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热点接入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01700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WIFI热点接入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WIFI热点接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公司、家里、公共场所均有无线网络覆盖,而且,在同一个片区还可能存在多个WIFI热点的无线覆盖,在用户的智能终端进入到WIFI网络的覆盖区域内时,就会自动搜索附件的WIFI热点,并试图去连接WIFI热点。

一般来讲,若终端打开了WIFI功能之后,终端就会去搜索周围的WIFI热点并试图去连接WIFI热点,而用户在户外或者公共场所等区域内时,周围的WIFI热点一般是未知的WIFI热点,不会自动接入相应的WIFI热点。但是,在用于常去的家里、公司等区域内,一般都会存在已知的WIFI网络,在终端开启了WIFI功能时就会自动接入已知的WIFI网络。发明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若用户的智能终端处于移动的情况下时,或者其对应的地理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时,智能终端所处的区域内的WIFI热点会发生变化,这时,终端如果开启了WIFI功能,终端就会对附件的WIFI热点进行搜索,确定是否连接某一个WIFI热点。而这种对于WIFI信号的搜索在户外场所等不存在已知WIFI热点的情况下会增加终端的功耗,降低终端的待机时间。

也就是说,在上述WIFI热点的接入方案中因为WIFI热点开启后会不断的搜索周围的WIFI热点而存在的终端功耗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为解决传统技术中的WIFI热点的接入方案中因为WIFI热点开启后会不断的搜索周围的WIFI热点而存在的终端功耗过大的技术问题,特提出了一种WIFI热点接入方法。

一种WIFI热点接入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注册的第一基站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信息包括第一基站标识;

在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查找所述第一基站标识;

若查找到,则检测WIFI信号,根据WIFI信号获取检测到的WIFI热点,选择检测到的WIFI热点接入。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查找所述第一基站标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未查找到所述第一基站标识时,关闭所述终端的WIFI功能模块。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WIFI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查找到所述第一基站标识时,开启所述终端的WIFI功能模块,并执行所述检测WIFI信号的步骤。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选择检测到的WIFI热点接入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基站标识与WIFI热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基站标识对应的第一目标WIFI热点,在所述检测到的WIFI热点包括所述第一目标WIFI热点时,选择所述第一目标WIFI热点接入。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终端开机向基站注册时或在进行基站切换注册时,执行所述获取终端注册的第一基站信息的步骤。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输入的WIFI热点连接指令,确定与所述WIFI热点连接指令对应的第二目标WIFI热点,连入所述第二目标WIFI热点;

获取所述终端当前注册的第二基站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基站信息中包含的第二基站标识;

建立所述第二目标WIFI热点与所述第二基站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目标WIFI热点与所述第二基站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添加到所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输入的WIFI热点删除指令,确定与所述WIFI热点删除指令对应的第三目标WIFI热点;

在所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第三目标WIFI热点对应的基站标识,将所述第三目标WIFI热点、对应的基站标识以及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从所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删除。

此外,为解决传统技术中的WIFI热点的接入方案中因为WIFI热点开启后会不断的搜索周围的WIFI热点而存在的终端功耗过大的技术问题,特提出了一种WIFI热点接入装置。

一种WIFI热点接入装置,包括:

基站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注册的第一基站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信息包括第一基站标识;

基站信息查找模块,用于在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查找所述第一基站标识;

