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音效的紧凑型导音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9501阅读:1141来源:国知局
改善音效的紧凑型导音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箱配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改善音效的紧凑型导音管。



背景技术:

音频播放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使用广泛,例如音箱,音箱作为一种常见的音频播放器,得到广泛的使用,为了增强音箱的音效,于音箱中设置有导音管。现有技术中的导音管,通常为两进一出式分段设置的导音管,其实现了更好的音质效果,但其结构复杂,组装繁琐,分段结构之间彼此单独隔开,占用空间比较大,低频效果欠佳。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音效的紧凑型导音管,其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具有更佳的低频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改善音效的紧凑型导音管,包括第一进音通道、第二进音通道、汇合通道及出音通道;所述出音通道位于第一进音通道、第二进音通道之间,所述第一进音通道与出音通道共用第一侧向隔板,所述第二进音通道与出音通道共用第二侧向隔板;所述汇合通道衔接于第一进音通道的出口端、第二进音通道的出口端及出音通道的入口端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向隔板、第二侧向隔板一同设置于主体板上,所述主体板的两端延伸有第三侧向隔板、第四侧向隔板,所述第三侧向隔板、第四侧向隔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侧向隔板、第二侧向隔板位于第三侧向隔板、第四侧向隔板之间;

所述第一进音通道形成于第三侧向隔板和第一侧向隔板之间,所述第二进音通道形成于第四侧向隔板和第二侧向隔板之间,所述出音通道形成于第一侧向隔板和第二侧向隔板之间,所述汇合通道沿第一连接板内侧衔接于第一进音通道的出口端、第二进音通道的出口端及出音通道的入口端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向隔板、第二侧向隔板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分别位于主体板的两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对应第二连接板、第一侧向隔板及第二侧向隔板三者所围构区域设有出音口,所述出音口与出音通道贯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板凸露于主体板的一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进音通道、第二进音通道、汇合通道及出音通道,四者的一侧由主体板一同封闭,另一侧设计为由音箱壳体内壁封闭的敞口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进音通道、第二进音通道的入口端分别相应衔接有第一过渡通道、第二过渡通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向隔板、第二侧向隔板的一侧分别相应连接设有第五侧向隔板、第六侧向隔板,所述第一过渡通道形成于第三侧向隔板与第五侧向隔板之间,所述第二过渡通道形成于第四侧向隔板与第六侧向隔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两进一出式共用隔板的设计,简化了整体的结构,使得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结合该导音管使用可具备更佳的低频效果,提高了音质,增强了消费者的体验效果,更有利于推广使用。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中导音管应用于音箱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中导音管应用于音箱内的结构示意图(局部)。

附图标识说明:

10、第一侧向隔板 10′、第一侧向隔板

20、第二侧向隔板 20′、第二侧向隔板

30、第三侧向隔板 30′、第三侧向隔板

40、第四侧向隔板 40′、第四侧向隔板

50、第一连接板 60、第二连接板

101、第一进音通道 101′、第一进音通道

102、第二进音通道 102′、第二进音通道

103、汇合通道 103′、汇合通道

104、出音通道 104′、出音通道

105、出音口 106、第一过渡通道

107、第二过渡通道 108、第五侧向隔板

109、第六侧向隔板

70、音箱壳体 71、辅助出音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两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图1和图2主要显示了实施例一的具体结构,图3至图5主要显示了实施例二的具体结构。

其中,所述导音管包括第一进音通道101、第二进音通道102、汇合通道103及出音通道104;所述出音通道104位于第一进音通道101、第二进音通道102之间,所述第一进音通道101与出音通道104共用第一侧向隔板10,所述第二进音通道102与出音通道104共用第二侧向隔板20;所述汇合通道103衔接于第一进音通道101的出口端、第二进音通道102的出口端及出音通道104的入口端之间。该共用隔板的设计,简化了整体的结构,使得整体的结构更为紧凑,占用的空间更小,更适用于小型的音箱,有利于推广使用。

如图1至图2所示,于实施例一中,所述第一侧向隔板10、第二侧向隔板20一同设置于主体板上,所述主体板的两端延伸有第三侧向隔板30、第四侧向隔板40,所述第三侧向隔板30、第四侧向隔板40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板50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侧向隔板10、第二侧向隔板20位于第三侧向隔板30、第四侧向隔板40之间;所述第一侧向隔板10、第二侧向隔板20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板60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板50、第二连接板60分别位于主体板的两端。此处,隔板与主体板之间一体成型制作而成,避免连接不密封而影响导音管的效果。

所述第一进音通道101形成于第三侧向隔板30和第一侧向隔板10之间,所述第二进音通道102形成于第四侧向隔板40和第二侧向隔板20之间,所述出音通道104形成于第一侧向隔板10和第二侧向隔板20之间,所述汇合通道103沿第一连接板50内侧衔接于第一进音通道101的出口端、第二进音通道102的出口端及出音通道104的入口端之间。

对应第二连接板60、第一侧向隔板10及第二侧向隔板20三者所围构区域设有出音口105,所述出音口105与出音通道104贯通;所述第二连接板60凸露于主体板的一端。

所述第一进音通道101、第二进音通道102、汇合通道103及出音通道104,四者的一侧由主体板一同封闭,另一侧设计为由音箱壳体70内壁封闭的敞口结构。此处,所述第一进音通道101、第二进音通道102、汇合通道103、出音通道104的一侧位于同一安装平面;以此,保证导音管与音箱之间的密封安装,避免了由于安装不密封影响音箱音效的情况。

于实施例一中,导音管的第一进音通道101、第二进音通道102、汇合通道103及出音通道104,四者的一侧由主体板一同封闭,另一侧设计为由音箱壳体70内壁封闭的敞口结构,这样,在应用于音箱内时(如图2所示),可以借用音箱壳体70内壁面来形成封闭,在音箱壳体70上相应开设有辅助出音孔71以连通前述出音口105;导音管的结构及制作变得更加简单,进一步省掉了与主体板相对设置的板,降低了导音管的制作成本。图2显示了导音管竖向设置配合安装于音箱壳体70的侧壁处,当然,在导音管的实际应用时,并不以此为限,导音管可以依据实际产品设计需要布置于其它合适位置。

如图3至图5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出音通道出口处以及进音通道入口处的不同,具体于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一进音通道101′、第二进音通道102′的入口端分别相应衔接有第一过渡通道106、第二过渡通道107;所述第一侧向隔板10′、第二侧向隔板20′的一侧分别相应连接设有第五侧向隔板108、第六侧向隔板109,所述第一过渡通道106形成于第三侧向隔板30′与第五侧向隔板108之间,所述第二过渡通道107形成于第四侧向隔板40′与第六侧向隔板109之间;所述第五侧向隔板108的一端连接于出音通道104′出口端的第一侧向隔板的外侧(如图3所示),所述第六侧向隔板109的一端连接于出音通道104′出口端的第二侧向隔板的外侧(如图3所示);所述出音通道104′的出口端未设置第二连接板,以此对应该导音管设置于壳体底部时,出音口与壳体侧壁之间的衔接方式。此处,将导音管的整体设计成正六边形,以便于适配音箱的整体设计;将过渡通道、进音通道、汇合通道、出音通道之间设计为迂回的方式,可减少空间的占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两进一出式共用隔板的设计,简化了整体的结构,使得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结合该导音管使用可具备更佳的低频效果,提高了音质,增强了消费者的体验效果,更有利于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