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运营商接口的预警短信发布系统以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92266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兼容运营商接口的预警短信发布系统以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预警短信发布,尤其涉及一种兼容运营商接口的预警短信发布系统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增多增强的趋势。特别是沿海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危害重、损失大,台风、暴雨、强对流等恶劣天气频发,尤其随着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不断增多,造成的灾害和影响越来越严重,气象灾害的形势十分严峻。

除了自然灾害以外,各种突发事件在世界范围内频频出现。公共卫生方面,2002-2003年的“非典”事件,从广东波及到全国乃至全球,全省累计报告病例1512例,其中治愈出院1454例,死亡58例;在事故灾难方面,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各种恶性交通事故、火灾事故频繁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类似日本福岛核电站辐射引起公共事件的风险在我市也依然存在;社会安全方面,各种矛盾、磨擦和冲突错综复杂,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增加。

突发事件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提高预报水平,并及时、准确的将预报产品和预警信息发布给公众是降低灾害损失的重要途径。

目前人们利用新技术进行突发事件预警播报开发上都做了很多工作,使用较多的是利用手机短消息发布预警信息,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的针对性不足的问题。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区域性,让处于事件波及范围内的公众能够更快更优先地获取到预警信息,无疑能够取得更好的预警效果,同时也能够使公共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然而现有方案都是先将

前台业务系统的指令发送给运营商的业务平台,然后审核通过后,再由运营商的业务平台提交给运营商的短信发布平台,导致速度非常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容运营商接口的预警短信发布系统,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预警短信发布系统短信发布比较慢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兼容运营商接口的预警短信发布系统,包括:

任务接口模块,用于对接客户端,接收客户端下发的任务且向客户端反馈任务执行情况;

短信发送模块,用于根据任务接口模块接收的任务向短信中心发送短信数据,且通过短信中心接口模块与短信中心对接;

数据本地缓存模块,用于储存用户的分区信息,短信发送模块由数据本地缓存模块加载待发送的用户信息;

发送策略模块,用于根据短信中心的流量周期控制短信发送模块的短信发送速度;

任务管理及监控模块,用于监控且控制短信发送模块的群发任务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长短信模块:用于发送短信源数据超过网络传输协议规定的最大限度的长短信;在发送长短信时,将长短信拆分成多个标准短信依次发送;在接收长短信时,gsm终端将接收到的多个相关联的拆分短信重组成一条长短信。

进一步地,还包括缓冲模块:用于群发管理的短信缓存处理,以配置的流量进行转发,对超过流量的短信进行缓存,且在空闲时进行发送缓存的短信。

进一步地,还包括数据分析提取模块:用于实时提取任务接口模块接收的任务执行的情况数据信息,且对任务执行完成后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

进一步地,短信发送模块采用双机热备,其中一个为主机,另一个为备机,主机与备机之间建立心跳链接,且主机与备机均内置有双机软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兼容运营商接口的预警短信发布方法,采用上述的预警短信发布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在客户端建立任务,客户端将所述建立的任务同步到所述的预警短信发布系统;

预警短信发布系统对所述任务进行内容校验,并将所述任务分拆成具体的信息单元;

预警短信发布系统从运营商基站获取真实的用户号码;

生成短信发送任务,并根据发送策略进行调度;

根据获取的用户号码,将分拣好的短信数据下发到短信中心;

短信中心将经过处理的短信数据最终发送到用户手机,且将最终发送的状态报告发送到所述预警短信发布系统;

所述预警短信发布系统将任务发送情况反馈到客户端。

进一步地,所述预警短信发布系统对所述任务进行内容校验,具体包括:判断其为发送长短信时,将长短信拆分成多个标准短信依次发送,而在生成短信发送任务时,通过gsm终端分析并将多个相关联的拆分短信重组成一条长短信。

进一步地,所述最终发送的状态报告包括数据发送失败,在最终发送状态报告显示数据发送失败时,分析判断失败原因,若发送超时,则重新发送失败数据,若用户欠费停机,则不发送。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根据总带宽要求,通过优先级进行多任务智能调度,且通过协议跟踪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迅速定位,提示障碍点。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客户端将任务同步到预警短信发布系统或者预警短信发布系统将任务发送情况反馈到客户端时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所述加密处理的方式为私有密钥或者共有密钥或者时间戳加密的方式。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预警短信发布系统中,短信发送模块以局域网直连本地短信中心,可以减少系统网元,从业务上来讲有利于提升发送短信时的及时性、高效性和稳定性;并且速度快,系统后续有提升发送速率的需求可以直接提供更大的发送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兼容运营商接口的预警短信发布系统与短信中心以及客户端的配合方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兼容运营商接口的预警短信发布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兼容运营商接口的预警短信发布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兼容运营商接口的预警短信发布系统,包括任务接口模块、数据本地缓存模块、短信发送模块、数据分析提取模块、长短信模块、缓冲模块、发送策略模块、任务管理监控模块。细化各模块的功能以及工作方式,具体地:

任务接口模块采用https数据传输加密协议,采用私有密钥、共有密钥、时间戳加密方式,服务器开放固定ip地址的消息接口权限,客户端通过post方式将加密的数据段推送到服务器,服务器接收成功后立即通过任务接口模块向客户端返回接收结果,在该过程中任务接口模块完成详细的接口调用日志,其中日志包括客户端ip地址、任务数据内容、任务发起时间、任务响应时间等信息;

在数据本地缓存模块中用户分区数据以文件的形式进行本地存储,数据信息采用aes高级加密技术,内存数据库定期轮询读取本地数据文件,确保内存数据库中用户数据的准确,采用从oracle数据库到内存数据库的二级缓存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短信发送时数据加载的效率,同时降低系统投入成本,从而表明数据本地缓存模块是系统的用户信息储存部分,当需要用户数据时,可以在数据本地缓存模块加载;

短信发送模块以局域千兆网络连接本地短信中心,短信中心为短信网关的上级网元,确保短信发送效率,支持分区域发送,以及向外地漫游用户发送短信,具体地短信中心可以对本地的短信中心以及异地的短信中心进行备份,且当出现单点故障,当然短信发送模块与短信中心之间通过短信中心接口模块连接,短信发送模块通过短信中心接口模块将短信数据传输至短信中心,然后短信中心将短信发送至手机用户,而在反馈时,最终发送状态报告通过短信中心接口模块发送至系统;

数据分析提取模块实时提取执行任务情况数据信息,且采用https协议传输,以加密后的json格式返回批量任务的直接进度和执行结果,提供执行完毕的任务统计结果信息,执行任务情况包括任务执行周期、用户短信到达情况等,可以选择提供图形化、可视化的报表数据展示界面,另外数据分析提取模块还具备完善的统计功能,可按月、周、日、任务等统计群发业务、发送量、成功率等,并可根据状态报告分析下发失败的原因,提供系统操作日志;

针对长短信,可以采用gsm模式对其分割,在发送短信时,若短信源数据超过网络传输协议规定的最大限度则判断其为长短信,则将长短信拆分成多个标准短信依次发送,每个标准短信包括用于标识该短信为拆分短信及各拆分短信之间联系的长短信协议头字段,在接收短信时,gsm终端对接收的短信进行解析,若判断是拆分短信则把接收到的多个相关联的拆分短信重组成一条长短信;

而缓冲模块则是用于群发管理的短信缓存处理,以配置的流量进行转发,对超过流量的短信进行缓存,且在空闲时进行发送缓存的短信,另外缓冲模块支持重发机制,在消息发送失败时,可以自动进行重发,且缓冲模块的短信存储能力可配置存储转发时按不同的错误提供不同时间间隔的重发策略;

发送策略模块为短信发送的控制中心,系统根据短信网关或短信中心的流量周期,控制其发送速度,在短信网关或者短信中心忙时,降低相应接口的流量,以减少对这些核心系统的冲击。另外针对上述缓冲模块的描述,发送策略模块支持重发策略,对失败数据进行重发,需要判断失败原因,如欠费停机不能发送或者超时再次发送,当然系统能够将用户分为多个级别,对于不同级别的用户也采取不同的发送策略,优先级别高的任务优先调度,优先分配流量,优先执行,支持相同优先级、或不同优先级别的多个任务同时并行下发,也可以不同的任务按照属性可以设定不同的优先级,例如预警、普通下发等,提高信息发布的效果;

任务管理及监控模块为系统的控制中心,能够随时监控群发状态,针对多个发送要求进行发送目标分析,合理安排发送任务,且支持同时进行多项不同任务的群发,支持智能带宽管理,能够对发布速率实时调整,具备流量控制能力,能够根据总带宽要求,通过系统设置的优先级等方式,进行多任务智能调度,能够随时对群发状态进行监控,能够通过协议跟踪等方式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迅速定位,提示障碍点,拥有灵活的计划调度机制,能够针对多个发送要求进行发送目标分析,合理安排发送任务,且在任务管理及监控模块中,管理员可以对群发任务实时进行修改、删除、暂停、继续、停止等各项操作。

