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及通信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519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及通信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及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td-scdma的长期演进技术(td-scdmalongtermevolution,td-lte)是td-scdma系统的演进版本,由于td-lte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因此也被称为3.9g技术。

td-lte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ofdm)和多入多出(multi-inputmulti-output,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关键技术,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100mbps与上行50mbps的峰值速率。

其中,mimo技术的核心是通过下行2×2或4×2mimo方式,把互相独立的数据分别从不同天线进行传送。在充分散射的信道条件下,数据接收端可以将这些独立的数据流分开,从而得到容量的线性放大。

td-lte终端需要采用两套独立的天线来实现数据的高速收发,由于td-lte终端要有两套独立的天线,但这两套天线是不能随意布局的,原因如下:

天线有近场和远场的概念,天线近场等效半径经验公式r(近场半径)=2×l×l(天线最大有效尺寸)/λ(工作波长),当两天线距离靠近到使两天线近场区域交叠时,两天线系统将产生直接耦合,从而使两天线失去独立性。

如何使得td-lte终端中两天线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天线各自近场近似区域之和,减小两天线之间的直接耦合,提高数据传输质量,是通信技术领域研究的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旨在使得td-lte终端中两天线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天线各自近场近似区域之和,减小两天线之间的直接耦合,提高数据传输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有两个用于接收通信数据的天线,其中,所述天线分居所述装置中距离最大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有一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口到所述两个天线的距离相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其中,所述数据接口分别连接所述两个天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其中,所述数据接口为usb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终端,所述终端包括一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有两个用于接收通信数据的天线,其中,所述天线分居所述装置中距离最大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有一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口到所述两个天线的距离相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数据接口分别连接所述两个天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数据接口为usb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两个天线分别设置在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中距离最大的位置,避免了两个天线之间的近场区域的交叠,进而避免了两个天线的直接耦合,保证天两个天线的相互独立性,提高数据传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的外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的内部结构,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的外部结构。

请参阅图1,所述收发装置包括有两个天线,分别为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12,其中,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12用于接收通信数据。

请参阅图2,所述收发装置包括第一末端21和第二末端22,第一末端21和第二末端22的距离最大。第一天线11设置在第一末端21内,第二天线12设置在第二末端22内,当然,如果所述收发装置为正方形的话,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12可以设置在其他相对的两个末端。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述收发装置还包括有一数据接口13,所述数据接口13分别连接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12,而且,数据接口13到所述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12的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数据接口13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接口,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接口,此处不一一列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假设第一天线11的最大有效尺寸为0.5cm,工作波长为1/4cm;第二天线12的最大有效尺寸为0.5cm,第一末端21和第二末端22之间的距离为5cm,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工作波长为1/4cm;则:

第一天线11的近场半径r1=2×0.5×0.5×4=2cm,第二天线12的近场半径r2=2×0.5×0.5×4=2cm,可见,第一天线11的近场半径和第二天线12的近场半径之和小于第一末端21和第二末端22之间的距离为5cm,从而避免了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12的近场区域的交叠,进而避免了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12直接耦合,保证了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12的独立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终端,所述终端包含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鉴于该装置在上文已有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12分别设置在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中距离最大的位置,避免了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12的近场区域的交叠,进而避免了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12直接耦合,保证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12的独立性,提高数据传输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及通信终端,所述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包括有两个用于接收通信数据的天线,其中,所述天线分别设置于所述装置中距离最大的位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两个天线分别设置在通信数据的收发装置中距离最大的位置,避免了两个天线之间的近场区域的交叠,进而避免了两个天线的直接耦合,保证天两个天线的相互独立性,提高数据传输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郭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欧尚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30
技术公布日:2017.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