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48960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通信终端监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4g(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是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下的产物,与3g(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相比,4g通信速度快、网络频谱宽、智能性好、兼容性高的特点,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无线服务的要求。当下国内已进入4g全面发展阶段,随着4g+网络的提速以及volte模式的慢漫普及,手机基本都在4g网络驻留,原有2g、3g手机管控系统使用率和成功率都大幅度下降,在此情况下,4g手机管控系统需求迫切。

fdd-lte是全球两大4g制式之一,比td-lte研发更早,技术更成熟,终端更丰富,与td-lte对比,fdd-lte速度快,fdd-lte适合广域覆盖。对于保密性会议、考场等限制通信的特殊区域,目前有一些厂家依旧使用传统的频率干扰方案来进行对fdd-lte模式下的移动终端进行管控,具体方法为:先将目标4g手机驱赶到2g或3g后再来实现管控,管控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而,研发一种对目标移动通信终端直接在fdd-lte网络模式下进行管控的管控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及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fdd-lte模式下的移动终端的管控不准确和不及时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包括:机箱和安装在所述机箱内的母板,所述母板中包括总控器、信号处理器、功率放大器和腔体滤波器,其中,

所述总控器通过射频同轴线分别与所述功率放大器和所述信号处理器连接,且所述信号处理器、所述功率放大器、所述腔体滤波器通过射频同轴线依次连接;

所述总控器用于控制所述信号处理器生成fdd-lte通信信号;

所述功率放大器用于对所述fdd-lte通信信号进行放大;

所述腔体滤波器用于对放大之后的所述fdd-lte通信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将滤波处理之后的fdd-lte通信信号发送至管控区域,以便建立所述信号处理器和位于所述管控区域内的通信终端之间的fdd-lte通信链路,并阻止所述通信终端和公网基站之间的通信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管控设备还包括rs-485接口,其中,

所述rs-485接口设置在所述机箱的第一面板上;

所述rs-485接口通过串口线和所述功率放大器连接,用于向所述功率放大器输入功放参数,以便所述功率放大器在所述功放参数的调节下对所述fdd-lte通信信号进行放大,

其中,所述第一面板为所述机箱的侧壁的壁板。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腔体滤波器包括fdd-lte腔体滤波器,所述功率放大器包括fdd-lte功率放大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

所述总控器和所述信号处理器集成在所述母板的第一位置上;

所述功率放大器集成在所述母板的第二位置上;

所述腔体滤波器集成在所述母板的第三位置上。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

所述母板中还包括数传交换机,所述数传交换机集成在所述母板的第四位置上,其中,

所述数传交换机与所述总控器通过网络连接线连接,用于向所述总控器传送操控终端发送的操控指令,其中,所述操控指令中包括对所述fdd-lte通信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倍数和所述fdd-lte通信信号的信号频率;

所述交换机还通过网络连接线与所述信号处理器连接,用于将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运行状态信息传送到所述操控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管控设备还包括多个风扇,多个所述风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的不同位置上。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母板中还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其中,

所述第一电源集成在所述母板的第五位置,所述第一电源的电能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和所述第二电源的电能输入端、所述风扇的电能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集成在所述母板的第六位置,所述第二电源的电能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和所述交换机、所述功率放大器、所述总控器、所述信号处理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五位置和所述第六位置中任意两个位置互不重合。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管控设备还包括指示灯,其中,

所述指示灯设置在所述机箱的第二面板上,所述第二面板为所述机箱中与所述第一面板相对的侧壁的壁板;

所述指示灯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的电能输出端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

所述第一面板上还设有电源线接口、网线接口、射频信号接口,其中,

所述电源线接口通过导线和所述第一电源的电能输入端连接;

所述网线接口和所述数传交换机通过网络连接线连接,用于供所述数传交换器和所述操控终端通信连接;

所述射频信号接口和所述腔体滤波器通过射频同轴线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的管控系统,包括:操控终端和如上所述的通信终端管控设备,其中,

所述操控终端和所述通信终端管控设备连接,用于向所述通信终端管控设备的总控器发送操控指令,其中所述操控指令中包括对fdd-lte通信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倍数和fdd-lte通信信号的信号频率;

