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974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壳体组件。



背景技术:

sim(subscriberidentificationmodule)卡也称为用户身份识别卡、智能卡。在sim卡的芯片上存储有客户的信息,加密的密钥以及用户的电话簿等内容,可供客户身份进行鉴别,并对客户通信时的信息进行加密。

需要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必须装上此卡方能使用。但现有技术中,在拔出sim卡过程中容易卡住,导致sim卡拔不出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包括中框、后壳以及sim卡托,其中,中框与后壳配合形成容置空间,并在配合处形成装配空间,sim卡托容置于容置空间内,用于承载sim卡,中框或者后壳在装配空间处设置有导向部,导向部用于在承载有sim卡的sim卡托被拔出时,引导sim卡跟随sim卡托移出容置空间。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前文所述的壳体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在sim卡跟随sim卡托移出容置空间时不需要用户额外考虑sim卡托的拔卡力度和拔卡方向,只需要提供正常的可拉动sim卡托的力度即可使sim卡在导向部的导向下顺利地移出,方便拔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移动终端的设计中,其中框和后壳配合形成一容置空间,移动终端的大部分元件都置于该容置空间中,包括承载sim卡的sim卡托。但是考虑到中框和后壳制造时的工艺偏差,因此在设计中框和后壳的尺寸时会考虑工艺偏差值,这通常会导致中框和后壳装配后,其装配的一些位置会存在一装配空间,特别是在端角部存在装配空间,该装配空间会影响一些元件的移动。例如,若在后壳的端角处与中框之间存在的装配空间在sim卡托的移动方向上,则容易影响sim卡的移动,例如影响sim卡移出容置空间中。具体而言,在sim卡托被拔出时,sim卡的端角容易在装配空间处抵压到后壳的端角,从而阻碍sim卡的移出。本申请通过对中框、后壳或者sim卡托的结构进行改进来使得sim卡能顺利拔出,从而解决上述问题,具体请参阅本申请的以下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10包括中框11、后壳12以及sim卡托14。其中,中框11和后壳12配合形成一容置空间100,并在配合处形成装配空间200,sim卡托14置于容置空间100中,sim卡托14用于承载sim卡13。

本实施例中,中框11在装配空间200处设置有导向部1101,导向部1101用于在承载有sim卡13的sim卡托14被拔出时,引导sim卡13跟随sim卡托14移出容置空间100。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sim卡托14被拔出时不需要用户额外考虑sim卡托14的拔卡力度和拔卡方向,只需要提供正常的可拉动sim卡托14的力即可使sim卡13在导向部110的导向下顺利地移出容置空间100,方便拔卡。

本实施例中,中框11包括中框主体111以及位于中框主体111四周的中框卡合部112。后壳12可包括后壳主体121以及位于后壳主体121四周的后壳卡合部122。sim卡托14包括拉伸部141和承载sim卡13的托盘142。其中,后壳主体121上开设了用于设置sim卡托14的开口1210,装载sim卡13的sim卡托14从开口1210中插入容置空间100中,并从开口1210中移出移动终端10。

中框卡合部112与后壳卡合部122卡合。并且由于中框11和后壳12制造时的工艺偏差使得后壳卡合部122的端角120与中框卡合部112之间存在装配空间200。也就是说,在中框11与后壳12装配后,在后壳12的后壳卡合部122与中框11的中框卡合部112之间存在装配空间200。

本实施例中,导向部110与中框卡合部112一体成型,以防止sim卡13跟随sim卡托14移出容置空间100时抵压到后壳卡合部122的端角120。并且一体成型的结构增加了导向部110的强度。

进一步的,中框11还包括沿着中框主体111的方向设置的加强部113。具体的,加强部113的面积可与中框主体111的面积相等,由此增加中框主体111的强度。中框卡合部112的远离后壳卡合部122的一侧设置有卡合槽114,卡合槽114用于卡合加强部113。其中,中框11和后壳12的材质可为塑胶,也可为金属。加强部113的材质可为金属,例如钢、铜、铁或其合金。

