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报告定位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66902发布日期:2018-11-24 12:4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测量报告定位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lte(长期演进)网络的mr(测量报告)数据是分析lte网络质量的非常重要的数据,而要对网络覆盖和容量问题进行详细准确的评估并加以解决,需要对mr数据进行准确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定位。目前主要的定位方法有三类:1.基于cellid(小区标识)的定位;2.基于toa/tdoa/otdoa(到达时间/到达时间差/可观测的到达时间差)的定位;3.基于上报mr数据的终端的定位:即终端直接上报gps(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第一种方法的定位精度低,第二种方法需要增加硬件成本的投入,目前ltemr数据只能上报主小区的ta(时间提前量)值,不能上报邻区的ta值,缺乏邻区的ta值时无法使用该方法;第三种方法定位精度高,但是上报mr数据的终端中只有很少比例(一般小于3%)的终端可以上报gps信息,绝大部分终端还是无法上报。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能够精准地对mr数据进行定位的技术方案。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测量报告定位方法和装置,以基于大数据平台分析出无线网络优化解决方案。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的一种测量报告定位方法,包括:根据待定位的测量报告中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计算所述测量报告的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测量报告中所述主小区、所述主小区对应的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所述上报点与所述邻区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所述上报点与所述邻区之间的距离、所述主小区和所述邻区的坐标中的至少一个坐标,确定所述上报点的坐标。可选地,前述的方法,根据待定位的测量报告中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计算所述测量报告的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具体包括:根据所述主小区的辅助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确定基于所述测量报告中所述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计算所述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的第一公式;根据所述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和第一公式,计算所述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可选地,前述的方法,根据所述主小区的辅助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确定基于所述测量报告中所述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计算所述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的第一公式,具体包括:根据所述主小区的辅助全球定位信息中所述主小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所述第一公式对应的第一系数;根据所述第一系数、所述主小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第一常数;根据所述第一系数、所述第一常数确定所述第一公式。可选地,前述的方法,根据所述测量报告中所述主小区、所述主小区对应的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所述上报点与所述邻区之间的距离,具体包括:根据所述邻区的辅助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确定基于所述测量报告中所述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所述上报点与所述邻区之间的距离的第二公式;根据所述邻区的时间提前量和所述第二公式,计算所述上报点与所述邻区之间的距离。可选地,前述的方法,根据所述邻区的辅助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确定基于所述测量报告中所述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所述上报点与所述邻区之间的距离的第二公式,具体包括:根据所述邻区的辅助全球定位信息中所述邻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所述第二公式对应的第二系数;根据所述第二系数、所述邻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第二常数;根据所述第二系数、所述第二常数确定所述第二公式。可选地,前述的方法,所述邻区为所述主小区的异站邻区;根据所述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所述上报点与所述邻区之间的距离、所述主小区和所述邻区的坐标中的至少一个坐标,确定所述上报点的坐标,具体包括:根据所述主小区和所述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所述主小区和所述邻区对应的权重;根据所述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所述上报点与所述邻区之间的距离、所述主小区和所述邻区的坐标,计算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点的坐标;根据所述主小区和所述邻区对应的权重、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点的坐标,计算所述上报点的坐标。可选地,前述的方法,所述邻区为所述主小区的同站邻区;根据所述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所述上报点与所述邻区之间的距离、所述主小区和所述邻区的坐标中的至少一个坐标,确定所述上报点的坐标,具体包括:根据所述主小区和所述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所述主小区和所述邻区对应的权重;根据所述主小区和所述邻区对应的权重、所述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所述上报点与所述邻区之间的距离,重新确定所述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并确定所述上报点的方向角;根据所述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所述方向角、所述主小区的坐标,计算所述上报点的坐标。