单元。

图14是表示通过图13的中继设定部304的中继模式值106的设定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通信中继装置300的整体的动作与图8所示的通信中继装置100的整体的动作相同。因此,在此基于图14对图8的步骤s108以及s115所示的中继模式值106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图8的步骤s108]

首先,对通过中继设定部304a的中继模式值106a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中继设定部304a从地址表105的通信端口a的地址存储区域at10检索设定在第一设定单元325的地址(图14:步骤s321)。此时,中继设定部304a在检测到地址的情况下(图14:步骤s322/是),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表示中继器模式的第一模式值(图14:步骤s323)。另一方面,中继设定部304a在未检测到地址的情况下(图14:步骤s322/否),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表示网桥模式的第二模式值(图14:步骤s324)。

[图8的步骤s115]

接下来,对通过中继设定部304b的中继模式值106b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中继设定部304b从地址表105的通信端口b的地址存储区域at10检索设定在第二设定单元326的地址(图14:步骤s321)。此时,中继设定部304b在检测到地址的情况下(图14:步骤s322/是),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表示中继器模式的第一模式值(图14:步骤s323)。另一方面,中继设定部304b在未检测到地址的情况下(图14:步骤s322/否),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表示网桥模式的第二模式值(图14:步骤s324)。

如以上那样,通信中继装置300根据在中继设定部304中设定的中继模式值106切换中继处理的动作模式,因此对需要中继的帧能够全部进行中继,对于不一定需要中继的帧,能够基于通信设备的目的地信息进行中继或者遮断。因此能够向进行与除了以自身为目的地的通信以外的通信联动的控制的通信设备中继成为进行该控制的触发的通信,并且实现通信流量的削减。

另外,本实施方式3中的通信中继装置300能够根据给予的设定单元的值,确定连接了触发通信设备的通信端口,因此能够全部对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进行中继。另外,通信中继装置300对于连接了触发通信设备的通信端口以外的通信端口的通信,基于与该通信端口连接的通信设备的目的地信息进行中继或者遮断。

即,通信中继装置300基于给予的设定单元的值判断是否是从触发通信设备发送的帧,并根据判断的结果执行该帧的中继处理。因此,根据通信中继装置300,能够保持利用除了以自身为目的地的通信以外的通信的通信设备能够实施联动控制的环境,并且通过网桥模式实现通信流量的削减。另外,本实施方式1的通信中继装置100基于空调系统的设计者等设定的设定单元的值,由中继设定部104设定中继模式值106。对于这一点,本实施方式3的通信中继装置300基于预先给予的共同的设定单元的值,由中继设定部304设定中继模式值106,因此能够消除空调系统的设计者等的麻烦。另外,本实施方式3的特征的构成内容能够编入上述的实施方式1或2的构成内容。

实施方式4.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空调系统具有的通信中继装置400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另外,通信中继装置400的物理的构成与图2所示的构成相同。即,通信中继装置400代替第一设定单元1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126,而具有第一设定单元4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426。另外,微型计算机123代替中继设定部104a以及104b,而具备具有与它们相同的功能的中继设定部404a以及404b。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3中的通信中继装置300中,使用预先给予的地址设定第一设定单元3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326的值,但在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根据系统构成而动态地变化的情况下,有联动通信设备不能够进行联动控制的可能性。

因此,本实施方式4中的通信中继装置400构成为能够使用通信的帧对第一设定单元4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426设定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以下,参照图15,对通信中继装置400的功能构成进行具体的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3相同的构成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第一设定单元425具有存储装置409a。存储装置409a存储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作为第一设定单元425的值。通过中继设定部404a设定第一设定单元425的值。

第二设定单元426具有存储装置409b。存储装置409b存储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作为第二设定单元426的值。通过中继设定部404b设定第二设定单元426的值。

图16是表示在图15的通信中继装置400的接收部101中接收的帧所包括的地址设定的data的内容的说明图。地址设定的data是与第一设定单元425的值以及第二设定单元426的值对应的数据。如图16所示,地址设定的data具有指令的信息、操作数1的信息以及操作数2的信息。

在地址设定的data中作为指令的种类存在地址增加和地址删除。即,地址设定的data具有表示地址增加或者地址删除的信息,作为指令的信息。地址设定的data具有意思是通信端口a的信息,意思是通信端口b的信息,或者意思是两个端口的信息,作为操作数1的信息。地址设定的data具有地址的值,作为操作数2的信息。

中继设定部404在地址设定的指令为地址增加的情况下,在操作数1所设定的通信端口增加操作数2所设定的地址的值。更具体而言,中继设定部404在操作数1为通信端口a的情况下,在第一设定单元425的存储装置409a增加操作数2所设定的地址的值,在操作数1为通信端口b的情况下,在第二设定单元426的存储装置409b增加操作数2所设定的地址的值。另外,中继设定部404在操作数1为两个端口的情况下,向第一设定单元425的存储装置409a的值以及第二设定单元426的存储装置409b增加操作数2所设定的地址的值。

中继设定部404在地址设定的指令为地址删除的情况下,从操作数1所设定的通信端口删除操作数2所设定的地址的值。更具体而言,中继设定部404在操作数1为通信端口a的情况下,从第一设定单元425的存储装置409a删除操作数2所设定的地址的值,在操作数1为通信端口b的情况下,从第二设定单元426的存储装置409b删除操作数2所设定的地址的值。另外,中继设定部404在操作数1为两个端口的情况下,从第一设定单元425的存储装置409a以及第二设定单元426的存储装置409b删除操作数2所设定的地址的值。

中继设定部404a从接收部101a取得接收帧,并识别接收帧的data的内容是否是图16所示的地址设定的data。另外,中继设定部404a在接收帧的data的内容是地址设定的data的情况下,根据地址设定的内容设定第一设定单元425的值或者第二设定单元426的值。