本系统中,直连短信中心可以减少系统网元,发送速度快。目前已经将系统直连短信中心速率提升至2100条/秒,而传统系统中的网关能力为只有550条/秒。具体地,当将该系统应用至气象局预警短信平台中时,气象局预警短信平台直连短信中心,减少中间经过的网元,采取直连的方式从业务上来讲有利于提升发送短信时的及时性,高效性和稳定性。气象预警短信群发指令下发后,选取特定区域内的用户执行短信群发指令,指令下发四个小时后完成下发任务,从短信中心返回数据中统计发送情况,并与选取的特定区域内的用户进行对比,返回发送报告。对于本系统来说,各模块之间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比如在非必要的情况下,或者在部分应用场合无需发送长短信时,则系统可以无需设置长短信模块,另外对于缓冲模块以及数据分析提取模块均只是作为优选实施例时可以达到缓存短信或者数据统计的目的,在作为简化应用或者简化系统时,可以无需缓冲模块或者数据分析提取模块。

优选地,系统的主要模块采用双机热备,比如短信发送模块以及任务接口模块等,其中一个为主机,另一个为备机,主机与备机之间建立心跳链接,且主机与备机均内置有双机软件,当主机发生故障不能正常运作时,可以在保证业务数据不丢失的情况下,自动切换到备机上继续运行,切换时间在30秒以内,一般在10秒内可以完成切换,而当切换完成后,系统继续维持一主一备状态。系统内网络为单独划分的专用网络,与外界网络连接通过防火墙接入,与气象局预警系统采用双专线方式连接,同时提供互联网应急备份接入方式,所有网络接入均采用硬件防火墙,系统服务器均采用ip过滤机制,屏蔽非法请求,操作权限严格控制,人员操作采用复合制,巡检人员、操作人员、投产人员权限严格控制,提供严格的操作日志,而且所有任务发送时,系统对发送消息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消息内容等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记录了所有的任务信息、短信发送信息、用户操作,以便管理人员后期查询,从而可以有效保证系统信息的安全性。

参见图2以及图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兼容运营商接口的预警短信发布方法,采用上述的预警短信发布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在客户端建立任务,客户端将所述建立的任务同步到所述的预警短信发布系统;

步骤s202,预警短信发布系统对接收到的任务进行内容校验、分拆成具体的信息单元;

步骤s203,预警短信发布系统通过运营商基站获取真实的用户号码,且在数据本地缓存模块获取用户的分区信息,此为消息的预处理;

步骤s204,生成短信发送任务,并根据发送策略模块设定的策略进行调度;

步骤s205,根据获取的用户号码,将分拣好的短信数据下发到短信中心,也即是,预警短信发布系统将分拣好的短信数据,根据用户号码的不同下发到短信中心;

步骤s206,短信中心经过处理后,最终发送到用户手机,且将最终的发送状态报告发送到预警短信发布系统,在这里,短信中心实现短信的存储/转发机制;

步骤s207,预警短信发布系统将任务发送情况反馈到客户端。

在上述过程中,消息处理中心为系统的各工作模块,比如短信发送模块、数据本地缓存模块、数据分析提取模块、长短信模块、缓冲模块、发送策略模块以及任务管理监控模块,客户端建立任务通过预警短信发布系统处理后直接发送至短信中心,而短信中心则将其发送至用户手机,且能够通过预警短信发布系统向客户端反馈任务发送情况,其中客户端可以为气象预警发布平台,即气象预警发布平台需要向手机用户发送气象信息时,即可以将其先发送至与短信中心直连的预警短信发布系统处理,其中气象预警发布平台与预警短信发布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为同步,然后借助短信中心将气象信息发送至用户手机,整个气象信息发布过程及时、高效和稳定。当然在必要时,还可以借助预警短信发布系统的任务管理及监控模块监控群发状态,合理安排发送任务,比如在短信中心发送的最终发送状态报告显示数据发送失败时,则可以数据分析提取模块分析判断失败原因,根据失败原因选择是否重新发送,如欠费停机不能发送或者超时再次发送;也能够根据缓冲模块对短信进行缓存处理,当监测到短信中心的流量较小时,对超过的流量进行缓存处理,且在短信中心空闲时再发送;另外对于长短信,还可以通过长短信模块对其进行分拆为标准短信,然后在生成短信发送任务时组装短信,且由于整个过程中还采用了数据分析提取模块,可以对执行的任务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统计,可以形成图形化、可视化的报表数据,比较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