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设备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66052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终端设备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终端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这是因为其携带便捷,使用简单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如今为了携带和使用方便,可携带式电子产品在一定屏幕大小的情况下,使厚度上做得越来越薄、宽度或长度上做得越来越窄已成为主流。

现有技术中,电子产品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显示触控组件11固定于前壳122,并和前壳122同时位于后壳121形成的腔体内。其中,前壳122的侧壁延伸到显示触控组件11的侧边,后壳121的侧壁延伸到前壳的侧壁外侧,且前壳122的侧壁夹持在后壳121的侧壁和显示触控组件11的侧边之间。在整机宽度或长度方向上叠加了前壳122的侧壁以及后壳121的侧壁的厚度。在组装整机时,通常采用定制的治具定位壳体12(前壳122和后壳121),然后在壳体12上贴泡棉胶或点胶,再将显示触控组件11压合在壳体12上的泡棉胶或点胶处。

但是,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电子产品的厚度越薄宽度或长度越窄时,会导致壳体12越来越薄弱,壳体12易变形,不利于壳体与显示触控组件11的固定及对显示触控组件11的保护作用。甚至会导致壳体12与显示触控组件11的间隙不均,从而导致前壳122和后壳121之间无法有效的扣合,严重影响整机可靠性测试、导致显示触控组件11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及其装配方法,使得可以将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设计的更窄,而不会导致前壳或后壳越来越薄弱,有助于后壳对与显示触控组件的固定及对显示触控组件的保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前壳、后壳以及显示触控组件;后壳具有支撑壁以及从支撑壁的四周边沿向上延伸的侧壁;显示触控组件固定于前壳,前壳固定于后壳;显示触控组件和前壳位于支撑壁和侧壁形成的腔体内,且侧壁延伸到显示触控组件的侧边和前壳的侧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装配方法,基于上述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装配方法包括:将前壳与后壳装配在一起;将显示触控组件固定于前壳。

本发明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后壳具有支撑壁以及从支撑壁的四周边沿向上延伸的侧壁;显示触控组件固定于前壳,前壳固定于后壳;显示触控组件和前壳位于支撑壁和侧壁形成的腔体内,且侧壁延伸到显示触控组件的侧边和前壳的侧边,使得在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方向上只保留后壳的侧壁的厚度而省去前壳的侧壁的厚度,从而可以将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设计的更窄,而不会导致前壳或后壳越来越薄弱,可以避免因前壳或后壳越来越薄弱而导致前壳或后壳变形的现象发生,有助于后壳对与显示触控组件的固定及对显示触控组件的保护。并且,通过这种设计,可以使在组装终端设备时,前壳与后壳之间、前壳与显示触控组件之间配合良好和间隙均匀,从而可以在省去制作装配治具的情况下,使前壳和后壳之间有效的扣合,有助于整机可靠性测试、避免显示触控组件损坏,还可以节省成本。

另外,后壳的侧壁和显示触控组件的侧边的间隙通过点胶或泡棉胶固定相固定;和/或,后壳的侧壁和前壳的侧边通过点胶或泡棉胶固定相固定,使得后壳的侧壁可以分别与显示触控组件的侧边以及前壳的侧边相固定,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后壳、显示触控组件以及前壳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另外,前壳为中空的回字形,从而提供了一种前壳的具体实现形式,有助于进一步保证本发明的可行性。

或者,前壳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和第二部分别位于后壳的两端;后壳上未被第一部和第二部覆盖的部分设有第三部和第四部;其中,显示触控组件固定于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以及第四部,从而提供了另一种前壳的具体实现形式,有助于进一步保证本发明的可行性。

另外,终端设备还包括补强钢片,补强钢片位于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使得可以增加前壳的强度。

