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终端及其射频测试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2494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射频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试终端及其射频测试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终端在实现某个功能前,一般都需要进行多次测试,以确定对应功能的有效性。

以智能射频测试为例来说明,在智能终端射频测试认证初期,需要对智能终端的lte频段杂散情况进行测试。

目前,智能终端的lte频段杂散是在智能终端信令模式下完成的,如智能终端lte频段在认证机构进行认证时,其就是在智能终端信令模式下完成测试的。

但在智能终端研发阶段,智能终端的功能尚未完善,经常出现无法进入信令模式的情况,此时便无法对智能终端lte频段杂散情况进行测试,测试效率不高,影响了产品测试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试终端及其射频测试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能够在智能终端的发射模式下进行测试,提高射频测试的速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射频测试方法,所述射频测试方法用于智能终端的射频测试,所述射频测试方法包括:测试终端获取所述智能终端所支持的频段和带宽;根据所述频段和所述带宽确定所述智能终端的多个测试频点;获取所述智能终端依次在所述多个测试频点按照设定最大功率发射数据时的实际功率;判断所述实际功率是否超过预设功率,并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测试报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测试终端,所述测试终端包括:相互耦接的处理器和人机电路,所述处理器在工作时配合所述人机电路实现本发明任一所述的射频测试方法中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所述装置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本发明任一项所述射频测试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射频测试方法对智能终端的射频进行测试,并根据智能终端所支持的频段和带宽确定智能终端的多个测试频点,获取智能终端依次在多个测试频点按照设定最大功率发射数据时的实际功率,判断实际功率是否超过预设功率,并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测试报告,提高测试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射频测试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测试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终端及其射频测试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明确、清楚,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条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射频测试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射频测试方法用于智能终端的射频指标测试,该射频测试方法包括:

101:测试终端获取智能终端所支持的频段和带宽。

在本实施方式中,测试终端包括上位机和频谱分析仪,其中,上位机包括计算机。

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在一个具体测试场景中,上位机与频谱分析仪通过通用接口总线连接,以使上位机与频谱分析仪之间能够传输数据。同时,智能终端分别与上位机和频谱分析仪建立连接,以传输数据。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位机与频谱分析仪通过gpib(general-purposeinterfacebus,gpib)接口线建立连接。同时,智能终端与测试终端中的上位机通过usb线建立连接,智能终端与测试终端中的频谱分析仪通过rfcable线建立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智能终端的供电类型有多种,比如,可以通过智能终端的内置电池供电,如锂电池供电;也可以通过外部电源供电,如数字电源供电。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当智能终端通过数字电源供电时,测试终端还包括数字电源,且数字电源通过gpib接口线与上位机建立连接,以传输数据;测试终端根据实际测试情况控制数字电源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智能终端电源的通断。另外,数字电源输出的电压是可选的,根据智能终端所需的供电电压而定,比如,可以设置数字电源输出的电压为3.8v,以给智能终端供电。

通常,在研发阶段需要对智能终端的频段杂散做测试和相关认证,目前,是在智能终端的信令模式下进行的,其中,信令模式是指模拟智能终端的正常工作,包括发射模式和接收模式。但由于处于研发阶段的产品性能尚未完善,经常出现无法进入信令模式的情况,此时便无法对智能终端lte频段杂散情况进行测试,测试效率不高,影响了产品测试速度。

为了提高测试的速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智能终端接通电源之后,测试终端根据智能终端的供电类型启动与该供电类型相匹配的测试模式,并通过usb接口线控制智能终端进入非信令模式,其中,非信令模式指的是智能终端只处于接收模式或发射模式中的一种。

频段杂散问题通常出现在发射模式时,在此,以智能终端处于发射模式解释说明。当智能终端处于发射模式时,测试终端获取智能终端所支持的频段和带宽。其中,本实施方式中频段的频率范围是根据3gppts36.521-1v14.1.0(2016-12)协议中所规定的lte频段而确定的。具体地,不同的频段所对应的带宽不同,且同一频段下也对应不同的带宽,与智能终端的产品规格或产品走向相关。

