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装置、投影方法以及记录媒介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78905发布日期:2018-06-26 09:48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图像投影到专用屏幕以外的被投影对象的投影装置、投影方法以及记录媒介。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7-259472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技术,在投射彩色图像的投影仪中,由于在墙壁等投射面有颜色的情况下无法再现正确的颜色,因而在使用投射面的分光反射率或者光源下的颜色信息通过转换矩阵校正原色的混合量后进行投影。

日本特开2007-259472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调整动态范围使投射面颜色或图案等难以被辨别,其重点在于怎样确定投影的图像的白色和黑色的目标值。通常,通过投影仪投影整面为白色的图像时,通过相机拍摄其投影范围,在拍摄图像的投影范围内,将值最低且最接近黑色的像素值作为白色的目标值。同样的,通过投影仪投影黑色图像(接近黑色,例如辉度为白色图像的10[%]的近似的黑色图像)时,通过相机拍摄其投影范围,将拍摄图像的在投影范围内的最高值且最接近白色的像素值设为黑色的目标值。

然而,通过上述确定白色和黑色的目标值的方法进行颜色校正,可能会缩小动态范围且对比度显著降低。并且,在某特定位置的光的反射率极低的情况下,无法进行颜色的校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不是专用屏幕的被投影对象也能够以可反映用户意图的画质进行投影的投影装置、投影方法以及记录媒介。

本发明的投影装置,包括:投影部,其对图像进行投影;投影图像获取部,其获取所述投影部投影了图像的被投影对象面上的投影图像;投影面信息获取部,其从所述投影图像获取部获取的投影图像获取所述被投影对象面的明亮时以及昏暗时的颜色信息;投影模式指定部,其从多个投影模式中指定一个投影模式,该多个投影模式指定所述投影部投影的图像的亮度以及颜色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投影控制部,其基于所述投影面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所述被投影对象面的颜色信息、所述投影模式指定部指定的投影模式,确定构成所述投影部投影的图像的各颜色的灰度范围并进行投影。

本发明的投影方法是具备对图像进行投影的投影部的装置的投影方法,包括:投影图像获取步骤,获取所述投影部投影图像的被投影了对象面上的投影图像;投影面信息获取步骤,从所述投影图像获取步骤获取的投影图像获取所述被投影对象面的明亮时以及昏暗时的颜色信息;以及投影模式指定步骤,从多个投影模式中指定一个投影模式,该多个投影模式指定所述投影部投影的图像的亮度以及颜色中的至少一个;投影控制步骤,基于所述投影面信息获取步骤获取的所述被投影对象面的颜色信息、所述投影模式指定步骤指定的投影模式,确定构成所述投影部投影的图像的各颜色的灰度范围并进行投影。

本发明的记录媒介,对计算机执行的程序进行记录,该计算机内置于具备投影图像的投影部的装置,其中,所述计算机作为如下各部来发挥功能:投影图像获取部,其获取所述投影部投影了图像的被投影对象面上的投影图像;投影面信息获取部,其从所述投影图像获取部获取的投影图像获取所述被投影对象面的明亮时以及昏暗时的颜色信息;投影模式指定部,其从多个投影模式中指定一个投影模式,所述多个投影模式至少指定所述投影部投影的图像的亮度以及颜色的一个;以及投影控制部,其基于所述投影面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所述被投影对象面的颜色信息、所述投影模式指定部指定的投影模式,确定构成所述投影部投影的图像的各颜色的灰度范围并进行投影。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起初设置投影装置的环境的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装置的电子电路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颜色校正设定处理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动作例下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5是例示通过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动作例而获取的、每个像素的R,G,B总计的白色像素、黑色像素各自的照度信息的图。

图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2动作例下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7A是说明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2动作例下的对与投影范围的周围相对应的投影内容进行颜色校正的处理的图,表示将投影装置10朝向整面为黄色的墙面WL设置且设定投影范围PA时,在投影范围PA的大致中央位置具有圆形CL的黑暗的图案的状态的图。

图7B表示沿着横剖图7A的大致中央的线L1的、在拍摄图像中的各像素位置的R,G,B各原色量的像素值的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将本发明适用于投影装置时的一实施方式。

[结构]

图1是例示在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装置10设置于投影场所的起初执行的颜色校正设定时的环境的图。

