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用置顶式多功能摄影车及特制滑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4260发布日期:2018-06-08 06:27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摄影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演播室用置顶式多功能摄影车及特制滑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生活中,大家所看到的电视节目有部分是在演播室中录像后播出的,为了保证录制的效果,需要在观众席位置搭建长梯,然后在长梯上部放置摄像机进行录像,但这种方式会影响观众的观看并且在控制摄像机切换摄像角度时会出现晃动或者出现拍摄死角,在录像过程中还会采用多位摄影师在现场活动并进行录像,由于活动场地环境复杂拍摄的质量往往会被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位置移动灵活性高,移动平稳且精准,拍摄范围广,不受光线和灰尘影响,拍摄画面质量高的演播室用置顶式多功能摄影车。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演播室用置顶式多功能摄影车,包括:

室顶面下方安置可移动的摄影车;

室顶面下方由上往下依次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电磁层和滑轨层;

室顶面表面设有用于控制电磁层的无线接收控制器;

滑轨层下方活动连接摄影车,通过将摄影车安置在演播室上方的室顶面处,并利用电磁层来驱动摄影车,将摄像车安置在演播室上方,为底面腾出了更多的空间进行其他作业,有利于演播的进展,并且安置在演播室上方使摄像车拍摄范围更广、灵活性更高、拍摄质量更好,不受地面光线、灰尘的影响而且还不影响观众视线和现场工作人员的作业,利用电磁层上的电磁铁来实现控制摄像车在演播室上方各位置移动,调整拍摄角度,移动平稳,相对于现有的设备在移动定位后会产生“后摇”对摄像车的灵活性有很大了提高,电磁层控制摄像车移动的精准性较其他控制方式更高,同时电磁层对摄像车具有吸附性,保证摄像车位于演播室上的稳定性及摄像安全性,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演播室中的摄像装置影响观众视线、现场工作人员的作业、拍摄范围有限及投影装置在移动过程中会产生晃动影响拍摄质量的问题,并且通过电磁层对摄像车的磁力吸附进一步提高空中摄像的安全性。

优选的,电磁层与滑轨层平面形状一致,表面均布矩形空间,形成的电磁层和滑轨层表面呈格子状,类似“棋盘”,摄影车在滑轨层表面的滑轨横纵交错形成的矩形空间内滑动,设计摄影车略小于滑轨层表面矩形空间,磁层和滑轨层类似“棋盘”,摄影车类似“棋子”,通过电磁层控制摄影车在滑轨层内移动,只需将形成的矩形空间分别标记,操作人员通过无线接收控制器进行遥控的方式将摄影车移动到指定位置,即可实现精准控制摄影车的移动位置。

优选的,电磁层由横纵交错的电磁组组成,电磁组为圆柱形电磁部表面均布电磁块,电磁部与无线接收控制器连接,地面通过遥控装置对无线接收控制器发布指令控制电磁组上的通电情况来实现摄影车在滑轨层上的移动,通过电磁组表面均布的电磁块的通断电来精准控制摄影车在滑轨层上移动的距离。

优选的,摄影车包括机架,机架中部内设有电机,电机转轴上连接盘体,盘体内设支撑块和电控伸缩杆,支撑块上方设有与摄像机活动连接的卡条,电控伸缩杆与卡条末端连接,机架表面连接有第二无线接收控制器,机架底面四角点通过万向轴连接有球形滑轮,通过卡条与摄像机固定连接,保证摄像机在演播室上方的安全性,并且通过第二无线接收控制器控制电控伸缩杆和电机来实现摄像机旋转角度拍摄或摄像机在竖直平面270°旋转拍摄,机架底面连接的球形滑轮与导轨配合连接,球形的滑轮在导轨形状与滑轮形状对应的导轨内移动过程中平稳性更好,移动速度更快。

优选的,机架底面均设防尘体,防尘体由两根防尘板搭接而成,防尘体上部向内折弯,折弯角A为120°~170°,防尘体的材质为铁,在机架底面设置防尘体可避免演播室上方的灰尘或物体落入至机架上,避免灰尘对摄影车的正常运作产生影响,有利于延长摄影车的使用寿命,在摄影车在滑轨层上的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吸附状态,有效保证摄像平稳性和摄像质量的同时进一步保证摄像车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铁质的防尘体在被吸附时起到隔磁的效果,避免磁铁层对机架上的零部件受到磁力影响,由于防尘体上的折弯处理可使防尘体被磁铁层吸附时产生形状变化,演播室内射向上方的光在经过防尘体时光的传播方向和震动方向因防尘体的形状变化而变化并折射至摄像机镜头处形成顺光,减少摄像体的受照面阴影并使摄像体面照度均匀,降低摄像画面的明反差,提高摄像体的立体感和摄像质量,同时有效避免摄像机受光线影响摄像质量,通过公式I=I0(cosθ)2,其中I为光强度,I0为光折射后的光强度,θ为光入射和折射方向所产生的夹角,优选了防尘体的折弯角A的折弯范围为120°~170°,保证演播室内射向上方的光在经过防尘体时光的传播方向和震动方向变化,并使变化后的光线经折射传递至摄像机镜头处。