中继设定部404a与实施方式3的中继设定部304a相同地设定中继模式值106a。即,中继设定部404a在地址表105的通信端口a的地址存储区域at10存在设定给第一设定单元425的地址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第一模式值。另外,中继设定部404a在地址表的通信端口a的地址存储区域at10不存在设定给第一设定单元425的地址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第二模式值。

中继设定部404b从接收部101b取得接收帧,并识别接收帧的data的内容是否是图16所示的地址设定的data。另外,中继设定部404b在接收帧的data的内容为地址设定的data的情况下,根据地址设定的内容设定第一设定单元425的值或者第二设定单元426的值。

并且,中继设定部404b与实施方式3的中继设定部304b相同地设定中继模式值106b。即,中继设定部404b在地址表105的通信端口b的地址存储区域at10存在设定给第二设定单元426的地址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第一模式值。另外,中继设定部404b在地址表的通信端口a的地址存储区域at10不存在设定给第二设定单元426的地址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第二模式值。

如以上那样,按照多个通信端口设置本实施方式4中的中继设定部404,各中继设定部404分别具有从在接收部101中接收的帧取得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的信息的功能。另外,中继设定部404在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的信息存在于地址表105的与该中继设定部404对应的通信端口的存储区域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设定为第一模式值。

图17是表示通过图15的中继设定部404的中继模式值106的设定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通信中继装置400的整体的动作与图8所示的通信中继装置100的整体的动作相同。因此,在此,基于图17,对图8的步骤s108以及s115所示的中继模式值106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此外,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3的图14相同的步骤,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8的步骤s108]

首先,对通过中继设定部404a的中继模式值106a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中继设定部404a从接收部101a取得接收帧,并读取接收帧的data(图17:步骤s421)。然后,中继设定部404a确认接收帧的data的内容是否是地址设定的指令(图17:步骤s422)。此时,若接收帧的data是地址设定的指令(图17:步骤s422/是),则中继设定部404a根据地址设定的内容,对第一设定单元425或者第二设定单元426进行地址的增加或者删除(图17:步骤s423)。另一方面,若接收帧的data不是地址设定的指令(图17:步骤s422/否),则中继设定部404a不进行任何动作,而移至步骤s321。然后,中继设定部404a与图14中的中继设定部104a相同地实施图17的步骤s321~s324所示的一系列的动作。

[图8的步骤s115]

接下来,对通过中继设定部404b的中继模式值106b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中继设定部404b从接收部101b取得接收帧,并读取接收帧的data(图17:步骤s421)。然后,中继设定部404b确认接收帧的data的内容是否是地址设定的指令(图17:步骤s422)。此时,若接收帧的data是地址设定的指令(图17:步骤s422/是),则中继设定部404b根据地址设定的内容,对第一设定单元425或者第二设定单元426进行地址的增加或者删除(图17:步骤s423)。另一方面,若接收帧的data不是地址设定的指令(图17:步骤s422/否),则中继设定部404b不进行任何动作,而移至步骤s321。然后,中继设定部404b与图14中的中继设定部104b相同地实施图17的步骤s321~s324所示的一系列的动作。

如以上那样,通信中继装置400根据在中继设定部404中设定的中继模式值106切换中继处理的动作模式,因此对需要中继的帧能够全部进行中继,对于不一定需要中继的帧,能够基于通信设备的目的地信息进行中继或者遮断。因此,能够向进行与除了以自身为目的地的通信以外的通信联动的控制的通信设备中继成为进行该控制的触发的通信,并且实现通信流量的削减。

另外,本实施方式4中的通信中继装置400能够使用对自身发送的帧或者进行中继的帧进行作为设定单元的值的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的设定。由此,通信中继装置400即使在由于空调系统的变化,而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由与空调系统连接的全部的通信设备通过发送的帧设定第一设定单元4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426。因此,例如,即使在由专利文献1那样的操作者等,新设定了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的情况下,通信中继装置400也能够设定为全部对来自触发通信设备的通信进行中继。另外,本实施方式4的特征的构成内容能够编入上述的实施方式1~3的构成内容。

实施方式5.

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空调系统具有的通信中继装置500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此外,通信中继装置500的物理的构成与图2所示的构成相同。即,通信中继装置500代替第一设定单元1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126,而具有第一设定单元5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526。另外,微型计算机123代替中继设定部104a以及104b,而具备具有与它们相同的功能的中继设定部504a以及504b。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4中,例示按照通信端口设定与通信的中继处理相关的动作模式的构成。但是,也有在一个通信端口组合连接有触发通信设备、和不进行触发通信的通信设备的情况,不进行触发通信的通信设备的通信本来并不一定需要进行中继。即,在实施方式1~4的构成中,在触发通信设备和不进行触发通信的通信设备与一个通信端口连接的情况下,即使是不进行触发通信的通信设备发送的帧,若连接了该通信设备的通信端口设定为中继器模式,则一定进行中继。

因此,本实施方式5的通信中继装置500构成为每次接收部101接收帧,中继设定部504都从接收部101取得帧。而且,中继设定部504构成为识别从接收部101取得的帧所包括的自己地址亦即sa,并判断sa是否是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之后基于判断的结果进行中继模式值106的设定处理。以下,参照图18,对通信中继装置500的功能构成进行具体的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4相同的构成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第一设定单元525具有开关508a和存储装置509a。开关508a以机械的方式保持作为第一设定单元525的值。存储装置509a存储作为第一设定单元525的值。

第一设定单元525的值在开关508a中,既能够如实施方式1那样任意地设定,也能够如实施方式3那样,预先设定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另外,第一设定单元525的值也可以通过中继设定部504a设定在存储装置509a内。即,中继设定部504a也可以在存储装置509a的存储区域设定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作为第一设定单元525的值。

第二设定单元526具有开关508b和存储装置509b。开关508b以机械的方式保持作为第二设定单元526的值。存储装置509b存储作为第二设定单元526的值。

第二设定单元526的值在开关508b中,既可以如实施方式1那样任意地设定,也可以如实施方式3那样,预先设定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另外,第二设定单元526的值也可以通过中继设定部504b设定在存储装置509b内。即,中继设定部504b在存储装置509b的存储区域设定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作为第二设定单元526的值。