在该图中,表示投影装置10被放置在台BS上朝向墙面WL进行投影来替代向屏幕进行投影,从偏离该投影装置的正面的位置即在该图中从向右侧偏移的位置朝向墙面WL投影测试用的整面白色的矩形图像的状态。

墙面WL上具有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图案,且墙面的背景颜色也不是适于图像投影的白色。

另一方面,在墙面WL的正面设置有椅子C。并且,设置有安装于三脚架TP的数码相机DC来替代坐在该椅子C上的预定的观众AM,并且使设置的数码相机DC尽可能接近该观众AM的两眼的位置。即,数码相机DC是为了识别从观众AM的两眼所见的墙面WL上的投影范围PA而设置的。在此,数码相机DC可以预先进行调整,使投影范围PA位于大致中心且成能够较广地拍摄投影范围PA的周围的拍摄(变焦)视角。

该数码相机DC和所述投影装置10例如被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线缆UC有线连接。数码相机DC根据从投影装置10经由USB线缆UC输入的控制命令,对包含墙面WL和墙面WL上的投影范围PA的图像进行拍摄,并经由USB线缆UC将通过该拍摄而得到的图像数据发送到投影装置10。

接下来,通过图2对以所述投影装置10为主的电子电路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该图中,图像输入部11例如包括管脚插孔(RCA)型的视频输入端子、D-sub15型RGB输入端子、HDMI(注册商标)(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高清多媒体接口)端子、USB端子等。

被输入到图像输入部11或被存储于USB存储器而被选择性读取的各种规格的模拟或者数字的图像信号在图像输入部11根据需要而被数字化后,经由总线B被传送到投影图像处理部12。

投影图像处理部12根据被传送来的图像数据,通过将遵循预定格式的帧率例如若被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帧率为60[帧/秒],则2倍的120[帧/秒]和颜色分量的分割数、以及显示灰度数进行乘法运算后的更高速的分时驱动,对显示元件即微镜元件13进行显示驱动。

微镜元件13以高速对排列成阵列状的多个、例如横1280像素×纵960像素量的微镜的各倾斜角度分别进行开启/关闭动作来进行显示动作,从而通过其反射光形成光学图像。

另一方面,R,G,B的原色光分时从光源部14循环射出。光源部14具有半导体发光元件即LED,分时反复射出R,G,B的原色光。光源部14所具有的LED作为广义上的LED,可以包括LD(半导体激光器)或有机EL元件。来自该光源部14的原色光在平面镜15上进行全反射从而被照射到所述微镜元件13。

然后,通过微镜元件13的反射光形成光学图像,形成的光学图像经由投影透镜部16向外部投射来进行显示。

投影部17包括所述投影图像处理部12、微镜元件13、光源部14、平面镜15、投影透镜部16。

另外,在从所述图像输入部11输入的图像信号中含有声音信号时,该声音信号在图像输入部11从图像信号分离,经由总线B被传送到声音处理部18。声音处理部18具备PCM声源等的声源电路,将投影动作时赋予的声音信号进行模拟化,驱动扬声器部19进行发声,或者根据需要产生蜂鸣音等。

CPU20控制所述各电路的全部动作。该CPU20与主存储器21以及SSD(SolidStateDrive:固态驱动器)22连接。主存储器21例如由SRAM构成,发挥CPU20的工作存储器的功能。SSD22由可电性重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ROM构成,对CPU20执行的、包含后述的颜色校正设定程序22A的各种动作程序、或叠加于基础图像上的OSD(OnSCreenDisplay:屏幕显示)用图像等的各种固定形式数据等进行存储。

CPU20通过对存储于所述SSD22的动作程序或固定形式数据等进行读取,且在主存储器21中展开存储后执行该程序,从而对该投影装置10进行整体控制。

所述CPU20基于经由总线B来自操作部23的操作信号执行各种投影动作。该操作部23包括投影装置10的主体框体中具备的操作键、或接受来自未图示的该投影装置10专用的遥控器的红外调制信号的受光部,该操作部23接收键操作信号,且将接收的与键操作信号相对应的信号经由总线B向所述CPU20发出。

所述CPU20还经由所述总线B与无线LAN接口(I/F)24、加速度传感器25连接。

无线LAN接口24经由无线LAN天线26例如通过符合IEEE802.11a/11b/11g/11n规格的无线通信连接进行与外部的设备之间的数据的发送接收。

加速度传感器25检测相互正交的3轴方向的加速度,根据该加速度传感器25的检测输出计算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由此能够判断该投影装置10以何种姿势进行投影动作。

