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动网络接入的调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0608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电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网络接入的调度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PMR(Professional Mobile Radio,专业移动无线电)专业对讲机网络技术可分为模拟和数字两大类,以数字集群中的典型技术标准TETRA(Trans European Trunked Radio,泛欧集群无线电)为例,专网用户为实现专网的智能调度需要搭建一套TETRA系统,需要购买中心交换机、购买基站设备、架设基站链路、租用基站机房选址、装修基站、建设铁塔和天线、购买专用数字集群对讲机。例如,手持台、车载台、固定台、调度台等,而且必须申请相应频率才可以建设开通,时间长造价高,工程维护费用极大,而且传统的PMR数字集群网络属于窄带通信,只能进行话音、短信和低速数据传输,无法有效传输照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而目前基于公网接入的通讯方式,都无法实现专业级的调度要求。例如微信,当多人同时参与实时组呼时没有相关的集群协议进行处理,无法建立专业级的指挥调度系统,又例如中国电信天翼对讲,必须购买中国电信提供的专用手机,不能使用通用手机,这增加了用户的采购成本,也限制了用户选择的自由程度,而且无法查看其他人在线信息,无法得知实时参与指挥调度的人员情况,且通信安全等级较低,无法满足专业级的指挥调度系统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网络接入的调度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移动网络接入的调度系统,包括:多个终端、中心服务器、调度台、网桥和网络管理终端,所述多个终端通过移动网络与所述中心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中心服务器采用软交换设备架构,所述中心服务器分别与所述调度台、所述网桥和所述网络管理终端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网络接入的调度系统,通过架设中心服务器、调度台、网桥和网络管理终端,使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就可以与中心服务器连接,并通过调度台对终端进行调度,可以为使用者建立一个基于移动网络的专业级的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了多人的同时指挥调度与通信,可以为专网用户节省设备的资金投入,而且可以降低网络的运营维护成本,并且可以自由传输图形、影像、语音、文字及地理位置,应用更加广泛,具体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中心服务器采用软交换架构,可以使用更加通用的计算机和服务器产品搭建中心交换机,不必使用专用的服务器,降低了采购成本,并且容易组建服务器集群和备份系统,和传统的专用服务器相比,可以用低成本提供强健的网络架构,降低了网络运行的风险;

2)不必申请专用频率,本系统采用了移动网络的数据通道,所以用户不必申请专用频率,节省了频率使用费用,免去了频率规划和频率调整带来的附加成本支出;

3)不必建设专属基站,传统的专网建设需要单独租用机房、装修、部署空调、架设铁塔、铺设馈线、架设天线以及安装避雷,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非常高,本调度系统使用移动网络的数据通道,用户无需投资建设和维护,非常节省成本;

4)不必购买专用终端,传统专网必须购买专用对讲机终端,包括主机和配件,因为通用性差,一次性投资和后期采购的成本都很高,本调度系统基于通用手机平台,安装软件实现,通用性极好,用户可使用现有的手机安装软件变成专用对讲机终端,即使要更换手机,选择范围非常宽泛,可以极大节省成本;

5)多个单位公用同一个网络,网络服务实现低成本甚至无成本,随着使用单位和人数的上升,单个用户的网络租用成本将被摊薄,并且随着4G/5G等网络的迅速铺开,单个用户的使用成本将明显进一步降低,在使用WIFI的地区,可以做到网络服务无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服务器采用虚拟服务器的方式运行,所述中心服务器包含多个虚拟服务器,所述多个虚拟服务器之间的功能互相独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虚拟服务器的方式运行中心服务器,可以提高调度系统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服务器按功能分为:媒体网关服务器、消息中间件服务器、网管服务器、交换控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调度管理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媒体网关服务器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所述网桥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网管服务器与所述网络管理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网管服务器还通过移动网络与所述多个终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管理服务器与所述调度台通信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网桥连接原有的各种网络,包括电话网络和原有的对讲机网络,使得用户可以最便捷最经济的方式将两个或者多个网络互联合并,无需改变原有网络的任何结构,保留原有网络的使用方法。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包括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定位功能、输入功能和输出功能的电子设备,包括手机、平板和计算机。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普通手机转换成对讲机,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且更加方便实用;提高便利性,依托手机平台的强大处理能力,可以将对讲机、警务通、执法记录仪、巡更棒等设备合为一个终端设备,极大增加了专业用户和公安用户使用的便利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信功能通过Zigbee通信方式、Z-wave通信方式、Wifi通信方式、NFC通信方式、3G/4G通信方式和GPRS无线通信方式中的任一种通信方式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功能通过文字输入方式、语音输入方式和影像输入方式中的任一种输入方式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功能通过文字输出方式、语音输出方式和影像输出方式中的任一种输出方式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服务器运行在专业操作系统环境下,用于为使用终端的用户提供登陆身份核实、组管理、用户号码管理、权限管理、话音数据交换、历史记录和下载等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媒体网关服务器用于呼叫时语音的转发、视频通话时的画面与语音的转发。

