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音频媒介音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8700发布日期:2018-06-08 20:00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音频媒介音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媒体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音频媒介音响。



背景技术:

目前带外放的音响的体积较大,移动困难,无法支持用户多样化的多媒体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音频媒介音响,本音响既支持各种音频输入源的单独进行音频播放,也可支持各音频输入源的单独进行音频录制,还可以在进行音频播放的同时进行各音频输入源的数字录制,最大化的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提高数据音频文件的播放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音频媒介音响,包括:

音频输入切换电路、功放电路、扬声器、第一光盘转盘、第一光盘伺服电路、第一伺服电路、第一电机、第一激光头、光盘读写控制器、第一处理器、第一数模转换电路、第一模数转换电路、控制处理器、电脑总线接口、电脑总线转换接口、缓存器、移位寄存器、时钟发生器、分频器,

所述控制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数模转换电路、音频输入切换电路、功放电路、第一处理器、缓存器电连接;

所述电脑总线转换接口连接在所述电脑总线接口的第一端部与第一处理器之间,所述电脑总线接口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光盘读写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缓存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电连接,用于缓存所述第一处理器读取的音频文件数据,所述缓存器的每地址的空间为W/2位,其中W为本音频媒介音响支持的音频文件每个采样点数据的最高宽度;

所述时钟发生器,用于输出预定频率的基准时钟;

所述分频器,与所述时钟发生器电连接,用于对所述基准时钟分频,分别输出:频率为F赫兹的声道时钟、频率为W*2F赫兹的位时钟;

所述移位寄存器,与所述分频器电连接,并且电连接在所述缓存器、第一数模转换电路之间,用于根据所述位时钟的触发脉冲从高位到低位依次移出各位数据,向所述第一数模转换电路输出音频数据序列;

所述第一光盘伺服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一激光头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盘伺服电路、光盘读写控制器分别电连接,所述光盘读写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数模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音频输入端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模数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音频输入端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音频输入切换电路的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分别设置有开关电路。

可选地,还包括:唱盘转速控制电路、第一电机、唱盘、唱头,

所述唱盘转速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转轴与所述唱盘的中心转轴连接,所述唱头可旋转至所述唱盘的顶部,用于读取位于所述唱盘上的唱片,所述唱头还与所述音频输入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音频输入切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功放电路电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USB接口、第二处理器、第二数模转换电路,在所述第二处理器内设置有第一处理器206,

所述第一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处理器、USB接口以及所述第二数模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数模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音频输入切换电路的第三输入端电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光盘转盘、第二光盘伺服电路、第二伺服电路、第二电机、第二激光头,所述第二光盘伺服电路与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激光头分别与所述第二光盘伺服电路、第二处理器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还与所述控制处理器电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安全数码卡接口,所述安全数码卡接口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电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调频天线、解调电路,

所述解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调频天线电连接,所述解调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音频输入切换电路的第四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解调电路还与所述控制处理器电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调幅天线,所述调幅天线还与解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调频电路为锁相环调频电路。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模数转换电路,输入端与所述音频输入切换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电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模数转换电路,输入端与所述音频输入切换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电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内存,所述内存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电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卡带转速控制电路、第二电机、卡带槽盒以及磁头,

所述卡带转速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转轴与所述卡带槽盒内的卡带旋转机构的旋转轴连接,所述磁头设置在所述卡带槽盒内,所述磁头还与所述音频输入切换电路的第五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音频输入切换电路的输出端还与所述功放电路电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处理器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显示器设置于所述多功能音频媒介音响的前面板上。

可选地,在所述多功能音频媒介音响的前面板上还设置有控制按键、音量调节旋钮、以及调频旋钮。

可选地,还包括:红外接收器,与所述控制处理器电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音频输入接口,所述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入切换电路的第六输入端电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麦克风接口,所述麦克风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入切换电路的第七输入端电连接。

由上可见,本实施例音响既支持各种音频输入源的单独进行音频播放,也支持音频输入源的单独录制,还支持在进行音频播放的同时进行音频同步录制,最大化的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音频媒介音响,其特征是,

