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息推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终端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8831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息推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终端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信技术。



背景技术:

im(instantmessaging,即时通讯)功能是社交网络中最重要、最优秀的功能之一,许多社交app(application,计算机应用程序)都集成了im功能,让用户可以通过app建立和维护起人际关系,并增强用户对app的依赖性。

对于im功能而言,最关键的问题是消息的触及率。其中,如果用户在线(应用打开或后台常驻),则可以直接从搭载在后台服务器的im系统获得消息;而当用户离线时(应用被关闭且后台关闭),则无法从搭载在后台服务器的im系统获取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push(推送)服务将后台服务器的的消息下发给用户,可以作为实现im功能的重要补充。这样一来,解决了当用户离线时无法从后台服务器获得消息的问题,提高了im功能的消息触及率。

目前存在不少推送服务的提供商,常见的有终端设备厂商集成在自家产品上的推送服务,比如苹果公司的applepush服务,google公司的gcm(googlecloudmessaging,google云端推送)服务(又称googlepush服务),小米公司的小米推送服务以及华为公司的华为推送服务等。此外,还有一些非终端设备厂商提供的推送服务,比如极光推送。

然而,不同的推送服务的面向不同的终端设备都会有不同的局限性,并且延时性和到达率也各不相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消息推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终端设备,用以选择最优的推送服务以向用户推送消息。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消息推送的方法,应用于后台服务端,所述后台服务端与多个不同的推送服务对应的推送服务端对接,包括:

获取发往目标用户的离线消息;其中,所述离线消息携带目标用户的标识;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标识查找客户端上报的推送配置信息,确定对应于所述目标用户的标识的推送服务标识以及设备标识;其中,所述推送配置信息包括用户的标识、推送服务标识和设备标识的映射关系;

基于所述推送服务标识确定对应的推送服务端,并将所述离线消息和所述设备标识发送至该推送服务端,以使该推送服务端基于所述设备标识将该离线消息下发至对应的终端设备。

在所述消息推送的方法中,所述离线消息包括若干种预设不同优先级的离线消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到优先级不同的离线消息后,优先处理优先级高的离线消息。

在所述消息推送的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统计各种推送服务的业务量,并比较所述业务量和预设的业务量阈值;

当所述业务量大于所述业务量阈值时,向运营人员发出告警信息。

一种消息推送的方法,应用于客户端,包括:

读取终端设备的系统信息;

基于所述系统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适配的目标推送服务端;

向所述目标推送服务端发起注册,并在注册成功后向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后台服务端上报推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推送配置信息包括用户的标识、推送服务标识和设备标识的映射关系,以使所述后台服务端在接收到离线消息后,基于所述推送配置信息向所述目标推送服务端发送所述离线消息。

在所述消息推送的方法中,所述基于所述系统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适配的目标推送服务端,包括:

基于所述系统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系统自带的推送服务;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有系统自带的推送服务,确定该推送服务对应的推送服务端为与所述终端设备适配的所述目标推送服务端。

一种消息推送的装置,应用于后台服务端,后台服务端搭载面向多个不同推送服务的对接前端,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往目标用户的离线消息;其中,所述离线消息携带目标用户的标识;

查找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标识查找客户端上报的推送配置信息,确定对应于所述目标用户的标识的推送服务标识以及设备标识;其中,所述推送配置信息包括用户的标识、推送服务标识和设备标识的映射关系;

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推送服务标识确定对应的推送服务端,并将所述离线消息和所述设备标识发送至与该推送服务端,以使该推送服务端基于所述设备标识将该离线消息下发至对应的终端设备。

在所述消息推送的装置中,所述离线消息包括若干种预设不同优先级的离线消息,所述查找单元,进一步用于:

获取到优先级不同的离线消息后,优先处理优先级高的离线消息。

在所述消息推送的装置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统计单元,用于统计各种推送服务的业务量,并比较所述业务量和预设的业务量阈值;

告警单元,用于当所述业务量大于所述业务量阈值时,向运营人员发出告警信息。

一种消息推送的装置,应用于客户端,包括: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终端设备的系统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系统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适配的目标推送服务端;

注册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推送服务端发起注册,并在注册成功后向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后台服务端上报推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推送配置信息包括用户的标识、推送服务标识和设备标识的映射关系,以使所述后台服务端在接收到离线消息后,基于所述推送配置信息向所述目标推送服务端发送所述离线消息。

