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光纤端面放大功能的红光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3553阅读:1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光纤端面放大功能的红光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光纤端面放大功能的红光笔。



背景技术:

红光笔又叫做通光笔、笔式红光源、可见光检测笔、光纤故障检测器、光纤故障定位仪等,多数用于检测光纤断点,目前按其最短检测距离划分为:5Km、10Km、15Km、20Km、25Km、30Km、35Km和40Km等。

目前,在光通信传输领域,光纤测试都使用多个独立的测试设备来组建测试环境,红光笔和光源是日常维护工作中的常用仪表。红光笔通过输出650nm左右波长的红色光来实现端到端光纤识别功能,多用于综合布线施工与维护领域;手持式光源,根据用户要求可提供1到4个波长的稳定输出,既可以向单模光纤测量提供1310nm和1550nm的双波长激光输出,又可以向多模光纤测量提供850nm和1300nm的双波长激光输出,广泛应用于光纤工程测试领域。为了保证光纤测试的准确性,提升光信号的传输质量,光纤端面检测技术应运而生。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现有红光笔中的光纤端面检测技术还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红光笔的结构所限,还不能利用光学放大原理来实现端到端的光纤识别功能,因而需要采用其他的检测仪器来测试,由此不仅增加了测试人员的工作量,还不利于提升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红光笔不能利用光学放大原理来实现端到端的光纤识别功能,因而需要采用其他的检测仪器来测试,由此不仅增加了测试人员的工作量,还不利于提升测试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光纤端面放大功能的红光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光纤端面放大功能的红光笔,包括红光笔本体,所述红光笔本体的顶部设有光纤连接口,所述红光笔本体的内部设有光放大器、图像摄像头、模数转换器、微控制器、无线传输模块和电源,所述光放大器与光纤连接口相对设置,所述光放大器、图像摄像头、模数转换器、微控制器和无线传输模块顺序连接,所述电源适于给光放大器、图像摄像头、模数转换器、微控制器和无线传输模块供电,所述红光笔本体的上部设有状态调制按键,所述状态调制按键与微控制器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光纤端面放大功能的红光笔,可通过状态调制按键将工作模式切换至光纤端面检测状态,此时光放大器对被测光纤端面的光源辐射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后的光信号经图像摄像头把光学影像转化为电信号图像,电信号图像经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数字图像信号经过微控制器传输到无线传输模块进行发送,其具体可发送至上层控制中心进行显示查看,上层控制中心包括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终端等。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红光笔,能够利用光学放大原理来实现端到端的光纤识别功能,结构合理紧凑,不仅有效减少了测试人员的工作量,还提升了测试效率,使用方便。

进一步,所述光放大器为半导体放大器或光纤放大器。

进一步,所述图像摄像头为COMS或CCD图像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微控制器为单片机。

进一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采用WIFI模块和GPRS无线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所述电源采用两节串联的1.5V 5号电池。

进一步,所述红光笔本体上位于状态调制按键的上方还设有状态指示灯。

进一步,所述红光笔本体的外表面上设有防滑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光纤端面放大功能的红光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光纤端面放大功能的红光笔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红光笔本本;11、光纤连接口;12、状态调制按键;13、状态指示灯;2、光放大器;3、图像摄像头;4、模数转换器;5、微控制器;6、无线传输模块;7、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光纤端面放大功能的红光笔,包括红光笔本体1,所述红光笔本体1的顶部设有光纤连接口11,所述红光笔本体1的内部设有光放大器2、图像摄像头3、模数转换器4、微控制器5、无线传输模块6和电源7,所述光放大器2与光纤连接口11相对设置,所述光放大器2、图像摄像头3、模数转换器4、微控制器5和无线传输模块6顺序连接,所述光放大器2适于对被测光纤端面的光源辐射信号进行放大,所述图像摄像头3适于把放大后的光学影像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图像,所述模数转换器4适于把电信号图像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所述微控制器5适于把数字图像信号经输出端口传输到无线传输模块6,所述无线传输模块6适于把数字图像信号发送到上层控制中心显示查看,所述电源7适于给光放大器2、图像摄像头3、模数转换器4、微控制器5和无线传输模块6供电,所述红光笔本体1的上部设有状态调制按键12,所述状态调制按键12与微控制器5电连接,所述状态调制按键12用于在光纤端面检测状态和红色光输出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光纤端面放大功能的红光笔,可通过状态调制按键将工作模式切换至光纤端面检测状态,此时光放大器对被测光纤端面的光源辐射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后的光信号经图像摄像头把光学影像转化为电信号图像,电信号图像经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数字图像信号经过微控制器传输到无线传输模块进行发送,其具体可发送至上层控制中心进行显示查看,上层控制中心包括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终端等。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红光笔,能够利用光学放大原理来实现端到端的光纤识别功能,结构合理紧凑,不仅有效减少了测试人员的工作量,还提升了测试效率,使用方便。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光放大器2为半导体放大器或光纤放大器,所述半导体放大器分为谐振式和行波式,所述光纤放大器分为掺稀土元素光纤放大器和非线性光学放大器。采用本实施例中的半导体放大器或光纤放大器,可以对被测光纤端面的光源辐射信号进行有效放大。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图像摄像头3为COM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或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图像传感器,通过所述COMS图像传感器或CCD图像传感器,可以把光学影像转化为电信号图像。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微控制器5为单片机,具体可以采用51系列单片机,由此可以实现红光笔工作模式的切换和数字图像信号的输出处理。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无线传输模块6采用WIFI模块和GPRS无线模块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WIFI模块适于上层控制中心与红光笔距离相对较近的情况使用,而所述GPRS无线模块适于上层控制中心与红光笔距离相对较远的情况使用。由此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无线传输模块6,可以方便地将待测光纤端面的数字图像信号传输到上层控制中心查看,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非常方便实用。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电源7采用两节串联的1.5V 5号电池,由此在满足与光放大器2、图像摄像头3、模数转换器4、微控制器5和无线传输模块6配合使用的同时,还提高了使用效率。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红光笔本体1上位于状态调制按键12的上方还设有状态指示灯13,由此可以通过所述状态指示灯13的颜色或/和闪烁模式,方便地判断出红光笔当前处于什么工作状态。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红光笔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有防滑纹,由此可以防止在使用红光笔的过程中从手中轻易滑落,提升手感的同时还提高了红光笔的使用安全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