此外,第一设定单元525只要构成为至少具有开关508a以及存储装置509a中的存储装置509a即可,第二设定单元526只要构成为至少具有开关508b以及存储装置509b中的存储装置509b即可。第一设定单元5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526的具体的构成内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3的第一设定单元3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326相同。

而且,第一设定单元525的值与第二设定单元526的值既可以相同,也可以相互不同。即,设定单元的值也可以按照通信端口独立设定。而且,既可以仅设定一个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作为第一设定单元525的值或者第二设定单元526的值,也可以设定多个。并且,也可以是在第一设定单元5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526中的至少一个未设定一个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的状态。

中继设定部504a与实施方式4的中继设定部404a相同地,识别从接收部101a取得的接收帧的data的内容是否是图16所示的地址设定的data。然后,中继设定部504a在接收帧的data是地址设定的data的情况下,根据地址设定的内容,设定第一设定单元525的值或者第二设定单元526的值。

另外,中继设定部504a识别接收帧的sa,在接收帧的sa与设定在第一设定单元525的地址一致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表示中继器模式的第一模式值。另外,中继设定部504a在接收帧的sa与设定再第一设定单元125的地址不一致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表示网桥模式的第二模式值。

中继设定部504b与实施方式4的中继设定部404b相同地,识别从接收部101b取得的接收帧的data的内容是否是图16所示的地址设定的data。然后,中继设定部504b在接收帧的data是地址设定的data的情况下,根据地址设定的内容,设定第一设定单元525的值或者第二设定单元526的值。

另外,中继设定部504b识别接收帧的sa,在接收帧的sa与设定在第二设定单元526的地址一致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表示中继器模式的第一模式值。另外,中继设定部504b在接收帧的sa与设定在第一设定单元125的地址不一致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表示网桥模式的第二模式值。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5中的中继设定部504具有从在接收部101中接收的帧取得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的信息的功能。而且,中继设定部504从在接收部101中接收的帧取得作为该帧的发送源的通信设备的地址作为发送源地址信息,并在取得的发送源地址信息包含于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的信息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设定为第一模式值。

图19是表示通过图18的中继设定部504的中继模式值106的设定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通信中继装置500的整体的动作与图8所示的通信中继装置100的整体的动作相同。因此,在此,基于图19,对图8的步骤s108以及s115所示的中继模式值106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此外,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4的图17相同的步骤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8的步骤s108]

首先,对通过中继设定部504a的中继模式值106a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中继设定部504a与图17中的中继设定部504a相同地,实施图17的步骤s421~s423所示的一系列的动作。即,中继设定部504a从接收部101a取得接收帧,并基于接收帧的data,进行第一设定单元525的地址设定。

另外,中继设定部504a根据设定在第一设定单元525的地址,检索接收帧的sa(图19:步骤s521)。此时,在检测到接收帧的sa所示出的地址的情况下(图19:步骤s322/是),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第一模式值(图19:步骤s323)。另一方面,在未检测到接收帧的sa所示出的地址的情况下(图19:步骤s322/否),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第二模式值(图19:步骤s324)。

中继设定部504a对每个帧,执行上述一系列的动作。

[图8的步骤s115]

接下来,对通过中继设定部504b的中继模式值106b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中继设定部504b与图17中的中继设定部504b相同地,实施图17的步骤s421~s423所示的一系列的动作。即,中继设定部504b从接收部101b取得接收帧,并基于接收帧的data,进行第二设定单元526的地址设定。

另外,中继设定部504b根据设定在第二设定单元526的地址,检索接收帧的sa(图19:步骤s521)。此时,在检测到接收帧的sa所示出的地址的情况下(图19:步骤s322/是),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第一模式值(图19:步骤s323)。另一方面,在未检测到接收帧的sa所示出的地址的情况下(图19:步骤s322/否),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第二模式值(图19:步骤s324)。

中继设定部504b对每个帧,执行上述一系列的动作。

如以上那样,通信中继装置500根据在中继设定部504中设定的中继模式值106切换中继处理的动作模式,因此对需要中继的帧能够全部进行中继,对于不一定需要中继的帧,能够基于通信设备的目的地信息进行中继或者遮断。因此,能够向进行与除了以自身为目的地的通信以外的通信联动的控制的通信设备中继成为进行该控制的触发的通信,并且实现通信流量的削减。

另外,本实施方式5中的通信中继装置500对每个接收帧识别sa,并对设定在第一设定单元525或者第二设定单元526的地址与sa进行比较。而且,在是触发通信设备发送的帧的情况下,将动作模式设定为中继器模式对通信进行中继,在其以外的情况下,将动作模式设定为网桥模式,基于通信设备的目的地信息执行通信的中继或者遮断。即,根据通信中继装置500,能够仅对触发通信设备的通信进行中继,因此能够不妨碍联动通信设备的联动控制,而进一步削减通信流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5中,例示出中继设定部504具有根据在接收部101中接收的帧取得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的信息的功能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中继设定部504也可以通过来自外部的设定预先具有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的信息。该情况下,中继设定部504也可以不具有从帧取得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的信息的功能。另外,本实施方式5的特征的构成内容能够编入上述的实施方式1~4的构成内容。

实施方式6.