图3是表示CPU20读取存储于所述SSD22的颜色校正设定程序22A且在主存储器21展开后执行的处理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可以使该图3的结构被硬件电路化来代替基于使用所述颜色校正设定程序22A的软件进行的控制。

从所述数码相机DC经由图像输入部11输入的、包含所述投影范围PA的范围的拍摄图像数据被输入到排序处理部31。该排序处理部31对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全部像素、全部原色量进行排序处理。

此时,排序处理部31将所述投影部17投影整面为白色的图像时被输入的图像数据的排序处理结果发送到白色测量结果保存部32且进行保存。另外,排序处理部31将所述投影部17投影整面为黑色的图像(全灰度0%)时输入的图像数据的排序处理结果发出到黑色测量结果保存部33并进行保存。整面为黑色的图像即非投影状态。

这些白色测量结果保存部32、黑色测量结果保存部33的各保存内容均被读取到目标值确定处理部34。

该目标值确定处理部34在控制部35的控制下,对确定应投影的白色等级的目标灰度值和黑色等级的目标灰度值的处理进行执行,并且向所述控制部35输出该确定结果。

控制部35通过测试图案输出部36向投影部17输出上述的整面为白色的图像、整面为黑色的图像来进行投影,另一方面,控制部35接收由目标值确定处理部34确定的白色等级的目标灰度值和黑色等级的目标灰度值并向颜色校正部37输出。

基于从控制部35赋予的白色等级和黑色等级的各目标灰度值,颜色校正部37对于构成所述投影部17投影的图像的各像素,执行从白色等级到黑色等级间的每个原色量的灰度校正。

[第1动作例]

接着对所述实施方式的第1动作例进行说明。

在此,参照附图,对作为在开始投影装置10进行的任意的图像的投影前的初始设定,如所述图1所示那样进行投影装置10以及数码相机DC的设置,根据墙面WL的状态设定投影装置10中的颜色校正状态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CPU20从SSD22的颜色校正设定程序22A读取且在主存储器21展开并存储后进行执行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首先,CPU20使投影部17的投影图像处理部12投影由微镜元件13显示的图像的全部像素的R,G,B的各原色量均成为全灰度的整面白色图像(步骤S101)。

在该白色图像的投影状态(明亮时)下,经由图像输入部11指示所述数码相机DC拍摄墙面WL的包含投影范围PA的图像,执行基于该指示的拍摄且获取从数码相机DC发送来的图像数据(步骤S102)。

CPU20对获取的图像数据中的各像素值执行轮廓提取处理,在对投影范围PA和其周围进行区分识别的基础上,对构成投影范围PA的全部像素、全部原色量的每一个进行像素值排序,并对其结果(颜色分布等的颜色信息)进行保持(步骤S103)。

例如,白色图像的拍摄图像中的某一像素的像素值在各原色都为8位灰度“0(零灰度值)”~“255(全(Full)灰度值)”的情况下为(R,G,B)=(192,201,203)时,为了在包含该像素位置的图像整体投影相等的白色,需要将R,G,B设为同值,而将最小灰度值“192”作为该像素位置的白色像素的照度信息进行处理。即,将(R,G,B)=(192,192,192)作为该像素位置的白色像素的照度信息进行处理。

接着,CPU20使投影部17的投影图像处理部12投影使由微镜元件13显示的图像的全部像素的R,G,B的各原色量均成为全灰度为0[%]的灰度的整面黑色图像(步骤S104)。即,作为非投影状态。这是因为尽可能降低目标值,使颜色校正后的黑色尽可能的暗。

即使在此种整面黑色图像的投影即非投影状态下,也受照度等环境光的影响,因而颜色校正后的黑色图像大约位于全灰度的10%,所述数码相机DC的拍摄图像的像素值有时不会变为0。

在该黑色图像的投影状态(昏暗时)下,经由图像输入部11指示所述数码相机DC拍摄墙面WL的包含投影范围PA的图像,基于该指示执行拍摄,获取从数码相机DC发送来的图像数据(步骤S105)。