可选地,前述的方法,所述邻区包括所述主小区的异站邻区、同站邻区;根据所述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所述上报点与所述邻区之间的距离、所述主小区和所述邻区的坐标中的至少一个坐标,确定所述上报点的坐标,具体包括:根据所述主小区和所述同站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所述主小区和所述同站邻区对应的第一权重;根据所述主小区和所述同站邻区对应的第一权重、所述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所述上报点与所述同站邻区之间的距离,计算参考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并确定所述参考点的方向角;根据所述参考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所述方向角、所述主小区的坐标,计算所述参考点的坐标;根据所述主小区和所述同站邻区的平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所述异站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所述参考点和所述异站邻区对应的第二权重;根据所述参考点和所述异站邻区对应的第二权重、所述异站邻区的坐标和方向角,计算所述上报点的坐标。提供的一种测量报告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距离计算模块,根据待定位的测量报告中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计算所述测量报告的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计算模块,根据所述测量报告中所述主小区、所述主小区对应的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所述上报点与所述邻区之间的距离;上报点坐标模块,根据所述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所述上报点与所述邻区之间的距离、所述主小区和所述邻区的坐标中的至少一个坐标,确定所述上报点的坐标。可选地,前述的装置,所述第一距离计算模块根据所述主小区的辅助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确定基于所述测量报告中所述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计算所述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的第一公式,并根据所述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和所述第一公式,计算所述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可选地,前述的装置,所述第一距离计算模块根据所述主小区的辅助全球定位信息中所述主小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所述第一公式对应的第一系数;根据所述第一系数、所述主小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第一常数;根据所述第一系数、所述第一常数确定所述第一公式。可选地,前述的装置,所述第二距离计算模块根据所述邻区的辅助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确定基于所述测量报告中所述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所述上报点与所述邻区之间的距离的第二公式,并根据所述邻区的时间提前量和所述第二公式,计算所述上报点与所述邻区之间的距离。可选地,前述的装置,所述第二距离计算模块据所述邻区的辅助全球定位信息中所述邻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所述第二公式对应的第二系数;根据所述第二系数、所述邻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第二常数;根据所述第二系数、所述第二常数确定所述第二公式。可选地,前述的装置,所述邻区为所述主小区的异站邻区;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权重计算模块,根据所述主小区和所述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所述主小区和所述邻区对应的权重;第一参考点坐标计算模块,根据所述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所述上报点与所述邻区之间的距离、所述主小区和所述邻区的坐标,计算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点的坐标;所述上报点坐标模块根据所述主小区和所述邻区对应的权重、所述一个或多个参考点的坐标,计算所述上报点的坐标。可选地,前述的装置,所述邻区为所述主小区的同站邻区;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权重计算模块,根据所述主小区和所述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所述主小区和所述邻区对应的权重;第一距离及方向角计算模块,根据所述主小区和所述邻区对应的权重、所述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所述上报点与所述邻区之间的距离,重新确定所述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并确定所述上报点的方向角;所述上报点坐标模块根据所述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所述方向角、所述主小区的坐标,计算所述上报点的坐标。可选地,前述的装置,所述邻区包括所述主小区的异站邻区、同站邻区;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权重计算模块,根据所述主小区和所述同站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所述主小区和所述同站邻区对应的第一权重;第二距离及方向角计算模块,根据所述主小区和所述同站邻区对应的第一权重、所述上报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所述上报点与所述同站邻区之间的距离,计算参考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并确定所述参考点的方向角;第二参考点坐标计算模块,根据所述参考点与所述主小区之间的距离、所述方向角、所述主小区的坐标,计算所述参考点的坐标;第四权重计算模块,根据所述主小区和所述同站邻区的平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所述异站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所述参考点和所述异站邻区对应的第二权重;所述上报点坐标模块根据所述参考点和所述异站邻区对应的第二权重、所述异站邻区的坐标和方向角,计算所述上报点的坐标。