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空调系统具有的通信中继装置600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此外,通信中继装置600的物理的构成与图2所示的构成相同。即,通信中继装置600代替第一设定单元1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126,而具有第一设定单元6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626。另外,微型计算机123代替中继设定部104a以及104b,而具备具有与它们相同的功能的中继设定部604a以及604b。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5中,根据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设定中继模式,但触发通信设备不一定一直进行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を行。即,有触发通信设备发送不为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内容的帧的情况。

因此,本实施方式6的通信中继装置600采用通过识别表示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内容,即、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种类的触发通信信息,来仅对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进行中继这样的构成。以下,参照图20,对通信中继装置600的功能构成进行具体的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5相同的构成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第一设定单元625具有开关608a和存储装置609a。开关608a以机械的方式保持第一设定单元625的值。存储装置609a存储第一设定单元625的值。第二设定单元626具有开关608b和存储装置609b。开关608b以机械的方式保持第二设定单元626的值。存储装置609b存储第二设定单元626的值。第一设定单元625的值以及第二设定单元626的值设定为表示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data,即触发通信的data。

此外,第一设定单元625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开关608a以及存储装置609a中的至少一方,第二设定单元626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开关608b以及存储装置609b中的至少一方。第一设定单元6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626的具体的构成内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3的第一设定单元3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326相同。即,第一设定单元6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626既能够采用机械的构成,也能够采用使用了存储单元的构成。

而且,第一设定单元625的值与第二设定单元626的值既可以相同,也可以相互不同。即,设定单元的值也可以按照通信端口独立地设定。而且,既可以仅设定一个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作为第一设定单元625的值或者第二设定单元626的值,也可以设定多个。并且,也可以是在第一设定单元6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626中的至少一个未设定一个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的状态。

中继设定部604a从接收部101a取得接收帧,并识别接收帧的data的内容,即表示接收帧的通信的种类的种类信息是否是作为触发通信信息设定在第一设定单元625的data。然后,中继设定部604a在接收帧的data是设定在第一设定单元625的data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表示中继器模式的第一模式值。另外,中继设定部604a在接收帧的data不是设定在第一设定单元625的data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表示网桥模式的第二模式值。

中继设定部604b从接收部101b取得接收帧,并识别接收帧的data的内容,即表示接收帧的通信的种类的种类信息是否是作为触发通信信息设定在第二设定单元626的data。然后,中继设定部604b在接收帧的data使设定在第二设定单元626的data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表示中继器模式的第一模式值。另外,中继设定部604b在接收帧的data不是设定在第二设定单元626的data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表示网桥模式的第二模式值。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6中的中继设定部604预先具有表示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种类的触发通信信息。而且,中继设定部604从在接收部101中接收的帧读取表示该帧的通信的种类的种类信息,在读取的种类信息包含于触发通信信息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设定为第一模式值。

图21是表示通过图20的中继设定部604的中继模式值106的设定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通信中继装置600的整体的动作与图8所示的通信中继装置100的整体的动作相同。因此,在此,基于图21,对图8的步骤s108以及s115所示的中继模式值106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此外,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3的图14相同的步骤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8的步骤s108]

首先,对通过中继设定部604a的中继模式值106a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中继设定部604a从接收部101a取得接收帧,并检索接收帧的data是否设定在第一设定单元625(图21:步骤s621)。在接收帧的data设定在第一设定单元625,而检测到接收帧的data的情况下(图21:步骤s622/是),中继设定部604a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第一模式值(图21:步骤s323)。另一方面,在接收帧的data未设定在第一设定单元625,而未检测到接收帧的data的情况下(图21:步骤s622/否),中继设定部604a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第二模式值(图21:步骤s324)。

[图8的步骤s115]

接下来,对通过中继设定部604b的中继模式值106b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中继设定部604b从接收部101b取得接收帧,并检索接收帧的data是否设定在第二设定单元626(图21:步骤s621)。中继设定部604b在检测到接收帧的data的情况下(图21:步骤s622/是),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第一模式值(图21:步骤s323)。另一方面,中继设定部604b在未检测到接收帧的data的情况下(图21:步骤s622/否),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第二模式值(图21:步骤s324)。

如以上那样,通信中继装置600根据在中继设定部604中设定的中继模式值106切换中继处理的动作模式,因此对需要中继的帧能够全部进行中继,对于不一定需要中继的帧,能够基于通信设备的目的地信息进行中继或者遮断。因此,能够向进行与除了以自身为目的地的通信以外的通信联动的控制的通信设备中继成为进行该控制的触发的通信,并且实现通信流量的削减。

另外,本实施方式6中的通信中继装置600能够根据接收帧的data,将通信中继装置600的动作模式切换为网桥模式或中继器模式。即,本实施方式6中的中继设定部604预先具有表示成为与除了以自身为目的地的通信以外的通信联动的控制亦即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种类的触发通信信息。而且,中继设定部604从在接收部101中接收的帧读取表示该帧的通信的种类的种类信息,在读取的种类信息包含于触发通信信息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设定为第一模式值。因此,通信中继装置600能够根据帧动态地切换空调系统中的中继处理的动作模式。因此,根据通信中继装置600,能够仅对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进行中继,并对其以外的通信,基于通信设备的目的地信息执行中继或者遮断。即,能够将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中继给联动通信设备,并且对于不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能够实现通信流量的削减。

另外,虽然本实施方式6例示出保存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data作为第一设定单元625的值或者第二设定单元626的值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除了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data之外,还设定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作为第一设定单元625的值或者第二设定单元626的值。而且,中继设定部604也可以根据sa和data识别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来设定中继模式值106。即,也可以通过sa以及data构成触发通信信息和表示接收帧的通信的种类的种类信息。另外,本实施方式6的特征的构成内容能够编入上述的实施方式1~5的构成内容。

实施方式7.