优选的,电控伸缩杆通过缓冲器与卡条末端连接,缓冲器由壳体、缓冲架和支撑轴组成,支撑轴上设有三个同轴圆柱形壳体,壳体内壁通过菱形缓冲架与支撑轴连接,缓冲架为橡胶材质,且表面开设有φ0.1~0.3mm的气孔,支撑轴中部壳体与卡条末端底面连接,另两个壳体与电控伸缩杆连接,若机架产生晃动,缓冲器通过橡胶材质的缓冲架产生形,菱形形状被拉长或压缩而变形进而变大量降低晃动感,避免摄像机产生晃动,保证摄像机在拍摄时的画面稳定,使摄像机在移动时的运动线保持为水平弧线,避免运动线为水平波浪线的情况出现,在缓冲器产生形变的过程中,缓冲器周围的空气流动产生变化,气流向缓冲器内部聚集并将空气中的灰尘经缓冲架表面气孔带入缓冲架内部,当缓冲结束时空气向外释放,由于缓冲架内部聚集的气流较多灰尘被集中至缓冲架底部,难以释放至缓冲架外部实现对摄像机周围的灰尘截留,避免灰尘影响光线和摄像画面质量。

优选的,第二无线接收控制器分别与摄像机、电控伸缩杆、电机连接,通过第二无线接收控制器控制电控伸缩杆和电机来实现摄像机旋转角度拍摄或摄像机在竖直平面270°旋转拍摄。

优选的,万向轴端部与滑轮连接处设有轴承,且滑轮与滑轨层上设有的滑轨内部配合连接,由于设置了轴承万向轴不发生转动,从而避免了滚轮转动产生的晃动传递至机架上。

摄影车在滑轨层上移动精准且平稳,在移动过程对摄像质量无任何影响,例如,需将摄影车从演播室上方的前端-A1处移动到后端-A2处位置,具体控制方式为:对A1处最前端的电磁块通电实现对摄影车上的球形滚轮和防尘体吸附,断开A1处最前端的电磁块通电同时接通A1处最前端电磁块向A2方向的下一块电磁块的通电,如此对A1至A2路径方向上的电磁块进行通断电,直至接通A2处末端的电磁块,滚轮和防尘体受到磁铁吸力产生位移,从A1移动至A2处,在滚轮受到吸力滚动过程中,滚轮转动,由于设置了轴承万向轴不发生转动,从而避免了滚轮转动产生的晃动传递至机架上,即使有晃动产生还可通过设置的缓冲器对吸收,并且在电磁块通断电的过程中机架底面的铁质防尘体始终处于被吸附状态,有效保证摄像平稳性和摄像质量的同时进一步保证摄像车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及画面水平性,设计的滚轮、防尘体和缓冲器具有三重减晃效果,充分保证摄像机在工作时的稳定性,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摄像机在移动过程中出现画面晃动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传动摄影车,且传动平稳、精准、快速,使用安全性高的演播室用置顶式特制滑轨。