本实施例中,导向部110可设置在加强部113的表面上。即导向部110设置在加强部113靠近sim卡托14的一侧的表面上,并且导向部110与后壳卡合部122的端角120分别位于装配空间200的相对两侧,且后壳卡合部122较导向部110更靠近后壳主体121的开口1210。由此在sim卡13跟随sim卡托14移出容置空间100时,首先是经过导向部110,而导向部110将引导sim卡13远离后壳卡合部122的端角,从而使得sim卡13可以顺利移出。进一步的,导向部110的表面可为一倾斜面1101。导向部110相对于后壳卡合部122的高度沿着sim卡托14移出的方向逐渐增大。具体的,如图1所示,导向部110相对于后壳卡合部122的高度自远离装配空间200的方向向靠近装配空间200的方向增大。由此在sim卡13移出状态下并在sim卡13移动到靠近装配空间200的位置时,被导向部110逐渐抬高,沿着导向部110的引导向上滑出后壳主体120的开口1201,避免了在装配空间200中抵压到后壳卡合部122的端角120。

其中,导向部110的最高的位置相对于后壳卡合部122的端角120高出至少0.1厘米,且小于sim卡13与中框11之间的间距。并且导向部110的倾斜面1101的倾斜角度可小于或等于25度,值得注意的是,倾斜面1101的倾斜角度具体可以为倾斜面1101与加强部113的夹角。由此即可起到导向的作用,又能保证sim卡13跟随sim卡托14的插入与移出时能够顺畅的移动。

承前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中框11的加强部113的靠近sim卡托14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导向部110,并且导向部110的高度在sim卡托14的移出方向上逐渐增大,使得在sim卡13跟随sim卡托14移出时不需要用户额外考虑sim卡托14的拔卡力度和拔卡方向,只需要提供正常的可拉动sim卡托14的力即可使sim卡13在导向部110的引导下顺利地拔出,方便拔卡。进一步设置导向部110与中框卡合部112一体成型,由此提高了导向部110的强度。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20依然包括相互配合形成容置空间的中框21和后壳22、设置在容置空间中的并承载sim卡23的sim卡托24。其中,后壳22、sim卡托24分别与前文所述的后壳12、sim卡托1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20与前文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1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20的中框21的导向部210的表面为一弧形面2101,弧形面2101的两侧边的高度不相同。也就是说,该弧形面2101两侧边相对于后壳卡合部222的高度不同。弧形面2101相对于后壳卡合部222的高度沿着sim卡托24移出的方向逐渐增大。如图2中,弧形面2101相对于后壳卡合部222的高度自远离装配空间200的方向向靠近装配空间200的方向逐渐加大。进一步的,弧形面2101与加强部214的夹角小于或等于25度。可以理解的是,弧形面2101与加强部214的夹角为弧形面2101的与加强部214接触处的面切线与加强部214的夹角。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30依然包括相互配合形成容置空间的中框31和后壳32、设置在容置空间中的承载并可移动sim卡33的sim卡托34,其中,后壳32和sim卡托34分别与前文所述的后壳22和sim卡托2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30与前文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2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30的中框31的导向部310的表面为一弧形面3101,但是,弧形面3101的两侧边的高度相同。也就是说,该弧形面3101两侧边相对于后壳卡合部322的高度相同。弧形面3101相对于后壳卡合部322的高度自远离装配空间200的方向向靠近装配空间200的方向逐渐加大,然后再逐渐减小。进一步的,弧形面3101与加强部314的夹角小于或等于25度。可以理解的是,弧形面3101与加强部314的夹角为弧形面3101的与加强部314接触处的面切线与加强部314的夹角。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40依然包括相互配合形成容置空间的中框41和后壳42、设置在容置空间中的承载并可移动sim卡43的sim卡托44,其中,中框41、后壳42和sim卡托44分别与前文所述的中框11、后壳12和sim卡托1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进一步对sim卡43的结构进行改进,具体而言,sim卡43的靠近导向部410的端角431为倾斜面4310设置。并且倾斜面4310的倾斜角度可等于或大于导向部410的倾斜面4101的倾斜角度。由此在sim卡43跟随sim卡托44移出时,端角431的倾斜面4310与导向部410的倾斜面4101可更好的接触,有利于sim卡43在导向部410上滑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中框41的导向部410为倾斜面的结构时,sim卡43的靠近导向部410的端角431还可以为弧形面等形状设置,只要能和倾斜面4101更好的接触的形状均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50依然包括相互配合形成容置空间的中框51和后壳52、设置在容置空间中的承载并可移动sim卡53的sim卡托54。其中,中框51、后壳52和sim卡托54分别与前文所述的中框31、后壳32和sim卡托3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进一步对sim卡53的结构进行改进,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sim卡53的靠近导向部510的端角530为弧形面5310设置。由此在sim卡53跟随sim卡托54移出时,端角530的弧形面5310与导向部510的弧形面5101可更好的配合滑动,有利于sim卡53在导向部510上滑动。