图2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空调系统具有的通信中继装置700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另外,通信中继装置700的物理的构成与图2所示的构成相同。即,通信中继装置700代替第一设定单元1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126,而具有第一设定单元7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726。另外,微型计算机123代替中继设定部104a以及104b,而具备具有与它们相同的功能的中继设定部704a以及704b。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6中的通信中继装置600中,预先给予保存于第一设定单元6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626的data。但是,在这样的构成中,在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data根据系统构成而动态地变化的情况下,有联动通信设备不能够进行联动控制的情况。

因此,本实施方式7中的通信中继装置700构成为能够使用通信的帧设定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data。以下参照图22对通信中继装置700的功能构成进行具体的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6相同的构成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第一设定单元725具有开关708a和存储装置709a。开关708a以机械的方式保持第一设定单元725的值。存储装置709a存储第一设定单元725的值。第二设定单元726具有开关708b和存储装置709b。开关708b以机械的方式保持第二设定单元726的值。存储装置709b存储第二设定单元726的值。

另外,第一设定单元725只要构成为至少具有开关708a以及存储装置709a中的存储装置709a即可,第二设定单元726只要构成为至少具有开关708b以及存储装置709b中的存储装置709b即可。第一设定单元7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726的具体的构成内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3的第一设定单元3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326相同。

通过中继设定部704a在存储装置709a内设定第一设定单元725的值。另外,第一设定单元725的值既可以如实施方式1那样,能够在开关708a中任意地设定,也可以如实施方式6那样,预先设定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data。

另外,通过中继设定部704b在存储装置709b内设定第二设定单元726的值。另外,第二设定单元726的值既可以如实施方式1那样,能够在开关708b中任意地设定,也可以如实施方式6那样,预先设定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data。

另外,第一设定单元725的值与第二设定单元726的值既可以相同,也可以相互不同。即,设定单元的值也可以按照通信端口独立地设定。而且,既可以仅设定一个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data作为第一设定单元725的值或者第二设定单元726的值,也可以设定多个。并且,也可以是在第一设定单元7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726中的至少一个未设定一个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data的状态。

图23是表示在图22的通信中继装置700的接收部101中接收的帧所包括的data设定的data的内容的说明图。data设定的data是与第一设定单元725的值以及第二设定单元726的值对应的数据。如图23所示,data设定的data具有指令的信息、操作数1的信息、以及操作数2的信息。

在data设定的data,作为指令的种类,存在data增加和data删除。即,data设定的data具有表示data增加或者data删除的信息,作为指令的信息。data设定的data具有意思是通信端口a的信息,意思是通信端口b的信息,或者意思是两个端口的信息,作为操作数1的信息。data设定的data具有data的值,作为操作数2的信息。

中继设定部704在data设定的指令为data增加的情况下,对操作数1所设定的通信端口增加操作数2所设定的data的值。另一方面,中继设定部704在data设定的指令为data删除的情况下,从操作数1所设定的通信端口删除操作数2所设定的data的值。

中继设定部704a从接收部101a取得接收帧,并识别接收帧的data的内容是否是图23所示的data设定的data。另外,中继设定部704a在接收帧的data是data设定的data的情况下,根据data设定的内容设定第一设定单元725的值或者第二设定单元726的值。

另外,中继设定部704a与实施方式6相同,在接收帧存在设定在第一设定单元725的data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第一模式值。另外,中继设定部704a与实施方式6相同,在接收帧不存在设定在第一设定单元725的data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第二模式值。

中继设定部704b从接收部101b取得接收帧,并识别接收帧的data的内容是否是图23所示的data设定的data。另外,中继设定部704b在接收帧的data是data设定的data的情况下,根据data设定的内容设定第一设定单元725的值或者第二设定单元726的值。

另外,中继设定部704b与实施方式6相同,在接收帧存在设定在第一设定单元725的data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第一模式值。另外,中继设定部704b与实施方式6相同,在接收帧不存在设定在第二设定单元726的data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第二模式值。

图24是表示通过图22的中继设定部704的中继模式值106的设定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通信中继装置700的整体的动作与图8所示的通信中继装置100的整体的动作相同。因此,在此基于图24对图8的步骤s108以及s115所示的中继模式值106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6的图21以及实施方式3的图14相同的步骤,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8的步骤s108]

首先,对通过中继设定部704a的中继模式值106a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中继设定部704a从接收部101a取得接收帧,并读取接收帧的data(图24:步骤s721)。接下来,中继设定部704a确认接收帧的data的内容是否是进行设定单元的data设定的指令(图24:步骤s722)。此时,在接收帧的data是进行设定单元的data设定的指令的情况下(图24:步骤s722/是),中继设定部704a根据data设定的内容,对第一设定单元725或者第二设定单元726进行data的增加或者删除(图24:步骤s723)。另一方面,在data不是进行设定单元的data设定的指令的情况下(图24:步骤s722/否),中继设定部704a不进行任何动作,并移至步骤s621。即,中继设定部704a与实施方式6的中继设定部604a相同地,实施步骤s621、步骤s622、步骤s324、以及步骤s325所示的一系列的动作。

[图8的步骤s115]

接下来,对通过中继设定部704b的中继模式值106b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中继设定部704b从接收部101b取得接收帧,并读取接收帧的data(图24:步骤s721)。接下来,中继设定部704b确认接收帧的data的内容是否是进行设定单元的data设定的指令(图24:步骤s722)。此时,在接收帧的data是进行设定单元的data设定的指令的情况下(图24:步骤s722/是),中继设定部704b根据data设定的内容,对第一设定单元725或者第二设定单元726进行data的增加或者删除(图24:步骤s723)。另一方面,在data不是进行设定单元的data设定的指令的情况下(图24:步骤s722/否),中继设定部704b不进行任何动作,并移至步骤s621。即,中继设定部704b与实施方式6的中继设定部604b相同地,实施步骤s621、步骤s622、步骤s324以及步骤s325所示的一系列的动作。

如以上那样,通信中继装置700根据在中继设定部704中设定的中继模式值106切换中继处理的动作模式,因此对需要中继的帧能够全部进行中继,对于不一定需要中继的帧,能够基于通信设备的目的地信息进行中继或者遮断。因此,能够向进行与除了以自身为目的地的通信以外的通信联动的控制的通信设备中继成为进行该控制的触发的通信,并且实现通信流量的削减。

另外,本实施方式7中的通信中继装置700能够使用对自身发送的帧或者进行中继的帧执行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data设定。即,本实施方式7中的中继设定部704具有从在接收部101中的接收的帧,取得表示成为与除了以自身为目的地的通信以外的通信联动的控制亦即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种类的触发通信信息的功能。而且,中继设定部704在从在接收部101中接收的帧读取表示该帧的通信的种类的种类信息,且读取的种类信息包含于触发通信信息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设定为第一模式值。由此,根据通信中继装置700,即使在由于空调系统的变化,而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由与空调系统连接的全部的通信设备设定第一设定单元725的值以及第二设定单元726的值。

例如,即使在通过专利文献1那样的操作者等,新设定了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data那样的情况下,通信中继装置700也能够设定为全部对来自触发通信设备的通信进行中继。

另外,本实施方式7例示出保存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data作为第一设定单元725的值或者第二设定单元726的值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除了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data之外,还设定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作为第一设定单元725的值或者第二设定单元726的值。而且,也可以中继设定部704根据sa和data识别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来设定中继模式值106。另外,本实施方式7的特征的构成内容能够编入上述的实施方式1~6的构成内容。

实施方式8.