根据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测量报告定位方法和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在lte网络中mr数据可以上报终端主小区ta、主邻小区rsrp值,且ta和rsrp能够反映mr数据上报点与主小区或邻区的距离大小,因此基于主小区ta和邻区rsrp值分别计算得到mr数据上报点与主小区、邻小区的距离,并最终计算得到上报点的坐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广泛存在的ta、rsrp数据,适用范围更大,结合ta和rsrp计算得到的上报点坐标,能更准确地对mr数据进行定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测量报告定位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测量报告定位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测量报告定位方法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测量报告定位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测量报告定位方法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测量报告定位方法的流程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测量报告定位方法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测量报告定位装置的框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测量报告定位装置的框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测量报告定位装置的框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测量报告定位装置的框图。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测量报告定位方法,包括:步骤s110,根据待定位的测量报告中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计算测量报告的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步骤s120,根据测量报告中主小区、主小区对应的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首先输入工程参数、mragps(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数据、普通mr数据、ta公式初始参数、传播模型初始参数等;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到每个小区的ta距离公式和传播模型公式,基于ta距离公式和传播模型公式根据mr数据上报的ta和rsrp计算出终端到主邻小区的距离。步骤s130,根据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主小区和邻区的坐标中的至少一个坐标,确定上报点的坐标。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lte网络中mr数据可以上报终端主小区ta、主邻小区rsrp值,且ta和rsrp能够反映mr数据上报点与主小区或邻区的距离大小,因此基于主小区ta和邻区rsrp值分别计算得到mr数据上报点与主小区、邻小区的距离,并最终计算得到上报点的坐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广泛存在的ta、rsrp数据,适用范围更大,结合ta和rsrp计算得到的上报点坐标,能更准确地对mr数据进行定位。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测量报告定位方法,包括:步骤s210,根据待定位的测量报告中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计算测量报告的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对计算测量报告的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的方式不进行限制,具体可以采用的一种方式为:根据主小区的辅助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确定基于测量报告中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计算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的第一公式,根据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和第一公式计算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邻区为主小区的异站邻区。步骤s220,根据测量报告中所述主小区、主小区对应的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对计算测量报告的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的方式不进行限制,具体可以采用的一种方式为:根据邻区的辅助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确定基于测量报告中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的第二公式,根据邻区的时间提前量和第二公式计算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agps数据能够反应终端当前的位置信息,所以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采用agps数据来进行上报点位置的计算,具体地:首先获取待定位区域内所有工参信息,具体包括小区id、小区经纬度、小区天线挂高、小区方向角、小区rs(参考信号)信道发射功率等;获取待定位区域内的一定时间内mragps数据,具体包括mr点上报的经度、mr点上报的维度、mr点上报的主邻小区的rsrp强度值、mr点上报的主小区ta值。本实施例中对第一公式的计算方式不进行限制,其中可以采用的一种计算方式为:根据主小区的辅助全球定位信息中主小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第一公式对应的第一系数;根据第一系数、主小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第一常数;根据第一系数、第一常数确定第一公式,具体如下:利用agps数据校准ta公式(校准结果为第一公式),具体包括:根据mragps上报的主小区id、主小区ta、agps经纬度和工参经纬度信息得到下面数据,每个小区有n条数据:小区enodebid小区cellidta1d1小区enodebid小区cellidta2d2…………小区enodebid小区cellidtandn其中di为第i条mr点与小区的距离,单位米。假设ta列为x列,d(m)列为y列,共有n行数据,则根据如下公式得到k1(第一系数)、k2(第一常数)值:即d(m)=k1*ta+k2(第一公式)本实施例中对第二公式的计算方式不进行限制,其中可以采用的一种计算方式为:根据邻区的辅助全球定位信息中邻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第二公式对应的第二系数;根据第二系数、邻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第二常数;根据第二系数、第二常数确定第二公式,具体如下:利用agps数据校准rsrp传播模型公式(校准结果为第二公式),具体包括:根据mragps上报的主邻小区id、主邻小区rsrp、agps经纬度和工参经纬度信息得到下面数据,每个小区下有n条数据:小区enodebid小区cellidrsrp1log(d1/1000)小区enodebid小区cellidrsrp2log(d2/1000)…………小区enodebid小区cellidrsrpnlod(dn/1000)其中di为第i条mr点与小区的距离,单位米。令logd(km)列为y列,rsrp列为x列,该小区下共有n行数据,则根据如下公式得到k3(第二系数)、k4(第二常数)值:即logd(km)=k3*rsrp+k4,d(m)=10k3*rsrp+k4+3(第二公式)将普通mr点上报的ta和rsrp分别代入第一公式和第二公式,计算得到mr点分别到主邻小区的距离di,单位米,i=1-n,n表示主邻小区总个数。