演播室用置顶式特制滑轨,包括滑轨,滑轨横纵交错组成滑轨层,滑轨层上方设有与其平面形状一致的电磁层,滑轨层和电磁层分别通过连接杆连接于室顶面下方,室顶面表面设有用于控制电磁层的无线接收控制器,滑轨层下方活动连接有摄影车,滑轨层通过滑轨与摄影车底面四角点上的球形滑轮配合连接。通过将摄影车安置在演播室上方的室顶面处,并利用电磁层来驱动摄影车,将摄像车安置在演播室上方,为底面腾出了更多的空间进行其他作业,有利于演播的进展,并且安置在演播室上方使摄像车拍摄范围更广、灵活性更高、拍摄质量更好,不受地面光线、灰尘的影响而且还不影响观众视线和现场工作人员的作业,利用电磁层上的电磁铁来实现控制摄像车在演播室上方各位置移动,调整拍摄角度,移动平稳,相对于现有的设备在移动定位后会产生“后摇”对摄像车的灵活性有很大了提高,电磁层控制摄像车移动的精准性较其他控制方式更高,同时电磁层对摄像车具有吸附性,保证摄像车位于演播室上的稳定性及摄像安全性,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演播室中的摄像装置影响观众视线、现场工作人员的作业、拍摄范围有限及投影装置在移动过程中会产生晃动影响拍摄质量的问题,并且通过电磁层对摄像车的磁力吸附进一步提高空中摄像的安全性,球形的滑轮在导轨形状与滑轮形状对应的导轨内移动过程中平稳性更好,移动速度更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将摄像车安置在演播室上方,为底面腾出了更多的空间进行其他作业,有利于演播的进展,并且安置在演播室上方使摄像车拍摄范围更广、灵活性更高、拍摄质量更好,不受地面光线、灰尘的影响而且还不影响观众视线和现场工作人员的作业;设计的防尘体可阻隔灰尘对摄影车的正常运作产生影响,避免磁铁层对机架上的零部件受到磁力影响同时具有提高摄像机摄像画面质量的效果。利用电磁层上的电磁铁来实现控制摄像车在演播室上方各位置移动,调整拍摄角度,移动平稳,相对于现有的设备在移动定位后会产生“后摇”对摄像车的灵活性有很大了提高,电磁层控制摄像车移动的精准性较其他控制方式更高,同时电磁层对摄像车具有吸附性,保证摄像车位于演播室上的稳定性及摄像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演播室用置顶式多功能摄影车及特制滑轨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电磁层示意图;

图3为滑轨层示意图;

图4为摄影车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放大图;

图6为缓冲器示意图;

图7为缓冲器侧视图;

图8为滑轨与滑轮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室顶面;2.无线接收控制器;3.电磁层;301.电磁组;301a.电磁部;301b.电磁块;4.滑轨层;401.滑轨;5.摄影车;501.摄像机;502.卡条;503.支撑块;504.电机;505.电控伸缩杆;506.第二无线接收控制器;507.机架;508.防尘体;508a.防尘板;509.滑轮;510.万向轴;6.缓冲器;601.壳体;602.缓冲架;603支撑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演播室用置顶式多功能摄影车,包括:

室顶面1下方安置可移动的摄影车5;

室顶面1下方由上往下依次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电磁层3和滑轨层4;

室顶面1表面设有用于控制电磁层3的无线接收控制器2;

滑轨层4下方活动连接摄影车5,通过将摄影车5安置在演播室上方的室顶面1处,并利用电磁层3来驱动摄影车5,将摄像车5安置在演播室上方,为底面腾出了更多的空间进行其他作业,有利于演播的进展,并且安置在演播室上方使摄像车5拍摄范围更广、灵活性更高、拍摄质量更好,不受地面光线、灰尘的影响而且还不影响观众视线和现场工作人员的作业,利用电磁层3上的电磁铁来实现控制摄像车5在演播室上方各位置移动,调整拍摄角度,移动平稳,相对于现有的设备在移动定位后会产生“后摇”对摄像车5的灵活性有很大了提高,电磁层3控制摄像车5移动的精准性较其他控制方式更高,同时电磁层3对摄像车5具有吸附性,保证摄像车5位于演播室上的稳定性及摄像安全性,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演播室中的摄像装置影响观众视线、现场工作人员的作业、拍摄范围有限及投影装置在移动过程中会产生晃动影响拍摄质量的问题,并且通过电磁层3对摄像车5的磁力吸附进一步提高空中摄像的安全性。

