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噪比直扩信号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28819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低噪比直扩信号的检测方法,属于通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信信号的检测识别是单星电子侦察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信号检测识别的任务就是要确定接收信号中是否存在有用信号,并识别出信号的调制方式。检测识别过程可能会受到噪声的干扰,且需要已知部分调制信息。有效的检测识别可为解调、分析或者进行干扰等后续工作提供依据。早期的检测识别方法多是先将接收到的高频信号变到中频,然后输入不同的解调器得到可观察的信号,最后由操作人员根据得到的信号时频域特征、瞬时特征及声音来人为判断信号的调制方式。目前采用的多是自动检测识别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基于决策理论的最大似然假设检验方法和基于特征提取的统计模式检测识别方法。

直接序列扩频(DSSS)是一种在现代通信中广泛应用的信道传输技术,具有很高的处理增益。源信号经过直扩处理后常隐藏于噪声之中,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其难以检测。目前,常用于检测直扩信号的方法包括自相关累积、周期平稳谱相关、高阶累积量等。这些方法都具有对噪声不敏感的特性,所以可以在较低信噪比下实现直扩信号检测。但是这类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于这些方法而言,常规通信信号和直扩信号有相似的特性,所以这些方法虽然可以检测信号是否存在,但不能区分目标信号是常规信号还是直扩信号,也就是说该类方法易受常规信号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低噪比直扩信号的检测方法,信号进行较准确的检测,判断信号的有无,达到了探测信号检测精确度的效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噪比直扩信号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使用目标终端探测信号的本地频域序列,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时域检测处理,获取校正时域探测信号;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功率谱运算,利用功率谱特征判断目标信号是否存在,若存在,进入到第二步,若不存在,重复第一步;第二步:利用功率谱特征对载频进行粗略估计,然后将所述粗略估计结果作为检测信号,并将所述检测信号的功率谱作为检测谱;然后以检测谱进行带通滤波,得到信号的基带信号;第三步:将上述的基带信号的频谱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将平滑处理后的频谱数据的每个数据求指数,得到随噪声波动的噪声均值线,然后求出该段频谱数据和所述噪声均值线的均方差;所述均方差作为噪声门限;所述均方差作为噪声门限,将所述噪声均值线和噪声门限相加得到自适应阈值线,然后将每一段的自适应阈值线拼接成整个监测频段上的自适应阈值线,然后判断自适应阈值线是否满足预定条件,若满足,则确定所述接收到的探测信号为直扩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步中均方差计算公式如下:,其中T表示一段频谱数据和该段噪声均值线的均方差,V表示一段频谱数据和该段噪声均值线的方差,n表示方差个数,i表示第i个方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第二步中,采用高通滤波器对检测信号功率谱进行滤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三步中的平滑处理是平均平滑,平滑周期依次从2到监测频段上频段扫描的频谱数据个数的1/3。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信号进行较准确的检测,判断信号的有无,达到了探测信号检测精确度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本发明一种低噪比直扩信号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使用目标终端探测信号的本地频域序列,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时域检测处理,获取校正时域探测信号;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功率谱运算,利用功率谱特征判断目标信号是否存在,若存在,进入到第二步,若不存在,重复第一步;

第二步:利用功率谱特征对载频进行粗略估计,然后将所述粗略估计结果作为检测信号,并将所述检测信号的功率谱作为检测谱;然后以检测谱进行带通滤波,得到信号的基带信号,且采用高通滤波器对检测信号功率谱进行滤波;

第三步:将上述的基带信号的频谱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将平滑处理后的频谱数据的每个数据求指数,平滑处理是平均平滑,平滑周期依次从2到监测频段上频段扫描的频谱数据个数的1/3,得到随噪声波动的噪声均值线,然后求出该段频谱数据和所述噪声均值线的均方差;均方差计算公式如下:,其中T表示一段频谱数据和该段噪声均值线的均方差,V表示一段频谱数据和该段噪声均值线的方差,n表示方差个数,i表示第i个方差;所述均方差作为噪声门限,将所述噪声均值线和噪声门限相加得到自适应阈值线,然后将每一段的自适应阈值线拼接成整个监测频段上的自适应阈值线,然后判断自适应阈值线是否满足预定条件,若满足,则确定所述接收到的探测信号为直扩信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