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背夹电池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5918阅读:1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背夹电池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充电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手机背夹电池护套。



背景技术:

现在的智能手机性能越来越强大,而耗电量则越来越大,相比之下手机电池显得越来越不经用,因此很多用户都是随身携带一个厚重的移动电源作为充电宝使用。为方便用户在用移动电源时不会受到充电线的干扰而影响使用,市面上出现了将移动电源和手机套结合的产品,即手机背夹电池。现在的背夹电池多数不是全包裹式,即只包裹住手机的下端和两侧的下部,而另外有全包裹式的就是软胶式结构,方便套入手机。对于刚性较大的全包裹式背夹电池很难装入手机,有待改进,以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手机背夹电池护套,以使得刚性大的全包裹式背夹电池也能装入手机,以满足用户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机背夹电池护套,其包括主壳体,主壳体包括一块底板及两个侧壁,侧壁和底板为一体成型,底板的上部与两个侧壁围成用于插入手机的上端开口;主壳体上设有可拆装的匚形上盖,上盖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两个侧壁并设在上端开口处;当手机装入护套时,侧壁夹紧手机两侧长边,底板贴紧手机背面,上盖夹紧手机头部。

进一步地,在底板的容纳槽内设置有相互电连接的蓄电池和电路板,电路板电连接有一个充电插头,充电插头设在主壳体下部并指向主壳体的上部。

进一步地,底板的容纳槽上固定有用于覆盖蓄电池和电路板的盖板。

进一步地,底板的容纳槽的内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用于支撑蓄电池和电路板的肋板。

进一步地,电路板上设有开关和电量指示灯,开关和电量指示灯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开关和电量指示灯均外露于主壳体的背面。

进一步地,电路板上还设有充电口,充电口与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主壳体的两个侧壁的上端均设有插条,上盖设有两个对应插条的凹口;上盖固定在主壳体上时,插条插入凹口中并且两者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主壳体设有可拆装的匚形下盖;底板的下部与两个侧壁围成下端开口;下盖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两个侧壁并设在下端开口处。

进一步地,主壳体的两个侧壁的下端均设有插条,下盖设有两个对应插条的凹口;下盖固定在主壳体上时,插条插入凹口中并且两者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主壳体的两个侧壁的内部设有用于贴紧手机两侧长边的若干个肋板,相邻肋板之间留有用于缓冲的空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可拆装的匚形上盖,拆下上盖便可将手机从上端开口装入,装上上盖便可以开始使用并且对手机有全方位包裹和保护,由于有可拆卸上盖的存在,这种结构不需要掰开两边侧壁装入手机,可以采用刚性大的材料(如铝合金等)制作,满足了用户需求,有利于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机背夹电池护套装配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机背夹电池护套完全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机背夹电池护套装配立体图(背面视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

如图1所示,手机背夹电池护套是一个全包裹式的保护套,其包括主壳体10和上盖20、下盖30。

如图1、2所示,主壳体10包括一块底板11及两个侧壁12,侧壁12和底板11为一体成型。底板11的上部与两个侧壁12围成用于插入手机的上端开口91。当手机装入护套时,侧壁12夹紧手机两侧长边,底板11贴紧手机背面,上盖20夹紧手机头部,下盖30夹紧手机底部。

如图2所示,在底板11的容纳槽111内设置有相互电连接的蓄电池40和电路板50,电路板50电连接有一个充电插头51,充电插头51设在主壳体10下部并指向主壳体10的上部。

如图2所示,底板11的容纳槽111上固定有用于覆盖蓄电池40和电路板50的盖板113。底板11的容纳槽111的内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用于支撑蓄电池40和电路板50的肋板112。

如图2、3所示,电路板50上设有开关52和电量指示灯54,开关52和电量指示灯54分别与电路板50电连接,开关52和电量指示灯54均外露于主壳体10的背面。电路板50上还设有充电口53,充电口53与电路板50电连接。

如图1、2所示,主壳体10的两个侧壁12的内部设有用于贴紧手机两侧长边的若干个肋板121,相邻肋板121之间留有用于缓冲的空腔122。

如图2所示,匚形的上盖20可拆装地设在主壳体10上,具体地,上盖2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两个侧壁12并设在上端开口91处。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主壳体10的两个侧壁12的上端均设有插条123,上盖20设有两个对应插条123的凹口21。上盖20固定在主壳体10上时,插条123插入凹口21中并且两者通过螺钉22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匚形下盖30可拆装地设在主壳体10下部。底板11的下部与两个侧壁12围成下端开口92,下盖3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两个侧壁12并设在下端开口92处。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主壳体10的两个侧壁12的下端均设有插条124,下盖30设有两个对应插条124的凹口31。下盖30固定在主壳体10上时,插条124插入凹口31中并且两者通过螺钉32固定连接。

此外,如图3所示,主壳体10上方还设有对应手机摄像头和闪光灯位置的视窗口100,下盖30设有对应手机喇叭位置的声音孔33。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可拆装的匚形上盖20,拆下上盖20便可将手机从上端开口91装入,装上上盖20便可以开始使用并且对手机有全方位包裹和保护,由于有可拆卸上盖20的存在,这种结构不需要掰开两边侧壁12装入手机,可以采用刚性大的材料(如铝合金等)制作,满足了用户需求,有利于市场推广。

以上陈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