另外,补强钢片与第一部和第二部为一体式。

或者,补强钢片上设有第一固定结构,后壳上设有与第一固定结构相匹配的第二固定结构。

另外,前壳具有公扣,后壳具有与前壳的公扣相配合的母扣;或者前壳具有母扣,后壳具有与前壳的母扣相配合的公扣。

优选的,公扣和母扣的配合量在0.35mm至0.45mm之间。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子产品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前壳、后壳以及显示触控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回字形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后壳与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前壳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图3中公扣和母扣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带有定位柱的前壳和带有定位孔的后壳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前壳21、后壳22以及显示触控组件23;后壳22具有支撑壁以及从支撑壁的四周边沿向上延伸的侧壁;显示触控组件23固定于前壳21,前壳21固定于后壳22;显示触控组件23和前壳21位于支撑壁和侧壁形成的腔体内,且侧壁延伸到显示触控组件23的侧边和前壳21的侧边。其中,显示触控组件23通常包括触摸面板和显示面板。根据实际设计的需求而言,触摸面板可以覆盖在显示面板上,显示面板也可以覆盖在触摸面板上。本实施方式中的触摸面板为触摸屏232,显示面板为显示屏231,且触摸屏232覆盖在显示屏231上。

具体而言,由于后壳22的侧壁延伸到显示触控组件23的侧边和前壳21的侧边,因此可以避免将前壳21的侧壁延伸到显示触控组件23的侧边,使得在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方向上可以只保留后壳22的侧壁的厚度而省去前壳21的侧壁的厚度。并且,通过这种设计不会影响显示触控组件23于前壳21的固定,以及前壳21与后壳22的固定。由于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方向上可以只保留后壳22的侧壁的厚度而省去前壳21的侧壁的厚度,因此,可以将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设计的更窄,而不会导致前壳21或后壳22越来越薄弱,还可以避免因前壳21或后壳22越来越薄弱而导致前壳21或后壳22变形的现象发生,有助于后壳22对与显示触控组件23的固定及对显示触控组件23的保护。并且,通过这种设计,可以使在组装终端设备时,前壳21与后壳22之间、前壳21与显示触控组件23之间配合良好和间隙均匀,从而可以在省去制作装配治具的情况下,使前壳21和后壳22之间有效的扣合,有助于整机可靠性测试、避免显示触控组件23损坏,还可以节省成本。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可以将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设计的更窄,而不会导致前壳21或后壳22越来越薄弱,有助于后壳22对与显示触控组件23的固定及对显示触控组件23的保护。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的具体实现形式。

如图3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前壳21、后壳22以及显示触控组件23;后壳22具有支撑壁以及从支撑壁的四周边沿向上延伸的侧壁;显示触控组件23固定于前壳21,前壳21固定于后壳22;显示触控组件23和前壳21位于支撑壁和侧壁形成的腔体内,且侧壁延伸到显示触控组件23的侧边和前壳21的侧边。

具体而言,由于后壳22的侧壁延伸到显示触控组件23的侧边和前壳21的侧边,因此可以避免将前壳21的侧壁延伸到显示触控组件23的侧边,使得在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方向上可以只保留后壳22的侧壁的厚度而省去前壳21的侧壁的厚度。并且,通过这种设计不会影响显示触控组件23于前壳21的固定,以及前壳21与后壳22的固定。由于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方向上可以只保留后壳22的侧壁的厚度而省去前壳21的侧壁的厚度,因此,可以将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设计的更窄,而不会导致前壳21或后壳22越来越薄弱,还可以避免因前壳21或后壳22越来越薄弱而导致前壳21或后壳22变形的现象发生,有助于后壳22对与显示触控组件23的固定及对显示触控组件23的保护。并且,通过这种设计,可以使在组装终端设备时,前壳21与后壳22之间、前壳21与显示触控组件23之间配合良好和间隙均匀,从而可以在省去制作装配治具的情况下,使前壳21和后壳22之间有效的扣合,有助于整机可靠性测试、避免显示触控组件23损坏,还可以节省成本。

其中,后壳22的侧壁和显示触控组件23的侧边的间隙通过点胶或泡棉胶固定相固定,使得后壳22的侧壁可以与显示触控组件23的侧边相固定。和/或,后壳22的侧壁和前壳21的侧边通过点胶或泡棉胶固定相固定,使得后壳22的侧壁可以与前壳21的侧边相固定。从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保证后壳22、显示触控组件23以及前壳2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且,显示触控组件23也可以但不限于通过点胶或泡棉胶固定于前壳21。