CPU20对在所述步骤S103识别出的构成投影范围PA的全部像素、全部原色量的每一个的像素值进行排序,并对其结果(颜色分布等颜色信息)进行保持(步骤S106)。

例如,针对黑色图像的拍摄图像中的某一像素的像素值在各原色都为8位灰度“0(零灰度值)”~“255(全灰度值)”的情况下为(R,G,B)=(31,27,24)时,为了在包含该像素位置的图像整体中以相同的黑色进行投影,需要将R,G,B设为同值,而将最大灰度值“31”作为该像素位置的黑色像素的照度信息进行处理。即,将(R,G,B)=(31,31,31)作为该像素位置的黑色像素的照度信息进行处理。

另外,G与R或B进行比较,由于相对可见度较高,因此也可以将G的灰度值“27”作为该像素位置的黑色像素的照度信息进行处理。此时,将(R,G,B)=(27,27,27)作为该像素位置的黑色像素的照度信息进行处理。但是,当R或B的灰度值相对于G的灰度值在预定的范围内(例如±20%以内的值)的情况下,可对G的灰度值进行处理。

或者,也可以将R,G,B的平均灰度值作为该像素位置的黑色像素的照度信息进行处理。该方法不仅在作为黑色像素的照度信息进行处理的情况下有效,在作为白色像素的照度信息进行处理的情况下也有效。

图5是例示通过所述步骤S101~S106的处理而获取的、每个像素的R,G,B总计的白色像素、黑色像素的各自的照度信息的图。

通过所述步骤S101~S103的处理获取的白色图像的像素的排序结果被表示在该图的上侧从Wmax到Wmin的范围内。即,通过从较小的数字排列到较大数字使用百分比显示计测值的分布(变动),从而在从较小的数字排列到较大的数字的计测值中使用测定位于何处位置的单位即百分位。因此,将百分位中第100百分位设定为最上值Wmax,将第0百分位设定为最下值Wmin。

通过所述步骤S104~S106的处理获取的、黑色图像的像素的排序结果表示在该图的下侧从Bmax到Bmin的范围内。因此,将百分位中第100百分位设定于最上值Bmax,将第0百分位设定于最下值Bmin。

在此,CPU20通过投影部17对投影装置10的设置者投影包含提示选择投影模式的指导信息的图像(步骤S107),然后,通过操作部23判断是否存在实际进行选择的输入(步骤S108)。

作为选择的投影模式例如设为有3个模式:在较明亮的室内等中将投影装置10用于进行显示等,投影图像的亮度为最优先的亮度优先模式;用于极力排除因墙面WL自身的颜色或图案而产生的影响,忠实再现被输入的图像的颜色的颜色优先模式;相比于颜色或亮度而在投影图像中产生明暗差从而用于使其成为一个清晰的图像的对比度优先模式。

在判断不存在选择的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108的No(否)),CPU20返回所述步骤S107的处理,且维持提示选择投影模式的图像的投影。

由此,CPU20反复执行所述步骤S107、S108的处理,在对提示选择投影模式的图像进行投影的同时,等待进行选择输入。

并且,在判断出存在投影模式的选择输入的时间点(步骤S108的Yes(是)),CPU20根据选择输入的投影模式,确定以后投影的图像的最亮的白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和最暗的黑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并在投影部17的投影图像处理部12中进行设定(步骤S109),以上完成该图4的处理,并且转移到根据被输入到图像输入部11的图像信号执行投影的常规的投影动作。

在选择输入的投影动作为亮度优先模式时,作为最亮的白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例如获取以第10百分位为阈值的白色像素的灰度值且设定为上限目标值,另一方面,作为最暗的黑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例如获取以第90百分位为阈值的黑色像素的灰度值且设定为下限目标值。如此,通过获取以第10百分位为阈值的白色像素的灰度值并设定为上限目标值,从而能够消除90%图案等的颜色。通过进行此种设定,将投影的像素的灰度值的范围的幅度设定在较高的位置,从而使被投影的图像的整面明亮。

另外,被选择输入的投影动作是颜色优先模式时,作为最亮的白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获取以最低0.01百分位为阈值的白色像素的灰度值且设定为上限目标值,另一方面,作为最暗的黑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获取以最高99.9百分位为阈值的黑色像素的灰度值且设定为下限目标值。通过进行此种设定,动态范围较窄,但是另一方面能够极力排除墙面WL自身的颜色或图案的影响,从而更加忠实地再现输入的图像信号原有的颜色信息。

并且,在选择输入的投影动作为对比度优先模式的情况下,作为最亮的白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例如获取以第10百分位为阈值的白色像素的灰度值且设定为上限目标值,另一方面,作为最暗的黑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例如获取以0.01百分位为阈值的黑色像素的灰度值且设定为下限目标值。如此,作为最暗的黑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将0.01百分位这样非常小的值作为阈值,能够使黑色更暗。因此,能够提高对比度。另外,由于常有存在异常值的情况,因而不使用0百分位作为阈值。