电磁层3与滑轨层4平面形状一致,表面均布矩形空间,形成的电磁层3和滑轨层4表面呈格子状,类似“棋盘”,摄影车5在滑轨层4表面的滑轨401横纵交错形成的矩形空间内滑动,设计摄影车5略小于滑轨层4表面矩形空间,磁层3和滑轨层4类似“棋盘”,摄影车5类似“棋子”,通过电磁层3控制摄影车5在滑轨层4内移动,只需将形成的矩形空间分别标记,操作人员通过无线接收控制器2进行遥控的方式将摄影车5移动到指定位置,即可实现精准控制摄影车5的移动位置,其中信号传递程序及零部件的线路连接为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电磁层3由横纵交错的电磁组301组成,电磁组301为圆柱形电磁部301a表面均布电磁块301b,电磁部301a与无线接收控制器2连接,地面通过遥控装置对无线接收控制器2发布指令控制电磁组301上的通电情况来实现摄影车5在滑轨层4上的移动,通过电磁组301表面均布的电磁块301b的通断电来精准控制摄影车5在滑轨层4上移动的距离。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为:摄影车5包括机架507,机架507中部内设有电机504,电机504转轴上连接盘体,盘体内设支撑块503和电控伸缩杆505,支撑块503上方设有与摄像机501活动连接的卡条502,电控伸缩杆505与卡条502末端连接,机架507表面连接有第二无线接收控制器506,机架507底面四角点通过万向轴510连接有球形滑轮509,通过卡条502与摄像机501固定连接,保证摄像机501在演播室上方的安全性,并且通过第二无线接收控制器506控制电控伸缩杆505和电机504来实现摄像机501旋转角度拍摄或摄像机501在竖直平面270°旋转拍摄,机架507底面连接的球形滑轮509与导轨401配合连接,球形的滑轮509在导轨形状与滑轮509形状对应的导轨401内移动过程中平稳性更好,移动速度更快。

机架507底面均设防尘体508,防尘体508由两根防尘板508a搭接而成,防尘体508a上部向内折弯,折弯角A为120°~170°,防尘体507的材质为铁,在机架507底面设置防尘体508可避免演播室上方的灰尘或物体落入至机架507上,避免灰尘对摄影车5的正常运作产生影响,有利于延长摄影车5的使用寿命,在摄影车5在滑轨层4上的移动过程中508始终处于被吸附状态,有效保证摄像平稳性和摄像质量的同时进一步保证摄像车5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铁质的防尘体507在被吸附时起到隔磁的效果,避免磁铁层3对机架507上的零部件受到磁力影响,由于防尘体508a上的折弯处理可使防尘体508a被磁铁层3吸附时产生形状变化,演播室内射向上方的光在经过防尘体507时光的传播方向和震动方向因防尘体508a的形状变化而变化并折射至摄像机501镜头处形成顺光,减少摄像体的受照面阴影并使摄像体面照度均匀,降低摄像画面的明反差,提高摄像体的立体感和摄像质量,同时有效避免摄像机501受光线影响摄像质量,通过公式I=I0(cosθ)2,其中I为光强度,I0为光折射后的光强度,θ为光入射和折射方向所产生的夹角,优选了防尘体508a的折弯角A的折弯范围为120°~170°,最优选角度为134°,保证演播室内射向上方的光在经过防尘体507时光的传播方向和震动方向变化,并使变化后的光线经折射传递至摄像机501镜头处。

防尘体508a由以下成分及重量份组成:铁粉160份、铜锌合金10份、二氧化硅22份、硅烷耦合剂7.5份、石英砂17.3份、φ为0.01mm的金刚石10份,氟化钠8.5份、碳酸钙45份,石墨粉4份、三氯乙烯27份、亚甲基二萘磺酸钠23.4份、环戊醇12.5份、水玻璃12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2份,该防尘体508a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计,将钛镍合金、铜锌合金熔融形成金属水,备用,将二氧化硅、硅烷耦合剂、石英砂、φ为0.01mm的金刚石,氟化钠、碳酸钙、石墨粉、三氯乙烯、亚甲基二萘磺酸钠、环戊醇、水玻璃在64℃条件下混合均匀,加温至74℃持续37min后与金属水、混合物0.03重量份一起倒入模具中,得防尘体508a,其中混合物由D-苦杏仁酸和L-苦杏仁酸组成,两者质量比为55:0.3,在防尘体508a制备过程中通过加入混合物避免制备的防尘体508a内出现碳迁移的情况,提高防尘体508a的机械强度和表面光滑性,当防尘体508a从模具中出来降温时支撑条内部发生共晶反应赋予防尘体508a优异的光折射效果并且制备的防尘体508a的耐盐雾效果极好,防尘体508a表面接触角达到154.2°±1°,滚动角约4°。

第二无线接收控制器506分别与摄像机501、电控伸缩杆505、电机504连接,通过第二无线接收控制器506控制电控伸缩杆505和电机504来实现摄像机501旋转角度拍摄或摄像机501在竖直平面270°旋转拍摄。

万向轴510端部与滑轮509连接处设有轴承,且滑轮509与滑轨层4上设有的滑轨401内部配合连接,由于设置了轴承万向轴510不发生转动,从而避免了滚轮509转动产生的晃动传递至机架507上。

实施例3:

如图5-7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为:

