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行为学监测摄像头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6906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鱼类行为学摄像监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鱼类行为学监测摄像头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鱼类在水中行为的研究及其趋光影响因素等机理问题的研究报道较多,集中在不同海洋鱼类的趋光性与捕捞之间关系的研究。鱼类趋光性是指鱼类在光的刺激下所产生的移动反应,是鱼类适应环境的重要行为。鱼类的趋光性与其视觉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种类鱼以及同种鱼的不同生长阶段,趋光性都会有所差异。如何研究鱼类行为学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方向。目前鱼类趋光行为研究没有专门的研究装置,而是直接在养殖水体中用灯照亮一角,人工肉眼计数离光源不同距离的鱼群数目,准确度不高,同时存在人工干扰对鱼类惊吓、鱼类实时游动难以计数等干扰因素,监视、观察、记录鱼类在水体中的行为需要视频摄像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鱼类行为学监测摄像头调节装置,能够对摄像头的监测位置进行不同高度的360°调节转换。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鱼类行为学监测摄像头调节装置,包括台面、第一外管支架、第一内管支架、第二外管支架、第二内管支架、摄像头固定杆和摄像头,:所述第一外管支架竖直固定于台面的边缘,所述第一内管支架通过竖直连接环装套于第一外管支架内并能够进行旋转和伸缩,所述第二外管支架的一端与第一内管支架的顶部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内管支架通过水平连接环装套于第二外管支架内并能够进行旋转和伸缩,所述摄像头固定杆垂直固定于第二内管支架上,所述摄像头安装于摄像头固定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台面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一外管支架固定于台面短边的边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内管支架和第二外管支架、第二内管支架和摄像头固定杆之间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摄像头安装于摄像头固定杆的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摄像头采用球形摄像头。

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外管支架和第一内管支架之间通过竖直连接环连接,能够对摄像头进行高度调节和水平旋转调节,第二外管支架和第二内管支架之间通过水平连接环连接,能够对摄像头进行水平长度调节和竖向旋转调节,从而实现了对摄像头的监测位置进行不同高度的360°调节转换,使其达到更加高效的监视鱼类行为的目的和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易于推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鱼类行为学监测摄像头调节装置,包括台面1、第一外管支架2、第一内管支架3、第二外管支架4、第二内管支架5、摄像头固定杆6和摄像头7。

台面1为长方形结构,用于摆放监测鱼类行为活动的各种鱼缸。第一外管支架2竖直固定于台面1短边的边缘,第一内管支架3通过竖直连接环8装套于第一外管支架2内,并能够进行高度伸缩和水平旋转调节。第二外管支架4的一端通过螺丝与第一内管支架3的顶部垂直连接,第二内管支架5通过水平连接环9装套于第二外管支架4内,并能够进行水平伸缩和竖向旋转调节。摄像头固定杆6通过螺丝垂直固定于第二内管支架5上,摄像头7安装于摄像头固定杆6的下端,摄像头7采用球形摄像头。

该鱼类行为学监测摄像头调节装置通过调节第一内管支架3的伸缩长度和旋转方向,能够对摄像头7进行高度调节和水平旋转调节,通过调节第二内管支架5的伸缩长度和旋转方向,能够对摄像头7进行水平长度调节和竖向旋转调节,从而实现了对摄像头7的监测位置进行不同高度的360°调节转换,使其达到更加高效的监视鱼类行为的目的和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