在所述消息推送的装置中,所述判断单元,进一步用于:

基于所述系统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系统自带的推送服务;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有系统自带的推送服务,确定该推送服务对应的推送服务端为与所述终端设备适配的所述目标推送服务端。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搭载了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发往目标用户的离线消息;其中,所述离线消息携带目标用户的标识;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标识查找客户端上报的推送配置信息,确定对应于所述目标用户的标识的推送服务标识以及设备标识;其中,所述推送配置信息包括用户的标识、推送服务标识和设备标识的映射关系;

基于所述推送服务标识确定对应的推送服务端,并将所述离线消息和所述设备标识发送至该推送服务端,以使该推送服务端基于所述设备标识将该离线消息下发至对应的终端设备。

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搭载了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读取终端设备的系统信息;

基于所述系统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适配的目标推送服务端;

向所述目标推送服务端发起注册,并在注册成功后向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后台服务端上报推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推送配置信息包括用户的标识、推送服务标识和设备标识的映射关系,以使所述后台服务端在接收到离线消息后,基于所述推送配置信息向所述目标推送服务端发送所述离线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客户端基于终端设备的系统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适配的目标推送服务端,向所述目标推送服务端发起注册,并在注册成后向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后台服务端上报推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推送配置信息包括用户的标识、推送服务标识和设备标识的映射标识;所述后台服务端保存所述客户端上报的所述推送配置信息,并在获得发往目标用户的离线消息后,根据所述推送配置信息,确定对应于目标用户的推送服务标识和设备标识,进而根据所述推送服务标识确定对应的推送服务端,然后将所述离线消息和所述设备标识发送至所述推送服务端;所述推送服务端接收到所述离线消息和所述设备标识后,基于所述设备标识将所述离线消息下发至对应的终端设备;

由于客户端预先基于终端设备的系统信息,向与所述终端设备适配的推送服务端注册推送服务,因此,后台服务端接收到的推送配置信息指示的是最适合所述终端设备的推送服务,进而可以选择最适合所述终端设备的推送服务推送离线消息,从而实现了在延时性和到达率的最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示出的一种im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示出的一种离线推送子系统架构图;

图3是本申请示出的一种消息推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示出的另一种消息推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示出的一种消息推送的装置的实施例框图;

图6是本申请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图7是本申请示出的另一种消息推送的装置的实施例框图;

图8是本申请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现有技术方案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im功能的消息触及率十分重要,只有维持很高的消息触及率,用户才能通过im功能有效地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

参见图1,为本申请示出的一种im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用户a向用户b发送消息以后,用户a发出的消息首先由im系统的转发子系统获得。转发子系统可以将消息携带的用户b的标识(例如:用户b的账号信息)交由在线子系统。在线子系统获得用户b的标识后,判断用户b是否在线,并告知转发子系统。

如果用户b在线,则转发子系统可以直接将消息发送至用户b。用户b通过应用接收到消息后,可以直接从应用上读取到消息。

而如果用户b不在线,则转发子系统可以将离线消息发送至离线推送子系统。离线推送子系统获得离线消息后,通过推送服务向用户b推送离线消息,使得用户b可以在应用被关闭的情况下接收到离线消息,并及时触及该离线消息。

可见,im系统通过推送服务有效地补充了im功能,解决了当用户离线时无法从im系统获得消息的问题,提高了消息触及率。

当前存在不少推送服务的提供商,一类是终端设备厂商集成在自家产品上的推送服务,例如苹果公司的applepush服务,google公司的googlepush服务,小米公司的小米推送以及华为公司的华为推送等;另一类是非终端设备厂商提供的推送服务,例如极光推送。

不同的推送服务面向不同的终端设备会有不同的局限性,比如,applepush只支持苹果公司旗下的产品,googlepush不能支持全部搭载安卓系统的终端设备。并且,不同的推送服务面向不同的终端设备的的延时性和到达率也不尽相同,比如,小米推送服务用于小米手机的延时性会低于小米推送服务用于华为手机的延时性,前者的到达率也更高。

在相关技术中,im系统仅通过单一的推送服务补充im功能,使得离线消息在延时性较高、而到达率较低;并且,可能造成终端设备开启额外的支持推送服务的常驻进程,导致耗电量加剧,例如,如果苹果手机上安装的应用的im系统采用小米推送服务,则苹果手机需要开启支持小米推送服务的进程,相比其系统自带的applepush而言,增加了电量的消耗。