所述通信终端管控设备的总控器控制所述通信终端管控设备的信号处理器生成所述信号频率的fdd-lte通信信号,还控制所述通信终端管控设备的功率放大器对fdd-lte通信信号的功率放大所述放大倍数。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包括:机箱和安装在机箱内的母板,母板中包括总控器、信号处理器、功率放大器和腔体滤波器,其中,总控器通过射频同轴线分别与功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器连接,且信号处理器、功率放大器、腔体滤波器通过射频同轴线依次连接,以便总控器控制信号处理器生成fdd-lte通信信号;功率放大器对fdd-lte通信信号进行放大;腔体滤波器对放大之后的fdd-lte通信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将滤波处理之后的fdd-lte通信信号发送至管控区域,以便建立信号处理器和位于管控区域内的通信终端之间的fdd-lte通信链路,并阻止通信终端和公网基站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fdd-lte模式下的移动终端的管控不准确和不及时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定位主机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的使用情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的管控系统的使用情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终端的管控系统的使用情景示意图。

图标:1-机箱;21-第一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22-第二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对于保密性会议、考场等限制通信的特殊区域,目前有一些厂家依旧使用传统的频率干扰方案来进行对fdd-lte模式下的移动终端进行管控,管控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及系统,可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fdd-lte模式下的移动终端的管控不准确和不及时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机箱1和安装在机箱1内的母板,母板中包括总控器、信号处理器、功率放大器和腔体滤波器,其中,

总控器通过射频同轴线分别与功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器连接,且信号处理器、功率放大器、腔体滤波器通过射频同轴线依次连接;

总控器用于控制信号处理器生成fdd-lte通信信号;

功率放大器用于对fdd-lte通信信号进行放大;

腔体滤波器用于对放大之后的fdd-lte通信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将滤波处理之后的fdd-lte通信信号发送至管控区域,以便建立信号处理器和位于管控区域内的通信终端之间的fdd-lte通信链路,并阻止通信终端和公网基站之间的通信连接。

具体地,公网基站即指运营商的基站。信号处理器在总控器控制下生成的fdd-lte通信信号格式与公网基站发的通信信号格式一样,调整功率放大器发射fdd-lte通信信号的发射功率,使得fdd-lte通信信号覆盖范围内的通信终端进行网络重选切换到该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的通信网络中,并且该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获取通信终端的imsi。之后,总控器通过模拟移动交换中心(msc)和二进制同步通信协议(bsc)/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信令,完成和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切断通信终端和公网基站的通信,达到对通信终端的屏蔽功能。

其中,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ficationnumber,简称imsi),是区别移动用户的标志,储存在sim卡中。我们看到的是自己的手机号码,而在运营商的数据库里,手机号码对应一个imsi,且是唯一的。这就是手机的“身份证”,所有功能的实现都基于这个imsi号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包括:机箱1和安装在机箱1内的母板,母板中包括总控器、信号处理器、功率放大器和腔体滤波器,其中,总控器通过射频同轴线分别与功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器连接,且信号处理器、功率放大器、腔体滤波器通过射频同轴线依次连接,以便总控器控制信号处理器生成fdd-lte通信信号;功率放大器对fdd-lte通信信号进行放大;腔体滤波器对放大之后的fdd-lte通信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将滤波处理之后的fdd-lte通信信号发送至管控区域,以便建立信号处理器和位于管控区域内的通信终端之间的fdd-lte通信链路,并阻止通信终端和公网基站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fdd-lte模式下的移动终端的管控不准确和不及时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管控设备还包括rs-485接口,其中,

rs-485接口设置在机箱1的第一面板上;

rs-485接口通过串口线和功率放大器连接,用于向功率放大器输入功放参数,以便功率放大器在功放参数的调节下对fdd-lte通信信号进行放大,

其中,第一面板为机箱1的侧壁的壁板。

具体地,功放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输出阻抗、信噪比,需要强调的是,功放参数并不限于输出阻抗和信噪比。

本发明实施例支持通过rs-485接口向功率放大器输入功率调节信号,以便功率放大器根据功率调节信号调节放大倍数,对于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更加具有适用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腔体滤波器包括fdd-lte腔体滤波器,功率放大器包括fdd-lte功率放大器。

具体地,腔体滤波器由金属整体切割而成,结构牢固,滤波性能稳定。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fdd-lte通信频点设置的fdd-lte腔体滤波器对fdd-lte通信信号进行滤波。而fdd-lte功率放大器对fdd-lte通信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使信号处理器和通信终端之间建立fdd-lte通信链路,该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起到一个虚拟基站的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总控器和信号处理器集成在母板的第一位置上;功率放大器集成在母板的第二位置上;腔体滤波器集成在母板的第三位置上。