进一步地,所述消息中间件服务器用于非实时业务的转发,例如:小视频、图片、文件和离线语音消息的转发。

进一步地,所述网管服务器用于创建、删除、管理和操作各虚拟服务器,并创建、删除、管理、设置、授权组号码和组名称,并创建、删除、管理、设置、授权每个用户号码,并创建、删除、管理、设置、授权每个调度台的用户。

进一步地,所述交换控制服务器用于管理系统的呼叫控制、数据交互、用户登记注册管理、用户身份合法性识别等。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存储用户的数据信息、呼叫历史和录音和视频数据,并调用存储的各类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管理服务器用于用户终端登录的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台用于管理和控制所述终端和所述调度管理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网桥用于实现不同网络间的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网络管理终端用于控制所述网管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网络接入的调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网络接入的调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多个终端110、中心服务器120、调度台130、网桥140和网络管理终端150,多个终端110通过移动网络与中心服务器120通信连接,中心服务器120采用软交换设备架构,中心服务器120分别与调度台130、网桥140和网络管理终端150通信连接。

终端110包括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定位功能、输入功能和输出功能的电子设备,可以选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例如,可以选择智能手机,将音量键作为PTT(PRESS TO TALK,按下键讲话,对讲机常用的操作方式)按键和紧急告警按键,可以选用专用手机,配置专用的PTT按键和紧急告警按键,在任何情况下按下PTT按键都可以进行当前组的呼叫,按下紧急告警按键可以发起紧急呼叫,也可以使用普通耳机的音量键作为PTT按键和紧急告警按键,或使用专用有线/无线耳机。

无线通信功能通过Zigbee通信方式、Z-wave通信方式、Wifi通信方式、NFC通信方式、3G/4G通信方式和GPRS无线通信方式中的任一种通信方式实现。

输入功能通过文字输入方式、语音输入方式和影像输入方式中的任一种输入方式实现。

输出功能通过文字输出方式、语音输出方式和影像输出方式中的任一种输出方式实现。

中心服务器120采用虚拟服务器的方式运行,中心服务器120包含多个虚拟服务器,多个虚拟服务器之间的功能互相独立,中心服务器120运行在专业操作系统环境下,用于为使用终端110的用户提供登陆身份核实、组管理、用户号码管理、权限管理、话音数据交换、历史记录和下载等功能。

中心服务器120按功能分为:媒体网关服务器121、消息中间件服务器122、网管服务器123、交换控制服务器124、数据库服务器125和调度管理服务器126。

其中:

媒体网关服务器121用于呼叫时语音的转发、视频通话时的画面与语音的转发。

消息中间件服务器122用于非实时业务的转发,例如:小视频、图片、文件和离线语音消息的转发。

网管服务器123与网络管理终端150通信连接,网管服务器123还通过移动网络与多个终端110通信连接,具体用于创建、删除、管理和操作各虚拟服务器,并创建、删除、管理、设置、授权组号码和组名称,并创建、删除、管理、设置、授权每个用户号码,并创建、删除、管理、设置、授权每个调度台130的用户。

交换控制服务器124用于管理系统的呼叫控制、数据交互、用户登记注册管理、用户身份合法性识别等。

数据库服务器125用于存储用户的数据信息、呼叫历史和录音和视频数据,并调用存储的各类信息。

调度管理服务器126用于用户终端110登录的管理,具体地,用于管理和控制终端110和调度管理服务器126。例如,调度台130可以实时监控多组通话的功能,可以进行定位和指挥调度,可以创建电子围栏,为用户下发动态重组的指令(向用户直接推送新的组号码),可以遥控用户,对用户进行遥毙(强制退出系统)和复活(允许用户重新入网进入系统)。