在本实施方式中,测试终端获取智能终端所支持的频段,并根据该频段确定智能终端对应的带宽。其中,本实施方式的带宽是根据3gppts36.521-1v14.1.0(2016-12)协议中所规定的lte频段对应的具体带宽而确定的。比如,智能终端所支持的频段为1920mhz~1980mhz时,该频段对应的带宽的频带宽度包括5mhz、10mhz、15mhz和20mhz。在该频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带宽。

在实际测试的过程中,rfcable线会存在线路损耗,而且由于测试环境中的rfcable线的线路损耗在不同的频率范围内是不一样的,为了获取更准确的测试数据,在获取到智能终端所支持的频段和带宽之后,根据频段和带宽进行线损补偿。

具体地,线损补偿值可根据预设的线损补偿表而确定,比如,当频率范围为1ghz~2ghz时,线损补偿值为1db,当频率范围为9ghz~10ghz时,线损补偿值为9db,当频率范围为15ghz~16ghz时,线损补偿值为15db,在此不再罗列;也可根据实际的rfcable线测试情况进行线路补偿。

102:根据频段和带宽确定智能终端的多个测试频点。在本实施方式中,测试终端根据频段和带宽确定智能终端的多个测试频点。

其中,测试频点的数量可以为2个或3个或其他数值,如5个,可根据实际的测试情况而定。

具体地,以测试频点的数量为3个说明。其中,测试频点分别为中间测试频点、低频测试频点和高频测试频点。另外,测试频点的对应的频率可通过频段和带宽确定。具体地,智能终端的频段包括起始频点和终止频点,则可按照公式(1)确定中间测试频点的频率f2,

f2=f0+(f1-f0)/2(1)

其中,f0为起始频点的频率,f1为终止频点的频率。

进一步地,根据起始频点和带宽,按照公式(2)确定低频测试频点的频率f3,

f3=f0+w/2(2)

其中,f0为起始频点的频率,w为带宽的频带宽度。

最后,根据终止频点和带宽,按照公式(3)确定高频测试频点的频率f4,

f4=f1-w/2(3)

其中,f1为终止频点的频率,w为带宽的频带宽度。

在此,为了更直观的描述中间测试频点、低频测试频点和高频测试频点相对应的频率确定的方法。以频段为1920mhz~1980mhz,带宽的频带宽度为5mhz为例解释说明,即,f0=1920mhz,f1=1980mhz,w=5mhz。

根据公式(1)可得,中间测试频点的频率为f2=1950mhz;低频测试频点的频率f3=1922.5mhz;高频测试频点的频率f4=1977.5mhz。

103:获取智能终端依次在多个测试频点按照设定最大功率发射数据时的实际功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测试终端确定智能终端的测试频点之后,发出控制指令,以使智能终端在非信令模式下,依次在测试频点按照设定最大功率发射数据。其中,设定最大功率可以由智能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而定,也可根据实际的测试情况而定。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测试终端通过gpib接口线控制频谱分析仪,以使频谱分析仪获取智能终端依次在多个测试频点按照设定最大功率发射数据时的实际功率。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测试终端通过预设的扫描频率对智能终端依次在多个测试频点按照设定最大功率发射数据进行扫描,以获取与扫描频率相对应的实际功率。其中,预设的扫描频率包括预设的起始扫描频率和预设的截止扫描频率。

具体地,预设的起始扫描频率为智能终端测试频点对应的频率加上三倍的带宽,可以按照如下公式(4)确定:

f0=f+b*3(4)

其中,b为当前测试频段的实际带宽,f为测试频点的频率。

例如,当智能终端在非信令模式下的的测试频点的频率为f3=1922.5mhz,当前测试频段实际带宽b=5mhz,在该频点以最大功率发射时,起始扫描频率f0=1937.5mhz。另外,为了使扫描的范围较大,可覆盖测试频点二次谐波、三次谐波的频率范围,预设的截止扫描频率为18ghz。

