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双折环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3617阅读:1109来源:国知局
内外双折环扬声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外双折环扬声器。



背景技术:

扬声器在使用过程中,将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在信号转变过程中,通过音圈与磁场的作用力带动振动盆上下振动,折环控制振动盆的上下振动的副度及保证轴向动作,与周围的空气产生共振发出声音;因此,振动盆的振动效果,会对音质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图1为现有的扬声器,扬声器使用过程中,位于中部的音圈10需要在轴向做活塞运动。为避免音圈10径向运动产生异常音,需要靠定心支片4和振动盆6的折环部位来控制。因此定心支片4、振动盆6与音圈10通过胶水粘结固定在一起的,所以也会随着运动。为避免定心支片4与振动盆6和外框架5发生碰撞,产生杂声影响音质,因此在设计上会设计出余量,如图1中标记a、b的距离余量。从而使得扬声器的尺寸在轴向距离(高度)上较大,整体体积较大,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外双折环扬声器,该扬声器的高度降低,节约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内外双折环扬声器,包括外框架,外框架中部设有固定孔并连接有U形导磁体,U形导磁体的底面从下至上依次粘结有主永磁体、上导磁体以及副永磁体;外框架的上端粘结有外折环,外折环的内侧连接有振动盆,内折环的内侧端粘接于副永磁体;还包括音圈,音圈的上端分别与振动盆和内折环外径处连接,音圈的下端插入U形导磁体与上导磁体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内折环包括位于内侧的内粘接部、位于中部的弹性部和位于外侧的外粘接部,其中内粘接部粘接于副永磁体,外粘接部粘接于振动盘的内侧端。优选地,弹性部的形状可以选择市场上常用的折环的形状。弹性部呈半圆形、倒“S”形或“M”形。

进一步地,振动盘的内侧端向上导磁体方向弯折,内侧端与外粘接部之间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设有粘接层,音圈的上端穿过振动盆的中孔与粘接层粘接。振动盘的内侧端通过粘接层粘接固定在音圈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接线板,接线板固定于外框架的外侧,连接线的一端伸入接线板孔内通过焊锡联接,连接线的另一端与音圈的引出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内折环和振动盘的配合,既可以保证音圈的轴向运动顺畅,保证音质;同时又可以减小扬声器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U形导磁体;2——主永磁体;3——上导磁体;4——定心支片;5——外框架;6——外折环;7——连接线;8——音圈;9——接线板;10——振动盘;11——内折环;12——副永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2,内外双折环扬声器,包括外框架5,外框架5中部设有固定孔并连接有U形导磁体1,U形导磁体1的底面从下至上依次装设有主永磁体2、上导磁体3以及副永磁体12;外框架5的上端装设有外折环6,外折环6的内侧连接有振动盆10,内折环11的内侧端粘接于副永磁体12;还包括音圈8,音圈8的上端分别与振动盆和内折环11连接,音圈8的下端插入U形导磁体1与上导磁体3之间的间隙。

本技术方案中,去除了传统的定心支片4;在扬声器工作时,为保证音圈8的轴向活塞运动,采用外折环6和内折环11双重配合控制的技术,防止音圈8进行径向运动;同时根据折环的动作特性,音圈8的轴向运动非常顺畅。有效的降低了扬声器的F0,增强了低音,同时降低了扬声器的的高度,从而也就提升了扬声器的音质。

其中,内折环11包括位于内侧的内粘接部、位于中部的弹性部和位于外侧的外粘接部,其中内粘接部粘接于副永磁体12,外粘接部粘接于振动盘10的内侧端。优选地,弹性部的形状可以选择市场上常用的折环的形状。

在具体设计时,弹性部可呈半圆形、倒“S”形、“M”形等。内粘接部、外粘接部均为环形平面,分别与副永磁体12、振动盆粘接;增大粘接面积。

进一步地,振动盘10的内侧端中孔处向上导磁体3方向弯折,内侧端与外粘接部之间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设有粘接层,音圈8的上端穿过振动盆10的中孔与粘接层粘接。

通过设置粘接层,将音圈8的上端与内折环11、振动盘10连接起来,连接方式巧妙,且使得音圈8的连接面积较大,能够稳定的固定。避免音圈8脱落。粘接层可具体为胶水层。

进一步地,接线板9固定于外框架5的外侧,连接线7的一端伸入接线板9孔内通过焊锡联接,连接线7的另一端与音圈8的引出线连接。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在此基础上的等同技术方案仍落入申请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