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折叠的5G通信系统接收端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54402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折叠的5G通信系统接收端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面对5G的需求,差错控制编码ECC、多址接入MA、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估计都成为5G的关键技术,构成5G的基本通信系统。这些模块都有对应的基于BP的检测或译码算法。但由于算法的差异性,这些模块的硬件架构存在差异使得不同模块的面积、复杂度、吞吐率、延时存在差异,这给硬件设计带来很大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折叠的5G通信系统接收端设计方法,能够达到同一折叠架构实现所有基于BP算法的基带处理模块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折叠的5G通信系统接收端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BP问题解法统一描述;基于符号集的BP算法都可由如下两个公式表示

βji(ck)=∑l≠iαlj(ck) (2)

上述两公式中αij(ck)表示第i个功能节点FN传递给第j个变量节点VN的关于符号ck的对数似然比信息,其格式为k=0,1,2……,s是所有可能向量的集合,也是所有解的集合;Fi(s)是条件概率函数,根据不同场景,不同节点变化;βli(ck)是第j个VN传递给第i个FN的关于符号ck的信息;若LLR定义为k=0,1,2……,公式还可以写成

(2)根据公式(1)(2)(3)设计出实现其功能的硬件,即统一处理单元,然后根据要求在基带信号处理系统中进行配置。

优选的,步骤(2)中,输入变量根据公式(2)中的要求具体为:FN和VN的工作量Wf0、Wv0、系统总面积S0、复杂度C0、吞吐率T0和时延D0,设计出的系统需满足面积S=Sf+Sv≤S0,复杂度C=Cf+Cv≤C0,吞吐率T≥T0,时延D≤D0,其中Sf,Sv分别表示FN和VN面积,其中Cf,Cv分别表示FN和VN复杂度。

优选的,面积S和复杂度C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即Sf=fcf(Cf)Sv=fcv(Cv);面积S和吞吐率T存在正相关关系,和延时D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Sf,Sv]=ft(T,Wf0,Wv0),[Sf,Sv]=fd(D,Wf0,Wv0),其中fcf(*)、fcv(*)、ft(*)、fd(*)都由系统要求的差错性能和FN及VN硬件架构决定的。

优选的,步骤(2)中,确定最优解具体在S尽可能小、C尽可能低、T尽可能高、D尽可能低的情况下。

优选的,对于设计提出的需求,即面积S0、复杂度C0、吞吐率T0和时延D0,根据函数fcf(*)、fcv(*)、ft(*)和fd(*),算出能达到要求的Sf和Sv硬件面积范围;通过计算面积范围除以单个单元的面积,求出FN和VN单元的数目,然后配置该数目的单元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考虑对于不同基带处理模块的面积、复杂度、吞吐率、时延的要求,给出合理的硬件配置方法,能够达到同一折叠架构实现所有基于BP算法的基带处理模块的目的;本发明可以使得硬件统一,使得设计者可以根据要求来合理配置模块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折叠的5G通信系统接收端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BP问题解法统一描述;基于符号集的BP算法都可由如下两个公式表示

βji(ck)=∑l≠iαlj(ck) (2)

上述两公式中αij(ck)表示第i个功能节点传递给第j个变量节点的关于符号ck的对数似然比信息,其格式为k=0,1,2……;s是所有可能向量的集合,也是所有解的集合;Fi(s)是条件概率函数,根据不同场景,不同节点变化;βli(ck)是第j个变量节点传递给第i个功能节点的关于符号ck的信息;若LLR定义为k=0,1,2……,公式还可以写成

(2)根据步骤(1)中的公式和两种节点,设计输入变量,根据变量间的关系,确定出最优解,根据最优解的变量确定统一处理单元的数量进行配置。

输入变量为:FN和VN的工作量Wf0,Wv0,总面积(S0),复杂度(C0),吞吐率(T0),时延(D0)。设计出的系统需满足面积S=Sf+Sv≤S0,复杂度C=Cf+Cv≤C0,吞吐率T≥T0,时延D≤D0,其中Sf,Sv分别表示FN和VN面积,其中Cf,Cv分别表示FN和VN复杂度。,其面积S和复杂度C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即Sf=fcf(Cf)Sv=fcv(Cv);面积S和吞吐率T存在正相关关系,和延时D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Sf,Sv]=ft(T,Wf0,Wv0),[Sf,Sv]=fd(D,Wf0,Wv0),其中fcf(*),fcv(*),ft(*),fd(*),都由系统要求的差错性能和FN及VN硬件架构决定的。,以及设计要求(Wf0,Wv0,S0,C0,T0,D0),确定出在S尽可能小、C尽可能低、T尽可能高、D尽可能低的情况下的最优解。根据求出的S,确定统一处理单元的数量,进行配置。

本发明将通用BP算法的核心架构分为三部分:两类节点,和节点之间的互联网络。而此折叠架构可以在不改变硬件架构的前提下实现任何基于BP算法实质的基带算法,包括而不仅限于本专利所提到的:信道估计、大规模MIMO检测、非正交多址接入、差错控制编码等。

对于不同基带处理模块的面积、复杂度、吞吐率、时延的要求,给出合理的节点数量和互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合理的折叠集和折叠公式,在相应的控制和时序机制下,达到同一折叠架构实现所有基于BP算法的基带处理模块的目的。可以用一种架构实现上述中基于BP各个模块的功能。通过合理调整时序使得,只用少量该架构,以及少量其他逻辑结构就可以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所涉及的时序机制包括且不仅限于:全并行、串行、部分并行等。同时对于已经配置好的硬件,通过相应的控制和时序机制可以改变最终的整体功能。

本发明所涉及的折叠架构包括任何合理的物理实现形式,涵盖且不仅限于:ASIC实现、FPGA实现、基于通用处理器(CPU、GPU等)的实现,等以上实现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本发明保护这种折叠BP的思想,各种能完成述上中基于BP各个模块的功能的架构,将系统中的BP架构全部或部分折叠,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基带模块之间的可能的一个或者多个附加操作,包含但不仅限于交织、补零、打孔、截断等。本发明也同样适用于下行链路的发送端设计。

尽管本发明就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示意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不超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