有鉴于此,在本申请技术方案中,im系统通过多种推送服务对im功能进行补充;客户端可以基于客户端所在终端设备的系统信息优先选择系统自带的推送服务进行注册,并生成推送配置信息上报搭载im系统的后台服务端,后续后台服务端可以基于上述推送配置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系统自带的推送服务,并通过该推送服务推送离线消息。因此,后台服务端可以通过最适合上述终端设备的推送服务推送离线效率,从而实现在延时性和到达率的最优化。

参见图2,为本申请示出的一种离线推送子系统架构图,如图2所示,离线推送子系统包括面向多个不同推送服务的对接前端;离线推送子系统获得离线消息后,通过其中一种对接前端将离线消息发往推送服务对应的推送服务端,以由推送服务端将该离线消息推送至用户。

参见图3,为本申请示出的一种消息推送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后台服务端,所述后台服务端与多个不同的推送服务对应的推送服务端对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发往目标用户的离线消息;其中,所述离线消息携带目标用户的标识。

步骤302: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标识查找客户端上报的推送配置信息,确定对应于所述目标用户的标识的推送服务标识以及设备标识;其中,所述推送配置信息包括用户的标识、推送服务标识和设备标识的映射关系。

步骤303:基于所述推送服务标识确定对应的推送服务端,并将所述离线消息和所述设备标识发送至与该推送服务端,以使该推送服务端基于所述设备标识将该离线消息下发至对应的终端设备。

其中,上述后台服务端,可以是搭载整个im系统或im系统的离线推送子系统的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上述方法的具体执行设备可以是被指定专用于推送离线消息的电子设备。

上述对接前端,可以是与推送服务对接的软件模块。其中,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上述对接前端可以与离线推送子系统中的其它软件模块搭载在不同的电子设备上。比如:离线推送子系统中的离线推送调度的软件模块可以集中搭载在一个服务器上,而对应于不同的推送服务的对接前端可以分别搭载在其它服务器上;运营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推送服务的业务量的大小,相应地调整搭载不同的推送服务的服务器的规模。

参见图4,为本申请示出的另一种消息推送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读取终端设备的系统信息。

步骤402:基于所述系统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适配的目标推送服务端。

步骤403:向所述目标推送服务端发起注册,并在注册成功后向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后台服务端上报推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推送配置信息包括用户的标识、推送服务标识和设备标识的映射关系,以使所述后台服务端在接收到离线消息后,基于所述推送配置信息向所述目标推送服务端发送所述离线消息。

其中,上述客户端包括集成了im功能的app,例如:微会、bigolive。

上述终端设备,指的是搭载上述客户端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

用户在终端设备上安装上述客户端以后,上述客户端可以首先选择一种推送服务进行注册,以保证在用户离线的情况下也能从上述后台服务端获得离线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客户端可以读取终端设备的系统信息。比如:上述客户端可以读取终端设备的只读内存镜像(readonlymemoryimage),从而获得终端设备的系统信息。

一些终端设备的厂商为自家产品集成了推送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客户端利用终端设备的系统自带的推送服务可以使得推送效果最佳,并且耗电最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客户端可以基于上述系统信息,确定与上述终端设备适配的目标推送服务端。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客户端可以基于终端设备的系统信息,确定上述终端设备是否有系统自带的推送服务。

一方面,如果上述终端设备有系统自带的推送服务,则上述客户端可以确定该推送服务对应的推送服务端为与上述终端设备适配的目标推送服务端。

上述客户端可以向上述目标推送服务端进行注册。比如:上述客户端确定上述终端设备搭载了ios系统,则可以向applepush对应的推送服务端进行注册;上述客户端确定上述终端设备搭载了小米系统,则可以向小米推送对应的推送服务端进行注册。

在注册完成后,上述客户端可以生成推送配置信息,并向上述后台服务端上报上述推送配置信息。其中,上述推送配置信息包括注册完成的推送服务的推送服务标识、用户的标识(例如:用户的账号)和设备标识(devicetoken)的映射关系,推送服务标识用于指示唯一的一种推送服务。

另一方面,如果上述终端设备没有系统自带的推送服务,则上述客户端可以从预设的推送服务集合中选择一种推送服务进行注册;其中,上述推送服务集合包括上述后台服务端搭载了对接前端的多种推送服务。以搭载图2示出的离线推送子系统的后台服务端为例,其对应的客户端的推送服务集合中包括小米推送服务、applepush服务、googlepush服务、华为推送服务和极光推送服务。