在确定了起始扫描频率和终止扫描频率后,测试终端根据起始扫描频率和终止扫描频率进行智能终端发射的数据进行扫描,并获取与当前的扫描频率对应的功率。

104:判断实际功率是否超过预设功率,并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测试报告。

在本实施方式中,测试终端根据获取到的实际功率,生成以扫描频率为横坐标,以实际功率为纵坐标的频谱图。同时,判断确定实际功率是否超出预设功率,并根据测试结果生成测试报告。其中,该测试报告直观显示了该智能终端的测试频点对应发射的数据在扫描频率下的实际功率。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功率为一功率限值,用于作为衡量频率点对应的发射功率是否超过功率限值的基准,当任一测试频点对应的实际功率超过预设功率时,表征在该频段内存在频段杂散的情况。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方式的射频测试方法对智能终端的射频进行测试,并根据智能终端所支持的频段和带宽确定智能终端的多个测试频点,获取智能终端依次在多个测试频点按照设定最大功率发射数据时的实际功率,判断实际功率是否超过预设功率,并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测试报告,提高测试的速度。

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测试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测试终端20包括相互耦接的人机电路21和处理器22,其中,处理器22能够实现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射频测试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测试终端20包括上位机和频谱分析仪,其中,上位机包括计算机。

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在一个具体测试场景中,上位机与频谱分析仪通过通用接口总线连接,以使上位机与频谱分析仪之间能够传输数据。同时,智能终端分别与上位机和频谱分析仪建立连接,以传输数据。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位机与频谱分析仪通过gpib(general-purposeinterfacebus,gpib)接口线建立连接。同时,智能终端与上位机通过usb线建立连接,智能终端与频谱分析仪通过rfcable线建立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智能终端的供电类型有多种,比如,可以通过智能终端的内置电池供电,如锂电池供电;也可以通过外部电源供电,如数字电源供电。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当智能终端通过数字电源供电时,测试终端20还包括数字电源,且数字电源通过gpib接口线与上位机建立连接,以传输数据;处理器22根据实际测试情况控制数字电源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智能终端电源的通断。另外,数字电源输出的电压是可选的,根据智能终端所需的供电电压而定,比如,可以设置数字电源输出的电压为3.8v,以给智能终端供电。

通常,在研发阶段需要对智能终端的频段杂散做测试和相关认证,目前,是在智能终端的信令模式下进行的,其中,信令模式是指模拟智能终端的正常工作,包括发射模式和接收模式。但由于处于研发阶段的产品性能尚未完善,经常出现无法进入信令模式的情况,此时便无法对智能终端lte频段杂散情况进行测试,测试效率不高,影响了产品测试速度。

为了提高测试的速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智能终端接通电源之后,处理器22根据智能终端的供电类型启动与该供电类型相匹配的测试模式,并通过usb接口线控制智能终端进入非信令模式,其中,非信令模式指的是智能终端只处于接收模式或发射模式中的一种。

频段杂散问题通常出现在发射模式时,在此,以智能终端处于发射模式解释说明。当智能终端处于发射模式时,处理器22获取智能终端所支持的频段和带宽。其中,本实施方式中频段的频率范围是根据3gppts36.521-1v14.1.0(2016-12)协议中所规定的lte频段而确定的。具体地,不同的频段所对应的带宽不同,且同一频段下也对应不同的带宽,与智能终端的产品规格或产品走向相关。

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2获取智能终端所支持的频段,并根据该频段确定智能终端对应的带宽。其中,本实施方式的带宽是根据3gppts36.521-1v14.1.0(2016-12)协议中所规定的lte频段对应的具体带宽而确定的。比如,智能终端所支持的频段为1920mhz~1980mhz时,该频段对应的带宽的频带宽度包括5mhz、10mhz、15mhz和20mhz。在该频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带宽。