图2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空调系统具有的通信中继装置800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此外,通信中继装置800的物理的构成与图2所示的构成相同。即,通信中继装置800代替第一设定单元1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126,而具有第一设定单元8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826。另外,微型计算机123代替中继设定部104a以及104b,而具备具有与它们相同的功能的中继设定部804a以及804b。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7中,若通信中继装置的缓存器余量为0,则通信中继装置不能够进行新的帧的接收,而产生通信异常。

因此,本实施方式8的通信中继装置800采用在缓存器余量要没要空闲的情况下,中继设定部804将中继模式值106切换为表示网桥模式的第二模式值这样的构成。通过这样的切换处理,能够减少积蓄于缓存器的帧数,降低缓存器余量成为0的概率,因此能够降低通信异常的产生概率。

以下,参照图25对通信中继装置800的功能构成进行具体的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7相同的构成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此,缓存器107a的余量是指从缓存器107a的容量减去使用容量后的值,缓存器107b的余量是指从缓存器107b的容量减去使用容量后的值。缓存器107a与缓存器107b既可以是相同的容量,也可以是不同的容量。

第一设定单元825具有开关808a和存储装置809a。开关808a以机械的方式保持第一设定单元825的值。存储装置809a存储第一设定单元825的值。第二设定单元826具有开关808b和存储装置809b。开关808b以机械的方式保持第二设定单元826的值。存储装置809b存储第二设定单元826的值。

此外,第一设定单元825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开关808a以及存储装置809a中的至少一方,第二设定单元826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开关808b以及存储装置809b中的至少一方。第一设定单元8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826的具体的构成内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3的第一设定单元3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326相同。即,第一设定单元8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826既能够采用机械的构成,也能够采用使用了存储单元的构成。

在第一设定单元825设定有在实施方式1~7的任意一个中设定的值、和表示允许中继器模式的动作的缓存器107a的余量的阈值的第一限界值,作为第一设定单元825的值。

在第二设定单元826设定有在实施方式1~7的任意一个中设定的值、和表示允许中继器模式的动作的缓存器107b的余量的阈值的第二限界值,作为第二设定单元826的值。

在此,第一限界值以及第二限界值的最大值是缓存器容量,第一限界值以及第二限界值的最小值是0。第一限界值以及第二限界值是用于判断缓存器的余量是否充裕的基准,由空调系统的设计者等任意地决定。第一限界值与第二限界值既可以设定为相同的值,也可以根据空调系统的构成等,而设定为相互不同的值。

中继设定部804a确认缓存器107a,并根据缓存器107a的余量的变化,变更或者维持中继模式值106a的设定。即,中继设定部804a对缓存器107a的余量与第一限界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的结果调整中继模式值106a的设定。

中继设定部804b确认缓存器107b,并根据缓存器107b的余量的变化,变更或者维持中继模式值106b的设定。即,中继设定部804b对缓存器107b的余量与第二限界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的结果调整中继模式值106b的设定。

在第一限界值设定为作为最小值的0的情况下,第一设定单元825一直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表示中继器模式的第一模式值。另外,在第一限界值设定为作为最大值的缓存器容量的情况下,第一设定单元825一直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表示网桥模式的第二模式值。

在第二限界值设定为作为最小值的0的情况下,第二设定单元826一直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表示中继器模式的第一模式值。另外,在第二限界值设定为作为最大值的缓存器容量的情况下,第二设定单元826一直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表示网桥模式的第二模式值。

图26是表示通过图25的中继设定部804的中继模式值106的设定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通信中继装置800的整体的动作与图8所示的通信中继装置100的整体的动作相同。因此,在此,基于图26,对图8的步骤s108以及s115所示的中继模式值106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图8的步骤s108]

首先,对通过中继设定部804a的中继模式值106a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中继设定部804a进行实施方式1~7的任意一个所示的中继模式值106a的设定处理(图26:步骤s821)。接下来,中继设定部804a识别缓存器107a的缓存器余量,在缓存器107a的缓存器余量在第一限界值以上的情况下(图26:步骤s822/是),不对中继模式值106a施加变更。

另一方面,中继设定部804a在缓存器107a的缓存器余量小于第一限界值的情况下(图26:步骤s822/否),将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表示网桥模式的第二模式值(图26:步骤s823)。即,中继设定部804a在缓存器107a的缓存器余量小于第一限界值的情况下,若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第一模式值则变更为第二模式值,若中继模式值106a设定为第二模式值,则维持该设定。即,中继设定部804a在动作模式设定为中继器模式的情况下,若缓存器余量不充裕,则能够将动作模式切换为网桥模式。

[图8的步骤s115]

接下来,对通过中继设定部804b的中继模式值106b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中继设定部804b进行实施方式1~7的任意一个所示的中继模式值106b的设定处理(图26:步骤s821)。接下来,中继设定部804b识别缓存器107b的缓存器余量,在缓存器107b的缓存器余量在预先设定的第二限界值以上的情况下(图26:步骤s822/是),不对中继模式值106b施加变更。