如果上述客户端在向推送服务进行注册时无法注册成功,则重新选择一种推送服务进行注册,直到成功注册为止。比如:许多基于安卓系统定制的操作系统上googlepush服务已经被去除,因此,上述客户端在确定终端设备搭载安卓系统,向googlepush服务注册时可能无法注册成功,此时,可以向小米推送服务或华为推送服务进行注册,直到完成注册为止。

在注册完成后,上述客户端可以生成推送配置信息,并向上述后台服务端上报上述推送配置信息。

通过上述措施,上述客户端可以选择一种最优的推送服务进行注册;上述后台服务端可以获得对应于各用户的最优的推送服务,并在后续通过最优的推送服务向各用户推送离线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后台服务端接收到上述客户端上报的推送配置信息后,可以在本地预设的推送配置信息表中存储上述推送配置信息。上述后台服务端可以在上述推送配置信息表中存储上述客户端的所有用户对应的推送配置信息,后续可以基于上述推送配置信息选择最优的推送服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后台服务端可以获取发往目标用户的离线消息;其中,上述离线消息携带目标用户的标识。

具体地,当上述后台服务端搭载整个im系统,则可以在接收到发往目标用户的消息后,判断目标用户是否在线,若不在线,确定将消息以离线消息的形式通过推送服务发送至目标用户;

当上述后台服务端仅搭载im系统的离线推送子系统,则可以从搭载转发子系统的服务端获取发往目标用户的消息,并确定将消息以离线消息的形式通过推送服务发送至目标用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后台服务端在获得上述离线消息后,可以基于目标用户的标识查找客户端上报的推送配置信息,确定对应于上述目标用户的标识的推送服务标识以及设备标识。

具体地,上述后台服务端可以根据目标用户的标识查找上述推送配置信息表,获得对应于目标用户的推送配置信息,然后从该推送配置信息中确定对应于目标用户的标识的推送服务标识和设备标识。

上述后台服务端在确定对应于目标用户的标识的推送服务标识后,可以基于该推送服务标识确定对应的推送服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后台服务端根据上述推送服务标识确定推送服务后,进而确定该推送服务对应的推送服务端,然后可以通过与该推送服务对接的对接前端将上述离线消息和上述设备标识发送至上述推送服务对应的推送服务端。

上述推送服务端接收到上述离线消息和对应于目标用户的设备标识后,通过设备标识,向目标用户推送上述离线消息。因此,目标用户可以在离线的状态下接收到消息,并及时对该消息进行响应。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后台服务端获得的离线消息可以包括若干种预设不同优先级的离线消息,优先级越高,说明离线消息对及时性的要求越高,离线消息越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后台服务端获取到优先级不同的离线消息后,可以优先处理优先级高的离线消息。

例如:存在两种离线消息,一种是用户之间发送的消息,另一种是im系统向用户发送的消息(包括:活动通知、系统通过等);前者的重要性大于后者,后台服务端可以为前者配置高于后者的优先级,并在后续接收到两种离线消息时,优先处理用户之间发送的消息。

通过上述措施,上述后台服务端可以在业务量很大的情况下,及时地处理更重要的消息,从而更好地实现即时通讯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各种推送服务的提供商的业务处理能力不同,所以各种对接前端向对接的推送服务端发送数据的速率不同,根据各种推送服务的业务量和各种对接前端的速率部署足够数量的对接前端。此外,上述后台服务端可以统计各种推送服务的业务量,然后将统计得到的业务量与运营人员预配置的业务量阈值进行比较。

当上述业务量大于上述业务量阈值时,上述后台服务端可以向运营人员发出告警信息。运营人员接收到上述告警信息后,可以对搭载上述后台服务端的服务器集群进行扩展,使得扩展后的服务器集群可以满足推送离线消息的业务需求。

具体地,上述后台服务端可以在比较确定出任一推送服务的业务量大于业务量阈值时,通过短信或其它形式向运营人员发送告警信息;其中,告警信息可以携带上述推送服务的业务量和对应的推送服务标识。运营人员获取该告警信息以后,可以基于对应于上述推送服务的对接前端发送数据的速率,增加搭载上述对接前端的服务器。

通过上述措施,上述后台服务端可以在业务量增加的情况下,及时得到扩展,从而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推送离线消息的业务量随时间的变化非常大,在业务量高峰期,保持正常的服务非常重要。离线推送子系统的离线推送调度模块通常可以根据轮询的方式向各对接前端分配离线消息,使得各对接前端能够负载均衡。