步骤s230,根据主小区和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主小区和邻区对应的权重。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预设的步长,计算主邻小区的权重值:获取主邻小区之间最差的rsrp值rsrpworst,rsrpworst对应的小区权重值=1,其它小区的权重值=1+(该小区的rsrp-rsrpworst)/步长。步骤s240,根据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主小区和邻区的坐标,计算一个或多个参考点的坐标。在实施例中,由于邻区为异站邻区,基于邻区可以确定至少一个参考点,基于参考点的坐标来精准地计算上报点的坐标。步骤s250,根据主小区和邻区对应的权重、一个或多个参考点的坐标,计算上报点的坐标。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计算得到的距离di和主邻小区的经纬度、方向角、以及计算得到各小区的权重值weighti,综合计算得出上报点坐标(lon,lat)。与现有三角定位方法相比,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利用agps数据源提升了用于距离计算的定位公式参数的准确性;引入了主邻小区rsrp作为权重值,使得方向的估算更为准确,这有效提升lte网络的定位精度。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一个具体应用如下,其中邻区为异站邻区,即邻区经纬度与主小区经纬度均不同,如图3所示。表1显示一条mr记录上报的用于定位的具体信息,具体如下:id主小区id邻区id主小区ta主小区rsrp邻区rsrp1551394_1502215_0;551642_031-87-109;-110表2显示该条mr记录上报的主邻小区对应的工参信息,具体如下:enodebid_cellid经度维度站高方向角rsrp551394_1(主小区)113.1506323.0733435150-87502215_0(邻区)113.1408923.0753840230-109551642_0(邻区)113.13493823.0686093070-110表3显示主小区agps数据与ta的对应关系;表4显示其中一个邻区agps数据与rsrp的对应关系,具体如下:小区经度小区维度agps经度agps维度ta距离d(m)113.1506323.07334113.1503123.0721128141113.1506323.07334113.1501523.071542210………………………………113.1506323.07334113.1460123.0701121594表4为邻区502215_0的agps数据和工参数据,具体如下:小区经度小区维度agps经度agps维度rsrp距离d(m)113.1408923.07538113.1415323.07623-85115113.1408923.07538113.1425623.07712-89258………………………………113.1408923.07538113.1437523.07899-105497(1)根据表1中的mr记录信息获取主邻小区id,再根据主邻小区id获取对应的工参信息,如表2;(2)获取表2中主小区agps数据与ta的对应关系表,参见表3;获取表2中邻区agps数据与rsrp的对应关系表,以502215_0为例,参见表4;(3)利用表3中的数据校准主小区的ta公式参数。令ta列为x列,d(m)列为y列,共有n行数据,根据如下公式得到k1、k2值:d(m)=5.1*ta-3(4)利用表4中的数据校准邻区的rsrp传播模型公式参数。令rsrp为x列,d(m)列为y列,共有n行数据,则根据如下公式得到k3、k4值:logd(km)=k3*rsrp+k4=-0.02024*rsrp-2.61402同理得到另一个邻区551642_0的rsrp传播模型公式:logd(km)=k3*rsrp+k4=-0.02069*rsrp-2.66087(5)将表1中mr上报的主小区ta和邻区rsrp分别代入3和4中的公式,得到mr点到主邻小区的距离di;mr点与主小区的距离d1=31*5.1-3=155mmr点与邻区502215_0之间的距离d2=10(-109*(-0.02024)-2.61402+3)=391mmr点与邻区551642_0之间的距离d3=10(-110*(-0.02069)-2.66087+3)=412m(6)设定步长=4,根据主邻小区上报的rsrp,分别得到三个小区的权重值:weighti1=1+(-87-(-110))/4=6.75weighti2=1+(-109-(-110))/4=1.25weighti3=1(7)根据d1、d2和d3和表2的工参数据分别得到三个参考点的坐标:p1(113.15154,23.07224)p2(113.14374,23.07314)p3(113.13876,23.06960)(8)将三个小区的权重值和三个参考点坐标代入下面的公式得到最后上报点的坐标: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测量报告定位方法,包括:步骤s410,根据主小区的辅助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确定基于测量报告中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计算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的第一公式,根据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和第一公式计算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邻区为主小区的同站邻区。步骤s420,根据邻区的辅助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确定基于测量报告中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的第二公式,根据邻区的时间提前量和第二公式计算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一个具体应用如下,其中邻区为同站邻区,即邻区经纬度与主小区相同,具体如图5所示:表5显示一条mr记录上报的用于定位的具体信息,具体如下:id主小区id邻区id主小区ta主小区rsrp邻区rsrp1551394_1551394_232-85-95表6显示该条mr记录上报的主邻小区对应的工参信息,具体如下:enodebid_cellid经度维度站高方向角rsrp551394_1(主小区)113.1506323.0733435150-85551394_2(邻区)113.1506323.0733435270-95表7显示主小区agps数据与ta的对应关系,具体如下:小区经度小区维度agps经度agps维度ta距离d(m)113.1506323.07334113.1503123.0721128141113.1506323.07334113.1501523.071542210………………………………113.1506323.07334113.1460123.0701121594表8显示其中一个邻区agps数据与rsrp的对应关系,具体如下:根据表5中的mr记录信息获取主邻小区id,再根据主邻小区id获取对应的工参信息,如表6;获取表5中主小区agps数据与ta的对应关系表,参见表7;获取表5中邻区agps数据与rsrp的对应关系表,以551394_2为例,参见表8;本实施例中对第一公式的计算方式不进行限制,其中可以采用的一种计算方式为:根据主小区的辅助全球定位信息中主小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第一公式对应的第一系数;根据第一系数、主小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第一常数;根据第一系数、第一常数确定第一公式,具体如下:利用表7中的数据校准主小区的ta公式参数。