在实际测试的过程中,rfcable线会存在线路损耗,而且由于测试环境中的rfcable线的线路损耗在不同的频率范围内是不一样的,为了获取更准确的测试数据,在获取到智能终端所支持的频段和带宽之后,根据频段和带宽进行线损补偿。

具体地,线损补偿值可根据预设的线损补偿表而确定,比如,当频率范围为1ghz~2ghz时,线损补偿值为1db,当频率范围为9ghz~10ghz时,线损补偿值为9db,当频率范围为15ghz~16ghz时,线损补偿值为15db,在此不再罗列;也可根据实际的rfcable线测试情况进行线路补偿。

处理器22根据频段和带宽确定智能终端的多个测试频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2根据频段和带宽确定智能终端的多个测试频点。

其中,测试频点的数量可以为2个或3个或其他数值,如5个,可根据实际的测试情况而定。

具体地,以测试频点的数量为3个说明。其中,测试频点分别为中间测试频点、低频测试频点和高频测试频点。另外,测试频点的对应的频率可通过频段和带宽确定。具体地,智能终端的频段包括起始频点和终止频点,则可按照公式(1)确定中间测试频点的频率f2,

f2=f0+(f1-f0)/2(1)

其中,f0为起始频点的频率,f1为终止频点的频率。

进一步地,根据起始频点和带宽,按照公式(2)确定低频测试频点的频率f3,

f3=f0+w/2(2)

其中,f0为起始频点的频率,w为带宽的频带宽度。

最后,根据终止频点和带宽,按照公式(3)确定高频测试频点的频率f4,

f4=f1-w/2(3)

其中,f1为终止频点的频率,w为带宽的频带宽度。

在此,为了更直观的描述中间测试频点、低频测试频点和高频测试频点相对应的频率确定的方法。以频段为1920mhz~1980mhz,带宽的频带宽度为5mhz为例解释说明,即,f0=1920mhz,f1=1980mhz,w=5mhz。

根据公式(1)可得,中间测试频点的频率为f2=1950mhz;低频测试频点的频率f3=1922.5mhz;高频测试频点的频率f4=1977.5mhz。

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2确定智能终端的测试频点之后,发出控制指令,以使智能终端在非信令模式下,依次在测试频点按照设定最大功率发射数据。其中,设定最大功率可以由智能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而定,也可根据实际的测试情况而定。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2通过gpib接口线控制频谱分析仪,以使频谱分析仪获取智能终端依次在多个测试频点按照设定最大功率发射数据时的实际功率。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2通过预设的扫描频率对智能终端依次在多个测试频点按照设定最大功率发射数据进行扫描,以获取与扫描频率相对应的实际功率。其中,预设的扫描频率包括预设的起始扫描频率和预设的截止扫描频率。

具体地,预设的起始扫描频率为智能终端测试频点对应的频率加上三倍的带宽,可以按照如下公式(4)确定:

f0=f+b*3(4)

其中,b为当前测试频段的实际带宽,f为测试频点的频率。

例如,当智能终端在非信令模式下的的测试频点的频率为f3=1922.5mhz,当前测试频段实际带宽b=5mhz,在该频点以最大功率发射时,起始扫描频率f0=1937.5mhz。另外,为了使扫描的范围较大,可覆盖测试频点二次谐波、三次谐波的频率范围,预设的截止扫描频率为18ghz。