本实施例中,弧形面5310的弧度可等于、小于或大于导向部510的弧形面5101的弧度。

同理,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中框51的导向部510为弧形面的结构时,sim卡53的靠近导向部510的端角530还可以为倾斜面等形状设置,只要能和弧形面5101更好的滑动的形状均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以上介绍的是在移动终端的中框上设置可引导sim卡拔出移动终端的导向部的实施例。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移动终端的后壳或者sim卡托进行改进,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具体请参阅以下实施例。

首先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60依然包括相互配合形成容置空间的中框61和后壳62、设置在容置空间中的承载并可移动sim卡63的sim卡托64。其中,中框61和sim卡托64分别与前文所述的中框11和sim卡托1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60与前文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1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60的后壳62在装配空间200处设置导向部623。具体而言,导向部623设置在与中框卡合部612进行卡合的后壳卡合部622上,并与后壳卡合部622一体成型设置。因此在sim卡63跟随sim卡托64移出时,sim卡63移动到后壳卡合部622时可在导向部623的引导下顺利移动终端60。

本实施例的导向部623为倾斜面6231的结构。其中,导向部623的倾斜面6231的倾斜角度不作限制,其可与前文所述的在中框上设置的导向部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也可以根据实际工艺难度来设置工艺难度较低的倾斜角度。

导向部623相对于后壳卡合部622的高度沿着sim卡托64移出的方向逐渐增大。如图6所示,导向部623相对于后壳卡合部622的高度自靠近装配空间200的方向向远离装配空间200的方向逐渐加大。倾斜面6231相对于后壳卡合部622的最大的高度可大于或等于0.1厘米并小于后壳卡合部622与sim卡63之间的距离。

在其他实施例中,倾斜面6231的最高点可与后壳卡合部622等高。

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将后壳卡合部622的直角形端角改进为倾斜面,避免了sim卡63跟随sim卡托64移出时抵压到后壳卡合部622的直角形端角,并可进一步对sim卡托64的移出方向做引导,使得sim卡63顺利移出移动终端60。

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后壳卡合部622上的导向部623的形状还可以为其他,例如可以为类似前文实施例提到的两种弧形面等。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70依然包括相互配合形成容置空间的中框71和后壳72、设置在容置空间中的承载并可移动sim卡73的sim卡托74,其中,中框71、后壳72和sim卡托74分别与前文所述的中框61、后壳62和sim卡托6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进一步对sim卡73的结构进行改进,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sim卡73的靠近导向部723的端角730为倾斜面7310设置。并且倾斜面7310的倾斜角度可等于或大于导向部723的倾斜面7231的倾斜角度。由此在sim卡73跟随sim卡托74移出时,端角730的倾斜面7310与导向部723的倾斜面7231可更好的接触,有利于sim卡73在导向部723上滑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后壳72的导向部723为倾斜面的结构时,sim卡73的靠近导向部723的端角731还可以为弧形面等形状设置,只要能和倾斜面723更好的接触的形状均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80依然包括相互配合形成容置空间的中框81和后壳82、设置在容置空间中的承载并可移动sim卡83的sim卡托84。

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80与前文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80的sim卡托84进一步包括延伸部843,延伸部843自sim卡托84的拉伸部841的靠近sim卡83的一侧向sim卡84的方向延伸,并且与托盘842分别设置在拉伸部841的相对两侧。延伸部843用于包围sim卡83的靠近中框81的端角,避免sim卡83的靠近中框81的端角外露。并且延伸部843的外表面与拉伸部841的外表面齐平,即延伸部843的相邻中框81的外表面与拉伸部841的相邻中框81的外表面齐平。因此,避免了在sim卡83拔出时,sim卡83与后壳82的端角抵压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中框81和后壳82上均可省去导向部的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中框81和后壳82上也可如前文所述设置。

综上所述,本申请可在中框或者后壳设置导向部或者在sim卡托设置延伸部来保证sim卡的顺利移出。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90包括壳体组件91,其中壳体组件91包括前文所述的壳体组件,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