还包括内存,所述内存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音频媒介音响,其特征是,

还包括:卡带转速控制电路、第二电机、卡带槽盒以及磁头,

所述卡带转速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转轴与所述卡带槽盒内的卡带旋转机构的旋转轴连接,所述磁头设置在所述卡带槽盒内,所述磁头还与所述音频输入切换电路的第五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音频输入切换电路的输出端还与所述功放电路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音频媒介音响,其特征是,

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处理器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音频媒介音响,其特征是,

所述显示器设置于所述多功能音频媒介音响的前面板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之任一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音频媒介音响,其特征是,

在所述多功能音频媒介音响的前面板上还设置有控制按键、音量调节旋钮、以及调频旋钮。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之任一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音频媒介音响,其特征是,

还包括:红外接收器,与所述控制处理器电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之任一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音频媒介音响,其特征是,还包括:

音频输入接口,所述音频输入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入切换电路的第六输入端电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之任一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音频媒介音响,其特征是,还包括:

麦克风接口,所述麦克风接口与所述音频输入切换电路的第七输入端电连接。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多功能音频媒介音响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多功能音频媒介音响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001:控制处理器;002: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3:功放电路;

004:扬声器;005:第二处理器;

101:唱盘转速控制电路;102:第一电机;103:唱盘;

104:唱头;

201:第一光盘转盘;202:第一光盘伺服电路;203:第二电机;

204:第一激光头;205:光盘读写控制器;206:第一处理器;

207:第一数模转换电路;

301:第一模数转换电路;401:USB接口;402:第二数模转换电路;

501:安全数码卡接口;601:调频天线;602:解调电路;

701:调幅天线;801:电脑总线接口;802:电脑总线转换接口;

901:卡带转速控制电路;902:第三电机;903:卡带槽盒;

904:磁头;901:卡带转速控制电路;902:第三电机;

110:第二光盘转盘;111:第二光盘伺服电路;112:第三电机;

113:第二激光头;121:内存;131:音频输入接口;

141:麦克风接口;151:红外接收器;161:显示屏;

171:缓存器;172:移位寄存器;173:时钟发生器;

174:分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音频媒介音响,本音响既支持多类型的音频播放,还支持各种音频的录制。

本音响主要包括唱盘103、转速控制电路101、第一电机102、唱盘103、唱盘103、唱头104、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功放电路003、扬声器004、第一光盘转盘201、第一光盘伺服电路202、第二电机203、第一激光头204、光盘读写控制器205、第一处理器206、第一数模转换电路207、第一模数转换电路301、控制处理器001、电脑总线接口801;电脑总线转换接口802。

其中,控制处理器001作为本音响的电路的中心处理器,控制整个音响的工作。控制处理器001分别与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第一处理器206电连接,控制他们的工作。

本实施例音响包括至少两路音频输入电路、一路音频功率播放电路以及至少两路音频录制电路。

其中音频输入电路之一为第一CD音频输入源电路,之二为硬盘数字音频文件输入电路。

本实施例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包括多个输入端,以及多个输出端,各路音频输入电路分别与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各输入端电连接,音频功率播放电路、音频录制电路分别设置在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各输出端上。

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各输入端与各输出端之间分别连接有开关电路,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与控制处理器001连接,控制处理器001根据用户的操控而控制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各输入端与各输出端的连接的导通或者关断,用户控制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各输入端与各输出端的连接而确定当前选择播出或者录制的是哪一路音频输入源,进一步的工作原理详细见下文的介绍。

本实施例的音频功率播放电路主要包括:功放电路003以及扬声器004,功放电路003对输入的音频模拟信号进行功放处理后,输出至功放电路003,功放电路003在控制处理器001的控制下,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在扬声器004播放,实现了音频的功放播放。

本实施例的第一CD音频输入源电路包括:第一光盘转盘201、第一光盘伺服电路202、第一电机203、第一激光头204、光盘读写控制器205、第一数模转换电路207以及第一处理器206。其中第一光盘伺服电路202与第一电机203电连接,第一激光头204分别与第一光盘伺服电路202、光盘读写控制器205分别电连接,光盘读写控制器205与第一处理器206电连接。工作原理是,第一光盘伺服电路202检测第一光盘转盘201,在检测到第一光盘转盘201工作时向光盘读写控制器205输出启动触发信号,光盘读写控制器205收到启动触发信号后在第一处理器206的控制下控制第一激光头204工作,第一激光头204对光盘进行读取或者擦写操作。当读取时,第一激光头204将读取获得的音频数据信号传递至光盘读写控制器205,音频数据信号经过光盘读写控制器205、第二处理器005后传递至第一数模转换电路207得到音频模拟信号,输出至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二输入端022,当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二输入端022与输出端之间为通路时,唱片的音频模拟信号进入音频功率播放电路。