在确定了起始扫描频率和终止扫描频率后,处理器22根据起始扫描频率和终止扫描频率进行智能终端发射的数据进行扫描,并获取与当前的扫描频率对应的功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2根据获取到的实际功率,生成以扫描频率为横坐标,以实际功率为纵坐标的频谱图。同时,判断确定实际功率是否超出预设功率,并根据测试结果生成测试报告。其中,该测试报告直观显示了该智能终端的测试频点对应发射的数据在扫描频率下的实际功率。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功率为一功率限值,用于作为衡量频率点对应的发射功率是否超过功率限值的基准,当任一测试频点对应的实际功率超过预设功率时,表征在该频段内存在频段杂散的情况。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方式的测试终端对智能终端的射频进行测试,并根据智能终端所支持的频段和带宽确定智能终端的多个测试频点,获取智能终端依次在多个测试频点按照设定最大功率发射数据时的实际功率,判断实际功率是否超过预设功率,并根判断结果生成测试报告,提高测试的速度。

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30中存储有至少一个程序31,程序31用于实现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射频测试方法。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30可以是终端中的存储芯片、硬盘或者是移动硬盘或者优盘、光盘等其他可读写存储的工具,还可以是服务器等等。

在此,以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为测试终端的存储芯片为例解释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测试终端包括上位机和频谱分析仪,其中,上位机包括计算机。

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在一个具体测试场景中,上位机与频谱分析仪通过通用接口总线连接,以使上位机与频谱分析仪之间能够传输数据。同时,智能终端分别与上位机和频谱分析仪建立连接,以传输数据。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位机与频谱分析仪通过gpib(general-purposeinterfacebus,gpib)接口线建立连接。同时,智能终端与上位机通过usb线建立连接,智能终端与频谱分析仪通过rfcable线建立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智能终端的供电类型有多种,比如,可以通过智能终端的内置电池供电,如锂电池供电;也可以通过外部电源供电,如数字电源供电。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当智能终端通过数字电源供电时,测试终端还包括数字电源,且数字电源通过gpib接口线与上位机建立连接,以传输数据;程序31根据实际测试情况控制数字电源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智能终端电源的通断。另外,数字电源输出的电压是可选的,根据智能终端所需的供电电压而定,比如,可以设置数字电源输出的电压为3.8v,以给智能终端供电。

通常,在研发阶段需要对智能终端的频段杂散做测试和相关认证,目前,是在智能终端的信令模式下进行的,其中,信令模式是指模拟智能终端的正常工作,包括发射模式和接收模式。但由于处于研发阶段的产品性能尚未完善,经常出现无法进入信令模式的情况,此时便无法对智能终端lte频段杂散情况进行测试,测试效率不高,影响了产品测试速度。

为了提高测试的速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智能终端接通电源之后,程序31根据智能终端的供电类型启动与该供电类型相匹配的测试模式,并通过usb接口线控制智能终端进入非信令模式,其中,非信令模式指的是智能终端只处于接收模式或发射模式中的一种。

频段杂散问题通常出现在发射模式时,在此,以智能终端处于发射模式解释说明。当智能终端处于发射模式时,程序31获取智能终端所支持的频段和带宽。其中,本实施方式中频段的频率范围是根据3gppts36.521-1v14.1.0(2016-12)协议中所规定的lte频段而确定的。具体地,不同的频段所对应的带宽不同,且同一频段下也对应不同的带宽,与智能终端的产品规格或产品走向相关。

在本实施方式中,程序31获取智能终端所支持的频段,并根据该频段确定智能终端对应的带宽。其中,本实施方式的带宽是根据3gppts36.521-1v14.1.0(2016-12)协议中所规定的lte频段对应的具体带宽而确定的。比如,智能终端所支持的频段为1920mhz~1980mhz时,该频段对应的带宽的频带宽度包括5mhz、10mhz、15mhz和20mhz。在该频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带宽。

在实际测试的过程中,rfcable线会存在线路损耗,而且由于测试环境中的rfcable线的线路损耗在不同的频率范围内是不一样的,为了获取更准确的测试数据,在获取到智能终端所支持的频段和带宽之后,根据频段和带宽进行线损补偿。