通过进行此种设定,虽然受墙面WL自身的颜色或图案的影响,但是可以扩大动态范围,扩大可表现的灰度范围,使被投影的图像清晰。另外,还可以切换使用/不使用这些投影模式。

[第2动作例]

接着,对所述实施方式的第2动作例进行说明。

在此,参照附图,对作为在开始投影装置10进行的任意图像的投影前的初始设定,如所述图1所示,进行投影装置10以及数码相机DC的设置,且根据墙面WL的状态设定投影装置10中的颜色校正状态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另外,取代所述第1动作例,在本动作例中,对开启设定周围颜色反映模式的情况进行说明,该周围颜色反映模式将墙面WL的投影范围PA外的周围颜色反映于投影内容。

图6表示CPU20从SSD22的颜色校正设定程序22A读取,且在主存储器21展开并存储后进行执行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首先,CPU20使投影部17的投影图像处理部12投影使在微镜元件13显示的图像的全部像素为R,G,B的各原色量均成为全灰度的整面白色图像(步骤S201)。

在该白色图像投影状态下,经由图像输入部11指示所述数码相机DC拍摄墙面WL的包含投影范围PA和投影范围PA的周围的图像,并获取执行基于该指示的拍摄而从数码相机DC发送来的图像数据(步骤S202)。

CPU20执行对于获取到的图像数据中的各像素值的轮廓提取处理,在区分并识别投影范围PA和其周围后,对分别构成投影范围PA和其周围的全部像素、全部原色量的每个的像素值进行排序,并保持其结果(步骤S203)。

接着,CPU20使投影部17的投影图像处理部12投影使微镜元件13显示的图像的全部像素的R,G,B各原色量均成为全灰度0[%]的灰度的近似的整面黑色图像(步骤S204)。即,作为非投影状态。

在该黑色图像的投影状态下,经由图像输入部11指示所述数码相机DC拍摄包含墙面WL的投影范围PA的图像,获取基于该指示的拍摄从数码相机DC发送来的图像数据(步骤S205)。

CPU20对在所述步骤S203识别出的构成投影范围PA的全部像素、全部原色量的每一个的像素值进行排序,并保持其结果(步骤S206)。

在此,CPU20在通过投影部17向投影装置10的设置者投影包含提示投影模式的选择的指导信息的图像后(步骤S207),通过操作部23判断实际是否存在进行选择的输入(步骤S208)。

作为选择的投影模式例如有3个模式:在较明亮的室内等将投影装置10用于显示等,使投影图像的亮度最为优先的亮度优先模式;极力排除因墙面WL自身的颜色或图案而产生的影响,忠实再现被输入的图像的颜色的颜色优先模式;相比于颜色或亮度而在投影的图像存在明暗差,用于使成为清晰的图像的对比度优先模式。

在判断未存在选择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208的否)、CPU20返回到所述步骤S207的处理,维持提示投影模式的选择的图像的投影。

由此,CPU20反复执行所述步骤S207、S208的处理,在对提示投影模式的选择的图像进行投影的同时,等待进行选择输入。

并且,在判断出存在投影模式的选择输入的时间点(步骤S208的是)、CPU20根据选择输入的投影模式,确定以后投影的图像的最亮的白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和最暗的黑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步骤S209)。

在选择输入的投影动作为亮度优先模式时,作为最亮的白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例如获取以第10百分位为阈值的白色像素的灰度值且设定为上限目标值,另一方面,作为最暗的黑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例如获取以第90百分位为阈值的黑色像素的灰度值且设定为下限目标值。

另外,在选择输入的投影动作为颜色优先模式时,作为最亮的白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获取以最低0.01百分位为阈值的白色像素的灰度值设定作为上限目标值,另一方面,作为最暗的黑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获取以最高99.9百分位为阈值的黑色像素的灰度值且设定为下限目标值。

并且,在选择输入的投影动作为对比度优先模式时,作为最亮的白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例如获取以第10百分位为阈值的白色像素的灰度值且设定为上限目标值,另一方面,作为最暗的黑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例如获取以0.01百分位为阈值的黑色像素的灰度值且设定为下限目标值。