WIFI热点接入模块,用于在所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查找到所述第一基站标识时,检测WIFI信号,根据WIFI信号获取检测到的WIFI热点,选择检测到的WIFI热点接入。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WIFI功能控制模块,用于在未查找到所述第一基站标识时,关闭所述终端的WIFI功能模块。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WIFI功能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查找到所述第一基站标识时,开启所述终端的WIFI功能模块,并调用所述WIFI热点接入模块。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WIFI热点接入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基站标识与WIFI热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基站标识对应的第一目标WIFI热点,在所述检测到的WIFI热点包括所述第一目标WIFI热点时,选择所述第一目标WIFI热点接入。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基站变化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终端向基站注册的注册情况,在所述终端开机向基站注册时或在进行基站切换注册时,调用所述基站信息获取模块。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WIFI热点添加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WIFI热点连接指令,确定与所述WIFI热点连接指令对应的第二目标WIFI热点,连入所述第二目标WIFI热点;获取所述终端当前注册的第二基站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基站信息中包含的第二基站标识;建立所述第二目标WIFI热点与所述第二基站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目标WIFI热点与所述第二基站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添加到所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WIFI热点删除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WIFI热点删除指令,确定与所述WIFI热点删除指令对应的第三目标WIFI热点;在所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第三目标WIFI热点对应的基站标识,将所述第三目标WIFI热点、对应的基站标识以及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从所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删除。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了上述WIFI热点接入方法和装置之后,根据终端当前注册的基站来表示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然后根据在终端中是否已经预先存储了与当前注册的基站的WIFI信息来确定是否检测WIFI信号来连入WIFI热点。也就是说,若终端当前所注册的基站对应的位置不是用户常驻的位置,则不自动对周围的WIFI信号进行检测,只有在终端当前所注册的基站对应的位置是用户常驻的位置并将相应的信息添加到相应的数据库中时,才自动对WIFI信号进行检测并连入相应的WIFI热点,从而避免了在没有已知WIFI热点的情况下不断的对周围的WIFI热点进行搜索对终端功耗的无用消耗。综上,采用了上述WIFI热点接入方法和装置之后,减少了因WIFI信号的检测对终端的功耗的消费,从而增加了终端的续航时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WIFI热点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WIFI热点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WIFI热点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运行前述WIFI热点接入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解决传统技术中的WIFI热点的接入方案中因为WIFI热点开启后会不断的搜索周围的WIFI热点而存在的终端功耗过大的技术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特提出了一种WIFI热点接入方法,该方法的实现可依赖于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运行于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之上,该计算机系统可以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安装有无线网卡或WIFI芯片的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程序可以是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上的WIFI连接和使用的管理程序或热点管理程序等计算机程序。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上述WIFI热点接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2-S106:

步骤S102:获取终端注册的第一基站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信息包括第一基站标识。

具体实施中,在终端开机向基站注册时或在进行基站切换注册时,执行上述获取终端注册的第一基站信息的步骤。也就是说,只有在终端注册的基站发生变化时,才需要重新获取终端注册的基站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的基站信息可以是基站的基站标识,用来标识当前注册的基站是哪一个基站。在其他实施例中,获取的基站信息还可以是与该基站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精确的标识终端当前所在的区域,获取的基站信息不仅包括了注册的基站对应的基站标识,还包括了注册的小区,用注册的基站下的小区的标识来代替上述基站标识。

步骤S104:在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查找所述第一基站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在终端中预设的存储区域中存储了用户常去的地方对应的基站的基站标识,这些存储的基站标识的即为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用户可以手动的获取终端注册的基站对应的基站标识,然后将该基站标识添加到上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或者,终端根据用户连入WIFI的历史记录,自动将常连入的WIFI热点时终端当时注册的基站对应的基站标识添加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

若某一个基站标识包含在上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则说明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存在之前连入过的已知的WIFI热点,也就是说,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是需要开启WIFI来接入WIFI热点的,因此,在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查找到与终端当前注册的基站对应的基站标识已知的基站标识,则说明终端所处的位置是用户熟悉的常去的位置,其中覆盖有已知的WIFI热点,因此,可以开启WIFI来接入已知的WIFI热点,即执行步骤S106。

步骤S106:在查找到所述第一基站标识时,检测WIFI信号,根据WIFI信号获取检测到的WIFI热点,选择检测到的WIFI热点接入。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的WIFI连接设置为开启状态,则该终端则处于对WIFI信号的检测状态,WIFI连接管理程序或热点管理程序可通过调用智能终端的驱动程序获取到WIFI芯片检测到的WIFI信号的热点标识,例如服务集标识(英文:Service Set Identifier,简称:SSID)和物理地址(英文: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地址。结合SSID和MAC作为热点标识,可现根据SSID建立索引,然后再根据MAC确定具体的WIFI热点。

由于同一个区域可能存在多个WIFI热点的无线网络覆盖,因此,智能终端上的WIFI连接管理程序或热点管理程序可以检测到多个信道的WIFI信号,每个信道的WIFI信号对应一个WIFI热点,且每个信道的WIFI信号中广播的SSID即为该信道的WIFI信号对应的WIFI热点。在多个WIFI热点的无线网络覆盖的区域,WIFI连接管理程序或热点管理程序通过检测WIFI信号即可得到多个WIFI热点的热点标识的列表。

相应的,智能终端上的WIFI连接管理程序或热点管理程序在通过智能终端的驱动程序获取到WIFI芯片检测到的WIFI信号的热点标识的同时,也通过智能终端的驱动程序获取到WIFI芯片检测到的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例如,可以根据检测到的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选择需要接入的WIFI热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终端在选择连入的WIFI时,不仅可以根据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来选择具体连入的WIFI热点,还可以根据检测到的WIFI热点是否为已知的WIFI热点、或者,历史连入WIFI热点的次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将基站标识添加到预设的WIFI数据库时,还可以将一并将与该基站标识对应的WIFI热点的热点标识也添加到该预设的WIFI数据库中,并且,二者之间对对应存储的。因此,在选择接入的WIFI时,可以根据当前注册的基站来确定选择接入的WIFI热点。