令ta列为x列,d(m)列为y列,共有n行数据,根据如下公式得到k1、k2值:d(m)=5.1*ta-3本实施例中对第二公式的计算方式不进行限制,其中可以采用的一种计算方式为:根据邻区的辅助全球定位信息中邻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第二公式对应的第二系数;根据第二系数、邻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第二常数;根据第二系数、第二常数确定第二公式,具体如下:利用表8中的数据校准邻区的rsrp传播模型公式参数。令rsrp为x列,d(m)列为y列,共有n行数据,则根据如下公式得到k3、k4值:logd(km)=k3*rsrp+k4=-0.02001*rsrp--2.66402将表5中mr上报的主小区ta和邻区rsrp分别代入步骤3和4中的公式,得到mr点到主邻小区的距离di;mr点与主小区的距离d1=32*5.1-3=160mmr点与邻区551394_2之间的距离d2=10(-95*(-0.02001)-2.66402+3)=173m步骤s430,根据主小区和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主小区和邻区对应的权重。在本实施例中,设定步长=4,根据主邻小区上报的rsrp,分别得到两个小区的权重值:weighti1=1+(-85-(-95))/4=3.5weighti2=1步骤s440,根据主小区和邻区对应的权重、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重新确定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并确定上报点的方向角。在实施例中,根据权重计算最终上报点与主小区的距离:根据权重计算最终上报点的方向角:步骤s450,根据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方向角、主小区的坐标,计算上报点的坐标。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主小区经纬度、距离d和角度angel得到最终上报点的经纬度:(113.15118,23.07196)。实施例四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测量报告定位方法,包括:步骤s610,根据主小区的辅助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确定基于测量报告中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计算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的第一公式,根据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和第一公式计算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邻区为主小区的同站邻区。邻区包括主小区的异站邻区、同站邻区。步骤s620,根据邻区的辅助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确定基于测量报告中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的第二公式,根据邻区的时间提前量和第二公式计算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一个具体应用如下,其中邻区同时有同站邻区和异站邻区,具体如图7所示。表9显示一条mr记录上报的用于定位的具体信息,具体如下:id主小区id邻区id主小区ta主小区rsrp邻区rsrp1551394_1551394_2;502215_032-85-95;-105表10显示该条mr记录上报的主邻小区对应的工参信息,具体如下:enodebid_cellid经度维度站高方向角rsrp551394_1(主小区)113.1506323.0733435150-85551394_2(邻区)113.1506323.0733435270-95502215_0(邻区)113.1408923.0753840230-105表11显示主小区agps数据与ta的对应关系,具体如下:小区经度小区维度agps经度agps维度ta距离d(m)113.1506323.07334113.1503123.0721128141113.1506323.07334113.1501523.071542210………………………………113.1506323.07334113.1460123.0701121594表12显示其中一个邻区agps数据与rsrp的对应关系,具体如下:小区经度小区维度agps经度agps维度rsrp距离d(m)113.1506323.07334113.1503123.07223-83128113.1506323.07334113.1501523.07168-87187………………………………113.1506323.07334113.1460123.07758-101473根据表9中的mr记录信息获取主邻小区id,再根据主邻小区id获取对应的工参信息,如表10;获取表9中主小区agps数据与ta的对应关系表,参见表11;获取表9中邻区agps数据与rsrp的对应关系表,以551394_2为例,参见表12;利用表11中的数据校准主小区的ta公式参数。令ta列为x列,d(m)列为y列,共有n行数据,根据如下公式得到k1、k2值:d(m)=5.1*ta-3利用表12中的数据校准邻区的rsrp传播模型公式参数。令rsrp为x列,d(m)列为y列,共有n行数据,则根据如下公式得到k3、k4值:logd(km)=k3*rsrp+k4=-0.02001*rsrp--2.66402同理得到另一个邻区551394_2的rsrp传播模型公式:logd(km)=k3*rsrp+k4=-0.02024*rsrp-2.61402将表9中mr上报的主小区ta和邻区rsrp分别代入步骤3和4中的公式,得到mr点到主邻小区的距离di;mr点与主小区551394_1的距离d1=32*5.1-3=160mmr点与邻区551394_2之间的距离d2=10(-95*(-0.02001)-2.66402+3)=173mmr点与邻区502215_0之间的距离d2=10(-105*(-0.02024)-2.61402+3)=324m步骤s630,根据主小区和同站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主小区和同站邻区对应的第一权重。在本实施例中,设定步长=4,根据主小区551394_1和同站邻区551394_2上报的rsrp,得到两个小区的权重值:weighti1=1+(-85-(-95))/4=3.5weighti2=1步骤s640,根据主小区和同站邻区对应的第一权重、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上报点与同站邻区之间的距离,计算参考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并确定参考点的方向角。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权重计算最终同站参考点与主小区的距离:根据权重计算同站参考点最终上报点的方向角:步骤s650,根据参考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方向角、主小区的坐标,计算参考点的坐标。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主小区经纬度、距离d和角度angel得到同站参考点的经纬度:p1(113.15118,23.07196)。步骤s660,根据主小区和同站邻区的平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异站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参考点和异站邻区对应的第二权重。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计算主小区与同站邻区的平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主小区551394_1与同站邻区551394_2的平均rsrp=-88dbm,记为同站参考点的rsrp,根据同站参考点与异站邻区502215_0的rsrp,计算两者的权重:weight同站参考点=1+(-88-(-105))/4=5.25weight502215_0=1步骤s670,根据参考点和异站邻区对应的第二权重、异站邻区的坐标和方向角,计算上报点的坐标。