具体地,总控器和信号处理器以层叠的方式焊接在母板上,总控器和信号处理器连接紧密且牢固,有利于总控器对信号处理器控制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母板中还包括数传交换机,数传交换机集成在母板的第四位置上,其中,

数传交换机与总控器通过网络连接线连接,用于向总控器传送操控终端发送的操控指令,其中,操控指令中包括对fdd-lte通信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倍数和fdd-lte通信信号的信号频率。

可选地,操控指令中还可以包括: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的开关指令,需要说明的是,操控指令并不仅限于上述放大倍数的调控指令、信号频率的设置指令和开关指令这三种指令。

交换机还通过网络连接线与信号处理器连接,用于将信号处理器的运行状态信息传送到操控终端,其中,运行状态信息可以是运行日志的形式,运行状态信息包括运行进程和相应的发生时间。

可选地,总控器也会将侦测到的通信终端的imsi码上传到操控终端。

此外,总控器控制信号处理器生成fdd-lte通信信号,可以是:总控制器先侦测到公网无线环境参数,总控制器将无线环境参数通过交换机上传到操控终端,然后由操控终端自主对无线环境参数进行分析,生成目标操控指令,并通过交换机将目标操控指令发送给总控制器,总控制器根据目标操控指令控制信号处理器生成fdd-lte通信信号。因而,交换机还用于:将总控器发送的无线环境参数传给操控终端,并且,将操控终端发送的目标操控指令传给总控制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只是一种总控制器控制信号处理器生成fdd-lte通信信号的方式,总控器还可以通过自身内部对公网无线环境参数的解析来直接确定生成的fdd-lte通信信号,此外,总控器还可以通过内设有预设的相应参数来控制生成fdd-lte通信信号。本申请中总控制器控制信号处理器生成fdd-lte通信信号的方式包括上述任一种实施方式,但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只要总控制器控制信号处理器生成fdd-lte通信信号,使得信号处理器和位于管控区域内的通信终端之间建立fdd-lte通信链路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外部输入操控指令,调节信号频率和放大倍数,进行实时、灵活地对管控区域中的通信终端进行屏蔽,达到管控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管控设备还包括多个风扇,多个风扇分别设置在第一面板的不同位置上。

图1所示,风扇为两个,两个风扇共同实现使机箱1内的热量散发的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母板中还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其中,

第一电源集成在母板的第五位置,第一电源的电能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和第二电源的电能输入端、风扇的电能输入端连接;

第二电源集成在母板的第六位置,第二电源的电能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和交换机、功率放大器、总控器、信号处理器连接,

其中,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第四位置、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中任意两个位置互不重合。

具体地,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靠近设置有风扇的第一面板,有利于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热量的散发。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管控设备还包括指示灯,其中,

指示灯设置在机箱1的第二面板上,第二面板为机箱1中与第一面板相对的侧壁的壁板;

指示灯通过导线与第一电源的电能输出端连接。

具体地,图1所示的指示灯包括第一指示灯(指示灯power)和第二指示灯(指示灯run)。其中,第二指示灯还和总控器通过电源线连接,当总控器通电后而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二指示灯亮;反之,第二指示灯灭。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面板上还设有电源线接口、网线接口、射频信号接口,其中,

电源线接口通过导线和第一电源的电能输入端连接;

网线接口和数传交换机通过网络连接线连接,用于供数传交换器和操控终端通信连接;

射频信号接口和腔体滤波器通过射频同轴线连接。

该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如下:

技术参数

1、机箱尺寸:423mm*447mm*88mm;

2、电源:ac220v-50hz,支持过压、欠压、过流自动保护;

3、工作湿度:不大于80%;

4、工作温度:-10℃—55℃;

5、安装方式:19英寸标准机架/壁挂;

6、工作频段:fdd-lte:联通1.8g(1735-1765/1830-1860mhz),电信1.8g(1765-1785/1860-1880mhz),电信2.1g(1920-1940/2110-2130mhz),联通2.1ghz(1955-1980mhz/2145-2170mhz);

7、管控方式:信令级码道、导频技术;

8、发射功率:0mw-20000mw可调;

9、自适应能力:自适应调整参数;

10、单系统总功耗:小于100w;

11、系统防雷等级:b+c级,外置防护等级(标准)。

性能指标:

1、制式要求:fdd-lte等通信制式的移动通信终端;

2、管控区域内,信号屏蔽成功率≥99%;

3、管控区域内,智能侦测成功率≥99%,准确率≥99%;

4、管控区域内,区域定位成功率≥99%;