另一方面,中继设定部804b在缓存器107b的缓存器余量小于第二限界值的情况下(图26:步骤s822/否),将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表示网桥模式的第二模式值(图26:步骤s823)。即,中继设定部804b在缓存器107b的缓存器余量小于第二限界值的情况下,若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第一模式值则将其变更为第二模式值,若中继模式值106b设定为第二模式值,则维持该设定。即,中继设定部804b在动作模式设定为中继器模式的情况下,若缓存器余量不充裕,则能够将动作模式切换为网桥模式。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8中的通信中继装置800在通过实施方式1~7的任意一个所示的处理进行了中继模式值106a以及106b的设定之后,进行使用了限界值的中继模式值106a以及106b的设定。因此,通信中继装置800在缓存器余量在限界值以上的情况下,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7相同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8中的中继设定部804在缓存器的余量比成为动作模式的切换基准的限界值小的情况下,将中继模式值106设定为第二模式值。由此,通信中继装置800在缓存器余量小于限界值的情况下,能够使通信异常的产生概率降低。即,通信中继装置800通过在缓存器余量比限界值小的情况切换为网桥模式,能够使通信流量降低,因此能够削减保存并积蓄在缓存器107a以及107b的帧数。

然而,在通信中继装置800切换为网桥模式的情况下,也有遮断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情况。然而,与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到达不了联动通信设备的情况相比,由于缓存器的枯竭而产生通信异常的情况给予空调系统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8中,通信中继装置800构成为优先降低通信流量。

即,根据通信中继装置800,通过最大限度地对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进行中继,能够促进联动控制,并且能够更有效地削减通信流量。而且,通过调整限界值的设定,能够实现与空调系统的构成对应的圆滑的中继处理。另外,本实施方式8的特征的构成内容能够编入上述的实施方式1~7的构成内容。

实施方式9.

图2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空调系统具有的通信中继装置900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此外,通信中继装置900的物理的构成与图2所示的构成相同。即,通信中继装置900代替第一设定单元1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126,而具有第一设定单元9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926。另外,微型计算机123代替中继设定部104a以及104b,而具备具有与它们相同的功能的中继设定部904a以及904b。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8中的通信中继装置800中,预先给予保存于第一设定单元8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826的限界值,但有根据系统构成而对缓存器余量的制约动态地变化的情况。

因此,本实施方式9中的通信中继装置900构成为能够使用通信的帧设定限界值。以下,参照图27对通信中继装置900的功能构成进行具体的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8相同的构成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第一设定单元925具有开关908a和存储装置909a。开关908a以机械的方式保持第一设定单元925的值。存储装置909a存储第一设定单元925的值。第二设定单元926具有开关908b和存储装置909b。开关908b以机械的方式保持第二设定单元926的值。存储装置909b存储第二设定单元926的值。

此外,第一设定单元925只要构成为至少具有开关908a以及存储装置909a中的存储装置909a即可,第二设定单元926只要构成为至少具有开关908b以及存储装置909b中的存储装置909b即可。第一设定单元9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926的具体的构成内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3的第一设定单元3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326相同。

通过中继设定部904a在存储装置909a内设定第一设定单元925的值。另外,第一设定单元925的值既可以如实施方式1那样,能够在开关908a中任意地设定,也可以如实施方式3那样,预先设定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另外,第一设定单元925的值也可以如实施方式6那样,在开关908a中,预先设定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data。

通过中继设定部904b在存储装置909b内设定第二设定单元926的值。另外,第二设定单元926的值既可以如实施方式1那样,能够在开关908b中任意地设定,也可以如实施方式3那样,预先设定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另外,第二设定单元926的值也可以如实施方式6那样,在开关908b中,预先设定成为联动控制的触发的通信的data。

此外,第一设定单元925的值与第二设定单元926的值既可以相同,也可以相互不同。即,设定单元的值也可以按照通信端口独立地设定。而且,既可以仅设定一个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作为第一设定单元925的值或者第二设定单元926的值,也可以设定多个。并且也可以是在第一设定单元9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926中的至少一个未设定一个触发通信设备的地址的状态。

图28是表示在图27的通信中继装置900的接收部101中接收的帧所包括的限界设定的data的内容的说明图。限界设定的data是与第一设定单元925的值以及第二设定单元926的值对应的数据。如图28所示,限界设定的data具有指令的信息、操作数1的信息、以及操作数2的信息。

在限界设定的data存在表示限界值的变更的限界变更,作为指令的种类。即,限界设定的data具有表示限界变更的信息,作为指令的信息。限界设定的data具有意思是通信端口a的信息,意思是通信端口b的信息,或者意思是两个端口的信息,作为操作数1的信息。限界设定的data具有限界值,作为操作数2的信息。

中继设定部904在限界设定的指令为限界变更的情况下,将与操作数1所设定的通信端口对应的设定单元的限界值变更为操作数2所设定的限界值。

中继设定部904a从接收部101a取得接收帧,并识别接收帧的data的内容是否是图28所示的限界设定的data。而且,中继设定部904a在接收帧的data是限界设定的data的情况下,根据限界设定的内容,设定第一设定单元925的值或者第二设定单元926的值。另外,中继设定部904a与实施方式8的中继设定部804a相同,具有根据缓存器107a的余量的变化,变更或者维持中继模式值106a的设定的功能。

中继设定部904b从接收部101b取得接收帧,并识别接收帧的data的内容是否是图28所示的限界设定的data。而且,中继设定部904b在接收帧的data是限界设定的data的情况下,根据限界设定的内容,设定第一设定单元925的值或者第二设定单元926的值。另外,中继设定部904a与实施方式8的中继设定部804a相同,具有根据缓存器107a的余量的变化,变更或者维持中继模式值106a的设定的功能。

图29是表示通过图27的中继设定部904的中继模式值106的设定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通信中继装置900的整体的动作与图8所示的通信中继装置100的整体的动作相同。因此,在此,基于图29,对图8的步骤s108以及s115所示的中继模式值106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此外,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8的图26相同的步骤,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8的步骤s108]