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异站邻区502215_0的经纬度、方向角得到该小区的参考点坐标:p2(113.14374,23.07314);根据p1、p2的坐标和两者的权重值得到最终上报点的坐标:实施例五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测量报告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距离计算模块810,根据待定位的测量报告中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计算测量报告的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计算模块820,根据测量报告中主小区、主小区对应的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首先输入工程参数、mragps(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数据、普通mr数据、ta公式初始参数、传播模型初始参数等;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到每个小区的ta距离公式和传播模型公式,基于ta距离公式和传播模型公式根据mr数据上报的ta和rsrp计算出终端到主邻小区的距离。上报点坐标计算模块830,根据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主小区和邻区的坐标中的至少一个坐标,确定上报点的坐标。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lte网络中mr数据可以上报终端主小区ta、主邻小区rsrp值,且ta和rsrp能够反映mr数据上报点与主小区或邻区的距离大小,因此基于主小区ta和邻区rsrp值分别计算得到mr数据上报点与主小区、邻小区的距离,并最终计算得到上报点的坐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广泛存在的ta、rsrp数据,适用范围更大,结合ta和rsrp计算得到的上报点坐标,能更准确地对mr数据进行定位。实施例六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测量报告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距离计算模块910,根据待定位的测量报告中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计算测量报告的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对计算测量报告的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的方式不进行限制,具体可以采用的一种方式为:根据主小区的辅助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确定基于测量报告中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计算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的第一公式,根据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和第一公式计算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邻区为主小区的异站邻区。第二距离计算模块920,根据测量报告中所述主小区、主小区对应的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对计算测量报告的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的方式不进行限制,具体可以采用的一种方式为:根据邻区的辅助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确定基于测量报告中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的第二公式,根据邻区的时间提前量和第二公式计算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agps数据能够反应终端当前的位置信息,所以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采用agps数据来进行上报点位置的计算,具体地:首先获取待定位区域内所有工参信息,具体包括小区id、小区经纬度、小区天线挂高、小区方向角、小区rs(参考信号)信道发射功率等;获取待定位区域内的一定时间内mragps数据,具体包括mr点上报的经度、mr点上报的维度、mr点上报的主邻小区的rsrp强度值、mr点上报的主小区ta值。本实施例中对第一公式的计算方式不进行限制,其中可以采用的一种计算方式为:根据主小区的辅助全球定位信息中主小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第一公式对应的第一系数;根据第一系数、主小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第一常数;根据第一系数、第一常数确定第一公式,具体如下:利用agps数据校准ta公式(校准结果为第一公式),具体包括:根据mragps上报的主小区id、主小区ta、agps经纬度和工参经纬度信息得到下面数据,每个小区有n条数据:小区enodebid小区cellidta1d1小区enodebid小区cellidta2d2…………小区enodebid小区cellidtandn其中di为第i条mr点与小区的距离,单位米。假设ta列为x列,d(m)列为y列,共有n行数据,则根据如下公式得到k1(第一系数)、k2(第一常数)值:即d(m)=k1*ta+k2(第一公式)本实施例中对第二公式的计算方式不进行限制,其中可以采用的一种计算方式为:根据邻区的辅助全球定位信息中邻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第二公式对应的第二系数;根据第二系数、邻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第二常数;根据第二系数、第二常数确定第二公式,具体如下:利用agps数据校准rsrp传播模型公式(校准结果为第二公式),具体包括:根据mragps上报的主邻小区id、主邻小区rsrp、agps经纬度和工参经纬度信息得到下面数据,每个小区下有n条数据:小区enodebid小区cellidrsrp1log(d1/1000)小区enodebid小区cellidrsrp2log(d2/1000)…………小区enodebid小区cellidrsrpnlod(dn/1000)其中di为第i条mr点与小区的距离,单位米。令logd(km)列为y列,rsrp列为x列,该小区下共有n行数据,则根据如下公式得到k3(第二系数)、k4(第二常数)值:即logd(km)=k3*rsrp+k4,d(m)=10k3*rsrp+k4+3(第二公式)将普通mr点上报的ta和rsrp分别代入第一公式和第二公式,计算得到mr点分别到主邻小区的距离di,单位米,i=1ˉn,n表示主邻小区总个数。第一权重计算模块930,根据主小区和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主小区和邻区对应的权重。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预设的步长,计算主邻小区的权重值:获取主邻小区之间最差的rsrp值rsrpworst,rsrpworst对应的小区权重值=1,其它小区的权重值=1+(该小区的rsrp-rsrpworst)/步长。