具体的,所述选择检测到的WIFI热点接入的步骤还包括:根据所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基站标识与WIFI热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基站标识对应的第一目标WIFI热点,在所述检测到的WIFI热点包括所述第一目标WIFI热点时,选择所述第一目标WIFI热点接入。

也就是说,在选择接入的WIFI热点时,根据终端当前的注册的第一基站信息中包含的第一基站标识,在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包含的基站标识与WIFI热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上述第一基站标识对应的WIFI热点标识,然后根据该WIFI热点标识确定与第一基站标识对应的第一目标WIFI热点,即为当前需要连入的WIFI热点。

若在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没有存储有与当前注册的基站标识或者对应的WIFI热点,用户可以手动的连入WIFI热点,并将该WIFI热点以及与该WIFI热点对应的基站信息添加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以便在下次可以自动连入该WIFI热点。

具体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输入的WIFI热点连接指令,确定与所述WIFI热点连接指令对应的第二目标WIFI热点,连入所述第二目标WIFI热点;获取所述终端当前注册的第二基站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基站信息中包含的第二基站标识;建立所述第二目标WIFI热点与所述第二基站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目标WIFI热点与所述第二基站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添加到所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

也就是说,在检测到用户手动连入一个未知的WIFI热点之后,终端自动获取与该WIFI热点对应的基站信息以及基站标识,并且,建立该WIFI热点与基站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将连入的WIFI热点、当前注册的基站的基站标识,以及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添加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以便下次注册到同一基站下时,自动连入该WIFI热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户不仅手动的添加与WIFI热点对应的基站信息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也可以手动的将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的与WIFI热点对应的基站信息进行删除。

具体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输入的WIFI热点删除指令,确定与所述WIFI热点删除指令对应的第三目标WIFI热点;在所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第三目标WIFI热点对应的基站标识,将所述第三目标WIFI热点、对应的基站标识以及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从所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删除。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终端当前所注册的基站来确定终端中WIFI功能模块的开启和关闭,也就是说,在终端当前注册的基站没有对应的已知的WIFI热点存在的情况下,将终端的WIFI功能模块关闭,以节省终端的功耗;在终端当前注册的基站下,终端附近存在已知的WIFI热点的情况下,开启终端的WIFI热点功能,避免对周围的WIFI信号进行搜索。

具体的可如图2所示,在图2中展示了一种WIFI热点连入方法:

步骤S202:获取终端注册的第一基站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信息包括第一基站标识。

具体请参见步骤S102。

步骤S204:在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查找所述第一基站标识;在查找到所述第一基站标识时,执行步骤S2051:开启所述终端的WIFI功能模块;在未查找到所述第一基站标识时,执行步骤S2052:关闭所述终端的WIFI功能模块。

步骤S204详见步骤S104。

在本实施例中,在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若存在第一基站标识,则说明终端在之前在该基站下连入过WIFI热点,并且将该WIFI热点以及对应的基站标识添加到了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以便在下次注册到该基站时,继续连入相应的WIFI热点。因此,在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查找到步骤S202中获取的第一基站标识时,开启终端的WIFI热点,并执行下述的步骤S206,若终端在此之前已经开启了WIFI功能模块,则直接执行步骤S206。

进一步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若在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不存在终端当前注册的基站对应的基站标识,则说明当前注册的基站不是用户常注册的基站,则不需要自动连入WIFI,为了节省终端的功耗,关闭终端的WIFI功能模块,以停止对WIFI信号的检测,从而达到节省功耗的目的,若在此之前,终端的WIFI功能模块已处于关闭状态,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步骤S206:在查找到所述第一基站标识时,检测WIFI信号,根据WIFI信号获取检测到的WIFI热点,选择检测到的WIFI热点接入。

具体请参见步骤S106。

此外,为解决传统技术中的WIFI热点的接入方案中因为WIFI热点开启后会不断的搜索周围的WIFI热点而存在的终端功耗过大的技术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提出了一种WIFI热点接入装置,包括基站信息获取模块102、基站信息查找模块104以及WIFI热点接入模块106,其中:

基站信息获取模块102,用于获取终端注册的第一基站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信息包括第一基站标识;

基站信息查找模块104,用于在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查找所述第一基站标识;