电控伸缩杆505通过缓冲器6与卡条502末端连接,缓冲器6由壳体601、缓冲架602和支撑轴603组成,支撑轴603上设有三个同轴圆柱形壳体601,壳体601内壁通过菱形缓冲架602与支撑轴603连接,缓冲架602为橡胶材质,且表面开设有优选的φ0.15mm的气孔,支撑轴603中部壳体601与卡条502末端底面连接,另两个壳体601与电控伸缩杆505连接,若机架507产生晃动,缓冲器6通过橡胶材质的缓冲架602产生形,菱形形状被拉长或压缩而变形进而变大量降低晃动感,避免摄像机501产生晃动,保证摄像机501在拍摄时的画面稳定,使摄像机501在移动时的运动线保持为水平弧线,避免运动线为水平波浪线的情况出现,在缓冲器6产生形变的过程中,缓冲器6周围的空气流动产生变化,气流向缓冲器6内部聚集并将空气中的灰尘经缓冲架602表面气孔带入缓冲架602内部,当缓冲结束时空气向外释放,由于缓冲架602内部聚集的气流较多灰尘被集中至缓冲架602底部,难以释放至缓冲架602外部实现对摄像机501周围的灰尘截留,避免灰尘影响光线和摄像画面质量。

实施例4:

如图1-4、8所示演播室用置顶式特制滑轨,包括滑轨401,滑轨401横纵交错组成滑轨层4,滑轨层4上方设有与其平面形状一致的电磁层3,滑轨层4和电磁层3分别通过连接杆连接于室顶面1下方,室顶面1表面设有用于控制电磁层3的无线接收控制器2,滑轨层4下方活动连接有摄影车5,滑轨层4通过滑轨401与摄影车5底面四角点上的球形滑轮509配合连接。通过将摄影车5安置在演播室上方的室顶面1处,并利用电磁层3来驱动摄影车5,将摄像车5安置在演播室上方,为底面腾出了更多的空间进行其他作业,有利于演播的进展,并且安置在演播室上方使摄像车5拍摄范围更广、灵活性更高、拍摄质量更好,不受地面光线、灰尘的影响而且还不影响观众视线和现场工作人员的作业,利用电磁层3上的电磁铁来实现控制摄像车5在演播室上方各位置移动,调整拍摄角度,移动平稳,相对于现有的设备在移动定位后会产生“后摇”对摄像车5的灵活性有很大了提高,电磁层3控制摄像车5移动的精准性较其他控制方式更高,同时电磁层3对摄像车5具有吸附性,保证摄像车5位于演播室上的稳定性及摄像安全性,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演播室中的摄像装置影响观众视线、现场工作人员的作业、拍摄范围有限及投影装置在移动过程中会产生晃动影响拍摄质量的问题,并且通过电磁层3对摄像车5的磁力吸附进一步提高空中摄像的安全性,球形的滑轮509在导轨形状与滑轮509形状对应的导轨401内移动过程中平稳性更好,移动速度更快。

实施例5:

本发明的装置实际使用时:磁层3和滑轨层4类似“棋盘”,摄影车5类似“棋子”,通过电磁层3控制摄影车5在滑轨层4内移动,只需将形成的矩形空间分别标记,操作人员通过无线接收控制器2进行遥控的方式将摄影车5移动到指定位置,即可实现精准控制摄影车5的移动位置。

例如,需将摄影车5从演播室上方的前端(A1)处移动到后端(A2)处位置,具体控制方式为:利用无线接收控制器2和第二无线接收控制器506对A1处最前端的电磁块301b通电实现对摄影车5上的球形滚轮509和防尘体508吸附,断开A1处最前端的电磁块301b通电同时接通A1处最前端电磁块301b向A2方向的下一块电磁块301b的通电,如此对A1至A2路径方向上的电磁块301b进行通断电,直至接通A2处末端的电磁块301b,滚轮509和防尘体508受到磁铁吸力产生位移,从A1移动至A2处,在滚轮509受到吸力滚动过程中,滚轮509转动,由于设置了轴承万向轴510不发生转动,从而避免了滚轮509转动产生的晃动传递至机架507上,即使有晃动产生还可通过设置的缓冲器6对吸收,并且在电磁块301b通断电的过程中机架507底面的铁质防尘体508始终处于被吸附状态,有效保证摄像平稳性和摄像质量的同时进一步保证摄像车5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及画面水平性,设计的滚轮509、防尘体508和缓冲器6具有三重减晃效果,充分保证摄像机501在工作时的稳定性,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摄像机在移动过程中出现画面晃动的情况。

上述实施例中的常规操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