首先,对通过中继设定部904a的中继模式值106a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中继设定部904a从接收部101a取得接收帧,并读取接收帧的data(图29:步骤s921)。接下来,中继设定部904a确认接收帧的data的内容是否是设定单元的限界设定的指令(图29:步骤s922)。此时,中继设定部904a在接收帧的data是进行限界设定的指令的情况下(图29:步骤s922/是),根据限界设定的data的内容,对第一设定单元925或者第二设定单元926设定限界值。此时,在由指令指定的设定单元已经设定了限界值的情况下,中继设定部904a变更该设定单元的限界值进行更新(图29:步骤s923)。另一方面,在接收帧的data不是进行限界设定的指令的情况下(图29:步骤s922/否),中继设定部904a不进行任何动作,并移至步骤s821。然后,中继设定部904a与实施方式8相同地,实施步骤s821~s823所示的一系列的动作。

[图8的步骤s115]

接下来,对通过中继设定部904b的中继模式值106b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中继设定部904b从接收部101b取得接收帧,并读取接收帧的data(图29:步骤s921)。接下来,中继设定部904b确认接收帧的data的内容是否是设定单元的限界设定的指令(图29:步骤s922)。此时,中继设定部904b在接收帧的data是进行限界设定的指令的情况下(图29:步骤s922/是),根据限界设定的data的内容,对第一设定单元925或者第二设定单元926设定限界值。此时,在由指令指定的设定单元已经设定了限界值的情况下,中继设定部904b变更该设定单元的限界值并进行更新(图29:步骤s923)。另一方面,在接收帧的data不是进行限界设定的指令的情况下(图29:步骤s922/否),中继设定部904b不进行任何动作,并移至步骤s821。然后,中继设定部904b与实施方式8相同,实施步骤s821~s823所示的一系列的动作。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9中的通信中继装置900能够使用对自身发送的帧或者进行中继的帧进行成为缓存器余量的阈值的限界值的设定。本实施方式9中的中继设定部904具有从在接收部101中接收的帧取得成为动作模式的切换基准的限界值的功能。因此,通信中继装置900即使在由于空调系统的变化,而限界值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发送的帧由与空调系统连接的全部的通信设备设定第一设定单元925的值以及第二设定单元926的值中的限界值。另外,本实施方式9的特征的构成内容能够编入上述的实施方式1~8的构成内容。

另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是通信中继装置以及空调系统中的优选的具体例,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这些方式。例如在图1中,作为空调系统10具有的多个通信设备,示出了具有集中控制器91以及92、室外机93、以及室内机94~96的例子,但室外机、室内机、以及集中控制器的数目并不限定于此。即,空调系统10也可以具有任意的台数的室外机、室内机、以及集中控制器。

另外,在图1中,示出了各通信设备被分割为两个网段90a以及90b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在空调系统10中,也可以任意地设置的多个通信设备被分割为三个以上的网段。在空调系统10构成为包括三个以上的网段的情况下,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通信中继装置具有与三个以上的网段的各个对应的三个以上的通信端口即可。而且,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通信中继装置也可以具有与第一设定单元125以及第二设定单元126相同地构成,并与三个以上的通信端口的各个对应的三个以上的设定单元。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通信中继装置也可以具有与中继判定部103相同地构成,并与三个以上的通信端口的各个对应的三个以上的中继判定部103。并且,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通信中继装置也可以具有与各中继设定部相同地构成,并与三个以上的通信端口的各个对应的三个以上的中继设定部。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通信中继装置也可以具有兼具多个中继判定部103具有的功能的一个中继判定部103。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通信中继装置也可以具有兼具多个中继设定部具有的功能的一个中继设定部。并且,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出设置了多个发送部102以及多个接收部101的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各实施方式中的通信中继装置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具有作为多个发送部102发挥作用的一个发送部102、和作为多个接收部101发挥作用的一个发送部102。

另外,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出ram124作为多个缓存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ram124也可以作为全部的经由通信端口的通信所共同使用的一个共享缓存器发挥作用。该情况下,各中继判定部103将接收的帧以及经由的通信端口的识别信息保存在共享缓存器即可。而且,各发送部102从共享缓存器内发送基于识别信息选择的帧即可。这样,能够保存接收的帧直至共享缓存器没有空闲。由此,能够避免尽管在至少一个缓存器还有足够的余量,但存在余量为0的缓存器这样的状况,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通信异常的产生。

并且,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各种信息保存于ram124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即,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保存于ram124的各种信息保存于内置在微型计算机123的存储器。另外,例如,也可以在将内置于微型计算机123的存储器分配为缓存器这样的情况下,将各种信息适当地分配给内置于微型计算机123的存储器以及ram124的各个并使其保存。除此之外,也可以构成为使内置于微型计算机123的存储器作为缓存器发挥作用,并且该存储器存储地址表105以及中继模式值106。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不设置图2所示的ram124而构成通信中继装置,因此能够削减成本。

另外,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中继设定部从设定单元读取设定在该设定单元的值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在微型计算机123的程序区域给予设定单元的值。而且,例如,也可以不设置图3等所示的设定单元而构成各通信中继装置。若像这样构成各通信中继装置,则能够削减成本。

附图标记说明:10…空调系统;90a、90b…网段;91、92…集中控制器;93…室外机;94~96…室内机;97、98…总线;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通信中继装置;101a、101b…接收部;102a、102b…发送部;103a、103b…中继判定部;104a、104b、204a、204b、304a、304b、404a、404b、504a、504b、604a、604b、704a、704b、804a、804b、904a、904b…中继设定部;105…地址表;106a、106b…中继模式值;107a、107b…缓存器;108a、108b、308a、308b、508a、508b、608a、608b、708a、708b、808a、808b、908a、908b…开关;109a、109b、209a、209b、309a、309b、409a、409b、509a、509b、609a、609b、709a、709b、809a、809b、909a、909b…存储装置;121…第一发送接收电路;122…第二发送接收电路;123…微型计算机;124…ram;125、225、325、425、525、625、725、825、925…第一设定单元;126、226、326、426、526、626、726、826、926…第二设定单元;127…内部总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