网桥140用于实现不同网络间的通信连接,网桥140可以是PDDS网桥140。例如,用户原来已经具备了模拟或数字的无线对讲机网络,或者已经具备了4线或者PABX等有线通信网络,需要和新建设的PDDS网络互联,那么通过PDDS网桥140进行协议转换,就可以实现不同网络间的互联互通。

网络管理终端150与网管服务器123连接,网桥140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媒体网关服务器121连接,网络管理终端150用于控制网管服务器123。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网络接入的调度系统,通过架设中心服务器120、调度台130和交换机,通过终端110就可以与中心服务器120连接,并通过调度台130对终端110进行调度,可以为使用者建立一个基于终端110的专业级的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了多人的同时指挥调度与通信,可以为专网用户节省设备的资金投入,而且可以降低网络的运营维护成本,并且可以自由传输图形、影像、语音、文字及地理位置,应用更加广泛。

在另一实施例中,以调度系统的登录流程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首先,终端使用网管人员派发的用户名和密码,通过运营商或者WIFI等通信通道,按照预设的地址和端口号码登陆到中心服务器;

然后,交换控制服务器将比对检验该用户的合法身份;

当检验通过后,交换控制服务器记录该终端登陆的信息,并且将该终端已经登陆的状态发送到数据库服务器并更新,从数据库服务器中获取该用户的配置信息,根据该终端配置的用户别名、组信息和权限信息等,在终端界面上显示所被允许使用的组、默认的守候组、具备的权限。例如,是否可以发起点对点个呼、紧急呼叫、遥控功能、遥毙复活、强插强拆或定位功能等。

登陆后,终端的位置信息会根据用户的选择或者网管的设定,自动传送到数据库服务器进行记录。

在另一实施例中,以调度系统的通话组呼叫流程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当终端发起呼叫时,通过运营商或者WIFI的数据通道,进入到交换控制服务器;

交换控制服务器将查找所有本组中人员的在线情况,确定该组上是否已经有呼叫,如果有呼叫,则向终端发送等待的信息,如果没有呼叫或者本终端的呼叫优先级更高,那么就分配该用户进行通话的权限,并声光提示通知该终端可以进行呼叫,同时通知组内其他终端接收呼叫;

终端的语音通过运营商或者WIFI的数据通道传送到交换控制服务器,然后服务器根据当前组内的成员情况,对话音进行播放,所有本组上线成员收到播放的声音,通过终端上的扬声器广播出来。

在另一实施例中,以调度系统的点对点个呼流程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个呼流程和组呼流程类似,只是这个组内只包含了两个成员,用户可以选择直接建立通话,也可以选择振铃的方式建立通话,当呼叫时对对方振铃,对方应答后即可接听。

在另一实施例中,以调度系统的组呼数据流程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数据呼叫流程和通话呼叫流程类似,更换了不同的端口,用来传输文件、照片或者视频。

当终端发起组数据呼叫时,通过运营商或者WIFI的数据通道,进入到交换控制服务器;

交换控制服务器将查找所有本组中人员的在线情况,确定所有在线组用户的路由;

终端的数据通过运营商或者WIFI的数据通道传送到交换控制服务器,然后服务器根据当前组内的成员情况,对数据进行播发,所有本组上线成员收到播发的短信或文件,并在终端界面上显示出来。

在另一实施例中,以调度系统的点对点个呼数据流程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个呼数据流程和组呼数据流程很类似,只是这个组内只包含了两个成员,用户直接将数据发送到另外一个终端接收,无需端到端确认。

在另一实施例中,以调度系统的工单派发和处理流程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网管人员或调度系统向用户发送工单;

工单被显示在终端界面上;

用户使用终端通过NFC、二维码、条形码等方式,或者手动在终端上点击选择相应的操作,更新工单的状态,然后中心服务器将处理和更新最新的状态,并且连同更新的时间、更新地点等信息记录在数据库服务器中;

将工单更新状态返回到终端界面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以调度系统的网桥进行桥接的呼叫处理流程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网桥的一侧接收到呼叫信令;

网桥将接收到的呼叫信令翻译成另一侧的呼叫发起信令;

另一侧发起呼叫,并且返回确认信息,网桥接收到确认信息,翻译成发起方能够阅读的信令格式,送回发起方,同时另一侧接收方显示接收呼叫的界面;

发起方在终端上显示获得允许并开始呼叫的界面;

网桥两侧的系统得以联通,并建立正式呼叫。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