本实施例音响还支持硬盘音频文件播放,该硬盘音频输入电路包括:电脑总线接口801、电脑总线转换接口802,其中,电脑总线转换接口802连接在电脑总线接口801与第一处理器206之间,并且电脑总线接口801还与光盘读写控制器205电连接。这样在电脑总线接口801上连接硬盘后,如果用户希望播放硬盘上的音频文件时,第一处理器206读取硬盘上的音频文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CD音频输入源电路、以及硬盘数字音频文件输入电路输入的音频数据均为数字音频数据,在本实施例在第一CD音频输入源电路、硬盘数字音频文件输入电路与第一数模转换电路之间还设置有缓存器171、移位寄存器·172,移位寄存器·172处还连接有分频器174,分频器174与时钟发生器173电连接,利用上述电路可以实现对数字音频文件实现无损音频播放,提高数字音频播放的播放质量。

上述电路的工作原理是,缓存器171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缓存器171缓存第一处理器206读取的音频文件数据,缓存器171的每地址的空间为W/2位,其中W为本音频媒介音响支持的音频文件每个采样点数据的最高宽度;

时钟发生器173输出预定频率的基准时钟,分频器174与时钟发生器173电连接,分频器174对基准时钟分频,分别输出:频率为F赫兹的声道时钟、频率为W*2F赫兹的位时钟;

移位寄存器172与分频器电连接,并且电连接在缓存器171、第一数模转换电路207之间,移位寄存器172根据位时钟的触发脉冲从高位到低位依次移出各位数据,向第一数模转换电路207输出音频数据序列,第一数模转换电路207根据分频器174输出的声道时钟,对所述音频数据序列进行数模转换,然后输出至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二输入端022,在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经过功放电路003后在扬声器004播放。

由于音频文件的每个采样点数据的宽度为W位,而第一处理器206仅支持W/2位(其中的缓存的每地址的空间大小也是仅仅W/2位)的音频编码,而如果按照现有技术的直接缓存,则会导致音频编码的高W/2位数据的损失,导致播放失真。

由上可见,应用上述电路,通过对在第一处理器206后,将音频数据的高位、低位分拆存储,从而保证在支持位数较低的硬件上无损存储音频音频数据,有利于保证音频输出的完整输出;另外,本实施例通过修改基准时钟源的频率,使得该基准时钟源可以分频得到频率为F的声道时钟,频率为W*2F的位时钟,这样,根据位时钟的脉冲向第一数模转换电路207输出音频数据的每位数据,形成音频数据序列。在第一数模转换电路207输出端可以根据频率为F的声道时钟播放音频,可以实现利用性能较低的硬件实现频率在硬件默认频率之上、数据宽度为硬件支持宽度2倍的音频文件的数据音频文件播放。

比如可以利用支持96千赫兹、16位的硬件而实现对采样频率为F=192千赫兹赫兹,每个采样点数据的宽度W=32位的音频文件的无损播放。可见,利用本实施例方法可以在较低硬件成本的基础上,播放更高采样率、更高数据位的音频。本实施例音响至少包括一路音频录制电路起主要包括:第一模数转换电路301,第一模数转换电路301的输入端与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第一模数转换电路301的输出端与第一处理器206电连接。

在需要录制时,控制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使所需录制的音频信号源到音频录制电路(比如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二输出端)之间的电路为导通状态,所需录制的音频信号源从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输出,进入第一模数转换电路301进行模数转换得到音频数字信号,第一处理器206将得到的音频数字信号传递至读取控制器,光盘读写控制器205控制第一激光头204,激光头将音频数字信号刻录写入第一光盘转盘201内的光盘,实现音频数字刻录。

或者,当用户需要将某音频录制在硬盘上时,当前被选的音频从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经过第一模数转换电路301,然后经过第一处理器206内的编码器进行压缩编码,通过电脑总线转换接口802存储至连接在电脑总线接口801处的硬盘上,事项音频文件的硬盘录制存储。