在业务量高峰期,当任一对接前端堆积了大量离线消息时,在接收到离线推送调度模块调度的新的离线消息后,无法及时处理新的离线消息。因此,当任一对接前端堆积的离线消息的数量达到预设的阈值时,可以通知离线推送调度模块暂停分配离线消息。等到上述对接前端将堆积的离线消息全部发送至推送服务的提供商后,再通知离线推送调度模块继续分配离线消息。

通过该措施,避免了因对接前端堆积过量的离线消息,而导致下发离线消息的延时性增加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客户端基于终端设备的系统信息,确定与上述终端设备适配的目标推送服务端,然后向上述目标推送服务端发起注册,并在注册成功后向后台服务端上报推送配置信息,其中,推送配置信息包括用户的标识、推送服务标识和设备标识的映射关系;后台服务端保存客户端上报的所有推送配置信息,在接收到发往目标用户的离线消息后,根据离线消息携带的目标用户的标识查找上述推送配置信息,确定对应于目标用户的标识的推送服务标识和设备标识,然后基于上述推送服务标识确定对应的推送服务端,并将上述离线消息和上述设备标识发送至上述推送服务端;上述推送服务端接收到上述离线消息和上述设备标识后,根据上述设备标识将上述离线消息推送至目标用户;

由于后台服务端整合了多种推送服务作为实现im功能的补充手段,并由客户端注册最适合终端设备的推送服务,因此,后台服务端接收到发往目标用户的离线消息后,可以通过最佳的推送服务向目标用户推送离线消息;从而提高了离线消息的到达率、降低了延时性,并且避免了终端设备因使用不是系统自带的推送服务而产生的额外的耗电。

与本申请消息推送的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装置的实施例。

参见图5,为本申请示出的一种消息推送的装置的实施例框图:

如图5所示,该消息推送的装置50包括:

获取单元510,用于获取发往目标用户的离线消息;其中,所述离线消息携带目标用户的标识。

查找单元52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标识查找客户端上报的推送配置信息,确定对应于所述目标用户的标识的推送服务标识以及设备标识;其中,所述推送配置信息包括用户的标识、推送服务标识和设备标识的映射关系。

发送单元530,用于基于所述推送服务标识确定对应的推送服务端,并将所述离线消息和所述设备标识发送至与该推送服务端,以使该推送服务端基于所述设备标识将该离线消息下发至对应的终端设备。

在本例中,所述离线消息包括若干种预设不同优先级的离线消息,所述查找单元520,进一步用于:

获取到优先级不同的离线消息后,优先处理优先级高的离线消息。

在本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统计单元540(图中未示出),用于统计各种推送服务的业务量,并比较所述业务量和预设的业务量阈值。

告警单元550(图中未示出),用于当所述业务量大于所述业务量阈值时,向运营人员发出告警信息。

本申请消息推送的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搭载后台服务端的电子设备上。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

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图,除了图6所示的处理器、内存、网络接口、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电子设备通常根据该消息推送的装置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其中,上述电子设备的内存和非易失存储器还分别搭载了上述获取单元510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上述查找单元520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上述发送单元530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上述统计单元540(图中未示出)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和上述告警单元550(图中未示出)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

参见图7,为本申请示出的另一种消息推送的装置的实施例框图:

如图7所示,该消息推送的装置70包括:

读取单元710,用于读取终端设备的系统信息。

判断单元720,用于基于所述系统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适配的目标推送服务端。

注册单元730,用于向所述目标推送服务端发起注册,并在注册成功后向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后台服务端上报推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推送配置信息包括用户的标识、推送服务标识和设备标识的映射关系,以使所述后台服务端在接收到离线消息后,基于所述推送配置信息向所述目标推送服务端发送所述离线消息。

在本例中,所述判断单元720,进一步用于:

基于所述系统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有系统自带的推送服务;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有系统自带的推送服务,确定该推送服务对应的推送服务端为与所述终端设备适配的所述目标推送服务端。

本申请消息推送的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搭载客户端的终端设备上。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

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图,除了图8所示的处理器、内存、网络接口、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终端设备通常根据该消息推送的装置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其中,上述终端设备的内存和非易失存储器还分别搭载了上述读取单元710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上述判断单元720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和上述注册单元730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