WIFI热点接入模块106,用于在所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查找到所述第一基站标识时,检测WIFI信号,根据WIFI信号获取检测到的WIFI热点,选择检测到的WIFI热点接入。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WIFI功能控制模块114,用于在查找到所述第一基站标识时,开启所述终端的WIFI功能模块。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WIFI功能控制模块114用于在查找到所述第一基站标识时,开启所述终端的WIFI功能模块,并调用所述WIFI热点接入模块106。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WIFI热点接入模块106还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基站标识与WIFI热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基站标识对应的第一目标WIFI热点,在所述检测到的WIFI热点包括所述第一目标WIFI热点时,选择所述第一目标WIFI热点接入。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基站变化检测模块108,用于检测终端向基站注册的注册情况,在所述终端开机向基站注册时或在进行基站切换注册时,调用所述基站信息获取模块102。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WIFI热点添加模块110,用于接收输入的WIFI热点连接指令,确定与所述WIFI热点连接指令对应的第二目标WIFI热点,连入所述第二目标WIFI热点;获取所述终端当前注册的第二基站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基站信息中包含的第二基站标识;建立所述第二目标WIFI热点与所述第二基站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目标WIFI热点与所述第二基站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添加到所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WIFI热点删除模块112,用于接收输入的WIFI热点删除指令,确定与所述WIFI热点删除指令对应的第三目标WIFI热点;在所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第三目标WIFI热点对应的基站标识,将所述第三目标WIFI热点、对应的基站标识以及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从所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删除。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了上述WIFI热点接入方法和装置之后,根据终端当前注册的基站来表示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然后根据在终端中是否已经预先存储了与当前注册的基站的WIFI信息来确定是否检测WIFI信号来连入WIFI热点。也就是说,若终端当前所注册的基站对应的位置不是用户常驻的位置,则不自动对周围的WIFI信号进行检测,只有在终端当前所注册的基站对应的位置是用户常驻的位置并将相应的信息添加到相应的数据库中时,才自动对WIFI信号进行检测并连入相应的WIFI热点,从而避免了在没有已知WIFI热点的情况下不断的对周围的WIFI热点进行搜索对终端功耗的无用消耗。综上,采用了上述WIFI热点接入方法和装置之后,减少了因WIFI信号的检测对终端的功耗的消费,从而增加了终端的续航时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4展示了一种运行上述WIFI热点接入方法的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的终端。该计算机系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或个人电脑等终端设备。具体的,可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外部输入接口1001、处理器1002、存储器1003和输出接口1004。其中,外部输入接口1001可选的可至少包括网络接口10012。存储器1003可包括外存储器10032(例如硬盘、光盘或软盘等)和内存储器10034。输出接口1004可至少包括显示屏10042等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本方法的运行基于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的程序文件存储于前述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的外存储器10032中,在运行时被加载到内存储器10034中,然后被编译为机器码之后传递至处理器1002中执行,从而使得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中形成逻辑上的基站信息获取模块102、基站信息查找模块104、WIFI热点接入模块106、基站变化检测模块108、WIFI热点添加模块110、WIFI热点删除模块112以及WIFI功能控制模块114。且在上述WIFI热点接入方法执行过程中,输入的参数均通过外部输入接口1001接收,并传递至存储器1003中缓存,然后输入到处理器1002中进行处理,处理的结果数据或缓存于存储器1003中进行后续地处理,或被传递至输出接口1004进行输出。

具体的,处理器1002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终端注册的第一基站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信息包括第一基站标识;

在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查找所述第一基站标识;

若查找到,则检测WIFI信号,根据WIFI信号获取检测到的WIFI热点,选择检测到的WIFI热点接入。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2还用于执行在未查找到所述第一基站标识时,关闭所述终端的WIFI功能模块。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2还用于执行在查找到所述第一基站标识时,开启所述终端的WIFI功能模块,检测WIFI信号。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2还用于执行根据所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基站标识与WIFI热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基站标识对应的第一目标WIFI热点,在所述检测到的WIFI热点包括所述第一目标WIFI热点时,选择所述第一目标WIFI热点接入。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2还用于在终端开机向基站注册时或在进行基站切换注册时,执行所述获取终端注册的第一基站信息。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2还用于执行接收输入的WIFI热点连接指令,确定与所述WIFI热点连接指令对应的第二目标WIFI热点,连入所述第二目标WIFI热点;获取所述终端当前注册的第二基站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基站信息中包含的第二基站标识;建立所述第二目标WIFI热点与所述第二基站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目标WIFI热点与所述第二基站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添加到所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2还用于执行接收输入的WIFI热点删除指令,确定与所述WIFI热点删除指令对应的第三目标WIFI热点;在所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第三目标WIFI热点对应的基站标识,将所述第三目标WIFI热点、对应的基站标识以及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从所述预设的WIFI热点数据库中删除。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