由上可见,本实施例音响既支持各种音频输入源的单独进行音频播放,也支持音频输入源的单独录制,还支持在进行音频播放的同时进行音频同步录制,最大化的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

其中,唱片音频输入源电路包括唱盘转速控制电路101、第一电机203、唱盘103、以及唱头104,其中唱盘转速控制电路101与第一电机203电连接,第一电机203的电机转轴与唱盘103的中心转轴连接,该旋转轴位于唱盘103的中心且与唱盘103的平面相垂直,当电机的转轴旋转时,电机的转轴带动唱盘103在水平面内沿旋转轴旋转。唱头104可位于唱盘103的顶部读取唱盘103上的唱片上,唱头104还与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一输入端021电连接,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一输出端与功放电路003电连接,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唱盘103设置在本音响的顶面。

应用时,在唱盘103上放置需要播放的唱片(譬如黑胶唱片),唱头104将振动电能转换装置的探头旋至唱片上,使唱头104与唱片接触,在唱片表面设置有音频轨道,在唱盘103旋转过程中,唱头104划过唱片上的音频轨道,产生微弱的振动,该振动能量与该轨道位置所标识的音频相对应,振动电能转换装置将该振动能转换为电信号(即音频模拟信号),唱头104将该音频模拟信号输入至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一输入端021,当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一输入端021与输出端之间为通路时,唱片的音频模拟信号进入音频功率播放电路。

应用时,假设当前用户当前需要播放唱片,则用户操作设置在音响前面板的按钮,选择当前的播放音频源为唱片播放,则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一输入端021与第一输出端之间的电路为通路,从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一输入端021输出的音频信号通过功放电路003在扬声器004上播放。

如果用户当前需要录制当前唱片,则用户操作设置在音响前面板的按钮,选择当前的录制的音频源为唱片,则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一输入端021与第二输出端之间的电路为通路,从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二输入端022输出的音频信号进入第一模数转换电路进入音频录制电路,从而对唱片进行录制,得到光盘。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本实施例音响还进一步设置有USB接口401、第二处理器005、第二数模转换电路402,其中,第二处理器005分别与控制处理器001、USB接口401以及第二数模转换电路402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数模转换电路402的输出端与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三输入端023电连接。

在应用时,用户将存储有音频文件的USB存储器插在USB接口401上,第二处理器005读取USB存储器内的数字音频文件,在第二处理器005内设置有第一处理器206,第一处理器206对读取的数字音频文件进行解压缩解码得到数字音频信号,并将其传递至第二数模转换电路402,第二数模转换电路402对其进行数模转换后输出至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三输入端023。

应用时,假设当前用户当前需要播放USB存储器,则用户操作设置在音响前面板的按钮,选择当前的播放音频源为USB存储器,则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三输入端023与第一输出端之间的电路为通路,从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三输入端023进入的音频模拟信号输出至功放电路003,在扬声器004上播放,可见,本音响除了支持唱片以及CD播放外还可以支持外接U盘播放,进一步方便了用户的应用。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用户在进行音频录制时,还可以在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三输出端输出需要录制的音频,将其传递至第二模数转换电路进行模数转换后输入至第二处理器005,第二处理器005内设置有编码器,第二处理器005的编码器将其进行压缩编码后,第二处理器005将其存储至外接的USB存储器或者安全数码卡内,或者传递至通过USB连接的外部计算机上,在外部计算机上进行同步播放或者存储,或者其他的音频录制等操作。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本实施例音响上还一补设置有安全数码卡接口501,该安全数码卡接口501与第二处理器005电连接,其应用原理与USB接口401基本相同。使本实施例音响还进一步支持安全数码卡的音频播放。