具体地,线损补偿值可根据预设的线损补偿表而确定,比如,当频率范围为1ghz~2ghz时,线损补偿值为1db,当频率范围为9ghz~10ghz时,线损补偿值为9db,当频率范围为15ghz~16ghz时,线损补偿值为15db,在此不再罗列;也可根据实际的rfcable线测试情况进行线路补偿。

程序31根据频段和带宽确定智能终端的多个测试频点。在本实施方式中,程序31根据频段和带宽确定智能终端的多个测试频点。

其中,测试频点的数量可以为2个或3个或其他数值,如5个,可根据实际的测试情况而定。

具体地,以测试频点的数量为3个说明。其中,测试频点分别为中间测试频点、低频测试频点和高频测试频点。另外,测试频点的对应的频率可通过频段和带宽确定。具体地,智能终端的频段包括起始频点和终止频点,则可按照公式(1)确定中间测试频点的频率f2,

f2=f0+(f1-f0)/2(1)

其中,f0为起始频点的频率,f1为终止频点的频率。

进一步地,根据起始频点和带宽,按照公式(2)确定低频测试频点的频率f3,

f3=f0+w/2(2)

其中,f0为起始频点的频率,w为带宽的频带宽度。

最后,根据终止频点和带宽,按照公式(3)确定高频测试频点的频率f4,

f4=f1-w/2(3)

其中,f1为终止频点的频率,w为带宽的频带宽度。

在此,为了更直观的描述中间测试频点、低频测试频点和高频测试频点相对应的频率确定的方法。以频段为1920mhz~1980mhz,带宽的频带宽度为5mhz为例解释说明,即,f0=1920mhz,f1=1980mhz,w=5mhz。

根据公式(1)可得,中间测试频点的频率为f2=1950mhz;低频测试频点的频率f3=1922.5mhz;高频测试频点的频率f4=1977.5mhz。

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2确定智能终端的测试频点之后,发出控制指令,以使智能终端在非信令模式下,依次在测试频点按照设定最大功率发射数据。其中,设定最大功率可以由智能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而定,也可根据实际的测试情况而定。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2通过gpib接口线控制频谱分析仪,以使频谱分析仪获取智能终端依次在多个测试频点按照设定最大功率发射数据时的实际功率。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2通过预设的扫描频率对智能终端依次在多个测试频点按照设定最大功率发射数据进行扫描,以获取与扫描频率相对应的实际功率。其中,预设的扫描频率包括预设的起始扫描频率和预设的截止扫描频率。

具体地,预设的起始扫描频率为智能终端测试频点对应的频率加上三倍的带宽,可以按照如下公式(4)确定:

f0=f+b*3(4)

其中,b为当前测试频段的实际带宽,f为测试频点的频率。

例如,当智能终端在非信令模式下的的测试频点的频率为f3=1922.5mhz,当前测试频段实际带宽b=5mhz,在该频点以最大功率发射时,起始扫描频率f0=1937.5mhz。另外,为了使扫描的范围较大,可覆盖测试频点二次谐波、三次谐波的频率范围,预设的截止扫描频率为18ghz。

在确定了起始扫描频率和终止扫描频率后,处理器22根据起始扫描频率和终止扫描频率进行智能终端发射的数据进行扫描,并获取与当前的扫描频率对应的功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2根据获取到的实际功率,生成以扫描频率为横坐标,以实际功率为纵坐标的频谱图。同时,判断确定实际功率是否超出预设功率,并根据测试结果生成测试报告。其中,该测试报告直观显示了该智能终端的测试频点对应发射的数据在扫描频率下的实际功率。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功率为一功率限值,用于作为衡量频率点对应的发射功率是否超过功率限值的基准,当任一测试频点对应的实际功率超过预设功率时,表征在该频段内存在频段杂散的情况。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方式的射频测试方法对智能终端的射频进行测试,并根据智能终端所支持的频段和带宽确定智能终端的多个测试频点,获取智能终端依次在多个测试频点按照设定最大功率发射数据时的实际功率,判断实际功率是否超过预设功率,并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测试报告,提高测试的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