第一参考点坐标计算模块940,根据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主小区和邻区的坐标,计算一个或多个参考点的坐标。在实施例中,由于邻区为异站邻区,基于邻区可以确定至少一个参考点,基于参考点的坐标来精准地计算上报点的坐标。上报点坐标模块950,根据主小区和邻区对应的权重、一个或多个参考点的坐标,计算上报点的坐标。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计算得到的距离di和主邻小区的经纬度、方向角、以及计算得到各小区的权重值weighti,综合计算得出上报点坐标(lon,lat)。与现有三角定位方法相比,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利用agps数据源提升了用于距离计算的定位公式参数的准确性;引入了主邻小区rsrp作为权重值,使得方向的估算更为准确,这有效提升lte网络的定位精度。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一个具体应用如下,其中邻区为异站邻区,即邻区经纬度与主小区经纬度均不同,如图3所示。表1显示一条mr记录上报的用于定位的具体信息,具体如下:id主小区id邻区id主小区ta主小区rsrp邻区rsrp1551394_1502215_0;551642_031-87-109;-110表2显示该条mr记录上报的主邻小区对应的工参信息,具体如下:表3显示主小区agps数据与ta的对应关系;表4显示其中一个邻区agps数据与rsrp的对应关系,具体如下:小区经度小区维度agps经度agps维度ta距离d(m)113.1506323.07334113.1503123.0721128141113.1506323.07334113.1501523.071542210………………………………113.1506323.07334113.1460123.0701121594表4为邻区502215_0的agps数据和工参数据,具体如下:小区经度小区维度agps经度agps维度rsrp距离d(m)113.1408923.07538113.1415323.07623-85115113.1408923.07538113.1425623.07712-89258………………………………113.1408923.07538113.1437523.07899-105497(1)根据表1中的mr记录信息获取主邻小区id,再根据主邻小区id获取对应的工参信息,如表2;(2)获取表2中主小区agps数据与ta的对应关系表,参见表3;获取表2中邻区agps数据与rsrp的对应关系表,以502215_0为例,参见表4;(3)利用表3中的数据校准主小区的ta公式参数。令ta列为x列,d(m)列为y列,共有n行数据,根据如下公式得到k1、k2值:d(m)=5.1*ta-3(4)利用表4中的数据校准邻区的rsrp传播模型公式参数。令rsrp为x列,d(m)列为y列,共有n行数据,则根据如下公式得到k3、k4值:logd(km)=k3*rsrp+k4=-0.02024*rsrp-2.61402同理得到另一个邻区551642_0的rsrp传播模型公式:logd(km)=k3*rsrp+k4=-0.02069*rsrp-2.66087(5)将表1中mr上报的主小区ta和邻区rsrp分别代入3和4中的公式,得到mr点到主邻小区的距离di;mr点与主小区的距离d1=31*5.1-3=155mmr点与邻区502215_0之间的距离d2=10(-109*(-0.02024)-2.61402+3)=391mmr点与邻区551642_0之间的距离d3=10(-110*(-0.02069)-2.66087+3)=412m(6)设定步长=4,根据主邻小区上报的rsrp,分别得到三个小区的权重值:weighti1=1+(-87-(-110))/4=6.75weighti2=1+(-109-(-110))/4=1.25weighti3=1(7)根据d1、d2和d3和表2的工参数据分别得到三个参考点的坐标:p1(113.15154,23.07224)p2(113.14374,23.07314)p3(113.13876,23.06960)(8)将三个小区的权重值和三个参考点坐标代入下面的公式得到最后上报点的坐标:实施例七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测量报告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距离计算模块1010,根据主小区的辅助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确定基于测量报告中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计算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的第一公式,根据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和第一公式计算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邻区为主小区的同站邻区。第二距离计算模块1020,根据邻区的辅助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确定基于测量报告中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的第二公式,根据邻区的时间提前量和第二公式计算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一个具体应用如下,其中邻区为同站邻区,即邻区经纬度与主小区相同,具体如图5所示:表5显示一条mr记录上报的用于定位的具体信息,具体如下:id主小区id邻区id主小区ta主小区rsrp邻区rsrp1551394_1551394_232-85-95表6显示该条mr记录上报的主邻小区对应的工参信息,具体如下:enodebid_cellid经度维度站高方向角rsrp551394_1(主小区)113.1506323.0733435150-85551394_2(邻区)113.1506323.0733435270-95表7显示主小区agps数据与ta的对应关系,具体如下:表8显示其中一个邻区agps数据与rsrp的对应关系,具体如下:小区经度小区维度agps经度agps维度rsrp距离d(m)113.1506323.07334113.1503123.07223-83128113.1506323.07334113.1501523.07168-87187………………………………113.1506323.07334113.1460123.07758-101473根据表5中的mr记录信息获取主邻小区id,再根据主邻小区id获取对应的工参信息,如表6;获取表5中主小区agps数据与ta的对应关系表,参见表7;获取表5中邻区agps数据与rsrp的对应关系表,以551394_2为例,参见表8;本实施例中对第一公式的计算方式不进行限制,其中可以采用的一种计算方式为:根据主小区的辅助全球定位信息中主小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第一公式对应的第一系数;根据第一系数、主小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第一常数;根据第一系数、第一常数确定第一公式,具体如下:利用表7中的数据校准主小区的ta公式参数。令ta列为x列,d(m)列为y列,共有n行数据,根据如下公式得到k1、k2值:d(m)=5.1*ta-3本实施例中对第二公式的计算方式不进行限制,其中可以采用的一种计算方式为:根据邻区的辅助全球定位信息中邻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第二公式对应的第二系数;根据第二系数、邻区的多个时间提前量以及对应的与多个上报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第二常数;根据第二系数、第二常数确定第二公式,具体如下:利用表8中的数据校准邻区的rsrp传播模型公式参数。