作为本实施例示意,本实施例音响还包括:调频天线601(FM天线)、解调电路602(可以但不限于为锁相环解调电路602),解调电路602的控制端与控制处理器001电连接,解调电路602的第一输入端021与调频天线601电连接,解调电路602的输出端与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四输入端024电连接。调频天线601接收的无线广播信号进行解调电路602后得到音频模拟信号,将其输出至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四输入端024,即广播为本音响的第四中音频输入源。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本实施音响还进一步包括:调幅天线701(AM天线),调幅天线701与解调电路602的第二输入端022电连接。广播调频以及播放的工作原理与FM天线的类似,在此不做赘述。用户在任一时刻可以选择FM广播或者AM广播。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本实施例的第一处理器206上还可以进一步连接内存121,该内存121可以作为第一处理的数据缓存应用。用户也可以将音频文件预先存储至内存121上,以进行功放播放,还可以将录制的音频录制存储至内存121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本实施音响还进一步支持卡带播放,即进一步包括一路音频输入源电路:卡带音频输入电路,其卡带音频输入电路包括:卡带转速控制电路901、第三电机902、卡带槽盒903以及磁头904,卡带转速控制电路901与第三电机902电连接,第三电机902的电机转轴与卡带槽盒903内的卡带旋转机构的旋转轴连接,磁头904设置在卡带槽盒903内,磁头904与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五输入端电连接。

在应用时,可以将安装有磁带的卡带置入卡带槽盒903内,启动卡带槽盒903的开关,第三电机902旋转,带动卡带槽盒903内的卡带旋转机构的旋转轴旋转,从而带动卡带内的磁带盘旋转,磁带滑动,卡带槽盒903内的磁头904读取磁信息,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即音频模拟信号),将音频模拟信号传递至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五输入端,当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五输入端与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一输出端之间为通路时,卡带上的音频信号输出至功放电路003,在扬声器004上播放。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用户还可以对卡带进行数字录制,将其转换为数字音频文件,使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五输入端与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二输出端之间为通路时,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的音频模拟信号进入第一模数转换电路301,进行数模转换,可以将其刻录至光盘上,也可以将其存储于硬盘,或者存储至内存121,或者存储至外接的USB存储器,或者存储至外接的安全数码卡上,实现数字音频文件的录制。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本实施例音响还进一步包括第二CD音频输入源电路,其具体包括:第二光盘转盘110、第二光盘伺服电路111、第三电机112、第二激光头113,第二光盘伺服电路111与第三电机112电连接,第二激光头113分别与第二光盘伺服电路111、第二处理器005分别电连接。本第二CD音频输入源电路的音频播放原理是,第二激光头113读取的数字信号传递至第二处理器005,由第二处理器005将其传递至第二数模转换电路402进行数模转换后输出至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的第三输入端023。用户在应用时,可以将当前第二光盘转盘110上的音频文件在第一光盘转盘201中进行光盘刻录,或者将其数字录制存储在于硬盘、或者内存121或者、外接的USB存储器、或者安全数码卡上,实现对第二光盘转盘110内的CD的录制。

作为本实施得示意,本实施例音响还进一步包括红外接收器151,其与控制处理器001电连接,其中红外接收器151用于接收外部遥控器发射的用户控制指令,并传输至控制处理器001,控制处理器001根据用户控制指令实现对本音响的控制,本音响可以支持红外遥控功能,方便用户的使用。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本音响还进一步包括麦克风接口141,麦克风接口141通过音频输入切换电路002与功放电路003电连接。这样,用户还可以接入外部麦克风,将本实施例的音响作为扩音器用,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本实施例音响还进一步设置有显示屏161,该显示屏161镶嵌在音响壳体的前面板处,用于显示音响的播放状态以及音频播放信息等,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操控以及使用。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在本实施例的音响的前面板处还设置有按键(机械按键或者触屏按键)、按键的背面电连接有按键电路,按键电路与控制处理器001电连接,用户可以控制各按键实现对音响的控制,提高人机交互的方便性。

其中按键包括:音频输入源选择键:唱片“PHONO”、卡带“TAPE”、音频输入接口“AUX”、调频天线“FM”、调幅天线“AM”、安全数码卡“SD”、USB接口“USB”、、第一光盘“CD1”、第二光盘“CD2”,以及音量调节旋钮、调频旋钮、光盘读取按键、擦写按键、快进或者后退按键等,按键的布局可以参见图2所示,但不仅限于此。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本音响还进一步包括音频输入接口131,音频输入接口131与音频输入切换电路的第六输入端电连接。这样,用户还可以通过接入外部音频信号源或者其他音频设备,在本音响上对外界的音频信号源的音频信号进行音频播放,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以上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