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天地网络视频通信的多路视频并行显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67462阅读:824来源:国知局
用于天地网络视频通信的多路视频并行显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天地网络视频通信的多路视频并行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天地通信带宽的增加以及标准化要求的提高,天地视频通信标准已逐步向多路并行通信发展,视频传输媒介通过天地一体化网络实现,视频算法趋向于采用标准h.264视频算法转换。

当前,对于视频监控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用视频设备方法,通过研制专用硬件板卡来实现视频编解码及播放功能;另一种是基于商用计算机平台,运行视频编解码标准库来实现视频播放功能。目前,第二种方法已成为主流技术,渐渐取代传统的研制专用硬件设备的方法,与第一种方法相比,具有产品通用化、成本低、可靠性高、配置灵活等特点。而现有的视频监控虽然基于第二种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对于天地网络视频通信来说还不能做到远程测试、远距离异地间的视频数据传输显示,现有的网络视频通信方法不能根据环境和功能的变化灵活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持远程测试的天地网络多路视频并行显示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天地网络视频通信的多路视频并行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地面设备经由天地一体化网络接收从航天器发送的视频数据;b.解析所述视频数据以得到ip包数据;c.提取所述ip包数据中的应用层数据;d.对所述应用层数据进行重组并打包成新的ip包数据;e.将所述新的ip包数据发送给播放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b步骤中,解析所述视频数据包括:按照mpdu格式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解析;以及按照epdu格式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解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ip包数据包括ip头和所述应用层数据;并且所述应用层数据包括udp头、rtp头、nal头和h.264编码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c步骤中,提取所述ip包数据中的应用层数据包括:提取所述应用层数据中的源ip地址、目标地址、源端口、目标端口和长度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d步骤中,对所述应用层数据进行重组并打包成新的ip包数据包括:设定新的源ip地址和新的源端口;设定新的目标地址和新的目标端口;根据所述新的源ip地址、所述新的源端口、所述新的目标地址和所述新的目标端口修改所述长度信息;以及根据udp包结构将应用层数据进行打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设定新的源ip地址和新的源端口包括:用所述地面设备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替换在所述步骤c中提取的所述源ip地址和所述源端口;以及设定新的目标地址和新的目标端口包括:用所述播放器的目标地址和目标端口替换在所述步骤c中提取的所述目标地址和所述目标端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新的目标地址对应于所述播放器的播放器地址,以及所述新的目标端口对应于所述播放器的端口,并且所述新的目标端口的数量等于视频的路数。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天地网络视频通信的多路视频并行显示方法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研制成本低,研制风险小,硬件部分为通用化产品,可二次利用。

(2)支持远程测试,可保障远距离异地间的视频传输显示。

(3)具有可灵活配置软件、支持更换硬件平台的特点。通过软件配置项的更改即可实现对视频通道数量、模式的更改,可根据使用环境和功能的需求的不同灵活进行软硬件配置。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天地网络视频通信的多路视频并行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意性表示天地间通信视频的组包方式;

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由播放器并行显示多路视频的示意图;

图4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由播放器并行显示多路视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天地网络视频通信的多路视频并行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天地网络视频通信的多路视频并行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地面设备经由天地一体化网络接收从航天器发送的视频数据;

b.解析所述视频数据以得到ip包数据;

c.提取所述ip包数据中的应用层数据;

d.对所述应用层数据进行重组并打包成新的ip包数据;

e.将所述新的ip包数据发送给播放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上述b步骤中,对视频数据的解析包括按照mpdu(multiplexingprotocoldataunit,多路协议数据单元)格式对视频数据进行解析以及按照epdu(enwrapprotocoldataunit,包装协议数据单元)格式对视频数据进行解析。这是因为根据天地网络传输协议,ip包数据需要进行epdu和mpdu两次组包,因此在接收到来自航天器的数据之后,首先需要按照mpdu和epdu协议进行两次解析,如此才能得到ip包数据。

图2示意性表示天地间通信视频的组包方式。如图2所示,ip包数据由h.264编码层、h.264网络抽象层(networkabstractionlayer,简称nal)、rtp(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封装、udp(userdatagram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层和ip(internetprotocol,互联网协议)层依次打包构成。ip包数据包括ip头、udp头、rtp头、nal头和h.264编码数据,应用层数据对应于udp头、rtp头、nal头和h.264编码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上述c步骤中,提取网络ip包数据中的应用层数据包括:提取应用层数据中的源ip地址、目标地址、源端口、目标端口和长度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上述d步骤中,对所述应用层数据进行重组并打包成新的ip包数据包括:设定新的源ip地址和新的源端口;设定新的目标地址和新的目标端口;根据新的源ip地址、新的源端口、新的目标地址和新的目标端口修改长度信息;以及根据udp包结构将应用层数据进行打包。

具体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设定新的源ip地址和新的源端口包括:用地面设备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替换在上述步骤c中提取的网络ip包数据中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以及设定新的目标地址和新的目标端口包括:用播放器的目标地址和目标端口替换在上述步骤c中提取的目标地址和目标端口。

通过上述处理,依据udp/ip协议对应用层视频数据中的ip地址和端口进行重组替换,并根据重组替换后的ip地址和端口修改相对应的表示信息长度的长度信息,之后就可以对应用层数据重新进行打包传输。

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udp包结构将替换后的应用层视频数据打包,其中设定了新的目标地址和多个新的目标端口号,新的目标地址和新的目标端口号即为播放器的目标地址和目标端口号。例如,设定新的目标地址10.65.100.100.,对于十路视频源而言,设定十个新的目标端口号:8000,8002,8004,8006,8008,8010,8012,8014,8016,8018,如此就可以远程地在一个播放器上实现多路视频的并行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新的目标地址对应于播放器的播放器地址,以及新的目标端口对应于所述播放器的端口,并且新的目标端口的数量等于视频的路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上述e步骤中,播放器采用多通道网络视频接收播放设备,其端口数量与能够接收的视频数量相同。以vlc(visiblelightcommunication,可见光通信)开源网络视频播放器为例,播放器可选择在通用服务器上实现,在开源vlc视频解码库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满足单个显示器显示单幅或同时显示多幅高清视屏的需求,同时满足显示通道数量、类别可设置要求。

h.264视频解码可采用libvlc开源库进行解决。libvlc提供了大量的接口可用于流媒体的相关操作,流的接入、视频的输出、插件管理、线程系统等内容可以采用libvlc提供的框架和接口解决。

如此,可由播放器实现多路视频的播放显示。

图3和图4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由播放器并行显示多路h.264视频的示意图。由图3和图4所示,可通过对多路视频播放器实现多路视频在同一个显示器上同时显示,同时可以根据需求对视频的大小进行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使得在用于天地网络视频通信的多路视频并行显示方法中的硬件可以为通用化产品,能够二次利用,所以使得上述方法的研制成本低,研制风险较小;因为主要针对天地间视频通信,所以能够很好地支持远程测试,可以保障远距离异地间的视频传输显示;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可以灵活地配置软件,而且支持更换硬件平台,通过软件配置项的更改即可实现对视频通道数量、模式的更改,可根据使用环境和功能的需求的不同灵活进行软硬件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方案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