并且,CPU20根据由所述步骤S203保持的构成投影范围PA的周围的全部像素、全部原色量的每个的像素值的排序结果和被选择出的投影模式,对相对于在所述步骤S209确定的最亮的白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和最暗的黑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的原色比进行校正后,对投影部17的投影图像处理部12进行设定(步骤S210)。以上,在结束该图6的处理的同时,向常规的投影动作转移,即根据被输入到图像输入部11的图像信号执行投影。另外,还可以切换使用/不使用这些投影模式。

图7A和图7B是说明根据所述投影范围PA的周围对投影内容进行颜色校正的处理的图。例如如图7A所示,将投影装置10朝向整面为黄色的墙面WL设置,且设定投影范围PA。此外,在墙面WL的投影范围PA的大致中央位置设置有如图示的圆形CL的黑暗的图案。

此时,沿横剖图7A的大致中央的线L1的拍摄图像中的各像素位置的R,G,B各原色量的每个的像素值设为呈图7B所示的特性。即,R,G,B各原色量的每个的像素值虽然因投影范围PA的内外和投影范围PA大致中央的圆形CL的位置关系而增减,但是整体受墙面WL的背景颜色即黄色的影响,认为接近其补色关系而不包含该背景颜色分量的原色,在此,与认为包含其他该背景颜色分量的原色R(红色)、G(绿色)的各像素值相比,B(蓝色)的像素值为相对较低的值。

在简单地仅考虑在投影范围PA内投影的图像的情况下,通过进行抑制调整,使原色R(红色)、G(绿色)的各像素值与B(蓝色)的像素值成为同等级,从而作为结果可以正确地再现原本的图像信号的色调。

然而,在实际的投影环境下,对于观众AM而言,投影范围PA上的投影范围PA外的周围部分也会无意识地同时进入视野。认为特别是在该投影装置10的投影环境明亮,且受墙面WL上的投影范围PA外的周围部分的影响较大的环境下,对于观众AM来说,被投影到投影范围PA内的图像会受到投影范围PA外的周围的墙面WL的背景颜色的影响。因此,墙面WL的背景颜色看起来具有补色。即,墙面WL的背景颜色若如所述图7A和图7B所示为黄色,则在投影范围PA内投影的图像看起来具有其补色即蓝色。

因此,CPU20与在该时间点选择的投影模式对应,在此需要使投影装置10投影的图像中的各像素值的原色R,G的量进行比原色B的量增强的颜色校正。此时,增强的调整幅度Lv.1如所述图7B中所示,设定成收敛在从原本的像素值的原色R,G的量减去原色B的量的幅度内,且根据投影模式的亮度的绝对值,以亮度优先模式、对比度优先模式、颜色优先模式的顺序,较大地设定所述调整幅度Lv.1。

[效果]

根据以上详述的本实施方式,除了对于专用屏幕,还可以对具有颜色或图案、污迹等的被投影对象以反映用户意图的画质进行投影。

另外,虽然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并未说明,但是在确定投影的图像的最亮的白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和最暗的黑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时,将灰度幅度的最小值设定为预定阈值,确定白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和最暗的黑色像素的目标值的灰度以使不成为该阈值以下,从而能够确保所需的最低限的对比度。

另外,在所述第2的动作例中,由于考虑了墙面WL的投影范围PA外的周围的背景颜色来进行向投影范围PA内投影的图像的颜色校正,因而能够根据实际的投影环境向观众AM提供毫无不适感且符合自然的颜色的投影图像。

并且,在所述第2动作例中,虽然说明了通过拍摄获取墙面WL的投影范围PA外的周围的背景颜色的情况,但是在墙面WL的投影范围PA的内外都具有大致相同的色或图案的情况下,通过使用表示投影范围PA内的状态的信息来代替投影范围PA外的周围的状态的信息,能够简化CPU20的处理,实现减轻CPU20的负担和缩短初始设定时的时间。

另外,所述实施方式虽然说明了将本发明适用于使用半导体发光元件的DLP(注册商标)(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方式的投影装置10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发光元件或投影方式等。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另外,各实施方式也可以尽可能地适当组合实施,此时可以得到组合的效果。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包含各个阶段的发明,通过公开的多个构成要件的适当的组合可以提取各种发明。例如,即使从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全部构成要件删除几个构成要件,在能够解决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的栏中叙述的课题,且得到发明的效果的栏中叙述的效果情况下,该构成要件削除后的结构可作为发明提取而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