令rsrp为x列,d(m)列为y列,共有n行数据,则根据如下公式得到k3、k4值:logd(km)=k3*rsrp+k4=-0.02001*rsrp--2.66402将表5中mr上报的主小区ta和邻区rsrp分别代入步骤3和4中的公式,得到mr点到主邻小区的距离di;mr点与主小区的距离d1=32*5.1-3=160mmr点与邻区551394_2之间的距离d2=10(-95*(-0.02001)-2.66402+3)=173m第二权重计算模块1030,根据主小区和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主小区和邻区对应的权重。在本实施例中,设定步长=4,根据主邻小区上报的rsrp,分别得到两个小区的权重值:weighti1=1+(-85-(-95))/4=3.5weighti2=1第一距离及方向角计算模块1040,根据主小区和邻区对应的权重、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重新确定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并确定上报点的方向角。在实施例中,根据权重计算最终上报点与主小区的距离:根据权重计算最终上报点的方向角:上报点坐标模块1050,根据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方向角、主小区的坐标,计算上报点的坐标。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主小区经纬度、距离d和角度angel得到最终上报点的经纬度:(113.15118,23.07196)。实施例八如图1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测量报告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距离计算模块1110,根据主小区的辅助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确定基于测量报告中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计算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的第一公式,根据主小区的时间提前量和第一公式计算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邻区为主小区的同站邻区。邻区包括主小区的异站邻区、同站邻区。第二距离计算模块1120,根据邻区的辅助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确定基于测量报告中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的第二公式,根据邻区的时间提前量和第二公式计算上报点与邻区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一个具体应用如下,其中邻区同时有同站邻区和异站邻区,具体如图7所示。表9显示一条mr记录上报的用于定位的具体信息,具体如下:id主小区id邻区id主小区ta主小区rsrp邻区rsrp1551394_1551394_2;502215_032-85-95;-105表10显示该条mr记录上报的主邻小区对应的工参信息,具体如下:enodebid_cellid经度维度站高方向角rsrp551394_1(主小区)113.1506323.0733435150-85551394_2(邻区)113.1506323.0733435270-95502215_0(邻区)113.1408923.0753840230-105表11显示主小区agps数据与ta的对应关系,具体如下:表12显示其中一个邻区agps数据与rsrp的对应关系,具体如下:小区经度小区维度agps经度agps维度rsrp距离d(m)113.1506323.07334113.1503123.07223-83128113.1506323.07334113.1501523.07168-87187………………………………113.1506323.07334113.1460123.07758-101473根据表9中的mr记录信息获取主邻小区id,再根据主邻小区id获取对应的工参信息,如表10;获取表9中主小区agps数据与ta的对应关系表,参见表11;获取表9中邻区agps数据与rsrp的对应关系表,以551394_2为例,参见表12;利用表11中的数据校准主小区的ta公式参数。令ta列为x列,d(m)列为y列,共有n行数据,根据如下公式得到k1、k2值:d(m)=5.1*ta-3利用表12中的数据校准邻区的rsrp传播模型公式参数。令rsrp为x列,d(m)列为y列,共有n行数据,则根据如下公式得到k3、k4值:logd(km)=k3*rsrp+k4=-0.02001*rsrp--2.66402同理得到另一个邻区551394_2的rsrp传播模型公式:logd(km)=k3*rsrp+k4=-0.02024*rsrp-2.61402将表9中mr上报的主小区ta和邻区rsrp分别代入步骤3和4中的公式,得到mr点到主邻小区的距离di;mr点与主小区551394_1的距离d1=32*5.1-3=160mmr点与邻区551394_2之间的距离d2=10(-95*(-0.02001)-2.66402+3)=173mmr点与邻区502215_0之间的距离d2=10(-105*(-0.02024)-2.61402+3)=324m第三权重计算模块1130,根据主小区和同站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主小区和同站邻区对应的第一权重。在本实施例中,设定步长=4,根据主小区551394_1和同站邻区551394_2上报的rsrp,得到两个小区的权重值:weighti1=1+(-85-(-95))/4=3.5weighti2=1第二距离及方向角计算模块1140,根据主小区和同站邻区对应的第一权重、上报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上报点与同站邻区之间的距离,计算参考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并确定参考点的方向角。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权重计算最终同站参考点与主小区的距离:根据权重计算同站参考点最终上报点的方向角:第二参考点坐标计算模块1150,根据参考点与主小区之间的距离、方向角、主小区的坐标,计算参考点的坐标。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主小区经纬度、距离d和角度angel得到同站参考点的经纬度:p1(113.15118,23.07196)。第四权重计算模块1160,根据主小区和同站邻区的平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异站邻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参考点和异站邻区对应的第二权重。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计算主小区与同站邻区的平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主小区551394_1与同站邻区551394_2的平均rsrp=-88dbm,记为同站参考点的rsrp,根据同站参考点与异站邻区502215_0的rsrp,计算两者的权重:weight同站参考点=1+(-88-(-105))/4=5.25weight502215_0=1上报点坐标模块1170根据参考点和异站邻区对应的第二权重、异站邻区的坐标和方向角,计算上报点的坐标。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异站邻区502215_0的经纬度、方向角得到该小区的参考点坐标:p2(113.14374,23.07314);根据p1、p2的坐标和两者的权重值得到最终上报点的坐标: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发明,比如作为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而得到又一实施例。凡在运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