5、通信管控如通信行为记录、获取手机号码等成功率≥99%;

6、天线口的发射功率满足国家电磁辐射一级卫生要求。

图2所示为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的使用情景示意图,该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放置于管控区域内,管控区域内的通信终端受到该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的管控,切断和公网基站之间的通信连接,但管控区域外的通信终端不受影响。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的管控系统,包括:操控终端和实施例一中的通信终端管控设备,其中,

操控终端和通信终端管控设备连接,用于向通信终端管控设备的总控器发送操控指令,其中操控指令中包括对fdd-lte通信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倍数和fdd-lte通信信号的信号频率;

通信终端管控设备的总控器控制通信终端管控设备的信号处理器生成信号频率的fdd-lte通信信号,还控制通信终端管控设备的功率放大器对fdd-lte通信信号的功率放大放大倍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包括:机箱和安装在机箱内的母板,母板中包括总控器、信号处理器、功率放大器和腔体滤波器,其中,总控器通过射频同轴线分别与功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器连接,且信号处理器、功率放大器、腔体滤波器通过射频同轴线依次连接,以便总控器控制信号处理器生成fdd-lte通信信号;功率放大器对fdd-lte通信信号进行放大;腔体滤波器对放大之后的fdd-lte通信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将滤波处理之后的fdd-lte通信信号发送至管控区域,以便建立信号处理器和位于管控区域内的通信终端之间的fdd-lte通信链路,并阻止通信终端和公网基站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fdd-lte模式下的移动终端的管控不准确和不及时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操控指令中还可以包括: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的开关指令,需要说明的是,操控指令并不仅限于上述放大倍数的调控指令、信号频率的设置指令和开关指令这三种指令。

通信终端管控设备还将运行日志传送到操控终端,具体地,运行日志包括运行进程和相应的发生时间。

可选地,通信终端管控设备也会将侦测到的通信终端的imsi码上传到操控终端。

此外,通信终端管控设备中的总控器控制信号处理器生成fdd-lte通信信号,可以是:总控制器先侦测到公网无线环境参数,总控制器将无线环境参数上传到操控终端,操控终端自主对无线环境参数进行分析,生成目标操控指令,并将目标操控指令发送给总控制器,总控制器根据目标操控指令控制通信终端管控设备中的信号处理器生成fdd-lte通信信号。因而,通信终端管控设备和操控终端之间还进行无线环境参数和相应的目标操控指令的传送。

图3所示为通信终端的管控系统包括一个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的情况,操控终端和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通过网络连接线连接,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通过馈线连接有天馈系统,天馈系统置于管控区域,从而使得滤波处理之后的fdd-lte通信信号发送至管控区域。

图4所示为通信终端的管控系统包括多个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的情况,多个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包括:第一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21和第二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22。其中,第一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21和第二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22相比较,第一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21设置在距离操控终端较近的机房,第二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22设置在距离操控终端较远的管控区域,第一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21和第二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22之间设有中继器,第一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21用于生成fdd-lte通信信号,第二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22用于对fdd-lte通信信号进行功率再放大。

具体地,第一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21和操控终端通过网络连接线连接,第一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21和中继器通过射频同轴线连接,中继器和第二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22通过光纤连接,中继器用于进行光信号和射频信号的相互转换,以便相距较远的第一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21和第二通信终端的管控设备22之间通信连接。

该通信终端的管控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分布式架构

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组网灵活,适应性强,可以解决任何不同特定区域或环境的管控需求。系统架构具有先进性、兼容性,与工程部署的协调统一。

系统结构简单,产品类型多样,全制式屏蔽信号、侦测信号、定位信号可以通过接入设备同一个接口进入管控区域,共享一套信号覆盖系统。网络节点少,施工方便快捷,系统稳定性高,很好的实现了共建共享。

2、无缝管控,绿色屏蔽

系统前端采用“小功率”无源分布模式,及导频技术实现了管控区域内信号的精确管控,同时又确保了对管控区域以外的区域环境无任何影响。符合国家电磁辐射标准,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很好的解决了电磁辐射严重和扰民的问题。

3、全区域无死角

系统管控性能指标接近100%,效果直观明显。

4、技术先进可靠,可平滑升级

采用无线通信算法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sdr技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为未来的5g预留接口、可以进行5g网络制式的平滑升级。

5、全天候无值守

系统可以实现全天候不间断运行,并且可以实现无人值守。

6、接口协议标准化

可提供标准化网络协议接口,可接入中心监控网络平台,实现安全监控数据联网操控。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