优选的,如图4所示,前壳21为中空的回字形,从而提供了一种前壳的具体实现形式,有助于进一步保证本发明的可行性。值得一提的是,在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时,通常前壳21可以为长方形。在长度方向上的前壳21的侧壁厚度d可以为大于或等于1.5mm且小于或等于2.5mm,优选为2mm。在对应于显示触控组件23下方的位置可以为中空的。值得一提的是,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位于上述中空部的补强钢片,使得可以增加前壳的强度。其中,补强钢片与前壳21为一体式。或者,补强钢片上设有第一固定结构,后壳22上设有与第一固定结构相匹配的第二固定结构,补强钢片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相互配合而固定在后壳22上。

或者,如图5所示,前壳21不限于为中空的回字形,比如,前壳21包括第一部211和第二部212;第一部211和第二部212分别位于后壳22的两端;后壳22上未被第一部211和第二部212覆盖的部分设有第三部223和第四部224;其中,显示触控组件23固定于第一部211、第二部212、第三部223以及第四部224,从而提供了另一种前壳的具体实现形式,有助于进一步保证本发明的可行性。值得一提的是,终端设备还包括补强钢片,补强钢片位于第一部211和第二部212之间,使得可以增加前壳的强度。其中,补强钢片与第一部211和第二部212为一体式。或者,补强钢片上设有第一固定结构,后壳22上设有与第一固定结构相匹配的第二固定结构,补强钢片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相互配合而固定在后壳22上。

另外,如图6所示,前壳21和后壳22也可以通过公扣和母扣的相互扣合来固定在一起。具体地说,前壳21具有公扣213,后壳22具有与前壳21的公扣213相配合的母扣225。值得一提的是,公扣213和母扣225的配合量l在0.35mm至0.45mm之间,优选的,公扣213和母扣225的配合量l为0.4mm。或者,前壳21具有母扣,后壳22具有与前壳21的母扣相配合的公扣。值得一提的是,公扣213和母扣225相配合的斜面倾斜角度r在10度到20度之间,用以保证前壳21和后壳22结合的紧密型。优选的,公扣213和母扣225相配合的斜面倾斜角度r为10度、15度以及20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可以但不限于通过调整点胶或泡棉胶使点胶或泡棉胶得拉力大于前壳21和后壳22之间的扣合力。在终端设备的整机拆卸时,可以将前壳21和后壳22之间的公扣213和母扣225脱离,使得可以避免前壳21与显示出空组件23之间的泡棉胶或点胶松开,从而避免导致物料损耗。

于实际的应用中,前壳21和后壳22不限于通过公扣和母扣的相互扣合来固定在一起。比如,前壳21和后壳22也可以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的相互配合来固定在一起。值得一提的是,前壳21和后壳22也可以即通过公扣和母扣的相互扣合来固定在一起,也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的相互配合来固定在一起。具体地,如图7所示,前壳21具有定位柱214,后壳22具有与前壳21的定位柱214相配合的定位孔226。定位柱214和定位孔226的配合深度h在0.8mm至1.2mm之间,优选的,定位柱214和定位孔226的配合深度h为1.0mm。定位柱214的直径m一般可以但不限于为2.0mm左右。并且,定位柱214可以位于前壳21的四个角边附近。或者,前壳21具有定位孔,后壳22具有与前壳21的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柱。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可以将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设计的更窄,而不会导致前壳21或后壳22越来越薄弱,有助于后壳22对与显示触控组件23的固定及对显示触控组件23的保护。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的装配方法,基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装配方法包括:将前壳与后壳装配在一起;将显示触控组件固定于前壳。具体地说,将前壳与后壳通过固定结构装配在一起,比如,以公扣和母扣相互扣合的方式将前壳与后壳通过固定结构装配在一起,或以定位孔和定位柱相互配合的方式将前壳与后壳通过固定结构装配在一起等。然后在与显示触控组件相接触的前壳上贴泡棉胶或点胶。最后将显示触控组件通过泡棉胶或点胶固定于前壳。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使得在组装终端设备时,前壳与后壳之间、前壳与显示触控组件之间配合良好和间隙均匀,从而可以在省去制作装配治具的情况下,使前壳和后壳之间有效的扣合,有助于整机可靠性测试、避免显示触控组件损坏,还可以节省成本。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